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敬业与乐业
6《敬业与乐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6《敬业与乐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参考答案:观点: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之后分别从“有业”是前提(举例、对比论证),“敬业”最为必要(举例、引用论证),“乐业”是最高境界(对比、道理论证)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二、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例如:(1)举例论证:举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例子,说明人人应该有职业并要不断劳作。
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事例,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点。
2)对比论证:第③段从反面论证“无业”的害处,第④段从正面论述“有业”的重要性,这两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3)引用论证:如引用《老子》、XXX、XXX、XXX等的言论论证观点。
4)比喻论证:“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在论述进程当中,文章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促进论证或转换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
试从第6、7段中找出这类词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第6段“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中“凡……都……”运用关联词引出下文“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个事例的叙述。
第7段“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独的诀要就是忠实……”用设问句引出下文,行文流利自然,连贯得体,能激起听众的乐趣,而且发人深醒。
四、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XXX和XXX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
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件

强聒不舍: 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聒,喧扰。
整体感知
6 敬业与乐业
文题解说
敬业? 乐业?
敬业即责任心,是对学业或工作专心致志;
乐业即趣味,不仅乐意去做某件事,而且 能从其中领略出趣味。
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提出了中心论题。 文题表明本文将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 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 活的不二法门。
整体感知
6 敬业与乐业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从哪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这几方面的论证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业之必要 有业是前提
要敬业 敬业是基础
要乐业 乐业是最高境界
整体感知
6 敬业与乐业
3.根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
每一层次的意思。
知识备查
6 敬业与乐业 议论文知识
1.表达方式:议论
2.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2)论据: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①事实论据
②道理论据
知识备查
6 敬业与乐业
(3)论 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举例论证
常用 论证 方法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3.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
厌恶( wù )
6 敬业与乐业
教师( jiào ) 教 教书( jiāo )
咽气( yàn ) 咽 咽喉( yān )
呜咽( yè )
预习检查 形近字
shè( 赦 )免 显 hè( 赫 ) 姓 hǎo( 郝 )
旁wù(骛 ) 趋之若wù(鹜 )
6 敬业与乐业
ɡuō( 聒 )噪 chǐ( 耻 )辱 ɡěnɡ( 耿 )直
6 敬业与乐业优质课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 《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 桌子和当总统的建设一个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 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 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 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 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 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三个工人在砌一面墙。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 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没看 见吗?我在砌。”第二个工人说:“我们在盖一 幢楼房。”第三个工人说:“我们在建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 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 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
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 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总结全文:人类合 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课文解读
再读课文,深入思考,解答疑问。 首先阅读1~5自然段,回答: 1.文章中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阅读第8自然段,回答:
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 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 “做苦工”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 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之后更深 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 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 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 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 “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九年级语文6 敬业与乐业 (共67张PPT)

整体感知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从哪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
证?这几方面的论证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业之必要 有业是前提
要敬业 敬业是根底
要乐业 乐业是最高境界
整体感知 3.根据议论文的根本结构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
每一层次的意思。
开头交代题目来源,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 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知识备查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 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建议。
演讲词有三种类型: 〔1〕叙事型:以表达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
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和描述, 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合作探究
比照论证:第3段,引用儒门的言论,从反面论证 “有业〞的必要性;第4段,引用佛门的言论和事例〔百 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从正面论证“有业〞的必要 性。这两段运用正反比照说理,具体论证了有业之必要 性。
引用论证:文中引用孔子、朱子、庄子、曾文正等人 的话就是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如孔子说:“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用孔子的话,论 证了“乐业〞的价值,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安居乐业:使人Biblioteka 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心无旁骛: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 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
强聒不舍: 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聒,喧扰。
整体感知
文题解说
敬业? 乐业?
敬业即责任心,是对学业或工作专心致志; 乐业即趣味,不仅乐意去做某件事,而且 能从其中领略出趣味。 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提出了中心论题。 文题说明本文将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 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6《敬业与乐业》

5.下列对“敬业”“乐业”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敬业”与“乐业”是作者根据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 子》中的两句话造出来的。
B.“敬业”是指专一于某种工作而不旁及其他事情,专心致志,心无 旁骛。
C.“乐业”是指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D.“敬业”“乐业”中的“业”是指职业、工作,所以本文更适于有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 )
A.赦免(shè)
•
•
B.乐业(lè) 儒家(rú)
•
•
C.骈进(pián)
•
•
D.强聒(ɡuō)
•
•
解剖p(ōpuāo) 承蜩(tiáo) 教诲(huì)
•
•
亵渎(xiè) 佝偻(gōu lóu)
•
••
调和(tiáo) 禅师(shcàhná)n 妄想(wàng)
2.阅读第2~5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 述“有业”的必要性的。
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 (举例论证),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 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3.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业?为什么 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即凡做一 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 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凡职业没有不是 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 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 的便是敬。
•
•
德行(xíng) 层累(llèěii)
羡慕(mù)
•
•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用“____”标出,并 规范地改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饱食终日 趋之若骛 全付精力 敬业乐群 断章取意 强聒不舍 专心致志 淘神废力 言不及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4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4篇)篇一: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做的一次讲演。
虽然时间已经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有教育意义。
(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
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预习与交流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2、重点词语、句子解释。
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总,提出问题)②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三个问题:一是有业的必要性;二是为什么要敬业;三是为什么要乐业。
③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递进关系,层层推进。
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8)分析问题:论述“有业”的必要性和“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问题: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二)深层探究: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中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思考。
6敬业与乐业 生

5、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3.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4.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1.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2.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一、预习提示: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广东新会人。
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2、演讲常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3、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论、、三部分。
4、自读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 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 ) 哭丧.()着脸层累.()5、解释词语或根据提示写出词语,疏通文意。
(1)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
()(2)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4)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5)道理极容易明白。
()(6)做事专心致志,一点儿也不分心。
()(7)强聒不舍:。
(8)言不及义:。
(9)亵渎:。
二、合作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合作学习,分析探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的结构: 论点 (提出问题)引论 论据 (分析问题)本论 论证 (解决问题)结论
事实论据:现实材料、历史事实、确凿的统计数字等。 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原理、定义、公式、规律、法 则,引用社会科学经典论述、格言、警句等。
举例论证: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 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 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 这一伟大著作。海伦· 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 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 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 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 上的传奇人物。
4.第6-7段,作者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 1.什么叫做敬业? 引用朱子的话做道理论据 2.为什么要敬业? 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事实论据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引用《庄子》、曾文正和孔子的论述做道理 论据
5.第8段,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西楚霸王项羽当年被围垓下,突围至乌江, 本可“江南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但他在现实困境面前,却轻易地放下了当年 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最终选择了自刎乌国的理想,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反败为胜,成为 最后的强者。
庄子上说:“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梁启超
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 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 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 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 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 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 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 梁启超(1873-1929) 万字。
6敬业与乐业教案(含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6敬业与乐业教案(含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6敬业与乐业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敬业乐业”“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
过程与方法1.初步研究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3.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
重点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1.诵读法。
2.研讨探究法。
XXX的画像与资料。
2课时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XXX曾讲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这句话启迪的不但是当时的古希腊人,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
“态度”是一切事物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的研究也是如许。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XXX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让我们在感知前贤的思想风貌中,对照自己的研究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代价。
XXX(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XXX一起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并称“XXX”。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1《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1.这是一篇什么文章?属于什么文体?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3.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1.这是一篇演说词,属于议论文。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它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件(共38张PPT)

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 材料和逻辑推理来 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 么。 • 二 议论文的三要素 •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 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 三 关于论点
• 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 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 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 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 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 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 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 句子。
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增强说服力; 内容论证方面: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演讲语言方面: 口语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请同学们在写演讲稿的时候特别注意演讲的语言特色】
关于议论文的常识
有业 — 敬业 — 乐业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 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乐趣,而 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谋生职业,它
同样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 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 学生的学习。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 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2、学习演讲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 动有力的特点。 3、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梁启超(1873~1929)中国 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 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 主人。广东新会人。
6 敬业与乐业

乐业:语重状元成才心路 长,劝人“乐业”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发扬“敬业”“乐业”精神
1.条理清晰,思路严密。 2.引经据典,生动有力。 3.语言通俗易懂,凸显演讲特色。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 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再读课文,深入思考,解答疑问。 首先阅读1~5自然段,回答: 1.文章中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 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
有业
敬业
乐业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这三个问题的关系是怎状元成才样路 的? “有业”是前状元成提才路 ,“敬业”是根本,“乐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 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 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 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 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 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 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 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 面。
业”是境界。
论 述 “ 有 业 ”
引用孔子的话,举 两种人的事例(第
2、3段)
举百丈禅师的故事 (第4段)
“饱食终日,无所用 反
心”之人
面 举
“群居终日,言不及 义,好行小惠”之人
例 论 证
正面举例论证
的强 必调 要“ 性有
业 ”
的 必 讲道理,得出“百行 正反(有业、无业) 要 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道理对比论证、比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 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 )第6课 《敬业 与乐业 》课件 (31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研读课文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 )第6课 《敬业 与乐业 》课件 (31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群居终日,言不及 义,好行小惠”之人
例从 论反 证面
有
业 ”
举百丈禅师的故事(第4段) 正面举例论证
的
必
是强
要
做调
讲道理,得出“百行业为先, 正反(有业、无业)道理 人 “
强 调 “ 有 业 ” 的 必 要 性
万恶懒为首”的结论(第5段)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之 有 本业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 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 活动。
演讲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还 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 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 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深入领会 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 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 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 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
九年级语文上册
6 敬业与乐业
新知导入
初读感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 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 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刻提醒 着我们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公民 。《敬业与乐业》虽是梁启超早在 七十多年前所写的,但在帮助我们 如何做到“敬业奉献”上,仍然有 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

8. 第8段的论点是什么?分析“做工苦”的实例有 什么作用?
【答案】论点是“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说明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自然地点到乐业上 (引出话题)。
重难点小结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本论”部分,从“有业— 敬业—乐业”,一一道来,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 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特别是有些标志性的 词语的运用更显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同时,本论 部分大量引用古籍名言,用通俗的口语解释,如话 家常,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 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 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 例和引用论证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 地。
5.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性,又是如 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答案】作者在前面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 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 点到了“乐业”的“乐”。本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 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 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 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 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 的生活”。
6. 第6段中“当大总统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 理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答案】事实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 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和“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 的”两个观点,从而证明了为什么要“敬业” 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
7.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 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运用 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 【答案】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证明“敬业主 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这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
人教版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6 敬业与乐业 课件(共44张PPT)

3.补全下列语句。
(1)饱食终日, ,难矣哉!(《论语》)
(2)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
。(《庄子》)
(3)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
语》)
答案:(1)无所用心 (2)而唯吾蜩翼之知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通过本课学 习,你收获 了什么?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疑难突破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 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认同作者的这 一衡量标准吗?为什么?
我认为作者的这种衡量标准是合理的。 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只要尽自 己的能力做到了圆满,他便是“天地间第 一等人”。这个标准立足现实,不好高骛 远,容易让人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和平。
(2)词语理解
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意思是专心于学 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 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 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 方法。
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而不旁及其他事情。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答案:C 【点拨】A.禅—chán,诲—huì。B.骈—pián,赦—shè。D.剖— pōu。
2.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对比) B.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 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引用) 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 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设问) D.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反问)
分
业
解决问题(9)
总结全文,勉励大家敬业乐业
6 敬业与乐业(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升华文章主旨, 强调“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人 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和开头相呼应,强 化了中心论点。
你愿意接受作者的观点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拓展延伸
作者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 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 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请写 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看法。
把所有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文中勾画 出来。说一说哪句话起统摄全文的作用。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 的不二法门。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和论证 中心论点的?
有业
敬业
乐业
这三个方面和中心论点是什么关系?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
有业之必要
要敬业
要乐业 (分)
根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给文章划分层次。
引用两处孔子言论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 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为“乐业”部分补写一个能够证明 “凡是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例子。
速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是如何对中心论点 进行论证的?
文章一开始引用格言提出中心论点“‘敬 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然后从中心论点分出三个分论点,分别论证 “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
这个观点证明了人生价值并不因每个人做 的工作的层次高低而不同,而是按照每个人对 自己的事业的敬业态度来评估的,表明了我们 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那就是人生价 值的最大体现。
读出古籍格言之味,铸就敬业乐业之魂。
(1)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2)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4)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第6课 敬业与乐业

论据
论证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结论)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 二法门。( “敬业乐业”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谈论了哪些问题? Nhomakorabea论述要敬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文章结尾作者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 活总该如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人 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做一件有 价值的事情);其次对所做的事情要心生 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忠实地 把它做好;再次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 不要满腹牢骚,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 境界
xièdú
亵渎: 轻慢,不尊重。
piá n
骈进:并进,一起前进。
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
断章取义: 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wù
安居乐业: 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无旁骛: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ɡuō
强聒不舍: 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
议论文常识简介:
三要素
论 点
结 构
提出问题 (引论) (本论)
语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浅
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1 全篇讲演词短句多,长句少,便于表达。
2 口语多,明白如话,一听就懂。 3 引用古代文句时,如果文字较深,就加 以解释,化深为浅。(3段中) 4 多用设问、反问,引用名句又自己提炼了 许多的警句。(见练习3)
课后反思
读完此文,你有何收获?可 以对文章的观点,也可是本 文的语言、论证方法以及梁 启超本人进行评价。可结合 自己的生活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完此文,你有何收获?在“敬业 与乐业”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
23
• 1.有业:有一份正当的职业。 • 2.要敬业,心无旁骛,忠实地做好; • 3.要乐业: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
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21
写作特点
• 1. 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 结构:总-分-总 • 论据:举例、道理、对比
• 2. 语言通俗易懂,准确周密 • 多用设问句、反问句,引用名言警句
8
初读文体,整体感知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 样的?
9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敬业乐业”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①有业之必要(2-5) ②论述要敬业。(6、7) ③论述要乐业。(8)
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
12
精读课文(一)
2、第2—5段: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 的?
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前提
无业的害处
用孔子的话做道理论据
有业的重要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和举百丈禅师的事例,得出“百行业为 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道理论 证 举例论证)
13
精读课文(二)
论述“敬业”的必要性,提出哪些问题?运用什 么论证方法?
1、什么叫敬业? 引用 朱子的话 做 道理 论证
2、为什么要敬业? 列举 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 作 举例 论证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引用庄子(举例)、曾文正、孔子的论述做 道理 论证
14
作者是如何论证职业无高下之分的?
事实论证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
10
文章结构
敬 业
提出(1)揭示全文论述的中 问题 心—敬业与乐业
总
与 乐
分问析题(2—8)论乐业述的有重业要、性敬业、分
业
解问决题(9)总敬结业全乐业文,勉励人 总 11
精读课文(一)
1、本文论点为“敬业与乐业”,为什么 第2~5段运用较大篇幅阐述有业之必要?
• 教诲huì • 佝gōu偻lóu • 亵xiè渎 • 强聒guō不舍
旁骛wù 承蜩tiáo 骈pián进
7
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 1.对于自己的事业很尽责。 敬业乐群
• 2.道理极容易明白。
理至易明
• 3.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聒不舍
• 4.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 断章取义 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18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四点原因)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四点吗?(内涵)
一: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二: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四:在专注中享受快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
本段作者的观点
明确:“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 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 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 论证不严密。
17
精读课文(三)
引用孔子的话,目的是要说明什么?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为人也(指孔子自己),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 知老之将至云尔」
• 凡是职业都有趣味,能从自己职业中领 略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借黄包车夫和大总统说明,什么职业都是一样, 无分高尚与低下,都要做得圆满
15
作者认为敬业“惟一的秘诀”__忠_诚___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承蜩老人故事
木匠
政治家
挑粪夫
军人
法国人
假设不同的事例说明:
不论是什么职业,都应「敬业」
英国人
16
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 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正面论证 孔子:「素其位而行,不原乎其外」 反面论证
1、表达方式:议论
2、三要素:论 点、论 据、论 证。
(1)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①一个中心论点。
②有的有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
(2)论据: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①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
经历等。
②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经典著作、
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 出自《礼记》之「敬业乐群」。
• 「乐业」一词
- 出自《老子》之「安其居乐其业」。
5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
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 会人,康有为的弟子。他是中国近 代思想家,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运动领导人之一。本 文选自其著作集《饮冰室合集》。
6读Βιβλιοθήκη 读,写一写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1、对比论证 • 听我演讲苦—不听演讲去赌钱吃酒也是苦 • 2、举例论证 • 列举天下两类苦人---证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 3.道理论证 • 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 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20
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 样的?
(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
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 证、对比论证等。
①举例论证: 典型事例。 ②道理论证: 经典著作的精辟见解、名人名言、
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 ③比喻论证: 打比方。 ④对比论证: 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比较。
3、结构:(三部分)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 2
你会选择?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为
什
官员
演员 医 生
教师
么 ?
律师 修鞋匠 清洁工 军人
3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体裁:演讲稿(议论文)
桂阳县龙潭中学:龙中飞
4
本文是梁启超在1923年向上海中华职业 学校快将毕业的学生演讲的讲词,向学生 说明对职业应有的态度。
• 「敬业」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