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中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想【课程规范】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祸频繁发作的国度。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罕见的自然灾祸,能会判别气候灾祸和地质灾祸。
2.自然灾祸等大致散布。
3.了解避灾方法。
进程与方法运用读图和资料剖析的方法获取天文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看法我国罕见的自然灾祸的散布,让先生可以正确看法和看待自然灾祸,学会自我避灾。
【重点与难点】1.自然灾祸的散布大势。
2.掌握罕见的、适用的救灾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剖析、资料剖析。
【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进程】一、情形导入播放视频:地震、泥石流、台风你知道我国经常发作的灾祸有哪些吗?它们都会形成什么危害?如何去预防和减轻灾祸带来的影响?让我们一同去讨论吧!二、新课学习〔一〕罕见的自然灾祸1.自然灾祸的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作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形成资源破坏、财富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祸。
拓展延伸:如何判别自然灾祸自然灾祸的构成必需具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遭到损害的人、财富、资源作为接受的客体。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灾祸才称得上自然灾祸,而由人类活动惹起的灾祸不属于自然灾祸。
2.罕见的自然灾祸气候灾祸:洪涝、台风、干旱、寒潮地质灾祸:地震、滑坡、泥石流3.气候灾祸〔1〕干旱: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形成农作物增产、人畜饮水困难等,构成干旱。
散布:我国干水灾祸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域思索:为什么我国干水灾祸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域?〔华北地域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洪涝:延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能够构成洪涝。
散布:主要散布西北沿海地域思索:为什么洪涝主要散布在西北沿海地域?〔降雨量大;河流汛期长;多台风;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温馨提示:干旱和洪涝是影响我国的最主要的气候灾祸。
它们发作范围广,继续时间长,形成的损失庞大。
〔2〕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台风带来的影响:利:解除或紧张盛夏时期的旱情弊:特大暴雨容易形成洪水患祸散布:我国西北沿海地域易发作台风灾祸。
八年级地理上册 2_4 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形成“自然灾害频发室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
【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选择曾举世瞩目的重大自然灾害引入,如汶川地震、东日本大地震等,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点到为止。
二、讲授新课1.常见的自然灾害(1)由引入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自然灾害,了解作为自然灾害的两个基本特征: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和灾情(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社会失稳等)。
【讲练结合】完成教材P55页活动第1题,巩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思考时,提醒学生注意两点:是否是自然原因?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2)读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了解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主要气象灾害后,启发学生思考: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气象灾害?(3)读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了解滑坡、地震、泥石流等主要地质灾害,启发学生思考: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地质灾害?为什么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小结】山区相对高差大,坡度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4)你见过哪些自然灾害?它们造成了哪些危害?(承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依次读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尝试归纳主要气象灾害和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或分布地区)。
【讲练结合】完成教材P58页活动题,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2)为什么某类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在某一地区?参考教材P58页对台风、干旱灾害集中分布区形成原因的解释,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讨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洪涝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提醒学生运用学过的板块、地形、降水等知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三)防灾减灾
1.我国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面对灾害我国做了哪些防灾减灾的工作?
④大雾和沙尘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尘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三、课堂小结
灾难来临时,我们首先要冷静沉着、迅速有序地撤离,自我救护时要沉着应对。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
①洪水应急措施: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和山丘等,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警惕和防止
序号: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课题:
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具: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地质灾害:
(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1《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1《自然灾害》教案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
3、了解一些防灾、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读图观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
难点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学生观看了解我国自然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这节可我们来学习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二、自主学习:1、常见的自然灾害(1)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 __________ 叫做自然灾害。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灾害。
(4)地质灾害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_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______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______的国家之一。
3、防灾减灾(1)运用_______技术预报台风、寒潮。
建设大量的______工程,建设______储备中心;及时调动______进行救灾。
三、自学反馈学生自学完后展示自学内容。
四、合作探究1、干旱、洪涝、台风和寒潮主要分布的地区?2、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地区?3、为什么我国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多发地震?四、精讲点拨1、自然灾害的特征以及判断。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测试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小测试或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自然灾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 作业评价
(1)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掌握情况。
简短介绍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自然灾害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影响。
过程:
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类型和特点。
详细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自然灾害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特性和重要性。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主要内容包括:
1. 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
(2)自然灾害的分类: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等)、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海啸、风暴潮等)以及其他灾害(如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
(3)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地震、山体滑坡等。
(3)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治: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治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如气象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学生难以掌握。
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新人教版

七、课堂达标检测(8分钟)
小结:学科知识构
建与板书设计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反思与重建
附:
1、课前检测题:
1、什么是自然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3、如何防灾减灾?
二、课堂检测题: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活动三:小组内交流怎样防灾避灾?
个性学习后,单元组内讨论解决不明白的地方或问老师。
三、同层评价(3分钟)
抽一层上黑板,写出关键词并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评价
四、、小组展示交流(10分钟)
组内交流,组间展示。
五、合作探究学习,生-生,师-生,释疑,拓展
教师点拨升华(5分钟)
说出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尝试解释各自的成因。
教学准 备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一、导入(2分钟)
二、个性学习(10分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上网查阅的我国自然灾害及造成的危害事例,总结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类型。
活动二:读课本58页图2.48,思考:根据图例,说出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尝试解释各自的成因。
2、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的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3、结合我国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三、作业设置:作业本p11,,G、H选作选做题
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以及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第一篇: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自然灾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2、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教学过程: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意识(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吗?由于当时强烈的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灾害,同学们知道这些灾害中,有一些是属于自然灾害的,那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自然灾害。
同学们先预习书本p54第四节的内容,找出自然灾害的概念和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二)、新课讲解【师】同学们找到自然灾害的概念了吧,让我们来齐读自然灾害的概念。
【生】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师】大家注意,自然灾害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自然异变和损害。
我们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要把握两点,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是否对人类造成了损害。
我们来看下p50的活动题,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呢?【承转】自然灾害一般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几种类型。
人教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2第4节 自然灾害》word教案 (9)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公开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旧教材的自然灾害都是零散分布在其他章节,比如地质灾害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放在地形地势的正文,而气象灾害干旱、台风和寒潮则在我国的气候的活动题目出现,都是处于附属地位。
此次新教材改革,自然灾害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章节出现,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教材编写紧扣课标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第一,在认知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
第二,在认知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的一般知识。
第三,在认知方法上从“身边”入手,以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相结合。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教材按照认知逻辑,依次安排了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方面内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2、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六、课型:新授课七、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
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4 自然灾祸教课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灾祸教课设计
天气特色的影响
序号:八年级学科:地理课题:第二章第四节自时间
然灾祸
天气特色优势不足教课目的1、联合实例说出自然灾祸的内涵。
①使我国农作物及动植物质源极其丰富②形成
2、认识我国自然灾祸的主要特色。
天气复杂多样
丰富的自然景观和风俗风情旅行景观
3、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获得的成就。
4、培育防灾、减灾意识。
①雨热同期②是我国南方成为回归荒漠带上的
季民风候明显
绿洲
教课要点我国自然灾祸的特色
教课难点同上教具:多媒体课件
1 / 2
八年级地理上册2.4 自然灾祸教课
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教课流程四、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要素
课前展现课件展现:
主要有、和。
激趣导入
研究新知一、常有的自然灾祸
1. 我国常有的自然灾祸有灾祸(如:、、、
实践创新
)和灾祸(如:、、)。
思虑: 1、我国季民风候明显的原由?
展现报告
2 、季风天气明显对我国产生的影响?(P41 活动题)
冬天风与夏天风对照
冬天风夏天风
风向
源地
性质
对天气的影响
每堂一清
课时精练达成到P23
2. 在我国一些高大的山地,天气呈显然的变化。
2 / 2。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灾方法。
教学重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布大势。
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
板书第四节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
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
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
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
如:寒潮(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灾害》教案教学目标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灾方法。
教学重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布大势。
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
板书第四节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
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
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
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
如:寒潮(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自然灾害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灾害的威力。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阐述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影响。
答案: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举例:以地震为例,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自然现象。其影响范围广泛,如造成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教学总结:
- 本节课,学生在知识方面,对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 在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锻炼了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更加全面,防范意识得到了提高。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十.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我们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本节课的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
-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类型。
- 参观当地气象局、地震局等相关部门,了解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学生能够掌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包括地震预警信号、台风防范措施、洪水防洪措施等。
4.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如遥感、GPS、GIS等,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测和分析。
5.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防治政策,包括法律法规、应急预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
6. 学生能够参与灾害防范实践,如设计灾害防范方案、参与社区灾害防范活动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自然灾害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8.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9. 学生能够通过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对自然灾害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本节课涉及的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防范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自然灾害防范体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地理科学素养、灾害防范与自我保护素养、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特点和防范措施。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灾害发生的过程及应对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灾害防范措施,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设计灾害防范方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激发他们学习自然灾害知识的欲望。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防范措施。在讲解过程中,结合辅助材料和实验器材,进行直观的展示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图片简单解释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
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组展示讨论结果。
总结提高
知识构建
师生共建知识框架
学以致用
达标测试
见达标测试题
独立完成,展示纠错
教学反思: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气象灾害的分布
洪涝: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寒潮:对我国的北方影响较大
台风:对我国的东南沿海影响较大
过程与方法: 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了解避灾方法。
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要有强烈的防灾减灾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难点: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从仙界跌落凡尘,九寨沟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
(4)该区为什么会有这种地质灾害
我国的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带上,我国的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所以这两个地区多地震。
我国的中西部山区,地势崎岖,坡陡,相对高度差大,降水多暴雨,因此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3、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想想看,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
课型
新授
单位
主备人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4—6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灾害的定义和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3.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4.举例说明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的成就,了解避灾方法。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自然灾害
形成原因
分布
台风
干旱
洪涝
地震
滑坡、泥石流
三.防灾减灾
1.读图2.50—2.52,当自然灾害发生时,防灾、救灾的措施
。
如果居住在楼上,应怎样避灾?。
3.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怎样避灾?。
图片展示学生常见的自然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崩塌、地震、泥石流等。学 生结合课本完成探究一
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洪水可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两岸岩体不稳定,形成崩塌灾害,在适当的降雨条件下,可进一步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大量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会阻断河道,形成洪水灾害等。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点:是否是自然原因;是否带来危害和损失。
为什么?是什么改变了她?
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量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灾害。
图片展示九寨沟的昨天和今天。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定义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3.气象灾害主要有、、、。
4.地质灾害主要有、、、。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分布,发生,遭受自然灾害最为。
学生结合提纲自学
同伴互助,交流展示
1.组长读自己的答案,组员核对自学的内容
2.针对疑难,讨论。
3.组长汇总疑难问题,全班师生解决。
1.小组合作,交流答案
2.同伴互助,解决难题
3.展示交流自学成果
4..疑难汇总
精讲点拨,突破疑点
1、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八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2)该地区这种气象灾害集中分布的原因
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小,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多干旱。
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受其影响大。
东南沿海距离台风的发源地近,受其影响大。
(3)地质灾害的分布
地震:台湾和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中西部山区,尤其是西南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