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实验总结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复习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复习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光与色彩》光源实验现象:①点燃蜡烛: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②细钢丝发光: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实验结论:从蜡烛和细钢丝发光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

光的传播实验现象:①激光呈一条直线②小孔呈一条直线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手电筒发出的光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七色光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第二单元《热传递》热传导实验现象:实验1:①在一端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从加热的地方慢慢向另一端扩散熔化;②在中心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从中心慢慢向四周扩散熔化。

实验2:烧杯里热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槽里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最后二者温度相等实验结论:热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冷水热水实验1的地方。

热对流实验现象:①烧杯底部中间位置的木屑会上升,遇到水面的冷水后向四周扩散,然后沿着杯壁下降,到达杯底后会再次聚向杯底中间并上升,如此循环流动。

②线香的烟向上流动直至罩顶,然后四散向下,接近线香燃烧处时,又向上流动实验结论: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

物体的传热本领实验现象:铜棒上的珠子最先脱落,然后依次是铝棒、钢棒、塑料棒和木棒上的珠子。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

铜>铝>钢>塑料>木头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 2.用番茄酱模拟岩浆,锥形瓶和陶泥模拟山体,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巨大能量,玻璃管模拟火山通道。

3.在这个模拟实验中,最关键的是番茄酱要添加到瓶口下方,木塞要塞紧,玻璃管上方轻轻放小块超轻粘土,要让番茄酱膨胀时能顶破它为宜。

4.预示“火山喷发”的现象:玻璃管上面超轻粘土被顶起来,由白气冒出;瓶内番茄酱产生气泡并上升……1.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整理一、指导思想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贯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特制定本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目标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我们力争演示实验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达到%。

引导每个学生亲历各个实验探究过程,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常规实验教学工作:1、实验教师应与其他学科密切合配,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学期初要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填写《实验进度表》,张贴在实验室。

2、分组实验时,任课教师必须深入细致核对实验通知单,学生必须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任科教师都必须认真评阅。

3、实验教师要按照《实验进度表》认真准备实验。

若需要药品和仪器,要提前向学校报告,及时购买。

同时,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积极改进仪器及自制教具。

4、凡存有危险性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事先摆事实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其后必须两人以上展开实验,严禁随便使非实验人员操作方式。

极力杜绝学生将实验药品拎出来实验室。

5、做好实验前后的仪器、药品检查和记录工作。

6、搞好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工作。

7、整理好实验档案。

四、搞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必须将实验室管理条例挂放在显著位置。

第一次实验课时,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1、防雷、防电(1)防短路、漏电。

实验教师要加强防火及防电害意识,不能麻痹大意,应不时督促检查学生的防火及防电害工作。

在学生实验前必须保证电路及各种电器的完好,认真检查插头插座是否合适或松动脱落,电路绝缘是否良好,有无破损、漏电、短路等情况,各种电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
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完整版)(2024新苏教版)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长度
实验目的
1. 学习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原理
1. 长度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可用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来表示。

2. 直尺、卷尺等工具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实验材料与工具
1. 直尺
2. 卷尺
3. 铅笔
4. 实验记录表
5. 实验对象(如书本、桌子等)
实验步骤
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实验对象。

2. 组长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其他组员进行测量。

3. 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实验对象的长度。

4. 将测量数据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5. 各组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测量时,直尺或卷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

2. 测量过程中,要保持直尺或卷尺的稳定性,避免晃动。

3. 测量数据要准确,避免误差。

实验拓展
1. 尝试使用其他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毫米、分米等。

2. 探讨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

实验评价
1. 实验报告(30%)
2. 实验操作准确性(30%)
3. 实验数据记录完整性(20%)
4. 实验拓展思考(20%)
实验报告模板。

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详尽科学实验报告

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详尽科学实验报告

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详尽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研究磁铁的性质实验目的1. 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包括磁极、磁力线等。

2. 学会使用磁铁进行简单的定位和指南。

实验材料1. 磁铁2. 铁钉3. 铁板4. 指南针实验步骤1. 将磁铁一端指向铁钉,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

2. 将磁铁在铁板上移动,观察磁力线的分布。

3. 使用指南针,观察磁铁对指南针的影响。

实验现象与分析1. 磁铁具有两个磁极,N极和S极。

2. 磁铁的磁力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

3. 磁铁可以影响指南针的指向,因为指南针的磁针受到磁铁的磁力作用。

实验二:探究浮力原理实验目的1. 理解浮力原理,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2. 学会使用浮力计进行浮力测量。

实验材料1. 浮力计2. 不同体积和密度的物体(如石头、木块等)3. 容器(如水桶、水池等)实验步骤1. 将浮力计放入水中,记录初始读数。

2. 将不同体积和密度的物体放入浮力计中,记录浮力计的读数变化。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浮力。

实验现象与分析1. 物体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

2. 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3. 浮力计的读数变化可以反映物体的浮力大小。

实验三:研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理解光的传播特性,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学会使用光具进行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1. 光具2. 光源(如激光笔、手电筒等)3. 平面镜、凸透镜等光学元件实验步骤1. 使用光源发出光线,观察光的直线传播。

2. 将平面镜放入光线路径中,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3. 将凸透镜放入光线路径中,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现象与分析1. 光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

2. 光在遇到反射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有关。

以上是2024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详尽科学实验报告,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原理和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月相变化》实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月相变化》实验
三、实验结论:一个月中月相变化: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峨眉月。

动 照 片
反思
科学实验活动记录
班级
五年级()班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类型
观察
实验教师
人数
实验
名称
观察月相变化实验
使用仪器或药品
月相盒


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介绍月相盒
1、小电筒代表太阳;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二、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
1、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的变化,注意时间变化;2、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3、观察总结:观察结果,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化。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已填好)(2021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已填好)(2021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已填好)(2021新苏教版)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原理。

实验器材:烧杯、火源、温度计等等。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水直至水开始沸腾。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4.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包括水面的变化、气泡的产生和破裂等等。

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随着水的加热,水面开始出现气泡,气泡逐渐增多,最终水开始沸腾。

实验结论:水的沸腾是因为水受热后,水分子运动加快,形成气泡并释放出水蒸气,从而使水开始沸腾。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途径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途径。

实验器材: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蜡烛、剪刀、笔等。

实验步骤:1.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纸杯口。

2.用笔尖在纸杯的底部扎一个小孔。

3.点上蜡烛,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见清晰的图像为止。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在实验中看到了清晰的蜡烛图像,蜡烛图像是倒立的。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制作潜望镜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制作潜望镜。

实验器材:硬纸盒、镜子、剪刀等。

实验步骤:1.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一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

2.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一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斜线与纸盒底面保持45°。

3.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

4.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

5.像图中那样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6.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

实验现象:人通过潜望镜看到了物体。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制造彩虹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制造彩虹。

实验器材:镜子、一盆水、小石块、白卡纸、喷雾器、三棱镜等。

实验步骤:方法1:用镜子制造彩虹1.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用小石块固定,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器材:月相盒、手电筒、黑色卡纸、白色卡纸、剪刀、胶水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1.制作月相盒2.观察月相变化3.实验总结4.整理器材操作要点1.制作月相盒:用黑色卡纸和白色卡纸制作月亮的不同形状,用胶水粘在月相盒内部的圆形轨道上。

2.观察月相变化:用手电筒照射月相盒,观察月相的变化。

3.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讨论月相变化的原因。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月相的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太阳照射在月球上的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实验步骤:1.让学生将平面镜放在桌子上,用橡皮支撑起来;2.让学生将画有五角星的记录纸放在平面镜前方,调整位置使得五角星能够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墙上;3.让学生将印有文字的记录纸放在平面镜后方,调整位置使得文字能够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墙上;4.让学生观察反射出的图像,总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实验结论:平面镜能够将物体的图像反射出来,图像与物体左右对称,但是上下颠倒。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棱镜,观察出现的七种颜色;3、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讨论。

)2.合成彩色光操作要点1.提供实验器材: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

2.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将铁钉插入圆纸片中心,使其竖直放置;在圆纸片的四周分别画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圆圈;将彩笔在铁钉上来回摩擦,直到出现白色的光点。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合成彩色光的原理。

3.滤光实验操作要点1.提供实验器材: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

2.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将手电筒打开,照射在白色墙上;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遮住手电筒前面的光源;观察出现的颜色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现象,准确描述滤光实验的原理。

实验结论: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合成彩色光的原理是三种颜色的光混合;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滤光纸会发生颜色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整理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实验2019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实验2019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实验2019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第一单元光与色彩1.光源实验一:点燃蜡烛,观察它燃烧发光的过程实验要求:动手点燃一支蜡烛,并且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发光的过程,想一想蜡烛究竟是怎样发光的。

实验现象: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实验结论:蜡烛是通过燃烧发光的。

实验二:给细钢丝通电,观察钢丝发光的过程。

实验要求:给钢丝通电,仔细观察钢丝发光的过程,看看钢丝是怎样发光的。

实验材料:钢丝球、带导线的鳄鱼夹、沙盘、电池等等。

实验方法:1.从钢丝球中抽出一根细钢丝,将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分别夹在细钢丝的两端。

2.将两个鳄鱼夹立在沙盘中,把其中一根导线固定在电池的电极上。

3.用另一根导线碰触电池的另一极,观察细钢丝发光的现象。

实验现象:细钢丝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实验注意点:整个过程中细钢丝处于高温状态,所以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触碰它。

两节电池最好放置在电池盒中。

实验结论:细钢丝是通过通电发光的。

2.光的传播实验一:探究光在烟雾中的传播实验材料:线香、透明的玻璃容器、激光笔、打火机等等。

实验方法:①把几支点燃的线香放入透明的玻璃容器内,盖上盖子。

②待充满烟雾后,打开激光笔,并使光束从各个方向射入玻璃容器,观察光束在烟雾中传播的现象。

实验现象:光不管从哪个方向射入玻璃容器中,都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没有拐弯。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途径实验实验材料:手电筒、三张同样大小的硬卡纸、橡皮泥等等。

实验方法:①剪三张同样大小的硬卡纸,在每张硬卡纸中间挖个小孔。

②用橡皮泥固定硬卡纸,使它们保持直立。

③左右移动硬卡纸,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

实验现象: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只有当所有硬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

为什么只有在所有硬卡纸的小孔处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只有所有硬卡纸的小孔处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光才不会被遮挡住,我们才能够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
新苏教版)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研究如何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并理解重量的概念。

实验材料:
- 天平
- 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
实验步骤:
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天平处于水平状态。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使其保持平衡。

3. 读取天平上指示的重量数值,并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
通过测量,得到了不同物体的重量数值,并将其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重量。

- 重量的单位是克。

- 天平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也加深了对重量概念的理解。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使我更好地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记录数据的方法。

参考资料:
无。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全集(2021新苏教版上册)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全集(2021新苏教版上册)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全集(2021新苏教版上册)实验一:物体的浮力实验目的研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了解浮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1. 一个透明玻璃2. 水3. 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纸张、木块等)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装满水。

2. 选取一个物体,将其放入水中观察。

3.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现象,记录下来。

4. 重复步骤2和3,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放入水中的物体会浮起来,而且浮起的程度不同。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

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 物体在液体中浮的程度取决于物体的密度,密度越小,浮得越高。

实验二:光的传播实验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特性,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

实验材料1. 一张白纸2. 一支手电筒3. 一面镜子实验步骤1. 将白纸固定在桌子上。

2. 打开手电筒,将其正对着白纸发出光线。

3. 观察光线在白纸上的传播路径,记录下来。

4. 将镜子放在光线路径上,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光线在直线上传播,并且当光线遇到镜子时会发生反射。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光线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

2. 光线遇到镜子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呈相等的角度。

3. 光的传播路径可以用直线表示。

实验三:电流的通路实验目的研究电流的传导路径和条件,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1. 一个电池2. 一根导线3. 一个小灯泡实验步骤1. 将电池连接到灯泡的两端,形成一个电路。

2. 打开电路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3. 断开电路,观察灯泡是否熄灭。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电路通路畅通时,灯泡会亮起;当电路中断时,灯泡会熄灭。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电流需要通过一个闭合的电路才能流动。

2. 电流的通路必须连通,不能中断。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实验梳理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实验梳理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1课光源1、(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2、按照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第2课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

第3课光的反射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3、(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

4、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是(镜子)。

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制作。

6、(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

第4课七色光1、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利用(镜子)、(水雾)或(三棱镜)可以制造“彩虹”。

3、光的(色散原理)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

4、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5、(白光)可以分散成不同(色光),而且不同(色光)能混合成(白光)。

第二单元热传递第5课热传导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4、(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有(热传导)的现象。

也就是说(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5、(烙饼)、(量体温)、(电烙铁作画)、(吹头发)、(冷敷或热敷)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序号:1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序号:2实验内容:制作简易太阳钟(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实验器材:卡制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太阳影子的变化,能在太阳钟上指示出时刻。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昼夜交替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4、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光的行进实验器材: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序号:6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实验序号:7实验内容: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研究透镜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缩小、散光、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实验序号:8实验内容:研究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4、七色光实验器材: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合成彩色光——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滤光实验——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实验序号:10实验内容: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盐水、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通过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现就本学五的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过程,增强了成就感。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

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

二、通过实验要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培养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由于科学课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单独操作,便于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和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一方面、正确的猜想会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生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

逐渐地猜想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探索的`动力。

我觉得让学生无目的的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四、注重培养学生长期进行观察活动的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深有体会,学生进行一时地又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很多孩子会中途放弃,最后会一无所获,我们的孩子确实需要在耐力与与毅力的方面进行培养,课外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我觉得非常好,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要。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实验总结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实验总结

1.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实验总结早晨到校时;观察太阳的位置;上科学课前和放学时再去观察一次.在同一地点: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高度.2.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3.制作简易的太阳钟.(1)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你的手表达到某一整点时;就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这就是著名的“牛顿钟”.(2)用卡纸、指南针和硬纸板做一个更精确的太阳钟.a.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b.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c.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4.玩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5.观察转动的地球仪;当中国、日本是白天时;美国、加拿大是黑夜;埃及、西班牙是清晨;夏威夷海岛是黄昏.6.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在早上收看;德国中午收看;澳大利亚在下午收看.7.光的行进:(1)准备3张带有小孔的同样大的纸板;把它们固定在一个平面上;使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在另一侧放一个纸屏.(2)用手电筒照小孔;光投在纸屏上.结论: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8.用红外线手电照装满水的玻璃杯;看到水中有一条红直线.9.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我们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1)照镜子;看到镜子中的像上下一致;左右相反.(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角度;发现夹角越小;镜子中的影像越多.10.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像;凹面镜成倒立的像.1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凸透镜的作用:放大、聚光、成倒立的像.凹透镜的作用:缩小、散光、不能成像.12.制造彩虹:(1)A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盆;并设法将它固定.B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C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电筒位置;直到看清彩虹.(3)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你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13、在圆盘上涂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看到七色光混合成白色光.14、把红、绿、蓝三种颜色涂在圆盘上;旋转后看到白光.15、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彩色图案;发现彩色滤光片只能透过同颜色的光.但透过红色滤光纸;看到的绿色是黑色的.16、磁铁的性质:可以吸铁;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不同;磁极的磁力最大;磁极可以指示南(S)、北(N)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17、研究磁化现象:A用磁铁的一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次以上.B把磁化后的缝衣针插在小块塑料泡沫中央;放在水面上;观察它的指向.18、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假设:与电池节数有关.节数多;磁力大;节数少;磁力小.实验设计:不变的因素,导线粗细、绕线圈数、铁钉粗细改变的因素:电池的节数实验结果:1节电池吸回形针5个.2节电池吸回形针10个.19、改变绕线方向和电池的正负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20、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浑浊了;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21、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测肺活量:(1)吸一口气;然后尽你所能吹大一个气球;气球的末端用线绑紧;使它不漏气.(2)请一位同学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3)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气体量就越多.22、做彩色水点实验.(1)用水笔在吸水纸上画出不同颜色的圆点.(2)固定纸条;使水能浸到纸条的底部;而不碰到彩色水点. (3)当水慢慢地被吸上纸条后;圆点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颜色随着水分移动了不同的距离;红、黄、蓝是三原色;其它颜色都能分解成几种颜色;它们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太阳下影子变化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2021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完成版

2021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完成版

2021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完成版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研究有关科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 一个透明玻璃杯
- 清水
- 一张白纸
- 一支铅笔
- 一只塑料勺子
实验步骤
1. 在白纸上画一个小圆。

2. 将透明玻璃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

3. 将白纸放在玻璃杯上方,使圆形图案能完全覆盖杯口。

4. 用铅笔轻轻敲打玻璃杯的侧面。

5.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在用铅笔敲打玻璃杯的侧面时,圆形图案会变得模糊不清。

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玻璃杯受到外力敲打时,杯
中的水分子会受到扰动,从而使圆形图案变得模糊不清。

实验结论
外力的作用会对水分子产生影响,导致水的表面变得不平整,
使图案变得模糊。

实验意义
本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并研究到有关外力对物体的影响的
科学知识。

参考资料
-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

早晨到校时,观察太阳的位置,上科学课前和放学时再去观察一次。

在同一地点: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

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

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高度。

2.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

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3.制作简易的太阳钟。

(1)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

当你的手表达到某一整点时,就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为记
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钟”。

(2)用卡纸、指南针和硬纸板做一个更精确的太阳钟。

a.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b.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

c.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4.玩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
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5.观察转动的地球仪,当中国、日本是白天时,美国、加拿大是黑
夜,埃及、西班牙是清晨,夏威夷海岛是黄昏。

6.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在早上
收看,德国中午收看,澳大利亚在下午收看。

7.光的行进:
(1)准备3张带有小孔的同样大的纸板,把它们固定在一个平面上,使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在另一侧放一个纸屏。

(2)用手电筒照小孔,光投在纸屏上。

结论: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8.用红外线手电照装满水的玻璃杯,看到水中有一条红直线。

9.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我们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

(1)照镜子,看到镜子中的像上下一致,左右相反。

(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角度,发现夹角越小,镜子中的影像越多。

10.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像,凹面镜成倒立的像。

1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
片叫凸透镜。

凸透镜的作用:放大、聚光、成倒立的像。

凹透镜的作用:缩小、散光、不能成像。

12.制造彩虹:
(1)A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盆,并设法将它固定。

B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C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电筒位置,直到看清彩虹。

(3)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你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13、在圆盘上涂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看到七色光混合成白色光。

14、把红、绿、蓝三种颜色涂在圆盘上,旋转后看到白光。

15、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彩色图案,发现彩色滤光片只能透过同颜色的光。

但透过红色滤光纸,看到的绿色是黑色的。

16、磁铁的性质:可以吸铁,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不同,磁极的磁力最大,磁极可以指示南(S)、北(N)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7、研究磁化现象:A用磁铁的一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次以上。

B把磁化后的缝衣针插在小块塑料泡沫中央,放在水面上,观察它的指向。

18、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电池节数有关。

节数多,磁力大,节数少,磁力小。

实验设计:不变的因素,导线粗细、绕线圈数、铁钉粗细
改变的因素:电池的节数
实验结果:1节电池吸回形针5个。

2节电池吸回形针10个。

19、改变绕线方向和电池的正负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20、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浑浊了,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21、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测肺活量:
(1)吸一口气,然后尽你所能吹大一个气球,气球的末端用线绑紧,使它不漏气。

(2)请一位同学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

(3)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气体量就越多。

22、做彩色水点实验。

(1)用水笔在吸水纸上画出不同颜色的圆点。

(2)固定纸条,使水能浸到纸条的底部,而不碰到彩色水点。

(3)当水慢慢地被吸上纸条后,圆点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颜色随着水分移动了不同的距离,红、黄、蓝是三原色,其它颜色都能分解成几种颜色,它们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