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谐长青穴,齐全了,值得收藏

合集下载

经络中重要的穴位及功能

经络中重要的穴位及功能

经络中重要的穴位及功能经络中重要的穴位及功能一、手太阴肺经:肺属金,开窍于鼻,主体为皮,其华在毛,情志为悲,忧伤肺。

肺与大肠相表里,由胸走手,起于中府,始于少商。

在手内侧前。

主治咳嗽、心烦、手心热等症。

1、中府穴:腋横纹上三指。

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

主治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症。

2、天府穴:腋横纹下四指,或手臂平申,用鼻尖触手臂处。

主治过敏性鼻炎。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一拇指宽的凹陷处。

肺经属金,本穴属水,金生水,是补肾的要穴。

降逆气、泻热,主治高血压、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哮喘、胸部胀痛,肘关节痉挛。

4、孔最穴:肘横纹下三指。

是肺经的郗穴,郗治急症(急性咳嗽、咽喉痛)。

主治鼻出血、痔疮、发汗。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凹陷处。

头项寻列缺。

主治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落枕。

6、经渠穴:腕横纹外侧铙骨边缘。

主治咳嗽。

7、太渊穴:腕横纹外侧凹陷处。

肺经的原穴,补气穴,脉之会穴。

主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

8、鱼际穴:手掌鱼肚边缘。

主治热咳、心中烦热。

9、少商穴:大拇指指甲根边缘。

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

针刺放血效果最佳。

二、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起于天池,始于中冲。

在手内侧正中线上。

刺激左侧效果更佳。

1、天泉穴:腋横纹下三指处。

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

2、曲泽穴:肘横纹上。

调节心血的供应,治疗胸闷、憋气。

是针刺放血点。

3、郗门穴:腕横纹上5寸。

急救穴,治突然心绞痛。

用大拇指按住,然后转动手腕。

4、内关穴:腕横纹上三指。

救命穴、心脏穴。

宁心安神、理气和胃、舒经活络。

治疗心理压力引起的失眠,可调节心律的快或慢。

5、大陵穴:腕横纹上。

治疗因压力引起的头痛,预防口臭。

6、劳宫穴:掌心凹陷处。

大补穴,可使心情放松,治心慌气短。

7、中冲穴:中指指甲根旁。

泻心火的要穴。

治口疮。

8、在天泉穴下四指处有个痛点,不是穴位,但经常揉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心肌梗塞、冠心病。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与说明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与说明

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几个穴位(de)位置与功能肝经(de)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 肝经上(de)穴位,有(de)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de)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de)穴位会像您最亲(de)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穴位中称:大敦穴(井木穴)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敦”是厚(de)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de)意思.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de)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de)方法是艾灸.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主治疾病: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de)主要穴道之一, 1.古代(de)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de)特效穴位.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2.疏肝理气(de)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de)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3.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de)要穴,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4.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de)治疗和保健要穴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穴位名称:行间穴(荥火穴)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de)症状:揉行间穴.穴位位置:在脚(de)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de)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de)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de),为肝经(de)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de)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对痛风引起(de)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de)止痛效果.使用体会:施压,会强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则用香烟或艾柱每天炙20次.穴位名称:太冲穴(俞木穴)排毒:揉太冲穴穴位位置: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结合部(de)凹陷中.独特功能:肝为人体异常重要(de)器官,而太冲官尤如保肝护肝(de)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de)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 ---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当我们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当我们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主治疾病:太冲穴是肝经(de)原穴,原穴(de)含义有发源、原动力(de)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de)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治疗失眠(de)最佳穴位.也是治疗各类肝病(de)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发烧上火,太冲能去热;身体虚寒,太冲可增温;月经不调,太冲善调理;阳瘘遗精,太冲能改善.慢性肝病(de)调理,太冲也是首选,同时还治咳喘、感冒和各种炎症诸病寻它皆有效,没事常揉体自安特效人群: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有泪往肚子里咽(de)人,还有那些郁闷、焦虑、忧愁难解(de)人.使用体会:揉太冲穴,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月经不调:很多女性月经总是提前或者延长,老没规律,月经(de)颜色深红,而且莫名发热,经前几天特别烦躁不安,想发脾气.这是因为肝脏(de)问题,肝有热所致.治疗方法点揉太冲穴,每次3-5分钟,时间是在经期来临之前天.穴位名称:中封穴(经金穴)中指“中焦”(因肝在中焦位置),封指“封藏”,要封藏什么呢,当然要封人体精血,使之不致轻易耗伤.肝藏血,肾藏精,许多人长年遗精,吃诸多补肾、固涩之药而无效.原因是不知补肾亦当补肝,但自古皆言“肝不受补”.穴位功能:“中封”是保养人体精血之要穴,为肝经金穴,金能克木(克在此处为约束),所以此穴能够抑制肝火过旺.金有肃降之性,故此穴可能利小便.“溺窍开则精窍闭”,正是固精之妙法.穴位位置:在足内踝前一寸.主治疾病:泄肝火、固精﹔善治脚软无力,步履艰难之症,配合足三里,效果更佳.医宗金鉴“中封主治遗精病,三里合炙步履艰.”注意:揉(de)时候要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可千万别揉反了.脾经在中医(de)理论中,脾(de)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de)气血.任何疾病,都是在人体内有淤血(de)情况下生成(de),而脾正具备了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功效.只要把脾养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会很快痊愈.通过饮食来健脾,(de)确是不错(de)方法,但是好多人不适应或不吸收,怎么办呢其实,最安全有效且持久地方法就是揉按脾经.隐白穴脾经(de)循行是从脚到胸,隐白穴是其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趾甲旁约1毫米(de)位置.隐白穴最主要(de)功能是止血,对各种出血症状都能有效地缓解.通常是用艾灸(de)方法,如果没有,可以用一根香烟代替,同样有止血(de)效果.隐白穴还有一个功效,就是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鼻出血.治疗鼻炎(de)时候可以点按.这个穴不太好找,因为它特别小,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这个穴.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一个细一点(de)按摩棒来点按,效果都很好.大都穴从隐白穴往上,大脚趾根(de)位置就是大都穴.大都穴对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这是一个补钙(de)要穴.吃钙片会有些效果,但是为什么还会缺钙不是因为补得少,而是因为体内不吸收,这才是缺钙得真正原因.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帮您吸收钙了.大都穴相当于租地反射区(de)甲状旁腺,而甲状旁腺正是吸收钙(de).大都穴除了补钙,还能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有颈椎病(de)人也要经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这个穴(de)旁边找一找最痛地点去揉,这样珠联璧合地配合起来治疗,效果就会更好.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de)原穴,健脾补脾(de)效果比其他穴都强.脾虚(de)症状: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因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症状都是脾(de)运化能力差造成(de).脾虚(de)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de)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de)效果才好.另外,按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公孙穴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它(de)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de)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输送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瘀滞造成(de)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有妇科方面(de)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吐酸水(de)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商丘穴在内踝骨(de)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正好对应租地反射区中(de)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同时它又揭示了一个医理: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de).但为什么揉这个学还能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de),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就消除了.脾经上(de)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de),都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de)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de)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de)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de)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de)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三阴交穴,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漏谷穴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是谷子漏出来(de)意思,也就是吃下肚(de)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它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地机穴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de)最高点正对着(de)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de)意思.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de)运化功能.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阴陵泉穴顺着胫骨一直往上走,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de)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de),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de)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血海穴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个虫子在那儿扎窝.它是专门治痒痒(de)穴.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所以她们身体里(de)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调配人体(de)血液,把多余(de)血分配到少(de)地方去,把淤滞(de)地方给疏散开,其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只不过一个是补气(de),一个是调血地,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de)治本大穴.推小腿脾经如果在推小腿脾经(de)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de)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上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那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de)人长胖、胖(de)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肾经肾为先天之本,也是一个人生命(de)本钱,大多来自父母(de)遗传,如果没有先天(de)厚赠,那就真(de)很需要后天(de)培补了.太溪、复溜、涌泉穴均属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最好找,就在足底(二三趾缝下)前部凹陷处;是脚心唯一(de)穴位.而太溪则是肾经(de)原穴,在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很好找(de).至于复溜则在太溪直上2寸,跟腱(de)前方.这可是标准注释呦.完全可称为被采纳答案呀. 至于尺寸:找穴是不能按厘米来讲(de).每个人(de)高矮胖瘦都不同嘛.所以经络(穴位)定位(de)方法用(de)是同身寸.可取自身中指二节或拇指宽度均为一寸.复溜穴复溜穴就是要让停留下来(de)水又重新流动起来.当人体内有淤血时,尿液、汗液和痰湿这些脏东西就会停留在体内不流动了.当人体(de)某一部分肿起来了,比如说膝盖肿,就跟复溜穴有关系.身体凡是有肿(de)地方都跟复溜穴有关.因为肿得意思就是有水液在哪里停滞不流,淤住了,而刺激复溜穴九能让它重新循环起来.静脉曲张就是血液长期淤在那里没有回流造成(de).如果在刚淤(de)时候刺激复溜穴,效果会很明显;如果静脉曲张已经形成了大疙瘩,揉几天复溜穴是不会好(de),必须从整个身体来慢慢调节.所以当疾病刚发生苗头(de)时候就要给它消除掉,等到严重时就不好弄了,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复溜穴(de)功效是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de)功能,解除肾功能失常所产生(de)各种症状.肾功能失常会造成人体水液代谢失常,而复溜穴专门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水液代谢失常会出现水肿腹胀,不但是腿上有水、肚子里有水,而且腰脊强痛,这看起来是膀胱经(de)问题,但揉膀胱经缺没什么效果,此时一定要揉肾经.首先揉复溜穴,让淤血重新流动起来.复溜穴能治疗自汗、盗汗之症.自汗就是待着(de)时候就出汗;盗汗就是睡觉(de)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出汗,一睁眼就不出了.出汗不出汗都属于代谢(de)问题.人(de)身体不是功利(de),它总要达到一个平衡,该出多少汗就出多少汗,该不出就不出.为了健康,身体总是任劳任怨地朝着平衡状态努力.复溜穴能治疗腹泻腹痛.腹泻是因膀胱受堵,水液不走膀胱,而是走大肠(de)结果.揉了复溜穴之后,尿道一通,腹泻自然就好了.肾还有一个“司二便”(de)大功能.大便无力跟肾有关,小便无力也跟肾有关.半天解不出手来,就是肾气不足,气血不往下走.复溜穴和肺经(de)尺泽穴配合使用是最补肾(de).常吃中药(de)人都知道,重要需要配补,就是要把一些同类型(de)药相互搁在一起使用,效果才会好.经络也一样,经络穴位要想产生最好(de)效果,也要配合使用.复溜穴有降血压(de)功效.但是您得先揉尺泽穴,再揉复溜穴.揉尺泽穴是为了把上面(de)气降下来,揉复溜穴是为了把降下来(de)气给接收住,让它固定下来.最后再揉太溪穴,才能真正把肾给补上,这是一步一步逐渐起效(de).复溜穴是治眼疾(de)要穴.当您有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眼睛胀痛、上眼皮无力等问题,揉复溜穴都管用.复溜穴能治哮喘.偏于虚寒(de)就去灸复溜穴,偏于实热症(de)揉揉即可,最好也配上尺泽穴.两个穴一降一补才能最好(de)达到平衡身体(de)效果.复溜穴是调节肾经(de)一个杠杆,它是一个枢纽.当您想补肾(de)时候,如果有脏东西堵着,真正(de)气血生成不了,就补不上.这时需要先揉复溜穴,让它通了一下之后再补,最好是揉完复溜穴后马上再揉太溪穴,把好血赶紧引过来,打好这个基础.交信穴在内踝上2寸(相当于两个半横指)(de)位置.“交”是指跟脾经(de)三阴交穴相交,“信”是指月信(月经),交信穴是专为调理女子月经准备(de)一个大穴.当女性月经到期不来或者有崩漏、淋漓不止等情况时,揉交信穴可以得到很大(de)改善.筑宾穴在内踝上5寸,是补肾不可或缺(de)穴位.当揉太溪穴和复溜穴不敏感(de)时候,通常是筑宾穴处有淤堵,您一定要先把筑宾穴给揉通.“筑宾”就是强健腰骨(de)意思.当膝盖发软、没劲,心里有恐惧(de)时候,按揉筑宾穴可以给人增加底气.筑宾穴(de)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在人体内,毒素最喜欢生长在有湿、淤血、痰浊多(de)地方,而筑宾穴就是一个祛毒(de)要穴.它既然可以排毒,就证明它可以祛湿、化痰、活血、只有这3个方面都成功了,毒才能排出去.太冲穴也是一个解毒(de)穴位,但它是从肝上解毒,即把肝毒给排到肾脏了,所以需要再排毒.损伤肝(de)时候可以用太冲穴解毒,损伤肾(de)时候可以用筑宾穴解毒.----太冲穴解肝毒,筑宾穴解肾毒.筑宾穴还可以解尿酸过高.尿酸过高会产生痛风、结石症,揉筑宾穴可以治疗这些病.人体内(de)毒素很多时候还会伤害到神经,让人产生一些神智上(de)错乱,比如抑郁症、癫痫等,常揉筑宾穴可以有效地防治.阴谷穴阴谷穴在膝窝处,委中穴(de)内侧.和委中穴距外侧委阳穴(de)距离差不多,只不过一个在外,一个在内.阴谷穴是治疗颈椎病(de)一个好穴位.中医常说“肾主骨”,颈椎和椎体都是骨头(de)一部分,所以揉阴谷穴可以治疗颈椎病.阴谷穴还能治疗生殖系统(de)疾病.它对治疗肚脐周围(de)腹痛效果也很好.跟胃经上(de)下巨虚穴配合起来使用,祛腹痛(de)效果会更快.如果再加上排浊气(de)推腹法,疗效即快又好.胃经胃经,顾名思义,是管理胃肠功能(de).胃肠功能一旦失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胃肠不好,心情也会不好,“胃不和则寝不安”,也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如果它畅通无阻,不但能让人睡得香、胃口好、脸色红润,还能让人返老还童.它(de)经络很长,从头到胸、腹、大腿、膝盖、小腿,最后直达双脚.伏兔穴伏兔穴是腿上(de)穴位,在膝盖上6寸处.伏兔穴就是治疗心慌、脉快、脉搏“咚咚咚”猛跳这些症状(de).按揉时不要点揉合强刺激它,要用掌跟仔细按揉.可以顺时针揉,有重有轻,揉完后便会觉得心里非常踏实,而且对心脏也有一种补血(de)效果.实际上,正是因为心脏补足了气血,心里才会觉得踏实.阴市穴它在膝关节上面3寸(de)地方.阴市穴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它可以降血糖,所以,血糖高(de)朋友每天要多揉按.梁丘穴阴市穴向下1寸(de)位置,贴着骨头边缘(de)一个比较敏感(de)地方就是梁丘穴.它治疗急性病效果是最好(de).比如急性胃炎、肠胃炎,或者膝盖痛(这种膝盖痛不是陈旧性(de),只是偶尔扭了一下,或者因爬山等造成劳累而膝盖痛),这时赶紧揉一下梁丘穴,马上就会缓解.梁丘穴(de)功效很强,除了上面说(de)那些病症以外,腿痛、脚痛等,它全都管,而且还能够止胃酸.如果突然胃犯酸了,赶紧揉梁丘穴,很快就会好转.犊鼻穴膝盖下面内侧和外侧各有一个窝,其中外侧(de)窝就是胃经上(de)一个穴位——犊鼻穴.“犊鼻”(de)深意就是最有力量(de),也是气血最盛(de),所以犊鼻穴是一个强壮身体(de)穴位.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是特别赞成做下蹲运动.年轻人做做无妨,老年人因为气血不容易下到腿和脚上去,做下蹲运动等于是在气血很少(de)情况下去磨膝盖这个轴.老年人(de)膝盖本来就容易受到损伤,再有意识(de)去磨磨它,那就等于是在生锈(de)地方进一步(de)磨损.所以老年朋友平时多练练跪膝法,这种方法特别能打通犊鼻穴.在软床上做做跪膝,体内(de)气血很容易就流注到膝盖上去了.膝盖就不会产生积液之类(de)东西.膝盖是筋之府,人体(de)筋都在这儿汇聚.膝盖是人体(de)一个动力源,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通犊鼻穴,让膝盖保持强壮,这样人就不容易衰老.要知道,一个没有强壮膝盖(de)人看起来是老态龙钟(de).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显老态了,那么他(de)膝盖肯定是磨损得很厉害.老年人“引血下行三部曲”:第一步是推腹,把新鲜血液先引到腹部上去;第二步是跪膝,把气血引到膝盖上去;第三步才是做金鸡独立,把气血引到脚上去.照此三部曲做下去,气血就全引下去了,而全身得血液循环就通畅了.解溪穴在脚腕上.“溪”是溪流之意,人体里(de)溪流就是血流.“解溪”就是把腿上(de)血解运到脚上去,打开一个通道.解溪穴就在平时系鞋带(de)那个位置,也就是脚腕和脚背交接(de)地方.您先用大拇指按这儿,然后一抬脚尖,马上有个硬筋把您(de)手给弹开了,硬筋旁边(de)窝就是解溪穴.解溪穴是一个让人全身放松(de)要穴.转脚腕就可以活动到解溪穴.解溪穴对老年人尤为重要,除了能让人放松之外,还是一个治疗脑供血不足(de)要穴.因为人体所需要(de)大循环是气血先下到脚上然后再上到脑部,反复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首先要改变脚部供血,只有脚上(de)供血足了,脑上(de)供血才能足.通过刺激解溪穴,可以得到改善.陷谷穴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有一个缝,从接缝(de)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de)地方就是陷谷穴.陷谷穴非常敏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de)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这个穴位里面有个“陷”字,就是下垂(de)意思.它通常治疗胃下垂很有效果,能够帮助提升人体阳气.另外它还有一些辅助功能,比如治疗头痛、尤其是对太阳穴痛疗效非常明显.内庭穴内庭穴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de)一条缝上.它可以祛胃火,相当于人体自生(de)牛黄解毒丸.凡是有胃火引起(de)牙痛、咽喉痛、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穴,它(de)祛热、祛胃火作用非常好.厉兑穴厉兑穴是胃经(de)最后一个穴位.“厉”是噩梦(de)意思,“兑”是八卦中(de)一卦,代表沼泽.“厉兑”(de)意思就是掉进噩梦(de)沼泽中.对于有神经错乱症状(de)人来说,厉兑穴能够静心安神.。

(完整版)人体穴道图解(完整版)

(完整版)人体穴道图解(完整版)

人体穴道(那是相当的专业,让你大长见识)特效穴位:1.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10.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及说明(建议收藏)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及说明(建议收藏)

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几个穴位的位置与功能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

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

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

因为,有的穴位会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

穴位中称:大敦穴(井木穴)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

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

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的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

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1。

古代的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

《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

"《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

”2.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

3。

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4。

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穴位名称:行间穴(荥火穴)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间穴。

穴位位置:在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的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

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的,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

《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

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失传已久的中医音乐疗法曲目大全,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值得收藏

失传已久的中医音乐疗法曲目大全,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值得收藏

失传已久的中医音乐疗法曲目大全,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值得收藏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用乐如用药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

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

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一、心:五脏中的君主★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

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然而,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在减少的睡眠、很少运动的身体……无一不在伤害我们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脏系统的不适。

★心常见不适:失眠、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

★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

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调》。

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中医谈五脏

中医谈五脏

中医谈五脏1人体的“君主之官”——心《黄帝内经》把人的身体比成了一个国家,其中有国王和各个部门的大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如果大家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彼此之间和谐、有序,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够抵御外邪的侵略,人也就健康长寿了。

五脏中,心的地位是最高的。

中医理论认为,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人身上的最高统帅,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心者,君主之官”。

君主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全体国民的主宰。

把心称为君主,就是肯定了心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性。

▲清人绘《人体脏腑图》心的一大功能是主管血脉。

《黄帝内经》言“心主身之血脉”,指出心脏与全身血脉的联系,明确了人的血脉都是由心来主导的。

从解剖学上也可以看到,心就像一个泵,把血送到全身各个地方。

《黄帝内经》还指出,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就是说血液在经脉中呈循环式地运行,内及于脏腑,外布于肌肉,是一种无休止的运行。

《黄帝内经》将血液循环的几个主要环节都讲得很明确。

西方医学体系中,2世纪罗马医学只认识到血液像潮水,并不知道循环;13世纪阿拉伯医学开始认识到血液小循环;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 William Havey, 1578-1657)才提出了血液循环学说。

而《黄帝内经》对动脉、静脉亦有一定的认识,提到了血有“血出而射者”(喷射的动脉血)、“血出黑而浊者”(色深的静脉血)之分。

心的另一大功能是“心主神明”,指的是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及这些活动所反映的聪明智慧,都是由心所主持的。

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则神志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也可引起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

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都认为,人的思维、智慧、精神活动等都是心的功能的反映,所以有“心想事成”、“心灵手巧”等说法。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夸奖林黛玉聪慧用了一句很有趣的话:“心较比干多一窍。

”这是个什么典故呢?原来比干是商朝人,曾辅佐其弟帝乙治疗殷商,后又辅佐帝乙的儿子纣王,是朝中的首席大臣。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穴位图人体的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们是人体上特定位置的一些敏感点,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疾病症状。

下面是一张常用的人体穴位图,图中标示了一些常用的穴位和它们对应的功能主治。

头部穴位•百会穴(Bai Hui):位于头顶正中线的后发际正中点,可以提神醒脑、舒缓头痛、眩晕等症状。

•印堂穴(Yin Tang):位于两眉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失眠等问题。

面部穴位•迎香穴(Ying Xiang):位于鼻翼两侧的凹陷处,可以缓解鼻塞、鼻窦炎等鼻部问题。

•四白穴(Si Bai):位于面部侧线与头骨上缘的交点,可以缓解面部疼痛、痤疮等问题。

上肢穴位•曲池穴(Qu Chi):位于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可以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等问题。

•内关穴(Nei Guan):位于手腕横纹与掌横纹之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躯干穴位•涌泉穴(Yong Quan):位于足底正中线最后一个趾骨之下的凹陷处,可以帮助入眠、缓解焦虑等。

•气海穴(Qi Hai):位于脐中下方1.5寸,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下肢穴位•足三里穴(Zu San Li):位于小腿前外侧突起边缘,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

•太冲穴(Tai Chong):位于足背第一、二蹠骨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失眠、焦虑等问题。

穴位的功能主治•百会穴: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记忆力、缓解头痛、头晕等。

•印堂穴:平衡心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头痛、眩晕、失眠等。

•迎香穴:通鼻窦、缓解鼻塞、鼻炎、鼻窦炎等问题。

•四白穴:缓解面部疼痛、口腔溃疡、痤疮等。

•曲池穴: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关节疼痛等。

•内关穴: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涌泉穴:帮助入睡、缓解焦虑、失眠、健脑。

•气海穴:缓解消化不良、腹泻、胃胀等问题。

•足三里穴: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缓解疲劳等。

•太冲穴:缓解失眠、焦虑、月经不调等。

全身14经络全套示范图

全身14经络全套示范图

.~1.保心护主的安脉.心包经天池穴:按天池远离亚健康..天泉:腋下横纹两寸。

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泽:肘横纹中点。

治疗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调治心血的供应。

保肝护肝的重要穴位郗门: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郗门穴在离腕横纹 5 寸处。

急救穴,治疗突发性的心绞痛。

按这个穴必然要用大拇指按住,尔后手段转动,才能揉到。

内关:治疗因心理压力大惹起的失眠等症状等,可调治心率。

大凌:在腕横纹的中间。

可治压力惹起的头痛,预防由于心血管淤阻产生的口臭等。

胃部不适找内关 .劳宫:是一个大补穴。

揉这个穴可使心情放松。

中冲:中指甲内侧。

可用指甲掐或用指节咯。

是泄心火的要穴,治口疮1.手少阴心经:调神理智的心脉..2.极泉穴:快乐生活,近离抑郁症的困扰.,在腋窝终点。

可以探查可否存心血管疾病。

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可调心律,治疗两肋疼。

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尔后拨动一下小筋,就会有电麻感(通的)痛而不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预防心梗、心绞痛3.青灵穴:今后远离止痛药.4.少海穴:肘横纹边缘处。

是心经的合穴。

合治内腑对心脏的调治很好。

属水(水在五行中是属肾)多梦叫心肾不交,就会造成五心烦热,扎实不下来。

可调治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律,降低血压。

5、灵道穴 : 腕横纹下 1.5 寸贴着骨头揉:防治心脏早搏,心跳过速、心烦躁上火、慢性心脏病,减缓心律,宁静心神。

对慢性心脏病的人特别重要。

6、阴郗穴:腕横纹上 0.5 寸。

手脚心发热、出汗,中医讲五心烦热,睡不扎实、起夜,其实尿也不多(小便頻数)穴位在骨缝中间,点按要往里掐。

7.神门穴:在掌横纹上凹陷处。

穴位深。

可用大拇指指节搁它。

就是安放心神的门户。

增强睡眠。

是原穴属土,火(心脏)生土(脾)把心脏烦热过多的气血补到脾胃上去。

增加了消化能力,安神了同时也把心火泻掉了。

还可防范老年痴呆。

一安放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

二增强胃动力。

三防老年痴呆。

四治疗晕车。

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

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

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都是实,那么虚即是:喜伤于心,怒伤于肝,悲伤于肺,思伤于脾(血)惊伤于肾,情志非为情志也,情发于肝,志发于肾.楼主此言,却是末入中医之门也.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它不仅仅是研究病人和疾病,这跟西医是不太一样的。

中医学常常把人放在两个圈里,第一圈就是自然的圈,《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比如说春夏秋冬,我们中医经常讲,当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时,称为“六淫”或“六邪”,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疾病,这是疾病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圈是社会,这个圈讲的是什么?它讲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跟人的生命及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医在养生中有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一种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地运行。

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

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导致疾病。

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女同志什么时候爱生气呢?是在她月经前后的时候。

为什么?因为女同志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她月经要来的时候和来月经这中间,由于她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她这个时候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时候就爱发怒了。

所以,女同志在自己月经来的前后的时候,就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

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在门诊中,我常常跟女同志说,我说你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了再走,别气一半,你先生就跑出去了,回来还得接着吵。

为什么呢?是因为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俩人吵架了,你怒气满胸,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时候他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没法发泄了,发泄不出去,淤久就会化热,回来以后接着吵。

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哭是什么?刚才我们讲了悲与肺相关,当一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起来,它就把肝气平下去了,因为中医说,肺和肝对应的五行是金和木,它们俩有个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肺气旺盛起来的时候,肝气就平下来了,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身体特效穴(收藏保存)医者良心

身体特效穴(收藏保存)医者良心

身体特效穴大全集(收藏保存)医者良心精品1、救命穴——人中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5、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病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穴——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穴——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胆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厉兑34、肚子痛穴——下巨虚35、胃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37、嗓子失声穴——大钟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42、糖尿病穴——腕谷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穴——太溪45、便秘穴——带脉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56、咳喘穴——中府57、夜间咳嗽穴——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60、明目穴——中渚61、乳腺炎穴——天池62、白发穴——浮白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67、高血脂穴——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74、鼻出血穴——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穴——间行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78、腰背痛穴——委中79、肌肉萎缩穴——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81、痛风穴——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穴——光明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86、冠心病穴——云门87、肾结石穴——筑宾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89、电脑病穴——天窗90、甲亢穴——天柱91、中风穴——百会92、精神病穴——涌泉93、水肿穴——承浆94、口眼歪穴——颊车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96、静脉曲张穴——太渊97、黄褐斑穴——天容98、耳炎穴——前谷99、中暑穴——十宣、人中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B]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1、急性咽炎治療方法:耳背靜脈放血,在耳背選取最明顯的靜脈,用指端搓揉以引氣,拇食指固定該處,用三棱針點刺,放出幾滴血即可。

肝色青、心色赤、肺色白、脾色黄、肾色黑,五色入五脏

肝色青、心色赤、肺色白、脾色黄、肾色黑,五色入五脏

肝色青、心色赤、肺色白、脾色黄、肾色黑,五色入五脏五色入五脏,肝色青,宜食酸;心色赤,宜食苦;肺色白,宜食辛;脾色黄,宜食甘。

肾色黑,宜食咸。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一、红滋心、抗疲劳中医五行里,心属火、主血,所以心脏最喜欢的额色就是红色,四季养心最好多吃些红色食物,可促进血液循环、活血造血,使心脏“青春”常驻,如红苹果、猪肉等,红色食品还可以起到减轻疲劳、抗衰老、补血、补心、祛寒等作用。

红色滋心食品一一红苹果红苹果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经常食用,有益心脏,提高记忆力,可增进泌尿系统的健康,另外,红苹果独特的芳香,具有明显的消除心理压抑感的作用,对情志调节十分有益。

红色滋心食品一一猪肉猪肉富含铁, 是人体血糖中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维持所必须的,可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改善心肌血糖供应不足,还可治疗贫血、产后血虚等症。

胡萝卜红色滋心食品一一胡萝卜红萝卜具有强心、降压的功效,还能能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是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食疗佳品。

同时,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具有促进血液生成的功效,从而改善贫血症状,对心脏的健康非常有益。

红色滋心食品——草莓草莓具有养心生津、润肺健脾、消暑解热、利尿止渇等功效,对贫血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除了预防牙龈出血、促进伤口愈合外,还可预防败血症,对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草莓红色滋心食品一一柿子柿子有凉血止血作用,可治疗咳血、便血、出血、吐血等症。

同时,柿子有助于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还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机体对酒精的排泄,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二、白润肺、去燥热《内经》中记载“肺属金,在色为白”。

认为白色食物是养肺的佳品,所以应当多吃白色的食物来润燥养肺,如牛奶、米面、豆质、冬瓜、竹笋、山药等,我们都知道,白色的萝卜、可以化疲;而梨可以润肺养肺,而且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安定情结、促进肠蠕动都有很大的益处。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十二经络要穴目录一、手太阴肺经 (1)肺经的要穴 (1)二、手阳明大肠经 (3)大肠经的要穴 (3)三、足阳明胃经 (5)胃经的要穴 (5)四、足太阴脾经 (7)脾经的要穴 (7)五、手少阴心经 (9)心经的要穴 (9)六、手太阳小肠经 (11)小肠经的要穴 (11)七、膀胱经 (13)膀胱经的要穴 (13)八、足少阴肾经 (15)肾经的要穴 (15)九、手厥阴心包经 (18)心包经的要穴 (18)十、手少阳三焦经 (20)三焦经的要穴 (20)十一、足少阳胆经 (22)胆经的要穴 (22)十二、足厥阴肝经 (24)肝经的要穴 (24)十三、揉穴的诀窍及说明 (26)十四、身体经络时间表 (26)十二条经络一、手太阴肺经肺主咳喘、心烦、掌中热。

肺经的要穴1.中府穴胸骨中旁开六寸处。

中府指中气之府。

中气指脾肺之气。

中府穴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液横纹下三寸。

古人找此穴方法,在鼻子上点一墨点,手平行与地用头去触胳膊,胳膊上有黑点处即是天府穴。

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因此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边上。

尺——暗指肾,泽——雨露,即是补肾的穴位,肺经属金,尺泽是金中的水穴,水是指肾,所以这指金生水。

肾虚会上实下虚,气都淤上边来了,揉此穴有降逆气的作用,降逆所即可治高血压、哮喘。

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肺经上的郄穴(郄穴治急性病),穴位较深。

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汗不出或开热不出汗,可起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边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处感风寒引起的头疼,治落枕,头项寻列缺,即头脖子方面有病找列缺。

6.经渠穴桡骨头(桡骨茎突)凸起处外侧边缘。

侧象向外推按。

治咳嗽的要穴,虚寒或肺热引起的咳嗽。

7.太渊穴腕横纹边外侧,穴位较深,用大拇指硌此穴较好。

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五脏六腑相表里

五脏六腑相表里

五脏六腑相表里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三焦功能实际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综合。

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脏为阴,腑为阳,脏为里,腑为表,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配合,有四个方面的联系:1、经脉络属2、结构相连3、气化相通4、病理相关。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主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

1.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

而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思维意识活动有关,如经常说“用心想一想”,就是讲的心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心血的盛衰都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心主汗,开窍于舌,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心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小肠位于腹腔,通过胃消化后的饮食水谷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排除其糟帕。

小肠有了问题就会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小便异常,如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

心与小肠互属表里,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区别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

如果心火过盛,可移热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引起心火亢盛,出现心中烦热、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

2. 肝与胆相表里肝具有调节某些精神情志活动、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协助脾胃消化食物。

肝开窍于目,肝脏有病常会引起各种眼病。

胆附于肝,胆所贮藏的胆汁是由肝分泌夹的,“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

肝胆互为表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胆汁的贮存和排泄功能正常,胆汗排泄通畅,肝才能发挥其疏泄之性。

肝胆发病时互相影响,所以在治疗时肝胆同治。

3.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水分,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

中医精髓图解——五脏篇,看完让你对中医了如指掌!收藏一下吧

中医精髓图解——五脏篇,看完让你对中医了如指掌!收藏一下吧

中医精髓图解——五脏篇,看完让你对中医了如指掌!收藏一下吧一、心[形态结构]中医学对心脏的形态、位置早有描述,如“心为牡脏其色赤”,“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心之外体圆滑,内空如囊..中有直肌隔之,故有左房、右房之称。

左右半截,又有横肉间之,故有上房下室之号。

...中门户自能开合”。

其记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基本-致。

具体说,心脏是一个运动的器官,色赤红,形似未开荷花倒置的圆锥体,位于两肺之间,气管交叉之下,膈肌之上。

心脏内部被房中隔、室中隔及左右房室口而分为四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左房室口有二尖瓣;右房室口有三尖瓣。

当心室收缩时,阻止血液逆流入房。

在肺I动脉口和主动脉口,分别有三个半月瓣组成的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在心室舒张时关闭以阻止血液逆流入室。

[生理功能](一)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中医的“心”,称之为心系,实指西医的循环系统。

如“心之系与五脏之系相连,输其气血”。

它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整个密闭的循环系统。

“心主血脉”,指血液在心脏收缩的推动下,经动脉及其分支分布全身,借毛细血管联系五脏六腑,再由静脉回流心脏,如此周而复始。

心脏是心系的中心动力器官.起唧筒和抽水机的作用。

心气(指心脏收缩功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循环不息。

心气旺盛(心功能正常)、心血充足则脉搏充盈有力,面色红润光泽。

心气不足,如心力衰竭、虚脱、休克、心肌梗塞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出现脉搏细沉、微弱,面色苍白无华。

当血脉运行不畅、血液瘀滞如严重休克、心衰、心律失常(频繁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则出现面色青紫、脉象结代或弦涩。

(二)心主虚里虚里脉实指心脏本身跳动,在左乳下心尖搏动处观察。

心尖搏动是西医心脏望诊的重要内容,中医也极为重视,除望诊外还包括触诊。

如正常人,“虚里脉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意即搏动范围不大,搏动60~100次/分,节律-致)。

在休克、心肌炎时,则“虚里脉动微不显,宗气内虚”(即心肌收缩力下降、搏动微弱)。

心、肝、脾、肺、肾五脏解说+-五脏六腑的作用

心、肝、脾、肺、肾五脏解说+-五脏六腑的作用

心、肝、脾、肺、肾五脏解说+ 五脏六腑的作用君主之官:心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丢了马,只要老帅还在,这棋就没输;但老帅被对方吃掉了,你的车马炮再多,也是输了。

心在人体五脏中的地位就是棋盘中的老帅,因此《黄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气血运行。

中医说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

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而多梦,那就表明心气、心血不够用了,要赶快补充。

中医认为,大喜伤心。

这就是说,过度惊喜会使心功能受损,比如范进中举就是大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心开窍于舌。

中医通过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变化,还有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来判断心的功能状况。

比如舍尖经常溃疡的人,就是心火旺;讲话时频繁出现断点,就是太疲劳了,心气虚弱不够用了;舌根下的静脉色泽紫黯而曲张,说明心血管多有动脉硬化。

心火系统功能异常,常出现以下症状:心慌心悸、心前区疼、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冠心病等。

那么出现这些症状,中医有哪些好的办法呢?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红枣、红椒、赤豆、樱桃、鸡鸭血、桂圆等红色的食品和呵(he)这个发音都与心相关,归属于心火系统,故能补心。

清心火最佳的食物是莲子和苦瓜,他们都是苦味的,苦味入心经也归属于心火系统,能够清泻心火。

日常生活中多发“呵(he)”这个音对心功能也有帮助。

在身体内部我们可以通过敲心包经、摩内关、撞大陵、拍极泉的简易方法来推动心气、心血的运行。

在众多的仙草中,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三七功效第一,灵芝有非常好的养心安神作用,石斛养心阴补心气效果最佳,安神助眠酸枣仁效力最强。

由酸枣仁和灵芝配伍的睡宁胶囊可明显改善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而心慌心悸、心律不齐、冠心病等人群,则适宜服用百通胶囊;作为补五脏气血的灵芝胶囊,则能明显调节心系功能异常而出现的各种症状。

将军之官:肝《黄帝内经》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刚强急噪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的精华总结,值得收藏!

《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的精华总结,值得收藏!

《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的精华总结,值得收藏!《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经典著作之⼀(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体⽣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的⼀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五脏六腑:“脏”是指实⼼有机构的脏器,有⼼、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的容器,有⼩肠、胆、胃、⼤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买翡翠先到这⾥看看,⼀⼿货源,原⽯开料,⼚家直供⼴告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脉的问题,治⼼没错。

只要是⽪肤病⽑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展开剩余89%五脏1.⼼:⼼为神之居、⾎之主、脉之宗。

在五⾏属⽕;⽣理功能①主⾎脉;②主神志;⼼开窍于⾆,在体合脉,其华在⾯,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与⼩肠相表⾥。

2.肺:肺为魄之处、⽓之主,在五⾏属⾦;⽣理功能:①主⽓,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调节⽓⾎运⾏;肺上通喉咙,在体合⽪、其华在⽑,开窍于⿐,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肠相表⾥。

3.脾:脾为⽓⾎⽣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属⼟。

⽣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开窍于⼝,在体合⾁,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

4.肝:肝为魂之处,⾎之藏,筋之宗。

在五⾏属⽊,主升主动。

⽣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开窍于⽬,在体合筋,其华在⽖,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属⽔;⽣理功能:①藏精、主⽣长发育与⽣殖;②主⽔;③主纳⽓;在体为⾻,主⾻⽣髓,其华在发、开窍于⽿及⼆阴(肛门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

六腑1.胆:⽣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理功能:受纳腐熟⽔⾕,胃以降为和。

心、肝、脾、肺、肾七字歌诀

心、肝、脾、肺、肾七字歌诀

心、肝、脾、肺、肾七字歌诀心、肝、脾、肺、肾七字歌诀脾脏七字歌诀脾胃表里五行土,八卦坤艮拇指通。

窍口体肉五色黄,华唇神意歌为声。

志思变噎味通甘,嗅香液涎通脾胃。

肝脏七字歌决肝胆表里五行木,八卦震巺食指通。

窍目体筋爪甲华,味酸色青志为怒。

变卧液泪声为呼,神魂嗅矂肝胆通。

心脏七字歌诀心和小肠相表里,八卦为离通中指。

五行为火窍通舌,体脉滑面色为红。

声笑志喜省苦通,嗅焦液汗变为厥。

肺脏七字歌诀肺和大肠为表里,八卦乾兑通环指。

体皮窍鼻华为毛,色白神魄声为哭。

智悲便咳胃通心,嗅腥液涕五行金。

肾脏七字歌诀肾和膀胱为表里,五行为水色通黑。

八卦为坎通小指,皮骨窍耳华为发。

五声为申味通咸,嗅腑五便为哆嗦。

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金为肺,肺与大肠成表里,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木为肝,肝与胆相表里,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其充在筋;水为肾,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其充在骨;火为心,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土为脾,脾与胃相表里,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肉。

五脏健康之人(睡觉平仰者):心脏好之人精力充沛;肝脏好之人胆大;肾好之人志向远大;肺好之人做事有魄力;脾胃好之人有毅力。

病症与五脏多汗-------心脏不好;嘴起翅皮---肺虚;大便一次拉不尽---肺气不足五味与五脏心-------苦;肝-------酸;脾、胃-------甜;肺-------辣;肾-------咸。

五指半月痕与脏器的关系拇指半月痕——关连肺脾呈粉红色时,表示胰脏机能不良,容易感冒、反复感冒、疲劳,严重时易患糖尿病。

食指半月痕——关连肠胃呈粉红色时,表示胃、大肠的循环不良,食欲自然减退。

中指半月痕-关连心包经、神志呈粉红色时,表示精神过度紧张,易头晕、头痛、思路不清、脑涨、失眠、多梦。

无名指半月痕-关连内分泌呈粉红色时,表示运行于无名指的三焦经发生异常,易体质下降、阴阳失调,人容易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感,女性会得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中医五脏所藏?什么叫“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意、肾藏志”?

中医五脏所藏?什么叫“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意、肾藏志”?

中医五脏所藏?什么叫“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意、肾藏志”?内容简介: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意、肾藏志,很难让人理解,已经成为中医玄学之根了!翻开中医书到处可以看到这些词句,这些词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文用《皇帝内经·命根养生篇》来说明其意义。

关键词:皇帝内经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肝(木),心(火),脾(土),肺(火),肾(水)七情:喜(心),怒(肝),忧思(脾),悲(肺),恐惊(肾)(木)肝藏魂,(火)心藏神、(土)脾藏意、(金)肺藏魄、(水)肾藏志。

正文:在《皇帝内经》中解释了什么是魂和魄:《黄帝内经·命根养生篇》:(翻译了)伯高太师问岐伯曰:养生之道,可以告诉我吗?岐伯曰:人活天地之间,不能于天地同寿者,是因为不知道上下焦之间的经络。

上焦给人以长生之命,下焦给人以长生之根。

上下焦赐人以命根是父母给的。

合父母之精以生人身,则“精”即是人的命根。

魂魄藏于精液之中,魂就是精液当中的炁体炁,魄是液体炁;炁体炁趋生,液体炁趋死。

炁体炁和液体炁都是神炁。

人人都有神,神存内则生,神外游则死。

炁体炁最善游,这是因为心不静。

就像广成子说的:“抱神以静”者,这正是意念守心同静也。

伯高曰:精液不是水吗?精液射出去,心也不静,是不是于阴茎起搏有关?岐伯曰:精液之中有炁体炁和液体炁,炁体炁往上走,液体炁往下走,精液是上下走的;精液一动心就动。

如何让精液不动呢,问题就在于心要静!伯高曰:我的心非常静,可是情欲摇动怎么办?岐伯曰:炁体炁和液体炁互相影响,无炁体炁则液体炁不安宁,无液体炁炁体炁不安宁。

心静而欲动者是因为精液干凅了,就是没有炁体炁了,怎么办呢?只好将精液炁化,调入心脏以安心,这样精液不动,情欲安宁心就不想淫欲了!这就是说魂和魄是精液的不同存在的形式:炁体炁为魂,液体炁为魄,魂和魄都称为神炁。

那么肝藏魂和肺藏魄就可以理解了!好的精液化成炁体炁,称为神明之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谐长青穴,齐全了,值得收藏
KGH健康私塾2018-07-19 15:14:46
一、三穴常保心胸宽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睡眼不好、夜里胸闷、悲观健忘、舌根发硬、焦躁不安或手脚心发热等症状,但是去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毛病,但是中医认为这些症状实际上都是“瘀血”惹的祸,我们都知道“心主血脉”,反过来,血的运行出现问题,也必然会对心造成不利影响,而这些症状是身体在敲警钟,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向我们“求救”了,如果我们能够及时预防,症状会很快改善,但如果置之不理,日后心血管不畅、心律不齐、冠心病等就要接踵而至了。

所以,要注意活血祛瘀,对此我们身体有三大特效穴位一一内关、心俞、膈俞。

1、内关:内关是手厥明心包经上的要穴,它的位置比较好找,位于手腕后面两指,前臂的正中央,按下去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两条大筋,内关就在这两条大筋的中央,每晩7~9点用拇指按揉内关效果最好,两侧都要进行按揉。

注意,每次按的时候要一按一放,按下去要有酸胀或痛的感觉。

另外,按下去后需持续半分钟,然后再松开,再重复;每次应不少于3分钟,每天不拘次数。

2、心俞,心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是把瘀血排向膀胱经的必经之路,它可以很好地调节脏的功能,具有宁心安神、通调气血的作用,心俞位于后背上,在脊柱旁开1. 5寸的直线上,也就是管柱和肩胛骨内侧的中点,平对第5胸椎。

对心俞的刺激以拔罐为好,每天晩上9点左右,两侧穴位同时进行,对于年龄稍大者拔罐的力量要适度放小,时间稍短,每次10分钟即可,拔完后在穴位上按揉2分钟以巩固效果。

3、膈俞,膈俞也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在脊柱旁开1.5寸的直线上,平对第7胸椎,其刺激方法和心俞相同,每天与心俞同时拔罐10分钟,两侧同时进行,拔完后按揉2分钟。

二、肝不老则病难扰
40岁以上的人常出现腰腿痛、落枕、抽筋、眼花、全身酸痛、莫名发火、打嗝恶心等症状,《黄帝内经》说“肝主筋”,但是如果肝血虚,筋则得不到滋养,
人就会没有力气,并出现抽筋等症状,当然这也是身体在向我们抱怨呢。

对此,我们身体有三大特效穴位:承山、阳陵泉及三阴交。

1、承山:承穴自古以来就是腿痛转筋的有效大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侧正中,后面隆起肌肉的下角处。

腿痛的时候,用手点揉此穴5分钟即可。

2、阳陵泉:阳陵泉是全身筋的总汇之处,位于足少阳胆经,在膝关节的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头下方凹陷处。

用拇指点揉或者点拔阳陵泉穴,点拔效果最好,每天5分钟,也可以用指关节刺激阳陵泉,以加大刺激量。

3、三阴交: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的重要通衢,因此,刺激该穴可以防治肝、脾、肾三脏的诸多疾病,该穴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上方四指的骨后缘处,每晩临睡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水要淹没小腿肚以上,然后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两侧阳陵泉3分钟至产生酸胀感,然后点按承山3分钟,最后按揉双腿三阴交,向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

三、一穴让肺自由呼吸
“肺为娇脏,不耐寒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内脏功能比较弱,抵抗力低,所以经常出现多咳(痰常难咳出)、怕热、虚汗、气短、情绪低落、容易感冒等,这些看似“热病”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假象,真正的病因是肺阴亏虚。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一穴就够了,那就是合谷。

合谷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掌背侧,平第二掌骨的中点处,每天坚持按揉合谷3分钟,坚持15 天左右,咳嗽、低热、虚汗、胸闷、气短等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四、养好脾经肌肉壮
相对于其他脏腑来讲,脾胃很是不受重视,更有人将其视作可有可无,因此对于脾胃的一些症状,如莫名心烦、胆小多疑、疲惫消瘦等也常常视而不见。

但脾胃是“后天之本”,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般得慌”,脾胃虚弱,要么不想吃,要么吃了不消化,不管怎样,都会让我们的身体缺少“动力”。

所以,脾胃之病不可不防,更不可不治。

如何提高脾的“工作质量”,见效最快、最持久的就是按摩足三里和脾俞。

1、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每天不定时按揉足三里,每次3分钟,力量先由轻到重,然后再由重到轻,且饭前饭后一定要坚持按揉。

2、脾俞:脾俞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刺激脾俞的最好方法是拔罐,隔天1次,每次15分钟,两侧穴位都要进行,时间大约在每晚临睡前1小时。

3、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宜在每天饭后0.5~1小时按摩此穴,点揉5分钟即可。

五、固本强肾,百病去焉
肾为先天之本,是父母馈赠给我们的宝物,正因为它重要,所以肾稍有不适会很快体现出来,如畏寒怕冷、口渇多饮、夜尿频多、腰膝酸痛、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烦躁疲老等,具体来说,这些都是肾阳虚的表现,通常我们只需要以下3个简单且行之有效的穴位就可以了。

1、合谷:合谷被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可以提高卫阳功能,应每天坚持按揉或艾灸该穴,该穴春夏季适合按揉,冬季、深秋或者夏秋之交适合艾灸,按揉的时候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以有酸胀感为度。

艾灸时应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

2、足三里:足三里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之外。

因此,民问有谚语说“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3、鱼际: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

位于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的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可每天坚持推揉双手鱼际,但一定要与合谷、足三里配合使用,方法是每天早饭前和晩饭前按揉双侧合谷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各3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