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雅之争与京剧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要点
基本要求:了解各种地方戏曲的发展概况;
掌握秦腔、昆曲、川剧、京剧、话剧等剧曲 的艺术特点。
重 点: 花雅之争 四大徽班 京剧名伶、曲
牌、腔调
(二)清代地方戏的内容和艺术

题材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也有改编历史 演义、民间传说的,内容极为丰富,现实性 和生活气息强,有浓厚乡土色彩。 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多用喜剧和闹剧手 法,为大众喜闻乐见。 优秀剧目有《打面缸》《借靴》《张古董 借妻》等。


第二节 京剧的形成
花部和雅部的竞争,促成了各种声腔艺术的
融合,京剧的形成正是在诸腔汇集的首都, 逐步融合而成的剧种。它是由江南入都的徽 班,以徽调吸收汉调,又接受昆腔、京腔、 梆子腔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其衍变过程大体 分为三个层次:徽班进京与称盛;徽汉合流; 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等代表人物的出现。
一.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 其中“三庆班”对京剧形成贡献最大。
二.地方戏的体制和内容
(一)清代地方戏的体制特点: 1、音乐属单曲体结构形式,突破了昆山 腔、弋阳腔的曲牌联套结构形式。 2、唱词以七言句、十言句为基本格式, 不象昆曲的曲牌唱词——长短句。 3、剧本组织结构主要依据冲突发展安排场 次,不受杂剧、传奇那种完全按音乐套曲来 分折、分出的局限。
(2)张二奎:嗓音洪亮,行腔不喜曲折,而字字坚实,颠扑不
破,对徽汉融合及语音的京腔化上都有所开拓、创造。
(3)程长庚:虽出台在余、张之后,但舞台演出生活较长,既
是三庆班第一老生,又是长时间掌管三庆班的班主,艺品、 人品都令人钦佩。演唱字音清晰,行腔自如,高亢沉雄,韵 味无穷,既重气势,又重韵味。为京剧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2、一场斗争: “花、雅之争”

乾隆年间,地方戏深受群众欢迎,但封建 士大夫却视昆曲为“雅乐”,把地方戏斥为 “花部”、 “乱弹”加以禁止,因而出现了 长期的“花雅之争”

乾隆初昆、弋之争:由弋阳腔演变的京腔大
有压倒昆曲之势,乾隆44年,秦腔艺人魏长 生进京,昆曲不能与敌。由于清政府干涉, 魏长生被迫南下。乾隆55年,“三庆”“四 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相继进京, 以绝对优势压倒了昆曲。在“花、雅之争” 中,各种声腔剧种艺术得到交流,产生了京 剧的前身——北京皮簧戏。
(3)徽班在声腔上兼收并蓄,起初二黄、昆曲、京腔、秦腔、
小调诸腔杂呈,后来以皮黄为主,兼及其他,在剧目和舞台 表演技艺上也集众所长。其多样性也就适应了观众多样化的 需求,比昆班、西班(梆子班)具有优势。
二.徽汉融合 嘉庆、道光年间,当徽班在京极盛时期,又
有汉调艺人搭徽班唱戏的事发生。最早见于 记载的名演员是米喜子。道光年间,有名的 汉调艺人有余三胜、王洪贵、李六。
第一节 “花雅之争”
一.地方戏的勃兴
清中叶后,随着传奇与杂剧衰微,地方 戏逐渐占据剧坛主位。 这一变化经历了“两个时期”和“一场 斗争”。
1.两个时期:兴起和繁荣时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兴起时期:指康熙末年到乾隆中叶,各种 地方戏开始以小戏形式流行农村,逐渐发展 为大戏流入到城市。 繁荣时期:指乾隆末年到道光末年,地方 戏形成为几个主要的声腔系统和大型剧种, 压制了专擅剧坛的昆曲。
所谓楚调就是用湖广音演唱的皮黄腔,也就
是汉调,它也称为徽班所唱声腔的组成部分。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开创了徽汉合流 的总趋势。
三.“三鼎甲”与京剧的确立
“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
京剧的开山鼻祖。
(1)余三胜:演唱抑扬婉转,流畅动听,擅长“花腔”,曾有
时曲巨擘之称。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徽班的优势
(1)以四大名班来说,都注重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各
有擅长,满足观众的要求。当时谚语:“四喜的曲子,三庆 的轴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
(2)北京观众有达官显贵和贩夫走卒两个层次。徽班演出,有
早轴子、中轴子、大轴子,剧目也不同,适应不同层次的观 众。早轴子名角儿不登场,中轴子是名角儿的拿手戏,大轴 子是本戏或连台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