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赏析

合集下载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之《李寄》知识精讲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之《李寄》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李寄》鲁人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李寄》李寄①东越闽中有庸岭②,高数十里。

其西北隰中有大蛇③,长七八丈,大十馀围④,土俗常惧⑤。

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⑥,多有死者。

祭以牛羊,故不得祸。

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⑦,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⑧。

都尉令长⑨,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⑩。

共请求人家生婢子(11),兼有罪家女养之。

至八月朝祭(12),送蛇穴口。

蛇出,吞啮之(13)。

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14),未得其女。

将乐县李诞家(15),有六女,无男。

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

寄曰:“父母无相(16),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17),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

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

寄自潜行(18),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19)。

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20)。

怀剑(21),将犬(22)。

先将数石米糍(23),用蜜麨灌之(24),以置穴口。

蛇便出,头大如囷(25),目如二尺镜。

闻糍香气,先啖食之。

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26)。

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

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27),悉举出,咤言曰(28):“汝曹怯弱(29),为蛇所食,甚可哀愍(30)。

”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31),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

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

其歌谣至今存焉(32)。

注释:(1)本篇写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故事。

用反衬手法,写出了李寄非凡的勇敢和机智。

(2)东越:汉初小国。

在今浙江东南及福建一带。

闽中:郡名。

庸岭:山名。

在今福建邵武县。

(3)隰(xí):低湿之地。

(4)围:计量圆周的长度单位,旧说尺寸长短不一。

(5)土俗:当地风俗。

此指当地百姓。

(6)东治:据《晋书·地理志》“建安郡”下注,“东治”当作“东冶”。

东越国都,在今福建福州市。

都尉:郡之军事长官。

第一册词语基础知识

第一册词语基础知识

第一册词语作者:山丹二中张克鸿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还有大量的杂文。

《狂人日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孔乙己》、《阿Q正传》、《药》、《祝福》、《故乡》、《社戏》等都是名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确凿菜畦桑椹窜蟋蟀斑蝥缠络高枕而卧豁脑髓鉴赏人迹罕至觅食攒拗竹筛倘若和蔼恭敬书塾博学蝉蜕倜傥渊博盔甲人声鼎沸宿儒秕谷珊瑚窦锡箔《雪地贺卡》作者鲍尔吉•原野,蒙古族作家,与歌手滕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心的珍惜埋没雀斑襟怀屹立颏下雪橇圣诞鼻涕嫉妒襟怀臃肿弩恳挚膝盖抹岐痴痴《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

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妈妈的高大形象。

欲扬先抑的写法。

憎恶掷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疏懒骇絮说郑重顺顺流流辟头惧惮霹雳郝懿行脐《拣麦穗》作者张洁,当代女作家。

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

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

拣麦穗磕碰戏谑害臊山坳蹒跚积攒步履企盼大言不惭死乞白赖《童年絮味》作者舒婷,当代女作家,诗人。

鬈曲睫毛箧糠雷霆万钧百无聊赖不可一世左顾右盼譬如撮心旷神怡啜驯良被褥焦灼撅嘴如法炮制调侃呵斥噙掴黝惮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生命》作者沉河。

第二单元撷英《山行》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世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李白和杜甫)。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歌颂了枫叶不畏严寒的精神。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读后感”与“文学评论”
• 读后感 • a、对原作的介绍(简洁复述),并
点出感点。 • b、围绕感点,联系自身或社会生活
实际发表议论。 • c、综合归纳论述内容,升华,深化
感受。
• 文学评论
• 1、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首与尾),并且对 你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写文学评论时,不 可大段引述原材料。为了论述的清晰和方便可以 把总论点(评价)分解为若干分论点进行阐述;
捐门槛回来的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她自
认为洗去了污秽,获得了做人的权利。祭祖时,祥林嫂坦
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四婶忙喝令:“你放着吧,祥林 嫂!”这一句喝令,粉碎了她生前免于屈辱死后免于痛苦
的愿望,祥林嫂对生活的希望彻底破灭了。这一喝令,无 异于宣判了她精神上的死刑。祥林嫂眼睛窈陷下去了,连 精神也更不济了,最终连劳动能力劳动权利也丧失了,被 赶出来沦为乞丐。
结局当然是因荥阳公的一番慨然而变的圆满,可是,圆满已否已不再重要,我的心中只留下李娃这
个穿过世俗迷茫的浓雾寻找真情,跳出欲望的漩涡展现自尊的女子的身影。
一支浓郁芬芳的奇葩
------简评李娃
• 女性形象是古典文学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她们或温婉,或清纯,或 刚烈,或坚贞…… 她们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朵争奇斗艳的花儿,照亮了 整个天空。而其中有一支浓郁芬芳的奇葩,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力量, 她就是---李娃。
• 结尾: 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

“眼睛”里的悲苦人生

――评《祝福》的眼睛描写
• 鲁迅先生说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
画他的眼睛。”《祝福》中,鲁迅就运用精描细绘的手法,
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特别是几次着意描写了她的眼睛。

2018年上学期9年级调研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上学期9年级调研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上学期期9年级调研考试试卷分析一学习目标1,掌握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学会分析试卷的方法,查漏补缺。

2,在分析中掌握答题方法,规律,形成规范的答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科学的应考观。

三试卷分析综合性学习。

结论:(2)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字数60字左右)【解析】【关键点提示】(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作答时,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数据和关键字,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从材料一和二可以知道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很快,从材料三从市场秩序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理有据,语言通顺即可。

如果支持正方观点,可围绕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增长见识,获得真知。

如果支持反方的观点,可围绕旅游增加家长的负担,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

据此可作答。

【解答】(1)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2)示例一: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示例二:我支持反方的观点。

外出旅游不仅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同学之间关于旅游目的攀比也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古诗文阅读《李寄》14(1)祭以牛羊,故不得祸(2)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结合课文内容指出李寄与欧寄在思想性格上的相同点汉子的美学价值16.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哪一方面的美学价值?(2分)链接材料:“重”字一望而沉坠,“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刘湛秋《我爱你,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结构美是汉字美的底蕴和基础,所以最先介绍。

在此基础上介绍汉字的意象美音律美和动感美,更全面地表现汉字的美学价值。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东晋) 裴启《语林》、(东晋)郭澄之《郭 子》等。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 的一部。
(三)刘义庆的 《世说新语》
1、《世说新语》的编撰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 。是 一部笔记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刘义庆(403—444)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 袭封 临川王,所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世说 新语》的编撰,不过起主导作用的当然还是刘义 庆本人。
二、 “小说的起源”
1、神话传说 《穆天子传》和《燕丹子》
2、寓言故事 《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的寓 言带有小说的意味。
3、史传 《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为小说 提供了素材和艺术经验。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今存题为汉人所著的小说,其实都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伪托汉人的作品, 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很多, 包括后人的辑本,共约五十种,足 见其兴盛。
一、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
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此说最早由鲁迅提出。
志怪小说:主要记述神鬼怪异、殊方异物、佛法 灵异,宗教迷信色彩浓重,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 积极意义的民间意义和传说。代表作是晋干宝的 《搜神记》
志人小说:主要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 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 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代表作是宋刘义庆的《世 说新语》
刘孝标为之作注,引用古书四百馀种,补充了不 少史料, 许多已经散佚的古书借此保存了佚文, 颇为后人珍重。
2、《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
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 谈。
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 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 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嗜好,等等, 都有生动的描写。
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 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 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干宝《李寄》原文及赏析

干宝《李寄》原文及赏析

干宝《李寄》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干宝《李寄》原文及赏析【导语】:〔晋〕干宝东越闽中有庸岭①,高数十里。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全诗赏析(优秀4篇)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全诗赏析(优秀4篇)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全诗赏析(优秀4篇)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译文及赏析篇一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译文及赏析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当年有位洒脱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称谪仙。

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从此李白之名震动京师,以前的困顿失意自此一并扫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他陪玄宗泛舟,一直到很晚,最后被皇帝赏赐锦袍。

玄宗经常召见李白,李白颇受宠信。

后来他因受奸人诬陷而被赐金放还,途中与我相遇。

李白既没有隐藏自己的远大志向,又能在受宠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

我与他相遇后,李白非常理解我的洒脱不羁,我也十分欣赏他的坦荡胸怀。

我们夜里在梁园饮酒起舞,春季则在泗水纵情吟唱。

虽然才华超群却无用武之地,虽然道德崇高却无人理解,虽然才智堪比东汉祢衡,但命运却如穷困失意的原宪。

李白投靠永王肯定是生活所迫,有人传说他收了永王的重金,这实属造谣。

但是他却因此被流放,长期漂泊。

几年之间屡遭祸患,心中必然悲伤。

苏武最终返回汉廷,夏黄公难道会为暴秦做事吗?遭受君主冷遇,李白也曾上书为自己辩护。

如果当时事理难明,就让李白服罪,那么,现在谁又能将此事上报朝廷呢?晚年时,李白犹自吟诗不辍,希望他早日康复,多作好诗。

不要埋怨皇帝寡恩,而要上书朝廷,了解事情的真相。

⑴狂客:指贺知章。

贺知章是唐越州永兴人,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 李 寄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 李 寄

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本分别选自于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笔记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鼻祖,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

“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

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由于“笔记”本身的自由空间,又可以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相互交叉,其优势十分明显。

《李寄》叙述了一个勇敢且富有智慧的少女,毅然同残害百姓的巨蛇英勇斗争,并最终将巨蛇杀死、为民除害的英雄故事。

《韩凭夫妇》叙述的是韩凭夫妇不慕权贵、不畏权势,为了自由美好的爱情双双献身的动人故事。

两篇小说都讴歌了古代劳动妇女美好的心灵和善良的品质。

《晋明帝数岁》叙述的是晋明帝幼年时智慧过人、巧言善辨的故事。

《坦腹东床》叙述的是“东床快婿”王羲之当年被选中为婿的轶事,故事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唐打猎》叙述的是世代以打猎闻名的老翁唐打猎以神来之力、闪电之速勇除暴虎的故事。

《击汝一砖》写的是武邑某公的奇异经历,揭示了当时人们观念中对于“道学”与“程朱理学”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矛盾。

笔记体小说的阅读与鉴赏,首先,要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因为文学是时代生活的反映,而小说最能直接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其次,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第三,通过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主题。

另外,笔记小说是用文言写成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文言知识的积累。

第1课 李 寄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抒发抗金壮志的名篇之一。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怪诞美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怪诞美

美2023-11-12•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概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怪诞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后世的影响•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研究价值目•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名篇赏析录01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概述定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特殊体裁,主要记述神仙、鬼怪、妖异之事,以传闻和民间故事为素材,经过加工和再创作而成。

特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具有鲜明的神秘色彩和想象力,作品中的情节奇幻、夸张、离奇,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诗意。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定义与特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笔记小说,如《搜神记》、《幽明录》等,这些作品为后来的志怪小说奠定了基础。

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于生死和宇宙的看法更加神秘和超自然化,这种社会背景为志怪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怪小说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发展和丰富。

发展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衰落,道家和佛教思想逐渐兴起,这种思想背景为志怪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

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神仙思想和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种宗教背景也为志怪小说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文化背景02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特色叙事方式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多采用短篇故事的形式,叙述简洁明快,情节曲折跌宕,富有戏剧性。

结构特点志怪小说通常以传闻、逸事、奇闻等形式收集、整理,再进行加工润色,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单元。

叙事方式与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类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包括鬼怪、妖物、神仙等各类奇异角色,以及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

塑造手法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刻画,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怪诞元素的运用奇幻描写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常常出现各种奇异的生物、神秘的符咒、超自然现象等奇幻元素,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思维冲击。

古诗李寄斩蛇翻译赏析

古诗李寄斩蛇翻译赏析

古诗李寄斩蛇翻译赏析文言文《李寄斩蛇》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

土俗常惧。

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

祭以牛羊,故不得福。

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

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

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

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

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

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

父母不听。

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

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

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先将数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

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

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

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

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指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

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

其歌谣至今存焉。

【注释】啖:吃。

同啖聘:旧时定亲叫聘后:王后吞啮:吞吃啮:咬无相:没有福气告请:访求。

请,求不听:不答应糍: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品。

糍,同“糍”诣:到【翻译】东越的闽中地区有一座庸岭,山高几十里,岭西北山洞里有一条大蛇,七八丈长,十几围粗.当地人常常害怕它。

东冶郡都尉及属县的县吏也有不少被它伤害死的。

于是人们用牛羊去祭祀,但照样得不到保佑。

或者托梦给人,或者下告巫祝,说蛇要吃十二三岁的女孩子。

都尉和县官都为这件事大伤脑筋。

可是大蛇妖气造成的灾害并不因此停息。

大家一起寻找家生女婢和犯罪人家的女孩,先把她养着,等八月初祭期一到,就把她送到大蛇洞口。

大蛇一出洞就吞吃了小女孩Org/b/20931。

李寄

李寄

• 1、李寄为杀大蛇都做了哪些准 备?
•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 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 口。
2、描写大蛇外形的句子是什 么? 长七八丈,大十余围。 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
3、最传神地表现出李寄 自信从容的句子是什么? 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整体感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情节.
本文写穷苦少女李寄斩蛇除 害的事.
译: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 八月初一,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 狗。先拿来几石糯米做的糍团,用蜜和炒 米粉调灌糍团,把(它)放在洞口。蛇就 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眼睛像两尺长的 镜子,闻到糍团的香气,先吃糍团。李寄 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从后头斫 出几处伤口。受伤的地方痛得很,蛇因此 跳了出来,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进去 探看洞穴,找到九个童女的头骨,全都拿 了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胆小软 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于是 童女李寄缓缓迈步回到家里。
干宝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志怪小说的知识,掌 握字词 ,疏通文意。
2、掌握本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 人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 精神。
作者*作品
《搜神记》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 它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 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搜神记》原本已散失。今本系后人缀辑增 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所记多为神 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 就 访求。请,求。Zé,咬 到 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 名词作动词,怀抱着 dàn 餈同“糍”,食品 把 带,领 qūn,谷仓 chǎo 代之糍团 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 省略句,“以(之)置(于)穴口” 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 dàn,吃 代指糍团 近前 zhuó用刀砍 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 伤 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 蛇 dúlóu 都 zhà,痛惜,惋惜 被,被 动句 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mǐn,同“悯,怜悯”

七年级上《诗五首》

七年级上《诗五首》

独特风格
哀而不伤,孕豪迈于悲凉,在别离的伤 感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评 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 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 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 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 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意境旷达,哀而不伤,孕豪迈于悲凉, 别离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一洗古送别诗中 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 碑石。
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 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 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 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 绵绵深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
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述说今夜“我”思“君” 而不得归的情景。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 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
淮上(扬州)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春天里的 离别
杨花愁杀渡江人。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数声风笛离亭晚,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杨花:柳絮。“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 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选自《王子安集》
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 为沛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 后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父, 因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二十卷。其诗 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 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 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李寄》课件

《李寄》课件
与观众分享对《李寄》的评价和个人感受,从不 同角度发掘作品的魅力。
总结
重温本课所学内容
回顾本课程涉及的书法历史背景、作品简介和特点分析,加深对《李寄》的理解。
理解《李寄》所代表的意义
探讨《李寄》背后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体会到作品所代表的意义和艺术力量。
启发对书法的热爱和学习
通过《李寄》的学习,激发对书法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并为自己的书法之路提供动力。
用笔特点与技巧
赵孟頫在《李寄》中巧妙运 用毛笔,展现了他高超的用 笔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线条特点与韵律感
《李寄》的线条流畅而有力, 传递了一种动感和韵律感, 让人感受到书法的美妙之处。
经典欣赏
展示《李寄》书法图案
通过展示《李寄》的书法图案,让观众能够欣赏 和感受到这幅经典之作的艺术魅力。
对作品的评价与欣赏
《李寄》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赵孟頫的书法代表作——《李寄》。内容包括书法历史背景、 作品简介、特分析等。
书法历史背景
元代书法风格特点
元代书法风格独特,融合了前人的成就,并融入了新的艺术元素。
宋元理学思想对书法影响
宋元理学对书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书法的发展和艺术创新。
宋元书法代表人物及其风格
赵孟頫、黄庭坚等艺术家在宋元时期产生,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书法风格。
作品简介
1 《李寄》的历史背景 2 作品背后的故事
《李寄》是赵孟頫为他 的朋友所写的一幅书法 作品,表达了他对友情 的思念之情。
赵孟頫与李白是好友, 他们之间有许多交往的 趣事和故事。
3 作品的内容及特点
《李寄》以行书形式呈 现,书法如行云流水, 流畅而富有艺术感。Biblioteka 特点分析书法结构与布局

北师大版语文七上《李寄》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七上《李寄》课件

阅读体
1 文章的情感体验
阅读《李寄》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自然 的美感,仿佛亲临山水之间。
2 文章在生活中的启示
通过阅读《李寄》,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大 自然的美丽,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课堂练习
1 课堂问答
组织学生进行问答,巩固对《李寄》的理解 和认识。
2 阅读练习
布置相关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北师大版语文七上《李寄》 ppt课件
这是北师大版语文七上《李寄》的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篇古 代山水画。
背景介绍
文章作者简介
李寄是唐代才女杜牧的化名,以其才情与作品而闻名。
文章背景
杜牧根据自己的山水画创作经历,写下了这篇《李寄》。
文学分析
1
文章结构
《李寄》由七个七言绝句组成,表现了
主题与意义
课后作业
1 思考题
提供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书写观点。
2 阅读题目
布置几道阅读题目,检验学生对《李寄》的理解。
延伸阅读
相关品。
学生自主阅读建议
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鼓励他们阅读更多优秀的山 水画作品。
2
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文章主题是描绘古代山水画的精髓,展
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观察和理
3
修辞手法分析
解。
杜牧巧妙运用对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
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文本解读
重点词汇解析
通过解析《李寄》中的重点词汇,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其意境和内涵。
段落要点解读
分析每个段落的要点,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李寄描绘的山水画。

文言文李寄翻译和原文

文言文李寄翻译和原文

文言文李寄翻译和原文李寄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出自《搜神记》。

相关文言文内容,一起来看看!李寄详细李寄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出自《搜神记》。

李寄是汉武帝时期将乐人,她小时候因斩蛇除害而名传古今。

传说当时闽中有座山叫庸岭,高山绵延数十里,在山的西北石缝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经常危害百姓,每年都要送去童女祭祀。

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李寄最小,但决心应募作祭女,好伺机为民除害,便要应征前往。

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

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最后李寄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将蛇杀死了。

李寄,女,西汉时期人,生卒年不详。

当时闽中有座山叫庸岭,高山绵延数十里,在山的西北石缝中有一条大蟒蛇,长七八丈,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

经常危害百姓。

地方官用牛羊祭祀它,但仍不得安宁。

当时,有人做梦说蛇精每年要吃十二三岁童女,才能无事。

官吏搜求穷人家的女儿每年八月用来祭祀,女孩被送到蟒蛇穴口,蟒蛇出来吞噬后回洞。

每年如此,已有九个女孩被蛇吞食。

那一年,官吏搜寻女子去祭蛇,但没有找到人。

李寄家中有六个姐妹,李寄最小,且无男孩。

她虽年幼,但决心应募作祭女,好伺机为民除害。

父母见她年幼,不肯让她去。

李寄为民除害之心已决,她偷偷离开家,求得一把锋利的宝剑和一只会咬蛇的犬。

到八月时,先将数石米麦用蜜糖拌好,放在蟒蛇的洞穴口。

不久,蟒蛇闻到香味出洞来吃,只见其头大如斗,目大如镜。

李寄全然不惧,先放狗去咬蛇,自己从背后挥剑猛砍蟒蛇。

蟒蛇痛得从洞里窜到洞外,李寄仍挥剑斩杀,终于杀死蟒蛇。

李寄入蛇穴察看,发现九女的髑髅,全部搬出。

李寄怜悯地责备她们说:“你们怯弱,为蛇所食,好可怜呀。

”然后慢步回到家中。

李寄斩蛇为民除害的事传到越王那里,越王十分惊奇,聘李寄为王后,拜她的父亲为将乐令。

她的母亲和姐姐们都得到赏赐。

文言文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

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

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

寄微之三首赏析

寄微之三首赏析

寄微之三首赏析《寄微之三首》是元代李商隐的杰出杰作,凝练而清新,叙述了男子深深的爱恋之情。

在这三首诗中,李商隐运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他充满激情的情感,阐述了他对对爱情的理想追求。

本文将对《寄微之三首》的诗意、诗句以及内涵进行赏析,以揭示该诗的精神内核,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

一、诗意赏析《寄微之三首》共有三篇,以自恋式的笔触描写了他对爱情的眷恋。

以第一篇诗开篇,李商隐手自提笔,以笔触华丽,叙述充满激情的情感,向恋人寄去格外激荡的爱意:“柳青青兮桃红红,染不尽兮空自空”。

文中表达出他渴望能有一位良知,陪伴自己度过孤独的晚年,来聆听对方的心跳声,助长彼此的爱情:“谁把乐兮调古今,相携去兮更莫离”。

另外,第三篇诗中表达了李商隐对爱情的期盼,他幻想同他深爱的恋人能有一把筷子,一起品尝肉酱早点:“似偶兮汝若非,半筷饭兮和好晖”。

诗中用形象而简洁的句子,表达出他对爱情的渴望。

二、诗句赏析《寄微之三首》的诗句简练而生动,语言优美抒情。

特别是第一篇诗,李商隐以“空”两字串联起来,展示出他对爱情的向往之情:“柳青青兮桃红红,染不尽兮空自空”,表示他郁郁寡欢、弥留之际,比作无边的荒原,只求有一位良知高伴,安慰自己寂寞的心思。

此外,第三篇诗中,李商隐运用一种比喻手法,把爱情比喻成一碗肥美的肉酱早点:“似偶兮汝若非,半筷饭兮和好晖”,表达了他对爱情朴实、质朴的期望。

三、内涵赏析《寄微之三首》诗中所描绘的爱情,与当时的文诗思潮有所不同,表达出李商隐对恋爱的理想情怀。

他的恋爱之情,并非以宫廷、礼仪为根基,而是一种真挚的情感,他渴望有一位可以陪伴,和自己一起度过暮年的恋人。

而在第三篇诗中,李商隐还把爱情理想化,把爱情比喻成一碗肥美的肉酱早点,进而引申出,爱情应该朴实无华,以及爱情应该是一种彼此温暖的关系,他所表达出的,正是一种新型的爱情理想。

结语李商隐在《寄微之三首》中,以朴素而深情的叙述表达出他对爱情的期待,运用抒情的语言表达出他的理想情怀。

李寄除妖读后感

李寄除妖读后感

李寄除妖读后感这一辑精选国画大师杨永青先生的作品,包含《李寄除妖》《区寄杀贼》《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荀灌讨救兵》《诸葛恪得驴》《外黄小儿说服楚霸王》七本。

我非常有幸收到了这一辑的第一本——《李寄除妖》。

一起来读读这本充满着中国味道的故事。

一拿到书,就被洋溢着浓重的传统中国风。

看那精装的封面,还有红色绸缎做的书变!非常的精致,让人爱不释手。

书的封面是一个中国古代装束的女孩子和一条大蛇搏斗,你看她舞着长剑,英姿飒爽的。

书名《李寄除妖》还是竖体的,书名的右边还写了“大师中国绘”五个大字。

形状类似中国的中国结或者说是一串的灯笼。

封面整体是那种淡淡的紫色,夹杂着浅灰色。

每一处透着中国的气息!《李寄除妖》是由杨永青大师编绘的,杨永青被成为绘画大师可不是浪得虚名啊。

这一系列的传统故事,可都是出自杨老的手呢,我们可以先看看故事后面的点评。

“大师功力童书珍品”,“和孩子一起,欣赏养老的话,享受国画艺术的盛宴”,“和孩子一起,跟随杨老的话,步入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和孩子一起,分享英雄少年的传奇故事,与他们共成长”还有杨老的简介,和纂章。

此书是由天真出版社传媒集团,新蕾出版社出版的。

女主角出现了,李诞的第六个女儿李寄,今年12岁。

因为出生在贫穷百姓家,没办法只要被点名拉去送死。

可是聪明的李寄一点都不害怕,尽管家人哭哭啼啼的。

她提出了要三个宝贝作为嫁妆。

一篮子面饼,三条强壮的狗,一把宝剑。

临走的李寄还是很镇定,不慌不乱的。

那个年代的12岁的小女孩,竟然有如此的胆识,真让人佩服不已。

送亲仪式结束后,设洞口就剩李寄和三条狗,深山老林的山风还呼呼作响。

李寄把面饼撒放蛇洞口,自己和三条狗躲在一旁。

面饼的香味引蛇出洞的,打折一口气吞下面饼,可惜李寄在饼里放毒药,因此大蛇中毒了。

但是看到人类还是凶狠的扑上来,三条狗和蛇撕咬起来,最后大蛇没力气,李寄果断砍下舌蛇头除害。

李寄和三条狗安全回家,也向村民揭露了大蛇的神秘传说,当然也破解了巫婆和官府的鬼花招。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论语十二章》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论语十二章》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 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 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 恶”、,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由孔子的 弟子及后学弟子的门人所记,所以书 中的称谓、体例及文章风格都不一致。 班固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 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 《论语》。”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东西而追赶不 上那样急迫,学过的东西又担心怕忘掉。”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 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 句最好的注脚。
子 绝 四 —— 毋 意 , 毋 必 , 毋 固 , 毋 我 。 孔子绝对没有这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 武断专行,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评析:“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 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 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农 夫向我请教,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 是询问他问题的首尾两端,(知晓之后)尽量回答他。”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 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 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 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 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 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副词,相互 ④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副词,偏指动作的一方,此处偏指“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源
《李寄》赏析
本文选自晋干宝《搜神记》。

它通过斩蛇这一事件,歌颂并刻画了一位坚强、勇敢、智慧的少女李寄的形象。

李寄的父母有六个女儿,而没有一个男孩。

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受到种种歧视和限制,不能参加社会的主要生产劳动,因而加重了父母的负担。

生活困难,使李寄萌生了卖身啖蛇“可得少钱,以供父母”的念头,表现出李寄对在贫困中挣扎的父母的同情。

而她父母即使再穷也不愿意让女儿去送死,体现出劳动人民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

当遭到父母阻挠后,李寄偷偷出走应募,可看出她性格的刚毅坚强。

李寄是一位十分有主见的姑娘,她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准备消灭大蛇为民除害,并且订下周密的计划,表现了她的智慧。

李寄是一位十分勇敢的少女。

她年仅十二三岁,面对着“头大如禾,目如二尺镜”,“长七八丈,大十余围”的庞然大物,她毫不畏惧。

“从后斫得数创”,充分表现了她的勇敢。

杀死大蛇后还“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于是缓步而归”,态度何等的从容!只有大智大勇才有这样的表现。

作者在文中将李寄与东冶的官吏作了尖锐的对比。

这些官吏因为“多有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安全,不惜以女啖蛇,“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相信“巫祝”的鬼话,要以无辜少女去填蛇腹,这些官吏是何等的昏庸、怯弱。

这个故事客观上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无情揭露。

作者对李寄这位英雄少女十分赞赏,“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

人们为她编了歌谣,赞颂她的英雄行为。

(摘自李灵年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析》,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欢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