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2018.2
草原第2课时课件(共51张PPT)
草原景美 民族情深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感知了课文 整体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 感受一下这里优美的风光以及当地人民的 热情好客。
朗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内容,你 看到了那几幅画面?这几幅画面表现出了草 原哪些方面的美?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依依话别图
风光美 人情美
一片碧绿的颜色,作者为什么 说“并不茫茫”呢?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比喻
无边的绿毯 白色的大花
你觉得“绣”字用的好吗?好在哪里?
“绣”字用得好,羊群本是为了吃 草而随意走动,可在作者笔下,它们却 是在为草原设计图案。这图案随着羊群 的走动而不断变化,妙不可言。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的清 澈与弯曲的样子。
比喻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 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比喻
这幅画面表现了草原人民怎样的 特点?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来欢迎客人的人多:男女老少 热情好客
迎接的人们着盛装: 各色的衣裳,襟飘带舞
一片碧绿的颜色,作者为什 么说“并不茫茫”,是因为作者 看到的不只是草,“四面都有小 丘”,羊群“像给无边的绿毯绣 上了白色的大花”。
作者对这样的草原美景有什么样的感受? (在课文中找一找)
①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 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 ( 愉快 )。
②这种境界,既使人( 惊叹 ),又叫人 ( 舒服 ),既愿( 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 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PPT课件(精)[1]
现代民族风情展示
民族分布与特点
概述草原上现代民族的分布、人口数量和主要特点,如蒙古族、哈 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
民族风情与文化传承
展示各民族独特的服饰、饮食、居住、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以及 他们如何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民族艺术与体育
介绍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以及摔跤、赛 马、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展现草原民族的多元文化魅力。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
文化遗产
阐述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背景、 路线和贸易内容,以及它在东西方文 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介绍草原丝绸之路上留下的重要文化 遗产,如石窟、壁画、雕塑、碑刻等 ,以及它们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文化传播与融合
探讨草原文化如何沿着丝绸之路传播 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以及外来文化 如何与草原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 文化景观。
生物多样性表现
01
02
03
植物多样性
草原上分布着丰富的植物 种类,包括牧草、药用植 物、野生花卉等。
动物多样性
草原动物种类繁多,包括 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
微生物多样性
草原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 生物种群,对维持草原生 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
珍稀濒危物种介绍
01
黑麂
中国特有的珍稀鹿种,仅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局部山区,数
量稀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02 03
普氏原羚
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的草原和 荒漠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迁,目前数量锐减,被列为国 家一级保护动物。
蒙古野驴
分布于中亚及我国内蒙古、甘肃等地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是典型的荒 漠动物,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数量不断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
字词学习
词语对对碰
反义词
明朗——阴暗
舒服——难受
低吟——高唱
洒脱——拘束
迂回——笔直
静寂——喧闹
团结——分裂
羞涩——大方
字词学习
多音字学习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读一读: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
好 hǎo(好像)
hào(好奇)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看着天空中火红的太阳好(hǎo)像一个
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拟人
如何理解骏马和大牛“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 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读探究
在作者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 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陶醉了,像 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达 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 染力。
精读探究
我们跟着作者领略了草原的辽阔及秀美,那奇丽 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俗话说:“一方 水土养一方人。”大家想不想知道草原上的人怎么样的?
人间天堂。
伊犁草原中最出名的是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新源县东部。“那拉提”意为“最先见到太阳
的地方”,这里地域广阔、水草丰美。
伊犁草原
那曲高 寒草原
新课导入
那么,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 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请读课文《草 原》,注意生字的字音。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他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 术家”称号的作家,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 于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 世同堂》,短篇小说《柳家大院》《断魂 枪》,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本文摘 选自老舍写的访问记《内蒙风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完整版
··
··· ···
一·片·。静车寂跟的着草马原·飞热··过闹··小起·丘来,:看欢见呼了声几,座车蒙声古,包马。蹄声,响·成·
1 草原
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具体表现 “蒙汉情深”的地方。(课后第三题)
1 草原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 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 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
知识备查
草原:指半干旱地区杂草丛生的大片 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
本文介绍的草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 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尔河下游。
1 草原
1 草原
60多年前,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走进内蒙 古陈巴尔虎旗,写下了这篇经典散文《草原》。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的脚步,走进辽阔的 大草原,去深入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吧。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 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朗读指导 想象画面,读出草原的安静。
1 草原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 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以动衬静
1 草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 如玻璃的带子——河!
河
比喻
带子
朗读指导
想象画面,读出草原的
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心情激动
主
客 民族团结互助
情谊深厚
1 草原
主客联欢图
默读第4、5自然段,完成图示。
主人
主客 联欢
端肉 敬酒
客人 回敬
举杯 回敬
唱民歌
套马、摔 跤、舞蹈
也唱 也舞的舞, 起来 唱的唱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完整课件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草原》一文。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 学会课文中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 领悟课文描绘的草原美景,培养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句子理解和文章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朗读课文学生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丽。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示范。
4. 句子解析对文章中重点句子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描绘草原的顺序。
6. 主题思想探讨讨论课文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草原》2. 主要内容:生字词句子解析文章结构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3)谈谈你对草原的印象,用文字表达出来。
2. 答案:(1)课文第2、3自然段。
(2)例句:在广袤的草原上,牧羊人悠闲地放牧着羊群。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草原的资料,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对草原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句子解析3. 文章结构分析4. 主题思想探讨5. 随堂练习设计6. 作业设计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正确发音: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拼读生字词,纠正发音错误。
第1课《草原》(课件)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3)
“一碧千里”的意思是:到处是青绿色,一眼望不到边。 “茫茫”形容没有边际。因为“四面都有小丘”所以说并 不“茫茫”。
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这三句诗饱含了当时人们低 沉的感慨,浸透了悲怆的幽情。本文中蒙古草原绮丽的色 彩把旧时代的感慨与幽情一扫而空,浓烈的情绪就从令人 赏心悦目的草原画面中溢出来了,因此“不茫茫”。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 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 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 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 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 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 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默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 字典,扫除障碍。
勾勒 gōu lè 境界 jìng jiè 洒脱 sǎ tuō 鞭子 biān zi 疾驰 jíchí 彩虹 cǎi hóng 马蹄 mǎ tí 豆腐 dòu fu 拘束 jū shù 羞涩 xiū sè 摔跤 shuāi jiāo
书写指导
毯
腐
先写“毛”,再写 “广”字的撇包住 “炎”。竖弯钩要舒展, “付”和“肉”。 能托住“炎”字。
பைடு நூலகம்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
• 1段 • 一碧千里的草
原风光
第二部分
• 2-3段 • 主人们迎接远
方来客的情形
第三部分
• 4-5段 • 主人热情接待
第1课《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四制)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课文,引出话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
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草原的?(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2.(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草原,走进蒙古包,去感受那里的人情美。
学习任务二:品读课文,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聚焦“喜迎远客”“主客联欢”场面,体会蒙汉情深。
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作者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热情好客)3.指名读,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4.交流讨论:(1)课件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一词。
师:瞧,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身着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②学生圈画“飞过来”“飞驰着”“飞过小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反复写“飞”,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喜迎远客的热情。
(2)课件出示: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着不放。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中两个“许多”和一个“很多”,把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把双方见面的激动与友好表现得非常充分。
(3)课件出示: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鄂温克族的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有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蒙古族人民“端肉、敬酒”“举杯”“唱民歌”等一系列待客的举措,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待客的特点。
《草原》课件 第二课时(共28张PPT)
1.认识自然:通过学习《草原》这篇文章,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 自然,了解自然的特征和生态环境。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然, 更好地珍惜自然、保护自然。
5 课后总结
拓 展
2.热爱自然:通过感受草原的美景和壮美,学生们可以激发对自然的热 爱之情。只有热爱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草原
目录
xuàn
生字复习
lè
渲染
勒索
è 鄂尔多斯
yá 天涯
草原
目录
生字复习
tǎn xuàn lè
yín
毛毯 yū 迂回
渲染 勒索 吟唱
jīn 衣襟
tí 马蹄
mào 外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草原
目录
jū 拘束
生字复习
xiū 害羞
sè 羞涩
piān 偏斜
jiāo 摔跤
yá 天涯
草原
目录
词语复习
高歌 绿毯 柔美 渲染 勾勒 低吟 奇丽 回味 洒脱 疾驰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摔跤
草原
目录
课文总结
草原
目录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
退出
1 课后总结
拓 展
《草原》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文章,作者老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 原的壮美和辽阔。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草原的特点和生 态环境,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一、文章概述 《草原》主要描述了作者老舍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文章以生动的描写展 现了草原的壮美和辽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作者通过描绘草原的美景, 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草原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体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一”是“全,都”的意思。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是静态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草原比作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和小丘的线条柔美。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想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一句话中的“这境界”指小丘线条柔美,到处翠色欲流。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原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样子比作彩虹。
6、“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是全文的中心句。
它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情意深厚,怎么忍心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草原上依依话别。
2、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东起我国汉唐故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由此得名。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有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
2、“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是一条“友谊之路”“经济之路”“文化之路”。
1、《白杨》作者袁鹰,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歌颂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中爸爸神情的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1草原课件(共27张PPT)
生机 勃勃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 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 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 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
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课文向我们描述了哪几个画面?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奇丽的草原风光 淳朴的草原人民
理清课文自然段,为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 第二部分(2-3):写主人喜迎远客的场景。 第三部分(4):写蒙古包内主客联欢的场景。 第四部分(5):写主客话别的情景。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原的美?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远道迎客—— 一群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 裳,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等。 (2)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也不知道谁 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 再笑,等。 (3)蒙古包内—— 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干 部、70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再举杯,再回敬,鄂温 克姑娘既大方,又有点羞涩,等。 (4)联欢话别——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姑 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等。
课文从草原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远迎款
待汉族同胞的人情美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美。
阅读方法解密 找中心句
概念:中心句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
说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
位置: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是在文
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第一自然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 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 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 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 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草原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奶茶:奶茶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至今最少已有千年历史。
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目前在中国、印度、阿拉伯、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都有不同种类奶茶流行。
中国境内的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藏族和蒙古族等均有制作奶茶的习惯。
新疆奶茶的原料是茶和牛奶或羊奶。
乌孜别克族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
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
藏族、蒙古族的奶茶以砖茶、羊奶或牛奶、和以酥油煮成,加盐调理使味道偏咸。
第1课《草原》课件(共35张PPT)
重点词汇:
xuàn rǎn gōu lè
清鲜 一碧千界 回味 洒脱 迂
yū huí
jū shù xiū sè
回 疾驰 襟飘带舞 马蹄 拘束 羞涩 摔跤
shuāi jiāo
天涯
多音字组词:
lè (勒索)(勾勒)
勒
lēi (勒紧)(勒脖子)
情景交融
一幅美丽的草原 风光图。
喜迎远客
默读2—5自然段,老舍先生是如何描绘草 原人民的热情好客的?找出相关语句。
比喻:把河比作带 子;男女老少穿着 各色的衣裳比作彩 虹。
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远客。
主客联欢
热情好客
联欢话别
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厚 情谊,不忍心立即分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 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 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课后第三题)
课时2
分析课文:
读课文,想想课文描绘了几幅画面 ,试着给每幅画起个名字。
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 慨? 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 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 首奇丽的小诗。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看到草原 的内心感受。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 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 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 、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 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 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再次朗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况。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况。 第五段(第5自然段):讲主客话别。
1.草原【第2课时】
4.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点拨: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边读边想 象,每一自然的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每一种景 物有什么特点。然后达到背诵的目的。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zhuǎn( ) zhuàn转﹒(移 )
√ měng( ) √ 蒙﹒m古én包g( )
háng( ) xíng(行﹒走 )
推荐阅读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mó)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 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 入云际。
小丘柔缓得没有明显的界限,它满是浓浓的绿 色,与天相接,仿佛这翠绿的颜色流到了天边。作 者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辽阔草原的无限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憩(qì)马野田外,萋迷碧草原。鸡鸣岩下寺,犬吠洞 中村。远水遥空色,残阳过雨痕。野情云共逸,中岁向林 园。(《散步》熊卓)
两个“一百五十里”形成了反复之势,既表现了 草原的辽阔,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草原》PPT精品课件
No Image
(3)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No Image
(4)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No Image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草原 》PPT精 品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草原 》PPT精 品课件
学习第一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 草原
学生交流
你们去过草原吗?你看到的草原是什么样的?你课前搜
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 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 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
结构:
蹄 左右
结构:
虹
涩
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草原 》PPT精 品课件
裳 上下
结构:
微 左中右
结构: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草原 》PPT精 品课件
多音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草原 》PPT精 品课件
měng
mēng
méng
蒙:蒙古 蒙骗 启蒙hàoຫໍສະໝຸດ hǎo好:好客 好像
xíng
háng
梳理内容
草原美景 喜迎远客 盛情款待 主客联欢 依依话别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草原 》PPT精 品课件
风光美 人情美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草原 》PPT精 品课件
学习生字词
绿毯 衣裳 彩虹 马蹄 羞涩 微风 奶豆腐 陈巴尔虎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草原 》PPT精 品课件
1《草原》
1 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 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 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 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 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 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 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 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 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 草原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草原 羊群
比喻
绿毯 大花
绿色与白色的搭配,清新明丽、自然和谐!
1 草原
草原上的羊群还像什么呢?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1 草原
绿毯上点缀的珍珠 草原上的羊群还像 碧绿大海上的点点白帆
碧绿湖面上的朵朵白莲花
1 草原
情景交融 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
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 草原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 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细细地回忆,品味
拟人
就连静立的牛马,似乎都陶醉了
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1 草原
1 草原
背诵指导
理清内容层次,有条理地加以记忆。 朗读成诵,厚积以待薄发。
1 草原
表示绿颜色的词语:
郁郁葱葱 一碧千里
青翠欲滴 万古长青
1 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 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 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 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 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 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 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
1《草原》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业布置
1.继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将你认为写得好的句
子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1 草原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迎接远客 热情相见 盛情款待 联欢话别
蒙汉情 民族情
将课文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读课文,联想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建起一座沟通课内外的桥梁,更有利于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今天,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起领略了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清你用一句话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2.小练笔。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作为一名游客,来到大草原,受到了蒙古族老乡的盛情款待,礼尚往来,你也一定会邀请蒙古族老乡去你的家乡做客。那你该怎样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呢?想一想,模仿文中的写作顺序和方法,再写下来。
2.采用读悟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
内容,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
意长,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
我的家乡在_________________,那里自然风光秀丽,有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家乡不仅景色迷人,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如_________________,家乡的人们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的习俗。
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草原》教学设计篇16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字。
2、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语句的理解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语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想想看到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感受?二、提示课题,简介作者。
三、学生初读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认真拼读。
2、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四、反馈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指名学生拼读,纠正读音。
2、齐读生字。
3、让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画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景物特点的词,用“()”标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读一读。
说说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3、反馈探究抓住写景的四句话:“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下来,走在那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去际。
”和最后两句写感受的句子。
指导学生理解、朗读。
通过图文结合感受大自然的美。
4、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要用高兴、赞美的语气读,学生练读,指名学生读。
全班读。
六、课后作业。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搜集有关蒙古族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1草原天空可爱明朗空气清鲜草原(大美)小丘绿柔美像中国画)平地绿辽阔羊群美(像白色的大花)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教学反思:依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和听课老师的评价,我觉得这一堂课有以下几个闪光点。
一、教学手段“新”。
由于农村的孩子绝大多数没见过草原,因此教学时,我采用多媒体教学。
导入时,通过用多媒体播放七幅草原风景图,再配上一首乐曲——《草原之夜》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
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草原》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1、《草原》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骏()俊()竣()限()驰()峻()唆()梭()垠()弛()蹄()茶()貌()杯()跤()缔()荼()藐()怀()胶()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2.理清课文线索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3.交流、整理:(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1《草原》(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课文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
主人策马疾驰,
蒙古包外,主客双方尽
来到几十里外欢迎 管语言不同,但那握住不
远客,如此隆重的 散、分不清是谁的手传递
迎宾仪式是对远客 出饱含热烈情感的心意,
到访的重视与欢迎。 体现的是民族团结互助。
蒙古包内,主客双方 互相敬酒、齐声歌唱的 场面以及夕阳西下不忍 分别的场景体现出蒙汉 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草原
你们了解或见过草原吗?是通过 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草原给你
怎样的印象?
课文导入
一想到草原,我们的头脑中就会现出“天苍苍,野茫 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情景。本文中的“草原” 指的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作者描写了草原上怎样的情景?让我们走进课文,追随 作者的脚步去看一看吧。
总结全文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 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 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 胞,都令人难以忘怀,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 族之 间的团结。
板书设计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空气清鲜 天空明朗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热烈相迎 亲切交谈
反义词:舒服--- 难受 冷清--- 热闹
清鲜--- 清新 羞涩--- 害羞
洒脱--- 拘束 大方--- 羞怯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写了“我”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 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骏(骏马 ) 俊(俊俏 )
崖( 悬崖 ) 涯( 天涯 )
课堂练习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ēng (蒙骗)
蒙
hào (好客)
好 hǎo (好事) sì (似乎) 似
méng (启蒙)
měng (蒙古) háng(同行)
行
xí ng (行动)
shì (似的)
进入草原美景
第一自然段具体抓住哪 些景物来描写草原的美景?这 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呢?
换词理 解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 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 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 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你也能用“那么——那么——” 造一个句子吗?
景物的 特点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绿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草原上小丘线条的柔美
作者又是如何描述 小丘的线条呢?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 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 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增强了比别处的更可 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 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 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 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 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 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 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 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 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 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 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 流,轻轻流入云际。 (比喻) 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 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面对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
1.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 是_____ 和________。我还从课外积 累了2个,分别是______ 和 __________。
2、作者是按 的写作顺序来描写草原 的风光。 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景 物,写出了草原的_________特点,表达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热情款待
好客的主人是 怎样款待客人的? 他们联欢的节目 又是什么呢?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 如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 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 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 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 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 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 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 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 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此时,作者心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 (舒服),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 )草原的无限 乐趣。
“既……又……既……又……”
(造句)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 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拟人)
联欢话别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 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 要骑一骑蒙古马。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进入蒙古风情
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体现在哪几方面,有关的语句很 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 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
蒙汉同胞 情深谊长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欢迎远客
把“飞”改成“跑”行吗? 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礼貌 拘束
羞涩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鄂温克
明朗 :光线充足;明亮
(晴朗)
迂回 :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回旋)
(大方) 洒脱 :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回味:在回忆中细细体会、玩味。 (品味)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拘谨) (大方)
一碧千里: 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 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 翠色欲流: 欲:好像或将要,
亲切相见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 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 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 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 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 民族团结互助。
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 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 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 舍予,北京人。中国现 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龙须沟》《茶馆》 《草原》选自《内蒙风光》
1.认识文中的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初步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层次。 3.细读课文的草原风光美的内容,感悟草 原的特点和作者写景的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会的 字词同桌相互交流。
2.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描绘了哪几个画面 ?
tǎn
xuàn lè
yí n
yū
jīn
tí
毯
mào
渲 勒
jū xiū
吟
sè
迂
jiāo
襟
蹄
piān yá
貌
拘
羞 涩
跤
偏 涯
明朗 绿毯 渲染 勾勒
境界 低吟
回味
洒脱 迂回 鞭子 马蹄
摔跤 偏西 天涯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 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 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 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 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 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 看见了几座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