第四章 可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合集下载

可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可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燃点测定

液体燃点的测定: 采用开口杯测定。 固体燃点的测定: 装置如图所示。 金属锭加热至一定温度;将粒 度为0.5-1mm样品放入紫铜管, 盖上盖;用火焰在喷口上方 2mm处晃动,在5min内观察喷 口是否有连续5秒以上的火焰; 改变金属锭温度,反复实验, 直到测得喷口上出现连续5秒以 上火焰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的测量

开杯闪点测定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开杯上方 的空气流动可能会改变蒸气浓度而使实验
测定的闪点值偏高。

为了防止出现这些情况,更多新式的闪点
测定方法都采用闭杯法。
闭杯闪点

闭杯式闪点仪 一般测定闪点在80℃以下 的液体。 闪点在13 ℃以上时,用水 作浴液;13 ℃以下时,用 预先冷却好的乙二醇溶液 作浴液。 离预计闪点5 ℃时,每0.5 ℃观察温度表一次,同时 点火。 对闪点13 ℃以上液体,允 许误差不超过3 ℃ ;对闪 点13 ℃以下液体,允许误 差不超过2 ℃ 。 闭杯式闪点仪
二、 燃点(ignition point)


定义: 液体被加热到超过闪点温度时,其蒸汽和空气的混合气 与火焰接触而使燃烧持续5秒以上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或着火点,也称焰点。 固体燃烧物质的燃点也叫点着温度,它是固体燃烧物质 产生蒸汽或分解出可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与火焰接触, 能使燃烧持续5秒以上的最低温度。 注意: 同一液体的燃点显然高于闪点,但闪点越低,两者差别 越小。 • 易燃液体燃点高出1~5℃。 • 高闪点液体燃点比闪点高得多。 用燃点衡量高闪点物质的危险性更有实际意义。
( )
( )
20 甲醇 100 80
40 60
60 40
80 20
100 0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范本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范本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范本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由于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或其他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身、财产或者环境造成伤害、破坏或污染的物质。

根据其危险特性的不同,危险化学品通常被分为以下几类。

1. 可燃物质可燃物质是指易燃和可燃的物质,包括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

这些物质在接触到火源或高温时能够燃烧或爆炸。

可燃物质的危险性在于其燃烧会产生高温和大量火焰,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 氧化剂氧化剂是指能够与其他物质反应并引发或助长燃烧的物质。

它们能够以氧或氧化物的形式释放氧,使可燃物质更容易燃烧。

氧化剂的危险性在于它们能够促进火势蔓延,增加火灾的危险程度。

3. 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够破坏物质的组织结构或引发腐蚀反应的物质。

这些物质通常是酸、碱或其他具有强腐蚀性的化学物质。

腐蚀品的危险性在于其接触到皮肤、眼睛或其他组织时,能够引发严重的化学灼伤或腐蚀。

4.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是指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器官、神经系统或生理功能产生毒害效应。

毒性物质的危险性在于其能够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5. 爆炸品爆炸品是指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迅速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

这些物质在受到外部刺激或极端条件下,能够产生剧烈的爆炸效应。

爆炸品的危险性在于其能够引发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了以上几类危险化学品,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危险化学品也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辐射,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辐射污染;压缩气体具有高压力,如果泄漏或释放不当,可能引发爆炸或其他事故;致癌物质能够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

总而言之,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危险特性,包括易燃性、氧化性、腐蚀性、毒性和爆炸性等。

这些危险特性决定了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安全预防措施。

对于使用和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的危险性标识和安全操作规程非常重要,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四章可燃固体废物的焚烧

第四章可燃固体废物的焚烧

1.1 焚烧目的
A
尽可能焚毁废物、达到无害化
回收利用废热 C
B
最大限度地减容尽 量避免新的污染物 质产生
1.2 可焚烧处理废物类型
液体废物 气体废物 固体废物 焚烧可处理的废物 城市垃圾
一般工业废物
危险废物
医院带菌性固体废物、石油化工厂和塑料厂的含毒性 副产品和焦状废渣、多氯联苯一类的高稳定性物质只 有用焚烧法才能奏效。
废物成分
不完全燃烧形成
两种或多种有机氯化 合物(如氯酚)存在下, 由于二聚作用,在适当的 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结合形 成PCDDs/ PCDFs;由 于氯及氯化物的存在,破 坏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基 本结构而与木质素结合, 促使生成PCDDs/ PCDFs化合物。
多氯化二酚、多氯联 苯等一类化合物的不完全 燃烧,可生成PCDDs/ PCDFs(破坏分解温度 750~800℃)。如氧气不 足、混合度不够、炉温低、 停留时间太短而未及时分 解为CO2和H2O,均可造 成废物和废气中的氯化物 结合成PCDDs/ PCDFs。
(2) 热灼减量
热灼减量指焚烧残渣在600±25℃经3h灼热后减 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其计算方式:
Q R
ma
m d
ma
100%
Q ~ 热灼减量,%; R
ma ~ 为焚烧残渣在室温时的质量,kg; m ~ 为焚烧残渣在(600±25℃)经3h灼热后冷
d 却至室温的质量,kg。
(3) 焚烧效率
一氧化碳
酸性气体
由于CO燃烧所需的活化能很高,它是燃烧不完全 过程中的主要代表性产物。
焚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主要包括SO2、HCI与HF,这 些污染物都是直接由废物中的S、CI、F等元素经过焚 烧反应而形成的。能举例说明哪些废物含S、CI、F?

《货物学》第四章危险货物

《货物学》第四章危险货物
危险货物申报危险货物申报是危险货物运输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申报的目的是传递危险货物的基本信息并报经主管机关审核批危险货物安全适运申报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危险货物申报第四节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1危险货物安全适运申报危险货物托运人对拟交付装运的危险货物除了进行正确妥善的包装及正确的标记标志或标牌外还应向主管机关进行申报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交付装运
3.特性
(1)腐蚀性 (2)毒性 (3)氧化性 (4)易燃性 (5)遇水反应性 (6)污染性
4.几种常见腐蚀品
(1)硫酸,含酸超过51%, 第8类 (2)氯磺酸, 第8类 ( 3 )冰醋酸,按质量含酸超过 80% , 第 8 类, 副危险性 3 (4)氢氧化钠,固体的, 第8类 ( 5 )水合肼,按质量含肼大于 37% , 第 8 类, 副危险性 6.1
八、第8类 腐蚀品(Corrosive substances)
1.定义 • 腐蚀品系指通过化学反应能严重地 伤害与之接触的生物组织的物质, 或从其包件中撒漏亦能导致对其它 货物或船舶损坏的物质。
2.分类
(1)《IMDG Code》不分小类 (2)《水路危规》 •第8.1项 酸性腐蚀品 • 第 8.2 项 碱性腐蚀品 分为 3 小项 •第8.3项 其它腐蚀品 (3)按运输中的危险程度 分成三类包装 包装类Ⅰ 包装类Ⅱ 包装类Ⅲ
二、第2类 气体(Gases)
1.定义 • 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它: (1)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300kPa; 或 ( 2 )在标准大气压 101.3 kPa 、温度 20℃ 时,完全处于气态。
2.分类 ( 1 )第 2.1 类 易燃气体( Flammable Gases) ( 2 ) 第 2.2 类 非 易 燃 、 无 毒 气 体 (Non-flammable,non toxic gases) (3)第2.3类 有毒气体 (Toxic Gases)

防火防爆知识总结

防火防爆知识总结

绪论1、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四要点:1)、可燃物质存在2)、助燃物质存在3)、发生氧化反应4)、伴有发光发热。

3、燃烧三要素:(1)可燃物质(2)助燃物质(3)点火源4、燃烧两个本质特征:(1)新的物质产生(2)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5、燃烧3个特点:(1)发光(2)放热(3)生成新物质6、燃烧的危害性:主要是其燃烧产物。

7、火灾的危害性:(1)造成资源浪费(2造成环境破坏(3)造成人身伤亡(4)造成财富毁灭(5)引起社会波动8、爆炸的危害性:(1)直接的爆炸作用(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3)造成火灾9、防火防爆的基本目的:把人生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10、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第一章防火基本原理1、燃烧的学说和理论:(1)燃烧素学说(2)燃烧的氧化学说(3)燃烧的分子碰撞理论(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在300℃左右就进行了)(4)活化能理论(5)过氧化物理论(6)链式反应理论2、链式反应的过程:(1)链引发。

(2)链传递。

(3)链终止。

3、链式反应的分类:链式反应有分支连锁反应和不分支连锁反应两种。

(氢和氧的反应属于分支连锁反应、氯和氢的反应是不分支连锁反应)5、燃烧形式: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混合燃烧阴燃6、根据燃烧的起因可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类。

7、闪燃:可燃液体的蒸气(也包括可升华固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延续时间少于5S)燃烧叫闪燃。

8、闪点: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9、着火:存在可燃物和助燃物(充分空气、氧)时,有点火源作用引起的持续燃烧现象叫着火。

10、燃点/着火点:使可燃物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11、闪点与燃点的区别:燃点燃烧不仅是蒸气,而且还有液体。

闪点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熄灭,而在燃点时则能继续燃烧。

12、自燃:可燃物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13、自燃点: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2化工安全基础

2化工安全基础

危险化学品分类
3.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 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 入其他类别的液体。 闪点: 可燃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 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 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易燃液体按其闪点分为3类: (1)闪点低于-18℃的低闪点液体; (2)闪点在-18℃~23℃的中闪点液体; (3)闪点在23℃~61℃的高闪点液体。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 解并释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氧化剂还包括无机 过氧化物。 (2)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本身易燃、易爆、易分解,对热、振动或摩擦极 为敏感。
危害特性
危险化学品分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的危害特性: ①氧化性:化学性质活泼,遇酸、碱、潮湿、高热、还原剂, 与易燃物品接触或经摩擦、撞击均能迅速分解,并放出氧和 大量热,引起燃烧爆炸。 ②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能分解出助燃气体,导致可燃物燃烧、 爆炸。 ③氧化剂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具有腐蚀性。 有机过氧化物的危害特性: ①易燃易爆性:对热、震动、冲击、摩擦都极为敏感,受到轻 微的外力作用时即分解爆炸。 ②伤害性: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眼睛的伤害,眼睛接触后,会造 成眼角膜的严重损伤。
易燃物质的火险等级
美国科学院把易燃物质的火险划分为以下五 个等级 :
“0”:无危险; “1”:闪点在60℃以上; “2”:闪点在38~60℃之间; “3”:闪点在38℃以下,而沸点在38℃以上; “4”:闪点在38℃以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沸点也在38℃以下。
危险化学品分类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范本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范本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范本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或爆炸的化学物质。

根据不同的危险特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可以分为多个分类,下面将按照不同的危险特性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进行分类并提供相应的范本。

1. 根据闪点的不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非闪点液体:这类化学物品在室温下不会自燃,也不会发生爆炸,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产生蒸气。

例如水、甘油等。

1.2 低闪点液体:这类化学物品具有较低的闪点,容易在常温下产生蒸气,在接触火源时容易发生燃烧。

例如酒精、煤油等。

范本:低闪点液体:酒精危险特性:具有较低的闪点,易于燃烧和爆炸。

在室温下能迅速挥发,高度易燃。

能与空气形成易燃蒸气混合物,接触明火、高温物体或电火花时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防范措施:存放于密闭容器中,远离明火和热源。

应设置专用的仓库和场所进行储存,必要时应装置防火、防爆设备,提供排风装置和防火灾设施。

操作时应穿戴防火防爆服装和手套,与空气形成混合物时应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注意防止静电火花。

2. 根据爆炸性的不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不易爆炸的固体:这类化学物品在室温下不会爆炸,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

例如食盐、糖等。

2.2 易爆炸的固体:这类化学物品具有一定的爆炸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爆炸。

例如黑火药、三硝基甲苯等。

范本:易爆炸的固体:黑火药危险特性:具有较高的爆炸性,易于引发爆炸。

在接触到明火、摩擦或电火花时能迅速爆炸。

放置在高温或高湿环境下易吸湿,导致其爆炸性增加。

防范措施:进行专门的存储和操作,远离明火和热源。

存储时应降低温度和湿度,避免与有机物、还原剂等易燃易爆物品接触。

操作时应采取防爆措施,包括使用防爆手套、鞋、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

搬运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摩擦火花产生。

3. 根据蒸气压的不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低蒸气压液体:这类化学物品具有较低的蒸气压,不容易产生蒸气。

04技术实务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_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04技术实务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_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学习要求: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

危险品——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即为易燃易爆危险品。

具体指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中的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2020余种。

第1类爆炸品第2类易燃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危害环境的物质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知识点:爆炸品的分类及特性一、爆炸品的分类: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爆破用的雷管、电雷管。

2.具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燃烧弹、催泪弹。

3.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点火管、速燃引信、礼花弹。

4.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信号弹,烟花爆竹。

5.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

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二、爆炸品的特性和参数爆炸品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其受到摩擦、撞击、振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而发生爆炸性燃烧。

其主要危险特性包括爆炸性和敏感性。

(一)爆炸性爆炸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和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油品危险特性-油品可燃性分类、火灾危险特性分类、危险特性

油品危险特性-油品可燃性分类、火灾危险特性分类、危险特性

二、物质的可燃性分类
物质按其燃烧性分为不可燃烧物, 难燃烧物和可燃物三类。石油及其产品 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属于可燃性物质。可燃性物质可分为可 燃物和易燃物两种。凡闪点不大于45℃ 的油品为可燃物品,如重质油品。
三、油品的火灾危险特性分类
要据石油产品的闪点不同,把油品 火灾危险性等级分为甲、乙、丙A、丙B 四类。闪点在28℃至60℃,属乙类油, 如煤油;闪点在60℃至120℃,属丙A类 油品,如轻柴油、重柴油等;闪点在 120℃以上,属丙B类油品,如润滑油。
(三)易积聚静电荷性
电荷的产生和积聚与物体的导电性能 有关,当物体的电阻率小于108·m时为导电 体,因其电阻率小,产生的静电很快消散, 不容易积聚,不致引起静电危害。电阻率 在108~1010欧姆·m之间的物体,产生的静 电积聚不严重,称为静电亚导体。当电阴 率大于1010欧姆·m时为静电非导体,易产 生积聚静电荷,消散较慢。
• (五)易沸溢性
• 形成重质油品和含有水分的油品沸溢原因主要是 热辐射、热波作用和水蒸气的影响。当油罐发生 火灾时,由于热辐射作用,液面温度不断升高, 随时间的增长,加热层也越厚,先是轻馏分被烧 掉,重馏分逐渐下沉,通过热量传递,加热到油 品深部,并且重质油品和原油中含水汽化形成气 泡,体积膨胀1700倍,以很大的压力急剧冲击液 面,形成火柱,造成沸腾突溢性事故。
(二)易爆性
物质发生变化的速度急剧增加,在极 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温度及压力 急剧增加的物理化学过程称爆炸。
(二)易爆性
石油产品的蒸气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氢 分子,含有氢分子的油蒸气与空气组成混 合气体的比例达到一定时,碰到很小能量 的引爆源,也就发生爆炸。
许多油品的爆炸浓度下限很低,尤其 是轻质油品,油蒸气易积聚飘移波及范围 大,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能性很大, 只要有中够能量的引爆源存在,便可发生 爆炸。

表-煤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煤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煤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本文档将介绍煤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煤是一种重要的矿石
资源,对于了解煤的性质和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理化性质
以下是煤的一些重要的理化性质:
1. 煤的颜色:煤的颜色可以分为黑色、棕色和灰色等不同类型。

2. 煤的化学成分: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同时
还含有其他杂质元素。

3. 煤的燃点:煤可以燃烧,其燃点取决于煤的类型和含水量。

4. 煤的密度:煤的密度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煤进行测量,密度
通常与煤中的含水量和灰分有关。

5. 煤的灰分:煤中的灰分是指煤在燃烧过程中残留下来的无机
物质。

煤的危险特性
煤具有一些潜在的危险特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煤的可燃性:煤是可燃物质,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在煤的
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措施。

2. 煤尘的爆炸性:煤尘可以形成可燃的混合物,如果遇到火源
或高温,容易引发爆炸。

3. 煤的有害气体:煤的燃烧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需要在燃烧过程中注意通风和排除有害气体。

4. 煤矿事故:煤矿作为煤的主要产地,存在一定的事故风险,
需要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以上是煤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一些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消防基础知识和生产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章内容

消防基础知识和生产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章内容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一.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条件燃烧类型以及燃烧产物1.燃烧条件: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看到明火的燃烧都是有焰燃烧着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如: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以及自燃引火源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如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遇水着火着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自由基2.燃烧类型及特点(1)按照燃烧发生的瞬间特点:可分为燃烧和爆炸燃烧分为点燃和自燃点燃强迫着火需要外部热源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生物物理化学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1)化学自燃:例如:火柴受摩擦着火炸药受撞击而爆炸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不需要外部热源常温下依靠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2)热自燃:需要外部热源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混合物预先均匀地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混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时便会自动着火(2)按照燃烧物形态分类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固体燃烧气体燃烧:扩散燃烧:边混合边燃烧燃烧过程中不发生回火预混燃烧:会发生回火比如汽灯火花点火的汽油发动机的燃烧液体燃烧: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汽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蒸发燃烧1.闪燃:闪点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2.沸溢:从沸溢的过程说明,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原油具有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蒸汽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含有水分.黏度较大的重质油品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3.喷溅:先有沸溢再有喷溅固体燃烧:1)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先熔融蒸发产生蒸汽樟脑奈等易升华的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不经过熔融过程2)表面燃烧:无火焰的燃烧:木炭焦炭铁铜3)分解燃烧: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4)熏烟燃烧阴燃无火焰的燃烧:阴燃是固体材料特有的燃烧形式,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胶乳橡胶5)动力燃烧爆炸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然爆炸式的预混燃烧能析出Co的赛璐珞,能够析出氰化氢的聚氨酯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概念1闪点:规定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比如汽油闪点-50 煤油38-74 松节油:352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衡量3自燃点: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燃烧产物:金属燃烧产物:Na 黄色 K:紫色 Ca:砖红色 Cu:蓝色 Mg:白色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火灾的概念:火灾时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火灾的分类: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棉毛丝麻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定物质火灾沥青石蜡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火灾2.按照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特别重大火灾: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重大火灾: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以上一亿元以下的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较大火灾:一般火灾:以上包括本数2火灾的危害: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3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玩火放火雷击3.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1)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接触传热热对流热辐射热对流液体和气体来说的一般来说通风空洞面积越大,热对流速度越快,通风空洞所处的位置越高,对流速度就越快,热对流对初期火灾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热辐射非接触传递:通过电磁波来传递,太阳向地球表面传递热量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烟气流动扩散路线: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烟气流动驱动力: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筒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烟筒效应影响全楼火风压在起火房间外界风作用烟气蔓延的途径:对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蔓延的主要原因:未设有效的防火分区,火灾在未受限制的条件下蔓延,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火灾穿越防火分隔区域蔓延防火隔墙和房间隔墙未砌至顶板,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采用可燃构件与装饰物,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1)空洞开口蔓延:如可燃的木质户门无水幕保护的普通卷帘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3)闷顶内蔓延4)外墙面蔓延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1.初期增长阶段:出现明火算起,室内温度不平衡燃烧发展不稳定2.充分发展阶段:轰然:这种在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影响轰然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辐射和对流轰然的发生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3.衰减阶段: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峰值80%时起算第四节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冷却灭火:水喷雾灭火系统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隔离灭火: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3.窒息灭火:CO2 N2 蒸汽4.化学抑制灭火:干粉七氟丙烷对深位火灾灭火效果不理想第三章爆炸的基础知识爆炸的定义:由于物质的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一爆炸的分类:1.物理爆炸:物质应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化学成分未发生变化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气化等2.化学爆炸: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爆炸可燃粉尘爆炸1炸药爆炸:为了完成可控制的爆炸,绝大多数炸药本身含有氧,只需要引火源引起就可以发生爆炸2可燃气体爆炸:可燃气体爆炸是指物质以气体.蒸气状态所发生的爆炸混合气体爆炸:是指可燃气或液体蒸气和助燃性气体的混合物在引火源作用下发生的爆炸气体单分解爆炸可燃粉尘爆炸:粉尘是指呈分散状态的固定物质(1)粉尘爆炸的过程:对一些受热源作用下分解.熔融蒸发或升华而释放出可燃气体的粉尘而言:如木粉纸粉樟脑粉萘芬发生爆炸的过程以下3步1.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并产生出可燃气体2.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被引火源引燃发生有焰燃烧,火焰从局部传播扩散3.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对于木炭焦炭和一些金属粉尘整个爆炸过程中并不释放可燃气体(2)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是可燃的2.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且浓度处于一定的范围3.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粉尘爆炸的特点:离起爆点越远破坏越严重的特点可能会发生二次爆炸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所需的点火能大,引爆时间长,过程复杂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1)粉尘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2)粉尘的浓度:可燃粉尘必须在其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才发生爆炸3)环境条件:水分削弱爆炸性能4)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含量混入可燃气体:最低点火能和爆炸下限降低混入惰性气体—缩小粉尘爆炸的浓度范围第二节爆炸极限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范围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除了助燃物的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液体,其爆炸极限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影响:1)火源能量的影响:火源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2)初始压力的影响:压力增加,爆炸极限范围增加,不同的是干燥的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爆炸极限范围缩小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初温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4)惰性气体的影响: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后,任何比例的混合气体均不能发生爆炸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单位体积中所含粉尘的质量g/m3只应用粉尘的爆炸下限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第三节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物料原因作业行为原因生产设备原因生产工艺原因二:常见的爆炸引火源:1)机械火源:撞击摩擦2)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3)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4)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一节爆炸品特性:爆炸性敏感度起爆能第二节易燃气体:一:易燃气体分级:1)I级: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无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大于等于12% 2)II级10%小于等于爆炸下限小于等于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小于12%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易爆性扩散性可缩性和膨胀性带电性腐蚀性和毒害性第三节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性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毒害性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一:易燃固体根据燃点的高点:可燃固体:燃点高于300度的固体易燃固体:燃点低于300度的固体燃点在300度以下的天然纤维棉麻纸张谷草等列为丙类易燃固体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1.燃点低易点燃:铝粉镁粉 20mJ 硫黄生松香 15mJ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硫黄三硫化四磷二易于自燃的物质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燃的物质1.发火的物质:白磷三氯化钛2.自燃物质:除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无需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赛璐珞碎屑油纸潮湿的棉花火灾危险性:1)与空气自燃性:白磷与空气即自燃起火故需存放在水中2)遇湿易燃性:硼锌娣铝等烷基化合物类易自燃物品故起火时不可用水或泡沫扑救3)积热自燃性:硝化纤维胶片废影片 X光片等在常温下就能缓慢分解,产生热量,自动升温,达到自燃点而引起自燃三与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1)遇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如金属钠碳化钙电石产生乙炔2)另外一种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但释放出的热量较少如:氢化钙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火灾危险性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与水或遇酸燃烧性:着火时不能用水喝泡沫灭火剂扑救,应用于沙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等进行扑救2)自燃性:金属碳化物硼氢化合物放置于空气中即具有自燃性,这类物质的储存必须与水及潮气隔离3)爆炸性:如碳化钙电石4)其他:有些物质遇水作用的生成物如磷化物除有易燃性外,还有毒性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第一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1.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爆炸极限和自燃点2.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3.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熔点和燃点,但是对粉状可燃固体是以爆炸浓度下限为标志生产火灾危险性的分类:甲类厂房:1.闪点小于28度的油品:如汽油,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二硫化碳的粗溜和精溜工段.焦化厂的工段.汽油加铅室甲醇乙醇.集成电路工厂的化学清洗间使用闪点小于28度的液体植物油加工厂浸出车间白酒液态法酿酒车间酒精蒸馏塔.酒精度38度及以上的勾兑.罐装车间.酒泵房,白兰地蒸馏车间.勾兑车间.罐装车间.酒泵房2.乙炔站氢气站.天然气.石油拌生气.水煤气焦炉煤气化肥厂的氢氮气压缩厂房3.硝化棉赛璐珞黄磷厂房4.金属钠.钾加工厂,三氯化磷厂房5.氯酸钠氯酸钾过氧化氢过氧化钠过氧化钾次氯酸钙6.赤磷五硫化二磷厂房7.洗涤剂厂房石蜡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乙类厂房:1.松节油或松香蒸馏厂房樟脑油提取部位松针油精制部位煤油灌桶间2.一氧化碳压缩机室及净化部位.发生炉煤气或鼓风炉煤气净化部位氨压缩机房3.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浓缩部位,高锰酸钾厂房4.樟脑硫黄松香厂房焦化厂的精奈厂房5.氧气站空分厂房6.铝粉.镁粉厂房金属制品抛光部位煤粉厂房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碳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筒仓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室丙类厂房:1.苯甲酸厂房苯乙酮厂房焦化厂的焦油厂房甘油.桐油制备厂房.油浸变压器室.机器油变压油灌桶间柴油灌桶间润滑油再生部位配电室每台装油量大于60KG的设备沥青加工厂房植物油加工厂精炼部位2.木工厂房竹.藤加工厂房橡胶制品的压延.成型和硫化服装加工厂房棉花加工和打包厂房造纸厂备料.干燥厂房.印染厂成品厂房印刷厂的印刷厂房电视机.收音机装配厂房泡沫塑料厂的发泡.成型.印片压花部位化纤生产的干燥部位丁类厂房:1.金属冶炼.锻造.铆焊.热轧.铸造.热处理厂房2.锅炉房.玻璃原料融化厂房保温瓶胆厂房陶瓷制品的烘干.烧成厂房蒸汽机厂房硫酸车间的烧部位电极煅烧工段配电室每台装油量 60KG的设备3.难燃铝塑料材料的加工厂房酚醛泡沫塑料的加工厂房印染厂的漂炼部位化纤厂后的加工润湿部位戊类厂房:金属镁合金除外冷加工车间电动车库钙镁磷肥车间造纸厂或化学纤维厂的浆粨蒸煮工段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氟利昂厂房注: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按照火灾危险性小的部分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对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应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甲类:闪点小于28度的液体如:汽油丙酮乙醚最大允许量与房间容积的比值m3 总量100L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如:乙炔氢甲烷最大允许量:与房间容积的比值:1L/m3 总量25m3乙类:闪点大于等于28度的液体如:煤油松节油最大允许量:m3 总量200L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如:氨最大允许量:5L/m3 总量50m3第二节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1.己烷戊烷石脑油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汽油丙酮丙烯酒精度38度以上的白酒2.乙炔氢甲烷乙烯丙烯水煤气硫化氢液化石油气电石3.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绵赛璐珞棉黄磷4.金属钾钠锂5.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6.赤磷五硫化二磷三硫化二磷乙类:1.煤油松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2.氨气一氧化碳3.硝酸铜硝酸发烟硫酸漂白粉4.硫磺镁粉铝粉赛璐珞板片樟脑.奈.生松香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色片5.氧气氟气液氯6.漆布油布油纸油绸桐油织物丙类:1.动物油植物油沥青蜡烛润滑油机油重油闪点大于等于60度的柴油糖醛白兰地成品库2.化学人造纤维织物纸张棉毛丝麻及其织物谷物面粉粒径大于等于2mm的工业成型硫黄,天然橡胶及其制品竹.木及其制品丁类:1.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酚醛泡沫塑料及其制品水泥刨花板戊类:钢材铝材玻璃及其制品陶瓷制品玻璃棉岩棉矿棉石膏及其无纸制品水泥注:丁类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事故预防方法—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事故预防方法—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事故预防方法—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物质燃烧、爆炸过程中会释放出物质内部潜藏的能量,这些能量通常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但是,当人们对燃烧爆炸失去控制,就要酿成灾害,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所以,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必须控制燃烧、爆炸发生的条件,1.(1)燃烧反应在本质上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包含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助燃物和可燃物。

助燃物主要是氧、氟、氯、一些含氧酸及其盐也可作助燃物(如HNO3、NHNO3、KCO3)。

许多金属(如铁、铝、镁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碳、硫等)可作可燃物,有机化合物(如甲烷、汽油、合成高分子材料等)几乎都是可燃物。

要使可燃物和助燃物发生化学反应,还必须具有点火能源,明火、电火花、摩擦和撞击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高温表面、雷电火花、光和射线、压缩升温等均可作为点火能源。

综上所述,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能源是燃烧得以发生的3个必要条件,也就是通常说的燃烧三要素。

但是,有时即使上述3个要素都具备,燃烧也并不一定发(2)①燃烧过程?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的。

由于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所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

气体最容易燃烧,其燃烧所需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液体在热源作用下,首先蒸发成蒸气,然后蒸气被氧化、分解,然后在气相中着火燃烧。

固体的燃烧,如果呈硫、磷、萘等单质,它们首先受热熔化或升华,然后蒸发生蒸气,氧化分解后着火燃烧。

如果是复杂的化合物,在受热时首先分解,然后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物的蒸气发生氧化后着火燃烧。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又会使可燃物继续溶化,分解、蒸发、氧化、着火、燃烧,只有助燃物源源不断地供给,燃烧就一直进行到燃物烧完为止。

各种状态可燃物质的燃烧过程如图20—8所示。

②燃烧形式?可燃物质由于其聚集状态有气态、液体和固态,它们在空气中燃烧时,一般有5种燃烧形式:a20—9所示。

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爆炸分类图
爆炸所需热量是 由爆炸物本身分 解产生的, 解产生的,不发 生燃烧反应, 生燃烧反应,如 三氯化氮等具有 不稳定结构的物 质。
爆炸时伴有燃 烧反应, 烧反应,燃烧 所需的氧是由 其本身分解时 供给, 供给,所有炸 药均属此类。 药均属此类。
爆炸与燃烧的关系: 爆炸与燃烧的关系:
安全设施、使用方法等标识、 安全设施、使用方法等标识、说明醒目
气体
物 质 的 燃 烧 过 程
燃烧类型: 燃烧类型:
燃烧类型
闪燃
在一定温度 温度下, 温度下,可燃 液体表面所 产生的蒸气 与空气形成 混合物, 混合物,遇火 源产生瞬燃
着火
在空气充足 的条件下, 的条件下,当 可燃物质达 到某一温度 时,与火源接 触发生燃烧
自燃
可燃物质不 需要接触火 源,便能自 行着火的现 象称为自燃
造成火灾 : 爆炸发生后,爆炸气体产物的扩散只发生在极其短促的瞬间, 爆炸发生后,爆炸气体产物的扩散只发生在极其短促的瞬间,对一般 可燃物来说,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烧,而且冲击波造成的爆炸风还有灭火作用。 可燃物来说,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烧,而且冲击波造成的爆炸风还有灭火作用。 但是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建筑物内大量的热或残余火苗, 但是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建筑物内大量的热或残余火苗,会把从破坏的 设备内部不断流出的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点燃,也可能把其它 设备内部不断流出的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点燃, 易燃物点燃引起火灾。 易燃物点燃引起火灾。 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 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 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油罐、液化气瓶爆破后最易发生。 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油罐、液化气瓶爆破后最易发生。正在运行的燃烧 设备或高温的化工设备被破坏,其灼热的碎片可能飞出, 设备或高温的化工设备被破坏,其灼热的碎片可能飞出,点燃附近储存的燃 料或其它可燃物,也能引起火灾。 料或其它可燃物,也能引起火灾。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危险特性

•遇湿易燃物品的危 险特性
遇水易燃易爆性 遇氧化剂、酸 着火爆 炸性 自燃危险性 毒害性和腐蚀性
• 氧化剂的危险特性
强烈的氧化性 受热撞击分解性 可燃性 与可燃物质作用的自然性 与酸作用的分解性 与水作用的分解性 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的 分解性 腐蚀毒害性
可燃助燃腐蚀品的危险特性
• 腐蚀性: 对人体的伤害 对有机物的破坏 对金属的腐蚀性 • 火灾危险性性 氧化性 易燃性 遇水分解易燃性
可燃助燃毒害品的危险特性
• 毒性大小
一级毒害品(剧毒品) 二级毒害品(有毒品)
• 火灾危险性性
遇湿易燃性 氧化性 易燃性 遇水分解易燃性
• 化学组成
有机毒害品 无机毒害品
• 储运危险程度
Ⅰ类 Ⅱ类 Ⅲ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危险特性
1、易燃气体 2、不然气体 3、有毒气体 爆炸品 1、低闪点液体 危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2、中闪点液体 险 3、高闪点液体 化 易燃液体 学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1、酸性腐蚀品 放射性物品 2、碱性腐蚀品 腐蚀性物品 3、其他腐蚀品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 体特性 易燃易爆性 扩散性 可缩性和膨胀性 静电性 腐蚀毒害性 窒息性 氧化性
• 易燃液体
易燃性 蒸汽爆炸性 热膨胀性 流动性 静电性 毒害性
• 易燃固体危险特性
燃点低,易点燃 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自燃性
• 自燃物品危险特性
遇空气自然性 积热自然性 遇湿易燃易爆性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学习要求: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了解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几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

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即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具体指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中的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4.1 爆炸品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的物品。

一、爆炸品的分类1)整体爆炸危险:雷管、炸药、火药…2)迸射危险:火箭、闪光弹、燃烧弹…3)燃烧并有局部爆炸或迸射危险:速燃导火索、点火管、礼花弹…4)不呈现重大危险:导火索、手持信号弹、鞭炮…5)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二、爆炸品的特性及参数1)爆炸性。

化学不稳定性2)敏感度: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影响敏感度的因素: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温度、杂质、结晶、密度等。

4.2 易燃气体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的气体。

一、易燃气体的分级Ⅰ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Ⅱ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爆炸下限<10%甲类,爆炸下限≥10%乙类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1)易燃易爆性①通常比液体、固体易燃,并且燃烧速度快。

②一般来说,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③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对应价键饱和的火灾危险性大。

4-2可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4-2可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4.6.1 消焰距离
消焰直径测定装置
4.6.1 消焰距离
4.6.1 消焰距离
4.6.2 最大安全缝隙
最大安全缝隙实际是一定 条件下的消焰距离。 安全距离除与可燃气体本 性有关外,还和气体浓度、 点火位置、传播通道长度等 有关。 通常在化学计量浓度时安 全缝隙最小。
4.6.2 最大安全缝隙
4.6 消焰距离和安全缝隙 4.6.1 消焰距离


燃烧在一通道中进行时,通道的表面要散失热量,通道越 窄,比表面积越大(通道表面积和通道容积的比值),中断 链锁反应的机会就越多,相应的热损失也越大。当通道窄 到一定程度时,通道内燃烧反应的放热速率就会小于通道 表面的散热速率,这时燃烧过程就会在通道内停止进行, 火焰也就停止蔓延,因此把火焰蔓延不下去的最大通道尺 寸叫消焰距离。 对于可燃气体,一般用平板消焰 距离表示; 对于粉尘,常用消焰直径表示。 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平板消焰 距离和消焰直径间大致存在如下 关系: 消焰直径=1.5倍消焰距离
4.6.2 最大安全缝隙
本章要求


理解有关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的含义; 了解有关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的测定方法和影响 因素; 了解各危险特性的数值范围。

2024年汽油使用的消防安全常识

2024年汽油使用的消防安全常识

2024年汽油使用的消防安全常识第一章:汽油的特性与危险性1.1 汽油的基本特性汽油是一种易燃液体,主要由碳、氢和少量的含氧和氮的化合物组成。

它具有低沸点、易挥发、易燃易爆等特点。

1.2 汽油的危险性汽油具有高挥发性,遇到明火、高温、火花或其他明火源时易燃燃烧。

汽油蒸气密度大于空气,可在空气中迅速扩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同时,汽油也有一定的毒性,在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蒸汽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1.3 汽油的存储与运输安全要求1) 汽油应存放在专用的储罐或钢桶中,远离明火源和热源。

2) 储存场所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避免水分进入。

3) 汽油储罐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无渗漏或泄漏。

4) 汽油的运输应采用专用的汽车或槽车,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静电措施。

第二章:汽油的安全使用和防护措施2.1 汽油的安全使用1) 在加油前需要熄火,并确保周围没有明火。

2) 加油时应使用专用的加油工具,避免溅油和泄漏。

3) 加油时要观察加油枪、油管是否完好无损,严禁自行拆卸、修理加油设备。

4) 加油结束后,要确保加油枪已完全关闭,且没有漏油。

5) 禁止在加油站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2.2 汽油的安全储存1) 家庭中的汽油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室外储存室中,远离明火和热源。

2) 储存容器应具备防漏功能,密封良好。

3) 储存室应保持干燥,避免水分进入。

4) 汽油容器应定期检测,如发现漏损或变形,应及时更换。

2.3 汽油的防火防爆措施1) 禁止在封闭空间中使用汽油,避免汽油蒸气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 在加油站和维修场所要设立明显的禁止吸烟和明火标志。

3)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静电产生,如禁止使用塑料容器、加油枪和油桶等易产生静电的物品。

4)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采用引爆火花距离较远的工具和设备。

2.4 汽油泄漏事故的处理1) 汽油泄漏后应迅速关闭泄漏源,尽量避免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或地下水。

2) 不可使用“湿式”吸附物,如沙子、土壤等吸附泄漏物,而应使用专用的吸油材料进行吸附。

第四节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物料

第四节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物料

(一)危险特性
通过归纳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的特性,自 燃物品听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遇空气自燃 2、遇湿易燃 3、积热自燃
1、遇空气自燃
由于自燃物品本身的性质非常活泼,具有 极强的还原性,接触空气后迅速与空气中 的氧化合,并产生大量的热,达到其自燃 点而着火,如遇其它的氧化剂还有可能发 生爆炸。所以对这类物品必须进行密封、 充氮气等方法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遇湿易燃物品必须盛装于气密 或液密容器中,或浸于于稳定剂中,置于 干燥通风处,与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隔离 储存,注意防水,防潮等。
3、着火应急措施
(1)不可使用的灭火剂 主要有水和含水的灭火 剂、二氧化碳、卤代烷、四氯化碳、氮气等。 (2)可使用的灭火剂 主要有7150(偏硼酸三甲 酯)这种物质灭火的原理是当其喷到物体表面时, 可在燃烧高温的烘烤下迅速固化,并把着火物质 的表面包裹起来,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把火扑灭。 但价格较贵。食盐、碱面、石墨等进行扑救,但 有一点,如果是金属锂发生火灾,则不能用食盐 扑救,原因是锂能置换出钠,这更危险,铯着火 不能用石墨扑救,主要是能反应。
(2) 遇湿易燃
硼、锌、锑、铝的烷基化合物类,烷基铝 氢化合物类等自燃物品,化学性质非常活 泼,具有极强的还原性,遇氧化剂和酸类 反应剧烈。除在空气中能自燃外,遇水或 受潮还能而自燃或爆炸。 Al(C2H5)3+21O2==12CO2+H2O+Al2O3
(3) 积热自燃
硝化纤维的胶片、废影片等,由于本身含 有硝酸根,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常温下 就能缓慢分解,当堆积在一起或仓室通风 不好时,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失, 放出的热量越积越多,便会自动升温达到 其自燃点而着火,火焰温度可达1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点测量的影响因素

点火源: 点火源温度、火苗大小影响测定。点火
能量大时,测得闪点偏低。

点火源与液面间的距离 越近闪点越低。 加热速率 加热速率快,气体达不到平衡,数据重
复性差。

试样纯度 纯度有影响,含水时闪点偏高。


试样温度分布均匀性
试验容器 容器过小,闪点偏高。 大气压 大气压越大,闪点偏高,需进行修正。
闪点的测量

开杯闪点测定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开杯上方 的空气流动可能会改变蒸气浓度而使实验
测定的闪点值偏高。

为了防止出现这些情况,更多新式的闪点
测定方法都采用闭杯法。
闭杯闪点

闭杯式闪点仪 一般测定闪点在80℃以下 的液体。 闪点在13 ℃以上时,用水 作浴液;13 ℃以下时,用 预先冷却好的乙二醇溶液 作浴液。 离预计闪点5 ℃时,每0.5 ℃观察温度表一次,同时 点火。 对闪点13 ℃以上液体,允 许误差不超过3 ℃ ;对闪 点13 ℃以下液体,允许误 差不超过2 ℃ 。 闭杯式闪点仪
燃点测定

液体燃点的测定: 采用开口杯测定。 固体燃点的测定: 装置如图所示。 金属锭加热至一定温度;将粒 度为0.5-1mm样品放入紫铜管, 盖上盖;用火焰在喷口上方 2mm处晃动,在5min内观察喷 口是否有连续5秒以上的火焰; 改变金属锭温度,反复实验, 直到测得喷口上出现连续5秒以 上火焰时的最低温度。
2 影响最小点火能量的因素

可燃气体浓度的影响 一般在可燃气体浓度稍高于化学计量浓度时,其点火能 量最小。
化学计量浓度
2 影响最小点火能量的因素


电极间隙的影响 电极间隙减小,最小 点火能减小,并维持 恒定。再减小时点火 能量突然增大至不能 点燃。 可燃混合气初温和压 力的影响 一般初温增加,最 小点火能量减小。 压力增大,气体最 小点火能量降低。
2 自燃点测定
2 自燃点测定
2 自燃点测定


测定方法: 样品: • 液体:0.25-1ml: • 固体:尽量磨碎研细,真空下干燥。 电炉在一定温度下恒温,样品投入烧杯; 取一定延迟期(5分钟),观察是否着火; 若不着火,升温2.5℃; 反复实验至着火,此时温度为5分钟延迟期自燃点。 气体与空气混合物自燃点测定: 将混合气体的各组分,分别加热到一定温度,从小孔喷 出在保温石英管中混合,观察一定延迟期的发火温度。 组成不同,自燃点显然不同。
2 影响最小点火能量的因素

可燃物结构的影响 脂肪族有机化合物中,烷烃类最小点火能量最大,烯烃 类次之,炔烃类最小; 碳链长,支链多的物质,点火能量较大; 分子中具有共轭结构的物质,点火能量较小; 带有负取代基的有机化合物,点火能量按下列顺序递增: SH<OH<Cl<NH<CN 一级胺比二、三级胺的点火能量大; 醚与硫醚比具有同样数目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的点火能量 高; 过氧化物的点火能量较小; 芳香族的点火能量与具有相同碳原子的脂肪族有机化合 物,具有同一数量级的点火能量。
二、 燃点(ignition point)


定义: 液体被加热到超过闪点温度时,其蒸汽和空气的混合气 与火焰接触而使燃烧持续5秒以上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或着火点,也称焰点。 固体燃烧物质的燃点也叫点着温度,它是固体燃烧物质 产生蒸汽或分解出可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与火焰接触, 能使燃烧持续5秒以上的最低温度。 注意: 同一液体的燃点显然高于闪点,但闪点越低,两者差别 越小。 • 易燃液体燃点高出1~5℃。 • 高闪点液体燃点比闪点高得多。 用燃点衡量高闪点物质的危险性更有实际意义。
3 影响自燃点的因素


有机物自燃点与结构的关系 同系物中,随碳原子增多自燃点降低; 饱和烃的自燃点高于同碳数不饱和烃; 芳香烃自燃点高于同碳数脂肪烃; 正构体的自燃点低于异构体; 液体燃料的比重越小,自燃点越高;(闪点越低) 自燃点与可燃物状态的关系 压力:对液体和气体有显著影响,压力越高,自燃点越 低; 浓度: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低则自燃点高,对于气体, 通常在化学计量浓度有最低的自燃点; 催化剂:活性催化剂能降低某些物质的自燃点,钝化剂 能提高自燃点;
2 氧指数测定

测定 实验装置 试样规格 温度 通风 湿度 实验过程 • 燃烧3min • 燃烧50mm
计算公式:
[O2] / [O2]+[N2]×100% [O2]: 氧气流量L/min [N2]: 氮气流量 L/min
2 氧指数测定
2 氧指数测定
2 氧指数测定
商 品 仪 器
物质闪点的规律性

有机同系物中,分子量越高,闪点越高。 同系物中异构体比正构体闪点低。 能溶于水的液体的闪点,随水含量的增高而提高。 两种可燃液体混合物的闪点一般低于两种液体闪点的平 均值。
30 26
34 30
闪 点 ℃
22 18 14 10
闪 点 ℃
26 22 18 14
乙酸乙脂 0
3 影响自燃点的因素
3 影响自燃点的因素
3 影响自燃点的因素
3 影响自燃点的因素
3 影响自燃点的因素
4.2 氧指数 1 概述



定义: 氧指数又叫临界氧浓度或极限氧浓度; 模拟材料在大气中的着火条件下,材料在不同氧浓度的 氮氧混合气中燃烧,测出能维持该材料有焰燃烧的最低 氧浓度,即氧指数,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意义:评价固体燃料的可燃性或阻燃性。氧指数高表示材 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 氧指数>50%,认为材料不可燃; 氧指数27%-50%,认为材料在火中是自行熄灭的材料; 氧指数20%-27%,该材料为可燃材料; 氧指数<20%,该材料为易燃材料。 与温度关系: 温度高氧指数降低,即常温氧指数高于21%,并非不可 燃。
燃点测定
三、自燃点 1 概述



定义: 自燃点又称发火点或发火温度,对爆炸物质来说,习惯 上称为爆发点。 是指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着火源的作用下,在空 气或氧气中被加热而引起燃烧、爆炸的最低温度。 加热方式可以是环境供热,也可以是自身发热的蓄积。 物理意义: 可燃物质自发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向环境散失热量的 速率时的温度。 自燃点与点火延迟时间的关系: 实验样品投入测定容器到开始着火的时间称为点火延迟 时间,也称延迟期。 自燃点随点火延迟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点火延迟时间越 长,测出的样品自燃点越低。
3 影响自燃点的因素
容器:容器越小,自燃点越高;(主要与散热有关) 挥发份:固体含可燃挥发组分多,自燃点低; 粒度:粒度越小,自燃点越低; 受热时间:某些物质自燃点受加热时间长短影响,例如, 木材、棉花长时间加热自燃点会降低。 防火防爆中的实际应用


储存:通风、降温、隔热、避光等; 扑救火灾:撤离易自燃物质; 控制高温表面:电动机、反应器、管道等。
2 氧指数测定
商 品 仪 器
2 氧指数测定
4.3 最小点火能量和最小点燃电流 1 最小点火能量


定义: 能引起一定浓度可燃物(气体混合物和粉尘)燃烧或爆 炸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测定: 通过改变电压和电容来调节电极放出的点火能量的大小, 找出使可燃物质着火的最小能量。 计算式 Emin=1/2CU2 C—电路电容 U—放电时的火花电压

1 消焰距离
消焰直径测定装置
1 消焰距离
1 消焰距离
2 最大安全缝隙
最大安全缝隙实际是一定 条件下的消焰距离。 安全距离除与可燃气体本 性有关外,还和气体浓度、 点火位置、传播通道长度等 有关。 通常在化学计量浓度时安 全缝隙最小。
2 最大安全缝隙
2 最大安全缝隙
第4章 可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爆炸极限 闪点 燃点 自燃点 氧指数 最小发火能量和最小点燃电流 消烟距离和安全缝隙 其他物理性能
4.1 闪点、燃点、自燃点 一、 闪点(flash point)及其测定方法


闪燃(flash fire) 在一定的蒸发温度下,可燃液体(包括少量固体)饱和 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能闪出火花,但随 即熄灭。这种瞬间燃烧的过程叫闪燃。 闪点 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闪点是表征液体燃烧危险性的重要指标: 液体温度低于闪点时不可能燃烧。 只有高于闪点温度才可能燃烧。 闪点越低,液体燃烧危险性越大。 危险化学品的衡量标准之一:闪点≤61℃. 例:苯 -11 ℃ 乙醇 12 ℃ 煤油 40 ℃ 汽油 -58~10 ℃
2 影响最小点火能量的因素
2 影响最小点火能量的因素
2 影响最小发火能量的因素
2 影响最小发火能量的因素
3 最小点燃电流
实际电气装置的基本参数是 电压和电流,因此规定了三种 标准实验电路,测定指定电压 下的最小点燃电流; 该最小点燃电流是爆炸危险 环境下使用的本质安全型电气 设备、分级依据。
( )
( )
20 甲醇 100 80
40 60
60 40
80 20
100 0
10 20 甲醇 100 80
丁醇 0
40 60
60 40
80 20
100 0
闪点的测量——开杯闪点仪
闪点的测量

(1)先不加热,点火看有无火焰

(2) (1)步骤如有火焰,则放入防爆
冰箱中降温,再拿出点火测量。

(3) 加热、搅拌、点火、读温度。
4.4 消焰距离和安全间隙(缝隙) 1 消焰距离

燃烧在一通道中进行时,通道的表面要散失热量,通道越 窄,比表面积越大(通道表面积和通道容积的比值),中断 链锁反应的机会就越多,相应的热损失也越大。当通道窄 到一定程度时,通道内燃烧反应的放热速率就会小于通道 表面的散热速率,这时燃烧过程就会在通道内停止进行, 火焰也就停止蔓延,因此把火焰蔓延不下去的最大通道尺 寸叫消焰距离。 对于可燃气体,一般用平板消焰 距离表示; 对于粉尘,常用消焰直径表示。 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平板消焰 距离和消焰直径间大致存在如下 关系: 消焰直径=1.5倍消焰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