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
22 手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 手指教学目标1、了解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2、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儿一段话,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儿一段话。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图片导入出示课件)2、提问: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的关系的?你从哪里知道的?(设计意图:知识复习图片导入能更直接、更快地把学生带入课堂中来,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品读课文,感受幽默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并完成表格。
(1)默读课文4-5段,从外形和作用两方面了解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完成好表格。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通过一张表格把文章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2、再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幽默(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把自己觉得幽默风趣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
(设计意图:贯穿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引领学生边读边思考,标话语句,记录感受。
培养学生做批注的习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2)小组间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4)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幽默的语言。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理解更深刻)【预设】【1】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设计一:22.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口头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三、指导写字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会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讲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手指的结构、功能及重要性。
4.能用所学知识描述手指的作用,体会手指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识记并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3.认识到手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
2.让学生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A. 导入1.师生共同欣赏手指的图片或手势,引出“手指”话题。
2.引导学生谈谈手指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B. 学习课文1.师生共同阅读《手指》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讨论。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C. 深化学习1.老师介绍手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手指的构成。
2.讨论手指的功能,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手指的认识。
D. 回顾梳理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点。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手指的观点,展示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背诵《手指》课文。
2.简单绘画手指的结构。
3.思考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写下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关注和珍惜自己的手指,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2 手指(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那么,谁来读一读,关于大拇指吃苦耐劳的句子。(例如拉胡琴……电铃)这段话都是在写大拇指做的事情,同学们快速地数一数看,这里面写到了大拇指做的几件事情。(6件事)作者一口气就写了大拇指做的6件事,你感觉到(大拇指非常肯吃苦)确实是,同学们,同样是这一段话,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觉到,大拇指很肯吃苦。你发现了么。(水要喷出来,叫它……拼命按住)你注意到了这里面的几个动词,这里面还有不少动词呢。
还有新的发现吗,刚才大家发现的都是不一样的地方,你还能发现什么?(我在“叫他“这个词中,还发现了别人叫大拇指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她发现了这里有一个词,叫他,再数一数,这里面有几个”叫他“。(6个)6件事情,里面有6个叫他,你感觉到,(大拇指比其他四指都要努力,都要辛苦)
总结大家的发言,作者写这么多的事情,不过就是想告诉咱们一句话,读(学生读句子)响亮地再读一读,(学生读)明明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可是作者却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罗列了这么多的内容,这是为什么呀?(让读者更直观的认识到大拇指到底做了哪些辛苦的事)写出来就更直观,还有补充吗?(作者用举例子的方法,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大拇指是吃苦耐劳的,表现出作者对大拇指的喜爱)而且,这样的例子,举的越是精细,你就越感觉到(我就越感觉到大拇指的辛苦)给我们的体会就更加的(深刻)。
计
一、欣赏漫画,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啊,先来聊会儿天。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漫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手指的形状、特点和用途,展现了手指的独特性和相互配合的和谐美。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情趣,插图形象可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手指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学生对身边的人体器官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手指的形状、特点和用途可能认识不足。
学生对手指游戏和动手操作活动感兴趣,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阅读、表达、动手操作等方面发挥潜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手指的形状、特点和用途,认识手指的多样性;学会生字词,会用“灵巧”“协调”等词语描述手指。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学会珍惜自己的身体,关注身体健康。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手指的形状、特点和用途,认识手指的多样性;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诙谐语言,学会用“灵巧”“协调”等词语描述手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手指模型或图片。
3.生字词卡片。
4.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手指游戏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与手指有关的趣事,引发读者对人类手指的奥秘的思考。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情节生动,富有童趣,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主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手指的奥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了解其功能和作用,并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幽默风趣的课文容易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对于手指的奥秘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理解作者对于手指的奥秘的思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的态度,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手指的功能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手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物学知识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各种手指的形态和动作,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奥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详细介绍了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通过观察手指的细微之处,引发读者对人类身体的奇妙和手指的灵活性的思考。
课文语言幽默,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说明文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细致观察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手指的灵活性和人体奥秘的探究欲望尚未被充分激发。
此外,学生对于说明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尚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身体的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细致观察,以及对人体奥秘的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的幽默和生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课文朗读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的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人体部位的文章,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手指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富有童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手指的奥秘,培养学生对身体的认识和爱护。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身边的人体部位有所了解。
但在课文理解、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方面仍有待提高。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手指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作用。
2.难点:感受作者对手指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究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手指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手指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手指的珍惜和关爱,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第【1】篇〗22 手指说课稿一、说教材《手指》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著名散文家、画家丰子恺的作品。
课文用拟人化且风趣的语言介绍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作用,课文最后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
学习本课,能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语言幽默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拇、弦”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
(重点)2.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难点)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1.朗读与默读结合法本课课后有默读的要求,因此本课的教学采取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法。
要让学生多朗读,把课文读流利。
同时继续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锻炼学生通过默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的重点是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作者描写手指的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以及这样描写的好处,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说学法]学习本课,要体会作者风趣的语言,同时要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完成本课小练笔。
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手指》一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22 手指》中的情节和人物•掌握关键词汇的意思和用法•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含义,能够自主思考、提问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利用角色扮演和拓展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同理心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珍惜•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提问的习惯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22 手指》的情节和寓意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3.能够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22 手指”代表的含义2.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入剖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手指与友情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
2.以导入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介绍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第二步:学习《22 手指》1.教师朗读课文《22 手指》,让学生跟读。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剖析课文中的情节及寓意。
3.学生小组展示分析结果,分享观点。
第三步:词汇学习1.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2.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关键词汇。
第四步:情感体验1.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演绎文章中的故事情节。
2.小组分享体验感悟,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友情的真谛。
第五步:语言运用1.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使用课文中所学语句进行表达和讨论。
2.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的主旨,展开扩展性讨论。
五、课堂效果检验1.通过课堂练习与小组互动,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收集学生的思考动态和言行表现,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六、课后延伸活动1.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位好朋友,写一篇关于友情的短文。
2.课外拓展:指导学生搜集关于友情故事,进行口头展示或小组分享。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22 手指》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了友情的珍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总写手指的特点,2-5自然段是分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描画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
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期。
他们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
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4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谜底汲取: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猜谜语吧,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谁猜到谜底了?(你们真聪明,谜底就是手。
)2.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们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写字、画画、弹琴、打球……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帮助别人而得到过老师的表扬,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淘气惹祸被爸妈批评……这双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你仔细观察过这些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22 手指【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课文的学习,继承发扬“团结才有力量”的传统美德。
语言运用:感受语言的风趣,尝试仿写。
思维能力: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审美创造: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解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全文一共6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要十根手指,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作用和性格。
作者对五根手指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目的是由物及人,揭示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本文的语言十分风趣幽默,从外形到作用,将小小的手指刻画得栩栩如生。
本文的语言表达的方法多样,感染力强。
最为典型的是全文将手指这一寻常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他们各自鲜明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征,很是有趣。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初步作者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质教案
22 手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你们猜这是什么?(手指)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根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
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手指》。
2.简介作者:丰子恺。
(出示课件)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主要作品有《远远堂随笔》《缘缘堂再随笔》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的五根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1.学生自读。
(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讨论。
(本文语言浅显朴素,较容易理解。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_____,最后总结写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2课,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作品。
课文以作者对自己五个手指的观察和思考为主线,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五个手指的形态、性格和用途,寓意着人的各个侧面。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对散文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能够感受到散文的美。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珍惜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
2.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相关散文作品等,以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手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 手指 》精品公开课教案
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篇一:教材分析: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足见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手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教师:请大家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阅读提示”]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
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首先,读的时候,把易读错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解决,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相互交流;其次,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好,下面就请大家开始预习)2、出示口头填空,指名回答。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过渡:让我们带着“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开始学习这篇课文吧!1、想想作者写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列表格。
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学生自学,出示表格。
3、汇报交流。
4、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特点的?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抓住手指各自的特点,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表达方法,语言风趣幽默;在文末直接表达感悟。
四、联系实际,感悟道理1、准备一支笔,一本厚书要求: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这只笔,看能不能拿起来。
用二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会有什么发现?2、做了这个游戏后,你认为和文中的哪段话相符,找出来读一读。
3、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教师小结: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砖块……方有方的好处,圆有圆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22课 手指 教学设计
22.手指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4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谜底汲取: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猜谜语吧,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谁猜到谜底了?(你们真聪明,谜底就是手。
)2.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们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写字、画画、弹琴、打球……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帮助别人而得到过老师的表扬,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淘气惹祸被爸妈批评……这双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你仔细观察过这些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你用心思考过这些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察和思考你发现过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自己身上或身边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
作家丰子恺就通过仔细观察手上的五根手指有所发现并借此写过一篇文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22.手指,学生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丰子恺: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他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 手指优质教案
22.手指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创办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
他的散文注意用语言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课文中的插图非常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中吧。
【设计意图】采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初读课文,找中心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指名学生读)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总—分—总)3.了解课文的段落大意。
根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怎样划分?(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五根手指;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2)谁能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说)预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5.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6.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段落中心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拇指1.学法指导。
刚刚同学们能轻松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因为大家找到了课文中的关键句。
抓关键句、抓关键词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方法。
2.品读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关键句。
(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1)指名学生读。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五根手指的?(姿态、性格、长处、短处)(3)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从“姿态”和“性格”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把五根手指当成人来写。
)(4)用笔圈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5)教师小结:这一句话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那么,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对大拇指的描写吧!3.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
(1)探究大拇指的姿态。
①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
②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③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大拇指的姿态的?(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寥寥几句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
)④大家注意一下“他”这个字,你有什么体会?(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十分有趣。
)⑤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吗?(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⑥教师小结:这个“他”字贯穿全文,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大家要注意品读、感悟类似的句子。
(2)探究大拇指的性格。
①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性格的句子。
②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
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③大拇指有什么性格特点?(肯吃苦,但不贪功,默默奉献)④谁能读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
(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3)探究大拇指的作用。
①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作用的句子。
②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③说说大拇指有什么作用。
(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书页、揿电铃)④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排比句)⑤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
这段话中哪些词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相帮、死力、拼命、用劲)⑥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出大拇指的作用吗?(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4.教师小结:我们从姿态、性格和作用三个方面了解了大拇指。
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大拇指,语言十分幽默和风趣,读的时候能让你联想到实际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人。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运用找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品读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四、借助表格,学生自学1.了解文章的构段方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第2~5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几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姿态,再写性格,最后写作用。
)2.大拇指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已经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体会到了。
那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仔细地读一读,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课件出示: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4.集体反馈,深入研究。
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各小组代表反馈表格中的内容,老师适当引导。
(根据学生交流,老师随机点击,补充课件上表格的内容)5.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
根据填好的表格,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指名学生说)6.教师小结: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不同的作用,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长文短教,通过一张表格把文本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
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进而受到启发。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2.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一、介绍手指,感受风趣的语言1.了解作者。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很风趣,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丰子恺。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引导学生介绍手指。
丰子恺先生写的课文,如同他的漫画一样幽默、风趣,那是智慧的闪现。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他笔下的手指。
3.第一次介绍手指。
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介绍。
(同桌之间互相介绍)4.第二次介绍手指。
四人小组内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边看自己填写的表格边介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
(小组内互相介绍)5.第三次介绍手指。
全班交流汇报。
推荐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这样介绍好在哪,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或改进。
(集体反馈成果)6.感受风趣的语言。
课件出示: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1)猜一猜这段话描写的是哪根手指。
(中指)(2)这段话除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中指比作关公,把无名指、食指分别比作关平、周仓。
)(3)教师小结:关平和周仓是我们阅读过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都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
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让我们由手指联想到人,将三指的关系描述得相当传神。
运用这种风趣的语言,可以使我们的介绍更加生动。
7.用风趣的语言介绍无名指和小指。
(1)谁能用风趣的语言介绍一下无名指和小指?(指名学生介绍—学生评价)(2)请班上一名学舞蹈的女生演示兰花指的动作。
8.第四次介绍手指。
谁能用风趣的语言,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手指。
(指名学生上台介绍)9.积累风趣的语言。
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写下来。
10.教师小结: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介绍手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训练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风趣的语言。
二、练习仿写,学会运用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仿写。
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会让我们有所感悟。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有趣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
(课件出示人的五官图)2.提出仿写要求。
我们身上的五官也同样具有不同特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3.指导仿写方法。
(1)我们也学着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写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