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方式
帮助留守儿童的建议

帮助留守儿童的建议
帮助留守儿童的建议:
1. 加强家庭教育: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支持。
2. 提供心理支持: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学校和社区应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处理情绪问题,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3. 加强亲子关系: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和父母有更多的互动,增强亲子关系,减少代际间的隔阂。
4. 提供兴趣培养: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缺乏有效的活动,学校和社区可以开设各类兴趣培养班,如音乐、绘画、体育等,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
5. 建立友情支持网络:留守儿童可以通过社区和学校的组织,结识其他同样处于相似境况的孩子,互相支持和鼓励,减轻孤独感。
6. 提供学习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常常受到影响,学校可以提供学习辅导班,帮助他们弥补知识差距,提高学习成绩。
7. 加强安全教育:留守儿童在家中相对较为孤单,容易成为不良信
息的受害者,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8. 拓宽视野:留守儿童往往只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参观活动,带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开阔他们的眼界。
9. 加强法律宣传:留守儿童容易成为违法犯罪的受害者或者参与者,学校和社区应加强法律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避免走上错误的道路。
10.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制定相关政策,增加投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保障体系,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发展。
留守儿童教育方面

留守儿童教育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
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如何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以便让他们随时随地得到父母的关爱?如何支持和帮助那些既想陪伴留守子女顺利成长,又要在城市中完成繁重工作的打工父母实现跨时空的家庭教育梦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法:1、多联系,多沟通。
当孩子在外面受到别人的欺负时,总是希望父母来帮自己去争个理儿;当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穿上新衣服后,他们也会想着让父母给自己也买一件穿穿。
然而,这一切,都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难以成为现实。
所以,与孩子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父母,应当理解和体会孩子的这种渴望与希冀,保持与孩子的经常联系,让孩子充分地、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疼爱与亲情。
2、善于倾听。
首先,善于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
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共鸣,如孩子告诉您他在幼儿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您可以称赞说,“噢,真棒,下次你会做得更好”;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如当孩子告诉您小朋友推了他一把,他非常气愤时,您可以说,“你很生气甚至想打他,是吗?但你不能这样做,你可以告诉老师,请求老师的帮助”;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您可以使用“嗯”、“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表示您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3、多思考。
家长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不但要倾听,而且要善于思考,注重在谈话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实中“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范本(2篇)

实中“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范本尊敬的家长们:为了更好地关注和照顾留守儿童的成长,学校决定建立家长联系制度,以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关于家长联系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制度目的家长联系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具体要求1.定期联系学校将与每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建立定期联系的机制,确保双方能够及时互相交流。
家长可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与班主任进行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2.交流内容家长联系主要涉及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事项。
家长可向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问题,班主任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等情况。
3.家长会接待学校将定期组织家长见面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家长会的时间和地点将提前通知家长,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4.家校合作学校将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制定适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案。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殊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5.定期反馈学校将定期向家长反馈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信息。
家长可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了解孩子的最新动态,与学校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
6.问题解决学校将及时处理和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困扰,确保留守儿童得到适当的帮助。
学校将与家长进行单独沟通,了解问题的具体情况,并协同相关部门和人员解决问题。
7.信息保密学校将严格保护家长提供的信息,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学校仅将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与班主任和指定人员共享,不会泄露给其他任何个人或机构。
三、家长责任1.积极配合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提供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并与学校保持及时的联系。
家长还应当尊重学校的教育方针,与学校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规划。
2.关爱孩子家长应当关心和关爱孩子,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爱、关怀和支持。
留守儿童家校联系记录内容-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记录

留守儿童家校联络记录内容-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记录1联络方式:联络联络容:上课不认真,爱讲话,致使考试成绩也大幅度下降。
希望家长可以理解情况,配合学校进步孩子的学习成绩2联络方式:家长到校面谈联络容:孩子出现逃学情况,情节极其严重。
理解孩子在以前学校是否也有类似情况发生,究其一天不在校的原因。
针对此种情况老师与家长商讨详细措施。
3联络方式:联络联络容:作业错别字太多,写作业时不用心,不动脑,惰性太大,学习没放在心上。
常此以往,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因为根底知识不能结实掌握。
希望养成细心答题,爱动脑的好习惯,才能改善目前的学习情况。
4联络方式:联络联络容: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学习各方面不是很令人担忧,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书写了较为不错,就是上课不爱答复下列问题,常常叫起来不说话,这点需要改良。
此外,作业还需要更细心,速度再快点就好了。
5联络方式:联络联络容:双休作业大量空白,没有做,不知为何。
希望家长严格检查双休作业容,不能让不孩子“钻空子”,该做的作业应不折不扣地完成。
6联络方式:联络联络容:写作业偷工减料,常常写一半留一半,并说谎话掩饰错误,希望家长在家加强监视力度,认真检查一下作业7联络方式:联络联络容:家长理解在校状况,反映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对待作业可以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上感觉有很大进步。
8联络方式:联络联络容:家长理解孩子在我校适应情况,理解作业完成情况。
总体来说,各方面表现积极,有礼貌,较为听话、懂事,有上进心,成绩暂时不理想,但作业等等各方面表现都有进步,经过长期一如继往的努力,相信一定会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9联络方式:联络联络容:家长理解开学至今孩子在校情况。
10联络方式:联络联络容:上课不认真,爱讲话,导致作业质量极差,老师讲题也不注意听,即使是订正也是错误一堆,致使考试成绩也大幅度下降。
希望家长可以理解情况,配合学校进步孩子的学习成绩。
11联络方式:监护人到校面谈联络容:孩子出现逃学情况,情节极其严重。
实中“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实中“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与父母共同生活,而在乡村或城市留在一起的儿童。
留守儿童面临着缺乏亲子关系、心理问题、学习习惯不良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非常重要。
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是指建立一个平台或机制,通过定期联系、交流、沟通来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联系:建立一个固定的联系频率,父母与留守儿童进行电话、视频通话或书信往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状况。
定期联系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变化,并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和指导。
2. 家访活动:定期安排父母回家探望孩子,或安排孩子去探望父母。
家访活动可以增加亲子间的接触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爱护。
3. 心理辅导: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问题,建议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来帮助留守儿童排解压力、解决问题,并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和理解。
4. 教育支持: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可以定期与教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表现,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鼓励。
5. 社会网络建设:建立起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组织他们进行各种活动,增加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社会网络建设,留守儿童可以建立起更多的朋友关系,减少孤独感。
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增加亲子间的联系和沟通,有助于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
同时,也能够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得不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离开家庭,导致留守儿童的现象日益普遍化。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留守在家中或由亲友照顾的儿童。
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给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旨在提供帮助和指导。
一、建立情感联系留守儿童常常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而感到焦虑和孤独。
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情感联系,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经常与孩子交流。
同时,父母需要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对孩子的成长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二、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在父母的缺席下,留守儿童的生活常常缺乏规律和秩序。
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亲友和监护人需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规划好每天的活动和安排好作息时间。
此外,定期检查他们的衣着、卫生和健康状况,确保他们的生活环境整洁卫生,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三、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常常面临着困难,他们缺乏家长的指导和激励。
在亲友和监护人的帮助下,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确保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同时,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加强社交交往留守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常常受到限制,缺乏与同龄人的互动和交流。
亲友和监护人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参加校外活动和社区组织,与其他儿童建立友谊和交流。
同时,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五、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很多情感问题和心理困扰,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亲友和监护人应该倾听孩子的烦恼和困惑,给予他们积极的情感支持。
并在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为孩子提供更专业和有效的心理干预。
留守儿童家校联系记录内容-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记录

留守儿童家校联系记录内容1联系方式:电话联系联系内容:上课不认真,爱讲话,致使考试成绩也大幅度下降。
希望家长能够了解情况,配合学校提高孩子得学习成绩2联系方式:家长到校面谈联系内容:孩子出现逃学情况,情节极其严重。
了解孩子在以前学校就是否也有类似情况发生,究其一天不在校得原因。
针对此种情况老师与家长商讨具体措施。
3联系方式:电话联系联系内容:作业错别字太多,写作业时不用心,不动脑,惰性太大,学习没放在心上。
常此以往,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因为基础知识不能牢固掌握。
希望养成细心答题,爱动脑得好习惯,才能改善目前得学习情况。
4联系方式:电话联系联系内容: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学习各方面不就是很令人担心,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书写了较为不错,就就是上课不爱回答问题,常常叫起来不说话,这点需要改进。
此外,作业还需要更细心,速度再快点就好了。
5联系方式:电话联系联系内容:双休作业大量空白,没有做,不知为何。
希望家长严格检查双休作业内容,不能让不孩子“钻空子”,该做得作业应不折不扣地完成。
6联系方式:电话联系联系内容:写作业偷工减料,常常写一半留一半,并说谎话掩饰错误,希望家长在家加强监督力度,认真检查一下作业7联系方式:电话联系联系内容:家长了解在校状况,反映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对待作业能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上感觉有很大进步。
8联系方式:电话联系联系内容:家长了解孩子在我校适应情况,了解作业完成情况。
总体来说,各方面表现积极,有礼貌,较为听话、懂事,有上进心,成绩暂时不理想,但作业等等各方面表现都有进步,经过长期一如继往得努力,相信一定会取得较为理想得成绩。
9联系方式:电话联系联系内容:家长了解开学至今孩子在校情况。
10联系方式:电话联系联系内容:上课不认真,爱讲话,导致作业质量极差,老师讲题也不注意听,即使就是订正也就是错误一堆,致使考试成绩也大幅度下降。
希望家长能够了解情况,配合学校提高孩子得学习成绩。
11联系方式:监护人到校面谈联系内容:孩子出现逃学情况,情节极其严重。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建议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得不远离家乡和孩子去城市打拼,留下自己的孩子在家乡生活。
这些留守儿童因为长时间与父母分离,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扰。
隔代教育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就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给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与孩子的沟通1.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手机、网络视频等,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
可以每天固定时间与孩子通话,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
2.利用假期回家,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可以带给孩子一些小礼物,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爱。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1.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他们按时完成。
可以与孩子商量确定每天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定期与孩子进行学习情况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1.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家长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告诉孩子自己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和关怀。
2.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四、倡导阳光健康的教育方式1.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要教育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创新。
2.避免对孩子的过分期望和压力,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五、加强与学校和社区的合作1.与孩子所在的学校和社区建立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可以参加家长会、志愿者活动等,与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2.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教育活动,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六、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1.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
过度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增加他们的体育锻炼和社交机会。
幼儿园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协作策略

幼儿园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协作策略一、建立信任关系1.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家长幼儿园教师要放下身段,以真诚、平等的态度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专业素养。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家长的需求,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尊重家长的文化背景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背景各异,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习俗和信仰,尽量用易懂的语言与家长沟通,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沟通障碍。
二、搭建沟通平台1.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教师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分享孩子在园内的生活点滴,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
2.定期举办家长会幼儿园应定期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到园内参加,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
三、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需求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2.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孩子们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
四、提高家长育儿素养1.举办家长学校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素养。
2.开展亲子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和陪伴质量。
五、加强家园联系1.定期家访幼儿园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2.建立家园联系册幼儿园可以建立家园联系册,记录孩子在园内外的表现,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六、发挥社区资源优势1.与社区合作幼儿园可以与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
2.组织社区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社区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增进社区与幼儿园的联系。
幼儿园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协作策略的实施,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有效沟通,促进家园共育,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建立信任关系这一块,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可以琢磨。
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1、在校内,做到三个“三”,即“三知、三多、三沟通”。
“三知”指的是教师要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等三个方面做到知情,并建立了留守生个人档案。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生”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三多”指的是教师要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同学为留守生过生日)、多家访。
“三沟通”指的是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监护人沟通、定期与编外家长沟通。
2 在校外,建立“一组、一家长、一中心”。
“一组”指的是学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
“一家长”指的是从本地有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批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
“一中心”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3 学校开设了“二线一室”。
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同时还以“师爱助你成长”为主题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队)会、“您在他乡还好吗”书信竞赛活动、集体生日、法制安全讲座以及“我为留守生献爱心”活动等,让“留守生”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留守生亲子沟通技巧

留守生亲子沟通技巧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居住,而使孩子留在原地生活和学习。
与父母的长时间分离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也对亲子关系带来挑战。
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缩小亲子间的距离,成为留守儿童家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留守生亲子沟通技巧,帮助家长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一、利用新媒体进行沟通新媒体的发展给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提供了更多途径。
家长可以利用视频聊天、即时通讯软件等工具与孩子进行日常交流。
在与孩子视频聊天时,父母应营造一个亲切、舒适的环境,尽可能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一些鼓励和支持的信息,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
二、写信或者寄卡片尽管在现代社会,写信或寄卡片已经逐渐被其他形式的沟通所取代,但这种传统方式对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长可以定期给孩子写信,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还可以鼓励孩子在信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的书信往来不仅可以增加亲子间的情感联系,还锻炼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定期回家探亲虽然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经常回家是导致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定期回家探亲对维系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争取每隔一段时间回家陪伴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
这样的亲子共度时光,不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也可以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四、倾听与理解与孩子进行沟通时,父母要充分倾听,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感受。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困惑,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同时,父母也要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进行合适的解释,让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父母的决定。
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在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时,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空间和独立性。
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询问问题或提供一些启示性的话语,引导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亲子互动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关爱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一、亲情交流制度。
设立亲情室,配置“知心电话”和电脑视频,留守学生每月可在亲情室与父母进行一次电话或者视频聊天。
二、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和留守儿童登记制度。
开展家长、留守儿童监护人定期议事制度,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交流,及时收集、反馈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
三、开展代理家长、代理监护人活动。
代理家长工作目标和责任是“两保障”和“四管好”.两保障”是保障留守学生不辍学、失学、逃学,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保障留守学生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管好”即管好品行教育,管好学习,管好身体健康,管好校内和校外活动。
四、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中心校与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对校园周边的网吧等娱乐场所进行清理和整顿,有效避免了“黄、赌、毒”等对学生的污染,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五、成立“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依托学校教育,。
社工服务技巧——留守儿童沟通技巧

社工服务技巧——留守儿童沟通技巧一、建立信任关系:建立关键的信任(一)耐心倾听:真实可见于细微之处耐心倾听不仅仅是等待对方说完那么简单,它是一种主动的、全心投入的沟通姿态。
与留守儿童交流时,耐心意味着:1、放下成见和预设: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避免使用标签或假设来解读孩子的话语,以空白的心态接纳他们的故事。
2、全神贯注地聆听:在对话中关闭手机,专注地注视对方,倾听每个字所传达的信息。
即使他们的话语断断续续、内容跳跃,也要保持耐心,不打断,不催促。
3、捕捉微妙情绪:注意孩子语气、表情的微小变化,这些往往比言语更能反映他们真实的感受。
例如,一个勉强的微笑可能隐藏着不安,轻声细语可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4、反馈和确认:通过简短的总结或提问确认自己理解的内容是否准确,例如,“听起来你今天有点累,是因为昨晚没睡好是吗?”(二)共情理解:心灵的桥梁共情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要求我们超越表面,触及对方内心的感受。
与留守儿童建立共情时,可以:1、使用第一人称:“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感到......”这样的表达方式能更直接地传达出你在努力理解他们的立场。
2、避免过度解释或建议: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有人能理解他们的感受,而不是立即提供解决方案。
简单地认可他们的感受,例如“那一定很难过”,就足以让他们感受到被看到。
3、分享相似经历(适度):在适当的时候,分享一些自己或他人相似的感受或经历,但要确保焦点依旧在孩子身上,避免变成自我中心的讲述。
4、教育共情技能:教导孩子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社交中建立更健康的关系。
(三)持续性接触:稳定的关怀来源持续性接触是建立深厚信任的基石,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一致性的行动:1、制定计划,信守承诺:与孩子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并且务必遵守,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或短暂的交谈。
这表明你对他们的生活是认真负责的。
2、多元化接触方式:除了面对面交流,还可以利用书信、电话、视频聊天等多种形式保持联系,特别是对于那些地理位置较远的孩子。
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教案与家长沟通指南

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教案与家长沟通指南一、背景介绍作为一个多元化社会,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家庭情况,其中包括留守儿童。
幼儿园留守儿童是指在一个或者两个父母因为工作原因,长时间或者短时间不在身边,需要在校园中度过大部分时间的孩子。
他们通常会面临心理上的孤独和焦虑,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如何对幼儿园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关爱,以及如何与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心理关爱教案1. 建立导师制度幼儿园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为每个留守儿童指定一位特定的老师作为他们的导师。
导师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和支持。
2. 分组活动组织分组活动是缓解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好方法,他们可以在小组中找到知己,建立友谊,增加彼此间的情感交流。
3. 家园互动通过定期开展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的家长能够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也可以提供一些心理健康的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
4. 建立心理沟通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沟通服务,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倾诉内心的烦恼和问题,并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5. 疏导焦虑情绪针对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幼儿园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疏导活动,比如放松训练、情绪调节游戏等,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释放压力和恐惧。
三、家长沟通指南1. 理解家庭状况幼儿园的老师和管理者需要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家庭关系等,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2. 关心家庭关系在与家长沟通时,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还要关心他们在家庭中的情况,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和帮助。
3. 提供支持和建议在与家长沟通时,不妨主动提出一些关于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家长更好地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对于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教案和家长沟通指南,我认为这需要整个幼儿园整体的努力,包括老师、管理者以及家长们的配合和支持。
幼儿园应该有一整套系统的措施来关爱留守儿童,而家长们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校生活中,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
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的论文

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的论文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很多农民工父母选择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而自己前往城市打工。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面临着诸多问题,而他们的家长也需要与孩子保持频繁的沟通,以维护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探讨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沟通技巧和建议。
一、沟通的重要性1. 维护亲子关系:通过沟通,能够加强家长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纽带,弥补长期分离所产生的隔阂,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2. 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往往缺乏父母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和焦虑。
与家长的沟通可以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3. 传递关心和教育: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指导,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沟通技巧和建议1. 制定沟通计划:家长应制定定期的沟通计划,确保与孩子保持固定的联系频率。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手机、互联网、视频通话等,使沟通更加便捷和及时。
2.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在沟通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感受并给予积极回应。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3. 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家长都应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4. 提供情感支持和教育引导:家长在沟通中应注重情感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同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面对沟通困难的解决办法1. 化解误解和矛盾:沟通时可能会出现误解和矛盾,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抱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尽量避免过多批评和指责,而是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面对问题。
2. 提供亲情补偿:在无法亲自回家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寄送礼物、书信等方式来给予孩子亲情的补偿,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心和思念。
实中“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实中“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是指为了关注和照顾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将其家长纳入到联系制度中。
这种制度旨在解决留守儿童因家庭分离而面临的心理、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家庭与学校、社区以及相关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具体来说,实行“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家校联系:学校可以通过班级、年级家委会、家长会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学校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家访活动,与家长交流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 指导家长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家长教育活动,向“留守儿童”的家长传授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这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并照顾孩子的需求,提高其教育水平和育儿能力。
3. 社会组织支持:社区和相关机构可以定期开展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培训和宣传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并提供支持。
社会组织可以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教育辅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4. 家庭访问:相关部门可以定期随访和探访“留守儿童”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
通过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学习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支持。
5. 建立家长联盟: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盟,通过定期集会或线上交流平台,家长们可以互相共享经验、交流困惑、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形成互助支持的社区网络。
通过实施家长联系制度,可以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和社会关爱,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帮助留守儿童的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减轻家庭分离对孩子的心理负担,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中学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

中学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
是为了保障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权益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而设立的。
该制度旨在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加强对中学留守儿童的关怀和教育指导。
具体的中学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如家长会、家访等,及时了解中学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 学校制定并实施留守儿童关怀计划,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如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等,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并提高学习成绩。
3. 家长积极参与中学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并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并与学校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规划。
4. 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关注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中学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提供更多的资助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家校联系制度,可以更好地关注和照顾中学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提升生活质量,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第 1 页共 1 页。
与留守儿童的沟通艺术

与留守儿童的沟通艺术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指的是由于父母或其他负责人为了生计等原因而不得不长时间地离开家乡,而留下孩子独自在家或亲戚朋友家中生活。
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相对单一,缺乏父母关爱、指导和陪伴、缺乏亲情和人际交往,因此,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非常关键。
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信任首先,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尊重孩子的自我感受和情绪表达,不要轻易质疑或反驳孩子的话语。
其次,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交流,用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和情感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最后,需要主动透露一些个人信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情感感受,让孩子了解到自己是被关心和重视的。
二、灵活应对与留守儿童的沟通需要有信任和耐心,但此外还要有灵活的应对策略。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和人际交往,他们往往会倾向于自闭或沉默,或者说出一些听起来不切实际或无理的话。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方法如下:首先,不要强迫孩子讲话,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选择和思考。
其次,通过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用游戏、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最后,在孩子说出不切实际或无理的话时,需要耐心倾听,了解孩子心理背后的真正需求,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
三、扶持鼓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人的扶持和鼓励,这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和追求目标。
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在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其次,对于孩子面临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需要给予怀疑和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伸出援助之手。
最后,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关爱和理解的态度倾听孩子的声音,给予孩子足够的扶持和鼓励,从而成就留守儿童的精彩人生。
如何对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如何对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1、父母要重视起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双方最好留下一个人在家陪伴孩子,也可以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上学,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要多和孩子保持联系,比如电话或者视频聊天,随时关注孩子的情况,经常抽时间回家看望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保持与学校沟通父母在外,反而需要更加注重学校老师的交流与沟通。
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必不可少,了解孩子日常表现,行为品德表现,特别需要注意孩子反常、异常表现,进而联合学校、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与教育,及时纠正错误思想与行为。
3、培养孩子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鼓励,引导孩子多与人交往。
家长可以在电话中告诉孩子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让孩子多参加班级活动,融入到班集体中。
当孩子有了朋友,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中,孩子的性格也会逐渐变得开朗。
4、从思想上教育孩子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有些爷爷奶奶溺爱孩子,这就导致了孩子缺乏教养,这类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往,在遇到困难时总想着退缩。
所以,尽管是在外地的家长,也要通过打电话,或者视频的方式对孩子的思想进行教育。
5、创新关心关爱孩子手段,加强与其他相同处境父母的沟通留守儿童的父母要积极团结起来,想办法把相同处境的父母组织在一起,轮流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等亲子活动,尽量在减少对自己工作耽搁的基础上,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
6、面对面的交流永远大于无厘头的沟通建议父母或者父母一方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每两周、每一个月能够和孩子一起生活一到两天,或者在孩子放假时选择把孩子带到身边生活,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能更高效的促进亲子关系。
不要让孩子超过半年一年都见不到父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方式
家长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方式:(一)家园应该随时沟通
接送孩子时教师和家长进行简短谈话,也是进行家长工作最简便、最及时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时间与家长互相交流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问题,提出要求,商讨解决的方法。
同时,教师要抓住这个时间段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并乐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当然,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时,语气要委婉,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指出存在的问题。
或者是先从其他的教育事例入手,再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既能维护家长的自尊心,还让家长更容易接受,这样家长就会愿意与老师合作,从而尊重老师、支持老师、配合老师的教育,达到更好的家园共育,促进儿童的更好发展。
但是,教师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不要过度夸奖,这样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从而放松必要的管教,但教师也不可以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否则会使家长对孩子失去信心,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交流放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先扬后抑,有褒有贬。
家长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方式:(二)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幼儿园的生活,支持教师的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请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让他们亲身经历、亲身体会,
如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亲自参与环境创设等。
让家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最佳途径,如在装饰楼道的过程中,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一个挂件,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家长只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心想只要随便做一个挂件就可以了。
但是,让家长以主人翁的身份亲自拿着自己的作品来装扮楼道时,有的家长看着自己敷衍了事而作的作品挂在所有人都可以观赏的楼道里时,感觉自己的作品太对不起观众了,所以就要求重新做一个更好的再交来。
这样,让家长慢慢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不但使他们了解了孩子的成长情况,还进一步看到了老师工作的艰辛,会对老师的工作更加肯定,更加支持。
家长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方式:(三)家园共同讨论育儿经验
现在的家长对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学习和总结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通过共同讨论育儿经验,不仅可以使教师从中获益,也促进了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
幼儿园在组织家长会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个家园共同交流育儿经验的环节,教师先征集家长们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请个别做得好的家长进行发言,之后让家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摆观点,传经验,通过共同讨论,促使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友好、热情,并使双方得到更科学的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