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主流进步思想的演变共21页
中国近现代思想变迁
• 经世思潮的影响: • 是西学传入中国的中介和桥梁。梁启超:“居今日 而言经世,与唐宋以来之言经世者又稍异。必深通 六经制作之精意,证以周秦诸子及西人公理公法之 说,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 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以为之纬, 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 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道,证以西国近史 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 之天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以言经世。”(舒新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1册,第46-47页,中 华书局1982年版。)
• 经世致用,或称通经致用,或称明体达用 ,或称经邦济世,或称经济时务。 • 经世致用是伦理——政治型的中国文化的 一种传统精神,是封建士人赖以安身立命 的崇高信条。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来看 ,经世致用这一传统一直绵延不绝,只是 随历史条件变化而有起伏而已。
• 经世思想“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所特 有的一种以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政治 本位的人生观和佐君教民的事业观为 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胡维革: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第83页 。) • 龚书铎《中国文化概论》,第85页: “经世致用的基本意思是深究古今治 乱得失,通家国天下治安之计,以为 ‘济世利民’”。
• 研究边疆史地: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深,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的签订,东南沿海门户逐步被打开 ,西南、西北、东北边疆也出现了严重危 机。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究 心边疆史地,目的是要巩固边防,抵御外 侮。因此,这一时期的边疆史地研究,是 作为经世致用之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蔚然 兴起的。主要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张 穆的《蒙古游牧记》、何秋涛的《朔方备 乘》。
• 经世思想 • 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 • “经世”一词首见于《庄子 齐物论》:“春秋经世, 先王之志”。此处作典谟、规则解。《后汉书 西羌传 》:“忘经世之远略”,此时才具备了经世致用一词 中“经世”的涵义。 • 经世致用观念由来已久。作为一种古老的学术传统, 从先秦诸子开始,中国士人就以关怀社会,参与政治 ,服务人生为自己学业价值的最高体现。西汉“独尊 儒术”后,历代儒生又以通经致用作为读书治学的目 标和抱负,经世致用观念这才演变成为儒家文化的一 种传统精神,具有相当积极的入世价值取向。
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是一段充满悲剧和血泪的历史。
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思想也经历了极大的变革和转型。
本文将从哲学、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梳理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对中国今天的影响。
一、道家、儒家思想的演变近代以前,中国的最高哲学理念都被集中在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体系中。
随着西方的先进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这两种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挑战和冲击。
在道家思想面前,西方文明强调的是权利和个人意志的发挥,而道家认为一切皆无常,只有守一,无欲则刚。
这种思想理念在现代社会中被一些人视为封建思想,但也有人认为道家思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取的。
相比之下,儒家思想的演变更为复杂。
在近代以前,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精神指南,但在清末民初时期,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越来越大,对儒家思想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一些人认为儒家思想具有封建主义、等级制度等弊病,需要进行改革和革新,而另一些人则坚持古代儒家思想延续到现代仍有其价值。
这种争议在20世纪初期达到了顶峰,在思想界和政治界引起了不小的影响。
二、西方科技进步对中国的影响19世纪初期,随着西方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国开始经历了著名的“西化运动”。
一方面,这些新技术和设备的引入,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和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中国人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习惯。
在科技方面,西方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轮船、火车和电报等交通工具设施的引进。
这些新的交通手段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和交通方式,也促进了地域之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
在思想方面,西方的科学理论和人文主义思想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许多有力的支持。
三、中国近代思想的趋同和差异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是一分为二的。
一方面,它受到了来自西方思想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学者们纷纷提倡学习西方文明,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也不能被忽视,由此演变出一种含有独特特色的现代化思想,即“孔孟复兴”。
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
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一、总特征:日趋理性化、科学化;由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到向苏俄(苏联)学习(革命→建设),再到走自己的路(革命→建设);由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由照搬别国模式,到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1、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局面的形成发展):向西方学习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主要涉及西方近代宗教、科技、艺术)2、向苏俄(苏联)学习: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十月革命、中共初期的城市斗争革命道路、建国初期的建设道路(大多照搬苏联模式)。
3、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后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演进概况(一)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救国(自救)思想1、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1)背景;战前思想界死气沉沉;民族、统治危机加深,经世致用思想重新提倡;鸦片战争的震动。
(2)概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设译馆译夷书,如《各国律例》、《四洲志》);学习西方(仿制西方战船;主张建设近代海军)。
魏源据《四洲志》等成《海国图志》(西方史地),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姚莹《康輶纪行》注重研究西藏,并建议清朝提防英国侵略西藏。
徐继畬《瀛环志略》介绍世界各国史地。
(3)特点(评价):有鲜明时代变化印记,核心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器物);有浓厚封建纲常色彩;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牢笼,面对现实,注目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基本未实践。
(4)特点的原因:当时对东西方差距认识有限;属地主阶级,出发点是维护中国封建“天朝”体制。
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中体西用)主张(1)背景目的: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分化出洋务派;洋务派有实力,且得列强赏识慈禧暂时支持;总理衙门的建立、推动;中外出现暂时“和好”局面;为了解决内忧(为主)外患。
中国近现代思想变迁
• 传统价值观权威渐形失落,与王权统一的儒学价值体 系日趋衰微,并不断遭到知识精英的怀疑和批判,成 为新思潮丛生的精神背景。
• 西学东渐与中西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和相互融合,中国 知识界对西学如饥似渴地吸纳,甚至兼收并蓄,或者 把西学视作洪水猛兽,激烈排拒,造成思想界诸说并 起、中西相争,因而思潮杂陈的局面。
-
(1)1840—1860:经世思潮和太平天国 农民革命思潮
(2)1860—1895:洋务思潮和早期维新 思潮
(3)1895—1903:戊戌维新思潮 (4)1903—1915:革命民主主义思潮 (5)1915—1919:新文化思潮
-
考点一 开眼看世界
背景
时间 主张
①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危机四伏,但依然做 着“天朝大国的迷梦”。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崛起,加紧侵略中国。③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惊醒了中国的有识之士,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 习的思想。
-
(1)1840—1860:经世思潮和太平天国 农民革命思潮
(2)1860—1895:洋务思潮和早期维新 思潮
(3)1895—1903:戊戌维新思潮 (4)1903—1915:革命民主主义思潮 (5)1915—1919:新文化思潮
-
• 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近代中国 思想的复杂性。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七)·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在中国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的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强国御侮,实现国家的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洋务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先后成为主流思想。
特别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把它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的了重大的胜利。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鸦片战争以前,在思想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被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加上清朝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死气沉沉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思想界开始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从而揭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序幕。
导致新思潮萌发的原因主要有:①随着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始主动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这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中体西用”,到自由平等博爱,再到民主和科学,最后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最终找到了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思想领域的探索主要活动或主张认识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七)·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在中国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的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强国御侮,实现国家的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洋务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先后成为主流思想。
特别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把它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的了重大的胜利。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鸦片战争以前,在思想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被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加上清朝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死气沉沉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思想界开始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从而揭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序幕。
导致新思潮萌发的原因主要有:①随着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始主动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这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中体西用”,到自由平等博爱,再到民主和科学,最后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最终找到了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思想领域的探索主要活动或主张认识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思想变迁
• 社会思潮 • 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 映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 响的思想潮流。 • 本质:社会思潮是社会经济、政治关系 以及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以理论(三 民主义)形式或以思想观点(师夷长技 )和情绪(公车上书)等形式在社会群 体意识中的集中、突出反映。
• 使近代儒家知识分子发生分化与改组。经 世的新方法和新工具——通经致用(今文 )、科学技术、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为相继兴起的洋务与维新思潮准备了虽不 丰富但却十分必要的思想资料。而树立经 世之志,研讨经世之学,造就经世之才, 往往成为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乃至相当 一部分革命派人士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个 阶梯。
• 近代中国进步思潮的基本特点
• 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生存的爱国主义精神。 • 具有争取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改革开放意 识和逐和一定 程度的“西化”倾向。 • 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批判和保 留。 • 理论体系尚显浮浅、粗糙,思想内涵不够精 致、深刻。
1、是一种社会群体——某一阶级、阶层或社会 集团的较为普遍的思想潮流。是有较大影响 的思想倾向。如: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2、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根源于社会 环境的变动和迁转,也离不开人们主观意识 的反映与认知。由于主观认知的不同,并且 主观意识受到传统及外来思想观念影响的程 度不同,同时代的社会思潮又具有千差万别 的多样性。如洋务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 想并存。
• 经世思潮的影响: • 是西学传入中国的中介和桥梁。梁启超:“居今日 而言经世,与唐宋以来之言经世者又稍异。必深通 六经制作之精意,证以周秦诸子及西人公理公法之 说,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 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以为之纬, 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 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道,证以西国近史 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 之天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以言经世。”(舒新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1册,第46-47页,中 华书局1982年版。)
近代中国的思想进步历程.
参考答案: (1)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危险;(2分) 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 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2分) (2)材料一只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1分)材料 二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 (1分)材料三 则提出了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 学”的口号。(2分) (3)不足之处在于,产生了否定一切中国古代文化的片 面认识。(2分) (4)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与发展,(1分)李 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 主义大旗。(1分)
7、概述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特点 。
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特点
1、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 和救亡是紧密相联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是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 政治学说为主流。 3、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过程,经过了从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 4、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 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每一步探 索都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5、由于民族救亡的需要,几乎都进行了社会实践,但各种思想演变剧 烈,没有形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没有为中国革命找 到正确的方向和出路。
7、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 发展方向的是
A
B
C
D
8、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 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B )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演变
• 10、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 、 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D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 11、( 广东历史)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 、(09广东历史 、( 广东历史) 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D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 12、( 、(2008全国Ⅰ,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 全国Ⅰ 、( 全国 ) 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C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 3、“欧罗巴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 端之尤。图朝廷节取(注:希望朝廷选用)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有深意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D ) • A.高度赞扬的西方科技 B.作者主张进行政治改良 • C.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D.赞扬欧罗巴人科技先进,排斥其思 想文化
• 3、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特征和阶段 、 • 四个阶段: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 级学习“器物”(先进技术);②从戊戌变法 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习“制度”;③从 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习“思想文 化”;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 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 学习西方的主题: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 强。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挽救危亡、民族独 立相结合,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
• 4、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 、 态度 • (1)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 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 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 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减小变法 的阻力。 • (2)袁世凯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 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把斗争矛 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 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 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演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先后涌现出许多思想流派。
(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
(2)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4)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
中国近现代思想演变
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演变知识梳理1、地主阶级改革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
2、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与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3、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绝对平均的小农社会。
具有空想性与落后性。
4、资产阶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①内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②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
③特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④影响:维新思想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思想①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②代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③影响: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资产阶级立宪派“实业救国”的思想: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同拯救国家结合起来。
局限:不摆脱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民资经济无法争取独立发展道路,因而难以实现。
7、资产阶级“民主科学”的思想:主张用资产阶级新文化改造封建旧文化,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矛头直指孔子代表德儒家思想。
彻底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但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8、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三民主义思想①内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
②影响: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9、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A、条件⑴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⑵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⑶直接原因: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⑷重要原因:以前各种救国救民方案的失败是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
B、传播过程(略)②毛泽东思想A、背景⑴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⑵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中国近现代主流进步思想的演变
院,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自由,拥 实现:推行盐铁专卖等加强了经济的统一;确立儒家思 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 想的独尊地位,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开辟丝绸之路等加强了 经济文化交流。(6分) 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外部刺激 2、国人探索(层层递进) 6.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 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 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 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 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D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7. (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8题)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 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 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 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C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客观先进国人主动学习客观先进国人主动学习近代化中有政治民主经济工业化近代化中有政治民主经济工业化林则徐等维护封建统治反映双半特征林则徐等维护封建统治反映双半特征走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均为不断结合国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均为不断结合国情1外部刺激2国人探索层层递进3经济需要4理论探索与国情结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