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合集下载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分布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政策2. 民族的分布特点3. 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4.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5.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三、教学重点1. 我国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分布特点2. 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四、教学难点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2.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一、我国的民族政策1. 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民族优惠政策等。

2. 讲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意义。

3.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

二、民族的分布特点1. 讲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如大杂居、小聚居等。

2. 分析各民族分布的原因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1. 介绍汉族的特点,如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

2. 讲解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3.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 讲解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2. 分析民族团结对各民族发展的促进作用。

3. 让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五、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1. 介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如内蒙古、西藏等。

2. 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讲解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政策。

六、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与文化传承1. 介绍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分布与配置情况。

2. 分析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民族常识教案与计划

民族常识教案与计划

民族常识教案与计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实际行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引发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关注。

2. 讲解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阐述民族政策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3. 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使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2. 邀请民族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的意义。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上下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上下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和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三、教学重点:1.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教学难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2. 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下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和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

七、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八、教学重点:1.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九、教学难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2. 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内容:1.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传统节日2. 民族政策的实践成果3. 学生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七、教学重点:1.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传统节日2. 民族政策的实践成果八、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2.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的策略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及民族政策的实践成果。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提高学生对民族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四、教学难点: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 谈话法:引导学生谈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同上)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2.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春节、藏族的雪顿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三、教学重点:(同上)四、教学难点:(同上)五、教学方法:(同上)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2. 讲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了解的民族风俗。

3.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检查对民族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1. 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民族风俗,下节课分享。

2.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了解的民族知识,总结分享。

十、教学计划: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共40分钟。

后续课时将继续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及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

2. 分析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了解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第二课时:汉族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1. 让学生了解汉族的主要风俗习惯。

2.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 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第三课时: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 让学生通过观看资料,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做到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

第四课时:我国民族的特色文化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有文化,如语言文字、传统节日、艺术形式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深入了解一种民族的文化特色。

第五课时:实践与拓展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一次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族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民族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民族常识》。

2. 网络资源,如关于我国民族分布、风俗习惯的资料。

3. 视频资源,如关于民族团结的宣传片。

4. 实践资源,如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场地。

六、第六课时: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观看视频,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如服饰、音乐、舞蹈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独特风情。

3. 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少数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 候条件不同,经济状况、生活 方式也不相同,住房结构各具 特点
重点、难点

少数民族民居的独特性是本课 的重点 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民居的特色 与变化是本课的难点
鄂温克族仙人柱
藏族碉房 傣族竹楼 维吾尔族民居
侗族建筑
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点、难点

民族服饰的多样性是本课重点 理解形成民族服饰多样性的原 因是本课的难点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苗族服饰
高山族服饰
彝族服饰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傣族服饰

壮族服饰
黎族服饰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南方少数民族头饰
北方少数民族头饰

赫哲族头饰

蒙古族头饰

土族头饰
苗族服饰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主要内容 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 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风味美食
重点、难点

民族饮食的多样性是本课重点 民族饮食特色形成的原因是本 课的难点
第三单元 灿烂的民族文化


本单元设三课题,从各民族创造 灿烂的民族文化展开,对诗歌、 小说、故事、戏剧、歌舞、工艺 等作品,以及各具特色的传统体 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进行了 介绍

了解民族节日的多样性是本课 的重点 理解民族节日的成因和意义是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藏族洛萨节 火把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壮族歌婆节
瑶族达努节
满族五月节
第四单元 知我民族,爱我中华



本单元设三课题,概述中华民族 在开拓祖国疆土、抵御外来入侵、 建设美好家园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介绍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民族英 杰;进一步阐述维护民族团结的 重要性

四、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完整资料).doc

四、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课中华大家庭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2、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3、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你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

二、探究学习1、认识我们的伟大祖国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2、交流自己了解的汉族的资料人口:1042482187人遍布全国各地汉族的先民是华夏族,语言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三、交流1、小组内互相补充自己还了解了哪些有关汉族的资料2、教师补充四、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知道了汉族的一些知识。

下节课,我们会了解东北华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请同学们课下提前调查。

第二课华北地区的民族教学目标:1、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汉族的相关知识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1、蒙古族人口4806849分布区域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河南,青海,甘肃,云南,民族特色,生读书画出来,交流2、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什么?3、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主要分布、人口4、开放空间了解、朗读三、交流四、总结作业:调查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知识第三课东北地区的民族教学目标:1、知道东北地区的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教学过程:导入1.复习汉族的相关知识2.朝鲜族人口1920597人分布区域特点: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非常注重礼节3.满族问题:满族人在生活习俗上有什么特点?自己读文,圈画5、赫哲族赫哲族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什么?了解赫哲族的捕鱼方式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交流总结作业:调查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知识第四课西北地区的民族(上)教学目标:1、知道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四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四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四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对民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服饰、语言等方面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特点。

2. 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服饰、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我国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特点。

2. 让学生了解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服饰、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服饰、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我国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服饰、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

4.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共同完成有关民族文化的实践任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引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 讲解民族分布特点:介绍我国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分析民族风土人情:以具体民族为例,讲解其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服饰、语言等特点,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4. 讨论尊重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5. 小组合作实践:让学生分组完成有关民族文化的实践任务,如制作民族手工艺品、学习民族舞蹈等,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体验。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有关民族文化的资料,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主要民族及其分布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民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服饰、语言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在讨论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时的表现。

4.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及成果。

《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篇:《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一、《中华大家庭》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 主要内容知道“中华民族”一词的含义,即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开拓祖国的大好河山,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人口数量,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分布大致情况,以及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了解中华民族。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

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

人口最少的珞巴族是指生活在我国实施人口普查地区的珞巴族,就此而言,他是人口最少的。

(很多居住在未进行普查的地区)◆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是本课的重点。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

每个民族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

按人口数量分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泛,主要聚居在五个自治区以及青、云、贵、甘、川等地;语言文字表现出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特点。

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语言。

◇ 难点1.初步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是本课的难点。

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这一抽象的概念是较困难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产生初步的感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成员的数量、各民族人口数量的差异、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语言文字、服饰节日等民族文化特征等。

结合以后各课的进一步学习,达到了解“中华民族”的目的。

对“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解。

中华民族不是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因为它不具有民族的基本特征,如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而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政治宣传。

民族一词使用非常广泛,但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含义不同。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引言民族常识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民族常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培养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意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全册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民族常识的基本知识和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2.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意识。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民族常识全册为教学内容,其中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2.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3.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4.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5.中华民族的节日和庆典活动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中华民族的主要族群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中华民族的地理分布图,引起学生对中华民族起源的思考。

2.授课:以幻灯片和多媒体为辅助,讲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

3.激发兴趣: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华民族起源的认识和猜想。

4.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形成笔记。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情况。

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及其特点2.中华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图表,引起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地域分布的思考。

2.授课:以幻灯片和多媒体为辅助,讲解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情况。

3.激发兴趣: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和地域分布情况。

4.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形成笔记。

第三课: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四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四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四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多样性,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3.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民族知识,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3. 民族政策及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2. 教学难点:民族政策及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多样性。

2. 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 介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如汉族、藏族、蒙古族等,介绍其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4. 讲解民族政策及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我国民族的信息,增强民族意识。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各民族的文化,避免出现歧视、贬低某一民族的现象。

2.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或民族风情园,让学生亲身感受各民族的文化魅力。

2. 开展民族知识竞答活动,增加学生对民族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3. 邀请民族专家或民族文化传承人来校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上下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上下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上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增长学生的民族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2. 教学难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民族的分布特点:讲解各民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讲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介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服饰等,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4. 案例分析: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民族团结方面的做法。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民族风情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民族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2. 开展一次民族团结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民族团结的做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针对学生在民族团结方面的困惑,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引导。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民族常识复习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民族常识复习

《民族政策知识》复习内容一、民族相同政策1.我国是一个由56 个民族组成的一致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分布特色:大混居小聚居、互相交织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远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互相交往、交流、流动而形成的,反响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亲近联系。

我国少许民族的一般特色:地域广大,人口较少;位于祖国边疆,物产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重要地位。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致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21 年,秦灭六国,成立了第一个一致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随后经历了汉、唐、元、明、清等各朝的牢固和发展,在长远的民族交流和民族融和过程中,最后形成了包括 56 个民族在内的一致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伟大的祖国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和民族团结。

我国各族人民对创立一致的多民族国家都做出了贡献:(1)祖国辽阔的国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西藏地域自古以来就是藏民生活繁衍的地方,自唐代与内地中央封建王朝成立了关系,元代正式纳入了中国国土。

)(2)祖国的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3)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4)一致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扞卫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崇奉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相同一员,拥有相同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益,执行相同的义务。

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相同观(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整体看法和基本看法,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拟订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相同。

(2)民族相同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办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党和国家的民族相同政策(1)民族相同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崇奉异同,都一律相同,拥有相同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益,执行相同的义务,反对所有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共56页

《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共56页

21、要知道Biblioteka 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难点

认识民族地区的重要性是本课 的重点 如何认识“民族地区的富饶” 与“民族地区的富裕”之间的 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主要内容 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55 个少数民族使用着约80种以上 的语言 22个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的 文字

主要内容 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 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风味美食
重点、难点

民族饮食的多样性是本课重点 民族饮食特色形成的原因是本 课的难点
第三单元 灿烂的民族文化


本单元设三课题,从各民族创造 灿烂的民族文化展开,对诗歌、 小说、故事、戏剧、歌舞、工艺 等作品,以及各具特色的传统体 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进行了 介绍
◇重点、难点

了解历史上少数民族杰出人物 是本课的重点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民族人物 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十二课 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主要内容 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层面 阐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是 本课的重点 “三个离不开”的教育是本课 的难点
第十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主要内容 勤劳的中华民族 勇敢的中华民族
◇重点、难点

理解各民族人民勤劳和勇敢是 本课的重点 培养各民族爱国主义情感是本 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十一课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主要内容 从政治家、科技文化名人和民 主革命志士三个方面介绍各民 族杰出人物
重点、难点

五十六个民族人口规模差异与 民族平等;五十六个民族的分 布情况是本课的重点 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主要内容 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美丽景色, 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 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和丰 富的矿产

主要内容 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 候条件不同,经济状况、生活 方式也不相同,住房结构各具 特点
重点、难点

少数民族民居的独特性是本课 的重点 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民居的特色 与变化是本课的难点
鄂温克族仙人柱
藏族碉房 傣族竹楼 维吾尔族民居
侗族建筑
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藏族赛牦牛
侗族摔跤
哈萨克族摔跤
哈尼族荡秋千Fra bibliotek朝鲜族荡秋千
佤族飞陀螺
东乡族拔棍
毽球比赛
满族珍珠球
纳西族踢毽
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主要内容 我国有多民族共有的节日;有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有 民族特点鲜明的节日 很多节日与故事或传说有关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民族服饰的多样性是本课重点 理解形成民族服饰多样性的原 因是本课的难点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苗族服饰
高山族服饰
彝族服饰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傣族服饰

壮族服饰
黎族服饰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南方少数民族头饰
北方少数民族头饰

赫哲族头饰

蒙古族头饰

土族头饰
苗族服饰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民族歌舞

苗族踩鼓舞 黎族竹竿舞 蒙古族筷

蒙古族筷子
瑶族吹芦笙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主要内容 在少数民族中有些体育活动是 很多民族都喜欢的;很多体育 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国家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
重点、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的 多样性是本课的重点 理解传统体育在少数民族生活 中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重点和难 点
重点、难点

掌握民族语言使用的三个特点; 理解各民族使用文字情况的复 杂性是本课的两个重点 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是本课 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单元 多彩的中华家园

本单元设三课题,从民族服饰、 住房、饮食三方面对多彩的中华 家园进行介绍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主要内容 民族服饰中的文化因素 南方、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风 格和特点

了解民族节日的多样性是本课 的重点 理解民族节日的成因和意义是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藏族洛萨节 火把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壮族歌婆节
瑶族达努节
满族五月节
第四单元 知我民族,爱我中华



本单元设三课题,概述中华民族 在开拓祖国疆土、抵御外来入侵、 建设美好家园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介绍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民族英 杰;进一步阐述维护民族团结的 重要性
二、《民族常识》主要内容及 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 多民族的大家庭

本单元设三课题,对“多民族大 家庭”的人口数量、少数民族主 要聚居区;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和我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作介绍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主要内容 复习民族名称;人口数量、汉 族和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 例;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以 及“三个共同”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主要内容 中华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 作品,极大丰富了各族人民的 文化生活

诗歌、小说、故事 戏剧、歌舞 工艺
重点、难点

较全面的掌握各民族文学艺术 代表作是本课的重点 理解保护民族文学艺术的必要 性、迫切性是本课的重点和难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