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家校合作是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重要的沟通任务。
良好的家长沟通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还能有效解决学生问题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密切联系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建立家长群或班级微信群等方便沟通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平台,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而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通知和教育活动。
班主任可以定期发布学生学习和班级活动情况,并鼓励家长参与,促进教育过程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倾听家长意见班主任应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信任和尊重。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看法。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设立意见箱或线上问卷调查,让家长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匿名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及时沟通问题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问题。
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时,班主任应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班主任可以与家长约定固定时间,进行家访或电话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提供有效信息班主任应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信息和班级管理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录、学生作品展示以及学生评价等方式,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和班级活动的丰富内容,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同感。
五、适时关怀家长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要关心家长的情况。
班主任可以在重要节日或家庭喜庆事项时,送上贺卡或问候电话,表达对家长的关心和祝福。
在学校举办家长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积极组织参与,并与家长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
六、处理问题及时妥善在与家长沟通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问题。
班主任应保持耐心和冷静,妥善处理各种问题。
当与家长产生分歧时,班主任可以借助学校领导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共同协商解决。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其他亲属或社会机构照顾的儿童。
由于长期分离和缺乏亲子时间,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困扰和问题。
农村小学班主任在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时,应采取以下策略提升有效性:1. 建立信任与包容的环境:班主任要创造一个温暖、包容和安全的班级环境,使留守儿童感到安心和接受。
班主任应提供关怀和理解,与学生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班主任要尽量避免批评和指责的言辞,以免伤害留守儿童的自尊心。
2. 注重心理疏导与情感引导:班主任应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与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引导。
通过不断倾听和理解,班主任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宣泄情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交流能力。
3. 留守儿童引领活动: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些留守儿童引领活动,让他们在班级中扮演重要角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归属感。
让留守儿童担任班级小队长、协助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促进和其他同学的融合。
4. 家校沟通的加强:班主任应积极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和孩子的情况。
通过家校联动,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5. 提供个别关怀和支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班主任可以提供个别化的关怀和支持。
开设留守儿童心理咨询课程,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班主任还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给予他们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在实施以上策略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保持耐心和持续的关注。
由于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不同,班主任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班主任还需要与同事和家长合作,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关注和照顾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交流技巧与家长合作策略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交流技巧与家长合作策略引言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的紧密合作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灵活运用交流技巧,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达到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班主任工作计划的交流技巧与家长合作策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与家长合作,促进学生的成长。
1. 倾听的重要性无论何时,倾听都是沟通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学会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想法,尊重家长的意见,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单方面地提出建议和看法。
只有真正理解家长的想法,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2. 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交流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分享学生的学习进展、表现和困难等信息。
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家长对班级的了解,还可以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家长会议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建立起班级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互信。
3. 引导家长的参与感班主任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家长的参与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比如,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或者鼓励家长参与某个特定项目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校和班级的工作,进一步与班主任合作,促进学生的发展。
4. 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对待。
即使有时候家长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家长的观点。
班主任应该从中汲取有益的建议,同时解释自己的困惑和考虑,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5. 反馈工作的透明度班主任在开展工作计划时,应该做到透明度,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的发展情况。
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班级的各项工作,也能够更好地评估自己孩子的成长。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向家长详细介绍班级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邀请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班级的进步。
6. 善于解决冲突在与家长的交流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冲突和分歧。
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

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班主任工作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前提是赢得家长的信任,而沟通则是取得信任的最佳途径。
那么,班主任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呢?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的教育模式该怎么建立呢?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一、不轻易请家长班级管理中,遇到特殊的问题,需要寻求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可以约家长来学校,但并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这样做。
许多家长的工作忙,有时来一趟学校很不容易,需要找领导请假,与他人倒班,甚至会被扣整月全勤奖的代价。
另外,家长们其实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孩子表现的不好来学校,他们觉得没面子。
因此,他们会当着老师的面怒斥孩子,更有甚者会打孩子,有的即使当面不发作,回去也少不了牢骚和责罚。
如果这样会让学生们憎恨老师、反感教师,那学生以后的教育就更难开展了。
如果问题不严重、不复杂,我们经常找家长,久而久之家长就会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老师有没有能力管理班级啊?家长都管了老师有什么用?有些家长甚至会误解我们。
学生也会觉得我们老师无能,降低我们在学生中的威信,影响我们的教育效果。
所以说,当学生有问题或犯错时,我们首先要想一想问题是不很严重,我们能不能解决?有没有必要让家长来学校,如果能解决的就先自行解决,找适当时机再和家长沟通二、建立共识,取得家长的信任一切信任都是建立在有共识的基础上的,有了这种共识,就会在今后的合作中产生共鸣。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自己信任一个人,那自己一定和那个人有共鸣,否则就不会有信任。
家长要是信任老师,那这位老师一定要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并要认同他们的想法,并和他们有共通的东西,否则谈不上信任。
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做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
我觉得这还不够,如果要做一位称职的老师,那你一定要去了解家长,明白他们的要求,体谅、认同他们的想法。
了解家长的想法,认同他们的想法,达成共识,有了这种共识,信任也就有了基础。
三、注意言行举止,牢记自己的教师角色一个自尊自爱的人,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重。
班主任关于家长沟通的策略

班主任关于家长沟通的策略尊敬的家长们:您好!作为您孩子的班主任,我深知家长沟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帮助孩子全面发展,我制定了以下家长沟通策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
一、沟通原则1. 平等尊重:在家校沟通中,我们始终秉持平等、尊重的态度,尊重彼此的差异和观点。
2. 真诚开放:双方应保持真诚和开放的心态,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担忧。
3. 合作共赢: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实现合作共赢。
二、沟通方式1. 定期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总结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分享教育心得。
2. 不定期家访: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不定期家访,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家长需求。
3. 线上沟通平台:利用微信、QQ等线上工具,建立家长群,实时分享孩子的动态,解答家长疑问。
4. 电话或短信通知:及时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三、沟通内容1. 孩子的学习情况:分享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2. 孩子的行为表现:反馈孩子在学校的纪律、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
3. 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4. 家庭教育指导:根据孩子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建议。
四、沟通流程1. 家长会前准备:提前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制定会议议程。
2. 家访前沟通:提前与家长联系,确认家访时间和地点。
3. 线上沟通规范:设立群规,保持沟通秩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电话或短信回访:主动回访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及时跟进教育措施。
五、反馈与改进1. 家长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校沟通的效果。
2. 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家长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并采取措施解决。
3. 持续改进策略:根据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家校沟通策略。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浅谈如何对班级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管理和沟通

浅谈如何对班级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管理和沟通摘要: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给目前农村的教育带来不少波动。
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管理中,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互联网”,生活、学习、细节上的“关爱网”,互相监督、不留管理缝隙的“监督网”,给他们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生活、学习氛围,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留守儿童管理沟通一、用慈母之情,呵护学生的内心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然而目前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
对他们而言,简单的说教,不以真诚的爱心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不以适合其心理特点的教育来引导和帮助,是不能奏效的。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会在午饭时问班上几个留守儿童,问他们要不要添饭,体育课后他们不穿棉袄时也会提醒当心着凉,时刻给他们以慈母般的关怀,让他们慢慢接近我。
慢慢地,班内几个比较孤僻的孩子能接受我的意见和建议了。
二、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我们班上有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因此他变得很孤僻,从来不与别人一起做游戏,这与他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和所处的环境有关。
在学校里,我为他成立了一个互助小组。
小组成员的性格性别兴趣爱好各异,负责课间活动时与他一起玩耍。
若一天内的玩耍过程中,他未发生严重吵闹现象或置之不理的现象,便会受到表扬和奖励。
这样使他渐渐感受到与同伴交往是多么开心的事,渐渐地,交往成为他精神上的一种需求,同时在交往活动中他也纠正了许多不良行为。
三、淡化缺点,放大优点我班上有一个孩子,由于长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便有很多的缺点和坏习气。
他一时难以彻底改正,偶尔还会出现怪异行为,比如喜欢说话时故意结巴。
刚开始出现,我记着纠正,但越纠正他越是不管,于是我先放一放,静观其变,有时假装若无其事,随他去。
时间一长,他慢慢发现自己的这种行为并不能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便自然而然地放弃了自己的做法。
一旦发现他与其他学生的行为一致时,我便非常关注他,与他交流,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与引导,使他渐渐地改掉了怪异行为这一不良习惯。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家长的监护下成长,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农村小学班主任承担着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管理的责任,因此他们需要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加强心理辅导和关爱农村小学班主任在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时,首先要加强心理辅导和关爱。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孤独感。
班主任可以适当安排心理辅导课程,鼓励留守儿童在班级里进行情感交流,分享心情和困惑。
班主任还可以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情感沟通的效果。
二、提供个性化关注和帮助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时,需要提供个性化关注和帮助。
每个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情况都有所不同,班主任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关注和帮助。
针对内向孤僻的留守儿童可以采取特别关心和鼓励的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社交。
对于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可以采取个性化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树立自信心,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农村小学班主任还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来提升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有效性。
班级氛围是指在班级中形成的一种融洽、积极、向上的氛围。
班主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级的温馨和快乐,从而更愿意在班级中进行情感沟通。
班主任还可以借助班会、班风建设等方式,引导和规范留守儿童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方式,提高情感沟通的有效性。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家长的作用更加重要。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和学习进展,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家校沟通的桥梁。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留下身在农村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与关爱,常常陷入孤独、焦虑、自卑等困境。
在农村小学中,班主任是留守儿童最亲近的人,其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的有效性,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了解留守儿童的特点,改变对他们的态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学习和成长,因此了解留守儿童的特点是提升情感沟通有效性的第一步。
留守儿童通常缺少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和理解。
农村小学班主任需要改变对留守儿童的态度,不再采取传统的批评指责,而是以关怀和支持的态度对待他们。
用心去了解每一位留守儿童,主动寻找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所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良好的学习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该注重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有归属感。
可以通过排名制度、小组竞赛等方式,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互相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多元化的沟通方式,拉近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的距离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需要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
除了日常的面对面交流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互联网工具,适时与留守儿童进行线上沟通。
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方式,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妥善面对问题,找到解决的方式。
还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直接地与班主任进行情感交流。
四、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合力关注留守儿童的模式留守儿童的成长离不开与家长的配合,农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提升情感沟通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存在因缺乏家长陪伴而产生的情感问题,这也成为了农村小学班主任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要想有效提升留守儿童与班主任之间的情感沟通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班主任应该通过多次交流和娴熟的沟通技巧建立起与留守儿童的信任和亲密关系。
在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时,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其学习成绩,还要了解其家庭成员和生活情况,尽可能多地了解其心理需求。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适当地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进一步增强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创设温馨的教室氛围班主任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和课堂品质,为留守儿童创设温馨的氛围。
比如在教室里摆放一些风景画或小玩具,给留守儿童带来愉悦感。
班主任还可以制定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参与度,增进班级凝聚力。
三、重视留守儿童的个性需求班主任要注意留守儿童的个性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关注和帮助。
留守儿童可能会有情绪上的问题,比如焦虑和孤独感,班主任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给予理解和支持。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和家长合作,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和帮助。
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家长的陪伴,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班主任可以结合留守儿童的自身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
班主任还可以及时给留守儿童提供反馈和鼓励,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班主任要在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中,把握好时机和方式,以期达到有效的效果。
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关爱,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拥有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并逐渐走出阴影,成为健康快乐的孩子。
幼儿园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协作策略

幼儿园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协作策略一、建立信任关系1.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家长幼儿园教师要放下身段,以真诚、平等的态度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专业素养。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家长的需求,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尊重家长的文化背景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背景各异,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习俗和信仰,尽量用易懂的语言与家长沟通,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沟通障碍。
二、搭建沟通平台1.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教师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分享孩子在园内的生活点滴,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
2.定期举办家长会幼儿园应定期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到园内参加,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
三、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需求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2.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孩子们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
四、提高家长育儿素养1.举办家长学校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素养。
2.开展亲子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和陪伴质量。
五、加强家园联系1.定期家访幼儿园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2.建立家园联系册幼儿园可以建立家园联系册,记录孩子在园内外的表现,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六、发挥社区资源优势1.与社区合作幼儿园可以与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
2.组织社区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社区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增进社区与幼儿园的联系。
幼儿园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协作策略的实施,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有效沟通,促进家园共育,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建立信任关系这一块,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可以琢磨。
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方式的改变-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方式的改变-班主任工作心得第一篇: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方式的改变-班主任工作心得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方式的改变班主任工作离不开教育教学法规要求和监督,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更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有了教育教学法规、学校的支持和学生家长的帮助,班级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有50%以上“留守儿童”班级的班主任,寻求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我就遇到了难题。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渠道有:1、集中召集家长会。
向家长传达班级管理计划或通报班级学生总体情况。
有时可采取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等方式,以解决班级学生或家庭教育普遍性的问题为目的召开家长会。
2、召集部分学生家长择机把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行为习惯或品质不同的学生进行分期分批地按类召集家长会议,既有针对性、让家长有平等感,又便于家长之间敞开心扉交流沟通。
3、是与个别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这种形式的交流具有真对性,也是班主任最机动灵活、便于操作的一种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形式为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做为“留守儿童”居多班级的班主任,以上三种与家长沟通形式就不能用了。
“留守儿童”的家长大都是,“学生入学寄钱来,平时很少有关怀,来电两边无话说,假期还是空等待”.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见个面都是很难的,与“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其他监护人见个面也有诸多问题和困难。
如何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质量问题,如何保持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将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把远在千里外“留守儿童”父爱母爱拉得更近一些。
班主任必须寻找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和联系的新渠道。
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创学校、班主任及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信息技术沟通渠道。
近几年来手机、电话、微博、电子邮箱及QQ都已成了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相互沟通和联系的信息技术平台。
每当新生入学时,班主任都会及时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学生及家长,同时把学生家长的手机号码记入学生注册表中。
班主任总结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策略

班主任总结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策略班主任是学生与家长之间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以便能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班主任总结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策略。
一、倾听和尊重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倾听和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想法。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班主任不能抱着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对待每个家庭。
他们应该耐心地聆听家长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决定,并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定期沟通班主任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双方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可以通过家长会、班委会、通讯录等方式进行定期沟通。
此外,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微信、电话、电子邮件等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关切。
三、积极正面的反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及时地向他们反馈学生的积极表现与进步。
这样做可以增强家长的信心,并使他们更加关注和关心自己的孩子。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家长与学校一起为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四、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与家长沟通中。
当家长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不满意时,班主任应该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应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引导学生的发展。
五、透明的信息共享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家长分享学生的信息,包括学习成绩、出勤情况、日常表现等。
通过透明的信息共享,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而言,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倾听和尊重,定期进行沟通,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透明地分享学生的信息。
这些技巧和策略能够帮助班主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双方的合作与支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被远离父母,通常面临着情感上的孤独和焦虑,以及对学业和生活的困扰。
而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在这一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提升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的有效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策略,以提升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的有效性。
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了解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情感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沟通。
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以及与乡村社区工作人员合作等途径,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
只有对留守儿童有了解,班主任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沟通,更好地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
二、建立信任关系留守儿童通常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而缺乏安全感,因此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是进行情感沟通的前提。
班主任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方式,如多关心、多关注、多倾听,向留守儿童传递出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班主任需要保持真诚,与留守儿童交流,使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与诚信,从而建立起稳固的信任关系。
三、创设宽松、温馨的班级氛围留守儿童通常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在学校中也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班主任应该努力创设宽松、温馨的班级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生活体验活动等,调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生活自信心。
四、注重表达和沟通技巧情感沟通需要班主任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技巧,以更好地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沟通。
班主任要学会倾听,不仅听到留守儿童的诉求,还要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关怀和帮助。
班主任还需要善于表达,用心良苦地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真心关怀。
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近年来,家校合作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议题。
班主任作为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载着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建立有效沟通的方法和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是确保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前提。
首先,班主任应该尊重家长的权威和决策,建立起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其次,班主任要保持开放和友善的态度,面对家长时要积极倾听和理解,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感受。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以增加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
第二部分: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班主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如面谈、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等。
面谈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的关注和学生的情况。
然而,在面谈不方便或无法实现的情况下,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可以作为替代方式,及时沟通相关信息。
第三部分:确保信息共享和透明度信息共享和透明度是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重要保障。
班主任应及时向家长传递学校的相关政策和重要信息,确保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
同时,班主任还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情况,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第四部分:解决问题和共同合作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和共同合作。
班主任应积极倾听和理解家长的关切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与家长需要相互配合和支持,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确保信息共享和透明度,以及解决问题和共同合作,班主任与家长可以携手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学生才能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得到更好的关注和支持,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现象也日益严重,这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留守儿童在农村小学中占据着一定比例,他们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常常面临着心理问题和情感困扰。
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些关于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希望对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加强班主任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情感管理能力和情感智慧。
只有具备了较好的情感素质,才能更好地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
班主任应当注重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提升自己的情感管理技能。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专业的情感管理培训,多和同行教师交流学习,培养自己的情感智慧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班主任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班级会议、心理剧表演、心理调查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排解压力,缓解心理困扰。
可以邀请学校心理辅导员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和支持。
三、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良好的班级氛围是保证留守儿童情感沟通的关键。
班主任应当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调动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可以组织文艺活动、趣味游戏、班级聚餐等,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营造轻松、温馨的班级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留守儿童会更愿意与班主任及同学进行情感沟通,主动倾诉内心感受。
四、提供情感支持和关怀班主任应当成为留守儿童的良师益友,提供情感支持和关怀。
可以通过与留守儿童进行个体会谈、书信往来、班级谈心会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开导他们解决问题。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的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或其他原因而留在农村的儿童,他们面临着缺乏父母陪伴、教育照料不足、心理落差等一系列问题。
在农村小学中,班主任是留守儿童最直接的联系人,是他们在学校的重要支撑。
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沟通有效性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在农村小学中,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不仅仅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更是塑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
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沟通关系,能够增强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和安全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学习成绩,缓解由留守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之间情感沟通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找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地区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和压力,需要特殊关注和支持。
农村小学班主任作为他们在学校最亲近的人,承担着重要的情感沟通和心理支持工作。
有效提升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不仅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缓解其心理问题,还有助于加强师生情感互动,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沟通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可以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建立信任基础建立信任基础是教师与留守儿童沟通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农村小学中,班主任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使孩子们愿意与班主任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困扰。
以下是一些提升班主任与留守儿童信任基础的具体策略:1. 关心细节:班主任要注意留守儿童的日常表现和变化,对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作为班主任,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是一个重要而且必要的工作。
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伙伴和支持者。
只有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
一、建立联系和信任首先,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建立联系和信任。
可以在家长会、班级通讯录、微信群等渠道上公布班主任的联系方式,让家长方便联系到班主任;并在班级会上、家长会上或上学期初等时机,与家长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教学理念和管理方式,让家长有机会更好地认识班主任,了解自己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情况。
同时,班主任要做到诚信、坦诚和负责。
在跟家长沟通中,不隐瞒任何事情,不误导和欺骗家长。
只有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建立信任,我们才能更好的与家长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及时沟通和反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许多问题可能会出现。
如果及时沟通和反馈,往往可以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并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因此,班主任要做到及时与家长沟通和反馈。
如有重要信息,应及时告知家长,以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与孩子沟通交流并做出应对措施。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录、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特别是孩子有不良行为或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应及时通知家长,并与家长积极沟通,探讨解决方案。
三、关注家长需求班主任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关注家长的需求和反馈。
在家长会、班级聚会等活动中,班主任应设身处地地考虑家长需求和关切,并尽可能地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比如,在学习方面,班主任可以提供一些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复习计划等指导;在生活方面,班主任可以提供一些健康饮食、节约用水等方面的指导。
总之,班主任需要关心家长的需求,并尽可能地为家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善于倾听和沟通在与家长沟通中,班主任需要善于倾听和沟通。
我们需要认真倾听家长给出的反馈、建议和意见,并尊重家长的意见。
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方式的改变

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方式的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日益加大,留守儿童问题在社会上备受关注。
许多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方式的变化。
一、面对现实情况,班主任需要更多关爱和支持留守儿童独自在家生活,缺乏亲情关爱,需要特别的关心和支持。
班主任应该把更多关心和支持送到留守儿童身边。
班主任应该积极了解留守儿童的心情和生活情况,及时挂号检查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以便及早发现并纠正各种问题。
二、语言和态度要温馨亲切,更加贴心在和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时,班主任应该主动表达自己的关心,让家长感到温馨和亲切。
班主任应该尽量使用家长容易理解的语言,不要让家长觉得陌生或不舒服。
班主任应该以家长为本,挖掘家长的需求,在交流中发现家庭教育问题,为家长提供更多帮助和建议。
三、积极宣传课程和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在现代社会,家长和孩子往往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留守儿童的家长身上更是如此。
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宣传课程和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班主任应该向家长展示更多重要性的教育机会,如关于孩子健康成长、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内容的信息。
通过这样的宣传,班主任可以促进家长对孩子的整体发展的重视。
四、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进展和表现班主任应该保持经常与家长的联系并随时反馈孩子的学习进展和表现。
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如微信、电话、邮件等,班主任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课堂表现、成绩和个人表现等有关信息。
这样,留守儿童家长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总之,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方式的变化是因为现实情况的变化而需要的。
班主任需要关心和关注留守儿童,提供更加温馨和亲切的交流方式,并积极宣传课程和教育理念以及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进展和表现,避免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隔离感,让留守儿童成长更健康、快乐。
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策略探讨

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策略探讨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而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班主任和家长更好地合作,关心孩子的成长。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班主任和家长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这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者学校的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起一个便捷的沟通渠道。
而家长也可以在这里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老师的反馈,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关怀和教育。
二、及时沟通孩子在校表现班主任需要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方面。
遇到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而家长也应该及时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主动与老师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解决问题。
三、重视家庭作业和学习情况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也需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
班主任可以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家庭作业情况、学习进展等信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共同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学习状况。
四、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班主任和家长还需要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
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给予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建议,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也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学业发展,鼓励和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五、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仅局限于孩子的学习,还包括孩子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可以向家长反馈孩子在课外活动或者社交方面的表现,以及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家长可以根据班主任的反馈,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协作的策略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协作的策略2023年,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协作仍然是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学生的学业表现还是心理状况,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合作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协作的策略,以期能够打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一、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协作首先要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
在新的一年里,班主任应该尽量多地与学生家长联系,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班主任应该抽出时间与家长面谈,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时间安排和习惯,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这样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学生。
二、积极主动告知学生的情况班主任应该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包括行为举止、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且能够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和帮助。
另外,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班主任要有耐心和专业的态度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保持耐心和专业的态度。
班主任应该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急于做出回应,而是要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做出有利于学生的决策。
同时,班主任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四、建议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成长计划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不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还可为学生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
班主任应该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成长计划,并在计划中规划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达到的目标。
这样的计划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班主任和家长提供了评估学生成长情况的重要依据。
五、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家长会等方式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协作的重要途径。
家长会不仅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和班级的情况,而且为班主任提供了交流汇报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作者:韦雪萍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20年第05期
【摘要】;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社会一大问题,小学低年级85℅以上的留守儿童胆小自卑,课堂上不敢发言;高年级的留守儿童大多数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
对于留守儿童出现的这些现象,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家长之间一味的相互责怪、推卸责任,无法有效沟通孩子之间所出现的问题。
本文就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有效沟通方面的策略作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留守儿童班主任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 G625.1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155-01
一、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1.有助于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
留守的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的持续的关爱与陪伴,无法接受到父母在成长路上的帮助和引导。
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容易走向极端,有的孩子因此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动态,及时发现其问题,帮助、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有助于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他们的文化水平低,重养轻教,不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导致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
因此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不足。
此时,班主任或者家长的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鼓励的问候都让留守儿童们得到一丝的温暖。
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有效沟通,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与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注,这样有助于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有助于成长。
3. 有助于培养留守儿童的独立能力。
留守儿童父母常不在身边,从小都需要自力更生,但他们年纪小,有些事情做不好,心理都会感到焦虑。
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家长取得联系,就可以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性,知道怎样去引导孩子。
此时,留守儿童得到家长和班主任共同鼓励,从而增加留守儿童独立生活的信心,自觉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留守儿童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无效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不一致。
很多留守儿童家长只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都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应该尽心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而班主任着重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
班主任认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重视留守儿童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
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时,班主任、留守儿童家长并未能第一时间沟通,而是这样一味的相互责怪、推卸责任,从而导致了很多无效沟通。
2.沟通时间冲突。
很多留守儿童家长都是在外务工,工作时间较长,他们跟班主任的沟通较少,有些留守儿童家长整个学期都未跟班主任沟通过。
而班主任教学压力比较大,需要管理的学生也比较多,往往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
3.双方沟通途径不畅。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往往有几个途径,一是面对面交流,二是网络平台交流,三通话交流。
其中最有效的是面对面交流。
但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在家,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能面对面交流的次数几乎为零。
网络平台、通话交流会受时间、书面语等影响,导致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之间沟通无效。
4.沟通效果不佳。
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家长与班主任教育理念不一致,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一样,而且大多数的沟通是在留守儿童孩子出现问题时才进行沟通,沟通的方面较单一,沟通时长较短。
这样的沟通效果不明显,没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1.相互尊重理解。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留守儿童家长,都是在为工作而奔波劳累。
要实现有效沟通,首先就需要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主动沟通。
教师尊重理解留守儿童家长,无论家长是怎样的工作性质,都要一视同仁。
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随和的气氛,多倾听家长的意见。
2.用爱温暖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大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状况,或借助电话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
3.因人不同的沟通技巧。
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一样,对孩子的要求与目标不一样。
教师在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过程中,要了解家长的目标与方向,同时也要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各方面的情况。
在跟家长沟通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家长,找到沟通的规律模式,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促进留守儿童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认同,并配合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4.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沟通。
班主任及留守儿童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沟通平台,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的便利条件,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例如微信、QQ、书信、视频等多种沟通方式。
5.提高班主任自身综合素质及沟通能力。
作为班主任,要克服自身的职业倦怠,要热爱自己的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
6. 培养留守儿童是责任感。
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定期给生活费、零花钱,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部分留守儿童对自己、对集体缺乏責任感,对自己读书好坏无所谓,因而教师对他们进行“责任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班主任与留守儿童有效沟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沟通能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将不良习惯扼杀在摇篮中。
[ 参; 考; 文; 献 ]
[1]刘学. 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析[J].科教导刊,2017,(03):156-157.
[2]李堂书. 在校共育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