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模型模板
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实验活动8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实验目的1.加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认识。
2.初步了解使用模型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用品分子结构模型实验步骤1.认识甲烷分子结构,搭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甲烷分子中的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而是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碳原2.搭建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比较三者结构碳碳之间形成双键,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内,C—H键、键之间的夹角为120°问题讨论1.根据乙烷、乙烯、乙炔的球棍模型,归纳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键类型。
提示(1)碳原子成键特点: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以和其他原子形成4个价键,既可以形成单键也可以形成双键或三键。
(2)烷烃、烯烃、炔烃分子中成键特点比较碳碳单键碳碳双键注含多个碳原子的烯烃及炔烃,分子中除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和碳氢键之外,还存在和饱和碳原子间的碳碳单键。
2.根据甲烷的结构,推测验证二氯甲烷有没有同分异构体?提示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被2个氯原子代替的产物,根据甲烷的分子结构,二氯甲烷的分子结构是以碳原子为中心,2个氢原子和2个氯原子为4个顶点的四面体结构,C—H键键长小于C—Cl键键长,故分子结构不为正四面体,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3.根据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推测4个碳原子的烃有多少种结构?提示根据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原子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三键,也可以形成碳链或碳环,故4个碳原子组成的常见烃可能有9种结构。
(1)形成饱和烷烃,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
(2)形成烯烃: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3、、CH3—CH==CH—CH3。
(3)形成炔烃:结构简式:CH≡C—CH2—CH3、CH3—C≡C—CH3。
(4)形成饱和环烷烃,结构简式:。
1.(2018·湖北龙泉中学模拟)有下列五种物质:①氨气②甲烷③四氯化碳④乙烷,其中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形的是()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全部答案B解析甲烷、四氯化碳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氨气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乙烷()的立体构型不是四面体形。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教师版) 23-24学年高一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同步实验课】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结构式结构式结构特点结构特点一、问题与讨论:1.通过以上有机物分子球棍模型的搭建,归纳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和各类烃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
【解析】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烷烃中含有碳碳单键及碳氢键,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及碳氢键,可能有碳碳单键,炔烃中含有碳碳三键及碳氢键,可能有碳碳单键。
2.根据二氯甲烷的结构式推测其是否有同分异构体,并通过搭建球棍模型进行验证,体会结构式与分子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解析】二氯甲烷可看作是甲烷中的2个氢原子被2个氯原子所代替的产物,与甲烷的结构相似,故其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3.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烃可能有多少种结构?尝试用球棍模型进行探究。
【解析】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烃可能有CH3CH2CH2CH3、、CH3CH===CHCH3、CH2===CHCH2CH3、、CH3C≡CCH3、CH≡CCH2CH3、、CH2===CH—CH===CH2、CH≡C—CH===CH2、等。
球棍模型略。
二、规律与方法: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烷烃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注意:(1)烷烃包括链状烷烃(C n H2n+2)和环状烷烃。
(2)烷烃是饱和烃,碳原子数一定的链状烷烃分子中氢原子数已达到最多,其他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都比链状烷烃少。
(3)碳碳结合成链状,链状不是“直线状”,而是呈锯齿状,链上还可分出支链。
3.有机物结构式简化的原则(1)同碳原子上的相同原子可以合并,如可简化为CH3—CCl2—CH3。
(2)依次相连的相同基团可以合并,如CH3CH2CH2CH2CH3可进一步简化为CH3(CH2)3CH3。
(3)键线式简式,如CH3CH2CH2CH3可进一步简化为。
三、深度剖析:1.正确理解同系物(1)同系物的研究对象一定是同类有机物。
(2)同系物一定满足同一通式,但通式相同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2===CH2和均满足通式C n H2n(n≥2,n为正整数),但因二者结构不相似,故不互为同系物。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_模型的制作_周玲

、、、、、、、、、、、、、、、、、、、、、、、、、、、、、、、、、、、、、、、、、、、、、、9李良超,袁良杰,杨毅涌等.水杨酸镍配合物的合成和红外光.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20(5):671—672.10徐圣经,曹双林,夏继宁等.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马拉色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44(10):704—707.11魏赛金,徐佳,程新等.农抗702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病原真菌的药效评价.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l,33(3):0488—0492. 12唐静,周立刚,曹晓冬等.植物提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室内对杨树溃疡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植物病理学报,2006, 36(5):446—453.13Malamy J.,Carr J.P.,Klessig D.F.et al.Salicylic acid:a likely endogenous signal in the resistance response of tobaccoto viral infection.Science,1990,250:1002—1004.14Rao M.V.,Paliyath G.,Ormrod P.et al.Influence of salicylic acid on H2O2product ion,oxidative stress,and H2O2 metabolizating enzymes.Plant Physiology,1997,115:137—149. 15Klessig D.F.,Malamy J..The salicylic acid signal in plant-s.Plant Molecular Biology,1994,26:1439—1458.16李淑菊,马德华,庞金安等.水杨酸对黄瓜几种酶活性及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华北农学报,2000,15(2):118—122.17曾凯芳,姜微波.水杨酸处理对采后绿熟芒果炭疽病抗病性的诱导.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2):36—40.(E-mail:89gejian@)54生物学通报2013年第48卷第6期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中关于“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只看教材中的插图,很难理解。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科 技 前 沿9 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苷酸,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 A的一半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个长DN A分子。
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单体也只含一个D N A 分子。
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 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D N A 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物种性状的几乎所有蛋白质和RNA分子的全部遗传信息;编码和设计生物有机体在一定的时空中有序地转录基因和表达蛋白完成定向发育的所有程序;初步确定了生物独有的性状和个性以及和环境相互作用时所有的应激反应。
除染色体DN A外,有极少量结构不同的DN 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 N A 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 N A ,极少数为R N A 。
D N 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出发点,培养理科综合能力,搞好教具制作”,既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弥补了学校实验器材的不足,又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从生活中取材,可以加强生物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 模型创新点分析原来的教具或模型要么是平面结构的,要么是立体结构的,与以往教具相比,该DN 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但使学生真实体会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 A的基本单位、基本单位的三种化合物组成、磷酸二酯键的位置、D N A 单链结构、D N A 双链的平面结构,而且可以通过涡轮的调控将平面结构直接转为立体结构,体验科学探索发现的一般过程。
实验四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实验四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原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由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
双螺旋结构外侧的每条长链,是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连接形成的,两条长链以反向平行方式向右盘绕成双螺旋,螺旋直径为2nm,螺距为3.4 nm;两条长链上对应碱基以连接成对,对应碱基的互补关系为:,碱基对位于双螺旋结构内侧,每个螺距有10对碱基,两个相邻碱基对平面的垂直距离为0.34 nm。
目的要求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实验过程一、材料用具硬塑方框2个(长约10cm),细铁丝2根(长约0.5m),球形塑料片(代表磷酸),双层五边形塑料片(代表脱氧核糖),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代表四种不同碱基),粗铁丝2根(长约10cm),代替氢键的连接物(如订书钉)。
二、方法步骤1.取一个硬塑方框,在硬塑方框一侧的两端各拴上一条长0.5m的铁丝。
2.将一个剪好的球形塑料片(代表)和一个长方形塑料片(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分别用订书钉连接在一个剪好的五边形塑料片(代表)上,制成一个个含有不同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模型。
3.将12个制成的脱氧核苷酸模型,按碱基(从上到下)GAAAGCCAGTA T的顺序依次穿在一条长细铁丝上。
按同样方法制作好DNA的另一条链(注意碱基的顺序及脱氧核苷酸的方向),用订书钉将两条链之间的连接好。
4.将两条铁丝的末端分别拴到另一个硬塑方框一侧的两端,并在所制模型的背侧用两根较粗的铁丝加固。
双手分别提起硬塑方框,拉直双链,旋转一下,即可得到一个DNA分子的模型。
三、结果记录由每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本小组的作品并说明DNA分子结构特点, 老师与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记录,并评选出最优秀的制作小组。
四、实验结论DNA分子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2)(3)五、实验评价所制作的模型与你的预期相吻合吗?如果不吻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误区警示本实验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按照每个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组成,挑选模型零件,组装成若干个脱氧核苷酸。
分子结构模型

实验: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例题:将1cm3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 溶液,已知1cm3溶液有50滴,现取1滴油酸酒精溶液 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 单分子薄层,已测出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m2,由此 可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是多少?
d 3 22.4103 m 3109 m 6.02 1023
小结1: 微观量
分子质量m0 分子体积v0
NA
桥梁
宏观量
摩尔质量M 摩尔体积Vmol 物体的质量 m 物体的体积V
(1)NA是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2)分子的质量m0=M/NA
分子的体积v0=Vmol/ NA= ( M /ρ ) / NA 物体所含分子数N=摩尔数n×NA =(m /M) ×NA 标准状态下,V升气体含有的分子数
31026 kg
B、计算分子的质量
m M摩 NA
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 10-26--10-27kg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C、计算分子的体积:
固体、液体分子
ddd d d
V0
V N
Vmol NA
M mol
N A
气体分子
dd d
d
对固体、液体分子:v0指分子体积。 对气体分子: v0指气体分子所占的空间体积
实验步骤:
1.先测出一滴油酸的体积V: 2.测出水面上漂浮的油膜的面积S; 3.单分子油膜的厚度d等于油滴体积V与油膜面积S的 比值:
d V S
问题1:油膜法实验中有哪些理想化处理? ①水面上的油酸层当作单分子油膜. ②把分子看成球形. ③油分子一个紧挨一个紧密排列;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分子模型总结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分子模型总结高中有机化学分子模型总结
1. 电子结构模型
有机化学分子模型是用来描述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模型。
在有机化学中,常用的电子结构模型有以下几种:
- 列维托-金兹堡模型:该模型将分子中的电子看作带电粒子,并使用球形轨道来表示电子的位置。
- 瓦伦斯模型:该模型认为电子的运动不仅取决于中心原子的核电荷,还受到来自其他原子的电子排斥力的影响。
- 前线轨道模型:面向分子的电子结构描述方法,重点关注分子中最外层电子的能级和轨道。
2. 空间构型模型
空间构型模型用于描述有机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 键线模型:通过化学键的线条来表示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和键的长度。
- 空间填充模型:将原子看作球体,通过调整球体的大小和位置来表示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占据关系。
3. 三维结构模型
三维结构模型用于描述有机分子在空间中的完整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 空间轨迹模型:通过表示分子中各个原子在空间中的轨迹来描绘分子的形状。
- 空间骨架模型:通过连接原子的骨架线来表示分子的结构,不考虑原子的具体位置。
4. 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用于描述有机分子中化学反应的过程和速率,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 轨迹模拟:通过计算机模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来模拟化学反应的细节和速率。
- 平衡态模型:通过平衡反应条件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平衡位点和速率常数。
- 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测量反应速率和求解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速率规律和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分子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的空间结构(第2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4-C4H×41)=0
21×(5-N3×H13 )=1
21×(6-H2×2O1)=2
公式计算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1 2
(a-xb)
03、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例:CH4:
C原子的孤电子对为( 4 - 4×1 )÷ 2 = 0 个; 分子中一个C原子与4个H原子形成了4个σ键电子对; 则价层电子对为4。这4对价层电子对之间彼此排斥,便得到了 正四面体的VSEPR模型,也就是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
a
x
SO2 NH4+
CO32CO2 SO42-
S
6
2
N
5-1=4
4
C
4+2=6
3
C
4
2
S
6+2=8
4
b
中心原子上的 孤电子对数
2
1
1
0
2
0
2
0
2
0
03、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计算价层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 : :: : : :
:
代表物
H2O NH3 CH4
02、σ键电子对数
ABn型分子,A为中心原子,B为周围与A用共价键结合的原 子。n为结合的数量,也等于A与B之间结合的σ键个数,即σ键电 子对的数量。即σ键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分子
H2O NH3 SO3
中心原子 O N S
共价键 O-H N-H S=O
键数 键电子对数
2
2
3
3
3
3
目录
0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
CH4为什么不是正方形,而是正四面体结构呢?
高中化学试题: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预测解题模型(原卷版)

B.AlH4-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是四面体形
C.AsCl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D.AsH3分子的键角小于109°28′
9.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的键角大小(填“>”“<”或“=”):
①BF3___________ NCl3,H2O___________CS2。
第二步:确定价层电子对的VSEPR模型
由于价层电子对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它们趋向于尽可能地相互远离,这样已知价层电子对的数目,就可以确定价层电子对的VSEPR模型。
第三步:分子空间结构的确定。价层电子对有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分,价层电子对的总数减去成键电子对数,得孤电子对数。根据成键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可以确定相应的较稳定的分子空间结构。
5.(2023·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统考)含有N3-、N5+的材料Pb(N3)2、N5AsF6可用做炸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b属于d区元素
B.AsF6-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
C.Pb(N3)2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D.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9种
6.(2023·浙江省衢州市校联考)S和O可组成一系列负二价阴离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过渡元素 等在生活、科研中有广泛用途和重要研究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子作为配体时,碳原子和氧原子均能够提供孤电子对。 与钴形成配位化合物时,提供孤电子对的为_______(填元素名称)原子。
(2)高氯酸六氨合钴(Ⅱ)的结构为 ,其外界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3)下列对[Co(NH3)62+]的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判断合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
分子结构模型的搭建与解释

举例说明分子结构模型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具体应 用,包括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以及如 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02
分子结构模型基本概念
分子结构定义
分子结构
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包括原子间的化学键和分子整体的几何 形状。
化学键
原子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形成的相互作用力,决定分子的稳定 性和性质。
通过分子结构模型预测新 材料的性能,指导实验合 成。
晶体结构解析
利用分子结构模型分析晶 体的原子排列,揭示材料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材料性能优化
通过调整分子结构模型中 的参数,优化材料的力学 、热学、电学等性能。
生物学中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
01
利用分子结构模型揭示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构象
分子结构模型的搭建与解释
汇报人:XX
2024-01-13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分子结构模型基本概念 • 搭建分子结构模型的步骤 • 解释分子结构模型的方法 • 分子结构模型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 分子结构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理解分子结构
通过搭建分子结构模型,可以直观地理解分子的三维构型 、键长、键角等关键信息,有助于深入掌握化学知识。
分子结构模型种类
球棍模型
用球表示原子,棍表示化学键,直观展示分子的三 维结构和空间构型。
比例模型
按照原子实际大小比例制作的模型,更真实地反映 分子内部结构。
电子云模型
展示电子在原子周围的概率分布,反映化学键的成 键方式和电子的运动状态。
搭建分子结构模型的意义
RNA的分子结构

一、RNA的结构特点
RNA的分子结构
tRNA分子
特点:
数百种,分子量小,只有73-93个核苷酸组成
,主要特点为含稀有核苷。 有较多的修饰成分
tRNA分子
RNA的分子结构
A-U,G-C碱基对双螺旋 区为臂,其它区域为环 。四臂四环。
3'端都为CCA,用以接 受氨基酸,叫叶柄; 5'端都为pG
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对应的mRNA,种mRNA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1) 原核生物的mRNA是多顺反子的,真核生物的 mRNA是单顺反子的;
2) 原核mRNA 5'端无帽子结构,真核mRNA 5'端 有一段帽子结构(m7GpppNmpNmp-);
rRNA分子
RNA的分子结构
占细胞内总RNA的80%左右,由120-5000个核苷酸组 成,但种类很少,只有3-4种。
核糖体 30S 原核生 物 70S 50S 40S rRNA 16S 23S、5S 18S 28S、5S、5.8S
真核生 物
80S
60S
RNA的分子结构
rRNA分子—结构特点
3) 原核mRNA 3'端无PolyA,真核mRNA 3'端有 PolyA。
本章结束
5端都为pg有较多的修饰成分rna的分子结构trna分子反密码环由7个核苷酸组成有3个反密码子可变环由318核苷酸组成二氢尿嘧啶d环rna的分子结构trna分子tc为假尿苷3trna的三级结构倒l型
第二节 RNA的分子结构
一、RNA的结构特点
RNA的分子结构
1. 单链状,但许多区 域可自身进行碱基配对 ,形成回折。
与蛋白质结合,组成大小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