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大自然的语言主要内容概括
大自然的语言主要内容概括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物候现象”具体指水中动物和天上飞禽的活动,向人们报告着某个季节的来临。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
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大自然的语言》是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创作的科学小品文。
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
全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浅显确切、简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因而通俗易懂。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他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以下是就业指导网为您搜集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理解该文有所帮助。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7分)(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2)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3)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5)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读后感
说起大自然,人人都会神往。
是啊,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们,有谁不想去放松一下,走近自然,走入自然呢!那里空气清新,有柔和的轻风,幽静的草地,绿色的森林......让人有种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感觉。
《大自然的语言》文章主要写了大自然会说话,天上的白云,蚂蚁,蜗料,大鹰,大树,鱼,化石都代表着大自然不同的语言。
读了《大自然的语言》,我知道了大自然是奇妙的,大自然中的任何一样东西都能告诉我们知识,可最重要的还是细心观察,如果你不爱学习,粗心大意,就算非常有用的知识从你身边走过,也是浪费,所以我们应该做每—件事的时候要细心观察,寻找奥妙。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文章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
“大地”“苏醒”是拟人的笔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个长句,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次第”用得非常典雅。
燕子是“翩然归来”,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
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
“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为下文用另一个拟人“大自然的语言”作准备。
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
总之,作者在第一段运用的优美词语,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以这些优美词语为主,又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直像─篇写景散文的开头。
《大自然的语言》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课文,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文章写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多次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篇以物候为说明对象的事理说明文,作者用生动而又不失严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物候的概念、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最后发出加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丰收的呼吁。
《大自然的语言》对帮助中学生科学认识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中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篇章地位在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已经编排了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和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等事物说明文,因此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大自然的语言》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说明文阅读和学习基础。
但从事物说明文过渡到事理说明文的学习,知识更加抽象化,学习难度也随之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第四学段“学生应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八年级下册教材中事理说明文的学习被安排到了第2单元,体现了对科普类文章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构建的重视。
这一单元全部由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事理说明文组成,在说明时往往引用较多的数据和现实中的例子,更容易使中学生直观的感受说明文内在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条理清晰、结构层次分明,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同时写作语言比较浅近、生动,篇幅较短,在整个单元中学习难度较小,所以被放到了单元第1课的位置。
通过对它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事理说明文的阅读和分析的方法,再推广到其他同类课文,体现了难度梯度。
在本单元最后还有以“说明的顺序”为主题的写作训练,这启示我们在进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时,应重点关注说明顺序和文章内在逻辑的分析。
二、写作特色(一)写景式导入-抓住物候的季节特征与一般的说明文相比,《大自然的语言》的开头显得与众不同,它没有直接提出本文要说明的对象,而是先给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解析版)-“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
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
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
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
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
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
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
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读后感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读后感《<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读后感》哇塞!读完竺可桢爷爷写的《大自然的语言》,我这心里就像开了锅一样,翻腾得厉害!一开始,我就好奇,大自然还会有语言?它又不会说话,能跟咱们说啥呀?结果一读才知道,原来大自然的语言可多啦!比如杏花开放啦,桃花绽放啦,这都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春天来啦!竺可桢爷爷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就像天上的云,它的变化可不简单,有时候像棉花糖一样白白胖胖的,有时候又黑沉沉地压下来,好像要把世界吞掉。
竺可桢爷爷说,这就是大自然在跟我们说话呢,告诉我们天气要变啦!这难道不神奇吗?还有啊,那南飞的大雁,不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吗?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难道只是为了好玩?才不是呢!它们是在告诉我们秋天到了,该准备过冬啦!我就在想,我们平时咋就没注意到这些呢?难道我们的眼睛都被手机、电视给迷住了,看不到大自然的美啦?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
那天的风特别大,把树叶吹得哗哗响。
我当时还觉得烦,这风咋这么大,吹得我头发都乱了。
现在想想,这风不也是大自然在说话吗?它可能是在说:“小朋友们,要变天啦,快回家吧!”可我当时愣是没听懂。
读了这篇文章,我就跟我同桌说:“你知道不,大自然会说话!”他居然白了我一眼,说:“别瞎说,大自然咋说话?”我就急了,说:“你咋不信呢?你没看竺可桢爷爷写的文章吗?”然后我就给他讲啊讲,讲得我口水都干了。
最后他说:“行啦行啦,好像有点道理。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多去观察大自然,听听它到底在跟我们说啥。
要不然,大自然该多伤心啊,它天天跟我们说话,我们却不理它。
我们可不能总是待在屋子里,只知道玩游戏、看电视。
得多出去走走,看看花开,听听鸟鸣,感受感受大自然的温暖怀抱。
不然,我们不就成了“聋子”和“瞎子”,错过了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儿吗?总之,读完这篇文章,我就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个能听懂大自然语言的聪明孩子!。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读后感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读后感
以前吧,我看春天花开了,秋天树叶落了,就觉得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
可竺可桢先生就像是一个揭秘者,他告诉我这些都是大自然在“说话”呢。
就拿桃花来说,它可不是随便什么时候想开就开的,那是受到了气温、光照这些因素的指挥。
桃花开了,就好像是大自然拿着一个大喇叭在喊:“春天来喽,气温合适啦,大家可以活跃起来啦!”这让我突然觉得大自然就像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超级大系统,每个生物、每个现象都是它的单词或者句子,组合起来就是一篇超级神奇的文章。
竺可桢先生在书里还讲了很多关于物候学的知识。
哇,物候学这个词以前对我来说可陌生了,就像一个住在遥远星球上的概念。
但是读完之后,我就明白了,原来它就是专门研究大自然这种“语言”的学科。
它就像一个翻译官,把大自然那些看似平常的现象,翻译成我们能懂的知识。
比如说,某种鸟儿提前飞走了,这可能就是在告诉我们天气要变冷啦,或者是它们栖息地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就像是鸟儿在给我们通风报信,要是我们能听懂,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像农民伯伯就可以根据物候现象来安排农事,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都有大自然在旁边“悄悄提示”呢。
而且啊,这书还让我意识到我们人类和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就像住在大自然这个大房子里的房客,要是我们不懂大自然的语言,乱搞一通,比如说乱砍树木、破坏环境,那就等于是在这个大房子里乱砸乱摔东西。
最后呢,大自然这个房东肯定是要生气的,那我们可就惨啦,什么洪水啊、干旱啊这些灾难可能就会找上门来。
所以啊,我们得好好地去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尊重它的规律,这样我们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一直住在这个美丽又舒适的大房子里。
5.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
文章体裁。接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 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 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说明文具 有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知识性等 特点,其语言准确严密、平实生动。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作 诠释、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画图 表等。
B.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 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目标奋勇前进。
C.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 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 还珠了。
D.自黄网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 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 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 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 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 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 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 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 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 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 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 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 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大自然的语言》课下注释(部编版语文八下)
《大自然的语言》课下注释
①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②【次第】依次。
③【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④【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⑤【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①【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是模拟布谷鸟的叫声,赋予它这样的意义。
禾,这里指稻秧。
②【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①【榆叶梅】一种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花粉红色,核果球形,红色。
②【连翘】一种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①【生态学】研究生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张坊中学古兆军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心词由“大自然”来修饰,这就让我们明白:此处所说的“语言”可不是人类的,文章要讲的是“大自然”(即自然界)的“语言”。
于是,这就让我疑惑: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大自然怎会有语言?进而,好奇心也驱使我思考:若真有语言,自然界的语言是什么呢?带着渴求,走进正文。
课文第一段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使人感到突兀非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
但是,只要细心推敲句中“苏醒”一词,还是能够理解这句话讲到了春季即将来临(“立春”的“立”字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季即将来临),大地上开始万物复苏。
紧接着往下读第二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第三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第四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笔墨描绘了花草鸟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
继续往下读,便看到“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这句话。
刚读完时,脑子里慢慢出现了骄阳下,各种水果慢慢长大的动画。
但定睛再读,我们发现这句话的主干是“夏季是时期”。
查词典,时期是(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的意思。
结合词义,那么这句话就有了强调夏天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之意。
让人似有所感:这像是在介绍吧。
下面的第六、七句写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紧接着,第八句的后半句又展现了冬天的“风雪载途”。
如果仅看前八句,文章开始部分只是由形象优美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风景画。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勾勒诗情画意的四季图仅仅就是为了展现大自然景色的迷人色彩吗?若这样写下去,似乎文章就成了写景的散文了吧。
接着往下读,第九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引起了我的注意。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曾经说过:“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
”这句话意味深长,反映了竺可桢对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视和热爱。
在竺可桢看来,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更是一种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语言。
首先,竺可桢认为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规律和规则,而这些规律和规则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表达。
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都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同样,在生物学中,遗传密码、蛋白质折叠等现象也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解释。
因此,竺可桢认为数学是一种能够精确描述大自然现象的语言。
其次,竺可桢认为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描述现象的语言,更是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
在他看来,通过运用数学工具和方法,人们可以发现许多以前未知或难以理解的现象。
例如,在天文领域中,人们利用天文观测数据和复杂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了许多宇宙现象,如黑洞、暗物质等等。
这些发现都离不开数学工具和方法的运用。
最后,竺可桢认为数学是一种美妙的艺术。
在他看来,数学的美不仅体现在精确性和逻辑性上,更体现在它的美感和审美价值上。
例如,在几何学中,人们通过构造各种形状和图形来探索其内在的美感和规律性。
而在代数学中,则通过运用各种符号和公式来描绘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
这些都是数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竺可桢认为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并且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描述现象的语言,更是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和一种美妙的艺术。
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更加重视数学这门学科,并且努力掌握其中精髓所在。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竺可桢
竺可桢先生的《大自然的语言》讲述了大自然的语言对人类的影响。
作者从生命、运动、色彩、形态和声音五个方面出发,对自然界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竺可桢先生认为,生命中蕴含着许多信息,生物的运动语言也是一种自然的语言。
他以草原上的群鹿、河流中的鲤鱼为例,探讨了它们的运动语言的含义和作用。
色彩也是大自然的语言之一,在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色彩是用来传递信息的。
例如,毒蛇的蛇斑颜色、昆虫的身体颜色,都能传递它们的生存信息。
形态也是大自然的语言之一,各种形态的植物和动物都有其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
作者通过解析世界各地不同的山峰、河流、岩石和兽类形态,阐述了它们的语言。
此外,声音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在动物和植物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鸟儿的鸣叫、昆虫的声音、风和水的音乐,都传递着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先生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述,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大自然的语言,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意义和价值。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阅读附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阅读附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幺:“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重点难点疑点解析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重点难点疑点解析1.为什么称物候现象为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用大自然的语言来做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调节各项活动的重要工具。
它本来是人类所独有的。
但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等,也能向人们传递某种消息,预报各种农事。
如杏花开了,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应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割麦插禾。
这就好像是大自然也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与人交流思想一样,因此,本文的作者,就用了大自然的语言来做这篇介绍物候学常识的文章标题。
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不但生动形象、贴切风趣,而且比起其他的简介物候学一类的题目来,新颖别致,更富有吸引力。
2.《大自然的语言》语言有什么特点?本文语言准确,同时也十分生动传神。
除了前边说到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外,还注意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形容和描绘,如第一段,说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渐渐,说明春天来临有个渐变的过程。
沉睡、苏醒对比使用,把大地人格化。
花的次第开放,让人眼前展现出一幅从一枝红杏到春色满园的融融春光。
以翩然状写燕子归来,燕子轻捷、洒脱、优美的体态跃然纸上。
以籁籁状写秋叶落地,以销声匿迹写昆虫的隐没,以衰草连天写深秋的荒冷,以风雪载途写严冬的酷寒,都很恰当传神。
3.举例说明《大自然的语言》运用拟人手法的特点。
这篇文章的拟人手法更有特色,说得更加生动。
为了说明物候现象对于安排农事的意义,把物候说成大自然的语言。
所举的三个例子都用了拟人手法。
植物举两个例子,用对偶句使之相映成趣: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大自然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前句说传语,后句说暗示显得生动活泼,极有情趣。
布谷鸟的例子,说法更有变化。
如果前两句凑成一组排比,改写成:布谷鸟来了,又好像大自然在唱道要赶快割麦插禾,那就嫌呆板无味,传情达意差远了。
课文详解丨八下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
八下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5 大自然的语言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内容也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其实,“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
二、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另著有《竺可桢全集》。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次第:依次。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sù簌:形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载zài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yīng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连翘qiáo:一种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衰shuāi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二、主题概述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内容,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于农业丰产的科学,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为农业带来更大的进步。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四、思考探究1.课文第1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描写;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它们的轻快敏捷;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作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文本解读(部编本)
《大自然的语言》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1963年,竺可桢的《物候学》一书出版在即,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一部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
同年,《科学大众》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文章,署名即为竺可桢、宛敏渭。
篇尾编者注明:“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
”原文约4900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
“大自然的语言”是原文的第一个小标题。
2、文题诠释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独有的。
但是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可以帮助安排农事,好像是大自然在传递信息给人类,在教人类如何安排农事一般。
所以,自然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既贴切自然又生动有趣,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换做“简介物候学”或是“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作题目就显得呆板、乏味,难以吸引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主旨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4、内容解读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接下来依次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文章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如第三段中“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的多样性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的多样性与农业
生产的重要性
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竺可桢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描述了物候现象。
他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动植物的反应、天气的变化等,展示了物候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同时,他也强调了物候现象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物候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具体来说,竺可桢在文中提到了许多物候现象,如燕子的迁徙、布谷鸟的鸣叫、植物的开花结果等。
这些现象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是大自然的语言,传递着关于气候和环境的信息。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和生活。
此外,竺可桢还通过对比试验、观测记录等方法,详细描述了物候观测的过程和方法。
他强调了物候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呼吁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丰收。
总之,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科学的分析,展示了物候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强调了物候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并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逻辑 时间 顺序 由 空间 到
由 主 到 次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 木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 1---3 ) 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 学. 第二部分( 4---5 )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 重要性. 第三部分( 6---10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 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 11---12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销声匿迹 nì
i 风雪载途 zà
呈现 ché 衰草连天 shuāi nɡ
n 谚语 yà 连翘 qiá o 结束 shù
酝酿 Yù nià ɡ 纬度 wěi n n
草长莺飞 zhǎn ɡ yīn ɡ
2、给加点字注音。
(zăi) 记载 风雪载途 (zà i) o) 连翘 (qiá 翘尾巴 (qià o)
竺 可 桢
大 自 然 的 语 言
春 柳
夏 荷
冬 梅
秋 枫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 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不同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季节的变换更 替,能够据此来安排农事活动,自 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 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 息。
衰草连天 (shuāi) 鬓毛衰 (cuī)
观测 (guān) 播种 (zhŏng) 道观 (guà 耕种 (zhò n) ng)
) 差劲 (chà 参差 (cī)
(luò ) 落叶 差异 (chā) 丢三落四 (là ) 差遣 (chāi) 落枕 (là o)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1
做读书摘要,填写课文提纲: 做读书摘要,填写课文提纲:
(1— 3 )用(
具体生动 的语言说明什么是物 )
候、物候学。 物候学。 (4— 观测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5 )观测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 6 — 10 )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1 —12)研究物候现象的重大意义。 )研究物候现象的重大意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 排列顺序应当是 四个因素的排列顺序 四个因素的排列顺序应当是:
A 经度 纬度 高下 (海拔) 古今 海拔) 海拔) B 纬度 经度 高下 (海拔) 古今 海拔) C 高下 纬度 经度 (海拔) 古今 D 古今 纬度 经度 高下(海拔 高下(海拔)
夏热 南北温度 差别不大
气候 复杂多样
高下 差异
古今的差异
Hale Waihona Puke 原因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 导
致 造 成
返回教程
差异
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预报农时, 预报农时 2.确定农作物区划 确定农作物区划 3.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的日期 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的日期 4.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5.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大 自 然
竺 可 桢
的 语 言
作者简介
竺可桢,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教育家。中 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 的奠基者。在台风、季 风、气候变迁、农业气 候、物候、自然区划等 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 主编了《中国自然区 划》、《中国自然地理》 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 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春 柳
夏 荷 秋 枫
注意字音
竺可桢 连翘 经度 纬度
wěi jīng qiáo zhú zhē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俗易懂诉阅者――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张坊中学古兆军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心词由“大自然”来修饰,这就让我们明白:此处所说的“语言”可不是人类的,文章要讲的是“大自然”(即自然界)的“语言”。
于是,这就让我疑惑: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大自然怎会有语言?进而,好奇心也驱使我思考:若真有语言,自然界的语言是什么呢?带着渴求,走进正文。
课文第一段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使人感到突兀非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
但是,只要细心推敲句中“苏醒”一词,还是能够理解这句话讲到了春季即将来临(“立春”的“立”字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季即将来临),大地上开始万物复苏。
紧接着往下读第二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第三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 第四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笔墨描绘了花草鸟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
继续往下读,便看到“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这句话。
刚读完时,脑子里慢慢岀现了骄阳下,各种水果慢慢长大的动画。
但定睛再读,我们发现这句话的主干是“夏季是时期”。
查词典,时期是(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的意思。
结合词义,那么这句话就有了强调夏天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之意。
让人似有所感:这像是在介绍吧。
下面的第六、七句写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紧接着,第八句的后半句又展现了冬天的“风雪载途”。
如果仅看前八句,文章开始部分只是由形象优美的描写展现岀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风景画。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勾勒诗情画意的四季图仅仅就是为了展现大自然景色的迷人色彩吗?若这样写下去,似乎文章就成了写景的散文了吧。
接着往下读,第九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引起了我的注意。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中的“是”作为指示代词,解释为“这”。
“周而复始”中的“周”解释为“绕一圈”,“始”解释为“开始”。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即年年像这样,绕一圈又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像这样”当然是承上而言,这里的“这”不就是我眼中作者描述的四季图吗?看来,这句话是为前面的描述做了一个总结,使我们了解到了这是带有规律性的景象。
我们知道,说明就是介绍,这第九句的介绍实际告诉我,科学家竺可桢不是在写散文,而是要让我们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弄清这一点以后,再来看前八句话,我们会明白,作者在前面几句的描述是精心构思的,一方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读者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
如此“科普”,真是用心颇深!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基于科普文章通俗易懂的需要,基于更明白说明事理的需要。
于是,再来看四季图,这就不是普通的景象了,而是关于科学领域方面的自然界的现象了。
这样,我们就必须重新再读这段,来搞清楚“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到底是什么意思。
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岀,“是”应该指向的是自然界的现象。
在前八句中我们可以提取岀这样一些现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
燕子翩然归来。
布谷鸟也来了。
植物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的景象,(它们)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将这些现象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得岀自然界里生物的现象: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休眠,候鸟的迁徙、昆虫休眠等,以及自然界非生物变化:解冻、始雪、结冻等。
在第九句中作者进一步总结强调,这些生物现象与非生物变化是年年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复的,所以,作者所描述的这些现象应是具有周期性的现象。
这个周期是以年为单位的。
如果将“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作为具有周期性的现象的结果的话,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换个问法就是“这与什么有关呢?”)在这一段,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但是,我们 发现:作者在描述这些现象时,不是机械的将这些现象罗列岀来,而是将这些现象全都放在了一定 的环境中。
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是在“立春过后”……看来,这不是作者随意创设的画面氛围,而是 时刻在提示读者这些现象是有依托的。
那么,发芽、开花等现象依托什么呢?为求保妥,我们先把这些现 象罗列岀来:“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炎热的夏季,到了秋天,在秋风中,寒冬”。
乍一看,多 数词语反映的是季节(如:立春、夏季、秋天、冬)与气候(如:夏季的“炎热”、冬季的严“寒”)【气 候: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冷热、干湿、 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雨等。
】至于“再过两个月,不久,在秋风中”也可以稍加思考作岀判断: “再过两个月”是承“立春过后”而言的,按照二十四节气来推算,应是清明时节。
“不久”大概就是谷 雨左右吧。
至于“在秋风中”,让我一时想起了气象谚语一一“一场秋风一场凉”。
秋风是指北风或西北 风,一场秋风一场凉是说吹一场秋风天气将变得更冷一些。
这就折射岀秋天气候“寒冷”的特点。
看来, 上述罗列的词语指向的是季节与气候。
而且,这些罗列的词语反映岀春T 夏T 秋T 冬的季节变化的次序与 暖T 热T 冷T 寒的气候变化的次序。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气候”一词中的“候”本是季节、 节气之意,所以上述罗列的词语反映岀的两个变化次序本是从属关系,可以合并为一个“气候”变化的次 序。
于是,我明白了:春天才发芽,秋后就落叶等等的现象是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的。
也就是说,生物 的周期性现象以及非生物变化与气候是有紧密关系的。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气候”,这些现象的早晚,取 决于气候的冷暖。
同时,在这一段第九句中的“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应是为所述自然现象的变 化给予了严格的地域性限制的必要的交代一一因为只有温带、亚热带区域内才有气候的更迭与变化,进一 步说明了花草鸟虫等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
结合刚才的收获,我们也就进一步体悟岀大科学家竺可桢在描述自然界中的周期性现象以及它与气候 内在关系时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了。
下面来看第二段: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这是一句连谓式 动式)的单句。
前半句,紧承一段把花草鸟虫等的规律性变化和气候的关系点出来。
当看到这样的信息,也 就印证了我们上段的解读是明白了作者的用意。
下面,我们要注意:这句话的主语是“劳动人民”,这是 后面谓语所描述的行为的发岀者。
谓语动词“注意”解释为“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对这一解释中“意 志”不是很清楚,再查词典得知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岀 来。
”结合语境来看,前半句在说劳动人民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出对花草鸟虫等的规律 性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的关注与探究。
再结合后半句,进而我们看出,这种“注意”是有明确目的指向 的一一即“安排农事”。
“安排”是有条理、分先后的处理(事物)之意,“农事”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各 项工作。
结合语境,“安排农事”也就可以理解为(劳动人民)有条理、分先后的处理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 作。
当然,这“安排农事是“据(之)以”的,也就是“(劳动人民)有条理、分先后的处理农业生产中的 各项工作”是“依据’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来做的。
据此,让我们认识到:周期性自然现象同气候 的关系与农事之间是有紧密关系的,以及这种关系对农业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响之 大。
那么,这种关系下的自然现象对(劳动人民)有条理、分先后的处理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有什么影响呢?本段的第二、三句做了举例:“杏花开了” (在“传语”)T“赶快耕地”;“桃花开了” T “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唱歌”(在提示)7“割麦插禾”。
很显然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除了生动传神,引人入胜之外,更让我们感到:仿佛花鸟树木等构成的自然界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
从而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即影响)。
从这一点上说,这些与气候有关系的自然现象仿佛不就是大自然(自然界)向我们人类表达、交流意思的特殊工具一一语言吗?噢,“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解读至此,我们终于懂得大自然的确有“语言”。
既然,这语言是用以,与从事农业生产有关系的劳 动人民来沟通的工具,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给“这些自然现象”起了个新名字一一“称它为物 候”了。
于是,作者行为到第三段开头,就顺势点明了题旨一一“物候”(或亦可称为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 语言”。
而后,作者交代“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 识。
”透过前句,使我们了解(连(在暗示)到它的起源早,结合后句中“许多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可以反映岀它在农业方面应用广的特点。
以上这些实际是承第一句提岀物候之后,对物候知识的起源与物候知识的应用做了拓展概述。
由于有几千年以来的物候知识较早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这个背景,所以在此基础上,以至于“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一一这“就是物候学”。
这时,我们发现,作者自然引出了“物候学”。
如此“自然引出”,当然是作者对物候及物候知识的起源与物候知识的应用做了概述的缘故。
并且,我们若把眼光放远一点,再联系“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我们还发现文章到这里时还概述了物候学的形成:即由古代劳动人民凭经验将物候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一直发展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转变。
作者说明的严谨可见一斑。
既然提出了与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事有关的“物候学”这一科学术语,那么,到底什么是“物候学”呢?作者顺理成章以“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这句话为“物候学”作了诠释。
纵观课文前三段,我们可以理岀如下的逻辑关系:首先,描述了温带和亚热带区域内的自然界中与气候有同步关系,且具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第1 段)。
然后,承上指岀这样的自然现象是与农事有关系的,使人们对物候现象有了准确、直观形象的认识(第2段)。
最后,正式提出“物候”,从而引出“物候学”的科学术语(第3段)。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也指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接着往下读第四段:“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这句话是说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是承上一句而言,说明“生物仪器”很复杂,很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