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ppt课件
支架内再狭窄 ppt课件
![支架内再狭窄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9b68b0482fb4daa48d4b50.png)
FOCAL
DIFFUSE
Mehran R et al. Circulation 1999;100:1872-78
再狭窄的发生率
➢ PTCA术后3~6个月的再狭窄率高达30%~50%; ➢ 金属裸支架的ISR为10~30%; ➢ 药物洗脱支架的设计
支架长度 再狭窄率
临床上造影再狭窄和临床再狭窄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
PCI后再狭窄需要血运重建
• 左主干病变PCI后再狭窄 • 大血管病变PCI后再狭窄 • 病变供血范围大PCI后再狭窄 • 多支、多处血管PIC后再狭窄 • 多次PCI后再狭窄
血运重建的定义
➢ 靶病变血运重建(TLR): 对经过治疗的冠状动脉节段再次进行介入治疗或对 靶血管进行CABG。
再狭窄的概念(2)
ARC(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缺血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 ➢ 造影再狭窄(直径狭窄≥50%)合并如下情况之一:
① 推测与靶血管相关的心绞痛复发; ② 推测与靶血管相关的静息(心电图改变)或运动试验(或等同于)缺血
的客观证据; ③ 任何侵入性功能检测异常(如冠状动脉血流储备,FFR<0.80),已经发
(1)相对于常规球囊PTCA,药物洗脱球囊预防再狭窄效果更加明显; (2)相对于DES治疗弥漫型ISR,药物洗脱球囊并未显现优势; (3)药物洗脱球囊的在ISR患者中的应用,拥有前景但仍需进一步临床
探索
Scheller B,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113–24. Scheller B, et al. Clin Res Cardiol 2008;97:773–81. Seiji Habara, et 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2011; 4:149-54. Sunao Nakamura et al.JACC,57:1638.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PPT课件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71f49f5acfa1c7ab00cc25.png)
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
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微导丝的辅助下越过狭窄段, 置入保护伞,手术安全可靠
保护伞
球囊充盈,扩张狭窄段
狭龄80岁了!
术后超声显示血流速明显降低正常
术后服药
术后口服双抗六周:拜阿司匹林 100mg po qd 氯吡格雷 75mg po qd 阿乐 20mg po qn;
神经外科首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 成功开展 2016.6.4
患者基本情况: 老年男性,年龄80岁; 间断性头疼、头晕,伴黒朦; 四肢活动正常。
颈动脉超声检查提示:右侧 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血流速明显增快
颈部头颈部血管CTA检查提示:右侧 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达90%
新技术 新业务
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神经外科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
苗锋 马强 张琪 胡志源 2016.6.4
概述
卒中是人类继心脏病和肿瘤之后的第3位的致 死原因,是严重致残的首要原因。80%卒中患 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颈动脉的栓子脱落造成的, 而且发病前无任何先兆。据统计每年新发或再 发卒中的患者约70万,其中约85%~88%的卒 中是缺血性卒中,其他为出血性疾病。有效的 预防卒中的发生,无论对患者个体,还是对社 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1.无症状者,血管管径狭窄程度>80%,有症 状者(TIA或卒中发作),血管管径狭窄程度 >50%;
2.血管管径狭窄程度<50%,但有溃疡性斑块 形成;
3.某些肌纤维发育不良者,大动脉炎稳定期有 局限性狭窄。
新技术 新业务
近10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 作,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介入下行 支架血管成形术,即在血管狭窄的部位放入支 架,打开后可以支撑起狭窄的血管内壁,从而 扩大管径,同时将斑块挡在支架之外,减少脑 卒中的发生。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病人痛苦 小,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 的主要方法之一。
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治疗ppt课件
![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da0ab4a45177232e60a2cb.png)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完介整入版课脑件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27
病例1
• 患者,张某,男,58岁,临床诊断:椎 基底A供血不足;
• DSA所见:双侧椎A开口处局限性狭窄 • 于两狭窄处分别置入支架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完介整入版课脑件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28
多处血管病变支架成形术策略
• 评估临床表现、Willis环情况、狭窄程度,识 别“罪犯病变”(crime vessel)
• 先处理狭窄严重侧血管 • 开通一侧血管后严密调控血压 • 如果病变发生在双侧颈动脉窦,禁忌一次手术
颈动脉窦反应
完整版课件
9
多处血管病变支架成形术风险性
• 多合并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基础 • 血管危险因素多 • 血管病变多严重,血管条件差 • 延长手术操作时间 • 一次处理可能会增加操作并发症 • 分次处理又增加血压调控难度,可引起成形术相关区
病例4
• 患者,王某,男,58岁,脑梗塞。 • DSA检查显示:右侧颈内A起始处局限
性狭窄伴内膜病变,左侧锁骨下A局限 性狭窄 • 于两处病变处置入双支架。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完介整入版课脑件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37
DSA术前所见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完介整入版课脑件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38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
•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卒中的75-90% • 1997年新发病例300万。 • 脑血管病连续5年为我国第二位死亡
原因,其中多数为ICVD。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市完介整入版脑课件血管病研究所 2004年6月16日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因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pt课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39b8da0740be1e640e9a14.png)
完整版课件
10
支架置入术过程 5.退出导管、切口包扎
完整版课件
11
支架置入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介绍手术知识及手术过程饮食指导 Nhomakorabea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但 不可过饱
活动与休息
训练床上大小便,保证充足 睡眠,穿好患服取下金属物 品。
药物准备
予调脂抗血小板药物
(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
肾功能差者给予水化
5
并发症的观察:冠脉痉挛、冠脉穿孔、支架脱落、血管穿刺并 发症、出血、肾损害、造影剂过敏等。
完整版课件
14
出院指导
术后一年复查冠脉造影
完整版课件
15
出院健康教育
完整版课件
16
复习思考
支架植入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
完整版课件
17
演示完毕,感谢您的聆听
完整版课件
1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完整版课件
4
PCI的发展
01
单纯球囊扩张 阶段
02
裸金属支架 阶段
03
药物洗脱支架 阶段
04
生物可降解支架 阶段
完整版课件
5
复习思考
完整版课件
6
支架置入术过程 1.穿刺
桡动脉 股动脉
完整版课件
7
支架置入术过程 2.置入导丝和鞘管
完整版课件
8
支架置入术过程 3.冠脉造影
动脉狭窄
完整版课件
9
支架置入术过程 4.支架置入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完整版课件
1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des支架内再狭窄的处理孙勇精品PPT课件
![des支架内再狭窄的处理孙勇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0263d7fc4ffe473268ab37.png)
Control (n=128)
42%
P-value <0.001
50% <0.001
6.5%
8%
0.895
SIRIUS结论:与裸支架RS不同,SES的RS以局限性狭窄为主
DES术后ISR——病变特征与处理
Taxus IV 研究支架内在狭窄病变特征
I - focal
II/III – diffuse or proliferative
Chieffo A,Stankovic G,Bonizzoni E,et a1.Early and midterm results of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in unprotected left main[J]. Circulation,2005,111(6):791—795
(一)常规球囊扩张成形术
▪ 金属裸支架 ▪ Bauter 等 局限性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
22%
▪ Eltchaninoff等 弥漫性支架内再狭切割球囊扩张成形术
▪ 日本多中心 再狭窄率32%
▪ 国内 30.4%
▪ Kobayashi等 与普通球囊相比,切割球囊可减少新 支架置入,但靶血管重建率相似
DES支架内再狭窄的处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孙勇 傅国胜
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内再狭窄=血管腔内膜过度增殖之后果 ——血管内支架/PCI 最主要的局限/最大的障碍
DES支架内再狭窄介入医师面临的新问题
——发生率
CYPHER支架临床试验——9个月TLR/TVR
Cypher(n=1204)
Control(n=870)
钙化斑块
脂质斑块
颈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PPT参考幻灯片
![颈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ef06665326fff705cc170aa3.png)
阿司匹林100~300mg/d 100~ 300mg/d
波立维 75mg/d
300mg/d
• 控制血压
• 临时起搏器
20
术中用药
• 硝酸甘油/尼莫通:防止血管痉挛
• 术中肝素 4000-6000 IU ,抗凝
• 球扩时血压下降多为一过性,若出现症 状性血压下降
➢ 静滴 多巴胺 2-3ug/kg/min
22
随访
• 阿司匹林 100mg/d(终身) 波立维 75mg/d (3-6月)
• 神经内科随访体征 • 颈部彩超 (1、6、12 月) • 必要时CTA • 避免颈部按摩 • 超声检查再狭窄 >50%才考虑造影
23
颈动脉支架及保护伞
保护伞 支架
24
颈动脉支架及保护伞
25
保护伞——远端栓塞保护器
14
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禁忌症
1.严重扭曲、 钙化和主动脉弓的严重粥样硬化 2.不稳定栓子 3.不能耐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4.严重肾功能障碍,无法耐受造影剂 5.ICA严重狭窄, 前后交通或侧支(如ECA)代偿
供血, 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与病变血管无关
15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疗效
• 技术成功率
92-98%
• 并发症
2.4%
不可逆性卒中及死亡 1.3%
• 年卒中发生率(三年)
症状性狭窄
<6%
非症状性狭窄
<3%
• B超随访
再狭窄 18.5%(PTA)
• 造影随访 再狭窄 0.8-2%(CAS)
16
颈动脉狭窄 支架治疗围手术期准备
17
术前准备
• 既往史(有无合并症,颈部放疗史) • 神经内科评估 • 血管影像学检查 • 脑CT或MRI扫描,观察颅内有无梗死灶 • 重要脏器功能评估(尤其肾功能)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及护理PPT幻灯片课件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及护理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1b724502768e9951e73849.png)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术中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中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语言、肢体及意识状态,患者出
现意识障碍、语言活动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时,常提示可 能由于导管造影剂等对血管刺激而引起血管痉挛所致。可 给予罂粟碱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 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及肢体活动情况进行详 细记录。因在导管及导丝推送过程中及支架释放中可刺激 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刺激颈动 脉窦而致迷走神经兴奋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可能撕 裂血管内膜和斑块使栓子脱落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我们做好严密观察并根据心率、血压情况给予应用阿托品 提高心率,多巴胺升血压。为防止继发血栓形成,每小时 给予静脉应用肝素3000u或者尿激酶20~50u.
氯吡格雷75 mg/d,术前6 h禁食禁水。术 前2 h静脉泵入尼莫通2.5 ml/h
10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前护理
一、完善术前检查
★CT检查 ★血、尿、便常规 ★血生化、出凝血时间 ★肝肾功能检测 ★胸部X线、心电图等术前3天行资料的收集和记录 详细阅读病
历资料,了解心、肾及神经系统有无严重疾病,了解生命体 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变化,高血压患者应用药物控制使收 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并做好记录。做心电图,检查血尿 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机制;讲解所服用的药(抗凝药、降 压药)对手术所造成的重要影响,并看到患者服到口。
渗血、出血及皮下血肿,询问患者有无牙龈、口 腔和鼻出血;观察病人的大小便、呕吐物及皮肤 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 刺点防止出血,出现便秘及时处理。观察穿刺下 肢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脚趾的活动情况以及穿 刺侧下肢皮肤的温度和色泽,并做详细记录。每 1~2h可进行1次被动肢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下肢血栓的形成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ppt课件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af7b4f16fc700abb68fce6.png)
★ 其中3例经DSA脑血管造影复查均未见支架内段完全闭塞,左侧椎动脉颅内段严重狭窄
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支架成形术后
术后DSA显示左侧椎动脉颅内段严重狭窄消失
椎动脉颅内段MoriC型狭窄支架成形术
术前DSA见左侧椎动脉颅内段MoriC型狭窄,术后狭窄消失
双侧椎动脉狭窄和串联狭窄易发生过度灌注综合 征 。手术中应特别注意:
①双侧椎动脉狭窄患者,原则上应首先处理狭窄更严重
侧的血管;
②串联狭窄应首先处理远心端病变,后处理近心端病变;
③手术中严密监测血压,手术后严格控制血压为患者术 前的基础血压值,多控制在110~130/70~80mmHg水平;④
手术后可适当静脉滴注尼莫通以缓解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PTAS的安全性
★ 本组技术成功率100%。所有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脑出血、
过度灌注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 Rasmussen等报道了8例,技术上均获成功,但出现TIA和大量蛛
网膜下腔出血发生死亡各有1例。
★ Levy等报道了11例颅内椎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3例于围手术
期内死亡(2例椎动脉破裂、1例脑死亡),1例发生桥脑卒中后死亡。
病人的选择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或非致残性缺血性 卒中)患者,椎动脉直径狭窄率>50%,合并对侧椎 动脉闭塞
• 症状性优势侧椎动脉狭窄 • 症状性双侧椎动脉狭窄 • 症状性非优势侧椎动脉狭窄,该侧椎动脉直接
与小脑后下动脉(PICA)延续,患者症状与同 侧PICA区供血不足有关 • 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 无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但成形术有助于改 善侧支血供
重 庆 通 远 门
唯 一 保 存 下 来 的 古 城 门
严重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治疗(图文)
![严重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治疗(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332ff8f90f76c661371af4.png)
严重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治疗(图文)张永力,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北京香山一棵松50号 100093患者男,41岁。
20余天前,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不能言语,2天后语言有所恢复。
查体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完全不能运动。
MRI显示脑干梗塞及多发腔隙性梗塞。
入院后行DSA显示左侧椎动脉纤细,发育不良,颅内段闭塞,右侧椎动脉为优势血管,基底动脉发出小脑前下动脉以远重度狭窄,双侧后交通动脉不发育。
由于患者一侧椎动脉闭塞,基底动脉下段重度狭窄,又无来自颈内动脉的供血,因此脑干缺血明显,导致脑干梗塞的发生。
只有解决基底动脉的严重狭窄,才能改善脑干缺血,防治发生新的梗塞及给脑干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双侧颈内动脉造影,未见后交通动脉向基底动脉上段供血左侧椎动脉造影,颅内段闭塞右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基底动脉下段重度狭窄几近闭塞在经过抗血小板药物准备后,在全麻下进行了基底动脉下段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
手术十分顺利,严重狭窄得到了明显改善。
患者肢体活动及语言明显改善,可以下地行走,上肢肌力也恢复到3级。
无任何并发症,顺利出院。
椎基底动脉的狭窄闭塞危害极大,容易造成脑干和小脑的梗塞,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及面部瘫痪、麻木、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治疗。
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控制其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是治疗的基础,口服他汀类药物等可以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速度,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波立维等可以防治发生急性血栓形成。
但一旦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如眩晕、呕吐、饮水呛咳、面瘫、肢体麻木、瘫痪、平衡障碍等,应及时进行脑血管方面的相关检查,如核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必要时行导管脑血管造影,以及时发现血管狭窄,及时干预治疗。
颅内支架成型术尤其是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型术,创伤小,只要患者血管条件不是太差,成功率很高。
但应该在狭窄造成梗塞之前尽早进行,这样才能防治脑干梗塞的发生。
神经区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患者的护理ppt学习课件
![神经区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患者的护理ppt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c66634581b6bd97f19ea6f.png)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常见并发症护理
●(一)脑出血:这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多见于脑血管高度狭窄 在置入支架后,或年老,体质消瘦有明显高血压经溶栓治疗后的 患者。术后要教育患者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脑出血的因素,如用力 排便,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等。如发生出血应立即给予中和 肝素,停止抗凝药物,适当控制血压,必要时予以脱水。 ●(二)过度灌注综合征:变现为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 意识障碍等。有效控制血压拾预防的关键。颈动脉支架植入者的 血压宜维持在(120-130)/(60-80)mmhg,并应连续动态监 测,记录术后24-48h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严 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积极配合抢救,做好脑血肿穿刺抽吸术的准备。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辅助检查
彩超 MRA或CTA
脑血管造影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保守治疗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低脂
盐饮食,戒烟限酒,心理健康 合理控制危险因素:控制血 压、血糖,血脂、稳定斑块, 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 林、氯吡格雷等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常规准备
●做好皮肤护理,备皮清洁皮肤 ●碘皮试,禁食、禁水4-6小时,必要 时给予导尿,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地 西泮注射液,在左侧肢体上给予建立 静脉通道。 ●备沙袋、造影剂、弹力绷带,术前相 关检查及病历等资料入导管室。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DSA术后护理
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患者的护理 神内一区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概述 分型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方式 护理
基底动脉狭窄的护理PPT课件
![基底动脉狭窄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16925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0.png)
戒烟限酒:戒 烟,限制酒精 摄入
03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05
02
04
运动:适当进 保持良好的作
行有氧运动, 息规律,避免
如散步、慢跑、 熬夜和过度劳
游泳等
累
06
定期进行健康 体检,及时发 现并控制相关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01
饮食原则:低盐、低脂、低 糖、高纤维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 腻、生冷
脑缺血等
临床表现
1
头晕、头痛
2
咽困难
4
视觉障碍、视野缺损
5
平衡障碍、共济失调
6
意识障碍、昏迷
诊断和治疗
01
诊断方法: CT血管造 影、磁共振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等
02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等
03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 物、抗凝药 物、降压药 物等
1
出现呼吸困难、胸痛 等症状时,应立即就 医。
3
出现心悸、心慌、心 律失常等症状时,应 立即就医。
5
谢谢
汇报人名字
适及时停止运动
心理护理
0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 患者的心声,给予关心和支
持
02
向患者解释病情,消除疑虑,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03
鼓励患者参加康复活动,提 高生活质量
04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 对压力和焦虑
05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 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出院指导
定期复查
出院后1个月内复查
复查项目: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04
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PPT.
![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75151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f.png)
客户介绍。
确定面试人选的方法之一就是为每个应聘者做一个对比表。在一张白张中间划两道线,将白纸一分为三。将工作的要求列在一边后,
为每一应聘者复印一份,把应聘者的技能和经历写在白纸的另一边。然后在应聘者的条件与要求一致的地方打勾,打勾多的应聘者即
可列入面试名单。
面试几个应聘者之后,你对他们的印象就会混淆起来。一个应聘者离开之后马上凭记忆录下对他或她的印象,以便与其他应聘者区别
Wallstent 6×24 Pre-Tx
Post-Tx
Before tx
follow up 6m
left ICA 70%
BX 4.5×23 stent
left ICA 70%
BX 4.5×23 stent
after stent
post-angioplasty
lateral view AP view
follow 3m
F72, R-TIA, 70%, 5.2 cm in length
M54, TIA, 82 mm in length
Pre
1st stent
2nd stent
Express 3.5X28 BX 3.5X23
Easy Wallstent 9×60, 4mm balloon(1st) , 6mm ballon(2nd)
12 M
R-CCA 58M TIA >90% L-CCA
1st Balloon (3.5mm) Easy Wallstent 10×24, 2nd Balloon (5mm)
pre tx
Pre-
Post-
误解
请进来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2. 问答题(小黑板)
1 知道地震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后5年内相继出现相关的散在病例报告或小组病例报 告,尚无大宗病例分析报告
• 探讨阶段
4
1. 病例特点与适应症探讨
●正规的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缺血症状不能控制 ●以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入院
●存在较严重的基底动脉狭11
近期效果理想 少数病例已有半年以上随访,最长达30月 尚需要大宗的、3年以上的病例分析和相关的临床与基础
研究来验证
9
展望与结论
★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已经成为一项可行的手段 ★尚需要更深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去证实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支架 颅内血管的动物实验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鼓舞
术前3-4天开始抗聚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术后继续进行抗聚治疗,氯吡格雷4~6周,阿司匹林用
药疗程无明确限定;对于术后仍有缺血症状发作患者,可 以考虑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 术中常规抗凝(APTT要求达到250-300秒);血小板糖蛋 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abciximab或eptifibatide)在支 架置入术中逐渐被应用 基底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用药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疗死亡率超过70%,即使进行局部溶栓治疗,3月存活率 仅为35%左右
2
• 留给内科治疗无效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手 段是相当有限的
• 1.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发生率高-死
亡率15%,致残率50%,综合致死/致残率30%以上 • 2. 球囊血管成型术:Sundt首先报告(1980年),相关并
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
卫生部北京医院 刘加春 王大明
1
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产生的背景
• 基地动脉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之一 • 颅内血管狭窄﹥50%的患者,即使接受正规的抗凝、抗聚
治疗仍有一半以上会症状复发 • WASID研究小组报告: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阿司匹
林治疗后年卒中发生率20%,华法令12% • 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预后是相当惨痛的:如果没有得到治
Phatouros等认为在狭窄腔不小于1mm的情况下是完全可 以直接通过支架的。
Levy EI等提出了分步进行支架置入的观点,即预扩张至 少1月后再置入支架。
8
4. 效果与并发症
并发症:脑干梗塞、椎-基底动脉破裂、颅神经受损症状、 小脑或枕叶缺血症状、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等 ---0~30%
6
3.术中技术探讨
麻醉:全麻、局麻加神经镇静麻醉、局麻 0.014 inch/300cm微导丝,头端进入大脑后动脉的P1-P2
段或其他狭窄远端的基底动脉分支 球扩式冠脉支架
7
是否预扩张
Camilo等报告的12例基底动脉支架病例是目前报告的较 大的病例组,所有支架置入前均采用了球囊预扩张(球囊 直径2-3mm),手术成功率100%。
●严格掌握适应症:★有较明确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或椎-基底
动脉区梗塞史; ★抗聚或抗凝治疗无法控制缺血症状的发生,或病人因其他 原因不能接受长期抗凝治疗; ★存在较严重的基底动脉狭窄(50%以上); ★ 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经局部溶栓后发现基底动脉严重狭窄可以考虑支架置 入。
5
2.术前、术中和术后用药
发症20-30%:斑块或内膜剥离,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栓
子脱落,血管痉挛,再狭窄…
• 3.介入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使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成为可能
3
目前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 开展的情况
• 1997年,Higashida等报告了首例基底动脉内支架
的成功应用 (宽颈动脉瘤)
• 1999年,Phatouros等报告了第一例支架治疗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