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岭海书信看其境其心其行其情
苏轼《游兰溪》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游兰溪》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游兰溪》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苏轼《游兰溪》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游兰溪》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
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译文: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称螺蛳店。
我去那里买几亩田,因为去那里查看田地,得了病。
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慧过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
我和他开玩笑说:“我把手当作嘴巴,你把眼当做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
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
我作了一首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当天,我和庞安常喝得非常痛快才回去。
苏轼《游兰溪》2、苏轼《游兰溪》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游兰溪》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
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达与穷的人生起伏与书法写照
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C ALLIGRAPHY苏轼达与穷的人生起伏与书法写照字可知,元丰八年(1085)苏轼应召由登州回京,途经长清真相院,见住持僧法泰建塔而未有葬物,于是想起弟弟苏辙宝有“释迦舍利”,想捐出来为自己已故父母祈求“冥福”并供养于此。
法泰听闻此消息兴奋不已,想积极争取,第二年即元祐元年(1086)就来京师请“释迦舍利”,苏轼还施予金银使归。
铭文应该是在请回“释迦舍利”之后所作,也就是苏轼落款的时间元祐二年(1087)八月③。
经过黄州三年多的贬谪生活,苏轼在自省中有意亲近佛、老,撰写此铭文不仅可以看作是对兄弟二人苦难人生经历的一次追忆,更是借此机会表达其至亲至孝的美德和品行,这也正是苏轼人格精神可贵之处。
苏轼传世小楷作品凤毛麟角,此塔铭楷书因系考古出土,保存完好,书刻精湛,字口如新,堪称苏轼传世小楷之精品力作。
苏轼被召回京后,于元祐元年(1086)九月十二日“迁翰林院学士知制诰”,书此铭文时正是其人生在庙堂之上仕途畅达阶段,而且书风已然成熟。
此书用笔丰腴跌宕,结体天真烂漫,字字神气完足,如珠似玑,又似如来真面,恭谨有度,安详得意。
苏轼曾言“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详观此书,的确做到了小楷书既精谨而又不失“宽绰有馀”。
苏轼此评可谓《表忠观碑》与《舍利塔铭》在字势上最好的注脚。
在苏轼的情感世界里,除了父母、兄弟、妻儿之亲情外,友情、师生情和忠君爱民之情亦很热切。
这其中苏轼与其表兄文同在艺术交流上的感情很有代表性。
苏轼曾多次借给文同题画和往来尺牍阐述其画理和独特的情感。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梓州永泰人(今四川盐亭)。
北宋著名诗人、书画家,尤善画竹,号为一绝。
英宗治平元年初,苏轼与文同会于岐下,遂订交。
两人交谊笃厚,常唱和、论文艺。
熙宁三年(1070)十月苏轼作《净因院文与可画墨竹枯木记》,苏轼在此篇记文中,提出了宋代绘画理论中的新思想—“常形”与“常理”。
《东坡志林》读后感才子之志山川之情
《东坡志林》读后感才子之志山川之情读完《东坡志林》这本书,我不禁感叹文化的魅力,文化中蕴含着智慧和思想,读书能够开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更为丰富的世界。
在书中,我深受苏轼的感染,他作为一位文学家、思想家,以及一位诗人,对山川之情的描述和表现深入人心。
在他笔下,大自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不同的景色、风情和气息,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东坡志林》中,苏轼对山川之情的描绘最为深刻。
他的山水诗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所独有的品质,以极其朴素的笔触为自然景象表达诗意。
这些诗作深刻描绘了南方山水之美,展现了山水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生态的特有感受。
苏轼饱览山水之美,不仅是为了欣赏自然,更是为了更好地感受人生的境遇。
苏轼的山水诗最为有名的是《赤壁赋》,它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故事的浓厚情感。
在诗中,苏轼为赤壁之战中的江山和河山触动,而为大自然之美所折服。
他将历史时代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体现了其深沉的思想和人文情怀。
同时,苏轼的诗作还以对自然的特质和天人合一的感慨为核心,表达了他对山水之美的铭记和感动。
苏轼的山水诗锤炼出的不仅仅是文学风潮,更关乎人文精神。
他呼吁读者回归自然,取其真正精神内涵,引导读者体察自然和人类共生的思想,提升人类对自然的原教旨主义。
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或许比古人有着更为全面的科学知识,但苏轼的山水诗不仅仅是关于自然和人类的合一精神的思考,也是人与自然、人类身处资本主义社会,反思现代文明可以拥有多少所体察到的东西。
苏轼提及的那些自然景象,艺术史上艺术、文化、哲学的风潮和思想逻辑,当时打破古老传统的文化标准,对人的精神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东坡志林》读后感让我深刻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
苏轼的山水诗作品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让我们认识到自然和人类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启迪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阅读这本书,不仅是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更是共同追求人类尊荣的探索之路。
苏轼极最具禅味的一首诗,开头和结尾一模一样,读后令人豁然开朗
苏轼极最具禅味的一首诗,开头和结尾一模一样,读后令人豁然开朗每个人这一生都有些莫名其妙的执着,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件事,也许是一个地方。
看不开,参不透,放不下,所以才会迷茫,才会痛苦。
当我们看开,放下,便会豁然开朗,就像苏轼写给儿子的那首《庐山烟雨》所言:世间万物,不过如此。
全诗如下: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苏轼临终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以一个历尽沧桑的老者口吻,敦敦教导儿子。
他因为“乌台诗案”一路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直到64岁,朝廷大赦天下,他才蒙恩结束流放生涯。
此时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踌躇满志,一心报国的慷慨之士,仕途的坎坷,生活的艰辛,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当时他在北归途中听说儿子苏过要去中山府出任通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道尽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担忧和疼爱之情。
这首诗开头和结尾一模一样,却不显啰嗦,反而揭示了人生哲理,不得不说大文豪就是大文豪。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庐山神秘美丽的烟雨,浙江宏伟壮阔的钱塘大潮,天下闻名,如果此生无缘一见,怕是会抱憾终身。
从诗歌开头我们便不难看出诗人对庐山和浙江的风景心驰已久,魂牵梦萦,总觉得若不能身临其境,一揽芳华,千般遗憾,此恨难消。
后来苏轼也曾到过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也曾出任杭州刺史,西湖、钱塘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向苏轼一样对于一个人或是一个地方,心心念念,总觉得若不能满足,此生便不算圆满。
只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当我们得到了,看腻了,也许又会有另一番景象。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当他饱览庐山烟雨,一观钱塘大潮,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
诗歌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开头的庐山烟雨,只是末尾这句的韵味却已不同于第一句了。
当时他是向往的,如今见过了,看多了,竟觉得当初魂牵梦绕的美景,亦不过如此。
是庐山烟雨不神奇吗?浙江大潮不壮观吗?还是诗人不喜欢呢?其实烟雨依旧迷离朦胧,大潮依然波澜壮阔,只是他的心境变了。
情随景生,境由心造―――《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情感探微
情随景生,境由心造―――《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情感探微《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即后人所称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两篇散文,各具特色,尤其是《前赤壁赋》,堪称散文的千古名作。
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而是黄州赤壁。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风景胜地,那儿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而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
苏轼当然知道自己所游的此赤壁非彼赤壁,但他还是采用当时的传说,目的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从而达到走出苦闷、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苏轼在《赤壁赋》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而很多人阅读此文时仅仅只是抓住了文中的“乐”、“悲”、“喜”三个词来概括出苏轼的情感变化是由乐而悲,最后又变得喜悦。
其实这种理解不仅流于简单,而且过于浅薄。
要真正走进苏轼的思想情感世界,一定要深入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同时将自己想像成彼时彼地的苏轼,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与作者的共鸣。
苏轼在文章究竟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呢?首先要从理解苏轼为何夜游赤壁开始揣摩。
想想如果你是苏轼,只是因为对当时的改革持有不同意见,“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东坡先生墓志铭》),便被一批以何正臣、李定为主的新进官僚以“包藏祸心”的罪名弹劾,卷入到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中”,遭受一场政治迫害,受尽折磨侥幸被释后贬谪黄州,你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呢?一定是充满了忧惧和苦闷吧。
那么作者夜游赤壁的目的就正是为了排遣心中的这种痛苦。
那么作者达到这个目的了吗?很显然,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面对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表面上极写泛游之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但作者其实只是暂时忘却了心中的苦闷忧愁。
苏轼的文学思想
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和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和“能”、“道”和“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和“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论苏轼岭海山水诗与_天地境界_
第33卷第4期2 012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Vol.3 3,No.4Dec.2 0 1 2论苏轼岭海山水诗与“天地境界”程 磊(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苏轼岭海山水诗是其晚年生命实践与人生哲思的艺术外化:首先是超越世俗功利而体认自我本体性之孤独存在,然后是融入无穷宇宙以成就自我无待之自由生命,兼能执著现实承当士道文心,最后是以和陶范式开掘内在心性境界,由诗艺风格之平淡发溢为生命精神之平淡,完成诗、人、道之圆满统一。
它标志着苏轼经由山水审美而追求内在超越,肯定个体感性生命又调谐社会理性要求,尽性以至命,塑建全新理想人格而达到“天地境界”。
关键词:苏轼;岭海山水诗;生命实践;人格塑建;天地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7X(2012)04-0095-06Su Shi’s Landscape Poetry in His Remaining Years and Universal Life RealmCHENG Lei(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Abstract:Su Shi’s landscape poetry in his remaining years is the artistic embodiment of his life experience andphilosophic thinking.First,he rediscovers himself by living in an essence of lonely state to get over officialdomand political intensions.Second,he creates a non-stopping life pattern by returning back to the nature and infi-nite universe,meanwhile persisting in reality to perform social obligations as intellectuals’inherent duty.Third,by following Tao Yuan-Ming as a desirable personality model,he learns his aesthetically prosaic style ofpoems and rebuilds life realm,perfectly combining poetry,life and Tao in his ideological system.It is symbol-ized that Su Shi pursues inherent transcendence though esthetic activities in landscape,respecting perceptuallife as well as mediating social reason demands,and finally rebuilding brand-new ideal personality which can begeneralized as universal life realm.Key words:Su Shi;landscape poetry in his remaining years;life experience;rebuilding ideal personality;uni-versal life realm收稿日期:2012-02-17; 修回日期:2012-05-03作者简介:程磊(1985-),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苏轼在岭海时期的审美观念
苏轼遭贬岭南时已近六十岁,真可谓“垂老投荒”。他深深地知道,自己的政敌为人歹毒,决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恐怕一人岭南,难有生还之理。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对待未来的生活,如何把握残余的生命,就成r苏轼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文学说 /
作者:苏轼 /zggdsr/36739.html
本文地址:/zgwr/39227.html
四周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吵观大流海,坐泳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鲜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实末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行琼、论间,……),(诗集》卷41第2246页)该诗按心灵感悟的顺序可分为三个境界:从开始至“四顾真途穷”,是执著生计,梗塞未通,这时的苏轼尚拘泥于现实,未能求得解脱;至“永啸来天风”为第二境界,这时的苏轼己翻然觉悟,泯灭了事物的具体差别,“幽怀”“破散”,心灵顿感泊然澄明。至尾为第三境界,此时的苏轼已神与天通,对自己的觉悟进行了审美体验。这里的“归有期”,并非指北归或归隐,而是指精神有所“归”,是用审美的方式搭起了通向永恒的桥梁。这三个境界,恰恰与苏轼人生的三个阶段相对应,是他人生历程的总结。
在岭海时期以前,苏轼就对陶渊明心向往之,但直到过岭,才真正实现了他在做人上“学陶”、在诗作上和陶的心愿,这也是他对生活反思的结果。在苏轼看来,只有象陶渊明那样生活才能算是“得己”,否则就是丧失自我。他在谈到学陶的原因时说;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然吾于渊明,也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秀。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并,东西游走,性刚才抽,与物多连。自I为己,必贻俗患,俯仰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与子由六首》,(文集·苏拭软文汇编)卷4第2514页)苏轼通过检索以往,深悔自己因“出仕”而“犯世患”,深深地认识到,要想祛除此病,只有师范陶渊明,抛却熙来攘往的污浊世界,纵浪大化,不期生灭。然而,苏轼与陶渊明毕竟并不完全相同,处在不同历史时期,苏轼也不能亦步亦趋地模仿陶渊明。在陶渊明那里,“穷则独善其身,达兼善天下”的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他走的仍是由“兼济”到“独善”的传统路子,而要实现“独善”,就必须弃官隐居,接受老庄的隐逸思想,把儒家的伦理人格和道家的自然人格统一起来,即所谓的“儒道互补”。这实质上是一条由儒人道的路子,儒家思想中独善的一面本来就同道家思想有相通之处,士大夫一旦失意,就极容易把道家思想当作精神的栖息地。
海南谪居期的苏轼研究综述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对学者之于海南谪居期的苏轼的研究的一个文献综述,通过笔者的分析归纳,认为学者对于此时期的苏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苏轼在海南时期的思想、精神、心态的研究;二是对苏轼这一期间文学创作的研究;三是兼论苏轼思想、心态与文学创作的研究。
关键词:苏轼;贬谪;海南;综述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诗、词、文、赋以及书法、绘画、文艺理论批评造诣都是十分突出的。
但是苏轼的文风得以形成并登上文坛的最顶峰得益于他的两次重大的人生经历。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度过了四年多的贬谪生涯。
苏辙称苏轼在这期间“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可以说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苏轼文学创作的再一次高潮出现在他的晚年,就是被贬谪到南方领海时期。
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至岭南惠州,四年后又被贬至海南儋州,这是当时最荒远最艰苦的地区,而苏轼的思想和诗歌创作又有了一次飞跃。
本论文将从近年来多方学者对苏轼在海南时期的研究入手,做一个进一步的分析。
苏轼晚年的这段时间历来是学者研究苏轼的一个重点,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性论文不胜枚举,现在做一个笼统的概括。
关于苏轼这一时期的研究论文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关于苏轼的经历、思想、人格以及人生态度上的研究性文章;(2)论述苏轼在此期间的文学艺术创作的文章;(3)兼论苏轼此间的经历、思想、文学创作的文章。
一、关于苏轼思想、精神、人生态度的研究在这一方面许多学者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有着重研究苏轼此间心态的文章,如罗莹的《苏轼贬居岭南时的复杂心态》[1];有专门研究苏轼贬谪后经历的,如昌庆志的《苏轼贬谪生涯与岭南养生文化》[2]、卢捷的《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记苏轼惠州到儋州行程》[3]、孔善鑫的《“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苏轼贬居海南的生活和功业》[4]以及周奎生的《论苏轼贬谪岭南时期的文化意义》[5];此外还有研究苏轼思想、人格的文章,如陈建锋的《苏轼贬琼期间践行<周易>中正观初探》[6]。
例谈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作者情感与心境的品析
例谈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作者情感与心境的品析
古代山水游记,既是对美丽山水的描绘,也是对作者观察认知的反映和隐喻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变化。
阅读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和心境更多的是忧郁和凄凉的意境。
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苏轼描写了蓬莱岛的美景,赞叹古人创造的大坝“横汾路,青山郁郁”,但是后面又提到古大坝淹没霸王山,苏轼写到:“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天上人”,由此可见,苏轼写此诗时心情充满忧伤。
然而,散文中也往往流露出坚持和喜悦的情感。
像辛弃疾的《永遇乐》就有一
种乐观的情绪,他描述苏州美景,抒发了不减的心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诗的出发点是惆怅淡忘,但仍然有一腔热情,“天一涯,同一乐!”,传达了他心中坚定的坚持,期待着新的希望。
可见,古代山水游记中作者情感与心境表现丰富多彩。
有些记叙格调凄婉悠远,有些则奔放动感;有的充满忧伤,有的展露坚持和憧憬;有的抚慰无奈,有的宣泄心灵……由此可见,古代山水游记中作者的情感若隐若现,这也使其具有了时代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同时也使其拥有深深而恒久的独特魅力。
苏轼的山水诗和其哲理化人格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息石艳飞泉,攀林拳落英。战胜5者肥,鉴止流归停。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初去郡》)这是在自然山水中感受到了古朴本真的生活情景。
然而,无论是第一层次还是第二层次的山水诗,其创作主体都没有超脱于自然之外,而是将自然看作是体道之物,媚道之形,或是看作是情感的载体,只要贴近自然,深人自然,就可以从中体味本体,就可借自然之酒浇胸中之块垒,或是以审美的方式把自然当作悲剧意识的消解因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走人自然,也是走人自然的本质含义。
唐朝以后,魏晋六朝时期以来的山水诗发生了很大的分化,如王维的“禅诗”就以山水田园来表现禅思佛境,但总的看来,王维是为禅写诗,并不能代表自然诗化的走向。能够代表这一走向的,是人们往往不再从山水自然中体味玄理,也不明确地把山水自然看成是外在于人们的东西,倒是特别注重自然山水的“泄导人情”的作用。白居易贬江州时作的《读谢灵运诗》十分具有典型意义:
(二)从自然中悟禅,即除眼观耳闻以外,尤其注重心灵的感受,表现在诗句中较少以议论的形式出现,往往以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行琼、循间··一》为突出代表:
四周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妙观大流海,坐泳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喻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末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诗集》卷41第2246页)全诗按心灵感悟顺序分为三个境界:先是执着生计,梗塞未通然后是神与天谐,幅然悔悟,最后是对自己的彻悟进行审美体验。他对自己的合天音、诗语为一体的“妙声”深为赞美,因为它以审美的方式搭起了通向永恒的桥梁。《西湖绝句)也很典型:
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
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有着鲜明的特点。
店铺精心为你整理了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苏轼的诗词及表达情感篇1其一、说理中显趣味——一理趣取胜。
宋代诗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理,而苏轼却是一说理大家。
所谓理趣,大体上[objectObject]就是诗中所含之理富于生机与灵气,即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诗人眺望庐山,看到山岭连绵,峰峦环列,高低巍峨的景象,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视觉不同,看到的情况各不相同。
于是作者想到,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因为身在庐山之中,只看见庐山的一个局部,或被某中现象所迷惑。
这也就告诉我们:凡是主观片面,各执一端,都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想见到真相,需要走出自身局限,从搞出全面洞察。
全诗融景物、感情、哲理于一体,是一首不朽的哲理诗。
苏轼诗的理不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让读者通过作品的形象去感受、联想后,然后悟出一些新颖而深邃的哲理。
又如他的《和子由渑池相会》:“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
前四句比喻生动奇妙,单行入律,一气呵成,后四句再以所闻所见所忆的情景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使前后两部分紧密相连、虚实相生。
全篇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蕴涵深邃的人生哲理,古能动人深情又发人深思。
其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苏轼的诗既具有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具有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其现实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
他的《李氏园》揭露了官僚贵族兼并土地的罪行,他们为了建筑“美园圃”不惜“夺民田”,“破千家”。
《苏东坡传》读后感:岭南万里不曾死_读后感_模板
《苏东坡传》读后感:岭南万里不曾死_读后感_模板岭南万里不曾死--《苏东坡传》读后感寒江雪岭南是天涯、域外,历代犯官被贬谪的地方。
苏轼的政敌想从精神上、物质上折磨打击他,进而从肉体上消灭他。
但是他不仅活着,而且快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让他的政敌无可奈何的地方。
他们已经给了他仅次于杀头的惩罚,他们期望看到他痛苦不堪,看到他凄惶倒下,看到他低头认输,可是没有。
在这场心里、人生博弈中,失败的是他的政敌,他们高高在上,权倾天下,操纵别人命运,却无法击败苏轼。
苏轼被贬到岭南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去岭南之前,他就为自己安排了后事,决心埋骨岭南。
但是,苏轼在岭南那么艰苦的环境里没有死,这得益于许多方面。
我觉得有以下十个原因:一、性情豁达。
苏轼有一种天真纯朴的心态,在任何艰苦的环境里,都能乐观地活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被贬的途中,美丽的乡野,动人心神的急流高山,他都充分欣赏。
过大庾岭,更是一扫沉思俗念。
他以第一个牺牲者的身份,横越中国南部巍峨雄伟的山脉,受难中却有一分卓然不群的优越感,真可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务实。
苏轼做官的时候,治理西湖,成就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美景。
在黄州生活困窘的时候,他彻底放下了文人士大夫的架子,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在黄州东坡亲自种地,自给自足。
在儋州,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在那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向他学习。
“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人们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
三、心中无恨。
苏轼固然以其强烈的名士本色,坦直无畏的言论得罪了很多人。
就像他自己说,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找到个苍蝇,非要唾弃不可。
但是,他向来对事不对人,不曾在心里有真正的有敌人。
他只是遵循了自己的为政原则,较量利害,参用所长,不追随不盲从。
他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但彼此相惜,文学艺术上引为知音。
简析苏轼的古代诗词解读
简析苏轼的古代诗词解读(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简析苏轼的古代诗词解读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论苏轼岭海时期的心态与诗词创作
论苏轼岭海时期的心态与诗词创作作者:黄英来源:《南北桥》2018年第03期【摘要】苏轼一生之中创作了很多诗词作品,他作品的风格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展现,与其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在被贬到岭海期间,苏轼接触了当地的独特文化,接受当地独特民风的熏陶。
再加上苏轼的年龄特点,使得苏轼的心境发生了很大转变,这些都影响到了苏轼的诗词作品。
【关键词】苏轼岭海时期诗词创作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59在大约1094年,年逾六旬的苏轼,因为讥斥先朝之罪,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惠州,而且不允许签判公事;后来,绍圣四年,苏轼又因故被贬,昌化军安置,这些经历都让苏轼的心态发生了些许的转变,从他的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出,苏轼在到达惠州以后,内心逐渐变得悠然自适。
到了儋州后更是表现出了怡然自得,超然物外的乐观豁达心境。
从他岭海居住所期间写就的诗词作品中也能够看出来,当地的客家文化对苏轼有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笔者将主要围绕苏轼在岭海期间的心态和诗词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苏轼岭海时期的淡泊心态及诗词分析苏轼的一生才华横溢,经历也非常的坎坷。
北宋绍圣元年,章恬任相,再度推行王安石新法,反对新法的苏轼被贬至惠州。
原以为惠州是蛮荒瘴疠之地,但到达后苏轼发现,山川风物美不胜收,不禁高声赞美“海山葱茏气佳哉!”客家的山水人文让他逐渐消除了政治失意之感,甚至表示“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惠州生活的两年七个月里,苏轼共创作作品587首(篇、幅)。
初到惠州,他生活困苦,内心也感到怅然若失,苏轼心中的无奈和悲苦也反映在了他的诗词作品之中。
正如他在《西江月》中所写,“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苏轼游览当地山水名胜,并且也将自己游览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了诗词作品之中。
例如,在著名的汤泉游览期间,苏轼写下“汤泉吐焰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永辞角上两弯触,一洗心中九云梦”等佳句。
苏轼《闲游》文言文翻译
闲游,游于山水之间,观云影之徘徊,听泉声之淙淙。
步履所至,心随景迁。
山川之胜,鸟兽之奇,草木之异,无不耳闻目见,心向往之。
夫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目。
山川者,天地之形胜也;鸟兽者,天地之精灵也;草木者,天地之生气也。
吾人游于其间,如置身于天地之大观,俯仰之间,有得于吾心。
一日,游于赤壁之下。
壁立千仞,临江而立,风涛之声,震耳欲聋。
登高而望,江水之阔,天空之远,使人神往。
壁之上,石刻斑斓,如龙蛇走墨,有如画图,令人目不暇接。
忽闻松风之声,徐徐而来,如歌如泣,如怨如诉。
余乃舍舟登岸,循声而往。
见一古松,苍翠欲滴,其下有一石台,台上有一石桌,桌上有石杯,杯中酒犹在。
余遂坐于石台之上,举杯邀月,对影成三人。
夜幕降临,月色如水,照得江面波光粼粼。
遥望对岸,灯火阑珊,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余醉卧于石台之上,听松风之音,赏月之明,心旷神怡,不知东方之既白。
又一日,游于西湖之上。
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游船之上,与二三好友,品茗谈笑,谈古论今,忘却尘世之烦恼。
忽见一白鹭,掠水而过,翩翩起舞。
余乃命舟子泊船,欲观其舞。
白鹭舞罢,又见一鸳鸯,比翼双飞,婉转悠扬,令人心醉。
余乃赋诗一首,以记其事:西湖美景共谁赏,白鹭翩翩舞碧波。
鸳鸯戏水成双对,醉卧舟中忘却家。
夫游者,所以散心也。
山水之乐,可以陶冶性情,启迪智慧。
余常思,人生在世,若能常游于山水之间,则心灵必得解脱,智慧必得启迪。
《闲游》译文:闲游,即在山水之间游玩,观赏云影的徘徊不定,聆听泉水的潺潺流淌。
每一步的足迹所至,心灵也随之而变迁。
山川的壮丽,鸟兽的奇异,草木的异样,无不耳闻目睹,心中向往。
山水的乐趣,源于内心而寄托于眼目。
山川,是天地间的形胜;鸟兽,是天地间的精灵;草木,是天地间的生气。
我们在其间游玩,就像置身于天地的大观之中,一俯一仰之间,心灵得到了满足。
有一天,我在赤壁之下游玩。
墙壁高耸入云,临江而立,风涛的声音震耳欲聋。
登上高处远望,江水的辽阔,天空的遥远,令人神往。
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云横看成岭作文
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云横看成岭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云横看成岭大家好,我是个小学生,今天给大家讲讲我最喜欢的古代文学家苏轼和他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
苏轼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不仅写诗写词超级厉害,而且做官做得也非常出色。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7岁就能背诵许多诗词了。
长大后考中了最高学位博学鸿、词林才子,写诗佳作无数。
大家都说他才思敏捷,写作总是新颖别致,启发无穷。
苏轼除了写作非常厉害,为官理政的本事也了得。
他做过宰相,带领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可是后来遇到了一些是是非非,被贬官贬到了黄州,离开了繁华热闹的京城,去了很偏远的地方。
一开始苏轼心情糟透了,相当沮丧。
不过后来,苏轼不灰心,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很快就发现黄州也别有一番风景。
有一天,他从窗边远眺,看到群山逶迤,云雾飘渺,错综复杂的山峰,在云雾的掩映下,宛如一座座高高的岭。
他受到非常大的震撼和启发,马上提笔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与浩初熠疆场书怀旧》。
这首诗写得太精彩了,开头就把黄州美丽的风景勾勒得活灵活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大家听出来了吗?苏轼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几个字,把群山的样子描绘得非常形象生动。
接下来几句也是精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意思就是,如果你身在庐山附近看庐山,可能看不清楚庐山的真实面貌。
只有像苏轼现在这样,站在群山之中,才能领略到庐山的全貌。
庐山在古时就是非常著名的名山了,但苏轼现在发现,黄州的群山也一点不比庐山差。
诗的下半部分写得就更精彩了,几乎每一句每一个字都令人回味无穷:"分野中云小还闲,岩上树高几人工。
险岸小舟落黑方,彷彿庐阜生白云。
"你们看,苏轼用许多精美动人的词语,照应声律,描绘出黄州的自然景色是多么秀美动人。
"分野中云小还闲",形容天空中的云朵逍遥自在,悠闲漂移;"岩上树高几人工",树木高大挺拔,恍如人工雕琢一般;"险岸小舟落黑方",小舟在岸边摇晃;"彷彿庐阜生白云",这几个字更是让人浑然忘我,仿佛眼前就是庐山上腾腾升起的白云。
从苏轼居黄州期间的书信看其思想的变化
从苏轼居黄州期间的书信看其思想的变化【摘要】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期间他一共与109人有过书信来往,数量达285封。
大量的书信反应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活动和思想,通过对这些书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了解苏轼出尘绝俗的诗心雅韵和洒脱旷逸的人生是如何形成的。
【关键词】苏轼;黄州;书信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到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七日别黄州,苏轼一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根据武汉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的,由丁永怀、梅大圣、张社教编注的《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统计,苏轼在黄州期间一共与109人有过书信来往,数量达285封。
大量的书信记录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理变化,直接反映了苏轼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心境的形成过程。
一、初到黄州时期苏轼的心理“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非常大,从京城被贬到黄州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
对苏轼来说,这无疑是他一生遭受的许多灾难中最严重的一次,差点危及生命。
这场由诗惹出的大祸,在他的思想情绪上引起了极大的波动,在湖州至京城的押解途中,苏轼曾试图纵身江流,在狱中也曾准备服药自尽。
贬居黄州后,苏轼的生活和思想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当时苏轼是责受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其俸禄锐减,生活上极其困顿,在元丰三年初《与章子厚参政书》中他说:平时“俸入所得,随手辄尽”,他的家人在弟弟那儿,子由也是“债负山积”。
在元丰三年十二月写给秦观的《答秦太虚书》中,他更加详细的描述了自己捉襟见肘的窘境: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优之。
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到第二年,苏轼的储蓄用尽,日以困匮,所幸在朋友帮助下,开垦数十亩地,命名为“东坡”,他又在东坡上“作草屋数间,谓之东坡雪堂,种蔬接果,聊以忘老”。
读《苏轼》有感,光而不耀,流水静深
读《苏轼》有感,光而不耀,流水静深书还没看完,慢悠悠的翻着。
林语堂这本书原是用英文写的,张振玉译笔还算不错,但粗糙之处也随处可见,比如卷一第一章处:一天,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
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
"这段文字殊为怪异,而后在网上搜索出一篇天涯高手的文章,才知道原文应为:“某生平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还有一处BUG连那位天涯高手也未提到,卷二第七章埋伏笔,"中岳嵩山崩陷",到第九章呼应,已变成"南岳华山山崩"。
此两处究竟是何处出错,是翻译错还是原稿错,抑或是校对错,恐怕需要找英文原版来查了。
但是"南岳华山"本身就是个错误,华山好像从来不曾被称为"南岳"过吧。
且丢开这些小破绽不说。
苏东坡的盛名传播了将近一千年,时人称道,后人敬仰,一方面是因他天纵其才,在诗,文,字,画各个领域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他的人格魅力,政治立场,哲学修养也极其贴合中国人的理想。
为这么一个完人做传显然不太讨巧,再加上史料丰富评论一边倒,这本传记的"新意欠奉"也在情理中。
林语堂在序言中说,"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正因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正因我喜爱他。
"既然在苏轼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生观,偏爱之心更不加掩饰。
卷二写苏东坡壮年经历,与王安石的纠葛占了好长篇幅,在"王安石变法"和"拗相公"两节,王安石是主角,苏东坡反而成了小配角,这两个章节似乎游离在全书之外。
林语堂贬低王安石,我看目的倒不是为抬高苏轼,更多是他想表达对历史的看法。
包括对司马光的褒扬也是如此。
历史其实无所谓真相,政治也很难分辨清浊,好比一面镜子,每个人照去都是不一样的面目。
天地精神境界──评苏轼岭海时期的人生反思
天地精神境界──评苏轼岭海时期的人生反思
朱靖华
【期刊名称】《新东方》
【年(卷),期】1996(000)006
【摘要】苏轼的的岭海时期,其人生思想发生了巨变,他埋葬了过去的旧我,舍弃了尘世的桎梏,获得了精神心灵的自由。
他以自我主体意识为中心,广泛吸取儒释道和历史人物思想资料的营养,在相互冲突、相互制约和相互交汇熔铸中形成了自己的天地精神境界,把人生世界当作审美对象来看待,奉行凡事“游于自然”、“忘情物我”的独特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
这种天地精神境界的人生顿悟,使地不断地进行着自我精神超越,不断地把他的处世态度升华为与天地并存的精神境界,并站在哲理高度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从而达到了任性、自适、旷达、通脱的人生境地,这是苏东坡人生观念发展历程中的最高层次。
【总页数】8页(P34-41)
【作者】朱靖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4
【相关文献】
1.论苏轼岭海时期学陶情结 [J], 梅大圣
2.苏轼黄州、岭海时期词的审美化嬗变 [J], 杨帆
3.苏轼黄州、岭海时期词的审美化嬗变 [J], 杨帆;
4.苏轼岭海时期的心态模式 [J], 李越深
5.苏轼岭海时期的遭遇和人生反思 [J], 谭玉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第26卷第4期2011年4月Vol.26,No.4Apr .2011从苏轼岭海书信看其境其心其行其情杨子怡(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516007)摘要:东坡岭海七年所写书牍是研究其生平、思想、性格、交往的重要资料,也是洞悉其心灵世界的重要窗口。
从中可读出一个复杂而别样的东坡来。
东坡岭海所处之生存环境,东坡处世心态、悯世情怀、人伦情感,无不从中昭示出来。
关键词:书信;环境;心态;情感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1)04-0001-06苏轼,字子儋,号东坡,于绍圣元年(1094)四月出知定州,不久遭小人攻讦,贬知英州。
是年八月,人尚未到达英州,旋改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从此开始了他艰难的岭海贬居漂泊生活。
从哲宗绍圣元年(1094)9月越过大庾岭入粤,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遇赦过岭北归,诗人辗转岭海共达7年之久。
其中2年又7月在惠州度过,3年在海南度过,其余时间辗转迁徙流离于粤桂两地。
岭海期间他不但创作了大量诗文,也写下了不少书牍。
书信计之共存约277封,其中寓惠所写233封,寓儋所写44封。
通过这些书信作者或与亲朋冰释前嫌,或与好友互通心曲,或与官员畅谈建议,或与僧道切磋玄言佛理。
这些书牍成为我们了解东坡心灵世界的一个窗口,从中我们可以洞烛东坡岭海生存环境、处世心态、悯世情怀、伦理常情等,读岭海东坡书牍,我们可以读出一个真实的东坡,读出一个复杂而另类的东坡。
一、“厄困途穷,众所鄙弃”:从岭海书牍看东坡生存环境苏轼曾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说:“心似已灰槁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带有自我调侃意味的诗说明诗人对黄州、惠州、儋州三地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是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
这是因为这三地是他一生贬谪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
特别是地处岭海的惠、儋两地,不仅因为它是诗人在人生之秋易生凄楚时的贬所,更是因为它是诗人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他贬居惠州时就写有大量的与友朋的书信,表示出环境的恶劣和令人悚惧。
如《与林拤》其十三简就写出了自己初到惠州的恐惧感:“瘴疫横流,僵仆者不可胜计,奈何!奈何!”[1]560在《与钱世雄》的一封书简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感受:“某到贬所,阖门省愆之外,无一事也。
瘴乡风土,不问可知,少年或可久居,老者殊畏之。
”[1]547苏轼贬居惠州时已是59岁,当属老者,这自然是他暮年贬居惠州的真实感受。
不但恶劣的瘴乡气候使他不适,更使他难堪和痛苦的还有痔疾缠身,而偏偏这里又缺医少药,这一切在他的书信中多有提及。
他在给他的侄婿王庠的信中说:“南迁以来,便自处置生事,萧然无一物,大略似行脚僧也。
近日又苦痔疾,呻吟几百日,缘此断荤血盐酪,日食淡面一斤而已。
”正因“无士人,无医药”,所服之药有时完全靠亲友邮寄而来。
该信中提到王庠为他寄药来,所寄之药都是当地难以买到的:“寄遗药物并方,皆此中无有,芎尤收稿日期:2011-01-04作者简介:杨子怡(1955-),男,湖南新邵人,广东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文化学及韩愈和苏轼专题。
奇味,得日食以御瘴也。
”[1]552他甚至有时连生活也陷入困穷之境,靠友人或门徒接济,这在他的寓惠诗中也大量地表现出来。
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2]2104《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米尽初不知,但怪饥鼠迁”。
[2]2217《新酿桂酒》:“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方恩。
”[2]2077《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七:“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2]2117穷困得连老鼠都他迁,完全靠门生相馈或“叨地方恩”,其生存之困窘的处境可知。
不但自然环境差,同时人为的政治环境也十分差。
由于他是一个“无签署公事”即无权无势的投闲置散之闲官,在“墙倒众人推”的趋炎附势的官场文化环境里,人们像避瘟神一样避开他,不敢与他交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贬居惠州时他是很寂寞的,很多人不敢与他交往,官场更是如此,所以当太守方子容冒着风险与他交往,“相与甚欢”时,苏轼十分感动,他曾经在写给方子容的信中就表达了自己的感荷之情:轼启。
辱教字,伏审起居清胜为慰。
厄困途穷,众所鄙弃,公独收卹有加,不可一一致谢。
既蒙公库贶遗,又烦费宅帑,重叠愧荷。
香粳淳酿悉已拜赐。
匆匆复谢,不宣。
轼再拜南圭使君阁下。
(《晚香堂苏帖》)[3]1244在穷途末路中,众人疏远他,只有方子容敢于“收恤”,既合法地从“公库”中贶赠,又拿出私帑资助其生活。
这一“众”一“独”就透露出苏轼当时的处境。
友人与苏轼绝交游,这从《嘉靖惠州府志·卷十二·流寓传》中也可得到印证:“及兄弟谪徙,士大夫皆讳与之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而谷独慨然求视。
”[4]按:这里所谓谷是指苏轼苏辙乡人巢谷,字子修,在苏轼苏辙兄弟流寓岭南时,竟万里徒步南下拜访。
亲友不敢与之交,还可从其子苏过《书漳南李安正防御碑阴》一文中得到证明:“绍圣初,先君子谪罗浮,是时法令峻急,州县望风指,不敢与迁客游。
一夕,苍梧守李公安正引车骑扣门,请交于衡门之下,先君子初不识面也。
……先君惊喜,以相见为晚。
而公冒简书之畏,卒留十日而后行。
”[5]671“冒简书之畏”化用《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之语,暗指朝廷之命。
众人皆避之,只有苍梧太守李安正敢于冒犯朝廷之命之法与苏轼交往。
可见,在炎凉世态中毕竟有刚正不阿者。
人们之所以畏与之交游,主要是因为朝廷盯得紧,稍不慎就可受到连累。
如广州太守王古,就因苏轼曾写信叫他支兑朝廷所欠苏轼自己的工资而遭到免职之处分。
《宋史》卷三百三十《王吉甫传》也有关于苏轼南迁途中,官员因款待他而受累的记载:“苏轼南迁,郡守有延馆者,走马使上闻,诏鞠之。
吉甫议当笞,宰相章惇不悦。
吉甫曰:‘法如是,难以增加成罪。
’卒从笞。
”[6]906馆延东坡者按法当笞,可章惇还不满,甚至要治以重罪。
从这些记载可见,苏轼贬居岭海,看起来投闲置散,一任潇洒陶然,其实是很不自由的,其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
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到了海南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在初到海南时写有《到昌化军谢表》,其中就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他形容自己流寓海南是“并鬼门而东鹜,浮瘴海以南迁。
生还无期,死有余责。
……而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
”[7]416战栗之情,凄楚之意于斯可见。
海南较之惠州地理更偏僻,交通更落后,其穷困更甚之。
有一封信描述了他离开惠州后来到海南的情景:“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
惟有一幸,无甚瘴也。
近与小儿子结茅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赀矣。
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言也。
”[8]1682此信告诉我们:诗人是在刚失去男孙怀着悲怆之痛来到海南的。
来到海南后,面对的是一片萧然。
他平时喜食肉,可无肉;平时多病,可无药;平时喜交友,可无友可交;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之室都没有,只能躬亲泥水,亲手建造茅屋以庇风雨。
穷途落寞如此,宁不叫人凄然伤情!他在《与程全父》第八简中也谈到类似的情况:“某启:别遽逾年,海外穷独,人事断绝,莫由通问,舶到,忽枉教音,喜慰不可言。
仍审起居清安,眷爱各佳。
某与儿子粗无病,但黎、蜑杂居,无复人理,资养所给,求辄无有。
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
困厄之中,何所不有!”[9]87这里透露出三个信息,其一是诗人深感寂寞,“人事断绝”;其二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因语言不通,“资养所给”不像在惠州有人资助;其三,买地建茅房,而囊为之一空,生活陷入绝境。
关于结茅之事,从其书信和诗文中可以看出,初来儋时,受到昌化军使张中照顾,张中派士兵修建了伦江驿,并以租房名义,请东坡居住,但好景不长,此事传到正在巡察广西的朝廷察访使董必耳中,董必派人过海把东坡从官署中赶了出来,因此,东坡只好“买地结茅”了。
在写给儒秀才的信中他形容自己的新茅房是:“新居在军城南,极湫隘,粗有竹树,烟雨濛晦,真蜒坞獠洞也。
”[9]89低湿潮晦,简直象蜒坞獠洞,非人所居。
读苏轼的这些岭海书信,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当年的生存环境是何其恶劣,也可以洞烛到诗人当年的意志是何其坚韧,从苏轼身上我们看到了先哲们顺逆泰然、宠辱不惊的人格力量。
二、“胸中廓然”、小心谨慎:从岭海书牍看东坡处世心态面对岭海如此险恶的生存环境,东坡的心态如何呢?读其岭海书信,我们感觉出诗人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他随缘自适,处逆境而坦然;一方面却又小心谨慎,履险途而悚惧。
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这无疑却是他岭海生存智慧的两个表现。
无论他是居惠而居儋,他的心境是平和而坦然的。
在惠州他常常平心静气地反省自己:“某谪居已逾年,诸况粗遣。
祸福苦乐,念念迁逝,无足留胸中者。
又自省罪戾久积,理应如此,实甘乐之。
今北归无日,因遂自谓惠人,渐作久居计。
正使终焉,亦有何不可。
”[1]554这是他写给孙志康的信。
信中表示一切祸福苦乐之事已摒弃于自己的胸中,对于自己的贬处南荒他毫无早期的怨怼之词,认为是“罪戾久积,理应如此”,虽然盼望北归,但既然无望,何不把自己当作惠州人作久居计?终老于是又有何不可。
其潇洒超旷之态万人莫及。
在岭海他毫无怨天尤人之语,既是怨也只是埋怨自己性情太刚,不会与世俯仰,正如他在海南《与林济甫》信中所言:“某兄弟不善处世,并遭远窜。
”[10]1448这种坦然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与他早年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惠州他有《与刘宜翁使君书》,其中写到:“轼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
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
今远窜荒服,负罪至重,无复归望。
杜门屏居,寝饭之外,更无一事,胸中廓然,实无荆棘。
”[10]1136正是这种佛老的清静无为,使得他“胸中廓然,实无荆棘”,使得他“谪居瘴乡,惟尽绝欲念”。
[10]1167因此,哪怕海南“何所不有”的困厄艰险,他都能“置之不足道也,聊为一笑而已。
”[9]87面对困厄一笑置之,表现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坦然心态,正如他在写给其侄孙元老的一封信所说:“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及泉、广海舶绝不至,药物鲊酱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而已。
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尔。
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9]307在写给王庠的信中也表明了这种坦然态度:“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
以此居之泰然,不烦深念。
”[1]551苏轼的达观处世的人生态度也可从同时期所写诗文中得到佐证。
在惠州所写的杂记《记游松风亭》一文中他把自己贬处惠州比作“脱钩之鱼”:“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