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重要知识点
染色体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染色体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它们构成了细胞内的染色体,而染色体则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在细胞核内,染色体呈线状态,但在细胞分裂的时候可以看到它的X形态。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蛋白质则起着支撑和保护DNA的作用。
染色体的结构包括着丝粒、染色质和中心粒等部分。
着丝粒是一种能够帮助染色体分裂的结构,它能粘接住染色体。
染色质是染色体内的DNA和蛋白质的一种混合物,它包含了遗传信息。
中心粒是能够帮助染色体分裂的物质,它能够使着丝纤维的位置得到稳定。
通过这些结构的相互作用,细胞核内的DNA能够得到保护,而染色体也能够顺利地分裂,继续传递遗传信息。
二、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在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遗传传递过程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能够保证DNA得到稳定传递。
在细胞分化的时候,染色体则能够指导细胞发生特定功能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在遗传传递的过程中,染色体则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能够保证父母的遗传信息能够传递给下一代。
此外,染色体还能够参与细胞内的遗传信息的表达。
在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产生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则是细胞内许多生物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
通过这种方式,染色体能够指导细胞内生物学过程的进行。
三、染色体的遗传规律染色体的遗传规律包括了核型、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等方面。
在遗传的过程中,染色体能够起着承载遗传信息的作用。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核型,人们能够了解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
在不同种群之间,染色体数量和结构也会有所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核型多样性。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遗传规律,人们能够对遗传疾病进行研究。
染色体异常往往是导致遗传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对染色体的了解能够对遗传疾病的防治提供有力的帮助。
通过染色体的遗传规律,人们还能够实现对物种的改良,从而达到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染色体变异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2、单倍体育种: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原理:染色体变异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
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应该怎么做?生物知识点细胞呼吸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
先让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如何学好高中生物掌握规律其实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科目,它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个章节的学习都是有相应的练习。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的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畸变。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必然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1.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
缺失染色体断裂而丢失了一段,其中所含的基因也随之丧失,使生物性状有明显的改变。
例如儿童中的猫叫综合症,患儿哭声像猫叫,两眼距离较远,智力低下,生活力差。
这种病就是由于第五对常染色体有一短臂缺失所致。
重复染色体增加了片段,重复与缺失常相伴发生。
从进化的观点看,重复很重要,因为它提供了额外的遗传物质,有可能执行新的功能。
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作180°的颠倒,造成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
在灵长类染色体进化的研究中证实,染色体倒位是进化中的重要事件。
如在染色体结构的比较中发现,人与黑猩猩之间发生过6次倒位,黑猩猩与大猩猩之间发生过8次倒位。
易位非同源的染色体之间互换染色体片段,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连锁关系。
人类中也发现有染色体易位的疾病,如人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就是22号染色体长臂片段易位到其他染色体上所致。
2.染色体数目改变染色体数目改变包括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如人的21三体。
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例如,二倍体(2n)细胞有丝分裂时,若染色体复制了,但由于某种原因细胞并未分裂,则这个细胞的染色体就加倍成四倍体(4n)。
四倍体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其染色体就为原来二倍体产生配子的染色体数的二倍,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合子为四倍体,这样的配子与原来的二倍体产生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为三倍体(3n)。
普通西瓜为二倍体(2n=22),产生的配子有11条染色体,即n=11。
普通西瓜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西瓜(4n=44)。
把四倍体作为母本(配子2n=22),普通西瓜为父本(配子n=11),杂交产生三倍体西瓜(3n=33),它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不能正常结子,即为无子西瓜。
高三生物教案:剖析染色体变异与人类疾病的关联
注:本文内容纯属虚构,仅供参考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研究染色体变异与人类疾病的关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高三生物课中,解析染色体变异与人类疾病的关联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一、染色体变异我们知道,染色体是细胞质内的一种细长的染色体。
在人类的细胞中,正常情况下每个细胞都应该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有22对体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而染色体的变异指的就是在这个正常状态下,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导致染色体数量或结构发生变化。
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异两种类型。
数量上的染色体变异包括:1. 倍数性染色体变异:就是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是46条,而是染色体增多或减少的情况。
2. 单体性染色体变异:人体细胞的某一条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称为单体性染色体变异。
结构上的染色体变异包括:1. 倒位变异:在染色体的同一染色体上,某个区域颠倒的排列。
2. 重复变异:染色体上的一段基因重复出现。
3. 缺失变异:在染色体上的一段基因缺失。
4. 消失性变异:染色体的一部分消失。
5. 平衡易位:染色体的两个部分互相交换。
6. 非平衡易位:染色体两个部分互相交换,但不是精确的交换。
二、人类疾病与染色体变异的关联在染色体变异的过程中,突变的基因可能会导致人类疾病的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些与染色体变异相关的人类疾病。
1. 唐氏综合症: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含有一对21号染色体,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三条21号染色体,这就是唐氏综合症。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智力退化、异常生长、口腔畸形等。
2. 克汀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细胞中含有两条较短的15号染色体,但在克汀病患者中会出现一条15号染色体上的一段片段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
患者常出现智力缺陷、言语困难、癫痫等症状。
3. 血友病:这是一种X染色体相关的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出血倾向。
正常情况下男性含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则含有两条。
但在某些情况下,X染色体上的凝血因子基因发生缺失或突变,就会导致血友病的发生。
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其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然后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学会判断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方法,体会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成就。
3、学习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观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应用。
(2)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2)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野生祖先种马铃薯具有多种颜色而且体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现在栽培的马铃薯几乎都是淡黄色,而且体细胞中含有48条染色体。
野生的香蕉祖先又小又涩,而且有很多籽,体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而目前我们食用的香蕉又大又甜而且是无籽的,体细胞中含有33条染色体。
思考:根据以上事例能否发挥想象力做出一些推测。
二、染色体变异1、概念: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2、类型:(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3、(1)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2)实例:①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原因:亲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②Turner综合征症状: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颈蹼,肘外翻、部分患者智力轻度低下。
有的患者伴有心、肾、骨骼等先天畸形。
病因:单一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失去的X染色体由于父亲的精母细胞性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4、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1)果蝇配子中有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形态上有怎样的区别?果蝇的配子中有4条染色体,这4条染色体是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2)如果把配子中的染色体看作一组,果蝇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两组(3)染色体组概念: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注意:每个染色体组中包含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4)染色体组相关练习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3条染色体注意:图形题就看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
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
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即R型细菌转化是S型细菌)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2、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
因是绝大多数生物(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部分病毒等)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注意其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来完成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 *** 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即转录和翻译过程)来实现的。
9、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10、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高中数学。
所以,生物的一切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并由蛋白质分子直接体现的。
11、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12、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高中生物 4染色体变异
重复区段较短:难以鉴定。
正常染色体
重复杂合体及其联会
ab c de f
a b c de f
a
b
c
d
e d
e
f
3.重复的遗传效应
(1) 扰乱了基因的固有平衡体系; (2) 具有剂量效应和位置效应。 果蝇的眼色遗传
v—朱红色(隐性) V+—红色(显性) V+vv重复杂合体→朱红色 果蝇的棒眼遗传
缺失纯合体:具有缺失了相同区段的一对 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2.缺失的检出
断片检查:适用于最初缺失。 同源染色体联会的形态
末端缺失:末端是否长短不等,形成较细 的
末端臂。 中间缺失:形成缺失环结构。
正常染色体
a b cd ef
末端缺失纯合体 及其联会
aa bb
cc dd
a末
b
端 缺
失
c染
pl
PL
P1
×
pl
PL
绿株
紫株
X射线
pl G
P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L
pl
F1
PL
紫株(732株)
pl
绿株(2株)
玉米株色遗传的假显性现象
二、重复
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个区段而 引起的变异现象。
1. 类型
正常染色体
顺接重复
反接重复
错位重复
2.重复的检出
重复区段较长:联会时,重复区段拱出一 个环,称为重复环。
色
d体
中a
间 缺
b
失
染c
色
体f
末端缺失杂合体 及其联会
aa bb
cc dd
高中生物 第20讲 染色体变异
1
@《创新设计》
目录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与分析(应试|对接高考) “三看法”辨析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1
@《创新设计》
目录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与分析(应试|对接高考)
“三法”判定染色体组 方法1 根据染色体形态判定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 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方法2 根据基因型判定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 同一性状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 小写)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方法3 根据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的形态数 推算 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 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
1
@《创新设计》
目录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与分析(应试|对接高考)
【命题角度3】巧借创新拓展实验,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4.(2018·山东实验中学第三次诊断)已知果蝇的红眼(W)和白眼(w)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 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真实遗传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单对交配中,获得如下后代: 670只红眼雌果蝇,658只白眼雄果蝇,1只白眼雌果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性染色体组 成异常的果蝇中,有1条X的果蝇为雄性,有2条X的果蝇为雌性):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 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
同一个染色体组中不 含同源染色体;各染 色体的形态功能不同; 含有本物种的一整套 基因。
5
@《创新设计》
目录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与分析(知识精讲)
易错警示
染色体组≠基因组
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 基因组:对于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二倍体),其基因组为 常染色体/2+性染色体;对于无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 与染色体组相同。
高中生物课件-- 染色体变异
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 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类型
个别变异:个别 染色体增加或减
少
正常
增多
减少
整组变异:以染色 体组的形式成倍增
加或减少
成倍增多或减少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请思考:
Q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 8条
Q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呢?
大多有害、少数有利
Q2: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相比,哪一种变异对引起的 性状变化较大一些?为什么?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变异会引起多个基 因的变化,所以引起的性状变化较大一些
基因突变 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质 对象(单位)
基因中一个或几个 碱基对替换,增添 和缺失
碱基对
染色体上基因增减或排序 改变
Ⅱ Ⅰ
减
有
有
减
丝
丝
后
中
后
后
期
期
期
期
2个
2个
4个
2个
【聚焦】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二倍体:
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 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2.实例: 在自然界中,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 植物都是二倍体。如人、玉米、果蝇等。
【聚焦】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多倍体:
方法原理: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或幼苗
方法: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机理: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丝的形成,
导致染色体不分离,数目加倍
萌发的种子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
或幼苗
倍的组织
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和结构,掌握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2.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染色体变异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及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及染色体变异的实例。
3. 结合典型实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染色体的概念与结构1.1 染色体的定义1.2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DNA、蛋白质)1.3 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2.1 结构变异2.1.1 缺失2.1.2 重复2.1.3 倒位2.1.4 易位2.2 数目变异2.2.1 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2.2.2 细胞内的染色体组增加或减少3. 染色体变异的原因3.1 自然因素3.2 人工因素3.3 生物因素4.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4.1 染色体变异与遗传病4.2 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进化4.3 染色体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染色体变异?为什么染色体变异会对生物产生影响?6.2 教学环节6.2.1 染色体的概念与结构(第1课时)1. 介绍染色体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 讲解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如DNA和蛋白质。
3. 通过实物图片或模型,展示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染色体。
6.2.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第2课时)1. 讲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如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2. 通过实例,分析各种结构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高中生物学科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学科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归纳染色体变异是指在生物体染色体的结构、数目或自发性变化的现象。
它可以是随机发生的自然变异,也可以是由于外界环境的诱导或人为因素引起的。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重组: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
2.缺失:在染色体的一部分缺失了。
3.重复:染色体上的一段序列重复出现。
4.倒位:染色体上的一段序列翻转了方向。
5.易位:染色体间的一段序列与另一染色体上的一段序列互换位置。
6.克隆:由于DNA重复而导致的染色体序列的扩增。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异倍体:染色体数目非整倍增加或减少。
例:三倍体、黑色素斑异倍体等。
2.畸变体:染色体数目增多或减少,但仍为整倍数的变异。
例:二倍体、四倍体等。
三、染色体自发性变异1.染色体突变: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2.染色体重排:染色体间的序列重组、倒位等结构变异导致的染色体改变。
3.畸变体形成:由于各种原因,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变异,导致畸变体的产生。
4.染色体易位:染色体间的交换互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改变。
四、染色体变异与遗传病染色体变异与遗传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染色体变异会导致遗传病的发生,例如:1.爱德华综合征:三个21号染色体(三体儿)导致的遗传病,患者智力发育异常。
2.唐氏综合征:21号染色体染色体异常导致的遗传病,患者智力发育差,面部特征异常等。
3.克汀格综合征:15号染色体缺失或重复导致的遗传病,患者智力障碍,肌肉松弛等。
五、染色体变异的应用领域1.遗传学研究:通过对染色体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变异规律。
2.亲子鉴定: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差异,可以判断亲子关系的真实性。
3.肿瘤研究:染色体的突变和异常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染色体变异可以帮助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染色体变异是生物体染色体结构、数目或自发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数目变异和自发性变异等。
生物进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2.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可遗传变异:突变与基因重组 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 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
物理诱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化学诱变:亚硝酸,硫里获得更 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考点3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①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缺失) ②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增添) ③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 色体上(易位) ④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倒位)
产前诊断: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 检查以及基因诊断 遗传咨询: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 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疾病作出诊断, 进过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 风险率,并且提出防治政策和建议。 禁止近亲结婚:三代以及三代以内的直系和旁 系血亲 原因:近亲之间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 较大,使后代患病概率加大。
考点3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概念: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22 +X+Y)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意义: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了解 与癌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高血压等 疾病有关的基因,对这些目前难以治愈的 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三、 生物的进化 考点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判断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否交配,交配 能否产生可育后代 备注: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①突变与 基因重组②自然选择③隔离
高中生物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3)、倒位杂合体育性降低,表现部分不育。
Paracentric
Paracentric
Pericentric
6.2.3.3 倒位的应用
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
Chromosome Aberration
基本概念
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了异常的变 化。染色体畸变可能是自发的,也可通过化学物质 或放射线处理而诱发;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类; 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相同的结构改变称结构纯合体,
若仅其中一条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叫结构杂合体; 染色体数的改变分为两类,一类是整倍体,另一类
正常复眼由约800个小眼组成,棒眼约有70个小眼, 而双棒眼只有45个小眼。
Sturtevant 通过实验,认为棒眼转变的现象,是由 于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不等交换(unequal crossover)。
f
fu
Bar
Crossover point
Bar
+
+
Doublebar Wild-type
f
+
+
6.2.4.1 易位的类型
A B C DE F G H
Normal
A B CB C DE F G H
Tandem
A B CC B DE F G H
Reverse
A B C D E F B CG H Displaced
A A BC DE
FG H
B C
A
A BC DE
高中生物必修课----染色体变异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课----染色体变异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习目标】1、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2、概述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概念及联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型【高清课堂:染色体变异高清未发布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结构发生变化。
2、类型:变异类型主要原因结构变异染色体断裂——复合出现差错整倍体染色体组的倍性变化数目变异非整倍体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变化要点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概念: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易位要点诠释:①染色体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
②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属细胞水平变异。
3、结果:引起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对生物个体往往是不利的,有的甚至导致生物个体死亡。
要点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非整倍体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例如:人类21号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而由于某种原因变成了3条,导致21三体综合征;女性由于缺少了1条X染色体,导致性腺发育不良。
机理:减数分裂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者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产生含有(n+1)、(n-1)等配子(如下图所示)。
2、整倍体变异: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1)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要点诠释: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条: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2)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要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知识点染色体变异是生物染色体在数量、结构或排列方式上发生的改变,是生物进化和种群遗传变异的基础。
以下是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点:一、数量的变异:1.描述:染色体数量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数量增加:三倍体(3n)、四倍体(4n)等。
3.染色体数量减少:单倍体(n)等。
4.常见情况:多倍体变异(如2n→3n)、由于非整倍的染色体数量变异导致的无性繁殖等。
二、结构的变异:1.描述:部分或整个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2.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染色体上部分区域的片段丢失。
3.染色体的片段重复:染色体上部分区域的片段加倍。
4.两个染色体间的互换:染色体间的部分片段互换位置。
5.染色体的染色介质改变: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6.常见情况:染色体倒位、片段缺失、片段重复、环状染色体等。
三、排列方式的变异:1.描述: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2.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在其中一细胞分裂过程中未得到整除,导致一些细胞拥有不同数量的染色体。
3.染色体非正常分离: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正确地分离,导致一些细胞拥有缺失或多余的染色体。
4.常见情况:非整倍体情况(如2n+1)、染色体非正常分离导致的标准型和非标准型细胞的存在等。
四、染色体变异的影响:1.影响个体健康:染色体变异可导致个体的生理和形态发育异常,甚至引起染色体病。
2.影响物种进化:染色体变异是种群遗传变异的基础,通过变异和选择,有助于物种的进化。
总结: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点包括数量的变异(染色体数量增加或减少)、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片段重复、染色介质改变等)、排列方式的变异(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非正常分离等)。
染色体变异既影响个体健康,也对物种进化和种群遗传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
中学生物遗传与变异学问点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本概念1.概念整理: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一般用表示。
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别: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限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限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限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限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例题:(1)推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肯定相同。
( x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肯定相同。
(x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 x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 x )只要存在等位基因,肯定是杂合子。
(√)等位基因必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必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x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A.人的长发和白发 B.花生的厚壳和薄壳C.狗的长毛和卷毛 D.豌豆的红花和黄粒(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 )A. aa B. Bd C. Ff D. YY二、基因的分别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2、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分别进入到两种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课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
解析: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有3条21号染色体,属于 染色体数目变异;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 构变异中的易位;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包括个别染色体 的增加或减少和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 加或成套地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体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减半,属于单倍体,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⑤在减数 分裂Ⅰ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⑥染色体上的基因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2)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如 基因型为AAabbb的个体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
(3)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如上图细胞中 的染色体组的数目为8/2=4(个)。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判断方法
(1)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 体组,该生物就称为几倍体。
2.二倍体和多倍体
(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套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
能上各不相同。
(2)二倍体和多倍体概念辨析
项目
起点
体细胞染 色体组数目
实例
二倍体 受精卵 2 个
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 高等植物
多倍体
受精卵
3 个或 3 个以上
三倍体香蕉和四倍体马铃薯
(3)多倍体的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 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答案:C
解析: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有 丝分裂的前期。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其果皮是由子房 壁发育而成的,来自母本,应含有4个染色体组。三倍体西瓜不 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无子西瓜不能形成受精卵,而种子的种 皮来自母本,所以有种皮,没有胚。由于植株的地下部分没有 经秋水仙素处理,四倍体西瓜的根细胞中仍含有2个染色体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重要知识点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重要知识点(一)
1、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4、染色体组: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5、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
如.人果,蝇,玉米.绝大部分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6、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
如:马铃薯含四个染色体组叫四倍体,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叫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6n,42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3n,21条染色体。
),
7、一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
页 1 第
8、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9、花药离体培养法:具有不同优点的品种杂交,取F1的花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使单倍体染色体加倍,选取符合要求的个体作种。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重要知识点(二)
1、染色体结构变异
①概念: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②类型: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以下4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③结果: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
类型
定义
实例
示意图
缺失
一条正常染色体断裂后丢失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猫叫综合征
重复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连页 2 第
接到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结果后者就有一段重复基因。
果蝇棒状眼
倒位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180°后重新结合到原部位引起的变异。
基因并不丢失,因此一般生活正常。
易位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
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种类
①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②细胞内染色体数日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
①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②条件: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页 3 第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3)单倍体和多倍体比较
项目
单倍体
多倍体
概念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包体数目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成因
自然成因
由配子直接发育成个体,如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
外界环境条件剧变
人工诱导
花药离体培养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发育起点
配子
受精卵或合子
植株特点
植株弱小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页 4 第
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可育性
高度不育
可育,但结实性差
应用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注:①二倍体:有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②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重要知识点(三)
1、染色体变异:
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染色体数目变异。
2、多倍体育种:
a、成因: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在染色体已经复制后,由于外界条件的剧变,使细胞分裂停止,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
(当细胞有丝分裂进行到后期时破坏纺锤体,细胞就可以不经过末期而返回间期,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页5 第
数目加倍。
)
b、特点: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c、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常用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的作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四倍体西瓜;用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的西瓜种子。
三倍体西瓜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八倍体小黑麦。
3、单倍体育种:
形成原因:由生殖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
例如,蜜蜂中的雄蜂是单倍体动物;玉米的花粉粒直接发育的植株是单倍体植物。
特点:生长发育弱,高度不孕。
单倍体在育种工作上的应用常用方法:花药离体培养法。
意义:大大缩短育种年龄。
单倍体的优点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速度快,单倍体植株染色体人工加倍后,即为纯合二倍体,后代不再分离,很快
成为稳定的新品种,所培育的种子为绝对纯种。
4、一般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5、生物育种的方法总结如下:
①诱变育种:用物理或化学的因素处理生物,诱导基因页
6 第
突变,提高突变频率,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品种。
实例---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
②杂交育种:利用生物杂交产生的基因重组,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培育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实例---用高杆抗锈病的小麦和矮杆不抗锈病的小麦杂交,培育出矮杆抗锈病的新类型。
③单倍体育种: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迅速获得纯合体。
单倍体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④多倍体育种:用人工方法获得多倍体植物,再利用其变异来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通常使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获得多倍体植物。
)
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6n普通小麦与2n黑麦杂交得4n后代,再经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至8n,这就是8倍体小黑麦)。
看了<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重要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知识点
2.高二生物染色体变异复习知识点
3.2019年高考生物染色体变异考点归纳
4.高考生物知识点:染色体变异
5.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重要知识点
6.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大全
页 7 第
7.高一生物基因突变知识点总结
页 8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