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文学的趋势
18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
![18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9a272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a.png)
18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
18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 启蒙运动的影响:18世纪是启蒙运动的时期,思想家们强调理性和科学,这种思潮在文学中也得到了体现,作家们开始尝试用理性的方式来描述社会和人性。
2. 社会观察的重要性:18世纪的英国民众逐渐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作家们也开始将社会观察和批判融入到文学作品中。
这些作品主题多为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的斗争。
3. 个人主义的兴起:18世纪是个人主义的时期,作家们开始强调个人的自主和自由意志,表达了对常规和制度的质疑。
4. 叙事手法的多样化:18世纪英国文学实验了不同的叙事手法,如回忆录式叙述、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和历史小说等。
5. 小说的兴起:18世纪是小说的黄金时期,英国文学中出现了许多经典小说,这些作品对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https://img.taocdn.com/s3/m/3741826a561252d380eb6ead.png)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五、浪漫主义时期文学(1798-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诗风大变。
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给英国诗坛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
他的抒情诗自然生动,感情真挚,讽刺诗尖锐锋利,妙趣横生。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是版画家兼诗人,想象奇特,极富个性。
他的短诗意象鲜明,语言清新,后期的长诗内容比较晦涩。
他在诗歌中建立起自己一套独特的神话体系,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布莱克的革命性、独创性和复杂性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1798年,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合作出版了一本小诗集《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 ),其中大部分诗歌出自华兹华斯之手,用简朴的语言描写简朴的生活。
《抒情歌谣集》的问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
华兹华斯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
浪漫主义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反拨:诗歌内容不再是对现实的反映或道德说教,而是诗人内心涌出的真实感情;诗歌语言不是模仿经典作家去追求高雅精致,而是要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用语。
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主张返朴归真。
浪漫主义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每个诗人各有其特征。
同样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自然美景能给人力量和愉悦,具有疗效作用,使人的心灵净化和升华,柯勒律治则赋予自然神奇色彩,擅长描绘瑰丽的超自然幻景。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和波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属于革命诗人,但拜伦自我表现意识强烈,而雪莱深受柏拉图哲学影响,憧憬美丽的理想和理念。
英国文学史发展历程
![英国文学史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1418d6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2.png)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
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
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
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 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
《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
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
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
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
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
启蒙主义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
![启蒙主义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e75a620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6.png)
启蒙主义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摘要:英国18世纪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启蒙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8世纪前半期,以启蒙主义理性为核心的新古典主义思潮统治英国文坛,并促成了散文的兴盛和小说的兴起。
诗歌的创作也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
到了18世纪后半期,新古典主义思潮开始衰落,感伤主义开始流行,英国文学中也出现了感伤主义诗歌、哥特式小说等文学样式。
关键词:启蒙主义;英国文学;新古典主义;感伤主义18世纪是启蒙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发展的世纪,但是英、法等国的启蒙主义运动情形并不相同。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倾慕英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吸收了英国17世纪著名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的理论,各自著书立说,用科学和理性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各种陈规陋习,促进了法国人的自由思想,为18世纪后期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群众和思想基础,成为启蒙主义运动的主导力量。
而洛克、牛顿等人的理论也同样从各个方面对18世纪的英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思想文化上同样具有启蒙主义的精神。
英国18世纪大诗人亚历山大·蒲柏为牛顿撰写的墓志铭就是对启蒙主义思想的礼赞:“自然与法则,黑夜中匿藏;主唤牛顿出,环宇顿生光。
”[1]62这里的“光”就是破除封建和宗教蒙昧的科学和理性之光。
启蒙主义运动所倡导的理性,是整个18世纪英国人在社会文化生活中遵循的重要准则。
但是,英国毕竟早在17世纪中期就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人民已经开始享有相当程度的自由和民主。
因此英国启蒙思想者的主要任务是启迪民众继续扫荡封建和宗教蒙昧的残余。
政治经济形势的不同,加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使得英国18世纪文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散文的兴盛与小说的兴起启蒙主义运动对18世纪英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新古典主义思潮的流行。
新古典主义是17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和法国发展起来的文艺思潮。
在英国,王政复辟时代的德莱顿是新古典主义的首倡者。
英国文学史简介
![英国文学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b3ad2303968011ca300910b.png)
英国文学史简介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
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
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
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
《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
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
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
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
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
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8世纪英国文学背景概述
![18世纪英国文学背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cd504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4.png)
18世纪英国文学背景概述18世纪英国的文学发展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对权力、自由和人性的思考。
在政治上,18世纪英国经历了康复王朝(Restoration)和格鲁吉亚时期(Georgian era)。
康复王朝的开始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的恢复,文化和艺术也随之复兴。
在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成为大不列颠王国后,生活和文化开始对现实世界转向,而非仅仅是王室权力。
社会变革也对文学产生了影响。
18世纪英国经历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城市化和社会阶层的差异加剧。
小说开始兴起,成为人们思考社会问题和展示个人经历的重要形式。
通俗文学的兴起为大众带来了更多的阅读机会。
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题和风格经历了多种变化。
早期的康复王朝文学体现了对娱乐和享乐的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逐渐表现出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关注。
18世纪还涌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作家,如亨利·菲尔丁、塞缪尔·理查森、塞缪尔·约翰逊和詹姆斯·博斯威尔,他们通过小说和戏剧形式对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18世纪英国文学还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科学和人类自由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在文学中得到了体现。
启蒙运动的领导者如弗朗西斯·培根和伊萨克·牛顿也引发了文学界对知识和科学的关注。
18世纪英国文学是一个多元化且不断变化的时期。
从娱乐至上到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思考,再到对理性和自由的追求,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思想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文学对于后世影响深远,为今天的文学提供了许多经典作品和思想的基石。
英国文学——18世纪概述
![英国文学——18世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c2d17473186bceb18e8bb7f.png)
启蒙时期文学(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政权,英国从此进入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
18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
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
18世纪英国散文出现繁荣,散文风格基本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之上。
理查德·斯梯尔(Richard Steele, 1672-1729)与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 1672-1719)创办《闲谈者》(Tatler)与《观察者》(Spectator)刊物,发表了许多以当时社会风俗、日常生活、文学趣味等为题材的文章,他们清新秀雅、轻捷流畅的文体成为后人模仿的典范。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讽刺散文作家,他的文风纯朴平易而有力。
斯威夫特的杰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是一部极具魅力的儿童故事,同时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作者通过对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等虚构国度的描写,以理性为尺度,极其尖锐地讽刺和抨击了英国社会各领域的黑暗和罪恶。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1709-1784)是18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巨擘,《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The Preface to Shakespeare)和《诗人传》(Livesof the Poets)是他对文学批评作出的突出贡献。
他从常识出发,在某些方面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的框框,不乏真知灼见。
约翰逊的散文风格自成一家,集拉丁散文的典雅、气势与英语散文的雄健、朴素于一体。
18世纪的英国
![18世纪的英国](https://img.taocdn.com/s3/m/78bca40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f.png)
十八世纪末的美国革命标志着英国的第一帝国瓦解和新的日不落帝国的产生,英国的殖民发展目标向东方发展,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开发,印度的扩张一方面因七年战争而加大,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的独立,东方也成为了新的货物输出重心。
由此英国的殖民主义面向了全世界范围。
由于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在海上的成功,以及美国独立后对于海洋权利的妥协,使得英国最终成为了长达200年的海上霸主。
而正如以后的海权论所认为的'rules the waves, rules the world.‘帝国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在国内,工业革命在无形而有序的进行着,工场的工业化使得英国的生产力大为提高,中产阶级和相应的文化相对快速的发展。
新的工业化城市不断发展,但没有受到良好的管制,以至于产生了大量城市化的恶果,而这解决的方式也是在后来才不断的得出。
政治方面,由于新旧贵族和商业资本主义的相互斗争,使得英国的宪政(没有实质的宪法)不断改革,在接连不断的相互对抗的法案中,双方势力产生了相应的均衡,而实质的结果需到威灵顿议会改革案改变贿选造成的不利。
另一方面,由于福音派和克拉彭联盟的不断坚持,议会在1833年最终敲定废奴法案。
THE RESTORA TION AND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LITERA TURE(1660~1789)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20年里,英国政局动荡,战火连绵不断。
以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极权统治未能平息统治阶层内部及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克伦威尔斯后,斯图亚特王朝卷土重来,查理二世(Charles Ⅱ,1630~1685)于1660年登上王位,这就是“王政复辟”(The Restoration,1660~1688)。
这个时期天灾人祸接踵而来:大批共和派人士被屠杀,1665年的瘟疫和1666年的大火使伦敦变成一片废墟。
1688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The Glorious Revolution),以阻止国王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英国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
![英国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https://img.taocdn.com/s3/m/cd19cb787375a417866f8f81.png)
英国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在人类文学的大花园中,似乎有一共同现象:小说作为一种散文形式的叙事文学品种,总是晚于诗歌与戏剧而产生,并且是在吸取了诗歌与戏剧养料的基础上生长发育起来的,但后来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者,成为各时代文学气候的主宰者。
英国的小说也是如此。
在英国的诗歌与戏剧已经硕果盈枝的文艺复兴时期,小说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英国小说是伴随着英国近代史的步伐走过来的,或者说是伴随着英国社会的现代化步伐走过来的,是现代化的历史产物。
一、发生雏形期文艺复兴至17世纪,是英国小说的发端期,是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雏形阶段,也可以说是韵文叙事文学向散文叙事文学转型的时期。
英雄史诗和骑士叙事诗(骑士传奇)与雏形期小说的血缘关系最近。
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the Anglo--Saxons)的英雄史诗《背奥武甫》(Beowulf)和关于亚瑟王圆桌骑士的骑士叙事诗,在传奇故事的叙述中表达着人的现实思想、情感与愿望,其中的故事性与现实性及叙事技巧对英国小说的产生起着最直接的催化作用。
文艺复兴初期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的《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1362--1400)以诗歌的形式叙述现实中的人的故事,展示现实的生活画面,塑造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表达诗人个人的生活体验。
这比英雄史诗与骑士传奇更接近了小说,更具有真实感。
它可以说是一部诗体的长篇小说。
这里,诗与小说仅仅只是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步之隔。
在英国文学史上,完成诗与小说、韵文与散文这一历史转换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大学才子派”作家约翰.黎里(John Lyly,1554?--1606)、菲利普.锡德尼(Philip Sidney,1554--1586)、罗伯特.格林(RobertGreene,1558--1592)、托马斯.纳什尔(Thomas Nashe,1567--1601)等。
18世纪的英国文学
![18世纪的英国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7edbad6ccaaedd3383c4d369.png)
18世纪的英国文学
18世纪产生了一种进步思潮?启蒙运动,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和作家们崇尚理性,认为启蒙教化是改造社会的基本手段,因此18世纪又被称为"理性的时代".在文学领域体现为18世纪上半期的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家有诗人蒲伯(A. Pope)和期刊随笔的创始人斯梯尔(R.Steele)和艾迪生(J.Addison).
18中期兴起了英国现代小说,出现了大批有影响的小说家.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的小说〈帕美拉〉(Pamela)采用书信体形式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创作方法.哥尔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的〈威克菲牧师传〉(The Vicar of Wakefield)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感伤小说之一.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打破传统的叙事方法,创作了〈项迪传〉,而被认为是英国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迪福(Daniel Defoe)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是〈鲁滨逊漂流记〉.讲述故事情节并分析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
斯威夫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以犀利的文笔对教会和社会的虚伪腐败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
菲尔丁是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英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
的代表作〈汤姆?琼斯〉中,他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示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讲述故事情节,分析主题和主要人物形象。
英国文学史(浪漫主义时期)
![英国文学史(浪漫主义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d485fe1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9.png)
英国文学史(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其实从18世纪中叶已经开始了,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开了个先河,到19世纪,华兹华斯拉开序幕,再到司各特去世,浪漫主义时代结束,其中鼎盛时期不过30多年,这一时期要讲的主要是六个诗人湖畔派诗人那三个较为消极的还有拜伦雪莱那一伙积极的,再加上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简·奥斯丁,还有一个司各特。
多的可能会补充。
这块先看看背景,再说一下,浪漫主义为什么会在英国兴起。
一、历史背景政治上来讲,当时英国的情况,应该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文化上面,当时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已经到了高潮,人民追求自由、平等之思想已经到了极致,可是呢,法国大革命一结束,启蒙思想家所谓革命之后的理想社会,并没有出现,这个时候,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失望的情绪,对于原来古典主义所谓追求理性的观点,产生了排斥,不少作家开始,追求自我精神世界,强调自由、自然、自我,注重主观精神世界的表现。
这个时候,经过感伤主义和前浪漫主义时期的铺垫,浪漫主义时期来临,诗歌上面得到极大发展,当然流行的都是抒情诗(lyrics),最先开始就是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这一派因为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得名,又应诗歌题材大多写田园生活,远离尘世,显得十分消极,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合编的《抒情歌谣集》(The lyrical ballads)下面先来讲一下,华兹华斯。
二、代表人物诗歌:1、挚爱自然的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华兹华斯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读书的时候,除了学习拉丁语和古典文学就是流连于山水之间,培养对自然的爱好,后来他去了剑桥大学读书,期间,研究斯宾塞,乔叟等人的文学,随后,徒步旅行到法国,被法国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所吸引,在那里住了一年多,随后“九月大屠杀”和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大大地浇灭了他对于革命地热情,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湖区的乡舍中住了两年,这个时期基本热心于创作,期间还认识了柯勒律治,两个人经常相互切磋诗艺,1798年,就联手出版了《抒情歌谣集》,开一代诗风,诗集没出版的时候,华兹华斯就在致力于写作他自己的《序曲》(The Prelude ),后面就是在他离世之前,分别迁过两次,都在湖区住了七八年。
简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
![简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7a7f3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3.png)
简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得到很大发展。
在19世纪前30年,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成就最高的文学,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1)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彭斯和布莱克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长于抒情和讽刺。
其代表作《苏格兰方言诗集》,揭露贵族的贪婪,赞美农民的纯朴,风格清新刚健,语言通俗,达到了18世纪英国诗歌的高峰。
布莱克运用清新的民歌体和奔放的无韵体写诗,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
其代表作是《四天神》。
(2)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诗人群“湖畔派”三诗人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
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
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他特别强调诗人在“选择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时,要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华兹华斯强调写“微贱的田园生活”,主张用民间的纯朴语言写诗人的真实感受。
华兹华斯关于诗歌改革的主张以及他的创作实践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3)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这三位诗人与“湖畔派”诗人不同,他们始终忠于法国革命理想,反对专*制暴*政,同情人民苦难,支持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倾向。
拜伦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其《唐·璜》更因其思想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而成为世界不朽的名著。
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其《西风颂》、《致云雀》等抒情诗歌,音韵铿锵,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辉。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成就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d1f8a020915f804d2b16c146.png)
尼尔 ・ 迪福 、乔纳森 ・ 斯威夫特 、亨利 ・菲尔丁 、劳伦 斯 ・ 特恩和奥 立弗 ・哥尔德斯 密等 一批 著名的小说 作 斯 家。虽然许 多作 家同时创作诗歌和散文 ,但 其传 之后世 并被译成 多国文 字广 泛流传 的独有其 小说作 品而 已,只 有理查德 ・ ・ 布 谢立丹创作 的戏剧 ,在莎士 比亚和萧伯纳两位 戏剧大师之间处 于承上启下 的地位。 [ 关键词 ]1 纪;英 国文学 ;小说 8世 [ 中图分 类号 ] I0 .4 ( 6 ) 19 5 1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4 4 ( 0 1 4— 0 2— 5 0 8— 69 2 1 )0 0 8 0
重要贡献是将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 伊利亚特》 和 《 奥德赛》译为英文。
著作有 《 书籍之战》 ( h a l o ok) 一 只 Te tefB os 、《 B t
桶的故事》 ( a aT b 。这两部作品深刻揭 AT lo u ) e f 露和批判了学术界的腐败之风,无情地嘲讽 了英 国 国教 、天主教和清教之间的斗争 ,阅后使人回味无
进行顽强搏斗的英雄壮举 ,同时真实地反映了资产
20行 指 出批 评 的重 要性 ,第 2 1行 到 59行 通 过 0 0 9 实 例分 析 了批 评 的原 因 ,50行 到 74行提 出了批 6 4 罗马 的诗歌 誉 为优秀 的艺术 典范 。 亚历 山大 ・ 蒲柏对 十八 世纪英 国文 化 的另一个
鼻祖。迪福 的一 生阅历广泛 ,多才 多艺 ,著述颇 丰 ,笔触所及涵盖政治、经济 、宗教 、心理学及文 学等众多领域。当然 ,迪福一生最重要的建树还是
滨逊在荒岛上异常艰苦的条件下 ,为了生存 ,以顽 强的毅力 、 百折不挠的精神 , 解决了所有的衣食住 行等问题。作品热情讴歌了人类生生不息与大 自然
18世纪英国文学社会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文学社会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72f455b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6.png)
18世纪英国文学社会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女性权益的觉醒:18世纪初,英国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开
始发生变化。
女性开始参与教育和文化领域,对于自身权益的争取也逐渐增加,这对于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工业革命的兴起:18世纪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始阶段,工
业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变迁。
这种社会变迁对于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
3. 绅士文化的兴盛:18世纪的英国社会以绅士文化为主导,
绅士对于文学的热衷和对于教养的要求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力。
许多文学作品也通过对绅士的塑造和探讨,表现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4. 政治变革的影响:18世纪初,英国历经了光荣革命和格洛
斯特议会革命,国家政治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些政治变革对于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并用文学作品表达对政治体制的思考和批评。
5. 文化启蒙运动的影响:18世纪的英国是启蒙运动的时代,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理性、人权和知识的重要性。
这种思潮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家们开始关注个体的自由和权益,并试图通过文学来推动社会变革。
总的来说,18世纪英国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以及人们对于个体权益、道德观念和政治体制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表达和探讨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英国文学的发展与文化背景
![英国文学的发展与文化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e2243f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c.png)
英国文学的发展与文化背景概述英国文学是全球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经历了漫长而多样化的发展过程。
从中世纪初期的古老民间传说到现代文学的多元化表达,英国文学不断演变和壮大,反映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迁。
本篇文章将带您回顾英国文学发展史,并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背景。
中世纪:骑士传奇与教会影响英国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在社会中具有深远影响力。
教会为了普及宗教知识和道德准则,常以童谣和故事形式进行传播。
骑士传奇是当时最流行的文体之一,描写了勇气、荣誉与信仰等价值观念。
作品如《亚瑟王》,讲述了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们在平等、正义和忠诚下共同努力战胜邪恶。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与戏剧革新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带来了奇妙的变化。
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关注人类的智慧和能力。
伟大的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他以其剧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这些作品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并通过戏剧形式表达了人性、权力和爱情等永恒主题。
17-18世纪:启蒙运动与小说繁荣18世纪初,启蒙运动冲击着英国社会和文学界。
思想家们强调理性和经验,并推崇自由、平等和科学。
在这个时期,小说开始在英国取得巨大进步,以描绘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为主要内容。
许多重要的小说家如简·奥斯汀、丹尼尔·笛福等都留下了经典作品,展现了社会阶级、性别角色以及个人意志对人生选择的影响。
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问题与改革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期。
由于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冲击,社会问题不断浮现。
作家们通过文学揭示这些问题,并呼吁改革。
查尔斯·狄更斯以其小说《雾都孤儿》、《双城记》等深入探讨了贫困、不平等和人性的复杂性。
20世纪至今:实验与多元风格20世纪英国文学充满了实验和多元风格,作家们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念融入创作中。
维吉尼亚·伍尔夫、乔治·奥威尔等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探索了身份认同、社会制度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的边界。
18世纪的英国
![18世纪的英国](https://img.taocdn.com/s3/m/d34a1baddd3383c4bb4cd229.png)
十八世纪末的美国革命标志着英国的第一帝国瓦解和新的日不落帝国的产生,英国的殖民发展目标向东方发展,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开发,印度的扩张一方面因七年战争而加大,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的独立,东方也成为了新的货物输出重心。
由此英国的殖民主义面向了全世界范围。
由于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在海上的成功,以及美国独立后对于海洋权利的妥协,使得英国最终成为了长达200年的海上霸主。
而正如以后的海权论所认为的'rules the waves, rules the world.‘帝国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在国内,工业革命在无形而有序的进行着,工场的工业化使得英国的生产力大为提高,中产阶级和相应的文化相对快速的发展。
新的工业化城市不断发展,但没有受到良好的管制,以至于产生了大量城市化的恶果,而这解决的方式也是在后来才不断的得出。
政治方面,由于新旧贵族和商业资本主义的相互斗争,使得英国的宪政(没有实质的宪法)不断改革,在接连不断的相互对抗的法案中,双方势力产生了相应的均衡,而实质的结果需到威灵顿议会改革案改变贿选造成的不利。
另一方面,由于福音派和克拉彭联盟的不断坚持,议会在1833年最终敲定废奴法案。
THE RESTORATION AND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LITERA TURE(1660~1789)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20年里,英国政局动荡,战火连绵不断。
以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极权统治未能平息统治阶层内部及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克伦威尔斯后,斯图亚特王朝卷土重来,查理二世(Charles Ⅱ,1630~1685)于1660年登上王位,这就是“王政复辟”(The Restoration,1660~1688)。
这个时期天灾人祸接踵而来:大批共和派人士被屠杀,1665年的瘟疫和1666年的大火使伦敦变成一片废墟。
1688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The Glorious Revolution),以阻止国王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英国文学史(启蒙运动时期)
![英国文学史(启蒙运动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f8ac14e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5.png)
英国文学史(启蒙运动时期)这个部分讲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时期的文学,还是照常,先提历史和文学背景,看看英国什么情况。
一、历史背景18世纪的英国,刚刚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光荣革命(1688),光荣革命制宪,英国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化为君主立宪,大权从国王手中落到了议会手上,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地位很高,而且18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思想上面强调理性,这也是启蒙的主旨,那么文学上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上个时期主要是德莱顿的古典主义文学时期,启蒙运动一开,文学基本就变为宣扬思想的武器,随着启蒙的深入,作家们也开始逐渐抛弃这种文学风格。
当然,18世纪初期古典主义还是在的,但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古典主义变成了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代表人物就是亚历山大·蒲伯(Alexander Pope),这货受德莱顿影响很大,后面具体说。
同时,这一时期有另一种文学体裁出现了,就是随着17世纪的报刊文学(大多都是写实小说)的发展,到了18世纪,逐渐演变成了小说,可以说是原来散文的一种变体。
这个时期的小说一般是现实主义小说,这些玩意都具有启蒙性质,初期的现实注意小说流浪汉题材(Picaresque Novel)很流行90,诗歌方面就是依旧是英雄双行体(heroic couplet)这种诗歌形式,始于乔叟,中间又经马洛、斯宾塞发展,最后到蒲伯手里有个完善。
戏剧上面那,过去都是以无韵诗为体的戏剧,18世纪改用偶句诗,时间地点格式上得到了统一。
总的来说18世纪的文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新古典主义文学+报刊文学(就是写在报纸上的那种散文性质的文章)+现实主义小说,第二阶段:现实主义小说得到巨大发展,第三阶段,由于启蒙运动搞革命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想象中的理想社会,整个英国陷入一种充满悲观情绪的状态,这个时候感伤主义文学(Sentimentalism)和前浪漫主义时期(Pre-Romanticism)到来。
18世纪英国文学社会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文学社会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7b2a127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5.png)
18世纪英国文学社会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革命:18世纪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工厂和机器化生产,城市化加剧了人口流动和社会动荡,同时也加剧了阶级差距和社会不平等。
2. 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新兴中产阶级崛起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力量。
他们通过商业和工业活动积累了财富,成为了社会上的重要阶层。
这一阶级的出现带动了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变革,也为18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3. 政治改革和启蒙思想的兴起:18世纪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思想启蒙运动。
这一时期,英国实行了宪政制度,政治权力逐渐从封建贵族转移到了议会和新兴中产阶级的手中。
启蒙思想家们提倡人的理性和自由,对传统权威和迷信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在18世纪英国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
4. 文化和艺术的繁荣:18世纪英国文学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这一时期,小说和戏剧成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内心的复杂性。
同时,期刊和报纸的兴起也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和发表作品的平台。
总体来说,18世纪英国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在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政治改革的推动下,文学艺术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同时,启蒙思想的兴起也为文学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第十讲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
![第十讲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e0f6d1ece009581b6bd9ebbd.png)
1、讽刺统治集团内部的阴谋倾轧 小人国里复杂的权力争夺和宗教纠纷 2、对新思想和科学思潮、理性的讽刺 飞岛国的废物哲学家 飞岛国的奇特“科学研究” 慧马国的纯粹理性统治:yahoo(粗鲁、粗俗) 3、攻击英国对爱尔兰的奴役和海外殖民
(二)启蒙主义中期(18c.40s——50s):小说 成就最高 1、约翰逊(1709-1784):18世纪中后期英国
歌是英国新古典主义最高发展,把英雄双韵体推到近乎 完美的地步;代表作讽刺史诗《夺发记》
2、
(1661-1731):英国近代长篇小说奠基
人;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3、
(1667-1745 ):讽刺艺术大师;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
1、叙事文学的悠久历史 2、 的产生:18世纪城市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1741-1748)
1、故事情节:
a、帕美拉与B先生的引诱与被引诱 b、克拉丽莎逃婚,陷入拉夫雷斯的圈套 克拉丽莎被拉夫雷斯陷害,身心遭受重创 拉夫雷斯爱上克拉丽莎,克拉丽莎坚贞不屈
2、《帕美拉》与《克拉丽莎》在当时欧洲的影响:
a、菲尔丁的嘲弄 b、强烈的社会反响 c、狄德罗的盛赞;卢梭与歌德争相模仿
Robinson Crusoe 全 名:
《约克镇海员鲁滨逊〃克鲁索自述他的生涯及惊奇冒险;他独居美洲 海边奥龙诺克河口附近的荒岛上达28年,同舟者都于海难中丧生,鲁 滨逊〃克鲁索一人独自漂流岸上,侥幸余生;最后同样情节奇特,一 只海盗船将他从岛上救出》
新闻背景:1704年,一个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英格兰水手,因和 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距智利海岸约500里的一个荒岛上,4年之后 获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世纪英国文学的趋势
18世纪是英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趋势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趋势:
1. 古典主义:18世纪英国文学受到古典文学的强烈影响,特别是古希腊和罗马文学。
作家们研究和模仿古典作品的风格和主题,追求文学的严谨和规范性。
2. 启蒙思想:18世纪是启蒙时代的全盛期,思想家们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这种思潮在文学中也有所体现,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人权和个人自由。
3. 社会批判:18世纪英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人们开始对社会问题展开批判。
一些作家,如塞缪尔·理查森和亨利·菲尔丁,通过小说探讨了社会阶级、性别和家庭关系等问题。
4. 英国浪漫主义:18世纪末,浪漫主义逐渐兴起,对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叛开始显露。
浪漫主义作家,如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柯勒律治,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然的力量。
5. 小说的兴起:18世纪是英国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
小说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作家们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如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6. 诗歌的转变:18世纪的英国诗歌呈现出一种转变,由古典的形式
和主题向更加个人化和自由的方向发展。
诗人们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并采用更加自由的诗体,如威廉·布莱克的无韵诗。
总的来说,18世纪英国文学在古典主义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同时也为后来浪漫主义和小说的兴起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