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默写
初中语文古诗文填空默写题汇总(附答案)
初中语文古诗文填空默写题汇总一、《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九年级下册理解性默写
四、《曹刿论战》
①“取信于民”的事: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②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进攻时机是
④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⑤为什么齐人三鼓而进军?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⑥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中,取得人民的拥护最为重要,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与孟子的看法是一致的。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王之敝矣的原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六、《诗经》两首
1、《蒹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溯洄
1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1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之句是:眉眼盈盈处
20、《别云间》中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句子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21、《别云间》中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初中古诗文理解性背诵默写(有答案
初中古诗文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1)《论语》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邹忌讽齐王纳谏》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出师表》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4.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北京中考理解性默写总结
《曹刿论战》1.曹刿认为可以取信于民的措施的语句是(或:“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或: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点明曹刿入见鲁庄公原因的语句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说明有利于反攻的时机的语句是:彼竭我盈。
4.说明有利于追击时机的语句是:辙乱、旗靡。
5.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阐明人才经受磨练的益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从正面论证,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的句子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从反面论证,治国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磨练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指出“国恒亡”的原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论述磨炼人才的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论语》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桃花源记》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2.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语句是:避秦时乱。
4.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桃花源记》,文中的原句是: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8.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9.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及答案(1)《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密切相关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初中语文27篇文言文和古诗易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可直接打印)
初中语文27篇文言文和古诗易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可直接打印)6.文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十六、《送东阳马生序》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勤奋学习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作者冋忆“从师”经历时,感叹生活艰辛的句子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表明作者求学时“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十七、《诗经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十八、《兼葭》(诗经)1.《兼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景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十、《饮酒》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描绘黄昏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
二十一、《送杜少府之任蜀》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景物描写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十二、《次北固山下》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抒写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十三、《使至塞上》1.《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二十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初中理解性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初中理解性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考初中语文名篇《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情景式默写训练
中考初中语文名篇《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情景式默写训练《曹刿论战》测试题1、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
《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实地考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才下令追逐,最终大克齐师,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战略思想。
2、《曹刿论战》中,在鲁庄公表示不虚报祭品数量,以诚信示人后,曹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3、《曹刿论点》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
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7、《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曹刿论战》中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曹刿论战》的战争场面描写极简省,只用了“齐人三鼓”“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击败齐军的全过程。
11、《曹判论战》一文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默写常见易错字19篇
09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默写常见易错字19篇1《曹刿论战》(左传)小惠未徧(不能写成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注意句中三个字都是fú,根据意思来记)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傅说(不是悦)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两个shì的区别)劳其筋骨(筋下面不是助)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增)人恒过衡于虑(两个héng的区别)3《论语》:不亦说乎(不是悦) 学而不思则罔(不是惘)4《桃花源记》(陶渊明晋)黄发垂髫(不是鬓、髻)5《陋室铭》(刘禹锡唐)惟吾德馨(不是唯)苔痕上阶绿(里面不是良)可以调素琴(今下面没有点)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里面不是卢)孔子云(不是曰)6《小石潭记》(柳宗元唐)篁竹(不是簧)水尤清冽(清凉的意思,不是洌)俶尔远逝(不是而)往来翕忽(不是乎)日光下澈(不是彻)7《岳阳楼记》(范仲淹宋)淫(不是霪)雨霏霏山岳潜形(隐没了形体,不是行走的行)去国怀乡(怀念家乡,不是还乡)静影沉璧(不是壁)忧谗畏讥(不是馋)南极潇湘满目萧然(注意两个xiāo的区别)8《饮酒》(陶渊明晋) 问君何能尔(不是耳)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道怎样表达,所以不是辩)9《使至塞上》(王维唐)征蓬出汉塞(蓬草,不是篷)萧关逢候骑(不是侯)归雁如胡天(不是燕)10《行路难》(李白唐)玉盘珍羞(同馐,但不能写成馐)直(同值,但不能写成值)万钱直挂云帆济沧海(不是苍)11《望岳》(杜甫唐)荡胸生曾(不是层)云决眦入归鸟(眼眶裂开的意思,不是绝)会当凌绝顶(极的意思)1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水面初平(注意两点水)云脚低(不是角)谁家新燕(注意不是草字头)泥(啄字有点)绿杨阴(不是荫)里白沙堤(不是提)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怀旧空吟闻笛赋(吟字右边不是令)14《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风来山上千寻塔(不是峰,注意和标题不同)闻说鸡鸣见日升(太阳升起来,不是生)1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是汉)16《渔家傲》(范仲淹宋)衡阳雁去无留意(不是燕)千嶂里(不是障)人不寐(不是寝字的左下角)羌管悠悠(羌字是一笔撇)17《水调歌头》(苏轼宋)不知天上宫阙(不是阕,阕指词的一段),今夕是何年(今晚的意思,不是今非昔比的昔)何事长向别时圆(不是何时,不是常)千里共婵娟(不是鸣蝉的蝉)18《破阵子》(辛弃疾宋)八百里分麾下炙(不是灸)弓如霹雳弦惊(雳的下面不是厉,切记)了却君王天下事(不是确、军)赢得生前身后名(不是嬴、羸)19《天净沙》(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不是滕,注意右下角不是马)。
中考古诗理解性默写
中考古诗理解性默写2011年语文中考理解性默写【全】(一)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善于把握战机的语句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2.《曹刿论战》中“————”生动的阐明了作战中准确的赏握战机的重要性,也显示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干。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哪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在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4.《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分析鲁庄公战争取胜的决定因素的语句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论语》1.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3.《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桃花源记》1.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初中文言文练习题:文言文默写常见易错字19篇
初中文言文练习题:文言文默写常见易错字19篇1《曹刿论战》(左传):小惠未徧(不能写成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注意句中三个字都是f,根据意思来记)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傅说(不是悦)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两个sh的区别)劳其筋骨(筋下面不是助)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增)人恒过衡于虑(两个hng的区别)3《论语》:不亦说乎(不是悦)学而不思则罔(不是惘)4《桃花源记》(陶渊明晋):黄发垂髫(不是鬓、髻)5《陋室铭》(刘禹锡唐):惟吾德馨(不是唯)苔痕上阶绿(里面不是良)可以调素琴(今下面没有点)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里面不是卢)孔子云(不是曰)6《小石潭记》(柳宗元唐):篁竹(不是簧)水尤清冽(清凉的意思,不是洌)俶尔远逝(不是而)往来翕忽(不是乎)日光下澈(不是彻)7《岳阳楼记》(范仲淹宋):淫(不是霪)雨霏霏山岳潜形(隐没了形体,不是行走的行)去国怀乡(怀念家乡,不是还乡)静影沉璧(不是壁)忧谗畏讥(不是馋)南极潇湘满目萧然(注意两个xiāo的区别)8《饮酒》(陶渊明晋):问君何能尔(不是耳)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道怎样表达,所以不是辩)9《使至塞上》(王维唐):征蓬出汉塞(蓬草,不是篷)萧关逢候骑(不是侯)归雁如胡天(不是燕)10《行路难》(李白唐):玉盘珍羞(同馐,但不能写成馐)直(同值,但不能写成值)万钱直挂云帆济沧海(不是苍)11《望岳》(杜甫唐):荡胸生曾(不是层)云决眦入归鸟(眼眶裂开的意思,不是绝)会当凌绝顶(极的意思)1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水面初平(注意两点水)云脚低(不是角)谁家新燕(注意不是草字头)泥(啄字有点)绿杨阴(不是荫)里白沙堤(不是提)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怀旧空吟闻笛赋(吟字右边不是令)14《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风来山上千寻塔(不是峰,注意和标题不同)闻说鸡鸣见日升(太阳升起来,不是生)1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是汉)16《渔家傲》(范仲淹宋):衡阳雁去无留意(不是燕)千嶂里(不是障)人不寐(不是寝字的左下角)羌管悠悠(羌字是一笔撇)17《水调歌头》(苏轼宋):不知天上宫阙(不是阕,阕指词的一段),今夕是何年(今晚的意思,不是今非昔比的昔)何事长向别时圆(不是何时,不是常)千里共婵娟(不是鸣蝉的蝉)18《破阵子》(辛弃疾宋):八百里分麾下炙(不是灸)弓如霹雳弦惊(雳的下面不是厉,切记)了却君王天下事(不是确、军)赢得生前身后名(不是嬴、羸)19《天净沙》(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不是滕,注意右下角不是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曹刿论战》默写训练及文言文
2月2日语文作业主要内容:一、初中古文16篇情境默写强化训练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曹刿论战》二、语言运用(两题)三、文言文训练(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尾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2.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经受磨难的意义是:_______ ____,。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_________________, 。
”《曹刿论战》左传1. 《曹刿论战》中,曹刿在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并用以反驳其同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曹刿论战》中,曹刿担心有埋伏而“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追逐败军。
5.《曹刿论战》中,“齐人三鼓”后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因为曹刿认为“三而竭”,并且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述前两次击鼓的效果。
6.《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
初中理解性默写(一)
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
理 状 态 变 化 的 句 子 是 “困_ _于_ _心_ _衡_ _于_ _虑_ _而_ _后_ _作” ; 写 人 面 部 表 情 的 变 化 的 句
9.《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
句子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论语十则》中的 逝者如斯夫 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
快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陋室铭》中,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___南__阳__诸__葛___庐____,
____西__蜀__子___云__亭___”相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4.郑板桥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一也
用“___苔___痕__上__阶__绿___,草__色___入__帘__青______两句写出了他的雅室的清幽。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5.《论语》中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论语》中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子罕》中指出,即使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 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两句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论语》中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文言文《陈涉世家》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2、《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涉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句子是:3、《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想改变现状,改变贫困命运的句子是:4、重点句子:天下苦秦久矣。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唐雎不辱使命》1、当秦王想要以换地设置骗局时,安陵君就用等话加以回绝。
2、《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的表现是:3、《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勇敢机智地用“士之怒”来跟秦王的“天子之怒”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4、文中有两处秦王神态的描写,其一处是,第二处是这充分说明唐雎斗争的结果。
《隆中对》1、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2、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方针是:3、《隆中对》,有一个比喻句恰当地写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相助的欣喜之情:《出师表》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句子是:指出有利的主观条件的句子是:3、《出师表》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名利禄(或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4、《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5、《出师表》中总结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一句话是:6、《出师表》中指出出师北伐战略目标的句子是:7、《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原因的句子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全文的中心句是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用课文词语回答)2、联系全文,在文中起过渡(或:承上启下) 的作用的句子是:3、选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5、选文中用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这六个人物及事例是《鱼我所欲也》1. 用比喻来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是表明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2.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3.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4.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5、含有“不苟且偷生,而要视死如归”的句子:6、写“不受嗟来之食”的句子:7、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8、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9、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10、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11、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借此取信于民的理由是:2、《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3、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4、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5、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6、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7、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8、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9、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10、鲁庄公“肉食者鄙”的具体表现是:11、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12、为什么齐人三鼓而进军?1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中,取得人民的拥护最为重要,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这与孟子的看法是一致的。
(完整版)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默写
《曹刿论战》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9彼竭我盈,吾视其辙乱0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望其旗靡)之时。
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忠之属也。
5、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6、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公将战,曹刿请见.8、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十年春,齐师伐我。
9、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负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11、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从而论证了生于忧患;然后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证了死于安乐,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4、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5、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
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一、《〈论语〉十则》1.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6.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鱼我所欲也》10.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是表明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12.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孟子例举6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主要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5.明朝宋廉的求学经历让他最终成就一位大家,我们可以用本文中的句子来概括他的人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人”生于忧患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四、《曹刿论战》17.统领全文,暗示文眼,反衬曹刿的形象特点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8.曹刿最赞成鲁庄公的第3个参战条件,因为它体现了“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这些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中考语文必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1)《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2)《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4)《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4.《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的句子是:5.《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5)《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6)《出师表》1.《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7.《出师表》中作者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8.《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9.《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10.《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7)《桃花源记》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8)《三峡》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5.《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6.《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7.《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9.《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10.《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9)《马说》1.《马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5.《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6.《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7.《马说》中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8.《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9.《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10.《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11.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12.《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10)《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3.《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
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9彼竭我盈,吾视其辙乱0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望其旗靡)之时。
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忠之属也。
5、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公将战,曹刿请见.
8、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十年春,齐师伐我。
9、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负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
11、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从而论证了生于忧患;然后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证了死于安乐,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4、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8、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10、专立一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一个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练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2、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3、在总结了大量亡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