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故事ppt课件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be401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c.png)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在医学史上,青霉素被誉为“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更是被誉为“抗生素之父”。
那么,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
弗莱明是一个英国的微生物学家,他在1928年发现了青霉素这一抗生素。
当时,他正在研究葡萄球菌,并注意到实验室中的一些培养皿上有一种蓝绿色的霉菌,这种霉菌后来被称为青霉菌。
在他的实验中,他发现了一种由青霉菌产生的物质,可以杀死周围的细菌,但对人体细胞没有危害。
这一发现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开始对这种物质进行深入的研究。
经过数年的努力,弗莱明最终成功地从青霉菌中提取出了这种抗生素,并命名为青霉素。
青霉素的问世,彻底改变了医学界对于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在此之前,细菌感染往往是致命的,而青霉素的出现,为医生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大大提高了感染病患的存活率。
青霉素的发现并非一帆风顺,弗莱明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家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青霉素的发现对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拯救了无数生命,也为后人开辟了抗生素研究的新领域。
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因此被誉为医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他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总的来说,青霉素的发现是医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改变了人类对于细菌感染的认识,拯救了无数生命。
而青霉素发明者弗莱明的故事也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明白只要有毅力和勇气,就能够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弗莱明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青霉素的发明故事
![青霉素的发明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9dcc0f7bcd126fff6050b2d.png)
青霉素的发明故事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
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
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
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
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
”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
”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
”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
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
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50351cd6bd97f192279e9e5.png)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100多年前在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有一次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边,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
两天以后,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了弗莱明所住的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此前来道谢。
这位绅士表示要以优厚的财礼予以报答,农夫却坚持不受,他一再申明:“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
”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英俊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来,绅士瞥了一眼便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
”绅士接着说道:“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让我们订个协议吧,请允许我把你的儿子带走,我要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
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
”鉴于绅士的诚心诚意,农夫只好答应了他的提议。
绅士非常讲信誉,重承诺,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还供他到圣玛利医学院上学,直至毕业。
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他于1928年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后来又经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学家钱恩的进一步研究完善,于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
青霉素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
他品学兼优,后来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那名贵族公子也长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
这名贵族公子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谁也没有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对后世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他自己的儿子也因此而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日后竟然会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和青霉素的发明者。
青霉素的故事
![青霉素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a557fa6b0717fd5360cdcb6.png)
盘尼西林
1943年……
另外两位科学家把 盘尼西林制成药 品—青霉素,拯救 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洛里和钱恩
1945年……
弗来明、弗洛里、钱恩, 三人一起获得诺贝尔医 学奖,以表扬他们的贡 献。
这个科学发现的故事 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这个科学发现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偶然的观 察
+
锐利的 眼光
+
寻根究底 的精神
您的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章节副标题章节副标题章节副标题
一个科学发现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
盘尼西林
17世纪以前,人们对细菌 的研究还很少。 在当时细菌感染如同绝症 一样让人们恐惧。 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 工作的弗莱明很希望自己能 够研究出解决的方法
弗萊明 (1881-1955)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直到192年的某一天
科学发现
其他人继续专研
建立及拓展 科学知识
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
“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
弗莱明皱了皱眉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
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皿周围没有 细菌滋生!! 霉菌能殺 死細菌!? 原因? WHY?
研究发现:
霉菌能够产 生一些杀死细菌 的化学物质
霉菌能产 生一些化 学物质。
青霉素解读PPT演示课件
![青霉素解读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a9210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b.png)
青霉素对放线菌、淋球菌、脑膜 炎球菌、流感杆菌等也有一定的 抗菌作用。
青霉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敏感
指病原微生物对药物反应敏感, 用药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耐药
指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了抵抗 力,使药物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
03 青霉素的生产过程
青霉素的生产流程
青霉素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菌种选育、 发酵培养、提取精制等步骤。
04 青霉素的临床应用
青霉素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扁桃体炎
皮肤软组织感染
青霉素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首选药 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 到杀菌效果。
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很好的抗 菌作用,适用于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 疗。
肺炎
对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青霉 素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快速控制病 情。
总结词
优化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对于提高药物可及性和推动其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生产技术改进包括提高发酵效率、简化提取和纯化过程、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等。通过 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青霉素的生产成本,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此外,技术转让和市场拓展也是实现青霉素普及的重要途径。
青霉素在特殊疾病中的应用
风湿热
风湿热患者使用青霉素可以预防 链球菌感染,降低风湿热的复发
率。
梅毒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能 够破坏梅毒螺旋体的细胞壁,使其 死亡。
淋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青霉素能够有效杀死淋球菌,治愈 淋病。
青霉素的联合用药
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
01
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抗菌效果,扩大
反应。
青霉素的故事
![青霉素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de210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5.png)
青霉素的故事:一段拯救生命的传奇自20世纪初以来,抗生素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众多抗生素中,青霉素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它不仅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还为人类赢得了一场与细菌感染的艰苦战斗。
本文将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历程、研究进展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
一、青霉素的发现1928年,英国生物化学家阿瑟·弗莱明在实验室里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
这种物质是从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同事留下的一个培养皿中发现的。
这个培养皿上长满了一种叫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而这种细菌正是导致人体伤口感染和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弗莱明注意到,这种抗菌物质能够有效地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而保护其他细菌不受影响。
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并在1928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它的论文。
然而,当时弗莱明并未能解释青霉素是如何产生抗菌作用的,因此这一发现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二、青霉素的研究与发展尽管青霉素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由于缺乏进一步的研究,青霉素并未立即被应用于临床。
直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抗生素研究的深入,青霉素才逐渐成为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对青霉素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揭示其抗菌作用的原理。
1945年,德国生物化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和美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弗莱明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抗生素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青霉素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此外,美国生物化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和瑞典生物化学家阿尔夫特·克鲁茨也在青霉素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一种名为“麦诺卡因”的衍生物,它具有更强的抗菌能力;而阿尔夫特·克鲁茨则发现了一种名为“氨苄西林”的青霉素衍生物,它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和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这些发现使得青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
青霉素的发展ppt课件
![青霉素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ff5162be1e650e53ea991a.png)
下面听一听官方 的解释,有请我 们的宋老师发表 一下见解!
什漫 童 么画 鞋 问又 们 题反 , 呢映 这 ?了 幅
青霉素的应用 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在临床、动物饲养中应用非常广泛。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 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炭疽。 5、破伤风,气性球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 6、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钩端螺旋体病。 8、回归热。 9、白喉。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灯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 心内膜炎。
提取精制
发酵液
冷却、过滤
滤液
PH2~2.5 萃取
丁酯萃取液
丁酯萃取液
转入 活性炭
PH7.0~7.2的缓冲液 脱色
成盐剂 共沸蒸馏
转入
丁酯
青霉素G钾盐
提取精制:将青霉素发酵液冷却,过滤。滤液在pH2~2.5的条件下, 于萃取机内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丁酯萃取液,转入 pH7.0~7.2的缓冲液中,然后再转入丁酯中,将此丁酯萃取液经活性 炭脱色,加入成盐剂,经共沸蒸馏即可得青霉素G钾盐。青霉素G钠盐 是将青霉素G钾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钠型)而制得。
青霉素的生产
天然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菌种发酵
提取精制
菌种发酵
接种
种子培养 27℃ 7d 孢子培养 25℃ 1~10d
种子培养
一级种子罐
27℃ 24~28h
二级种子罐
菌种
菌种发酵:将产黄青霉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7~10天, 即可得青霉菌孢子培养物。用无菌水将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种子罐内已 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24~28h,然后将 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罐已灭菌的含有苯乙酸前体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 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7天。在发酵过程中需补入苯乙酸前体及适量 的培养基。
青霉素的发现PPT新课件
![青霉素的发现PPT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0977d7f705cc1754270905.png)
2.二析:弗莱明是怎样走上细菌实验之路的? 上完小学后,弗莱明跟随哥哥学习一些基本的医 学知识。后来有幸进入伦敦大学圣玛丽学院学习,成 了免疫学家赖特的助手,开始进行各种细菌实验。
3.三思: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为人类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青霉素的发现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作用,用它可以治疗许多以前无法治疗的疾病。直
语连成一句话)
如果绿色滤液有毒性,这项发现意义就不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上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疑问,他是一个真正的
科学研究者。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表现了他的什么态度和
精神? 表现了弗莱明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
科学品质。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弗莱明有哪些发现并取得了哪些奖励? 他先是发现了“溶菌酶”,又发现了“青霉 素”,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弗莱明必须重新做实验。(改成双重否定句)
弗莱明不得不重新做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来在它四周正常生长的葡萄球菌竟然全都不见了。(缩句) 葡萄球菌不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滤液有毒性。这项发现意义不大了。(用恰当的关联词
霉( 青霉素)
莓( 草莓 ) 疫( 疫情 ) 役( 战役 )
三、给多音字组词。 zhuó( 着 zháo( zhe (
青霉素类药物PPT课件
![青霉素类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5bb77cfe4733687e21aa72.png)
5/11/2019
.
16
用法用量
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 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 /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 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4.早产儿: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 时1次。 5.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 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分时,给药间期自8小时延长至8~12小时或给药 间期不变、剂量减少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12~18小时或每次剂 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 6.肌内注射时,每50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1ml灭菌注射用水,超过50万单位则需加灭菌注射用 水2ml,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单位,以免发生中 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5/11/2019
.
18
禁忌症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5/11/2019
.
19
注意事项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1ml含 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0.1ml,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 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青霉素的故事
![青霉素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f8055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2.png)
青霉素的故事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
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
1928年2月13日,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亚历山大·弗莱明1881年8月6日出生于苏格兰基马尔诺克附近的洛克菲尔德。
在他7岁时,父亲去世。
由大哥和母亲将他和几个兄弟养大,他在山野长大,这锻炼了他的观察能力,算是为日后的细菌培养积累了初步的基础。
13岁左右,弗莱明去伦敦投奔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汤姆。
汤姆其时已从格拉斯哥大学毕业,去伦敦发展事业并成为了一个眼科学家。
他先是在一所类似技校的学校学习,16岁毕业后就去了一家专营美国贸易的船务公司上班。
1901年,在弗莱明20岁时,他的一个终身未婚的舅舅去世,留下了一笔较为可观的遗产,弗莱明分到了250英镑。
汤姆敦促他善加利用这笔财富,建议他学习医学。
7月,弗莱明通过16门功课的考试,获得进入圣玛丽医院附属医学院的资格。
而他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则是工作期间,他曾和来自这个学院的水球队比赛过。
学习期间,弗莱明获得了学校提供的各种名目的奖学金。
1909年,他通过了测试,获得外科医生资格。
但就此以后,他和外科就再也没有关系。
一战爆发,赖特率他的研究小组奔赴法国前线,研究疫苗是否可以防止伤口感染。
这给了弗莱明一个极其难得的系统学习致病细菌的好机会。
在那里他还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既含氧高的组织中,伴随着氧气的耗尽,将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
另外他和赖特证实用杀菌剂消毒创伤的伤口,事实上并未起到好的作用,细菌没有真正被杀死,反倒把人体吞噬细胞杀死了,伤口更加容易发生恶性感染。
他们建议使用浓盐水冲洗伤口,这项建议到了二战时期才被广泛采纳。
《青霉素及头孢》课件
![《青霉素及头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44c7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e.png)
在临床上,青霉素主要用于敏 感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 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中 耳炎、鼻窦炎等。
此外,青霉素也可用于预防某 些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如 心脏搭桥手术、器官移植手术 等。
03
CATALOGUE
头孢菌素的种类和用途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包括头孢噻吩、头孢唑啉等,具有广 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效果较好,但对革兰 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弱。
《青霉素及头孢 》ppt课件
目 录
• 青霉素的发现和历史 • 青霉素的种类和用途 • 头孢菌素的种类和用途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比较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及防治
01
CATALOGUE
青霉素的发现和历史
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的发现
由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他注意 到青霉菌周围的细菌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了青霉 素。
VS
头孢吡肟主要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和败血症等,而头孢匹罗 则常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和败 血症等。
头孢菌素的用途
头孢菌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尿路感 染、皮肤感染和败血症等。
在使用头孢菌素时,应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医嘱使用,避免出现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04
CATALOGUE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比较
抗菌谱比较
01
02
03
青霉素
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如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 一定作用。
头孢菌素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 阴性菌都有广泛抗菌作用 ,尤其对一些耐药菌株更 为有效。
青霉素及碳青霉烯PPT课件
![青霉素及碳青霉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b7344227284b73f24250d8.png)
3.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4.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则除上述适应证外,尚 可用于年龄在 3 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注意事项】
1.禁用于对本类药物及其配伍成分过敏的患者。
2.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更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青霉素不良反应
3.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 治疗梅毒和钩端螺旋体病时可 能发生赫氏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头痛,心动过速等,可能 与杀灭大量螺旋体后释放的非内毒素致热源有关
半合成青霉素分类
1.口服耐酸青霉素 2.耐酶青霉素 3.广谱青霉素 4.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 5.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
五.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类
1.药物:美西林、匹美西林、 替莫西林。 2.特点:为窄谱抗生素,主要作用于G-菌,尤对肠杆菌科细
菌较强活性>氨苄等; 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G+菌作用
差,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不敏感。 3.美西林主要用于大肠埃希菌和某些敏感菌所致尿
路感染和伤寒治疗,匹美西林为美西林双酯化合 物可与食物同服,替莫西林对产酶或耐庆大霉素 的某些肠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
3.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肝脓肿等。
三.广谱青霉素类
1.药物:氨苄西林(ampicillin),阿莫西林, 匹氨西林
2.特点: 耐酸,不耐酶,抗菌谱广(G+菌,G-菌) 有效,G+菌作用小于PG。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无效,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3.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阿莫西林 对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菌等作用强,对幽门 螺旋杆菌作用也较强,用于慢性活动性胃炎和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匹氨西林为氨苄西林双酯 化合物,在体内水解为氨苄西林,不受食物影 响。
青霉素PPT课件
![青霉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be283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4.png)
致病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历史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溶球咽脑球起放钩与素治草链引肺菌大血菌炎膜菌流线体抗合绿球起炎所叶疗性引、炎引行菌病毒用色菌的球致性:链起病 扁腥性髓梅破白感心肺中桃红脑膜伤染内炎耳体热脊炎毒风喉性膜、炎炎、 败血症等
青霉素历史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的抗菌谱
G+菌(革兰氏阳性菌) 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 色链球菌、不产酶金葡菌及多数表葡菌等; G+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 G+厌氧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 难辨梭菌、乳酸杆菌等。
青霉素的抗菌谱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历史 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谱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体内过程
吸收: 肌内注射吸收快且完全,0.5-1.0小时达 血药高峰浓度,并可维持4.0-6.0小时。 分布:青霉素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并 能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组织中包括炎 症时的脑脊液和房水中并达到有效浓度。 排泄:青霉素G几乎全部以原形经尿排泄。
过敏性休克
➢出 现 的 症 状 ➢产 生 的 原 因 ➢及 时 的 抢 救 ➢有 效 的 预 防
预防:重在预防
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局部用药; 详细询问病史; 用药前必须皮试; 青霉素需现配现用;静脉给药选用适宜溶媒; 避免病人在饥饿状态时用药; 注射青霉素后必须至少观察30分钟; 必须备好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
青霉素G(Penicillin G)
青霉素的发现PPT
![青霉素的发现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91280e55270722192ef7ab.png)
2.二析:弗莱明是怎样走上细菌实验之路的? 上完小学后,弗莱明跟随哥哥学习一些基本的医 学知识。后来有幸进入伦敦大学圣玛丽学院学习,成 了免疫学家赖特的助手,开始进行各种细菌实验。
3.三思: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为人类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青霉素的发现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作用,用它可以治疗许多以前无法治疗的疾病。直
时间比较长。
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弗莱明的试验过程,在 有了前期发现后不断努力,经过无数次试验,把自己 的研究向纵深推进。说明了弗莱明对待科学态度严谨。
探究:第9 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弗莱明 决定把在器皿中的试验转为活体动物实验,这使他的 研究越来越富有的日常用具的统称,如缸、盆、 碗、碟等。 造句: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玻璃器皿。 简陋: 简单粗陋;不完备。 造句:我住的房间虽然简陋,但很整洁。 常规: 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 造句:他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按常规来办。
理解词语 振奋: (精神)振作奋发。 造句:这个好消息真是令人振奋。 培育: 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 造句:袁隆平日夜奋战,终于培育出了新的 杂交水稻品种。
个艰难的过程。这也为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埋下了伏
笔,那些实验中的坏事情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发现。
“这太奇怪了!葡萄球菌怎么会不见了呢?难道绿 色霉菌与葡萄球菌相克?”弗莱明这样问自己。 这一心理描写表现了弗莱明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 出问题,善于提出科学假设。这种科学精神,正是伟大 发现的开始。
品析心理描写
青霉素的发现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正确认读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青霉素类药物PPT参考幻灯片
![青霉素类药物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547898efdd3383c4bb4cd259.png)
14/2/2020
6
分类
青霉 素类
14/2/2020
1 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
1 口服耐酸青霉素 2 耐酶青霉素
2 部分合成青霉素 3 广谱青霉素
4 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
5 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 7
青霉素G 目前仍为治疗敏感菌的首选药物,常肌内注射其钠盐
14/2/2020
18
禁忌症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14/2/2020
19
注意事项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皮试液为每1ml含 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0.1ml,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 者禁用。必须使用者脱敏后应用,应随时作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哮喘、湿疹、枯 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 3.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20单位/ml青霉素溶液30℃放置24小时效价下降 56%,青霉烯酸含量增加200倍,因此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 4.大剂量使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测电解质; 5.对诊断的干扰:
(1)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 则不受影响。
(2)静脉滴注本品可出现血钠测定值增高。 (3)本品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14/2/2020
20
14/2/2020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炭疽。 5.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钩端螺旋体病。 8.回归热。 9.白喉。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两位科学家把 盘尼西林制成药品 —青霉素,拯救了 无数人的生命!
弗洛里和钱恩
1945年……
弗来明、弗洛里、钱恩 ,三人一起获得诺贝尔 医学奖,以表扬他们的 贡献。
这个科学发现的故事 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这个科学发现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偶然的观 察
+
锐利的 眼光
+
寻根究底 的精神
科学发现
其他人继续专研
建立及拓展 科学知识
青霉素的故事
文前提示: 你知道青霉素是什么, 有什么用吗?它是怎样被 发现的?它的发现又有什 么意义呢?
预习检测: 以你喜欢的方式自由 读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预习检测:
霉菌 发霉 溶解 溶液 消化酶 生物酶 免疫 疫情 器皿 过滤 滤嘴
预习检测:
霉 溶 酶 疫 皿 滤
自主读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 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 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 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 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为“ 镭”,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 。彼埃尔也同意这种见解,可是当时有很多 科学家并不相信。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实验出 了错误,有的人还说:“如果真有那种元素 ,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
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 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他们怎样才能得到 足够的沥青铀矿呢?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 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根本买不 起。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政府赠送的一 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 纯镭的实验。
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 要把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 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 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 。就这样,经过3年零9个月锲而不舍的工 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 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 原子量。
“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
弗莱明皱了皱眉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
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0
培养皿周围没有 细菌滋生!! 霉菌能殺 死細菌!? 原因? WHY?21Fra bibliotek研究发现:
霉菌能够产 生一些杀死细菌 的化学物质
霉菌能产 生一些化 学物质。
盘尼西林
1943年……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 )发 现( )过程的描述,体 现了他是一个( )、( )的科学家。赞扬了他( )的精神。
“这太奇怪了! 葡萄球菌怎么会 不见了呢?难道 绿色霉菌与葡萄 球菌相克?”弗莱 明这样问自己。 他决定重新做一 次试验。
弗萊明 (1881-1955)
11
弗莱明先培养出绿色霉菌,经 过一段时间之后,得到了一小瓶 澄清的绿色滤液。然后又将绿色 滤液滴在长满葡萄球菌的菌丛上 ,几个小时以后,他发现原先长 得非常茂盛的葡萄球菌已经完全 消失了。
“那么这种绿色滤液对其他细 菌有没有作用呢?”弗莱明又一 次问自己。这种念头在脑海里一 出现,弗莱明就马上着手试验。
居里夫人发现镭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 元素放射线。但是,他只是发现了这种光线 的存在,至于它的真面目,还是个谜。这引 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激起了她童年时 就具有的探险家的好奇心和勇气。她认为, 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就同丈夫彼埃尔商 量。“这个课题选得很好,”彼埃尔说,“ 贝克勒线前年才发现,我想可能还没有人研 究。如果发现这种射线的性质和来源,可以 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不过,这是件艰巨的 事情,困难也很多。”
名言警句:
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 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 的劳动。 ——郭沫若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 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 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 ——卡冯伯尔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直到192年的某一天
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
“我知道,”玛丽微笑着说, “不过不要紧,有你这样一位尊敬的老师合 作,就一定会成功!”要研究放射性元素, 需要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彼埃尔东奔西跑, 最后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 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实验仪器很少, 屋顶漏雨,墙壁透风,条件实在太糟了。但 是居里夫人毫不在乎,专心做她的实验。在 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 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她把这些光线称为“ 放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