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意思
2019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夜雨寄北》
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
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
子更为贴切。
3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 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
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
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 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 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________;[话]:
__________ (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12
却话巴山夜雨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
花,使烛光更加明亮。西窗,西窗之下。这里指亲
友聚谈指所。烛:烛花。
11、却:副词。还,再,且。表示小小的转折。
12、话:谈论。 13、巴山夜雨时:意思指巴山夜雨时的心情。
【同步练习题】
(1)、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
11
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
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
2
谈, 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 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 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 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
李商隐《夜雨寄北》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剪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翻译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赏析这是一首抒情。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
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
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
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
夜雨寄北李商隐翻译
夜雨寄北李商隐翻译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 人李商隐 身居异乡巴蜀, 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和小编 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 夜雨寄北 李商隐翻译,欢迎借鉴! 【原作】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夜雨寄北:夜里下雨的时候,写这首诗寄给北方的妻子。
未有期:没有确定的归期,意指一时难以相聚。
期,期限,回家的日子。
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此泛指东川一带的山。
池:水池,池塘。
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盼望之词,相当于何时能够。
剪……烛,剪烛花, 意思是秉烛长谈。
全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和你一边共同剪着蜡 烛那跳耀的火花,一边和你彻夜聊叙多年的离情别绪。
却:做发语词理解比较好一些吧。
【古诗 今译】 你已经不止一次地来信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可我一时还无法确定。
今夜 巴山这里又在下雨,秋水已经涨满了池塘。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你的身边,和你一 边在窗前共同剪着跳耀的烛花,一边向你描述这巴山夜雨的情景啊? 【赏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 杰出诗人。
李商隐年少聪慧,二十五岁进士。
但是他步入仕途之后即被卷入一党1/5一争漩涡,在政治上倍受打击,一生贫困潦倒,郁郁不得其志,四十五岁即死于 荥(xíng)阳。
著有《玉谿生诗》,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较为详备。
本篇是诗人寄给他那一直在北方老家盼望他早日回归的妻子的, 是一首思念 妻子的抒情之作。
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听着窗外绵绵的秋雨,望着不断长着秋水 的池塘,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中的妻子,于是写下了这首小诗。
当时诗人客 居巴蜀 (今四川) , 妻子在长安 (今西安) 老家, 因此标题用了“寄北”的字样。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作品开篇以问答的方式为我们描述 了一个典型的客居他乡的环境——雨夜。
《夜雨寄北》原文及译文
《夜雨寄北》原文及译文《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
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咱们详细聊聊这首诗。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支教。
那里的夜晚格外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窗外的虫鸣声。
有一天晚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坐在简陋的宿舍里,翻看着手里的诗词书籍,正好就看到了这首《夜雨寄北》。
当时,那种寂静的氛围,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感触。
我仿佛能看到李商隐在那遥远的巴山,听着窗外的雨声,满心忧愁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那雨水涨满的秋池,就像他心中满满的思念和无奈。
“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简单直接,却道出了无尽的无奈。
就像我在那个小山村,不知道自己支教的日子何时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熟悉的城市,见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画面感太强了。
想象一下,在那偏僻的巴山,夜晚的雨不停地下着,秋池里的水越涨越高。
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到一丝凉意,更让人觉得孤独和寂寞。
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虽然此刻身处困境,但心中始终怀着希望,想着有一天能和亲人相聚,一起回忆这段艰难的时光。
在那个小山村的雨夜,我反复吟诵着这首诗,感受着李商隐的情感,也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如今,当我再读这首诗,依然会想起那个特别的夜晚,那场雨,那间简陋的宿舍,还有那份深深的思念。
这首诗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它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
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身处何地,思念和期待总是能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古诗《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标签思念、写景、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爱情、高中古诗、写雨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却话:回头说,追述。
赏析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
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
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
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
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夜雨寄北》注释译文赏析原文: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
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夜雨寄北翻译及原文
夜雨寄北翻译及原文夜雨寄北翻译及原文《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夜雨寄北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夜雨寄北翻译及原文1夜雨寄北原文欣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原文翻译: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注释:①选自《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1],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
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寄给妻子(或友人)的。
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或友人)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在下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地想念家中的妻子(或友人)和与妻子(或友人)共同修剪烛芯的情形。
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③却:还,再。
何当:何时能够。
池:水池。
期:期限。
君:指作者的妻子。
巴山:指四川的山。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哪一天?却话:回溯。
夜雨寄北原文赏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
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
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
悲怆沉痛,笼罩全篇。
“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
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
李商隐《夜雨寄北》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译文及赏析《夜雨寄北》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夜雨寄北》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夜雨寄北》注释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夜雨寄北》译文二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日期还难以确定。
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思念你!《夜雨寄北》译文三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夜雨寄北》赏析一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夜雨寄北》李商隐原文翻译及鉴赏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一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译文二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鉴赏这首诗所寄何许人,其实,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
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赏析《夜雨寄北》原文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注释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夜雨寄北》翻译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夜雨寄北》赏析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
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夜雨寄北》注释及译文
《夜雨寄北》注释及译文(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③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①选自《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泌阳)人。
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寄给友人的(也可能是寄给妻子的)。
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在夏雨的夜晚。
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得想起了以前的好友。
感慨万千。
②【巴山】不是指大巴山,而是指缙云山。
③【却】再。
池:水池。
期:期限。
译文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作品鉴赏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
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
“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
“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
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
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
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却话巴山夜雨时上一句是什么
却话巴山夜雨时上一句是什么
1、上一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
2、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释义: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4、《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
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第 1 页共1 页。
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思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全诗的结句,也就是相互思念而又不得相见之意;所以很多人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写成表达情侣间深厚感情和浓郁的离别相思之苦的经典名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共剪西窗烛//独话长相思//”等都是描述男女主角对于彼此内心有着强烈欲望但由于现实原因无可奈何地分开后希望通过精神上想象彼此依然生活美好这种强烈愿望的体现!
- 1 -。
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注释免费
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注释免费夜雨寄北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翻译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
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夜雨寄北解释(1)寄北:写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光明。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伴侣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夜雨寄北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4、细心品尝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方法我们用导读的方法学习了__这首词,由此可总结出鉴赏诗、词、曲的一般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试着来仿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二、粗读课文,了解背景。
(一)、知人论世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闻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惋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
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