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合称。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即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要求对课程论和教学论两个学科进行整合的产物。

2、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现象·问题·规律:国内对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的三种观点:课程论研究的是课程现象,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现象。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1.事实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等客观属性。

2.价值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目的设定、意义判断和各种可行途径之间的意志抉择。

3.技术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实现形式、活动程序和操作方法。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种种课程与教学问题,其宗旨或任务是: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1.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之一。

2.教育事业处处充满着价值纷争,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引。

3.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平,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这是千百年来教育界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3、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一)课程与教学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1.课程与教学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小学教师每天都要解决实际的课程与教学问题。

2.对小学教师而言,课程与教学是基本的专业工作。

(二)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1.不能简单的把学习过课程与教学论同真正掌握它划等号。

2.掌握课程与教学论有多种途径。

3.系统学习是全面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方式。

4.真正全面掌握课程与教学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大教学论》在继承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总结夸美纽斯本人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较全面的论述了教学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基本问题。

5、《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科目。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绪论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现象、问题、规律2.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3.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1.课程与教学思想的萌发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3.教学论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4.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5.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趋势:走向融合1.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在中国,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提炼出来。

春秋时“六艺”,“子以四教”,以及启发式、温故知新等;《学记》教学相长、“善喻”;汉朝以后儒家独尊等,都是有关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见解。

古代希腊,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雅典的“七艺”、和谐教育;斯巴达军体教育;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是源头。

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德行/智慧和笃信;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遵循万物的顺序;彻底、迅速和愉快的原则;集体教学等思想。

成熟的标志: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一书。

教育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3.教学论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间:20世纪开始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传统教育学派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凯洛夫教育学,共产主义方向;教学特殊认识说;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分科教学的强化斯金纳程序教学、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赞可夫的发展教学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4.课程论的应运而生与蓬勃发展时间:20世纪初期1918年,博比特(F.Bobbitt)的《课程》问世,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1949年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世纪中叶以后,课程理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和以学生经验及兴趣为主的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概述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内涵及其发展一、两个核心概念1.课程:是活动(活动内容)(课业)及其进程。

含学习方案、学习内容、预期的结果、活动计划及其进程安排。

(补充)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教学:就是学校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

(补充)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知识授受它的两层含义:一是“授受”什么知识,二是如何“授受”知识。

四、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一)课程与教学思想萌发(二)教学论的发轫:《大教学论》问世(三)20世纪教学论发展样态:分化与多样化第二节影响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影响较大的课程改革1.20世纪初,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2.20世纪五六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思想3.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兴的建构主义一、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流派(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产生时间:20世纪初理论基础:卢梭的自然主义、杜威的机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

杜威的观点:①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课程就是教育性经验,而经验不是“思想”出来的,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是在做中学到的,也就是从活动中学到的。

②反对学科中心论,主张儿童中心主义。

③活动是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形态,让学生在“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绪论1、课程的取向:知识取向——新型知识观;社会取向——社会服务;人文取向——人文精神2、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

3、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揭示规律:为什么教;确立价值:应该教什么;优化技术:怎么教4、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一)意义:1)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需要:教学要从经验走向科学;教师要从经验型走向专家型2)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3)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二)方法:读书;思考;实践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1、课程的历史发展1)前科学时期的课程特点2)课程的系统理论时期3)课程的专门学科时期博比特(《课程》1918(课程论诞生的标志)泰勒原理: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教育经验3)组织教育经验4)评价教育计划泰勒原理的意义:1)它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2)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3)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教学论德国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中心2)教学方法和技术即依赖于儿童心理,又依赖于学科性质3)确立了“自然教学法”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论诞生的标志)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2)兴趣与自发原理:教学的进行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的自发学习3)活动原理:教学要使学生躬行实践,实际从事认识、探索和改造事物的活动4)直观原理:教学不应从事物的语言说明开始,而应从事物的观察开始赫尔巴特的教学论杜威的教学论:对传统教学论的批判;基于经验的教学论;反省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第三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1)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兴起2)国外课程改革的挑战3)国内课程的现状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一)课程功能: 异化了的课程功能:掌握知识应对考试促进学生的发展(二)课程结构:多样化:学科课程(缺乏整合、门类过多)→加强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三)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密切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四)课程实施:教学方式:灌输→引导帮助尊重理解;被动接受→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五)课程评价:发展性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区甄别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重终结性评价→重过程性评价(如档案袋评价)(六)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1、什么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学校所有课程为完成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必须实现的具体要求。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1课程的概念: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2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与教育是一致的,意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

狭义的则专指学校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是从教育概念中分化出来的。

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

4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包含关系,相互独立关系,交叉关系,循环关系。

第二章5四艺的提出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还是西方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理论的人;西赛罗从演说家的教育目的出发,不仅提出了以文学,历史,哲学和法学为主的课程,还充分论证了这些课程对于实现教育目的的作用;晚于西赛罗的昆体良,提出文法,作文与写作,音乐,数学,体育与声调练习,针对古罗马长期轻视音乐教育的传统,提出音乐可以有益于演说家声音的柔和与动作的协调,因此是必须的学科。

6夸美纽斯:在他的泛智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关于课程的比较系统的理论,首先,夸美纽斯提出和论证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课程体系;其次,他在教科书的编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语言和科学入门》和《世界图解》尤为著名。

7赫尔巴特:他对于课程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心理学与课程联系起来,使课程获得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在课程论的发展上迈出极为关键的一步。

一般认为,赫尔巴特是比较早的对课程进行理论研究的人,而他的研究,就是以兴趣为依据,提出和论证了课程。

他认为兴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引向对自然的认识,一类引向对社会的认识。

8斯宾塞:他从个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论及教育和课程的目的,他将其按顺序共分为五种,教育就应当从这五个方面为人的生活做好准备,具体包括: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斯宾塞对课程论的贡献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近代课程的科学基础;奠定了分科课程的基本框架;通过论证课程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并且将二者联系起来,建立了重要的方法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名词解释:课程: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校本开发:指在国家的课程计划中预留的,允许学校自主开发的那部分课程,他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占10%—25%的比例。

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围。

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称。

教学组织: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变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他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管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第一章课程与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现象、问题、规律;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首次描述了现代教学的基本形态。

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第二章课程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文本形式,由宏观到微观,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一种是实践形式,由抽象到具体,包括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中的重要学科,它探讨的是关于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教育领域,课程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建着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因此,了解和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对于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管理者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核心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过程。

它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有效。

课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政策、教材选用、评估方式等因素,确保教学能够符合教育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

课程与教学论还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技巧和策略,它包括教师讲解、示范、引导、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

教学过程则是指教学活动发生的过程,包括教学的组织、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参与等。

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我们旨在寻找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课程与教学论也关注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估。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过程。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各种评估数据,评判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为课程改进提供反馈和依据。

教学评估则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监控的过程。

通过教学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它关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我们可以改进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化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教育。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导语:课程论和教学论是教育学中两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

本文将从定义、内涵、关系等多个角度探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定义与内涵1. 课程论:课程论是研究课程的学科,主要关注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它研究课程的理论基础、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问题,旨在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2. 教学论: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学科,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它研究教学的原则、方法、手段、技巧等问题,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关系的内在联系1. 目标导向:课程论和教学论都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为导向的学科。

课程论关注课程的目标设置,教学论关注教学的目标实现。

两者相互关联,共同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 相互依存:课程论和教学论是相互依存的学科。

一个优秀的课程需要教学论的支持和指导,而教学论的研究也需要以课程为基础。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构建起教育教学体系。

3. 互补关系:课程论和教学论相互补充,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为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教学论研究教学的实施和评价,为课程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反馈和建议。

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交叉点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程论和教学论的交叉点之一。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教学论研究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技巧。

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既要符合课程的要求,又要适应教学的实际情况。

2.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另一个交叉点。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教学论研究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改进。

教学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成果等因素,为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应用1. 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课 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以及教 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互动和 发展的规律。
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 教育的各个阶段,以及不同类型的教 育机构、政策和实践中课程与教学的 现象和问题。
02
课程理论
课程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 课程理论 • 教学理论 •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与实践
01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
01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课程与 教学现象、规律和问题的学科, 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 实践策略。
02
实践应用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实践 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教 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推动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改革 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教育 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教师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论
教师培养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 ,帮助教师掌握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 。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改革
相互影响和制约
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课程 设计需要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求,而教学则要根据课程要求 进行。
课程与教学的矛盾与冲突
目标定位差异
课程设计注重整体规划和目标达成, 而教学则更关注具体实施和效果反馈 ,两者目标定位的差异可能导致矛盾 。
内容安排冲突
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可能与实际教学 需求存在差异,导致教师在教学实施 中面临选择和取程内 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清晰,形成 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简答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简答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简答
课程论和教学论是教育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课程论关注的是课程设计与发展,研究的是课程的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它探讨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问题。

课程论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课程目标是什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适当的课程?如何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教学论则关注的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地教授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它探讨的是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论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从关系上来看,课程论和教学论是相互依存的。

课程论提供了教学的基础和框架,它确定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并为教学提供了指导。

而教学论则是在课程论的基础上,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实现课程的目标。

课程论和教学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4.程序教学法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近几十年间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认识。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手段(2)教学手段现代化(3)计算机管理教学(CMI)
(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二、简答题
1.教学手段有何功能,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发挥教学手段的功能?
2.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二、简答题
1.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2.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3.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4.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简答一般教学目标编写的三种表达方式。
三、论述题
1.简述设计和编写教学目标的原则与方法。
2.简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2)产婆术(3)做中学(4)范例教学
一、名词解释
(1)课堂教学管理(2)课堂规则(3)课堂时间管理(4)课堂问题行为
二、简答题
1.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制定课堂规则的依据和要求有哪些?
3.常用的课堂时间优化管理策略有哪些?
三、论述题
1.简述常见的几种课堂管理模式。
2.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管理策略
第十三章
一、名词解释
3.校本课程开发有何特征?
4.校本课程开发成功有效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5.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有哪些?
6.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7.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泰勒原理
2.试述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2)教学的基本要素(3)新教育运动(4)教学本质(5)优化教学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就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得目得与任务得。

2、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得一门分支学科,它得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得著作(了解)《礼记·学记》就是我国与世界上最早得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得《大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学科诞生得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得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得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得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得关系得瞧法,有四种不同得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得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 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得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得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得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就是上层社会得贵族教育与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得思考,但还就是没成为独立得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得描述与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得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得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得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得发展进入了分化与多样化得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得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得开始。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一、课程的几种定义P3(前四种了解标题)1.课程即教学科目《辞海·教育心理分册》:课程为“教学的科目。

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指一组教学科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

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评:这种定义较为狭隘,它强调了知识的系统化及其进程安排,却忽视了学生心智、情感、创造力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2.课程即学习结果这种观点流行于北美学界,如坦纳夫妇认为:“课程是通过有组织地重建知识和经验而得到系统阐述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结果,在学校帮助下,推动学习者个人的社会能力不断地有目的地向前发展。

评:这种观点强调课程的预先计划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但缺乏灵活性,因为教育情境总是变化的,学生个性特征也是多样的,所以其学习结果往往也是难以预期的。

3.课程即计划古德:“课程是学校传授给学生的、意在使他们取得毕业、获得证书或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格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

”塔巴:“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

”评:相对而言,这种定义考虑得比较周全,但容易使人们过分关注教学计划本身的实施,而忽视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个性品质的影响。

4.课程即学习经验博比特:“课程是一系列的经验,是儿童和青年达到那些教育目的所必须有的经验。

”福谢伊:“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教育中所学得的全部经验。

”从理论上讲,把课程定义为学生个人的学习经验似乎很有吸引力,但在实践中很难实行;另外,这种定义也过于宽泛,它把学生的所有个人经验都包含进来,以致于我们对课程的研究几乎无从入手。

二、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包含模式)1.分离说(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相交2.包含模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其中,这种观念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势。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三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一、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涵义
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 指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确定课程目标,选 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制定课 程评价的工作过程。
(二)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
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有不同的教育哲学和心 理学基础,代表不同的课程组织结构和教学 过程。
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提出过程模 式
斯滕豪斯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 论》 ,对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 批判,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过程模式的 课程理论。
斯滕豪斯认为,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不应当是 按照某些事先决定的行为目标制定出一套 “方案”,然后再加以评价,而应当是一个 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 的研究、开发、评价不是公开的、独立的, 而是一体的,所有这些都集中在课程实践当 中,且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博比特强调课程目标,强调课程目标来自社 会,课程目标应精确,具体。
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功用分析模式)
查特斯同样从分析成人活动入手,同样重视 课程目标的作用。
他认为,功用分析就是“弄清某一功用和实 现这种功用而形成的结构之各个部分之间的 逻辑关系的分析”,课程目标是由逻辑地对 应起来的功用和完成该功用的结构两部分组 成的。
原则为依据
(2)过程模式的思想基础
①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②发展心理学
评价
贡献: 1、为课程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 2、强调教育是一种过程 ,否定了目标模式
在课程目标的行为主义和机械主义偏向。 3、提倡学生主动的学习和建构,重视发现
和探究的学习。 4、强调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 …
局限: 1、缺乏具体明确的课程开发方案和步骤。 2、课程开发仅局限于对学科体系的抽象和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合称,是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有内在关联的学科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要求进行必要整合的产物。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现象.问题,规律;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学术界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学者泰勒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一)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二)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一)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三)注意扩展学习。

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的五种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基础性,开放性。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

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律。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标准。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学生本位。

课程目标的形势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一)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二)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三)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四)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课程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精心选择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与学生学习的教育材料。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简要历程•一、课程论的历史发展•“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大约出现于唐代。

•课程作为一个正式的学术研究领域,在我国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没有把课程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来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课程研究才真正引起我国教育理论界的重视。

•在西方,最早的课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

斯巴达的“五项竞技”教育(即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

雅典的和谐教育,提出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学科,加上智者派开设的“文法、修辞、辩证法”三科构成了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课程。

•中世纪,学校课程为基督教会所垄断。

直到文艺复兴,宗教垄断学校的局面才被打破,这一时期的课程已经蕴含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

•在西方较早使用“课程”这一术语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论,即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理论。

之后,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对课程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赫尔巴特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心理学说为依据,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理论。

•杜威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完整地确立起了经验自然主义的课程范式。

杜威主张应从儿童出发来设置课程,儿童的生活和需要是课程的出发点。

他提出了以经验为本质的课程观。

从知识本位到经验本位,在课程论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一般认为,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该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该书所阐释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又称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内容泰勒的课程理论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1)学生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去达到这些目标?(设计)(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范围与序列)(4)如何判断这些目标实现与否?(评价)其中“学生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是首要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版本的)

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版本的)

1632年,捷克夸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是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里程碑。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949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行为目标之父)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1.教学内容:指“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还包括“怎样教”的问题。

两个概念的外延不一样。

教学内容还存在形态的划分问题2.教学进程:是“怎么教”这个问题里的时间组合问题。

教学进程还有计划的进程和动态的临时处置的进程。

3.学科:指教学科目。

从各门科学领域里(文化领域里),以教育的视点选择部分内容(知识或技能),分门别类并以心理学视点系统化组织起来实施的课程,即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课程的主体。

4.科目:强调分科的形式,如课程表上的“语文”“体育”“音乐”等。

科目与学科的区别主要是,后者强调了内容。

5.知识:与技能、价值观并列,是学校课程内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6.经验:是学校课程内容和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7.活动:是学校课程的内容;也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8.计划或方案:有人认为计划即课程;但计划是静止的,课程还有实施的动态意义。

课程与计划有密切相关。

三、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课程类型)1、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四、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规律)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五、课程目标的取向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学科的价值,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看成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术系统性是课程的基本形式。

评价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评价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评价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
1.介绍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
2.分析《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3.评价《课程与教学论》的贡献和影响
4.提出对《课程与教学论》的批判和建议
5.总结对《课程与教学论》的评价
正文: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是一本关于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旨在探讨课程与教学的涵义、关系以及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该书由钟启泉和张华主编,于1999 年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九个章节,着重探讨了有关课程与教学的九个基本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涵义、关系以及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书中对课程与教学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课程与教学的互动关系。

此外,本书还回顾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的一大贡献在于,它不仅从理论层面对课程与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且还从实践层面为教师提供了课程与教学的实际应用方法。

本书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为教师提供了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然而,《课程与教学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本书对课程与教学的
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实际教学案例的深入分析。

其次,本书对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方法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可能会影响读者对课程与教学问题的深入理解。

总的来说,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是一本关于课程与教学问题的重要专著,对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3. 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内容1.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1.1 课程的概念与类型1.2 教学的概念与过程2.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1 课程与教学的相互依存性2.2 课程与教学的互动关系3.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3.1 课程论的主要理论体系3.1.1 目标模式3.1.2 过程模式3.2 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3.2.1 传递-接受教学理论3.2.2 自主学习教学理论4.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4.1 课程与教学论的起源与发展4.2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5. 课程与教学的实际问题与策略5.1 课程编制与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5.2 教学评价与改进的问题与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发展历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分析等。

3. 课程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相关教材。

2.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

3. 网络资源:教育类网站、学术期刊、在线课程等。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三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上)第四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下)第五课时: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六、课程与教学的实际问题与策略(续)6. 课程与教学适应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6.1 社会变迁与课程教学的适应性6.2 学生差异与课程教学的适应性6.3 策略:课程调整、教学方法创新、个性化教学七、课程开发与设计7. 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与步骤7.1 课程开发的理念基础7.2 课程开发的实际操作步骤7.3 案例分析:成功课程开发案例研究八、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与应用8. 教学策略的类型及其特点8.1 信息加工教学策略8.2 社会constructivist 教学策略8.3 情境教学策略8.4 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九、课堂教学管理9. 课堂管理与教学效率9.1 课堂管理的要素与原则9.2 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技巧9.3 课堂纪律管理及应对策略十、教学评价与反思10. 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0.1 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方法10.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10.3 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实践十一、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1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性质与方法11.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11.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11.3 研究设计: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十二、课程改革与实践12. 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12.1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12.2 课程综合化的实践探索12.3 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应对十三、教学技术应用13.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3.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13.2 教学设计与教学平台的应用13.3 数字时代的教学策略创新十四、多元文化与课程教学14.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14.1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14.2 课程教学中的文化敏感性与包容性14.3 策略:跨文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十五、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展望15.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15.1 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15.2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15.3 未来教育:虚拟现实、与课程教学十一、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续)1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性质与方法(续)11.4 行动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11.5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伦理considerations 11.6 研究案例分析与讨论十二、课程领导与政策12. 课程领导与教育政策的关系12.1 课程领导的概念与角色12.2 教育政策对课程领导的影响12.3 课程政策分析与案例研究十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13. 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13.1 资源开发的策略与流程13.2 教学资源的类型与整合13.3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维护十四、课程与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4. 课程与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4.1 案例选择与分析框架14.2 课程改革案例研究14.3 教学创新案例研究十五、课程与教学论的综合应用15. 课程与教学论的综合应用15.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5.2 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教学15.3 未来教育挑战与课程教学论的回应教学反思与总结:安排在课程的阶段,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教学反思与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斯坦豪斯不否认行为目标的价值,但却认为生成性目标更为根本。

答:错。

斯坦豪斯认为课程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手段人们将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它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方法。

过程模式课程是根据过程原则详细说明教师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但不预先规定教学目标,因为许多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预先能够详细规定的。

课程的影响力和可能性并不包括在目标中,而是建立在必须探究的知识基础上,教师不是扮演专家的角色,扮演的是一种高级学习者的角色,他要向共同学习的低级学习者提供有用的东西。

在过程模式中,评价不是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的,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过程原则为依据的。

因此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而且更应重视课程教学过程的形成性结果。

过程模式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理解力,这一目的有两层含义:其一,发展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力,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其二,把理解力作为目的是因为它是不能获得的,只能不断深入下去。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

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答: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聚合功能。

2、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1)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

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
有区别的。

据此,通常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进入课程计划,使课程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是课程史上的一大进步。

(2)以知识的性质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

知识的存在有分化与综合两种形态,由此形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强调各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将相关学科和内容加以整合,从而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以管理方式为标准的分类。

按照课程的管理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选修课的设置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时,如何考虑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
答: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内容的重要性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相当大的说服力。

但何谓“重要”呢?可以由下面几项判断:(1)他是知识和文化中最基本的成分(2)他是应用性和迁移力最大的成分(3)他属于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的成分。

内容的实用性,是指课程内容杂实际生活中有用。

在考虑这一依据时,需要注意:(1)日常生活出现多的,不一定是重要的,出现少的,不见得没有用。

(2)日常生活不见得是最理想的生活,内容的选择如果以实用性为唯一标准,可能这世上维护这一不太理想的生活,对社会进步没有什么帮助(3)实用的有立即与长期之分,不能仅仅考虑立即的实用性,不顾及长远发展的需要。

内容的正确性可以由三个层面来判断。

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避免错误的事实、概念、原则、方法,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尖端知识的发展,陈旧的内容应排除在课程之外。

第三,人类的知识,文化、价值、理想,有许多不是截然属于对或者是错的,课程选择就必须采取多元标准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将不同的现象呈现出来。

4、简述研究教学过程的意义。

答:研究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意义:
(1)教学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

(2)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3)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规模的大小。

(4)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学生不同技能技巧的形成。

(5)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情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5、简述根舍因的教学思想。

答: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三个特性,即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在教学要求上达到了四个统一,即教学与训育的统一,问题解决的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四个阶段:一是范例地阐明“个”的阶段,也就是要以典型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二是范例的说明“类”的阶段,主要是进行归类、推断、认识这一事物的普遍特征;三是范例地掌握规律的阶段,要求对事物提高到规律性的认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四是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切身体验阶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哪些?结合实践谈谈您对其的深层理解。

答: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课程的根本依据在于科学的综合和客观世界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

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出全球一体化、信息化、国家化的趋势对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带来一系列的冲击,这是综合课程得以复兴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要求课程的整合。

其次,人类社会实际问题的整体性要求课程的综合。

最后,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求课程提供整体、综合的内容。

综合课程的种类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一体化课程、核心课程。

2、怎样理解新课改的培养目标体现了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
答: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新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新课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新课程确定并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