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教师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教师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教师用)

第9课桃花源记(陶渊明)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________________(2)落英缤纷....落英:______________ 缤纷:__________________ (3)渔人甚异.之异:________________(4)欲穷.其林穷:________________(5)便舍.船舍:________________(6)才.通人才:________________(7)屋舍俨然..俨然:______________(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______(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阡陌:______________ 交通:______________(10)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______(11)黄发垂髫....黄发:____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____(12)怡然..自乐怡然:______________(13)见渔人,乃.大惊乃:________________(14)便要.还家要:________________(15)咸.来问讯咸:________________(16)率妻子..妻子:_________ __ 绝境:______________..邑人来此绝境(17)遂与外人间隔..间隔:______________(18)无论..魏晋无论:______________(1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______________(20)皆叹惋..叹惋:______________(2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_______________(22)停数日,辞去.去:________________(23)此中人语.云语:________________(24)不足.为外人道也足:________________(25)既出,得.其船得:________________(26)便扶向..路扶:____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___(27)处处志.之志:_______________(28)诣.太守诣:_______________(29)寻向所志.志:_______________(30)遂.迷遂:_______________(31)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_____(32)未果...,寻.病终未果: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__(33)后遂无问津..者津:_______________ 问津:_____________2. 翻译下列句子(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②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吕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

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⑤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⑥门来告曰:“不胜⑦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⑧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⑨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⑩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11 。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款?(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记》)【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桥:建桥、架桥。

③箭:小竹。

④麻:同“休”,休息。

⑤酾(shī):疏导,分流。

⑥款:叩,敲。

⑦胜:承受。

⑧芟(shān):割草。

⑨贸财:以物变卖换钱。

⑩崇:加高。

11 潀(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

⑩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上述文章均为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所作)(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释,谈谈“亟”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的义项:①jí急,赶快。

②qì(气),屡次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4)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而又有所发展。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礼记》一则)【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

人之立志,顾②不如蜀鄙之僧哉?(节选自彭端淑《为学》选段)【注】①鄙:边远地区。

②顾:反倒,反而。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虽有至道至:________②学学半学:________③子何恃而往恃:________④西蜀之去南海去: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D.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甲】、【乙】两文都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茌平人马周①,客游长安,舍与中郎将常何之家。

六月,千午,以旱,诏文武官极言得失。

何武人不学,不知所言,周代之陈便宜②。

二十余条。

上怪其能,以问何,对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

”上即召之:未至,遗使督促者数辈。

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③门下省,寻除监察御史,奉使称旨。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马周:唐初大臣。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2分)(1)咸不解其意咸(2)值积雪始晴值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鲁肃简公二事鲁肃简公宗道,为人忠实。

仁宗在东宫,宗道为谕德(相当于太子太傅)。

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

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

移时饮归,中使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

”中使曰:“然则当得罪。

”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中使嗟叹而去。

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

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

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

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

”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

鲁肃简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

在汀二年,杜门不与人接,日阅书数卷而已。

室仅容一榻,坐卧其中,欲将终身焉。

人不堪其忧,而公处之裕如也。

1.下列各句中“之”字与“臣子之大罪也”中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遂与之饮B. 渔人甚异之C. 马之千里者D.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真宗自此奇公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 宗道为谕德不足为外人道也C. 真宗果问未果,寻病终D. 坐卧其中欲穷其林3.下列对短文的相关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 鲁肃简公认为喝酒耽误公事,但是罪过没有欺君之罪大。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在初二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文言文练习。

这些练习旨在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提供一道文言文练习题,并进行详细解析。

练习题如下:第一幅画作:描绘了一位文士端坐于雅座之上,手持毛笔,正专心致志地书写。

第二幅画作:描绘了一位书生身着宽松的衣袍,踱步于庭院,手捧书卷,显得悠然自得。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分别解释第一幅画的含义,并说明其中的文化内涵。

2. 请分别解释第二幅画的含义,并说明其中的文化内涵。

3. 比较两幅画的主题和表现手法的异同点。

以下为文章正文:在这两幅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士和书生都是具有高尚情操及学识的人物形象。

他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示了自己的特点和所追求的东西。

第一幅画作通过描绘一位文士端坐于雅座之上,专心致志地书写,表现了一种内敛、沉稳的气质。

文士手持毛笔,正在勤奋地书写,体现了他们对文学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幅画作深刻地传达了古代文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及他们对文化的高度重视。

在古代社会中,文士被视为具有社会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典范人物,所以这幅画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士的崇尚。

同时,通过描绘雅座和毛笔,这幅画作还展示了当时文人的学术环境和专注精神。

第二幅画作中的书生则展现了一种自由悠闲的气质。

他身着宽松的衣袍,手捧书卷,踱步于庭院之中。

这位书生无拘无束地漫步于庭院,既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享受,也凸显了他对学识的追求。

这幅画作传达了书生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突显了书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中的独立自主。

在主题和表现手法方面,这两幅画作有着一些异同点。

首先,它们都描绘了具有高尚情操和学识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同场景中展示了他们的特点。

其次,第一幅画作通过描绘文士端坐于雅座之上,以及手持毛笔的细节,呈现了一种内敛和专注的氛围。

而第二幅画作则通过描绘书生踱步于庭院之中,以及宽松的衣袍来表达他们的悠然自得和对自由的向往。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题精编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题精编及答案

a t d八 年 级 下 册文言文检测题精编一、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叱咄(duō) 缥碧(piǎo) 弗之怠(dài) 为坻(chí)B .烨然(huá) 泠泠(líng) 轩邈(miǎo) 浅鬣(liè)C .皲裂(jūn) 箪瓢(dān) 大庇(bì ) 辄尽(zhé)D .婵娟(chán) 伛偻(lǚ) 黔娄(qián) 汲汲(jí)二、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分)A .风烟具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鱼歌互答,此乐何极!D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三、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至舍(学舍,书馆) 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容臭(气味,臭味)B .铁未销(销蚀) 薄暮冥冥(迫近) 把酒(端起)C .期在必醉(期望) 伛偻提携 (腰背弯曲) 甚箭(快)D .戾天(至,到) 土膏微润(肥沃) 何许人(处所)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1.绝: 百叫无绝( ) 2.好:好鸟相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好读书( )3.至:礼愈至( ) 4. 而:既醉而退( ) 至舍( ) 足肤皲裂而不知( ) 5.和:政通人和( ) 6.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春和景明(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7.秀:佳木秀而繁阴( ) 8.乍:波色乍明(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

(6分)1.窥谷忘反: 2.同舍生皆被绮绣:3.食之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5.玉盘珍馐直万钱:6.属予作文以记之:六、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教师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教师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一、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B.意动用法。

C 使动用法1.吾师道也( A )2.吾从而师之( B )3. 而耻学于师( B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 )5. 可不战而疲秦师(C)6. 等贵贱,均贫富(C)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函)3.沛公欲王关中(王)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三、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B )。

1.函.梁君臣之首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4.沛公军.霸上5.火尚足以明.也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0.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1、2、4、6、8B.1、3、4、6、10C.2、4、5、6、8D.5、6、8、9、10四、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使动用法的是(2、3、4、7)1.常以身翼.蔽沛公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既来.之,则安.之(《论语》)(此句意思请同学们查词典)4.外连衡而斗.诸侯5.渔人甚异.之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五、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糜鹿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5、C A、使动用法,使……跳舞)B、意动用法,以……为朋友C、使动用法,使……来朝见D、使动用法,使之为王六、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D)。

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3.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4.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5.天下云集响应6.项王则夜起,饮帐中A.245B.345C.1236D.356七、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C )。

文言文句式及固定结构练习题 (1)

文言文句式及固定结构练习题 (1)

文言文句式练习题(教师版)1、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

客至,辄置酒尽欢。

或劝公称疾杜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

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

翻译:范公退休居家后,专以读书赋诗自娱。

有客人来到,就安排酒席尽欢而散。

有人劝范公假称有病关门谢客,范公说:“人的死生祸福,都是天命。

我难道能把上天怎么样?” 我正被问罪,下到御史台狱中,朝廷查找范公和我往来的信件文字非常紧急。

2、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

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

公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

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

”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

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

”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

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翻译:赶紧办就能成事,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

你们说今天此事难于以前,怎么知道以后再做不比今天更难呢?”3、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

程氏富而苏氏极贫。

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

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

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

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

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

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

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

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翻译:我恭敬地接受,回到家中,撰述如下:夫人姓程,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十八岁时嫁到苏家。

程家家境富裕而苏家极其贫穷。

夫人嫁过来以后,秉持妇道,孝顺、恭谨、勤劳、节俭。

同族人从各方面观察她,没发现她有丝毫不快、傲慢等可以指责的样子,因此大家都认为她很贤惠。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教师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教师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教师用)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答案]B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答案]D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答案]C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答案]AA、梁父即楚将项燕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假设即假设离二、请翻译以下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形式:……者,……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

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8、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形式:用“非”表示否认判断。

10、选出以下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答案]A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11A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答案]A12翻译以下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004上海高考题)[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13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D〕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14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1.甚矣,汝之不惠2.请其矢,盛以锦囊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4.梁,吾仇也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6.其势弱于秦7.痛哉斯言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9.何以谓之文也A.1、7/2、6/3、5/4/8/9B.1、4/2、3/5、6/7/8/9C.1、2/3、4/5、8/6/7/9D.1/2、3、4/6/7/8/915、下面的句子句式两两相同的是A和C,B和D。

八年级【下】课 内 文 言 文 练 习 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课 内 文 言 文 练 习 题及答案

课内文言文练习题(每课时40分钟)《马说》01《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02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

03 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①。

②。

③。

04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什么地方?①。

②。

③。

05《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06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①。

②。

③。

07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

08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曰:“!”09《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10《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11《马说》的主旨是:?。

12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13 这篇文章采用的写法。

14伯乐比喻;千里马比喻;食马者比喻。

《陋室铭》练习题01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

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1)水不在深,。

(2),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A.何陋之有?()B.忘路之远近()C.渔人甚异之()D.具答之()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F.君之病在肌肤()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题精编及答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题精编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检测题精编一、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叱咄.(duō) 缥.碧(piǎo) 弗之怠.(dài) 为坻.(chí)B.烨.然(huá) 泠.泠(líng) 轩邈.(miǎo) 浅鬣.(l iè)C.皲.裂(jūn) 箪.瓢(dān) 大庇.(bì ) 辄.尽(zhé)D.婵.娟(chán) 伛偻.(lǚ) 黔.娄(qián) 汲.汲(j í)二、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分)A.风烟具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鱼歌互答,此乐何极!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三、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至舍.(学舍,书馆) 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容臭.(气味,臭味)B.铁未销.(销蚀) 薄.暮冥冥(迫近)把.酒(端起)C.期.在必醉(期望) 伛偻..提携(腰背弯曲)甚.箭(快)D.戾.天(至,到) 土膏.微润(肥沃)何许.人(处所)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1.绝:百叫无绝.( ) 2.好:好.鸟相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好.读书( )3.至:礼愈至.( ) 4.而:既醉而.退( )至.舍( ) 足肤皲裂而.不知( )5.和:政通人和.( ) 6.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春和.景明(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秀:佳木秀.而繁阴( ) 8.乍:波色乍.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

(6分)1.窥谷忘反:2.同舍生皆被绮绣: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 5.玉盘珍馐直万钱:6.属予作文以记之:六、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一[基础知识训练](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从流飘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蝉则千转不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互相轩邈猛浪若奔任意东西蝉则千转不穷(三)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五)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蝉则千转不穷。

( )①. 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②.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③.果如鹤唳云端。

( )(六).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介绍了优美的景色。

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2.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添了寻幽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村,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怆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3.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化而为鸟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怒而飞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二、综合性学习4.填空。

(1)《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______,是属于____的范畴。

(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写______,本文是______的第四篇。

三、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①奚:怎么。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然后能自强________③君子之学必好问________④舍问,其奚决焉________(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划两处。

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甲】【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作答)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1)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弗食(________)③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④学学半(________)(2)翻译句子。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中的《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一篇有关古代大学教育的论文。

B.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运用了类比的手法,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启发我们有益的学习方法。

C.文章从“佳肴”写到“至道”,接着写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再写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自我反省,最后得到教学相长的结论。

初二文言文专项练习(《赵襄王学御》+《乞用韩琦、范仲淹》)教师版

初二文言文专项练习(《赵襄王学御》+《乞用韩琦、范仲淹》)教师版

初二文言文专题练习赵襄王学御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下面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三易马而三后(更换)B.术未尽也(穷尽)C.俄而与子期逐(不久)D.子之教我御(抵挡)(2)对文章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B)A.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B.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C.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D.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翻译: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

②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翻译:然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心思都在臣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4)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落后原因: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

启示:做任何事,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

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时只有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翻译: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马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

赛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落在王子期后边。

襄王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技术)没有完全教给我。

”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使用得不恰当。

凡是驾车需要注重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王敬臣,长洲人。

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

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

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

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

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

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

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

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jū:毒疮。

③瞀mào眩: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带领。

⑤斫zhuó:砍。

⑥亟j í:急忙。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亟以身蔽母蔽:遮蔽,遮挡B.不知所之之:去、往C.或语之曰或:有人D.汝慎无往就死也就:完成(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其父被掳去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塞翁失马》)B.其如土石何_________(《愚公移山》)C.其一犬坐于前___(《狼》)D.其真不知马也___(《马说》)(3)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必以分人___(《曹刿论战》)B.环滁皆山也___ (《醉翁亭记》)C.贤能为之用___ (《隆中对》)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原创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原创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期末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马说》(P14-16)【基础复习】一、请在括号内对解释文中加点词。

世有伯乐,然后..(这以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所以)虽.(即使)有名马,①只.(只是)辱.(受屈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马厩)之间,..(并列而死)于槽枥不以.(拿,用)千里称.(称呼,称作)也。

马之.(表定语后置,不译)千里者,一食.(吃)或.(有时)尽.(吃尽)粟一石。

食.(同“饲”,喂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

是.(这样的)马也,虽.(虽然)有千里之能,食.(吃)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②且.(尚且)欲与常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能够),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③策.(驱使)之.(它)不以.(按照)其道.(方法),食之不能尽其.(它的)材.(同“才”,才能),鸣之.(音节助词,无实意)而不能通.(通晓)其意.(意思),执策..(握着鞭子)而临.(到(它)跟前)之.(它),曰:“天下无马!”呜呼,④其.(难道,表反问语气)真无马邪.(同“耶”,表疑问语气)?其.(表推测,“恐怕”)真不知马也。

二、请依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只能在马夫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②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③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到他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④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课文要点】1.文学常识:作者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字退之,与柳宗元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2.文体知识:“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与现代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本文通篇皆用比喻,属论说文体。

3.内容:(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

作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伯乐”是指能发现并赏识任用人才的人或是知人善任的贤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与朱元思书》(一)翻译下列加点的词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急端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蝉则千转.不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水皆缥碧..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二)翻译下列句子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急端甚箭,猛浪若奔。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7、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作者从“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中描写哪些景物?水、鱼、树、鸟、蝉、2、作者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3、作者写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请根据文段内容,概括这里山水的“奇”、“异”在哪里?①整体形象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生长状态奇。

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③自然声音奇。

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4、作者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请你谈谈对这二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2 《五柳先生传》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_________ 每有会.意 _________ 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 __________造.饮辄.尽 _____ __ _____ __ 期.在必醉_______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 _____________ 晏如..也 _____________ 箪瓢屡.空 __ _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衔觞.赋诗 _____________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曾不吝情去留。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6、闲静少言,不幕容利。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用原文回答。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2、“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3、读完全文,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4、文章以“赞曰”作结,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文末的“赞” 借用典故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表达了作者希望过一些平凡而有趣的生活,不希望追名逐利。

23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__________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 __________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 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 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 _______ 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 执策.而临.之_______、_______ 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二、在文段中填入原句并翻译该句子:(1)原文:译句:(2)原文:译句:三、翻译下列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四、简答题:1、文章中高度概括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3、食马者“不知马”具体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句子回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五、问题:请你谈谈对《马说》一文寓意的理解。

托物寓意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以及怀才不遇之情。

24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无从致.书以观 _______________ 每假借...与藏书之家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弗之怠.____________ 录毕.,走.送之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既.加冠 _______________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尝趋..百里外 ________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门人弟子填.其室 _______________未尝稍降辞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援.疑质.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或遇其叱咄.. _____________ 先达德隆望..尊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礼愈至. _________ 俟.其欣悦 _______________ 卒.或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二)翻译下列句子1、家贫,无致书以观。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三)简答题1、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根据文段内容概括)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

2、从本段看,作者最后能够学有所成,原因是①刻苦好学②博览群书③虚心请教(用自己的话概括)(四)问题:作者叙述自己叩问先达时,“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对作者的表现,你有何评价?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赞成或是反对)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此题为开放题,一问一分,其中第一问只要学生答得有一定道理即可)。

文段二: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一)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词。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_________ _________ 足肤皲裂..而不知 _______________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 媵友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 以衾.拥覆_____________寓.逆旅_________ 主人日再食...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右备容臭. _____________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 _________ 带朱缨.宝饰之帽 ___________腰.白玉之环_________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__ _______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___________ _________ 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二)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______________ _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三)简答:1、文段中哪些句子写了其他学生的优越条件?(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作者这样写目的何在?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目的是:_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