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肝脏正常解剖及检查方法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器官之一,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它的重量约
为1500克,占据了腹腔的大部分空间。
肝脏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如合成胆汁、代谢蛋白质和糖类、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解毒和排泄等。
一、肝脏的外部结构
肝脏呈橡皮筋形,由左、右两个叶组成。
右叶较大,位于心脏的下方,左叶较小,位于心脏的左上方。
肝脏的上表面呈现光滑的圆顶形,称为圆
顶面;下表面呈现凹陷的形状,称为凹陷面。
肝脏的前缘与腹壁相连,后
缘紧邻胃、十二指肠及胰腺。
二、肝脏的内部结构
1.肝叶
肝脏的两个叶之间有间叶隔分隔。
肝脏内部的组织结构由肝小叶组成,每个肝小叶都是由数百个肝细胞群组成的。
肝细胞是肝脏最基本的生物学
单位,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分泌胆汁,将胆汁输送到肝小管中,最终汇集
成胆管。
2.血液供应
3.胆汁系统
肝细胞产生的胆汁通过肝小管排泄到胆管中,最终经过胆总管进入十
二指肠。
胆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胆盐、胆固醇、磷脂等,它在消化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淋巴系统
肝脏还有一套独立的淋巴系统。
它将排泄物和细菌从肝脏引流到周围的淋巴结,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神经系统
总的来说,肝脏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合成、代谢、解毒、排泄等,对维持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肝脏的正常解剖和组织结构对于我们理解其功能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正常肝脏的超声解剖及局限病变的超声诊断
(二).肝脏管道超声解剖
肝内两大管道系统 即格利森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三).肝脏断面超声解剖
肝脏:部、叶、段的分法 Couinaud 分类法
第1、2腰椎水平横断面示肝周结构及肝周间隙
(引自Cosgrave)
A:腹主动脉;CBD:胆总管;D:十二指肠;DC:降结肠;GB:胆囊;GDA: 胃十二指肠动脉;LRA and V:左肾动脉和静脉;LS:网膜囊;LT:肝左叶;SMA: 肠系膜上动脉;SPV:脾静脉;TrC:横结肠;1:膈肌;7:腰肌;8:腰方肌;9: 腹直肌;10:背脊肌
肝-腹主动脉纵断面(第一纵断面)示意图
1.门静脉左外下段支;2.肝左静脉;3.左段间裂;4.门静脉左外上段支; 5.脾动脉;6.胃左动脉;7.腹腔动脉;8.食管胃交接段;9.腹主动脉; 10.横结肠;11.幽门窦;12.肠系膜上动脉;13.胰体;14.脾静脉; 15.十二指肠第三段;16.左肾静脉;17.左肾动脉;18.网膜结节
正常肝脏的超声解剖 及局限性肝脏病变的超声诊 断
内容提要
一、正常肝脏的超声解剖
二、正常肝脏声像图
内容提要
三、肝脏局限性病变的超 声诊断
(一) 概述 (二) 局限性病变的病理类型 (三) 各类局限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一、正常肝脏的超声解剖
(一) 肝脏表面的超声解剖
( 二 ) 肝脏管道结构的超声解剖
(三 ) 肝脏断面的超声解剖
中线右侧2cm处的纵切面示韧带及肝周间隙
1:十二指肠;2:肝动脉;3:左心房;4:小网膜;5:网膜囊; 6:胰颈;7:右心房;8:右肾动脉;9:肠系膜上动脉; 10:脾静脉;11:胰的沟突;12:肋间肌;13:腹直肌
肝静脉走向与门静脉走向关系示意图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病毒侵入肝脏后,肝细胞发生水肿、气球样变等病理改变。
炎症细胞浸润
大量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浸润肝组织,导致肝组织炎 症反应。
肝细胞坏死
严重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可发生坏死,包括点状坏死、碎片状坏 死等。
脂肪肝对组织结构影响
肝细胞脂肪变性
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滴,导致肝细胞体积增大、功能受损。
结构组成。
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央,接 受来自肝血窦的血液,并将其
汇入下腔静脉。
肝板是由单层肝细胞排列而成 的板状结构,围绕中央静脉呈 放射状排列。
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是血液 在肝脏内流动的通道,内有 Kupffer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等。
汇管区结构特点
01
汇管区是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的区域,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 和小叶间胆管等结构穿行。
脂肪代谢
02
03
碳水化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进 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
肝脏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 或在需要时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 血糖平衡。
能量代谢过程及意义
ATP生成
通过细胞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ATP ,为细胞提供能量。
热能调节
肝脏通过调节代谢速率和热量产生来维持体温恒 定。
肝硬化时,肝内血管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如肝动脉和门静脉之间形成异
常吻合支等。
03
汇管区改变
肝硬化时,汇管区因纤维组织增生而显著增宽,其中可见增生的胆管和
淋巴细胞等。
07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重要性
维持生命活动
肝脏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代谢、解毒、合成及储存等功能,是维 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器官。
肝脏解剖及正常超声表现
1
一、肝脏的解剖概要
• 肝脏呈楔形,上面呈光滑圆顶形,下面 凹陷不平,有左、右纵沟和中间一条横 沟。
• 横沟为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肝 管等由此出入。
• 右纵沟前方为胆囊窝,内有胆囊,后方 为静脉窝,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2
二、肝内管道系统
3
肝动脉:常规超声较难显示,与肝外胆管伴行于门脉腹侧。
• 剑下纵切 肝左叶呈锐角(<45度)。 腹主动脉矢状切面测量左肝厚度,正 常值:5—7CM.
8
9
• 右肋缘下斜切面声像图 右肝缘呈钝角,约75度。可显示肝脏各 叶,三支肝静脉,门静脉左、右分支, 左右肝管及胆囊等结构。
• 正常值:肝右叶最大斜径12-14cm。
10
11
正常肝动脉波形 特点是低阻型,
主要病理:肝细胞发生广泛性坏死,其后 在肝实质坏死区出现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和 肝细胞再生现象。
44
45
(3)胆汁性肝硬化 主要病因:胆道系统阻塞淤胆而发生的肝硬化.
A.持续性肝外胆管阻塞和胆道上行性感染。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叶间胆管破坏 和损伤。 主要病理:肝体积常增大,晚期可轻度缩小。肝 表面较光滑或呈细小颗粒状。
65
66
67
4.胆囊变化
胆囊壁增厚,或呈双层。 原因:肝纤维化血管萎缩,胆囊静脉回流受阻,胆囊 静脉压增高,引起胆囊壁水肿。
肝功能障碍血浆蛋白降低。
68
4.门脉高压表现(后期改变)
(1)脾肿大 (2)侧支循环形成 (3)腹水
69
70
• 脾门区脾门静脉增粗>1cm。
71
72
73
74
脐静脉重新开放:肝 圆韧带呈液性管腔, 一端与门脉左支囊部、 矢状部相通,另一端 至肝下缘延续至腹壁。
肝脏的超声解剖及扫查规范(业界特制)
行业倾力
9
门静脉的侧枝循环
❖ ① 胃冠状V→食管下端V丛 →奇V→上腔V。
❖ ②肠系膜下V→直肠上V、下 V→肛门V丛→阴部内V。
❖ ③脐旁V→腹壁上下深V→上 、下腔V。
❖ ④腹壁后V分支→下腔V分支 →下腔V。
行业倾力
10
❖ 肝左静脉:引流左外叶,左段间裂、左叶间裂,S2、S3 ❖ 肝中静脉:引流左内叶及部分右前叶,肝正中裂,左内、右前 ❖ 肝右V:引流右后叶和部分右前叶 ,右叶间裂 ,右前、右后 ❖ 肝右后V:引流右后叶下段和部分尾状叶,其汇入点相当于第三
❖ 4.扫查肝脏时,还要注意观察肝脏与邻近脏器和周围组织 的关系。
行业倾力
30
LOGO
行业倾力
31
行业倾力
22
❖ 剑突下途径:
❖ 从上至下--横切面,肝左叶(包括PV矢状部及其分支等)和 部分肝右叶、尤其是肝左叶膈顶区的横
S
PV CL IV
AO
❖ 右肋缘下途径:
❖ 肝右叶和部分肝左叶斜切面,第一肝门部结构(门静脉主干及 其分支、肝内外胆管、肝动脉等)、第二肝门部结构(下腔静 脉和肝左、中、右静脉)和肝右叶最大斜切面。
sv PV
S
IM
M
V
V
行业倾力
7
❖ 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的空间关系
1.门静脉主干;2.门静脉右支;3.右前叶支;4.右后叶支;5. 右后叶上段支;6.右后叶下段支;
7.左支横部;8.左支矢状部;9.左内叶支;10.左外叶上段支;
11.左外叶下段支。
行业倾力
8
❖ PV→小叶间V→中央V→小叶下V→肝静脉系统 ❖ 肝硬化时,血窦间隙变窄,压力高的肝动脉血流可通过小叶间
正常肝脏解剖图(B超)
正常肝脏B超解剖图
肝*腹主动脉纵切超声显像图
肝(L)贲门(CA)胰腺(P)腹主动脉(AO)
肝*下腔静脉纵切超声显像图
肝(L)肝左静脉(LHV)门静脉左支(LPV)下腔静脉(IVC)
肝*胆纵切超声显像图肝(L)胆(GB)
肝*肾纵切超声显像图肝(L)右肾(RK)
肋缘下斜切超声显像图
肝(L)胆囊(GB)门静脉右支(RPV)门静脉左支(LPV)肝右静脉(RHV)肝左静脉(LHV)
第一肝门肋缘下斜切超声显像图
肝(L)肝中静脉(MHV)肝左静脉(LHV)肝右静脉(RHV)下腔静脉(IVC)
第一肝门右肋缘间斜切超声显像图
肝(L)门静脉右支(RPV)门静脉主干(MPV)下腔静脉(IVC)胆总管(CBD)幽门窦(PY)
.。
肝脏超声诊断(1)
脾门分枝
5.4
24% 26% 16% 53% 79% 63%
1. 门静脉增宽
2. 门静脉扩张
3. 脾肿大、脾静脉扩张
侧枝循环
肝硬化各种征象发现率
脾肿大 肝静脉显示不良 肝表面凸凹不平 肝脏缩小 门脉扩张 脾静脉扩张 胆囊壁双边影 肝实质斑状高回声
90.3% 75%
70.4% 50.5% 42.7% 49.7% 32.7%
4. 混合型
肝血管瘤声像模式图
A
B
C
D
E
1. 高 回声 型血 管瘤
1. 高回 声型血 管瘤
(多发 性肝血 管瘤)
2. 边缘 高回声 型血管 瘤
3. 低回 声型血 管瘤
3. 低回声 型血管瘤
(肝右叶 血管瘤)
4. 高回声、混合回声型血管瘤
5. 巨大型肝海绵状血管瘤
5. 巨大型肝海绵状血管瘤
征
肝脏脾脏普遍增大,腹 水、多无心脏病体征
肝脾都大,腹水 少。 有心脏病体征
体积 肝静脉
肝脏小,包膜呈 锯齿状
肝静脉显示不清
门静脉
门静脉扩张
管腔内情 况 门脉内可见血栓
腹水
腹水
肝脏大尾叶明显,肝包 膜光整
肝静脉扩张
门静脉扩张 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近肝
段内可见栓子或膜物 腹水大量
肝大、包膜完整 肝静脉稍扩张程度
8.5%
2
3
肝
硬
化
1
4
1.肝脏萎缩,肝表面不平整,肝实质回声弥漫增强、增粗、 分布不均匀 2.肝前腹水 3.胆囊壁水肿 增厚 4.增宽的门静脉
脾
1
2
肿
大
1.肝硬化患者,脾脏肿大,长径152mm 2.腹水
肝脏正常解剖及检查方法
肝内管道的结构
一、Glisson系统 - 肝内胆管 - 肝门静脉 - 肝固有动脉
二、肝静脉系统 - 肝右静脉 - 肝中静脉 - 肝左静脉
肝固有动脉
肝门静脉系
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
肝静脉系
肝静脉起于肝血窦,一般有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3条,均包埋在 肝实质内,在腔静脉狗处注入下腔静脉。肝静脉手机肝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 输入肝内的全部血液。
肝脏的韧带
肝脏共有10条韧带。这些韧带将肝脏与其邻 近的横膈、前腹壁、肾、腹腔脏器等相连接。
1.肝圆韧带 2.镰状韧带 3.左、右冠状韧带 4.左、右三角韧带 5.肝胃韧带 6.肝十二指肠韧带 7.肝肾韧带 8.肝结肠韧带
三、肝脏的生理功能
• 1 分泌胆汁: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帮助消化吸收脂肪促进 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2 参与物质代谢:肝内糖、脂类、蛋白质等合成与分解、 转化与运输、储存与释放。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代谢。 3 排泄解毒和吞噬功能:通过生物转化对非营养物质进行 排泄;肝血窦内枯否细胞能吞噬体内细菌、异物。 4 造血和再生:肝在胚胎时期是造血器官。出生后造血功 能停止,仍有这方面潜质。
肝脏正常解剖及检查方法
肝脏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要点
• 一、肝脏的概述 • 二、肝脏的位置及毗邻、形态及分叶 • 三、肝脏的生理功能 • 四、肝脏的血管和分段 • 五、肝脏的CT检查方法
一、肝脏概述
•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消化腺,分泌胆汁,储存于胆囊,排入小肠, 不含消化酶,但是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
二、肝脏的位置和毗邻
•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达左季肋 区
• 肝大部分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区的左、右肋弓之 间有小部分露于剑突下
2023年最新版正常肝脏解剖和组织结构学
左叶:下面与
胃前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接触
右页:下面于
结肠右曲、右 肾和十二指肠 相接触
肝的体表投影
肝的上界:
与膈穹一致。右 侧腋中线处起自 第七肋,由此向 左至右锁骨中线 处平第5肋间隙。 此上凸弧线为的 线为肝的上界
肝的下界:
与肝的下缘一致。 在右腋中线处平第10肋, 沿右肋弓下缘向左,至 右侧第8、9肋软骨结合 处离开肋弓,经剑突下 3~5cm处斜向左上,至 左肋弓第7、8肋软骨结 合处,进入左季肋区, 连与上界左端。
肝血窦
• 血窦位于肝板之间,血窦内血流从肝小叶周边汇入中央静脉 • 肝窦内腔大不规则,窦壁由内皮细胞构成,肝窦内有肝巨噬细胞
和大颗粒淋巴细胞
肝内巨噬细胞
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Disse 间隙)和胆小管
谢 谢
肝脏形态
•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固活 体肝呈现棕红色,质地柔 软而脆弱
• 肝略呈现楔形,右端园钝 而厚,左端逐渐变窄而薄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 带
肝的前面观
肝脏后面
肝脏:右叶、左叶、
肝脏膈面
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 肝右叶、肝左叶
肝脏脏面
下面(脏面):“H”沟
肝的功能
1 分泌胆汁:肝细胞分泌,消化吸收脂肪促进脂溶 性维生素吸收。 2 参与物质代谢:肝内糖、脂类、蛋白质等合成与 分解、转化与运输、储存与释放。参与激素和维生 素的代谢。 3 排泄解毒和吞噬功能:通过生物转化对非营养物 质进行排泄;肝血窦内枯否细胞能吞噬体内细菌、 异物。 4 造血和再生:肝在胚胎时期是造血器官。出生后 造血功能停止仍有这方面潜质
正常肝脏解剖学
肝脏解剖学
肝脏解剖及超声表现
肝内出现边界清晰的占位病变; 外形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常伴有边缘裂开征或血管进入、血管穿通征。
肝血管瘤声像图一般表现
小型(<3cm)肝血管瘤的声像图表现
高回声型:多见; 低回声型:少见,周围见较厚的高回声边缘,似浮雕征;
中型及大型(>10cm)肝血管瘤的声像图表现
高回声型;
肝血管瘤
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单发可多发,可小可大,一般无明显症状; 大多属海绵状血管瘤,切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呈蜂窝状,由多数细小血管组成;较大者可见粗大的血管; 可在局部管腔内产生血栓,进一步纤维化或钙化; 具有弹性,受压变形; 可发生动静脉瘘。
应特别注意在邻近肝脏表面及底的包膜下区; 应注意肝脏下角及侧角区; 肝静脉及分支周围区; 右叶较左叶多发;
弥漫型肝癌
常在一叶、数叶或全肝发生; 肝脏明显肿大; 伴有中度或重度肝硬化; 于数叶或全肝分布不规则的中高回声斑点; 易见门静脉或肝静脉内癌栓; 常伴AFP极度升高。
多血管型肝癌; 少血管型肝癌; 肝动脉-门静脉瘘:红蓝相嵌血流,于瘘口测及高速血流>60cm/s;
超声彩色血流成像
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
一、操作手法
声束扫查切面 纵切 横切 斜切
肝脏超声扫查方法
操作手法 系统性扫查 连续顺序纵行或横行扫查 连续顺序侧角扫查 声束交叉定位
肝脏超声扫查方法
肝脏超声扫查方法
操作手法 声路死角、易漏区、复杂区 声路死角:肝膈顶部、左外叶外侧角区、沿肝脏表面的肋骨下区 易漏区:右叶下角、右后上段的外侧区、尾状叶 复杂区:第一、第二肝门区
声像图表现:
体积增大,包膜凹凸不平,形态失常; 肝内大小不等的,边界整齐的无回声区,囊壁菲薄,后方回声增强; 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可见等号状强回声; 重者肝实质及肝内管道不可见;
肝脏解剖及正常超声表现
71
2020/3/14
72
2020/3/14
73
2020/3/14
74
脐静脉重新开放:肝 圆韧带呈液性管腔, 一端与门脉左支囊部、 矢状部相通,另一端 至肝下缘延续至腹壁。
2020/3/14
75
2020/3/14
76
诊断要点
• 大小、边缘、表面 • 实质回声 • 管道变化 • 门脉高压:脾大,侧支循环,腹水
肝脏外观肿大,呈黄色或土黄色。
2020/3/14
23
临床表现
多无自觉症状,或轻度食欲不 振,腹胀,易疲劳等一般症状。
2020/3/14
24
分型
2020/3/14
25
(一)弥漫性脂肪肝 (二)非均匀性脂肪肝
2020/3/14
26
声像图特点
2020/3/14
27
弥漫性脂肪肝
• 大 (肝脏轻—中度增大) • 亮 (肝脏前段回声增高) • 衰减 (远区回声衰减) • 模糊 (血管纹理模糊)
2020/3/14
64
(1)肝静脉:主干变细,分支狭窄。
(2)门静脉:肝内1级分支管径略增粗。
(3)肝动脉: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由于肝内静脉 的扭曲、闭塞、循环障碍,可使肝动脉代偿性扩 张,并与门静脉吻合支沟通,肝动脉血流量增加。
2020/3/14
65
2020/3/14
66
2020/3/14
67
4.胆囊变化
肝脏解剖及正常超声表现
2020/3/14
1
一、肝脏的解剖概要
• 肝脏呈楔形,上面呈光滑圆顶形,下面 凹陷不平,有左、右纵沟和中间一条横 沟。
• 横沟为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肝 管等由此出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上肝静脉
左肝V汇入处
门脉分支 左肝V分支 静脉韧带
S2 以黄色表示,是左叶外侧段的最上部分。 引流静脉是上肝静脉。后者在左干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前与之结合。门脉供血分支起自左干。S2籍纵裂或 镰状韧带与S4a 分隔,籍横裂与S3 分隔,籍静脉韧 带与S1分隔。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上肝静脉
左肝V汇入处
门脉分支 左肝V分支 静脉韧带
静脉韧带
S2 以黄色表示,是左叶外侧段的最上部分。 引流静脉是上肝静脉。后者在左干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前与之结合。门脉供血分支起自左干。S2籍纵裂或 镰状韧带与S4a 分隔,籍横裂与S3 分隔,籍静脉韧 带与S1分隔。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上肝静脉
左肝V汇入处
门脉分支 左肝V分支 静脉韧带
S2 以黄色表示,是左叶外侧段的最上部分。 引流静脉是上肝静脉。后者在左干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前与之结合。门脉供血分支起自左干。S2籍纵裂或 镰状韧带与S4a 分隔,籍横裂与S3 分隔,籍静脉韧 带与S1分隔。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上肝静脉
左肝V汇入处
门脉分支 左肝V分支 静脉韧带
上肝静脉
S2 以黄色表示,是左叶外侧段的最上部分。 引流静脉是上肝静脉。后者在左干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前与之结合。门脉供血分支起自左干。S2籍纵裂或 镰状韧带与S4a 分隔,籍横裂与S3 分隔,籍静脉韧 带与S1分隔。
• 8个段:每个段有独立的流入和流出血管以 及胆管系统。在每一段的中心有门静脉、 肝动脉及胆管分支,每一段的外围有通过 流出的肝静脉。
二 CT 正常腹部
4 贲门
脾
肝
胃
奇静脉 半奇静脉 胸主动脉
二 CT 正常腹部 胆5 囊颈 肝圆韧带 肝总A 胆总管
门静脉
肝尾叶
下腔静脉 右膈脚 胸主动脉 左膈脚
右肾静脉
十二指肠
二、 CT片上肝脏的分段
• 通过肝静脉和门静脉的分支判断
肝静脉:左中右
门静脉:左右 右:右前 5,8段 右后 6,7段
第二肝门下方层面CT横断面
左右半肝分界线(肝中静脉与腔静脉 左缘连线),在该层面为4、8段分界
右肝静脉 与腔静脉 连线为7、 8段分界 线。
左肝静脉与腔静脉 连线为2、4段分界
3 肝左静脉分内、外(外叶分上、下段)。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肝小静脉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S1 以绿色代表,又称为尾叶。供应该段的门 脉分支起源于门脉左干或来自邻近的肝段。引流 小静脉直接进入下腔静脉前壁
二 CT 正常腹部
6 门静脉
肝总A 胰尾
胆囊体
脾静脉
胆总管 腹主动脉 脾动脉7 门脉二 CT 正常腹部 胰体
胆囊体 右肾
腹主动脉
脾静脉 左肾
二 CT 正常腹部
8
胆囊底
胰头
十二指肠 脾静脉
左肾上腺
二 CT 正常腹部
9 肠系膜上静脉
肾周脂肪囊
胆囊底
胰头钩突
肠系膜上动脉
二 CT 正常腹部 11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上动脉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胆囊窝层面CT横断面解剖
肝中静脉与腔静脉连线(或胆囊 窝中点与腔静脉连线)为左右半 肝分界,在该层面为4、5段分界
左纵裂为4段与3段的分界, 在该层面左外叶以3段为主。
肝右静脉 与腔静脉 连线为5、 6段分界
1 肝中静脉分左右(叶); 2 肝右静脉分前后(肝右叶前、后段:后上段及后 下段,);
肝脏正常解剖及检查方法
常见分段方法
1.形态解剖学:传统分段法(根据肝脏外观分 段,不显示内部血管和胆管结构)——直观 但不实用。
2.功能解剖学:C. Couinaud (1957) 依据功能将 肝脏分为8个独立段 ——实用性强。
Couinaud分段法 图示
按顺时针方向各段的编号
• 国际上,Couinaund分段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上肝静脉
左肝V汇入处
门脉分支 左肝V分支 静脉韧带
左肝静脉汇入处
S2 以黄色表示,是左叶外侧段的最上部分。 引流静脉是上肝静脉。后者在左干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前与之结合。门脉供血分支起自左干。S2籍纵裂或 镰状韧带与S4a 分隔,籍横裂与S3 分隔,籍静脉韧 带与S1分隔。
概貌 上肝静脉
左肝V汇入处
门脉分支 左肝V分支 静脉韧带
S2 以黄色表示,是左叶外侧段的最上部分。 引流静脉是上肝静脉。后者在左干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前与之结合。门脉供血分支起自左干。S2籍纵裂或 镰状韧带与S4a 分隔,籍横裂与S3 分隔,籍静脉韧 带与S1分隔。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概貌 肝小静脉
S1 S2 S3 S4a S4b S5 S6 S7 S8 返回
S1 以绿色代表,又称为尾叶。供应该段的门 脉分支起源于门脉左干或来自邻近的肝段。引流 小静脉直接进入下腔静脉前壁
分段 观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a 第四段b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腔静脉右 缘与静脉 韧带的自 然弧线为 1段与其 他段的分 界。
第一肝门层面CT横断面解剖
左右半肝分界线(肝中静 脉与腔静脉连线)
门静脉右支前分 支为5、8段分界, 该层以上层面为 8段,该层以下 层面为5段
左纵裂为4段与2、 3的分界线
左肝静脉为2段与3 段分界,该静脉前方 为3段,后方为2段
门静脉右支后分 支为6、7段分界, 该层以上层面为 7段,该层以下 层面为6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