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_《癞蛤蟆与小青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四年级下册表演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认识中强及中弱的力度记号,能运用中强和中弱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并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进行表演。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和表演《癞蛤蟆与小青蛙》,使学生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风格特点和说唱结合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青蛙与癞蛤蟆之间温暖的友情,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难点:唱准弱起小节,把握中强、中弱力度的运用。
教学准备:琴、课件、响板等。
教学过程课前欣赏歌曲《小跳蛙》随音乐拍手做动作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师:我们课前欣赏的歌曲里,有只可爱的小动物的小动物,它是谁呀?(小青蛙)师:那还有一种小动物跟青蛙长大很相似,大家知道它是谁吗?(癞蛤蟆)那你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吗?(知道)3.课件点击分别出现癞蛤蟆和小青蛙。
师:大家看,唉,它好像是谁呢?模仿老师的节奏回答问题。
生:唉,它好像小青蛙师:咦,它好像是谁呢?生:咦,它好像癞蛤蟆。
师:它俩长的那么相似,你是怎么分辨它们的呢?(生答)师: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声音来分辨他们的不同。
谁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生模仿)师:听老师来模仿一下:癞蛤蟆咕咕呱,小青蛙呱呱呱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有节奏的模仿吗?(学生模仿)师:听到同学们如此热情的叫声,我们的小青蛙和癞蛤蟆也忍不住唱起歌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癞蛤蟆和小青蛙》,(生齐读课题)让我们听听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二、聆听歌曲,熟悉内容1.聆听范唱师:谁来说一说歌曲中的癞蛤蟆与小青蛙发生了什么事?(癞蛤蟆和小青蛙在夜晚隔得远的情况下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后来它们走到月光底下看清楚了原来是认错了,于是都哈哈的笑起来了。
)2.师:看来确实很有趣,连它们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了。
小学音乐_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2、能力目标:有节奏的读歌词,了解力度记号中强、中弱,并能运用到歌曲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演唱、聆听,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区别,增强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歌曲中出现弱起节奏和音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3、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出现的节奏和旋律难点2、体会音乐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学习体验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不同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欢迎同学们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同学们,我们刚刚听到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生:采菱师:没错,歌词中有句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因为有小桥、流水、摇船、鱼虾,同学们喜欢吗?老师也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水乡的另两只小伙伴,大家想不想知道是谁?生:想。
(看图片)2、有节奏的介绍癞蛤蟆和小青蛙师:小青蛙说,要想学习今天的歌曲那就先来迎接挑战吧,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起学习。
我想用这个节奏提问一个问题,可以吗?有节奏的边拍手边读,哎,这好像是谁呀?生:哎,这好像小青蛙。
师:咦,这好像是谁呀?生:咦,这好像癞蛤蟆。
3、说癞蛤蟆和小青蛙区别师:同学们看着图片,你能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吗?生:皮肤的颜色不同,癞蛤蟆身上有疙瘩。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些疙瘩,这些疙瘩叫做皮脂腺,它可以分泌好多的腺体,腺体可以制作成很多名贵的药材。
二、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小伙伴给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故事听歌曲,说感受。
生:好玩生2:风趣生3幽默师:节奏呢?师总:这首一首节奏欢快而且风趣幽默的歌曲。
故事的主人是?生:癞蛤蟆和小青蛙,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癞蛤蟆和小青蛙》2、复听歌曲师:癞蛤蟆小青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你仔细听。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3.4癞蛤蟆和小青蛙-人音版
举例:通过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让学生感受八分音符的节奏,采用逐步加速、分解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音准控制:在集体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音准。
举例: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强调呼吸、口腔等发声器官的运用,通过集体视唱、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准控制能力。
(3)音乐创作:创编简单的音乐活动,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演唱:熟练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举例:通过反复听唱、教师示范、集体演唱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确保演唱时音准、节奏准确。
(2)音乐知识: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音高、音程等基本音乐知识,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表现动物声音”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最后,课堂总结环节,我询问了学生是否有疑问,但并没有收到太多的反馈。这可能是因为学生还不够敢于提问,或者他们还没有完全消化课堂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四年级音乐《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
四年级音乐《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癞蛤蟆和小青蛙》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这首歌曲。
2. 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跳跃音程。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跳跃音程演唱,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2. 学生能够用歌声表达出歌曲中的角色形象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的乐谱。
2. 准备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 准备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歌曲中的角色形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注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中的跳跃音程。
3.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癞蛤蟆和小青蛙,用歌声表现角色形象和情感。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歌曲氛围。
2. 运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歌曲中的角色形象,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教学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癞蛤蟆和小青蛙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哼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癞蛤蟆和小青蛙,进行角色扮演练习,用歌声表现角色形象。
5.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四年级下音乐教案+反思-癞蛤蟆和小青蛙-人音版简谱2023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谱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简谱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我们围绕《癞蛤蟆和小青蛙》这一章节进行了学习和探索。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简谱学习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他们对于歌曲的旋律、节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尝试着将所学的简谱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年级下音乐教案+反思-癞蛤蟆和小青蛙-人音版简谱2023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音版简谱202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主要围绕“癞蛤蟆和小青蛙”这一主题进行教学。内容包括:
1.学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2.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掌握简谱中的音符、休止符等基本音乐符号。
3.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尝试为歌曲创编动作和歌词。
首先,针对节奏型的难点,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有趣的练习,如拍手、敲击乐器等,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和掌握复杂的节奏型。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多加练习,以便熟能生巧。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小组讨论环节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尽量提出一些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观点。同时,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创作元素,让学生们有更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例如,在创编动作和简谱时,可以加入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
-在创作实践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先从模仿开始,逐步到自己尝试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音乐知识运用到创作中,如运用简单的音符组合创作新的旋律,或是在原有歌词基础上进行改编。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五篇)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教学后,教师应当作出反思,总结教学的优点与缺点。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供各位阅读。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1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表演特点的歌曲。
24拍,F大调。
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
歌曲蕴含了科学常识,是一首具有表演情节和科普意义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二段体。
这首歌曲不同于以往学过的歌曲,歌曲中加入了独白的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癞蛤蟆与小青蛙彼此因长得像,而相互认错的风趣地情景,旋律欢快活泼,歌词风趣幽默、贴近生活。
导入中,先让学生自由说癞蛤蟆与小青蛙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结合自身课下的知识积累,多数孩子都能说出一二来,很好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次聆听,学生们都被歌词所吸引,开怀笑起来,展现了天真、活泼的童心。
这首歌曲学习的难点是:唱的歌词与独白的歌词演唱与说的准确性的不够,多数孩子在独白处总是慢拍,还有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节奏不够准确。
因此,教学中,我采用先朗读独白部分的歌词,再师生接唱的方式进行,通过接唱唱准节奏,通过聆听,唱准音高。
再跟钢琴试唱旋律,然后自己试着填唱歌词,最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表演中指导学生不仅唱准,更要自然的演好各自的角色,更好的投入歌曲。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2《癞蛤蟆和小青蛙》这堂公开课是作为镇内情满课堂初赛选拔而选的,说实话,作为一首新教材中新编入的歌曲,再加上教参上及网上一点资料(包括教学设计和歌曲)都没的,选到这首歌曲我是有抵触心理的。
可能平时备教案有先看教参,再网上找教学设计,然后自己再整合的习惯,现在突然来个比赛,啥都没有资料,多少很无助,加上歌曲速度快,节奏复杂,让我无从下手。
由于时间紧,匆匆写了简案、做了ppt,试教了一个班,发现内容上不完,发现自己在导入环节时间花的太长,导致后面创编环节匆匆忙忙,于是我对自己的导入环节进行了删减,特别是介绍癞蛤蟆和小青蛙部分,我几乎是一张ppt让学生快速浏览,打招呼环节我找出了歌曲中难掌握的节奏,这个节奏难在有八分休止符,十六分音符,弱起,学生掌握相对困难些,当然了,平时可能不太注重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_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使学生热爱小动物,了解小动物。
2、学会演唱歌曲并用力度变化唱歌曲。
3、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音乐的内容。
2、学习掌握力度记号:mf(中强)、mp(中弱)。
在学唱中认识中强、中弱的力度记号,并会在歌曲中运用。
一、导入炎热的夏天就要来了,我们就可到池塘边去玩耍去了,在那里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个小动物是谁啊?生:青蛙二、前置性作业这就是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布置得作业。
谁还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资料。
(分组展示)在课下老师要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初听歌曲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非常有意思的歌,我们一起来听!问题:说说你对这首歌的感受,你觉得哪些地方很有意思?(多让学生起来发表意见)四、再听歌曲(老师展示演唱歌曲)真有意思,我们再听一遍想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五、模唱旋律六、视唱歌曲歌谱(找出难点歌谱进行解决)教唱歌谱,可一句一句教唱,唱完后完整演唱,唱完后可让学生小组交流或发表意见找出难点。
解决歌谱难点。
歌谱难点“弱起”。
七、加词八、小组讨论(如何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听?可适当做标记)1、在此引导学生唱出强弱。
学习 mf中强 mp中弱2、对白的处理。
九、分两组集体演唱(看老师手势)再加上学生表演,多演唱,增加学生演唱的参与性。
十、创编歌词还有谁和谁很像,我们来把它唱一唱。
学生各抒己见。
按照节奏填空。
十一、知识拓展,情感教育小青蛙和癞蛤蟆可以帮助我们捉害虫,我们要保护爱护小动物。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个关于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有趣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生活中就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老师布置一个小任务,下课后拿起笔来写写你生活中有趣的故事吧!《癞蛤蟆和小青蛙》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分析学生状况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小学音乐_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跳跃的声音,有感情、自信地演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孩子们了解、关心、热爱癞蛤蟆和小青蛙,进而热爱大自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法,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中学习力度记号,歌唱有力度对比、有节奏变化的音乐,学会歌曲、表现歌曲、表演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学习并初步掌握“mf”(中强)和“mp”(中弱)力度的演唱,会用不同力度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和不同意境;能用小乐器伴奏、对白声部帮衬、律动等多种形式表现表演活泼、幽默、风趣的歌曲。
2学情分析这次与我合作的是四年级二班的同学,由于我们是乡镇小学,师资短缺,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很少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课学习,音乐基础差、音乐素质低是普遍现象,自接手这个班以来,我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从最简单的音乐常识入手,结合课程标准,培养孩子们喜爱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通过学唱歌曲和简单的乐理知识,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视谱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癞蛤蟆和小青蛙》这节课,是一首风趣幽默的儿歌,孩子们有兴趣,觉得有意思,喜欢学。
我抓住孩子们对小动物喜爱的心理,引导孩子们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了解小动物的习性和特点,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通过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把歌曲演绎成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在欢快开心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歌曲并会表现表演歌曲。
3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习掌握力度记号“mf”(中强)和“mp”(中弱)的演唱,并在歌曲中运用。
2.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跳跃的歌声和多种形式表现活泼、幽默、风趣的歌曲。
(二)教学难点歌曲速度比较快,要能够准确地歌唱弱起节奏、后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并能准确掌握歌曲的音准。
4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引导同学们练习弱起节奏X X ︱ X X ︱欢迎欢迎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大自然来到美丽的池塘边请问你看到了什么?(生回答)1 2 3 4 2 2 3 4你们继续拍节奏请听老师来介绍西边有只癞蛤蟆东边有只小青蛙哎它俩是好朋友在愉快地把歌唱我们来听一听它们到底在干嘛师: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老师今天带来的这首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师:哦,在一个春暖花开、风清气爽的夜晚,有只癞蛤蟆和小青蛙相遇了,它俩一见面就觉得对方怎么和我长的这么像?癞蛤蟆以为小青蛙是它的娃娃,小青蛙以为癞蛤蟆是它的爸爸,最后,它俩在月光下蹦蹦跳跳蹦蹦跳跳的一起玩耍才发现,哦,原来是认错了对方。
音乐《小青蛙》教学反思(通用12篇)
音乐《小青蛙》教学反思音乐《小青蛙》教学反思(通用12篇)音乐《小青蛙》教学反思篇1执教人:董小雪本节课我制定的活动目标是:1、在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础上,发现歌词重复的规律,并学唱歌曲。
2、感受数量递减的规律,理解其含义并记忆歌词。
3、能够积极主动讨论交流。
在上课的时候,我所做的主要活动也都是紧紧围绕着三个目标来做的,不过在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问题还没问完,孩子就非常清晰的回答出了“三只带斑点的小青蛙”,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就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所以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消化这一问题,并及时的作出调整,以期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
接着在下一环节,边展示教具边教歌曲的时候,我刚开口,孩子就已经接着不断地唱了起来,这是我的积极性一下子就降了下来,不过为了完整的上完这节课,我依然坚持原有的教学进度,一句一句的教授歌词、曲等。
分段教授,孩子的反应也还不错,特别是前半部分,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回答。
后来由于活动的重点集中到了学唱歌曲上,而这些孩子都已经会唱了,导致了这一部分就显得不太吸引人,和孩子的互动也有些困难。
拖延了一些时间,最后的大合唱没有完成。
上课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特别是一些爱调皮的孩子的注意力,我一般会采用一些较夸张的语言或动作,效果也都很好。
由于看不到自己上课的实况,可能我的这种方法有些过与大和多了,以后要多加注意并改进。
总体来说,对于这节课我认为目标基本完成,但是,有三大问题需要改进:一是歌曲学唱不突出,完成度不好;二是整堂课,课堂表现没有清晰的界限,完成步骤不明显;三是教姿教态过于活跃,可能需要一些改变。
音乐《小青蛙》教学反思篇2音乐游戏活动《小青蛙》,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青蛙的本领,它们会跳、会呱呱地唱歌、会捉害虫、会游泳等。
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小青蛙》这首歌曲活泼、轻快,歌词朗朗上口。
我以青蛙捉害虫的图片做为导入,让幼儿学青蛙跳,在他们跳的时候,我播放了歌曲伴奏,并有节奏地念歌词。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癞蛤蟆与小青蛙》 ︳人音版 (五线谱)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讲解独白
4、节奏练习
师: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关系是怎么样呢?
生:2/4拍,强弱
2/4X X|X XX X| X· |
西边 有只 癞蛤 蟆
2/4X·XX |X X| X· |
癞 蛤蟆 咕 咕儿 呱
2/4XX XX X| X· |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力度、音乐塑造的不同动物形象。
学习难点:能够正确的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弱起节奏;认识中强、中弱力度变化记号,并能够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律动《青蛙最伟大》
二、情境导入
1、认识青蛙和癞蛤蟆
教学反思
虽然这节音乐课我按预定目标带领学生完成了教学目标,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我提问的太多,应该让学生自己在音乐声中主动去感受快乐、感受美。另外我还应多引导学生唱出动听的声音。在教学中,首先是读歌词的时候,我带领同学们读了一句后面就让同学们自己有节奏的读歌词,所以学生们读歌词的时候有些节奏不稳。由于学生读谱视唱能力较差,唱谱的时间控制的不好,耽误了一些时间,为此对学生演唱时声音的美感没有做太多的要求,因而学生唱出的歌声使人没有感觉到美的享受。让我惊喜的是在创编舞蹈动作的环节,同学们的兴趣很浓,充满热情。编创了很多不同的动作,气氛很热烈。对小乐器的使用充满热情,小组合作,有的同学负责演唱,有的同学负责舞蹈,不仅表演内容丰富,也很懂得分享,比我预想的效果还要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针对本校孩子的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学有收获。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总之课堂教学研究学无止境,需要花心思实践和研究,最后反思、总结、积累出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提高。
2023年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2023年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2023年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表演特点的歌曲。
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
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直接聆听的形式,让孩子们聆听音乐,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哪两种小动物,引出歌曲的题目《癞蛤蟆和小青蛙》。
接下来为了提高学生聆听歌曲的有效性,为新歌教学开个好头,我创设了一个小悬念,“有一天癞蛤蟆和小青蛙相遇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好,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揭晓答案。
”孩子们好奇心很强,对我预设的问题很感兴趣,听得特别认真。
在听到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时,孩子们都高兴地笑了,听完后我趁热打铁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呀”,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兴致特别高,嘴里还嚷着“再听一遍”。
我顺势让学生又听了一遍,接着说说歌曲的内容、情绪,为新歌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孩子们的热情一直很高。
这首歌曲重难点是弱起小节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学唱歌谱时,我先让孩子们吹奏陶笛熟悉歌谱,很快孩子们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孩子们唱会后我又加入了表演环节,让歌曲教学进入了高潮,下课铃响起,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意犹未尽的样子,我感受到这堂课的成功,为了孩子我会继续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2023年四年级音乐教学反思2从整节课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认为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四点:第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是一首外国的歌曲,大多学生对挪威这个国家缺乏了解,我借助多媒体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资源广的特点,解决了这一困难,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式初步了解挪威的风土人情,使学生轻松舒畅的投入学习。
此外,在课上,老师还提供与课内相关内容的给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音乐,对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
思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1 这首歌曲不同于以往学过的歌曲,歌曲中加入了独白的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癞蛤蟆与小青蛙彼此因长得像,而相互认错的风趣地情景,旋律欢快活泼,歌词风趣幽默、贴近生活。
导入中,先让学生自由说癞蛤蟆与小青蛙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结合自身课下的知识积累,多数孩子都能说出一二来,很好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次聆听,学生们都被歌词所吸引,开怀笑起来,展现了天真、活泼的童心。
这首歌曲学习的难点是:唱的歌词与独白的歌词演唱与说的准确性的不够,多数孩子在独白处总是慢拍,还有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节奏不够准确。
因此,教学中,我采用先朗读独白部分的歌词,再师生接唱的方式进行,通过接唱唱准节奏,通过聆听,唱准音高。
再跟钢琴试唱旋律,然后自己试着填唱歌词,最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表演中指导学生不仅唱准,更要自然的演好各自的角色,更好的投入歌曲。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2 《癞蛤蟆和小青蛙》这堂公开课是作为镇内情满课堂初赛选拔而选的,说实话,作为一首新教材中新编入的歌曲,再加上教参上及网上一点资料(包括教学设计和歌曲)都没的,选到这首歌曲我是有抵触心理的。
可能平时备教案有先看教参,再网上找教学设计,然后自己再整合的习惯,现在突然来个
比赛,啥都没有资料,多少很无助,加上歌曲速度快,节奏复杂,让我无从下手。
由于时间紧,匆匆写了简案、做了ppt,试教了一个班,发现内容上不完,发现自己在导入环节时间花的太长,导致后面创编环节匆匆忙忙,于是我对自己的导入环节进行了删减,特别是介绍癞蛤蟆和小青蛙部分,我几乎是一张ppt让学生快速浏览,打招呼环节我找出了歌曲中难掌握的节奏,这个节奏难在有八分休止符,十六分音符,弱起,学生掌握相对困难些,当然了,平时可能不太注重节奏训练。
整堂课上来下,感觉气氛相对平淡了一些,很多环节,都是以老师教为主导,学生学为辅助,相对比较被动,怎样使音乐课上的更加趣味性,灵活生动,这是我今后的目标和方向。
整堂课的串联词也没有很好串起来,只关注了环节内容,没有关注细节。
还有就是老师们提到,要善于利用钢琴,用钢琴去调整学生的音高问题,用钢琴去提高学生听辨节奏的能力,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范唱正确,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对本堂课在教学中评价环节有,但是相对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评价环节(两个学生创编动作,其余同学演唱并欣赏),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花时间去评价,这是非常遗憾的,本来这是一个很好体现本主题的机会。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反思3 《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表演特点的歌曲。
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
幽默情节。
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直接聆听的形式,让孩子们聆听音乐,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哪两种小动物,引出歌曲的题目《癞蛤蟆和小青蛙》。
接下来为了提高学生聆听歌曲的有效性,为新歌教学开个好头,我创设了一个小悬念,“有一天癞蛤蟆和小青蛙相遇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好,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揭晓答案。
”孩子们好奇心很强,对我预设的问题很感兴趣,听得特别认真。
在听到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时,孩子们都高兴地笑了,听完后我趁热打铁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呀”,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兴致特别高,嘴里还嚷着“再听一遍”。
我顺势让学生又听了一遍,接着说说歌曲的内容、情绪,为新歌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孩子们的热情一直很高。
这首歌曲重难点是弱起小节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学唱歌谱时,我先让孩子们吹奏陶笛熟悉歌谱,很快孩子们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孩子们唱会后我又加入了表演环节,让歌曲教学进入了高潮,下课铃响起,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意犹未尽的样子,我感受到这堂课的成功,为了孩子我会继续努力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