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创建公交都市十大重点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创建公交都市“十大重点工程”
一、政策规划先行工程
1.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和省的实
施意见,编制出台市《关于进一步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进一步指导市公共交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进行《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修订工作,为公交都市建设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研究制定公共交通监测评估与长效机制、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场站综合开发制度、城市交通信息共享制度、服务水平评测制度、公交成本规制制度、票制票价制定制度,为公交都市建设提供政策机制保障。
2.编制完善发展规划
完成《市综合交通规划》、《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市公交专用道和快速公交线网规划》等规划修编,加强各级规划之间衔接,统筹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市快速公交线网和公交专用道网络专项规划、市公交都市发
展及建设规划、公交都市建设白皮书、公交线网优化、慢行系统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等规划的研究。
3.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加强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逐步推进“以公交走廊作为城市的发展轴,以车站作为城市的发展节点”的土地发展模式,进行居住、商业、办公、公共设
施等土地的高强度混合开发,构建紧凑型城市。
(1)加快中心城区轨道站周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做好轨道站点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战略规划,保证总开发量不变的情况下,
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将尽可能多的居住和就业集中在高品质公共交通沿线,做好火车站、高铁站、城市中心广场区、体育中心地区等新建轨道交通站点和公共交通枢纽周边土地整备,为轨道交通站点高密度、混合开发创造条件,同时控制非轨道交通周边开发用地。
(2)完善组团部功能结构,促进居住与就业的平衡
合理调控新建城市组团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配备,完善其就业、教育、
医疗等配套设施,促进组团居住与就业的平衡,减少潮汐式通勤交通。
(3)TOD社区新建、改造示工程
选择轨道交通1、2号线城市外围站点作为试点,探索“站场+社区”的TOD 综合开发示点。以站场为中心,对周边一定围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在解决交通建设资金问题的同时,优化城市布局,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基础设施完善工程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第一轮轨道建设计划,到2017年,投资361.5亿元,建设完成并开通运营轨道交通1、2号线,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达到56.6公里,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主要客运走廊,缓解长江路、马路等城市骨干道路交通压力。
第二轮轨道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设4条轨道交通线路,即3号线、4 号线、5号线、6号线,共计约134.8公里,预计总投资约883亿元。
2.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建设
实施老铁路线及十八公里铁路专用线的改造,通过西部连接线及东部连接线将两段线路连接形成环形网络,并向滨湖新区拓延,有轨电车网将有效连接站、西站、南高铁站、老城区、滨湖新区,将对轨道交通(地铁线)形成更加有效的互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3.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
2013年〜2017年,在繁华大道、紫云路、锦绣大道、包河大道、望江路、潜山路、临泉路、路、马路、路、北路、蒙城北路新建12条快速公交线路,总
里程达到200〜250公里,为主城区与周边组团提供方便、快捷的公交服务。
4.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到2017年,新建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站、客运西站、滨湖汽车站以及客运东站,改建火车站,并将公共交通接驳换乘设施与其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促进公共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5.城市公交枢纽场站建设
(1)换乘枢纽站
利用现有资源升级改造三孝口公交枢纽,迁建大兴公交枢纽,新建高新区公交
枢纽、店埠公交枢纽等17个公交换乘枢纽站。到2017年公交枢纽场站总规模达到18.9万平米。
(2)停保场
建设完成洼、北城、滨湖新区南、滨湖新区北、高新区、肥东、肥西7个公交停保场,总规模达到63.9万平米。全市公交保养场数量达到14个,总面积将达125万平方米。
(3)首末站
确保新建3万人以上的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公交首末站。将公交场站作为新建居住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的配套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至2017年,新建、改造客车厂、太湖路等30个公交首末站,总规模达到16.3万平米。
(4)港湾式公交站点
加强对建成区的部分公交站点进行港湾式改造。对新建或改扩建城市道路同步实施港湾式公交中途停靠站的改造。2013年〜2017年全市围主干道公交港湾站设置比例年均提升2%以上,至2017年达到60%
三、公共交通提速工程
1.城市道路畅通
加快推进南北高架一号线滨湖段、徽州大道与高铁南站衔接、高铁片区路网等工
程建设,启动胜利路、二环路畅通工程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建设。到2017 年新改建城市主干道路43条,总长200公里。新改建城市次干道、支路117条, 总长150公里。
2.公交专用道设置
结合道路改造、新建以及轨道交通建设,在临泉路、潜山路、北路、蒙城北路、路、繁华大道、南二环路、北二环路、东二环路等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至2017年,公交专用道总里程由现在的34.1公里增加到200公里,为公交运营效率整体提速创造条件。
3.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
在长江路与徽州大道、桐城路、金寨路、环城路、长丰路、梅山路、青阳路、西二环路,徽州大道与红星路、庐江路、路、路、太湖路、望江路、水路,金寨路与红星路、庐江路、路、路、太湖路、望江路、水路,北路与环城路、沿河路、五河路、路、凤台路、北二环路,蒙城北路与环城路、沿河路、五河路、路、凤台路、北二环路等34个城市主要交叉路口,设置公共汽电车优先通行的标志信号。实现主干道公交优先通行信号设置率达30%
四、运营服务提升工程
1.常规公交优化
功能层级优化。打造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主干线+次干线+支线”三级公交运营服务网络体系。至2017年,开通公交线路总数达到240条,其中主干线90条、次干线80条、支线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