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
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寓惠期间思想浅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 5 / 2 0 1 4
i 式问 生 功 业 ,黄 州 惠 州 儋 州
苏轼 寓 惠期 间 思 想 浅析
李 昌娟
摘要 :被贬惠州是谪居黄州生活的继续.苏轼在惠州时期 的思想也是黄州 时期思想 的发展。苏轼在被贬惠州期间,一方面他
是 出世 的超 脱 的, 另一 方面 又是 入世 的凡俗 的 .于 悲凉 中夹 杂着 释 然 , “ 身世 两相 忘 ”恰 当地 表 明 了他在 贬谪 期 间高 洁 的志 向和
“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这句在 《 自题
金 山 画像 》 中的 话 ,虽 然 带 着极 大 的 自嘲 意 味 ,却 也是 一 种 自我 肯 定 。苏 轼 的 一 生 因政 治迫 害而 三 次 被 贬 ,贬 所黄 州 、
苏 轼 一 生 在 政治 上 的 失 意 ,主要 是 因为 陷入 了 当时 新 旧
轼在惠州虽然只有短短3 年 ,却与惠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对惠州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东坡文化现象。 关键词 :苏轼 惠州。贬谪 。诗文 思想 作者简介 :李昌娟,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 ( 邮政编码 5 1 0 0 5 0 ) 中圈分类号 :1 2 0 6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6 3 5 9 ( 2 0 1 4 ) 0 5 - 0 0 6 3 - 0 3
《记游定惠院》原文及翻译译文
《记游定惠院》原文及翻译译文《《记游定惠院》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记游定惠院》原文及翻译译文《记游定惠院》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
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
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
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
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
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
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
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
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
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
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
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
⑤瀹(yuè):浸渍。
⑥夤(yín)缘:循沿。
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
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译文:黄州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海棠,非常繁荣茂盛。
每年海棠花开的时候,一定带着客人置办酒席,我已在海棠花下醉了五次了。
今年又同参寥等两三个人到这里游玩,但园圃已换了主人了。
这个新主人虽说是市镇人,然而因为我的缘故,所以对这园子还能培育整治。
山上有很多老枳树,木的质地坚韧,形体瘦削,枳树的筋脉都历历可见,就像老年人的脖子,枳树花白而圆,就像颗颗珍珠叠加在一起,颜色、香味都不同一般。
苏东坡寓惠和陶诗浅论
苏东坡寓惠和陶诗浅论【内容摘要】苏东坡寓惠和陶诗是其晚年和陶的始盛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苏东坡寓惠和陶诗兴盛的原因“仕途无望、生境艰辛;儒释道三思想的融合;‘陶渊明情结’的释放”决定了其题材的广泛、内容的充实,而诗歌内容与其“自然平淡”的绝美艺术风格的高度契合又成就了东坡寓惠和陶诗无法比拟的历史价值:开创新诗体,始成“东坡界”,给后世文人墨客乃至寻常百姓在文学创作上、精神与价值观念上都留下了一笔不可计量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苏东坡;寓惠;和陶诗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Su Dongpo’s “He Tao Shi”in HuizhouAbstract:He tao shi is the masterpiece of Su dongpo in his old age,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The reason of the devolopment of he tao shi is that “hopeless in career,hardness in life,combination of the ideas of Confucianism,Taoism and Buddhism’;release of the appreciation of Tao yuanming”,which lead to its the literary materials is very wide and the content is substantial.Meanwhile,the combination of its content and the style of arts produce the he tao shi that possess with the incomparable historical value.At the same time,it lefts an immeasurable wealth in compositon,spirit and values for ordinary people.Key words:Su Dongpo Huizhou “He Tao Shi”第 1 页共 16 页目录1 东坡和陶诗始盛于惠的原因 (3)1.1 仕途无望、生境艰辛 (3)1.2 佛释道三思想的融合 (4)1.3 “陶渊明情结”的释放 (5)2 寓惠和陶诗的内容 (6)2.1 对亲友、百姓的歌唱 (6)2.2 对景物、民风的美赞 (7)2.3 对历史、人生的反思与感悟 (8)3 寓惠和陶诗的艺术特征 (9)3.1 看似平常,实则腴华 (9)3.2 语出随意,尽现佳章 (10)4 寓惠和陶诗的意义 (11)4.1 开创新诗体 (11)4.2 始成“东坡界” (12)参考文献 (14)致谢 (15)苏东坡,我国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其一生作品数以万计,诗歌、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均有涉猎,且各有建树。
小心避祸而又谨慎为义——论苏轼寓惠期间的心态及作为
小 心 避 祸 而 又谨 慎 为 义
— —
论 苏轼 寓惠期 间的心 态及作 为
杨 子 怡
( 惠州学院 中文 系, 东 惠州 560 ) 广 107
摘
要: 苏轼 寓惠不乏惬意称 心之作 , 人或 以为其生活安适愉悦 , 环境 轻松 ; 以为处世 潇洒 , 或 心境 旷逸 。然检
读其 与亲友之 书信及寓 惠诗作 , 人们 会发 现其另外一个面孔 : 山水之娱 中常不乏 乡关之 忧 ; 潇洒度 日却又常存忧惧
之念 ; 勇于为 义却 又慎 言远祸 。其身上典型地渗透传统文人的 文化 个性 : 堂之 忧 、 民之 念与忧谗 畏讥 而又执 着 庙 黎 不怠的个性交织在一起 。
关键词 : 苏轼 ; 惠州; 文化个性 中图分类号 : 0 1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6 7 220 )2—03 — 7 10 —40 (0 60 01 0
维普资讯
3 2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第 2 卷 7
一
、
潇 洒东坡 的另一副面孔 : 心避祸 小
但怪饥 鼠迁 , 二子真我客 , 不醉亦 陶然。诗虽幽默 , ” 但困窘令人感叹 唏嘘 。在惠州期间 , 济和馈赠苏 接 轼最多的人是惠守詹范和循守周文之二人 。《 合注》 引苏轼《 徐得之书》 :詹使君 , 答 云 “ 仁厚君子也 , 极蒙 他照管 , 不辍携 具来相 就” 1 。可见詹范经 常 仍 nj 珊 周济他 , 知他困窘 , 故常携具 与他一起饮酒相就。在 《 惠守詹君 见和复次韵》 一诗 中他写到詹守馈赠米的
之, 遂再贬儋耳 , 以为安稳 , 故再 迁也 。… ” 弼此文 二 旬即该诗末二句 : 白头萧散满霜 风 , 阁藤床寄病 “ 小 容。为报先生春睡美 , 道人轻打五更钟 ” 。揆诸“ 春 睡” 之词意 , 大约是绍圣 四年二月初迁人惠州白鹤峰 新居作品 , 而苏轼谪 贬儋州 的 日期是在 同年闰二月 甲辰( 十九 日)也就是说 , , 在该诗写出不足一个月时
苏轼笔下的惠州及寓是心态
苏轼笔下的惠州及寓是心态黄俊书宋代的惠州,在经济上、文化上远较中原落后,所谓“瘴疠之地,魍魅为邻”(《到惠州谢表》),封建统治者一向都是把“罪恶”较大的臣子才贬谪到岭南去的。
但当苏东坡被贬到惠州之后,诚如清代著名诗人江逢辰所言:“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惠州才真正为世人了解,为世人仰慕。
苏东坡自宋绍圣元年十月二日抵达惠州,至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再赴海南儋州,在惠州生活了短短的两年又七个月。
时间虽短,但他和惠州,尤其是和惠州人民,已结下不解之缘,赢得了人们真诚的爱戴和永久的怀念。
在寓惠期间,共留下作品587首(篇、幅),包括诗124题187首(含存目5题5首);词18题18首;各类杂文111题129篇(含存目1题1篇);书信共51人233篇;书画20幅[1]。
其中大量诗文描写了惠州风景秀丽的山水、朴实的民风,苏东坡以其如椽之笔对惠州大肆宣扬,使惠州从此名播天下。
东坡以59岁高龄,远谪岭外正是“山林瘴雾老难堪”。
(《过岭寄子由》)在给钱济明的信中也说:“瘴乡风土,不问可知,少年或可久居,老者殊畏之……信命而已。
”甚至悲观地说:将“老死无日”(《谢表》)了。
总之,东坡这次遭贬,其境遇变化之大,痛苦之深,打击之重,均大大超过初贬黄州那一趟。
可幸惠州秀丽的山川,淳朴的民风,“吏民相待甚厚”(《与陈季常书》),才使东坡安居下来。
一、东坡笔下风景秀丽的惠州苏东坡在赴惠途中,“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东坡就感到“此邦宜住玉堂仙”。
到惠州后,惠州秀丽的风光确实令东坡十分倾倒,他几乎一到惠州,就爱上了这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在东坡看来,惠州的春天,气候温暖,景色宜人,真是“海国空自暖,春山无限清”(《新年五首》)。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甚至认为惠州的冬天也美丽而富有生气:“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
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
苏东坡笔下的惠州及其寓惠心态-苏轼
苏轼笔下的惠州及寓是心态黄俊书宋代的惠州,在经济上、文化上远较中原落后,所谓“瘴疠之地,魍魅为邻”(《到惠州谢表》),封建统治者一向都是把“罪恶”较大的臣子才贬谪到岭南去的。
但当苏东坡被贬到惠州之后,诚如清代著名诗人江逢辰所言:“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惠州才真正为世人了解,为世人仰慕。
苏东坡自宋绍圣元年十月二日抵达惠州,至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再赴海南儋州,在惠州生活了短短的两年又七个月。
时间虽短,但他和惠州,尤其是和惠州人民,已结下不解之缘,赢得了人们真诚的爱戴和永久的怀念。
在寓惠期间,共留下作品587首(篇、幅),包括诗124题187首(含存目5题5首);词18题18首;各类杂文111题129篇(含存目1题1篇);书信共51人233篇;书画20幅[1]。
其中大量诗文描写了惠州风景秀丽的山水、朴实的民风,苏东坡以其如椽之笔对惠州大肆宣扬,使惠州从此名播天下。
东坡以59岁高龄,远谪岭外正是“山林瘴雾老难堪”。
(《过岭寄子由》)在给钱济明的信中也说:“瘴乡风土,不问可知,少年或可久居,老者殊畏之……信命而已。
”甚至悲观地说:将“老死无日”(《谢表》)了。
总之,东坡这次遭贬,其境遇变化之大,痛苦之深,打击之重,均大大超过初贬黄州那一趟。
可幸惠州秀丽的山川,淳朴的民风,“吏民相待甚厚”(《与陈季常书》),才使东坡安居下来。
一、东坡笔下风景秀丽的惠州苏东坡在赴惠途中,“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东坡就感到“此邦宜住玉堂仙”。
到惠州后,惠州秀丽的风光确实令东坡十分倾倒,他几乎一到惠州,就爱上了这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在东坡看来,惠州的春天,气候温暖,景色宜人,真是“海国空自暖,春山无限清”(《新年五首》)。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甚至认为惠州的冬天也美丽而富有生气:“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
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
浅析苏轼“慧心和善心”的人格魅力
浅析苏轼“慧心和善心”的人格魅力摘要:慧心和善心是苏轼的个人品质,这种品质主要体现在他的创作和人生体验之中。
善心主要体现在他对儒家入世思想的吸收上,慧心主要体现在他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上。
苏轼之所以吸收儒家经世济时的思想和释道两家超然物外、淡泊人生的态度,是根源于他的善心和慧心。
正是慧心和善心使苏轼实现了人格的自我完善。
关键词:苏轼慧心善心人格苏轼是北宋文坛上最耀眼的一颗巨星,他代表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他多才多艺,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书法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绘画是以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论及他时说:“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这里的“异常聪明敏锐”和“最亲切喜爱的对象”概括了苏轼人格中最优秀的两个个性特征:聪明和善良,也即本文要说的慧心和善心。
人格是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的总和。
人格也称个性,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它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慧心和善心是苏轼与生俱来的个性品质。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悟道的心,就是有厌、无欲、见真,从而获得人生解脱,后泛指智慧。
本文专指对人生的体悟与超越精神。
善心也是一种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上属于品德心理的范畴,品德通常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道德有密切联系。
本文专指一种仁民爱物的济世精神。
从苏轼一生的经历和创作思想的表露中,我们不难看出慧心和善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慧心和善心随着他一生经历完善和成熟的过程。
一、慧心和善心在苏轼的创作和人生体验中有广泛的体现善心主要体现在他对儒家入世思想的吸收上。
首先,他关心、同情黎民疾苦。
在黄州,邻境鄂州贫民生子,“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
从苏东坡看积极心理学
从苏东坡看积极心理学苏东坡,一个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
在我们看来,他的一生是布满荆棘,充溢者各种各样挫折的。
然而他却是乐观潇洒地度过了他传奇的一生,并且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在文学艺术上,还是他担任地方长官时做出的利民之举。
在我看来,虽然苏轼生活的年代距离积极心理学这门新兴科学的诞生将近一千年,但是他毋庸置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者。
他的积极情感,他的认知上的乐观与希望,他的积极人格特质,以及他积极的人格关系等等,无一不实现了当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所以我们可以以苏东坡为例,系统地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
首先,积极的情感。
很显然苏轼拥有极高的主观幸福感。
尽管他一生屡遭磨难,却对自己的人生总体上拥有很高的满意度。
无论什么时间,无论被贬到何地,他总是能够充实的生活。
他从未丧失过乐观、积极的人生信念。
从遗传上讲,苏轼的父亲苏洵年轻时游遍名川圣水,培养了豁达乐观的性格,而苏轼之母程夫人信奉佛教,也是能够轻松做到知足常乐的信徒。
所以说苏东坡的基因里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除了遗传,苏轼父母在他幼年时期对他的教育也对他日后的旷达潇洒的性格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的健康、成功、婚姻、金钱等方面,苏东坡也同样具有极大的优势。
苏轼身体很健康,他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健康,又陶冶了性情、完善了心灵。
他精通中医药学,同时他还是一位美食养生家。
他通常会摸索出一些既能满足美食的养生方,又治病保健。
说到成功,尽管他在政治上总是不得志,屡遭贬谪,甚至谪守的地方一次比一次远。
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功确是任何人都必须瞻仰的。
作为一个全才,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书法绘画无一不晓。
在地方为官,他也是政绩斐然,深得民心。
他与王弗的婚姻美满幸福,以至于在王弗去世后他将对亡妻的思念完全寄托在了诗词书画上,很多名作为此而诞生,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关于流畅体验,他在吟诗作画的过程中无数次的经历过,在他作画的过程中,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意识与行为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苏轼寓惠研究综述
苏轼寓惠研究综述苏轼(1037年-1101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惠(字子厚)是他最年幼的弟弟,出生于1047年,早逝于1079年,年仅33岁。
苏轼对惠的情感是他一生中最为深厚的感情之一,他曾写下了许多与惠有关的诗歌和文学作品。
以下是针对苏轼与惠的研究综述。
一、苏轼与惠的关系苏轼与惠的关系是苏家兄弟中最为亲密的。
苏轼对惠的情感表达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淋漓尽致,例如《惠扇意赠诗》、《哭弟惠志》等。
苏轼将惠视为自己的知己,对惠的死亡非常痛苦,在《哭弟惠志》中写道:“二十年来,不曾有一日不思弟也。
”因此,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展现出对惠的怀念和悼念。
二、苏轼对惠的影响苏轼对惠的影响非常显著。
惠在苏轼的带领下,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诗人和书法家。
惠的书法在北宋时代被誉为“惠楷”,而苏轼也曾经在书艺上给予过惠很多的指导和鼓励。
此外,苏轼对惠的影响还表现在惠的思想上。
惠受到了苏轼的文化思想的熏陶,对诗歌和文学充满了热情,并且深受苏轼的思想影响,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苏轼与惠的文学作品苏轼和惠的文学作品是反映出他们之间深厚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写了许多关于惠的诗篇,如《惠扇意赠诗》、《哭弟惠志》等。
这些诗歌温馨、感人,赞美和怀念着惠的美好。
同时,惠也创作了一些诗歌并向苏轼请教,如《题日本山水图》、《读苏文庙碑》等。
这些诗篇具有鲜明的个性,反映出惠对苏轼文学思想的理解。
总之,苏轼与惠是一对兄弟,他们之间的情感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他们不仅影响了对方的个人成长,也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论苏轼寓惠诗之自然人文意象及其审美情感
第39卷第4期2018年8月韩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Vol.39No.4Aug.2018论苏轼寓惠诗之自然人文意象及其审美情感张福清,张曼洁(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潮州521041)摘要:北宋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苏东坡抵达惠州,至绍圣四年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再赴儋州,其间留下诗作150余首。
在其诗作意象中,可以领略到当时惠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人文气息,以及苏轼在自然人文意象中隐含的愤懑、渴望北归、凄婉与旷达交加的情感。
关键词:苏轼;寓惠诗;自然意象;人文意象;愤懑;旷达;闲适中图分类号:I 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18)04-0073-10北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苏东坡抵达惠州,至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再赴儋州,其间留下诗作150余首。
苏轼贬惠的创作与思想,学界均有关注。
有学者认为苏轼“迫于无奈,被贬惠州,仍然渴望北归,可是北归不得,于是走进佛道等虚无思想以排忧解闷”。
[1]在与佛道思想的进一步接触中,“苏轼融汇三家,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
他吸收了儒家的执著现实的一面,扬弃了其追求功利的一面;吸收了道家的通脱旷达、追求心灵自由的一面,扬弃了懒散无为的一面;吸收了佛教感悟人生、追求心灵超脱的一面,扬弃了否定人生的一面”。
[2]对君主、社稷、人生等等有了更本质的认识。
有的学者认为苏轼在惠州的生活很艰苦:“东坡在惠州的谪居生活,可以说是在兴谗贾谤的宵小们监视和逼迫下度过三年的。
他居住是绝对没有自由的、受支配的;行止范围是极狭窄的,可能行动时间也受严格限制;而物质生活,也是颇为困顿的。
”[3]有的学者认为苏轼“年老体弱,加上痔疾的折磨”,“精神上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提防政敌,在与亲友来往的书信中累告‘勿示以人’”。
[4]还有学者认为苏轼在惠州是仙居和快乐的:“仙居合江楼与白鹤峰”,仙居“温柔之乡和友谊之林”,“读书题品、种药寻幽的赋闲生活”。
从苏轼词作管窥其人生态度
从苏轼词作管窥其人生态度作者:陈书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3期摘; 要: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旷世全才,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尽管一生命运多舛,历尽坎坷,但他没有沉沦,积极面对生活。
“文如其人”,苏轼词作气象高远,豪迈奔放,充分体现了他超然物外、豪放旷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苏轼吸收了儒释道思想的精华,从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独特非凡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苏轼;词作;人生态度;成因[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02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中难得一遇的文学巨匠。
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然而苏轼的一生却是仕途不顺,屡遭贬谪,充满坎坷。
从入仕到终老凡40年,期间数起数落,历经宦海沉浮和世态炎凉。
坎坷经历磨练了他超脱旷达、傲世超然的生活态度;把儒家的入世、佛家的超世、道家的避世完美统一于自身,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人生态度,以此在失衡的社会找到自己的支点,从而傲立当世,景仰后人。
他以自己豪迈雄放的词句,展现自己的人生态度。
今天,再细读他的词作,依然能够体味作者词作中蕴藏的人生况味,直击我们脆弱的心灵。
一、孤傲不群、处变不惊、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苏轼一生三次被贬,“乌台诗案”后,他被贬黄州,生活十分窘迫,不少朋友也失去了来往。
但他淡然处之,在苦难中寻找人生的乐趣,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句。
表达了自己孤傲不群、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其旷达之心和浩然之气跃然纸上。
在定惠院中,他写下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幽人月下徘徊,其内心大约是孤寂彷徨、心事重重的;孤鸿被惊起,在无尽的凄惶中无处栖身。
这孤独无助的孤鸿不正是苏轼当时的真实写照吗?诗人把自己比作孤鸿,拣起所有冰冷的树枝,拒绝栖息。
苏 轼如何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苏轼如何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历经无数困境,但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苏轼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
在仕途上,他多次被贬,远离政治中心,遭遇了诸多不公正的待遇。
然而,面对这些挫折,他没有沉沦,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以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去应对。
苏轼能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心态,首先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
无论身处何地,他总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被贬黄州时,他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
在这偏远之地,他欣赏自然美景,感受着江水的奔腾、清风的吹拂。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这种对自然的欣赏和热爱,让他在困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再者,苏轼有着深厚的哲学思考。
他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始终怀有报国为民的志向。
但同时,他也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懂得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他能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世事变迁。
他曾说:“若问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
”把被贬之地视为自己的功绩,足见其心态之豁达。
苏轼的积极心态还体现在他善于与人交往,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困境中,朋友们的支持和陪伴给了他力量。
他与佛印和尚的交往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他们之间的机智对话,不仅展现了苏轼的幽默风趣,也反映出他在人际交往中的乐观与包容。
此外,苏轼还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
即使生活艰苦,他也能从食物中找到乐趣。
在黄州,他发明了“东坡肉”,并写下《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通过对烹饪的热爱,他忘却了生活的烦恼,享受着简单的快乐。
苏轼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向上心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无论境遇如何,他都坚持创作。
诗词文章成为了他抒发情感、表达见解的重要渠道。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更传递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
在儋州,苏轼已是暮年,且此地环境恶劣,但他依旧开办书院,传播文化。
苏 轼的文学创作如何彰显其独特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文学创作如何彰显其独特的人生态度苏轼,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巨匠,其文学创作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他独特而深邃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从未被困境所打倒,反而在逆境中愈发豁达乐观。
这种人生态度在他的诗词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苏轼善于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和灵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他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命美好的感知。
他把自然当作心灵的慰藉和寄托,“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无论是晴日的西湖还是雨中的山峦,在他眼中都是美的存在。
这种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反映出他积极向上、善于发现美好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还体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坦然面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深知人生充满了无常和变化,但并没有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以一种平和、包容的心态去接受。
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他超越世俗、豁达洒脱的胸怀。
苏轼的旷达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表露无遗。
即便身处困境,他仍能保持乐观的心境。
被贬黄州期间,生活艰苦,但他却写下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首《定风波》展现了他不为外界风雨所扰,坚定前行的信念。
他坚信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都能以从容的姿态应对,这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钦佩。
同时,苏轼的文学作品中还流露出他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他在地方为官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他的诗词也反映了民间的疾苦。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表达了对百姓生活艰难的同情和对不合理政策的批判。
这充分体现了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苏轼的文学创作中也有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明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真挚而深沉。
苏 轼如何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其独特的人生态度
苏轼如何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其独特的人生态度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人生态度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更传递出一种豁达、乐观、超脱的人生哲学,让后人在品味其文字的同时,也深受启发和鼓舞。
苏轼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多次遭遇贬谪,历经坎坷。
然而,正是这些挫折和磨难,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并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苏轼的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他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例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通过对西湖晴天和雨天不同景色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变幻无穷和神奇美妙。
这种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即使身处困境,他依然能从自然中找到慰藉和力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伏。
苏轼的豁达与乐观在他的作品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他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风雨的侵袭,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抱怨,而是以一种坦然和洒脱的姿态前行。
“谁怕?”二字,更是彰显了他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他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风雨过后终会有彩虹。
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左右。
同时,苏轼在文学创作中还表现出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在《赤壁赋》中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从而更加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使他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以一种超脱的眼光看待世间的荣辱得失。
此外,苏轼的文学作品中还充满了对百姓的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苏东坡传》:乐观的态度,是你面对困难最好的利器
《苏东坡传》:乐观的态度,是你面对困难最好的利器今天我们阅读的是林语堂《苏东坡传》中的“王安石变法后的苏东坡——为官一任和因诗获罪”部分。
上篇我们讲到王安石变法时,苏东坡因为直言上书,被贬去了杭州担任太守。
在随后的八九年里,他就一直在杭州、密州、苏州等地担任地方官。
这段时间里苏东坡写了很多诗,他将自己内心的所有情感都赋予在诗歌当中,不曾想那些忧虑悲愤的诗歌却触怒了当权者,最终给他带来了灾祸。
熙宁四年七月,苏东坡带着家人从京城赶赴杭州上任。
初到杭州他便写出了下面的诗句: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杭州就像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除了杭州的山林湖海之美,繁华的街道,闳阔的庙宇,苏东坡和杭州当地人的交往也非常融洽。
在杭州,苏东坡度过了一段快活的日子。
杭州的美丽赋予他灵感,杭州温柔的魅力浸润他的心神。
苏东坡那首广为流传的描写西湖的诗也写于这一时期: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把西湖比做古代的美人西施,清晨在家不施烟粉时也好,施烟粉而盛装时也好;晴天也好,雨天也好,西湖总是那么的美。
有一次他和朋友去一个寺院,感觉似曾相识,随后竟可以讲出寺院的建筑庭院树木等等。
这个故事的真假暂且不表,但可以从中看出苏东坡对杭州的感情之深。
同时因为苏东坡勤于治理,对当地建树良多,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和支持。
在他任杭州通判任期中,也无权多为地方人建设,但是他之身为诗人,地方人已经深感满足。
所以后来他一遭逮捕,地方人沿街设立香案,为他祷告上苍早日获释。
苏东坡在杭州任判官,主要负责审问案件,但是他审问案件时通常都是不悦的,因为被捕者大多是违反王安石新法的良民,而新法中那些法律的大部分是苏东坡反对的。
可是那是法律,他无权更改。
于是,苏东坡经常将百姓的这些苦难和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写进他的诗句中,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诗句后来竟成了他罪行的证据。
政治上不太得意的苏东坡,选择了寄情山水。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
收稿日期:2006-11-01作者简介:林广华(1982-),男,广东湛江吴川人,惠州学院中文系2002级学生。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林广华(惠州学院 中文系,广东 惠州 516007)摘 要:苏轼贬惠两年又七个月。
在这 蛮貊之邦 ,他除了创作大量的诗文外,也留下了许多书信。
这些书信反映了他当时 惶恐忧戚、小心谨慎又 无往而不乐 、 有思又无所思 的矛盾心态,是研究其寓惠心态及情感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苏轼;书信;寓惠心态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07)01-0013-05一苏轼寓惠期间对亲朋戚友写下了大量的书信,这些书信是洞烛他心灵世界的一扇重要窗户。
众所周知,苏轼是被朝廷以 讥讪先朝 的罪名,贬为宁远节度使,惠州安置的,行动极不自由。
这期间,他处处小心戒惧,事事慎言谨行,在给亲朋好友、官员僧侣的书信中小心谨慎,唯恐失言而授人以柄,甚或连累友人。
如 与程正辅信(十二) 中,他就说: 某别时饮过,数日病酒,昏昏如梦中也。
且速发此书,不周谨,恕恕。
二诗,以发一笑。
幸读讫,便毁之也。
[1]530要求正辅看完二诗后马上毁掉。
这可见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诗得祸的所谓乌台诗案对他仍心有余悸,而他更担心的是这些文字可能会波及到亲朋好友的安危,他在 与孙勰 的信中就说道:然不敢传出,虽志康亦不以相示。
藏之家笥,须不肖启手足日乃出之也。
自惟无状,百无所益于故旧,惟文字庶几不与草木同腐,故决意为之,然决不敢相示也。
志康必识此意,千万勿来索看也。
[1]553他说,自从闻其父死的消息后,马上就想撰写哀词, 以表契义之万一 ,但不知详情,看了来信后才知,不久就会下笔,但不敢传出去,就是志康本人也不给看,只密藏家中, 须不肖启手足日乃出之 ,要求他不要来索看,为什么呢?因为这对故友是 百无所益 的。
虽然他认为 文字庶几不与草木同腐 而 决意为之 ,但是为了故友及自己的安危,他 决不敢相示也 ,可谓是谨慎之极。
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寓惠州思想管窥
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寓惠州思想管窥
王路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4(000)003
【摘要】<正> “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本来是苏轼赠给友人刘景文的诗句,不意最后竟成了他晚年的自我写照。
苏轼的一生,经过了不少坎坷,但四十多年的宦海风浪,始终没有把他的壮志淹沉。
有人认为苏轼晚年笃信佛老,由入世转向了出世,不再是一心要致君尧舜、书剑报国的苏轼了;甚至说他“悲观厌世”。
我认为,对苏武的晚年,当作具体的分析。
不然,就会失之片面,甚至导致谬误。
【总页数】8页(P72-79)
【作者】王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寓惠期间思想浅析 [J], 李昌娟
2.留意物欲与寓寄情意——苏轼美学思想探索 [J], 王世德
3.对传统士大夫人格的超越--论苏轼寓惠思想 [J], 陈思君
4.苏轼寓惠思想的三个飞跃 [J], 王启鹏
5.试论苏轼的寓惠思想 [J], 王启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轼:转变心态,坦然面对逆境
苏轼:转变心态,坦然面对逆境01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21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出川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次年二人同时登科,轰动朝野。
父亲苏洵感慨吟诗一首:“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但苏轼此后的人生却因“熙宁变法”与“乌台诗案”变得相当坎坷。
先贬湖北黄州,再贬广东惠州,三贬海南儋州,前后十余年。
晚年的苏轼遇赦北归,在江苏镇江金山寺以一首六言诗自题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平静之中,他的人生悲愤又一次被唤醒。
身为一介文人,登科入仕是顺理成章的道路,苏轼没少做官,但入了贬途便在宦海挣扎,蹶而难振。
然而,仍然不妨碍他做文人,作诗填词、撰文论道。
通观苏轼的创作,可以说黄州时期既是他创作的旺盛期,又是他文学成就的最高时期,其文前后有《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其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都脍炙人口。
那时候的苏轼壮志未酬,想到东吴“雄姿英发”周公瑾的赤壁功业,不禁感慨“人生如梦”,能做的似乎只有“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离开黄州时已49岁,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离开惠州,以琼州别驾的身份再贬海南昌化军即儋州时,已是62岁的老人。
苏轼赴海南儋州前夕,曾写信告诉朋友王敏仲:“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
昨与长子迈决,已处置后事矣。
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
”这时他对海南不太了解,对自己将去那里度过余生没有信心,所以有作棺作墓的想法。
到海南儋州之后,他在给宋哲宗的《至昌化军谢表》里也表达了自己的悲观情绪。
说哲宗皇帝“俾就穷途,以安余命。
而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02钟情陶诗,兄弟情深初到海南,苏轼内心的不平在诗歌里有所体现,他从琼州府到儋州的路上,目睹儋耳山,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儋耳山》:“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11-01作者简介:林广华(1982-),男,广东湛江吴川人,惠州学院中文系2002级学生。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林广华(惠州学院 中文系,广东 惠州 516007)摘 要:苏轼贬惠两年又七个月。
在这 蛮貊之邦 ,他除了创作大量的诗文外,也留下了许多书信。
这些书信反映了他当时 惶恐忧戚、小心谨慎又 无往而不乐 、 有思又无所思 的矛盾心态,是研究其寓惠心态及情感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苏轼;书信;寓惠心态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07)01-0013-05一苏轼寓惠期间对亲朋戚友写下了大量的书信,这些书信是洞烛他心灵世界的一扇重要窗户。
众所周知,苏轼是被朝廷以 讥讪先朝 的罪名,贬为宁远节度使,惠州安置的,行动极不自由。
这期间,他处处小心戒惧,事事慎言谨行,在给亲朋好友、官员僧侣的书信中小心谨慎,唯恐失言而授人以柄,甚或连累友人。
如 与程正辅信(十二) 中,他就说: 某别时饮过,数日病酒,昏昏如梦中也。
且速发此书,不周谨,恕恕。
二诗,以发一笑。
幸读讫,便毁之也。
[1]530要求正辅看完二诗后马上毁掉。
这可见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诗得祸的所谓乌台诗案对他仍心有余悸,而他更担心的是这些文字可能会波及到亲朋好友的安危,他在 与孙勰 的信中就说道:然不敢传出,虽志康亦不以相示。
藏之家笥,须不肖启手足日乃出之也。
自惟无状,百无所益于故旧,惟文字庶几不与草木同腐,故决意为之,然决不敢相示也。
志康必识此意,千万勿来索看也。
[1]553他说,自从闻其父死的消息后,马上就想撰写哀词, 以表契义之万一 ,但不知详情,看了来信后才知,不久就会下笔,但不敢传出去,就是志康本人也不给看,只密藏家中, 须不肖启手足日乃出之 ,要求他不要来索看,为什么呢?因为这对故友是 百无所益 的。
虽然他认为 文字庶几不与草木同腐 而 决意为之 ,但是为了故友及自己的安危,他 决不敢相示也 ,可谓是谨慎之极。
与程正辅信(十九) 中,他建议修桥时,又提到要保密,不要向人泄漏是他的主意。
他说: 老兄留意浮桥事,公私蒙利,未易遽数。
本州申漕司,乞支阜民监买粪土钱,若蒙支与,则邓道士者可以力募缘成之矣。
告与一言,某不当亻替管。
但目见冬有覆溺之忧,太守见祷,故不忍默也。
但邓君肯管,其工必坚久也。
不罪!不罪!仍乞密之,勿云出于老弟也。
[1]532从这封信可以看到,苏轼一方面为惠州人民过河时 覆溺 而忧,主张修建东新桥,并推荐道士邓君管其事,但一方面却又小心谨慎,要求对方 密之 ,不要泄出是出于自己的主谋。
因为,自己毕竟是一个 不得签署公事 的闲官,如说得过多,有僭越之嫌,会成为别人之把柄,甚至会连累表兄正辅。
在 与程正辅信(二十) 中他言之更重:此数十年积弊,难以责俗吏,非老兄才气,常欲追配古人,即劣弟亦不轻发也。
然千万密之。
若少漏泄,即劣弟居此不安矣。
然此本乞一详览,便付火,虽二外甥,亦勿令第27卷第1期2007年2月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 Vol 27 No 1Feb 2007见。
若人知其自劣弟出,大不可不可。
[1]532这封信中,他主要是跟其表兄正辅谈惠州数十年的积弊,即指缺少营房,士兵常上街滋事扰民,生出事端,请其解决此难题,扩建营房。
说此问题是 积弊 ,所以一般 俗吏 是无法解决的,非正辅不可。
最后强调千万不能泄漏是出于自己的主意和报告,否则,自己会受人围攻, 居此不安 。
此外,苏轼在 与程正辅信(二十一) 中向正辅汇报修桥资金短缺问题时,又提出了要求千万密之的言语: 深不欲言,恐误老兄事。
故冒言,千万密之。
与才元言,但只作兄意也。
至恳!至恳! [1]533可见,他在寓惠期间是非常小心谨慎,有所惶恐忧戚的。
苏轼寓惠书信中,告诫殷殷,叮咛切至之语随处可见。
如 与程正辅信(四十四) 中,他谈到: 恃眷知,如此率易,死罪!死罪!此事切勿令人知出不肖之言也。
切告!切告! [1]539这是苏轼恐米贱伤民,为民请命而给正辅的一封信,在信末又叮嘱他不要让人知道这是出自他的 不肖之言 。
在给孙勰的书信中,他甚至提到了谨佩至言,慎勿告人的语句: 见戒勿轻与人诗文,谨佩至言。
如见报出都日所闻,虚实不可知,慎勿以告人也。
某所答书,乞勿示人,切祝!切祝! [1]554在这封信中,苏轼劝诫志康不要轻易给他人诗文, 谨佩至言 ,如果见到有报出 都日所闻 ,是虚是实不可知,也 慎勿以告人 ,在篇末还不忘请求 所答书,乞勿示人 。
这样的叮咛告诫还有很多,明明与范纯夫谈其和陶诗 时运 ,篇末也忘不了 多难畏人,此诗慎勿示人也 [1]556的告诫语。
在 与王古 的信中,他给王古出谋献计,想引水入城为广州老百姓解决饮水问题,明明是义举善事,但他又不愿他人知道是他出的主意,嘱咐王古 慎勿令人知出于不肖也 [1]568。
这些 千万密之 、 勿示人也 、 不示人耳 、 勿令人知出于不肖 之言,屡屡在苏轼寓惠书信中出现,可见其在精神上是处于 惶恐忧戚 的,状态处处都表现出小心翼翼。
所以用 小心谨慎 、 惶恐忧戚 这两个词来形容苏东坡寓惠期间的心态亦不为过。
尽管如此,苏轼旷达乐观的性格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正如林语堂 苏东坡传 所说的,他是 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2]1,他身上有一种化解苦难、转悲为喜的旷达乐观的个性特质。
面对苦难,苏轼总善于以一种 安时处顺 、安土忘怀的态度来安慰自己。
即使被贬到当时被称作是 瘴疠之地 的惠州,他也并没有一蹶不振、自我消沉,在 食荔枝 中吟诵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 [1]480这样昂扬豪迈没有一点衰颓气的诗句。
而在其寓惠书信中,这种旷达乐观的心态就更尽显其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 随缘委命 。
即顺应自然,安土忘怀,正确对待生死存亡,荣名利禄。
处顺处逆,达之如命,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达不喜,穷不忧,生不惬,死不惧,一应自然。
即庄子 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3]92的齐物境界。
生死齐一,万物齐一,穷达何虑为?在寓惠期间,他就有着这种 随缘委命 的心态,在 与程德孺书 里,他提及了 随缘委命 一词:在定辱书,未裁答间,仓猝南来,遂以至今。
比日窃惟起居佳胜。
老兄罪大责薄,未塞公议,再有此命,兄弟俱窜,家属流离,污辱亲旧。
然业已如此,但随缘委命而已。
[4]1687由于自己 罪大责薄 ,再遭贬来惠州,使得兄弟被放逐,家人分离,觉得有辱亲朋好友,心中难过,但随后马上想到既然已经如此了,就 随缘委命 吧,可谓旷达乐观之至。
这种随缘委命的旷达乐观精神,在他的 记游松风亭 中解释得非常到位。
他把自己在惠州的投闲置散解释成为脱钩之鱼,不会被挂在功名得失之钩上,可以优游自适,随缘委命。
而这种心态在其寓惠期间的书信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他在 与程正辅书(六十一) 中说到: 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
然心中甚安之,未话妙理达观,但譬如元是惠州秀才,累兴不第,有何不可。
知之免忧。
[1]542明明知道北归无望,然而心中 甚安 之,竟以原本是惠州秀才来宽解。
在给至交孙勰的信里也说: 今者北归无日,因遂自谓惠人。
[1]554 与曹辅 的信内谈到: 近报有永不叙复旨。
正坐稳处,亦且任运也。
见今全是一行脚僧,但吃些酒肉尔。
[1]558何等旷达的胸怀。
既然一切既已确定无疑,苏东坡决定自己盖房子住。
那年年底,他在 与王巩 的一封长信中14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7卷说: 某到此八月,独与幼子一人、三庖者来。
凡百不失所。
风土不甚恶。
某既缘此弃绝世故,身心俱安,而小儿亦超然物外,非此父不生此子也。
南北去住定有命,此心亦不念归。
明年买田筑室,作惠州人矣。
[1]550在这书信中,苏轼 随缘委命 的达观心态表露无疑。
他在 吴芘仲秀才 的信中又说道: 夫南方虽好为瘴疠地,然死生有命,初不由南北也。
定居之后,杜门烧香,闭目清坐,深念五十九年之非耳。
[1]547虽然惠州是瘴疠之地,但生死都是有命的,不如安居下来,杜门烧香,闭目入定,好好反省。
正因为有这种 随缘委命 的达观心态,苏轼才能潇洒自任,宠辱皆忘,虽忧戚而不失态,谨慎而又勇于为义,委命而不颓废。
二是 随缘自娱 。
他从惠州的风土人情中,找到了在此安身立命、适己任性的快乐源泉。
这种心态,他在 与子明兄 中就有所解释: 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5]1832这是一种泯灭物欲,胸无滞碍的淡泊之乐,与草木虫鱼一体的回归自然之乐。
在他的一些书信中经常地表现出这种自然之乐。
到惠州后,他发现东江很美,禁不住写道: 轼入冬,眠食甚佳,几席之下,澄江碧色,鸥鹭翔集,鱼虾出没,有足乐者。
又时走湖上,观作新桥。
掩骼之事,亦有条理,皆粗慰人意。
[1]541他在翔集的鸥鹭,出没的鱼虾中找到了自娱,找到了解脱。
在写给正辅的另一封信中,他又写道: 某近颇好丹药不惟有意于却老,亦欲玩物之变,以自娱也。
[1]535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苏轼好丹药,不只是追求长生,也是在于 玩物 ,在于 自娱 自乐。
正因有此心态,他决心终老惠州,在白鹤峰建新房。
当新居落成时,兴奋万分,在 与毛滂 信中说: 新居在大江上,风云百变,足娱老人也。
[1]555这无疑真是随缘自娱心态的体现。
在 与陈忄造 的信中,他提到: 到惠将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
[1]548心中有了自娱的心态,就是瘴疠之地也觉得 风土食物不恶 了,再加上吏民相待甚厚,使得这位花甲之年的老人自得其乐,自适其志了。
他在 与王庠 的信中又提到: 海隅风土不甚恶,亦有佳山水,而无佳寺院,无士人,无医药,杜门食淡,亦粗有味也。
[1]552虽然无佳寺院,无士人,无医药,但也觉得有佳山水,食淡亦粗有味。
而在 与周彦质 的信中还说道: 民居期间,衣食之奉,终岁一律,寡求而医安,有足乐者。
[1]567就是衣食终年一样,也能自得其乐。
这都是他那 随缘自娱 的旷达乐观心态在起作用。
从以上书信可见,苏轼寓惠期间,其心态是矛盾的,既是惶恐忧戚、小心谨慎而又是 无往而不乐 的。
对待人事,他小心戒惧,不愿僭言多事,徒增烦恼;对待环境,他随缘委命,随缘自娱,以谪为游,以谪为乐,表现出谪惠期间其复杂的心态。
二寓惠期间的苏轼,在新的生活环境下还产生了另一种独特的心态 有思而无所思 。
这 有思 指无邪之思; 无所思 则指不为外界所干扰。
对于这种人生心态,苏轼本人有着深刻完备的论述。
在 续养生论 中,他说:凡有思皆邪也,而无思则土木也。
孰能使有思而非邪,无思而非土木乎?盖必有无思之思焉。
夫无思之思,端正庄栗,如临君师,未尝一念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