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烦热
天热出汗多伤阴五心烦热―酸梅汤(陈允斌)
天热出汗多伤阴五心烦热―酸梅汤(陈允斌)
清凉夏日:解暑茶汤,一清一补
天热,人体出汗多容易伤阴。
伤阴之后容易引起虚热。
比如睡觉出汗,手脚心发热,心里烦热,这样的热就是虚热。
所以夏天合家老小喝酸梅汤,是中国人一个很好的传统养生习惯。
甘草陈皮梅子汤:乌梅、大枣各6个,甘草3克,陈皮1/4个,红糖
做法:加冷水下锅煮20一30分钟,放红糖。
或保温杯沸水焖泡后饮用。
功效:补血养阴,消暑止汗,清虚热,生津止渴,健胃开胃。
五味子梅子汤(庚子年三伏茶方)
梅子汤是以乌梅为君药的传统方,起源自朝天子饮宴中的梅浆,唐宋时发展出各种梅汤药方,到清代仍为皇帝后妃保健饮品。
它亦食亦药,看似平常,但是屡屡在治病时收到奇效,因而传承千年不衰。
梅子汤的基本功效:健脾益胃,调肝利胆,滋阴养血。
既能治疗各种疾病,又特别适合日常保健。
梅子汤夏秋冬三季都适宜喝,通过不同的搭配,可以达到更多的保健养生效果。
夏季:配黄芪养气血。
秋冬季:配山茱萸补肝,配红橘防流感。
通用搭配:配牛蒡清胃消食,配罗汉果降脂消痰。
梅子汤可以放红糖调味,或配罗汉果,不用放糖也酸甜可口。
----《顺时生活》陈允斌
用料
五味子
6克
罗汉果
1个
乌梅
6颗
大枣
6个
山楂
10克
甘草
10克
川陈皮
1/4~1-2个
做法:冷水下锅煮30分钟,或保温杯沸水闷泡饮用。
中医学习:155个中医术语(精简版)
中医学习:155个中医术语(精简版)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
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
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
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
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
心肾之火。
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
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
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五心烦热是怎么回事
五心烦热是怎么回事文章目录*一、五心烦热是怎么回事1. 五心烦热是怎么回事2. 五心烦热有什么症状3. 五心烦热吃什么药好*二、五心烦热吃什么好*三、五心烦热的食疗调理方五心烦热是怎么回事1、五心烦热是怎么回事五心烦热是指两手心、足心发热及自觉心胸烦热,而体温有的升高。
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种虚烦发热症状。
《素问逆调论》有“阴气少而阳气盛,故热而烦满”及“阴虚生内热”的论述,将烦与热同时并见的症状归之于阴虚。
若肾虚湿热下注,两脚心热伴足胫发热疼痛者,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五心烦热属于中医热症的范畴,中医古籍《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阐述其原因为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所致,表现为阴虚火旺或血虚有热以及火热内郁。
2、五心烦热有什么症状在中医学理论中,“五心”是指双手心、双足心以及胸口。
五心烦热的典型表现包括心烦意乱、难以入睡,且自我感觉手足心发热不适。
这些人大多习惯睡觉的时候把手脚放在被子外面,甚至要贴在墙上凉一凉才舒服。
虽然他们总嚷着手脚心冒热气,但摸着温度并不高,这正是烦热的特点,这种燥热心烦往往让人难以入睡。
五心烦热的病人以虚证为多,属虚实夹杂型,阴虚火旺是最常见的病因,多见于更年期女性。
随着绝经的出现,还会伴发腰酸不适、轰热汗出,或者夜间出汗、口干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在中医看来,这些都是肾阴虚有热的表现。
3、五心烦热吃什么药好 3.1、血虚治法:养血清热。
方剂:补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生熟地各15g,当归10g,赤白芍各15g,川芎6g,枣仁10~15g,木瓜10g,丹皮10g,地骨皮15g。
方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为四物汤。
是养血和血之主方。
枣仁、木瓜补肝舒筋,生地、赤芍、丹皮、地骨皮凉赢清热。
加减:口干咽燥者加麦冬、沙参、石斛养阴,四肢酸楚加鸡血藤、首乌补血。
气虚而易疲乏者,则加黄芪、党参益气以生血。
3.2、火郁不达治法:升阳散火。
方剂:升阳散火汤(《脾胃论》)加减。
五心烦热的治疗
五心烦热的治疗文章目录*一、五心烦热的治疗*二、五心烦热的检查*三、五心烦热失眠吃什么好五心烦热的治疗1、五心烦热阴虚症状的治疗治法:滋阴清热。
药物:生熟地各15g,丹应10g,地骨皮10~15g。
炙鳖甲15g(先煎),炙龟甲15g(先煎),知母15g,黄柏6g。
白薇10~15g。
方义:龟甲,鳖甲、生熟地滋阴,知母、黄柏、丹皮凉血泻火,白薇、地骨皮清退虚熟。
加减:阴虚口干、咳嗽气短,加麦冬、沙参、五味子养阴补肺:潮热者加黄连、青蒿、秦艽退热:腰膝酸软,肾阴虚甚者加山萸肉、玄参滋阴补肾。
2、五心烦热血虚的治疗治法:养血清热。
药物:生熟地各15g,当归10g,赤白芍各15g,川芎6g,枣仁10~15g,木瓜10g,丹皮10g,地骨皮15g。
方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为四物汤。
是养血和血之主方。
枣仁、木瓜补肝舒筋,生地、赤芍、丹皮、地骨皮凉赢清热。
加减:口干咽燥者加麦冬、沙参、石斛养阴,四肢酸楚加鸡血藤、首乌补血。
气虚而易疲乏者,则加黄芪、党参益气以生血。
3、五心烦热火郁不达的治疗治法:升阳散火。
药物:升麻6~10g,葛根l0g,白芍10g,防风10g,柴胡l0g,羌活10g,甘草5g。
方义:升麻、葛根、柴胡、防风、羌活均辛散发越之品,可升阳泄越,透达内热,是“火郁发之”者。
用白芍、甘草缓急和营,以佐诸阳药,加减:烦热口苦、热甚者,少佐黄连、黄芩、山栀清热:热甚阴伤,口干咽燥则加沙参、麦冬养阴:若脾气不足,加党参、白术益气健脾。
4、五心烦热阳明余热的治疗治法:清泻阳明,养阴益胃。
药物:竹叶10g,生石膏30g(先煎),麦门冬15~30g,党参10~15g,法半夏10g,生甘草10g,粳米一小撮。
方义:竹叶清心除烦,石膏清胃泻火,麦冬益胃养阴,党参益气补脾,半夏、甘草、粳米调中和胃。
5、五心烦热中成药由于引起五心烦热的病因不同,所以一旦出现五心烦热,一定要先辨清自己属于哪种五心烦热,然后按照中医辨证施治,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摘要:一、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概念二、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原理三、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适用症状四、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操作方法五、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注意事项六、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疗效及案例正文:五心烦热象数疗法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疗法,通过刺激手部五心穴和脚部象数穴,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该疗法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注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手部五心穴,以调整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的功能;同时刺激脚部象数穴,以调和相应的脏腑功能。
手部五心穴包括劳宫穴、中冲穴、少冲穴,脚部象数穴包括太溪穴、照海穴。
这些穴位具有调节脏腑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适用于多种症状,如心烦失眠、焦虑抑郁、脾胃虚弱、肝火上炎、肺热咳嗽、肾虚腰痛等。
通过对五心穴和象数穴的刺激,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患者可以自行操作。
首先,用温水泡脚,使脚部穴位充分放松;然后,用拇指或食指按压脚部太溪穴和照海穴,每个穴位按压3-5 分钟;接着,用拇指或食指按压手部劳宫穴、中冲穴、少冲穴,每个穴位按压3-5 分钟。
每天进行一次,坚持数周,可以感受到疗效。
在实施五心烦热象数疗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手部和脚部的清洁干燥;2.按压穴位时要用力适中,避免用力过猛;3.孕妇、哺乳期妇女和皮肤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4.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但许多患者在坚持治疗后都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例如,一位患有顽固性失眠的患者,在坚持五心烦热象数疗法一个月后,失眠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总之,五心烦热象数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手部五心穴和脚部象数穴,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多种症状,操作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五心烦热怎么治
五心烦热怎么治文章目录*一、五心烦热怎么治*二、五心烦热的症状*三、引起五心烦热的原因五心烦热怎么治1、五心烦热怎么治之滋阴汤知母20克,黄柏12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15克,泽泻15克,山萸肉20克,山药15克,云苓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元参15克,玉竹15克,五味子12克,石斛12克,龟板10克,鳖甲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知柏丸、杞菊丸口服。
2、五心烦热怎么治之解郁泄热汤柴胡15克,郁金12克,龙胆草12克,黄芩15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15克,元参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石膏20克,黄连10克,葛根15克,蒲公英20克,连翘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泻肝丸、清胃丸口服。
3、五心烦热怎么治之生血汤党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30克,杭芍20克,丹参20克,黄精15克,枸杞20克,山萸肉20克,龟板20克,鳖甲15克,鹿角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益髓丸、固元丸口服。
4、五心烦热怎么治之大补阴丸药物:生熟地各15g,丹应10g,地骨皮10~15g。
炙鳖甲15g(先煎),炙龟甲15g(先煎),知母15g,黄柏6g。
白薇10~15g。
方义:龟甲,鳖甲、生熟地滋阴,知母、黄柏、丹皮凉血泻火,白薇、地骨皮清退虚熟。
5、五心烦热怎么治之补肝汤药物:生熟地各15g,当归10g,赤白芍各15g,川芎6g,枣仁10~15g,木瓜10g,丹皮10g,地骨皮15g。
方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为四物汤。
是养血和血之主方。
枣仁、木瓜补肝舒筋,生地、赤芍、丹皮、地骨皮凉赢清热。
6、五心烦热怎么治之升阳散火汤药物:升麻6~10g,葛根l0g,白芍10g,防风10g,柴胡l0g,羌活10g,甘草5g。
方义:升麻、葛根、柴胡、防风、羌活均辛散发越之品,可升阳泄越,透达内热,是“火郁发之”者。
用白芍、甘草缓急和营,以佐诸阳药。
五心烦热的症状1、阴虚五心烦热:五心烦热,午后热甚,常欲手握冷物,卧时手脚喜伸被外,盗汗、遗精,颧红,腰膝酸软,口燥咽乾,舌质殷红,光剥少苔,脉沉细数。
五心烦热怎么食疗
五心烦热怎么食疗文章目录*一、五心烦热怎么食疗*二、怎么处理五心烦热造成的失眠*三、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时怎么办五心烦热怎么食疗1、火郁型五心烦热怎样食疗五心烦热,胸闷,口臭,牙龈出血,四肢倦怠,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等。
多因饮食不节,致胃阳被郁,不得泄越,发为五心烦热。
治宜清泄肝胆、脾胃,给予解郁泄热汤:柴胡15克,郁金12克,龙胆草12克,黄芩15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15克,元参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石膏20克,黄连10克,葛根15克,蒲公英20克,连翘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泻肝丸、清胃丸口服。
2、血虚型五心烦热怎样食疗午后自觉五心烦热,稍微劳作就会加重,伴有神疲身怠、食少懒言、心悸、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症状。
与肝脾亏虚、气血不足有关。
治宜健脾益气、养肝补血,给予生血汤:党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30克,杭芍20克,丹参20克,黄精15克,枸杞20克,山萸肉20克,龟板20克,鳖甲15克,鹿角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益髓丸、固元丸口服。
3、造成五心烦热的原因是什么五脏阴虚皆可出现五心烦热,尤以肺脾肾三脏阴虚多见。
其中,肺阴虚每由“肺痨”久治不愈,肺阴耗伤所致,症见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短,甚则咯血,舌红,脉细数。
治宜滋阴养血,清热,除蒸,方用秦艽鳖甲散。
肝阴虚则由劳倦过度,或肝病久治不愈,耗血伤阴,肝阴既虚,肝胆之火偏旺,症见手脚心热,心胸烦热,口渴不饮,眠少,身软疲乏,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宜滋阴养血清热,方用清骨散加味。
血虚五心烦热常由肝脾两虚形成。
脾为后天之本,散五各之精气,化生气血,肝为藏血之脏,肝脾受损,生血、藏血失职,遂至血虚。
外不能营皮毛,故面色、肤色苍白:血虚肝热,故五心烦热:血虚上不能养头目,故头晕烘热:心血失充,故心悸,舌质淡,脉细弱:肝为“罢极之本”,肝虚不胜疲劳,故稍有烦劳则引起低热。
治宜调肝理脾。
“五心烦热”客观表达的临床探索
通络 止痛之 功效 。
参 考 文 献
[ ] 戴 彦 成 , 志 鹏 . 医和 胃思 想 初 探 E]辽 宁 中 医药 1 唐 中 J.
大 学 学 报 ,0 6,8 5 2 — 1 2 0 ( ) :0 2 .
杂 均 明显 减轻 , 大便 通 畅 , 欲增 加 , 方 加 减 4 食 原 0余
烦 热 与 非 阴 虚 证 有 五 心 烦 热 患 者 为研 究 观 察 对 象 , 正 常 人 为 对 照 组 , 试 其 手 心 温 度 改 设 测
变, 观察 患者五 心 烦热 与 手心 温度 变化 之 间的 关 系, 而探 索五 心 烦热 症 的客观 表 达 方 从
法。 结果显 示 : 阴虚证有 五心烦 热组和 非 阴虚证 有五 心烦 热组分 别与对 照组 比较 均存在 显
滞 , 降则 逆 , 通则痛 。故治疗 胃脘 痛应 以“ 胃气 ” 不 不 和 为 原则 。 中党参 、 方 甘草 健脾益 胃、 中益气 , 补 目的在于 振 复 胃气 , 恢复其 和 降的功能 ; 药理 研究 证实 _ , 2 党参 、 ] 甘 草能调 节免疫 功能 , 改善 胃黏膜 的血液循环 , 增加细
减少 对 胃黏膜 的损害 ; 赭石 苦寒 质 重 , 代 为纯 降之 品 , 善 降肝 胃之逆 气 ; 丹参 活 血化 瘀 , 通络 止痛 , 对瘀 血 针
胃 , 胃降逆 。 和 胃降逆汤 加减 。 方 : 和 用 处 党参 、 姜半 夏 、 代 赭石 各 2 g 竹茹 、 0, 砂仁 、 紫苏 梗 、 海螵蛸 、 红 、 参 橘 丹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
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
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
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
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卫: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
心肾之火。
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
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
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1. 介绍五心烦热象数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用于治疗五心烦热症状。
五心烦热是指心慌、心烦、心热、心燥、心痛等症状。
此疗法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舒缓症状和恢复健康的目的。
2. 原理五心烦热象数疗法基于中医理论,认为五心烦热症状是由于气血不畅、阴阳失衡所致。
该疗法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3. 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在进行五心烦热象数疗法前,需要准备以下物品:•温水:用于泡脚和洗脸。
•毛巾:用于擦拭身体。
•香精油:选择适合自己的香精油,如薰衣草或柠檬香精油。
•音乐:选择轻松舒缓的音乐。
步骤二:泡脚1.准备一个足够容纳双脚的盆子,倒入温水。
2.加入适量的香精油,搅拌均匀。
3.将双脚放入盆子中,用手轻轻按摩脚底和脚背,持续约15分钟。
4.擦干双脚,穿上袜子,保持足部温暖。
步骤三:洗脸1.将温水倒入洗脸盆中。
2.用温水洗净脸部,轻轻按摩面部肌肤,促进血液循环。
3.用毛巾轻拍脸部,吸干水分。
步骤四:放松1.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
2.关闭眼睛,深呼吸,放松身体。
3.听着轻松舒缓的音乐,让自己放松下来。
步骤五:象数调理1.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闭上眼睛,放松身体。
2.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飞到一片美丽的森林中。
3.在森林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代表着不同的象数。
4.选择一只你感到亲近的动物,与之建立联系。
5.想象你正在与这只动物进行对话,告诉它你的症状和困扰。
6.动物会回答你,给你一些建议和指导。
7.接受动物的指导,按照它的建议进行调理。
4. 注意事项•在进行五心烦热象数疗法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香精油和音乐。
•疗程时间因人而异,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若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5. 结语五心烦热象数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调整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舒缓五心烦热症状。
在进行疗法时,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物品,并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
五心烦热象数疗法摘要:1.引言:介绍五心烦热的概念和症状2.什么是象数疗法?3.五心烦热与象数疗法的关系4.象数疗法如何治疗五心烦热?5.治疗案例分享6.注意事项与建议7.总结:五心烦热象数疗法的疗效与优势正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五心烦热的症状。
五心烦热,顾名思义,就是患者的手心和脚心感觉发热,同时伴有心情烦躁、易怒等表现。
长期五心烦热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
那么,如何缓解这一症状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象数疗法。
象数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它运用数字、五行、八卦等理论,通过特定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一组具有治疗作用的象数。
在治疗五心烦热方面,象数疗法有着显著的疗效。
五心烦热与象数疗法的关系源于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五心烦热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而象数疗法正是通过调整阴阳、五行、八卦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针对五心烦热的症状,选取适当的象数组合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
那么,象数疗法如何治疗五心烦热呢?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取具有清热、滋阴、养心等作用的象数。
例如,心火旺盛者可选用“水”、“火”等象数;肝郁气滞者可选用“木”、“金”等象数。
其次,将选定的象数按照特定的组合和排列方式进行搭配,形成一组具有治疗作用的象数。
最后,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按照指定的时间、次数进行念数、默想等操作,以达到治疗五心烦热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治疗案例。
患者张先生,35岁,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患有五心烦热,夜间睡眠质量差。
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无果后,来到我院接受象数疗法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五心烦热症状明显缓解,心情舒畅,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
在使用象数疗法治疗五心烦热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念数、默想等操作。
3.治疗期间,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五心烦热
阴虚、阴热、虚热人分阴阳,阳指身体的机能,阴则指体内的体液,包括血液、唾液、泪水、精液、内分泌及油脂分泌等。
阴虚的人体液及油脂分泌不足,身体因而呈缺水状态,以致眼乾、鼻乾、口乾、皮肤粗糙,头发乾旱。
这类人亦有贫血问题,经常手足冰冷。
另一方面,极度阴虚的人,阳火相对会显得旺盛,燃烧体内的津液,令人感到口乾喉痛,严重时会低热(即探热不觉体温上升,但自觉手足心烦热),这种热我们称为「阴热」或「虚热」。
阴虚火旺阴虚的人若胡乱补食壮阳的食物,如人参、鹿茸等,便会令阳火过旺,身体机能处於一种过度兴奋及活跃的状态,同样会产生一种火,燃烧体内津液。
病者亦会感到口乾喉痛、但不一定有口气及眼屎,严重时会低热、手足心热及心烦失眠。
潮热证状名称。
指身体持续在某个时间像潮水般一阵阵发热。
可分为实证及虚证两种。
实证者潮热,热退不清,每天午后三时至五时热度最高,通常亦有大便不通问题。
虚证者潮热,是阴热和血虚的其中一种现象。
身体因极度虚弱,产生阴热,即身体发热,但体温却正常。
证状多半是午后及夜间发热,早上则退热。
五心烦热即两只手掌心、两只脚掌心及胸口都觉烦热,但体温却反映不出来。
原因是身体虚弱但兼有实热,以致阴虚火旺,或病後阴热未清,或有阴火困於体内所致。
肺痨病人常有此现象。
肝热肝脏是消化系统里的解毒过滤器官,所有外来物的毒素,及由下腹腔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都先经它处理。
若平日所吃的食物,都是要肝脏「加班」处理的「毒素」,包括油炸、腌制、辛辣、肥腻、加工的食物,以及经化学农药或经添加剂处理的材料(包括:白糖、餐桌盐、高温处理的食油),甚至化学合成的药物等,会令肝脏工作过劳。
一旦血液循环不畅,解毒过程及下腹腔血液的回流就会受阻,形成肝脏充血及下腔静脉受压。
结果,肝火上升,引致头胀头痛。
此外,亦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口乾口苦等。
肝气犯胃肝气指肝脏的功能,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功能。
由於体内有热,令肝气亢盛,以致影响脾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胃口不滞。
简单茶饮调理五心烦热
■药膳简单茶饮调理五心烦热文/赵东鹰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60多岁的郭先生有个怪毛病——十几年来,无论天热还是天冷,他每晚都要用冷水泡泡脚才能睡着。
天气越冷,泡脚的水越凉。
他说,自己每天都觉得手心、脚心发热,有时候还很烦躁,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些现象是中医所说的五心烦热。
五心是指双手心、双足心以及胸口。
五心烦热的典型表现包括心烦意乱、难以入睡,且自我感觉手足心发热不适。
这些人大多习惯睡觉的时候把手脚放在被子外面,甚至要贴在墙上凉一凉才舒服。
虽然他们总嚷着手脚心冒热气,但摸着温度并不高,这正是烦热的特点,这种燥热心烦往往让人情绪失常、难以入睡。
五心烦热一般还伴有其他症状,如经常咳嗽,且痰少。
总感觉口干咽燥的人,多是肺胃阴虚,平时可以用石斛、麦冬、生地泡水喝;经常感觉眼干、腰膝酸软的人,多是肝肾阴虚,平时可以喝枸杞泡水。
西洋参在清心火的同时还有显著的滋阴功效,可缓解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的症状,有这两种不适的人可以喝点西洋参红枣茶。
取六七片西洋参,加两三枚红枣,用沸水闷泡十几分钟即可饮用。
枣可以事先掰开,更易于冲泡。
茶喝完后可多次加水反复冲泡。
---------------------------------------------------------O寒冷冬季,除了肺最容易受到燥邪侵扰,五脏也会因为没能得到滋养而失调引起各种“面子问题”,如面色无华、皮肤粗糙等。
要想内外兼修,就要滋养五脏。
补心:让面色红润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则面部Q红润有光泽。
可以多吃红枣、黑木耳等养心补血的食材,平时可用猪肝、木耳、菠菜做汤。
润肺:帮助肌肤保湿肺主皮毛,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
可常煮罗汉果雪梨汤喝,取雪梨1个,罗汉果1个,红枣3枚,加水熬煮半小时,调味即可。
补肾:去皱抗衰老肾主藏精,当肾气虚衰时,人滋养汤让你有“面子”的容颜黑暗、鬓发斑白、皮肤出现皱纹。
想补肾,平时可常喝丹参红花乌鸡汤。
取丹参10克,红花20克,桃仁4克(三味药材一起放入药袋封口),和乌骨鸡腿1个、红枣适量,一起放进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小时,捞去药袋,调味即可。
治疗五心烦热的中草药
治疗五心烦热的中草药五心烦热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症状,表现为心胸、手足心热,常常伴有心悸、失眠等症状。
在治疗五心烦热时,中草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治疗五心烦热的中草药及其用法。
1. 知母:知母是一种常用的清热泻火中药,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对于五心烦热,知母可以与黄柏、生地等配伍使用,如知柏地黄丸。
知母还可以单独泡水或煮食,对于阴虚火旺引起的五心烦热有很好的疗效。
2. 麦冬:麦冬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作用,对于阴虚内热、心烦失眠等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麦冬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麦冬地黄汤,也可以单独泡水或煮食,对于五心烦热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丹参:丹参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但同时也有清心除烦的作用。
对于五心烦热,丹参可以与其他清心除烦中药如连翘、黄连等配伍使用,如丹参饮。
此外,丹参还可以泡水或煮食,对于心血不足引起的五心烦热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 枸杞: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养血的作用,对于阴虚内热、五心烦热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枸杞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也可以单独泡水或煮食,对于五心烦热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除了以上中草药外,还有一些食疗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五心烦热。
如银耳莲子羹、百合粥、红枣桂圆鸡蛋汤等,这些食物具有滋阴润燥、养血除烦的功效,对于阴虚内热引起的五心烦热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在应用中草药或食疗方法治疗五心烦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辨证施治:五心烦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湿热内蕴等。
因此,在应用中草药或食疗方法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2. 适量应用:中草药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过量应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因此,在应用中草药或食疗方法治疗时,需要适量应用,避免过量服用。
3. 避免长期应用:虽然中草药或食疗方法对于五心烦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长期应用可能会产生耐药性或副作用。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总之,治疗五心烦热的中草药包括知母、麦冬、丹参、枸杞等,这些中草药具有滋阴润燥、清心除烦的作用。
嘴里的五味杂陈
护身/疾病自测■张翼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口苦的感觉,甚至嘴里也经常有其他的味道,如:口酸、口甜、甚至口咸等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嘴里的五味杂陈又是由哪些疾病造成的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
表现:五心烦热,口苦咽干。
原因:可能是由于肝胆有热,或者是胆气熏蒸导致的,这个常常和胆汁的代谢失常有关系。
并且大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或者是胆结石,甚至还有可能是肝胆肿瘤等。
表现: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
原因:由肝胆之热乘脾所致,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表现: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头是红的,上面少或没有舌苔,口水少,脉象是细脉。
原因:由肾阴不足、虚火上浮所致,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
表现:嗜酒无度,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味。
原因:由肺热或胃火上炎所致,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低热。
嘴里的五味杂陈62RRJK■胡可表现:口甜黏浊,吃甜食则冒酸水,恶心,身体沉重,四肢疲倦。
原因:这类病症大多是因为脾胃湿热或者是肝脾疾火内蕴导致的,在生活中算是比较常见的。
常见于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乱病症。
表现:胃虚寒,喜欢吃热的,胃难受的时候按着就会感到舒服。
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
原因:由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所致,多见于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
健康人的指甲光洁、平滑、半透明,呈均匀的淡红色,有一定的弧度附着指端。
在它的根部有一个半月状的白色甲弧,对指甲起到保护作用,俗称“健康圈儿”。
把10个指甲放在阳光下观察,手指上下移动,如指甲表面有闪耀的反射,那就显示整体健康处于极佳状态,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完好正常。
其实,指甲的外形、光泽、颜色的变化,都可以反映出肌体的健康状况,指甲面上出现1条或数条凸起的纵线:体力透支、精神连续疲倦时会出现。
中年以后甲纵线的数量与深浅逐渐增加,是一种衰老的象征。
年轻人出现甲纵线提示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存在病态。
五心烦热分型治
五心烦热分型治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12期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曹元成临床常遇到患者主诉手心、脚心以及心窝处发热,热得让人烦躁不安,似乎浸在冷水里才觉得舒服,但测体温却正常。
中医学将这种情况称为“五心烦热”,多见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妇女以及久病体虚的老人。
由于引起五心烦热的病因不同,所以一旦出现五心烦热,一定要辨证施治,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阴虚型表现:五心烦热且午后热甚,常欲手握冷物,睡觉时手脚喜伸在被外,骨蒸潮热(编者注:骨蒸潮热是中医术语,通俗地讲就是感觉有热从骨内向外透发,且定时出现或定时加重,像潮水一样有规律),颧红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
阴虚型五心烦热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多见于肺、肝、肾三脏阴虚者。
其中肺阴虚引起的五心烦热,除了以上症状,还伴有鼻鸣音、干咳气短、痰少且痰中常有血丝;肝阴虚引起的五心烦热伴有失眠、易疲乏、眼睛干涩等;肾阴虚引起的五心烦热伴有耳鸣、腰膝酸软等。
治宜滋补肝肾,给以滋阴汤:生地黄、知母、山萸肉、鳖甲各20克,牡丹皮、麦冬、元参、泽泻、山药、玉竹、云苓、沙参各15克,五味子、黄柏、石斛各12克,龟板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知柏丸、杞菊丸口服。
火郁型表现:五心烦热,胸闷,口臭,牙龈出血,四肢倦怠,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等。
多因饮食不节,致胃阳被郁,不得泄越,发为五心烦热。
治宜清泄肝胆、脾胃,给予解郁泄热汤:生地黄、蒲公英、连翘、石膏各20克,牡丹皮、黄芩、元参、葛根、香附、柴胡、川楝子各15克,郁金、龙胆草各12克,黄连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泻肝丸、清胃丸口服。
血虚型表现:午后自觉五心烦热,稍微劳作就会加重,伴有神疲身怠、食少懒言、心悸、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症状。
一般与肝脾亏虚、气血不足有关。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统摄全身血液。
肝为藏血之脏,调节全身血液供应量。
肝脾受损,生血、统血、藏血失职,遂至血虚,血虚不能制阳,导致五心烦热。
五心烦热的症状
五心烦热的症状文章目录*一、五心烦热的症状*二、五心烦热吃什么食物好*三、五心烦热怎么治疗五心烦热的症状1、五心烦热的症状1.1、阴虚五心烦热:五心烦热,午后热甚,常欲手握冷物,卧时手脚喜伸被外,盗汗、遗精,颧红,腰膝酸软,口燥咽干,舌质殷红,光剥少苔,脉沉细数。
1.2、血虚五心烦热:午后自觉两手两足心热,小有烦劳则加重,神疲身怠,食少懒言,心悸,头目眩晕,舌质淡,脉细弱或细涩。
1.3、邪伏阴分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眠差。
有低热,暮热早凉,热退无评,能食形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略数。
1.4、火郁五心烦热:五心烦热,胸闷,情志不舒,急躁易怒,头胀,口苦,尿赤,妇女则经行不畅,舌红,苔黄,脉沉数。
1.5、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养阴,清肝理脾等法,可选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方。
火郁而宜升发者,用火郁汤加减。
2、什么是五心烦热五心烦热(sphoria with feverish sensation inchest,palms and soles)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多由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虚热不清及火热内郁所致。
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
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养阴,清肝理脾等法,可选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方。
火郁而宜升发者,用火郁汤加减。
亦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加减治疗。
3、五心烦热的病因可由内伤、外感病症所致,内伤主要是阴血虚亏,多见于虚劳病中:外感则多因热病后期,余邪来清所致。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四肢酸痛,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主之。
”圣济总录卷第四十二:“论目心烦热之病,手少阴经有余所致也,其不足则亦能令入虚烦。
”五心烦热吃什么食物好1、阴虚发热银耳汤取银耳10克,用开水泡开后放入砂锅中,用小火煮烂后放冰糖少量,待冰糖融化后即可。
养生课堂:一日一证之五心烦热(二)
养生课堂:一日一证之五心烦热(二)展开全文五心烦热[概念]五心烦热是指两手心、足心发热及自觉心胸烦热,而体温有的升高,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种虚烦发热症状。
《素问.逆调论》有”阴气少而阳气盛,故热而烦满”及”阴虚生内热”的论述,将烦与热同时并见的症状归之于阴虚。
若肾虚湿热下注,两脚心热伴足胫发热疼痛者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证候分型之血虚五心烦热:午后自觉两手两足心热,小有烦劳则加重,神疲身怠,食少懒言,心悸,头目眩晕,舌质淡,脉细弱或细涩。
邪伏阴分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眠差。
有低热,暮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略数。
证候分析之血虚五心烦热:常由肝脾两虚形成。
脾为后天之本,散五榖之精气,化生气血,肝为藏血之脏,肝脾受损,生血、藏血失职,遂至血虚,外不能营皮毛,故面色、肤色苍白;肝火偏盛,故五心烦热;上不能养头目,故头晕烘热;心血失充,故心悸,舌质淡,脉细弱;肝为”罢极之本”,肝虚不胜疲劳,故稍有烦劳则引起低热。
治宜调肝理脾,方用补肝汤加地骨皮等。
邪伏阴分五心烦热:多由外感失治、误治、余邪留伏营阴所致。
鉴别要点在于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而形瘦。
入夜营气抗邪达于阳分则发热;清晨病邪复归阴分而不能外解,故热退无汗。
余邪久留,营阴耗损不能充养肌肤,故形体消瘦。
《温病条辨》说:”夜行阴分而热,日行阳分而凉,邪气深伏阴分可知,热退而无汗,邪不出表,而仍归阴分,更可知矣。
”治宜滋阴透邪,方用青蒿鳖甲汤。
◆《人为什么会生病》◆《绿色疗法:点穴按摩穴位方》◆60集大型纪录片【黄帝内经】◆《中医辨证的根本:阴阳寒热》◆《老牛论中医》◆《问中医几度秋凉》。
五心烦热怎么调理有效果
五心烦热怎么调理有效果
五心烦热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症状和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有很大关系。
很多人不知道五心烦热应该怎么调理,在调理这方面,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的规律,清淡健康。
★ 1.食物
具有五心烦热症状阴虚朋友平时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
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
宜选择的食物主要包括如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李、桃子、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甲鱼、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
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
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
阴虚火旺的人,还应少吃辛辣的东西,火锅最好少吃,鸡肉也不要多吃,蒸、炸、爆、烤的食物也应少吃些,水果中龙眼肉、荔枝能不吃就不吃。
五心烦热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饮的病症,而且多吃冷饮对五心烦热有调整作用,当然,鼓励多吃但也不能过。
★ 2.枸杞
如果身体出现了肝肾亏损严重的情况,那么适当的服用一些枸杞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一般情况下,肝肾亏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视力也下降了,同时还伴随有腰膝酸软以及遗精的情况。
★3.百合
中医方面认为,百合具有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润肺止咳的功效,非常适合一些大病初愈的患者服用。
★ 4.阿胶
这种药材主要作用于一些血虚导致的身体不适,出现头晕目眩以及心悸的情况,具有非常好的补血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心烦热
五心烦热是指两手心、足心发热及自觉心胸烦热,而体温有的升高,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种虚烦发热症状。
《素問》有"阴气少而阳气盛,故热而烦满"及"阴虚生内热"的论述,将烦与热同时并见的症状归之于阴虚。
若肾虚湿热下注,两脚心热伴足胫发热疼痛者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常見證候常见证候
1.阴虚五心烦热:五心烦热,午后热甚,常欲手握冷物,卧时手脚喜伸被外,盗汗、遗精,颧红,腰膝酸软,口燥咽干,舌质殷红,光剥少苔,脉沉细数。
2.血虚五心烦热:午后自觉两手两足心热,小有烦劳则加重,神疲身怠,食少懒言,心悸,头目眩晕,舌质淡,脉细弱或细涩。
3.邪伏阴分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眠差。
有低热,暮热早凉,热退无评,能食形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略数。
4.火郁五心烦热:五心烦热,胸闷,情志不舒,急躁易怒,头胀,口苦,尿赤,妇女则经行不畅,舌红,苔黄,脉沉数。
鉴别分析
1.心阴虚五烦热:五脏阴虚皆可出现五心烦热,尤以肺脾肾三脏阴虚多见。
Q1其中,肺阴虚每由"肺劳"久治不愈,肺阴耗伤所致。
症见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短,甚则咯血,舌红,脉细数。
治宜滋阴养血,清热除蒸,方用秦艽鳖甲散。
Q2肝阴虚则由劳倦过度,或肝病久治不愈,耗血伤阴,肝阴既虚,肝胆之火偏旺,症见手脚心热,心胸烦热,口渴不饮,眠少,身软疲乏,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宜滋阴养血清热,方用清骨散加味。
Q3肾阴虚可由它脏阴虚累及,即所谓"穷必及肾",或因房事不节,纵欲过度,肾精亏损则肾阴亦虚。
症见五心烦热,耳鸣、遗精、盗汗。
腰为肾府,肾虚故腰膝酸软,脉沉细数。
治宜滋养肾精,清热除蒸。
方用左归丸加地骨皮,白薇等。
临床上,肺、肝、肾三脏阴虚往往同时并见,互相影响,总宜养阴清热除烦。
用清骨散隨證加減。
用清骨散随证加减。
2.血虚五心烦热:常由肝脾两虚形成。
脾为后天之本,散五榖之精气,化生气血,肝为藏血之脏,肝脾受损,生血、藏血失职,遂至血虚,外不能营皮毛,故面色、肤色苍白;肝火偏盛,故五心烦热;上不能养头目,故头晕烘热;心血失充,故心悸,舌质淡,脉细弱;肝为"罢极之本",肝虚不胜疲劳,故稍有烦劳则引起低热。
治宜调肝理脾,方用补肝汤加地骨皮等。
3.邪伏阴分五心烦热:多由外感失治、误治、余邪留伏营阴所致。
鉴别要点在于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而形瘦。
入夜营气抗邪达于阳分则发热;清晨病邪复归阴分而不能外解,故热退无汗。
余邪久留,营阴耗损不能充养肌肤,故形体消瘦。
《温病条辨》说:"夜行阴分而
热,日行阳分而凉,邪气深伏阴分可知,热退而无汗,邪不出表,而仍归阴分,更可知矣。
"治宜滋阴透邪,方用青蒿鳖甲汤。
4.火郁五心烦热:多因枢机不利,阳郁不达,或外邪未解,过用寒凉,冰伏其邪,或过食冷物,抑遏胃阳,不得泄越。
症见心胸及手足心烦热,四肢亦热,尿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清肝散火解郁。
方用火郁汤加减。
若胃阳被冷物所郁,阳气不得敷布,郁而生热,症见五心烦热,四肢倦怠,烦闷无汗。
治宜升阳散火,方用升阳散火汤。
火郁五心烦热属实证,不同于阴虚、血虚之内伤发热。
临床上只要掌握五心烦热兼见四肢发热、头胀、口苦、尿赤等肝郁火热之证即可与之鉴别。
手足心、心胸在人体属里属阴,阴虚则热生于内,故表现五心发热。
内热郁遏,不得外泄,故觉心烦。
临床上虽手心、足心发热同时并见者多,但亦不乏仅有手心热而足心热不甚,或足心热甚而手心不甚觉热。
治疗大法总以滋阴清热除烦为主。
不可一见烦热,率用苦寒之品,妄加清泄。
[文献别录]《金匱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
《圣济总录》卷第四十三:"论曰心烦热之病,手少阴经有余所致也,其不足则亦能令人虚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