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
声,莫深乎义。
此句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大意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事物,没有能超过情感的,没有不是从语言开始的,没有比声音(韵律)更切合的,没有比道理更深入的。
可能有朋友觉得这样解释还是比较晦涩,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情感、语言、声音(韵律)、道理这是打动人心的关键要素。
所以,白居易接着写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认为:诗,情感是它的根,语言是它的苗,声音(韵律)是它的花,而诗的含义、道理、给人们的启迪则是果实。
虽然白居易谈的是做诗,但是,我们的演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篇好的演讲,必然是充溢着真情实感,必定能够带给听众以启迪,没有这一根一果,演讲就只剩下华而不实的空架子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我们平时引用比较多的,但是,后面的话大多数人却鲜有涉及,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对大师的话有一个更为准确的理解,避免断章取义的尴尬。
(每日一句由文若河老师遴选并撰写应用指导,每天8点左右由张嘴就来微信号准时发送,喜欢就关注一下,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受益。
)。
琵琶行艺术手法分析
琵琶行艺术手法分析琵琶行艺术手法分析中国优秀的经典诗词歌赋和小说文学等数不胜数,读后都给人心灵启发。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艺术手法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白居易的《琵琶行》之所以能千载传诵,远播域外,和它艺术上的造诣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本诗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有:1、笔墨含情。
这首叙事诗实际上也是一首抒情诗。
诗人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叙事,借事明情,因而感人至深。
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他认为诗有情自能感人,“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诗人在《琵琶行》中融情于景,附情于事,例如诗中三处关于江月的描写,均因情异而景变,各呈意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江面茫茫,月色溶溶,静影沉璧,反映了“惨别”时茫然无主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繁弦急奏之后戛然而止,出现了万籁俱寂的场面,以江心冷月烘托,更觉情满天地,无声可容,表现了听曲后茫然若失的心情;“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月明江水寒”,秋江寒夜,冷月无声,反映了琵琶女冷落愁苦的心境。
可见,诗人叙事不是纯客观地叙写,而是以情引发事件,事中寓有深情,事后触动感情。
因别情浓而思管弦,闻琵琶而心动,听演奏则别有幽情暗恨生,知身世更感叹嘘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是靠了情使两心相通。
诗人采用借事抒情的办法,就使抽象的情,使人可睹、可闻、可触、可感,也就使人觉得情实、情真、情深。
2、结构缜密。
这首诗四个部分,所写场面不同,内容迥别,可是各个部分却过渡自然,关系紧密。
首先是因事而延伸,前事是后事发生的前提,后事是前事发生的必然趋势,这就使前后各个部分胶粘无罅了。
因送客而闻琵琶声,缘声而访琵琶女,先听琵琶曲,再听妇人言,最后叙自己,如白云出岫,流水注坡,轻捷顺畅。
其次是意脉贯通,各段所写都围绕沦落之情,因而使所写内容虽多而不乱,虽杂而不散。
开始写送别,心事抑郁,就“未成曲调先有情”;次写演奏,情绪悲戚,确是“别有幽愁暗恨生”;再叙写身世,感情哀婉,颇令人愁肠欲断;最后抒不得志之情,与前面情调一致。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选段翻译及赏析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选段翻译及赏析原文:《与元九书》选段唐·白居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翻译: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
所谓诗,就是以情为根,以诗为苗,以声为花,以义为实的。
赏析:白居易作文和他写诗一样,思想感情袒露无遗,语言务求通俗浅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篇文章是在吸取前代和同时代作家所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自己的诗歌理论的纲领,总结他创作政治讽谕诗的经验,观点鲜明,文字生动流畅,有较强的说服力,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篇散文在简要地叙述他写作这封信的目的之后,以大量篇幅,列举文学史上大量作家和作品,用十分简洁的语句,叙述历代诗歌发展变化的概况,阐明《诗经》以来反映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
他从“六义”着眼,强调“风、雅、比、兴”是“六义”的精髓,并从“六义”的兴起、削弱,以至逐渐衰微、消失,评价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虽然还不能概括从上古到中古诗歌发展的全貌,但基本上能自圆其说,成一家之言。
他还提出诗歌的内容必须做到“根情”、“实义”,就是说诗歌所体现的感情和意义,正像植物的根和果实一样;而形式上的“苗言”、“华声”,是指诗歌的语言和声韵只是苗和花。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说明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即内容是诗歌的根本,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才能发挥它的社会功能。
按照这个观点,他在《诗经》之后,特别推崇杜甫的作品。
肯定《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等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名句,而对六朝以来出现的脱离现实、绮靡颓废的文风,“嘲风雪,弄花草”的形式主义作品加以批判和否定,态度明确,褒贬基本得当,为他提倡的新乐府运动揭示有力的理论根据。
白居易从自己的勤学苦读,谈到仕宦之后潜心诗歌创作,以及作品的巨大影响,在总结创作经验时,着重谈到文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得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结论。
设境悟情,激活体验论文
设境悟情,激活体验【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白居易)《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笔者通过“巧用语言,描绘情境”“利用媒体,展示情境”“游戏活动,再现情境”“转换角色,直入情境”等方式来创设情境,激活学生体验。
【关键词】情感体验情境激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白居易)《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而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为此,我们老师应巧设情境,激活学生的体验。
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上来。
一、巧用语言,描绘情境,激活体验德国一位作家曾经说过:“老师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
”是的,老师的语言是有感情的、有温度的。
课中,我们语文老师要学会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动情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去扣击学生的心扉,激活学生的体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如在教学《长征》时,课的一开始,媒体播放“四渡赤水”“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再配以气势磅礴的《长征》歌,学生已全部凝神注视,此时,我不失时机地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导入:有一个名字,它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有一行足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有一种精神,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
它就是——长征。
当孩子们齐读课题“长征”时,个个读得铿锵有力。
“最难的是开始”(高尔基语)。
这样的开场白简洁明了,引人入胜,感憾了学生,看着学生神采奕奕的神情,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知道学生内心的热情已被点燃,这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要上好这节课已不是难事了。
果然,课中孩子踊跃发言。
见解独特,朗读也是掷地有声,不难看出,如果语文老师能巧用语言描绘情境,激活学生体验,这节课定能“亮点多多”。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一、白居易诗歌主张的核心,是要求诗歌为政治服务。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这段话的意思十分清楚,是说诗歌最能够帮助帝王感化人心,治理天下。
他接下去说: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
音有韵,义有类。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
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宝也。
帝王如果重视诗歌这种政治作用,以六义、五音贯串其内容和形式,使之符合讽谕美刺、止乎礼义的要求,就可以沟通统治者和人民,使他们的感情和愿望得到统一,使一切社会矛盾达到调和。
帝王也就可以垂拱而理了。
再看《策林》六十九“采诗”: 所谓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宜之使言。
故政有毫发之善,下必知也;教有锱铢之失,上必闻也。
则上之诚明何优乎不下达?下之利病何患乎不上知?上下交和,内外胥悦,若此而不臻至理,不致升平,自开辟以来未之闻也。
皇帝以诗补察时政,百姓以诗泄导人情,采诗上闻,闻而纳谏,这样就可以防止人民越出封建统治的轨道,而达到至理升平。
正是从沟通君民、调和矛盾的思想出发,白居易在《新乐府序》里提出“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主张。
值得注意的是,在白居易看来,为君为臣与为民是统一的,没有矛盾的。
可以同时又为君臣而作,又为人民而作,但首要的、关键的还是为君。
《新乐府》里确实有不少为民请命的诗篇,有的甚至很激烈,然而白居易只是要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之废者修之,阙者补之。
人之忧者乐之,劳者逸之。
”使统治得以安定罢了。
白居易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作为一个谏官,他“有阙必规,有违必谏”⑶;作为一个诗人,他把诗歌也当作向皇帝进谏的形式——这便是《毛诗序》所说的“主文而谲谏”。
关于这一点,《与元九书》说得最明白: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请君入瓮”与“请生入情”记得是一节作文课,我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怎么才能设置一个让学生既有言表,有情抒而又切实可行的情境呢?最后,决定设计了一个迟到的小场景,让学生描摹一下老师上课迟到时等待的焦灼心理。
为了加重心理感受的效果,我还作了小小铺垫:我提前透露给课代表说本节语文课要听课,让同学们做好准备,然后请我们教研组的其他几个老师提前到教室里就座,营造听课的氛围。
我呢,躲在离教室不远的角落里等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设定了5分钟的时间,其间课代表焦急地到办公室找我两趟,我心里窃喜:看来今天课代表的感受最深切了(这是后话,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就在同学们焦虑不安中,我走上讲台,从学生们疑虑不解又不安的神情中,我可以猜出他们的所思所想:从未迟到的语文老师今天怎么能迟到呢?为什么迟到?更重要的是今天可是要听课的啊!我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解释,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当老师迟到的时候》。
“哦----”同学们恍然大悟,露出会心的微笑,既而埋下头去,沙沙的写作声汇成了一首流畅的音乐,欢快的唱响我们每个人心中!教学反思:那节作文课我收获了孩子们触发真情实感后的快意,收获了学生们自由畅快表达时的喜悦,课后参与的老师们笑谈:“你今天可是‘请君入瓮’啊!”,我赶忙补充:“我这就叫做‘请生入情’吧!”课堂教学的成功也给我了深深的启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白居易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通过精心准备的“言”、“声”“行”等诸多的教学语言,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主动思考的激情。
当然教师精心准备的可以是别出心裁的一个场景,可以是一个声情并茂的小故事,可以是娓娓道来的一句家常话,可以是一段乐曲,一幅漫画,更或者是生活片断的回顾,师生协作默契的共享……不一而足,不拘一格。
其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能迅速进入设置的情境中,实现与作者的心灵与文本精髓的对话,有效的帮助学生。
《与元九书》选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与元九书》选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的《古代文论选段》《毛诗序》选段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论·论文》选段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诗品序》选段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
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
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
塞客衣单,孀闺泪尽。
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
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与元九书》选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题画》画竹题记一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人间词话》三则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译文翻译[请记住我们国学梦 ]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怀抱在心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诗。
试论白居易《与元九书》的诗论主张
试论白居易《与元九书》的诗论主张,作者简介:朱彩霞、宋佳,扬州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 摘要:白居易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诗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理论家,他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与元九书》一文中。
文中他首倡“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注重诗歌“补察时政”、“,导人情”的讽谕作用;强调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白居易秉承传统儒家诗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发,在中国诗歌理论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白居易;《与元九书》;为时事而作;讽谕作用;文质并重,白居易不仅是我国诗歌史上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批评家,他的诗歌理论主要为其讽谕诗理论,散见于《新乐府序》、《读张籍古乐府》、《寄唐生》、《策林》与《与元九书》中,其中《与元九书》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与元九书》是白居易于元和十年被贬江州司马时写给好友元稹的信,写信旨在粗略陈述诗歌大端并结合自身诗歌创作经验来表明自己写文章的意图。
信中白居易对传统儒家诗论进行深一步的阐发,进而提出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诗论主张。
,一、“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结合自身诗歌创作经验,首次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
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阐发。
第一,白居易认为社会的“时”和“事”可以感发诗人进行诗歌创作。
在白居易以前,传统的儒家诗论也注重现实对人的感发,但大都侧重于自然生活,较少论及社会生活对人的感发作用,这是白居易的一个突破。
第二,白居易认为诗歌不应该是被动的反映现实,而应该主动的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在此之前,传统的儒家诗论只是在论及诗歌作用时提到一时之诗歌可以反映一时之盛衰,白居易则从创作论的角度提出诗歌应该反映时事。
,这种创作观念的提出与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有关。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一部分文人选择逃避现实,过隐居的生活,而另一部分文人则怀着浓厚的忧患意识准备重兴大唐盛世,白居易显然属于后者。
与元九书(节选)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作者简介
见前《琵琶行》。
解读
这段诗论文献的前五句谈诗歌感动人心的四个因素:情、言、声、义。
“莫先乎情”是说“情”能够率先打动人心,人心最容易被感情打动。
“莫始乎言”是说以情动人还必须依靠语言,没有语言表达,动人之情是无法打动人心的,语言作为表达感情的工具,是不可或缺的。
“莫切乎声”是说具有声韵之美的语言能够使感情更好地切入人心,产生更好的效果。
白居易从“感人心”的角度谈“声”之重要,比单纯从听觉美的形式效果角度谈诗歌的声律美更为深刻。
“莫深乎义”是说诗歌中的思想意义对人心的感动最为深刻。
白居易认为情、言、声、义也是诗歌构成的基本因素,他用花株做比喻,恰当而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这四个因素对于诗歌构成的意义和作用:“根情”是说“情”对于诗歌,就像“根”对于花株,从诗歌之根的高度强调情的重要性。
“苗言”是说语言对于诗,就像花株之苗,有苗,花株才能存在,语言是诗歌花株得以存在的“苗”。
“华声”是说诗歌的声韵
就像花株上开放的花朵,这一比喻强调了诗歌语言声韵美的重要,在白居易看来,声韵美不仅具有悦耳的听觉效果,更有“感人心”的感化效果。
“实义”是说诗歌中的思想意义就像花株上结的果实,果实可食可用,具有现实功用性,诗歌中的思想意义对于现实生活能发挥出切实的实际作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是一句古代的警句,意思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事情,莫过于情感。
这句话既是对情感的重要性的强调,也是对人之本性的一种认识。
人性中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情感。
情感可以说是人类最原始、最本真的一面,是构成人的灵魂的基石。
人无情即无爱,无爱即无温度,无温度即无人性。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最质朴的连接,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情感纽带,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同时也能让人变得更加温暖和有力量。
感动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人们在与世界发生接触的过程中,因某种特定的事物或者事件而产生的情感冲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感人的事情所触动,比如一次深夜的心灵交流、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次真诚的道歉、一次勇敢的奋斗、一次温情的关怀等等,这些感人的经历或者情感碰撞,都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怀。
感动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力量,是因为它能够直接触动人的内心,引发起我们最真实、最深刻的情感。
当我们感受到别人的真诚、善良和关怀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得到滋润和安慰,我们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而当我们见证他人的坚韧、勇敢和奋斗时,我们也会受到鼓舞和启发,我们会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和动力。
感人之事往往可以触动人们最为深沉的情感,它能够打破我们对于世界和人性的偏见,促使我们去关注和理解他人的需要,增强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感人的事情有时也是一个智慧的启示,可以让我们从某种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认识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并激发我们朝着更加有意义和质量的生活目标努力。
所以,无论是作为参与者还是观察者,我们都应当珍惜每一次感动,因为它有力地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和呵护我们的情感,要更加努力去了解和关爱他人,要更加坚定地追求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梦想。
只有在感动中,我们才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才能够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美好和幸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是对于人性中情感的肯定和强调,它让我们意识到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真实和深沉的连接。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时皇帝初继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
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白居易《与元九书》白居易的诗歌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与元九书》中,其核心观点是强调诗歌创作要有为而作,不是为艺术而艺术。
即“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虽然白居易对于诗歌的抒情本质是有深刻的认识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但他强调的重点是“义”,也就是主张借助诗歌达到一种功利的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可以看出,白居易继承了儒家传统知识分子的积极干预现实的精神,这种精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救济人病,裨补时缺”。
白居易认为诗人应该用饱蘸同情之心的笔墨来抒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暴露时政的弊端。
由此可见,他继承了传统儒家诗论中的“刺”的文学功能观。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积极实践着他自己的诗歌功能观。
最为著名的便是他的讽谕诗。
白居易的讽喻诗都是在“泄导人情,补察时政”的思想下创作的,为此他也触怒了当时的一些豪门权贵。
比如他说自己在写讽喻诗时,“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然而,他并没有被吓倒,白居易认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代表的应该是正义和真实的声音,他应当敢于直面现实,大胆揭露现实的黑暗和矛盾。
这种“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的创造态度,既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时对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的重大突破。
材料作文《古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
材料作文《古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与元九书》材料二:从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出发,跟随时间的长河顺流而下,我们能够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在经典的篇目中把握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困惑,提出“古诗鉴赏有没有必要”的疑问。
综合理解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叙写你阅读学习古诗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对古诗阅读是否必要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古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在语文古诗词课上奋笔疾刷数理化习题;也有些同学为了考试而拼命修炼所谓的古诗词“答题技巧”;更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困惑,提出“古诗鉴赏有没有必要”的疑问……而我认为,中国古诗词滋养中华儿女的心灵,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习古诗词。
首先,古诗词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感知到诗意的美。
很多人都感慨,出门旅游的时间太少,即使出了门,处处都是人,也无风景可欣赏,殊不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
春日,当别人感慨阴雨绵绵、春风乍起时,读过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人,却能领会到另一种清新活泼之美。
夏日,当别人厌烦烈日炎炎、蝉儿嘶鸣时,读过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人,却能在夏夜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之美。
秋日,当别人哀叹秋风萧瑟、万物寂寥时,读过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人,却能体验到将目光看向晴空的广阔美。
冬日,当别人抱怨天寒地冻、单调冷清时,读过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人,却能在冰天雪地里发现别样的豪放美。
古诗词给寻常的景物加上一层文化美的滤镜,让我们感知到别样的美。
舟是李白的轻舟,驴是陆游的毛驴,普通的事物在腹有诗书的人眼里不再普通。
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译文赏析
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译文|赏析《与元九书》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平易流畅,洋洋洒洒,思想感情坦露无遗,语言文字通俗浅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与元九书》原文唐代:白居易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卒不能成就其志,以至于今。
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意,忽如会面,心所畜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相去万里也。
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浊,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
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
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
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
音有韵,义有类。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
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
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
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
于时六义始剚矣。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
《诗》、《骚》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
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一句关于人情感的古语,意思是引起人的感觉和情感,最重要的是情感。
人类是一种有情感的动物。
我们有喜怒哀乐、爱憎等感情。
这些情感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情感,如言语、语言、肢体动作等等。
情感的表达不仅可以让自己舒缓情绪,也能引起他人的共鸣,产生共鸣。
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提醒我们在表达情感时,情感的深度和真实性最为重要。
我们需要用真诚的心去表达情感,才能引起他人的共鸣,让人们真正感到动容。
如果我们的情感不够真实,甚至是虚伪的话,那么就很难感动别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有些人因为爱情而相扶到老,有些人因为亲情而义无反顾地奉献。
我们也总能在影视、小说等艺术作品中找到那些让人动容的情节。
这些故事之所以能够感人,是因为它们会唤起我们心中的共鸣。
当我们身处在类似的情境中时,我们也会想到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也会被它们所感染,引起内心的共鸣。
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是一个提醒我们要珍爱情感的句子。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的关注点往往会被各种新闻、事件所牵连,渐渐地忽略了内心的情感。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回归内心,去思考我们自己的情感,及其在生活中的价值。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个句子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情感,要去表达和传递情感,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能够感受到真诚的情感。
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地感受到分享快乐、减轻痛苦,而不是单单地被身边的东西所牵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出自《庄子》中的一段话,意思是情感是能够打动人心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情感的存在,一切感动都不可能发生。
这句话所包含的哲理深奥而且富有启发性,它提醒我们,人类的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正是情感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意义。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情感又可以分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
这些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思维和处世方式。
在人际关系中,情感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幸福和快乐。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情感,我们的生活才显得如此丰富多彩,有了情感,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情感是人们创作优秀作品的灵感之源。
文学、艺术、音乐等优秀作品往往能够打动人的心,让人流连忘返。
而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如此感人,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作家在创作作品时,往往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让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音乐家也是如此,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背后,往往蕴含着作曲家对生活、情感的深刻理解。
艺术家同样也是如此,他们利用画笔、色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让观者产生共鸣。
由此可见,情感是人们创作优秀作品的灵感之源,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存在,这些作品才能够感动人心,获得认可和赞赏。
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
人的行为往往受情感的支配,一种情感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爱情会使人变得宽容和体贴,让人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
亲情会使人更关心家人的福祉,友情则会让人更加睦邻友善。
而愤怒、悲伤等负面情感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使人做出一些后悔的事情。
情感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它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让人变得更加勇敢、坚定和自信。
有了情感的支撑,人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情感是人们交往沟通的桥梁。
在人际交往中,情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句话是说,能够让人深深感动的事物,最先触动的是情感。
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之一,也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联系,无情感的存在是
没有意义的。
无论是文学、艺术、电影、音乐还是生活中的点滴,都需要情感的支撑和推动。
读一
本好书,能够让我们感同身受,从中学到生活的智慧;欣赏一部好电影,能够让我们情不
自禁地泪流满面,感受到爱、恨、喜、怒或者感慨等各种情感的涌动;欣赏一首动人的歌曲,能够让我们沉浸在音乐的情感世界中,感受到人类最纯粹、最真实的情感。
除了娱乐和文化活动,情感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朋友、
爱人、同事,都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情感支撑。
与家人共度团聚时,亲人之间相互关怀的
情感让人感到温馨和愉悦;与好友相处时,彼此之间的真诚和信任让人感到安心和放松;
与恋人约会时,火热的爱情让人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满足;与同事共事时,真诚的友谊和相
互鼓励让人感到团结和互助。
情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源于我们内心的需求,也能够让我们关注
到他人的需求。
情感的支撑让我们在生活中变得强大和坚定,它不仅能让我们更快乐、更
满足、更幸福,还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有爱心、关爱他人、热爱生活。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感知能力和生命力量,它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珍惜并更好地发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听他
人的感受,用情感滋润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因情感而更加丰富多彩。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作为教师,感情的付出带来的是学生的上进,爱心换来的是学生的进取心。
爱是情感诱导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催化剂。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才能引导学生成才。
从事教师职业以来我一直把它作为教学的基础,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的听取他们的意见,把他们当做朋友来对待。
有一次一个学生打电话说她对课上讲的内容不是很清楚,问我有没有时间再给她讲讲,还问我相关的题目应该如何去解答。
我觉得她会问问题,说明她的态度还是很好的,而且学生有问题,老师应该给出回答。
所以我告诉她我会提前去教室,她可以过来问问题。
讲的时候学生听得很认真,我给她概括了相关题目的解法。
当她听懂后,她对我说:“老师,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
”我及时地鼓励她说:“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经过多次给她课外辅导,并找她谈话,做她的思想工作。
在接下来的一次测试中这个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平时化学总是不及格,这次竟然考了64分。
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她,并且自己花钱为她买来笔记本作为奖品。
她当时还很不好意识的推辞说不要。
我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小小的礼物是老师的一片心意,每个老师都和家长一样希望你能学习好,将来能考上大学。
希望你能珍惜时间,努力拼搏,那就是对老师、家长的最好的回报。
”从此她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老师的感情也更贴近了,上课也学会了认真听讲,整个人有了很大的进步。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是爱与责任支撑的职业。
有了爱与责任,就不会有爱的荒原;有了爱与责任,就不会有心灵的沙漠。
浅谈《报任安书》的美学价值(1)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报任安书》的美学价值浅探江苏省海门中学杨妙新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虽然说,这是白居易给诗歌下的定义,以体现他新乐府运动的主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用过来,推而广之,说明一篇好的作品是应该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枝叶,以优美动听的声韵为花朵,以深刻的含义为果实。
《报任安书》,就是这样的一篇“先乎情”,“始乎言”,“切乎声”又“深乎义”的好作品。
前人对《报任安书》有极高的评价,赞誉它是“绝代大文章”、“宏制巨篇”、“百代伟作”、“天下奇文”。
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简要阐述作品的美学价值。
第一,情:奇冤奇耻,唏嘘欲绝。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一封回信,其写作年代,一说是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另一说是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
任安,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是司马迁的一个好朋友。
天汉三年(前98),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中书令这个官职表面上看起来是皇帝近臣,位高权重,实则类似于宦官,更何况是“至微至陋”的“刑余之人”,为士大夫所不齿。
任安不知道内情,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慎于接物,推贤进士”。
司马迁深感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
后来,任安因为戾太子举兵事下狱,可能将于十二月被斩首,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对于自己的不幸遭遇,司马迁其实是很不愿意提及的,然而朋友即将离世,若再不剖析心志,让老友带着误解抱恨而终其情何以堪?再说自己也将完成史记著述不必再苟活于人世,所以借此机会,在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酣畅淋漓地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多年的痛苦与愤懑。
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正在全身心地撰写《史记》,却因为文人的正直遭遇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天汉二年(前99)夏天,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替李广利押运辎重。
(4)白居易《与元九书》(感人心者……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节选)——白居易(唐)【原文】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
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贤圣,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
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
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白居易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参考译文】所谓文,起源真是太久远了。
三才都有自己的文:上天的文,以三光为首;大地的文,以五材为首;人间的文,以六经为首。
就拿六经来说,《诗经》又是为首的。
为什么呢?因为圣人就是用诗感化人心,而使天下和平的。
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
所谓诗,就是以情为根,以诗为苗,以声为花,以义为实的。
上自圣贤,下至愚人,微小如豚鱼,幽隐如鬼神,种类有别而气质相同,形体各异而感情一致。
接受声音的刺激而不产生反响,接触到情感的影响而内心不感应,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鎔入五音,使之合于规范。
【参考赏析】《与元九书》是白居易的代表作,文中阐述了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观念。
白居易四十四岁到江州不久,即开始写《与元九书》,他在《与元九书》中说他当时将己作八百余首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君入瓮”与“请生入情”
记得是一节作文课,我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怎么才能设置一个让学生既有言表,有情抒而又切实可行的情境呢?最后,决定设计了一个迟到的小场景,让学生描摹一下老师上课迟到时等待的焦灼心理。
为了加重心理感受的效果,我还作了小小铺垫:我提前透露给课代表说本节语文课要听课,让同学们做好准备,然后请我们教研组的其他几个老师提前到教室里就座,营造听课的氛围。
我呢,躲在离教室不远的角落里等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设定了5分钟的时间,其间课代表焦急地到办公室找我两趟,我心里窃喜:看来今天课代表的感受最深切了(这是后话,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就在同学们焦虑不安中,我走上讲台,从学生们疑虑不解又不安的神情中,我可以猜出他们的所思所想:从未迟到的语文老师今天怎么能迟到呢?为什么迟到?更重要的是今天可是要听课的啊!我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解释,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当老师迟到的时候》。
“哦----”同学们恍然大悟,露出会心的微笑,既而埋下头去,沙沙的写作声汇成了一首流畅的音乐,欢快的唱响我们每个人心中!
教学反思:
那节作文课我收获了孩子们触发真情实感后的快意,收获了学生们自由畅快表达时的喜悦,课后参与的老师们笑谈:“你今天可是‘请君入瓮’啊!”,我赶忙补充:“我这就叫做‘请生入情’吧!”课堂教学的成功也给我了深深的启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白居易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应
该通过精心准备的“言”、“声”“行”等诸多的教学语言,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主动思考的激情。
当然教师精心准备的可以是别出心裁的一个场景,可以是一个声情并茂的小故事,可以是娓娓道来的一句家常话,可以是一段乐曲,一幅漫画,更或者是生活片断的回顾,师生协作默契的共享……不一而足,不拘一格。
其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能迅速进入设置的情境中,实现与作者的心灵与文本精髓的对话,有效的帮助学生。
当然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住情境设置的“度”,不能让它变成教师表演自我的舞台,耍噱头的场所,一切一切的设置不过是学生前行的一架梯子、一根手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