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雅之争与京剧的形成

合集下载

从艺术界角度探讨近代京剧兴盛原因

从艺术界角度探讨近代京剧兴盛原因

139米婧瑶无论是哪种艺术样式,其初期形成再到漫长的发展,最终成为日趋成熟的、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态,除其自身艺术风格的不断转变外,离不开艺术界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艺术界”一说,20世纪80年代葛瑞斯伍德提出“文化菱形”构想,认为当代艺术学由四个重要元素组成,分别是艺术产品、艺术创作者、艺术消费者和更广阔的社会。

在葛瑞斯伍德的基础上,亚历山大增加了“艺术分配者”这一要素。

对艺术作品,我们不再单是欣赏艺术内在特征,而是从艺术家、艺术观众、艺术作品、艺术分配者乃至更大的社会这个关系网络中,探寻艺术成熟的必然性,而此关系网络,则可被称为“艺术界”[1]。

本文试图重点从艺术观众及社会两个角度探寻近代中国京剧的发展脉络,分析近代京剧艺术流播全国、影响甚广的重要原因,为当代戏曲发展提供借鉴。

一、京剧崛起(一)取代昆曲中国戏曲的发展从来都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人类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会对戏曲这个具有中国独特风格魅力的艺术样式产生重要影响。

同众多戏曲一样,京剧也是基于人类最基本的娱乐需要而形成的。

谈起京剧的崛起,不得不提及流传于清帝乾隆年间北京剧坛的“花雅之争”。

“雅”即受到宫廷及文人士大夫所偏爱的昆曲,而“花”则代表着深受市民阶级喜爱的各类地方声腔剧种。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对昆曲人才由南向北的输送产生巨大冲击,“道光之际,洪扬事起,苏昆沦陷,苏人至京者无多。

京师最重苏班,一时技师名伶以南人占大多数。

自南北隔绝,旧者老死,后至无人,北人度曲,究难合拍,昆曲于是乎衰微矣”[2],南方名伶北上者少,加之升平署内原有内学人才相继故去,造成昆戈人才凋零现象。

清中叶以后,宫廷贵族喜爱戏曲艺术,不断从宫外选取优秀民间艺人入宫演出,而当时入宫演出的团体也以“乱弹”即我们现在称呼的京剧为主。

另外,对比雅部仅有文人士大夫以上阶层喜爱的昆曲而言,身为花部的京剧因“其文直质”“其音慷慨”而更为广大市民阶层喜闻乐见,加之其艺术水平因跻身于宫廷演出的自觉提高等其他社会条件,京剧逐渐为更多人接受,进而取代昆曲在剧坛中的王者地位。

什么是“花雅之争”

什么是“花雅之争”

什么是“花雅之争”清代乾隆年间的北京剧坛,南北各种戏曲声腔剧种聚集于此,出现了“花部”与“雅部”声腔剧种之间的较量与争胜,史称“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的实质是花部诸腔对占据剧坛统领地位的雅部昆曲发起的挑战与冲击。

花部诸腔以“其文直质”(词句通俗易懂)、“其音慷慨”(听着热闹有劲儿)的优势为民间所喜闻乐见,逐渐取代了昆曲在剧坛的王者地位。

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载:“雅部即为昆山腔。

花部即为京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

在北京、扬州等地的封建士大夫把“昆腔”成为“雅部”,而昆腔以外的各地方戏曲剧种一律称为“花部”,花雅之争是“花部”和“雅部”的竞争。

“花雅之争”早在明末即已出现端倪。

其论证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文本创作和舞台演出的矛盾。

(“花部”涵括了清代众多的地方戏,声腔、剧种繁多,秦腔、梆子腔、弋阳腔只是其中最为知名者,清初即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

)花雅之争的三个阶段在戏曲腔调上,代表着“雅部”的昆腔经过魏良辅的改良,越来越趋向于细腻婉转,在艺术表现上确实达到极高境界。

与此同时,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出,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程式规范上墨守成规,失去鲜活的生命力。

而各地地方的腔调,则以其更为新鲜的面目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形成了活跃的“花部”。

花部胜出、雅部式微的结果,代表着戏曲演出中审美观念的显著变化。

地方戏不登大雅之堂,被统治者排抑,昆山腔则受到钟爱,给予扶持。

乾隆年间情况开始有了变化。

01昆弋争胜花部陆续进京,与雅部进行较量。

首先是技艺高超的弋阳腔与昆曲争胜。

乾隆十六年(1751)皇太后60岁寿辰时,“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外高梁桥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赵翼《檐曝杂记》),是极为显著的一例。

花部陆续进京,与雅部进行较量。

弋阳腔和昆腔在明代演出中已是各自擅场。

首先是技艺高超的弋阳腔与昆曲争胜,弋阳腔在北京的分支高腔取得优势,甚至压倒昆曲,出现“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的局面,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进入宫廷,很快演化成御用声腔,失去刚健清新的特色,逐渐雅化而衰落下去。

《秦腔》拓展阅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秦腔》拓展阅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秦腔》拓展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腔又名秦声、梆子腔、乱弹,是我国古代四大声腔之一。

(四大声腔指“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或“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皮簧腔”。

梆子腔都是其中之一。

)在繁花似锦的中国戏曲园地里,它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就像秦地人一样的古朴憨厚、激昂慷慨。

由于它孕育诞生于自古被称为帝王之都的秦中,长期承受着周秦汉唐文化的雨露,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遗传基因。

秦腔是以秦声为声腔体系的剧,滥觞于西周时期秦地的旷野牧歌,《秦风》《豳风》作为“乐”,已表现出音乐、诗歌与舞蹈的自然组合。

在秦汉时期的百戏杂陈中,又广泛地吸收了“戏”的一些实体性的表演动作,三辅人民创作演出的《东海黄公》,标志着陕西戏曲的形成。

在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高度发展的李唐时代,它又在各门类艺术都得到充分发展与日趋融合过程中,为适应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从大曲中吸收、消化了慢、中、快、散的板式结构,初步建立了以板式变化为特点的音乐体系。

安史之乱后,大量教坊、梨园艺人流落秦地民间,专业艺人与群众的结合,共同促进了秦腔的形成。

宋代的“串梆子”与元代的秦声杂剧,又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

到了明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一大批有识之士,积极参加秦腔的艺术实践,使之臻于成熟。

至今尚保存的前七子之一的康海亲手绘制的131幅彩色脸谱,还有遍布秦大地百座戏楼、连绵不断的城乡秋神报赛演戏活动,都很有力地说明了它的成熟。

也就在这个时期,秦腔清游大江南北。

清代是秦腔的鼎盛时期。

在秦地拥有各种类型的班社五百余家,编演的剧目,有史可查的达两千多种,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源。

正是在这一大普及、大发展的形势下,陆续出现了十几部秦腔理论著作。

有代表性的,像三原张鼎望康熙年间撰写的《秦腔论》,乾隆时内廷侍读严长明的《秦云撷英小谱》。

《京剧表演艺术》复习资料

《京剧表演艺术》复习资料

《京剧表演艺术》复习资料第一讲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一、京剧的形成三次合流:1、京秦合流:京腔与秦腔。

2、秦徽合流:秦腔与二黄。

3、徽汉合流:二黄与西皮。

★通常认为徽秦合流、徽汉合流、京剧形成三次。

京剧形成:京腔、昆腔、秦腔、皮黄腔二、京剧的发展1、老生前三杰:余三胜(汉派)、张二奎(京派)、程长庚(徽派)2、老生后三杰:汪桂芬、孙菊仙、谭鑫培三、京剧的成熟和鼎盛1、三大贤:余叔岩(老生)、梅兰芳(花衫)、杨小楼(武生)2、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承上启下)。

3、后“四大须生”: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谭富英。

4、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5、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6、著名花脸:裘盛戎(“十净九裘”)、金少山7、著名武生:盖叫天8、著名小生:姜妙香、叶盛兰9、著名老旦:李多奎、李金泉10、著名丑角:萧长华四、京剧的改革(上世纪50年代戏曲改革)1、团体改制、剧目整理、创编新剧2、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3、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

第二讲京剧表演的基本规则与审美特征一、表演规则1、以演员为中心的表演体系2、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四功五法)四功:唱、念、做、打、(五功:舞)五法:手、眼、身、法、步3、角色与行当(1)生: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2)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花衫、老旦(3)净: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二花)①脸谱颜色:紫色、红色(红净或红生)、黑色、蓝色、绿色、黄色、白色。

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种不同的人物性格。

②脸谱分类: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老脸)、碎花脸、歪脸、僧脸、太监脸、元宝脸、象形脸、神仙脸(金、银粉)、丑角脸、小妖脸。

(4)丑:文丑、武丑4、京剧音乐(1)文武场:“文场”指管弦乐,“武场”指打击乐,合称“场面”。

(2)板式:①西皮板式:慢板(三眼,即4/4拍,中眼起,极个别用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一眼,即2/4拍)摇板(有板,紧打慢唱)、散板、导板(闷帘导板)反西皮:出现较少,以散板出现,诉说郁闷情绪时用。

高二历史戏曲艺术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戏曲艺术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戏曲艺术试题答案及解析1.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答案】C【解析】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故C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C项;京剧诞生于清朝道光年间,它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故A项的表述正确;同光年间,京剧进入繁盛期,故B项的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京剧……被世人称为……国粹”相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形成与发展2.清朝道光年间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经过长期发展成为中国的国粹。

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于清朝时期B.同光十三绝是京剧的著名艺人C.是徽剧和汉剧融合并兼收其他地方戏优点形成的新剧种D.是北京地区的地方戏【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京剧产生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京剧行成于明清时期,是在糅合徽剧和汉剧的基础上形成的,同光十三绝是京剧的著名艺人,属于全国性剧种,不是北京的地方戏,据此D不合史实,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产生3.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图一《洛神赋图》局部图二《天王送子图》图三《窦娥冤》图四京剧《杨门女将》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成就。

图一是顾恺之的作品,但并非吸收外来文明;图二并不属于风俗画;图四的京剧产生于道光年间。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论文从19世纪中叶以来,京剧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论文篇一京剧崛起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近代转型京剧是戏曲三百多个剧种里最重要的剧种之一,在中国戏剧领域有着特殊地位。

从19世纪中叶以来,京剧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是近代以来中国戏剧发展的范本,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明清以降发展演变的关键脉络。

解读京剧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解读中国表演艺术的发展及其传播,对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构成和近代转型,都具有重要和典型的意义。

一京剧诞生于清中叶的北京,承接宋元以来业已历经数百年的中国戏曲文化之流,是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所谓“地方戏时代”出现的许多剧种之一。

和这一时代出现的大量地方剧种一样,它的出现并不是从宋元以来以戏文与杂剧为主体的戏曲历史的简单延伸,或者说,它并不仅仅是宋元南戏、元杂剧以及明清传奇的地方化身或变种。

在戏曲史上,京剧的出现意味着戏曲文化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一重要变化的内涵和背景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源于它所处的特殊的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

日本学者波多野乾一著《京剧二百年之历史》指“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以乾隆二十五年入于北京,余窃以此为‘皮黄纪元’之年”(1)。

姑且不论其中“乾隆二十五年”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之误,今人将“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视同为纪念京剧诞生二百周年,实与该书有直接关系,即以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为京剧诞生的标志。

徽班进京是京剧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但徽班进京不等于京剧诞生,而且离京剧诞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

但是,徽班进京这一事件本身仍值得特别注意,它的艺术学含义,更准确地说,多个徽班相继进京并且在北京这座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城市里立足发展的艺术学含义,仍值得发掘。

中国戏剧进入“地方戏时代”的背景,是中国文化整体大变革时代的来临,徽班之所以能够进入京城演出并且在北京站稳脚跟,赢得市场与观众的认可,进而催生出京剧,就是这一时代变革的突出呈现。

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花部: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

清代康熙年间,在各地流行的地方声腔开始兴盛,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的局面。

雅部:清乾隆时,称昆曲为“雅部”,以别于“花部”。

所谓雅,就是纯正、高雅的意思。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

康熙末至乾隆朝,地方戏似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与昆曲一争长短,出现花部与雅部之分。

李斗《扬州画舫录》: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乾隆年间地方戏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扬州两大中心。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地剧种,争先恐后在北京演出,与昆曲争奇斗胜。

北京花、雅之争有三:1、弋阳腔与昆曲争胜,弋阳腔在北京的分支高腔取得优势,甚至压倒昆曲,出现“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的局面,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进入宫廷,很快演化成御用声腔,失去刚健清新的特色,逐渐雅化而衰落下去。

2、秦腔表演艺术大师魏长生进京,与昆、高二腔争胜,轰动京师,大有压倒后者的势头,以致“歌闻昆曲,辄哄然散去”(徐孝常《梦中缘传奇序》)清廷出面,禁止演出,魏长生被迫离京南下。

3、乾隆五十五年皇帝80大寿,高朗亭率徽班来京演出,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组成三庆班,接着又有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即著名的四大徽班晋京,把二簧调带入北京,与京、秦、昆合演,形成南腔北调汇集一城的奇特景观。

统治者想再以行政手段干涉和禁演,但花部已成气候,无法阻止,最终取得了绝对优势。

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剧种的高腔、弦索、梆子和皮簧与昆腔合称五大声腔系统。

其中梆子和皮簧最为发达。

皮簧腔是由西皮和二簧结合而成。

大约在乾、嘉年间,二簧流传到湖北,与西皮结合,形成皮簧腔。

在湖北叫楚调,在安徽叫徽调。

道光初年,楚调演员王洪贵、李六等搭徽班在北京演出,二簧、西皮再度合流,同时吸收昆、京、秦诸腔的优点,采用北京语言,适应北京风俗,形成了京剧。

浅谈四郎探母京剧人物唱腔的变化的重要性

浅谈四郎探母京剧人物唱腔的变化的重要性

浅谈四郎探母京剧人物唱腔的变化的重要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认为前人的优点是对于《四郎探母》作品本身的研究已经很清晰,不足之处是没有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进一步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则是结合花雅之争的史实进行动静态来分析《四郎探母》的声腔特色。

本文还用现代美学理论的知识,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板式节奏变化,从而得出京剧的独特唱腔艺术是皮簧戏和板腔体。

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价值,对后期的京剧研究会有启发。

一、花与雅之争——综合声乐风格花雅之争,实际上就是地方戏和昆曲的较量。

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声腔上的差异,地方戏的声腔多为高腔,而昆曲的唱腔则是低腔。

在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述:“两淮盐务,列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腔、统谓之乱弹。

”因此,要从花雅之争的角度分析《四郎探母》的声腔特色,并得出京剧的唱腔艺术,可以又以下三个点进行分析。

1、京剧声腔辨析在花芽戏的过程中,花芽逐渐击败了花芽。

最后,在徽剧与汉剧的融合中,形成了以西皮戏和二黄戏为主的体系,包括昆腔、昆腔、坡子、南宫等多种曲调。

由这种曲调构成的戏曲曲调构成了京剧的基本特征。

以下是西皮腔和二黄腔的简要概述。

西皮源于西北,是来自陕西或甘肃的一种曲调。

其板式有导板、慢板、原版、快板、散板等,旋律变化较大,唱腔非常流畅,易于表达激昂慷慨,欢快悠扬的场面。

二黄则起于湖北、安徽、江西交界处,有正反二黄等多种板式,它的旋律比较平稳,节奏舒缓,适合表现苍凉沉郁之情。

戏班里的皮黄兼用,形成了新鲜的艺术效果,使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流行最广的声腔。

道光年间有一首竹枝词,转道它的好处:曲中反调最凄凉,即是西皮反二黄。

导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

可见京剧声腔获得很好的评价。

2、纵向分析《四郎探母》的声腔风格其实,纵向分析就是在花与雅之争的历史过程中,对同一题材不同戏曲的唱腔风格进行比较。

这里主要以昆曲《赵岱笑韶》和京剧《四郎谭母》为比较对象,来比较和分析为什么京剧唱腔在花与雅之争中具有优势。

大学古代文学作品选4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古代文学作品选4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4)期末考试复习练习题——之般若般罗密多心经一、填空1、《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中被毛宗岗推为“三绝”的是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

2、《三国演义》是一部依据历史和传说编写出来的长篇小说,它所依据的历史,主要是陈寿的《三国志》,作者大家公认的是罗贯中。

关于作品主题,最主要的有“正统说”说,尊刘贬曹是具体表现:“拥刘反曹”说即反映人民愿望说:“忠义说”说,即讴歌的是忠义英雄。

3、《三国演义》取材于历史,是一部表现政治、军事斗争的优秀历史小说。

但不是历史著述,而是文艺创作。

清代学者章学诚却站在史家立场指责它“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混杂。

4《三国演义》语言文白相杂,起到了从文言过渡到白话的桥梁作用,而且文言成分经过提炼。

并不难懂,这就是所谓“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

5、《水浒传》的版本,以明末清初著名小说批评家金圣叹“腰斩”的70回本最为流行。

6、关于《水浒传》的思想主题,有两种截然相反观点,一是“歌颂农民起义说”说一是宣扬投降说”说。

7、明代长篇小说主要分为以下类别: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小说,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

8、、冯梦龙编刻的_____《喻世明言》__ 、《警世通言》___ 、《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共收小说____120____篇;“二拍”是凌濛初的两个短篇小说集__《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共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__78_篇。

9、“三言”、“二拍”中,关于婚姻爱情的作品,主要有三类;①热情赞美青年男女的纯洁爱情敢冲破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对他们的束缚如《莽儿郎惊散新莺燕》;②矛头直指残酷虚伪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如《金玉奴棒打薄情郎》;③流露新兴市民的道德观念,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10、明初有所谓“四大声腔”,即_弋阳腔__、___昆山腔__ 、余姚腔__和___海盐腔___。

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

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

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沈鸿鑫交流的中心,乾隆中叶,除昆曲以外,京腔、秦腔等地方戏曲在京华也很流行。

乾隆时画家贺世魁曾绘有一幅《京腔十三绝图像》,挂在前门诚一斋南纸店门首,画中有程长庚、卢胜奎等名角,可见当时京腔盛行的状况。

后来秦腔旦角艺人魏长生进京,秦腔逐渐崛起,轰动京华。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乾隆皇帝从1751年开始,曾先后六次南巡,都以扬州为其驻跸之所。

扬州的地方官员、商贾富绅每每大事铺张举行迎驾活动,向皇帝献媚争宠。

他们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依山傍水建造起一座座美丽别致的湖滨园林,形成扬州北郊著名的二十四景。

昆山腔进行重大改革,昆腔逐步崛起,至明万历末年,昆山腔跃居为诸腔之首而称雄剧坛。

清代中叶,我国戏曲发展出现了新的面貌,除了昆曲盛行外,各地的地方戏曲崛起。

如高腔、秦腔、弋阳腔、徽戏、汉戏等,形成了雅部与花部“花雅争胜”的局面。

当时戏曲演出活动的中心,北为北京,南为扬州。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戏曲荟萃的地方。

江南的扬州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之处,商业发达,当时又是盐商集中的所在。

“商路即是戏路”,各地的戏曲艺人也就纷纷流向扬州,扬州逐渐成为南方的戏曲中心。

清代的北京是南北戏曲演出和今年是徽班进京230周年纪念。

四大徽班进京与我国最有代表性剧种京剧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民间歌舞,又融合了角抵、百戏、讲唱、杂艺等多种艺术因素,逐渐形成了“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曲形式,一般认为成熟于宋元,标志是元杂剧和宋元南戏。

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

明代中叶,南戏发展成为传奇,情节更复杂,篇幅增长,音乐主要采用南曲体制,因地域不同,形成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

至明嘉靖、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代表的一些曲家对Discussion on Huiban Entering Beijing and Formation of Peking Opera■程长庚画像■乾隆避暑山庄观剧图■清代茶园观剧图艺精湛。

花雅之争——名旦魏长生京师之行

花雅之争——名旦魏长生京师之行

中国戏剧史上“花雅之争”发生于清代中叶,全国各种戏曲声腔剧种聚集于京城,“花部”地方戏声腔向“雅部”昆曲发起了挑战。

“花雅之争”是戏曲声腔之间的争锋与较量,“花部”声腔最终大获全胜,这是戏曲的创新和变革,开始了中国戏曲地方声腔遍地开花的局面。

“花雅之争”是以花部的步步取胜和雅部的节节败退,促成清代中叶前后的戏剧局面的。

这个时期既有花雅之争,也有花部地方戏内部之争,并且剧种之间的交流、融合等孕育了新的剧种的诞生,显示出本时期戏曲的繁荣。

“花雅之争”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的是清初,昆曲与京腔之间的竞争;第二阶段指的是发生于清乾隆中叶,川籍艺人唱秦腔者魏长生进京,再次给昆曲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把八面威风的京腔打下马来,并使其一蹶不振;第三阶段是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一炮打响,西皮和二簧戏结合在一起,而使之出现了一个新面目,逐步形成了强劲的京剧。

花部不断蓬勃发展,至此获得了绝对优势,在“花雅之争”中取得最终胜利。

本文着重于第二阶段的“花雅之争”,由秦腔名旦魏长生引发的这场“花雅之争”。

他的出现给京城的舞台带来了生机,促进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乾隆三十九年魏长生第一次进京,因卖座不佳而返。

可能是由于他的表演没有吸引到观众,也可能是当时秦腔没有被观众所接受,还有可能是花部地方戏当时正在发展。

魏长生返回陕西后,研究京腔和其他剧种的长处,勇于革新,敢于创造。

乾隆四十四年再次进京,以《滚楼》一剧轰动京师。

说明了在这几年里,花部地方戏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花部正在崛起。

这个阶段确立了“花雅之争”的概念,地方戏大范围流变传播,对雅部昆曲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势头下,清政府颁布了禁演令,强制终止了这个阶段的“花雅之争”。

魏长生追求志向,以南下扬州演出结束了这一阶段的“花雅之争”。

第二阶段“花雅之争”是由一位名伶魏长生而引起的,魏长生的创新精神影响了花部诸剧种和雅部昆曲,没有这位勇于创新的名伶,就没有这场花雅之争。

我见花雅之争

我见花雅之争

我见花雅之争作者:赵佳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6期摘要:在整个中国戏曲史当中,花雅之争作为关键信息是戏曲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代表性事件。

本文试图对花雅之争一事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花雅之争;京剧;昆剧1 花雅之争及其概念花雅之争,顾名思义,“花”即花部,主要是指京剧及其他各类地方戏,“雅”即雅部,主要是指昆曲。

花雅之争指的是清朝时期花部即京剧及其他地方戏和雅部即昆曲之间的竞争。

花雅之争的最终结果是作为花部代表的京剧盛行,而作为雅部的昆曲日渐没落。

究其原因,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问题。

下面试图对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及意义进行分析。

在具体讨论花雅之争的形成原因和意义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首先是昆剧和昆曲的区别,昆曲是在说唱文学下形成的以文人为中心的具有文学性的艺术。

昆曲主要是以文学性为主,以文人清唱为主要表现形式。

在演唱方面,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具有细腻独特之美。

昆剧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加上身段动作形成的。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影响最大的声腔系统。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昆剧的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身段的结合巧妙而和谐。

通俗地讲,昆曲是以文学性为主,清唱为表现手段的,而昆剧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加上身段动作而成的。

可以说,昆剧是昆曲在某些情况下不满足文人的多样审美趣味发展而来的。

其次是花部和京剧的区别。

花部是指当时与雅部相对的除昆曲以外的京剧及各类地方戏的统称。

在这一概念明确的基础上,对花雅之争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作为雅部代表的昆剧与花部即京剧及其他地方戏之间的斗争。

也就是说花雅之争不仅仅是京剧与昆剧的斗争,还有其他地方戏的参与。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花雅之争,不应该单纯地研究京剧和昆剧两个剧种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研究昆剧和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之间的关系。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三历史2023.1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

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

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材料反映出()A.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 B.商周原始民主的传统C.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D.重视宗法血缘的特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

据材料“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可知,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公卿等对天子的权力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体现了原始民主的传统,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主要体现在宗法制形成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重视宗法血缘的宗法制,排除D项。

故选B项。

2.下图织锦出土于西域精绝古国遗址,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字以及凤凰、麒麟、白虎,祥云瑞草等纹样。

该织锦代表了当时世界丝织工艺的顶级水平,有学者考证为汉代皇家织造官府的蜀锦。

以下叙述可能作为该观点理由的是()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织机模型,成为汉代成①都纺织业发达的重要见证。

②现今日本正仓院珍藏的传世蜀锦——四天王狩猎纹锦,是由遣唐使带回日本,实证了蜀锦在域外的广泛传播。

出土于吐鲁番的7世纪文书有“益州半臂”等蜀锦名目,并标有上、中、下③三等价格,反映了蜀锦沿丝绸之路在西域的贸易情况。

汉代四川的蚕桑丝绸织造业十分发达,文献记载政府在成都设置锦官监督织④造蜀锦,成都又称锦官城、锦城。

辽宁省大连市电子信息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电子信息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电子信息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

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根源是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市民阶层不断发展,更加通俗,更符合市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艺术形式逐渐流行开。

而像昆曲这类的高雅的艺术形式,因其不够通俗,不符合市民文化需求而逐渐没落,故D项正确;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不是根源,排除A项;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无法真正左右艺术的发展变化,故B项错误;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民从的文化水平应该是提升的,且这一点也不是根源,故排除C项。

2. 钱乘旦、许洁明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A.王权受到彻底限制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工业资产阶级参政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中“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强调的是政治因素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联系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并利用控制的议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地位,使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B项符合题意;根据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仍掌握行政权,故A排除;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中叶,而光荣革命是在17世纪后半期,时间不符,故C排除;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政要到19世纪30年代议会改革后,时间上不符合题干,故D排除。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法制代替专制.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广泛的选举权,参与政治,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完善。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清代文学(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清代文学(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第8章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8.1 复习笔记一、《镜花缘》和其他长篇小说1.《镜花缘》李汝珍的《镜花缘》,通过对海外奇国见闻的描述,揭露讽刺社会现实中种种陋习和丑恶,寄寓了作家的政治理想,表现出对妇女的地位、境遇的关注和思考,是一部藉学问驰骋想象,以寄托理想、讽谕现实的小说。

其思想的机敏,富有幽默感的游戏笔调,特别是前半部书所表现出的耐人寻味的奇思异想,使它成为一部别开生面的作品。

2.《绿野仙踪》李百川的《绿野仙踪》,小说以明嘉靖年间严嵩当政、平倭寇的事件为背景,叙写主人公冷于冰愤世道之不良,求仙访道,学成法术,周行天下,超度生灵,斩妖除怪的故事,既剪除自然妖兽,也惩治人间“妖怪”,最后又功成德满,驾鸾飞升。

小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污浊和混乱,缺陷在于小说集历史、神魔、侠义、世情于一身,人事繁多、芜杂,描写过于直露,夹有一些秽亵描写,显得境界不高。

二、案头化的文人戏曲创作1.蒋士铨清中叶以后的作家,从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中取材,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和描写男女风情的作品居多。

成就较大并值得注意的传奇作家是蒋士铨,他在诗坛上与袁枚、赵翼齐名,具有经世济民的抱负,通过戏曲创作,写民族英雄、志士仁人或社会习俗等,不肯落人才子佳人的俗套。

现存剧作以《红雪楼九种曲》(又名《藏园九种曲》)最有名,而以《桂林霜》《冬青树》《临川梦》三种受人重视。

2.《雷峰塔传奇》及其演变(1)有关白蛇精化为白衣娘子,后被镇于石塔之下的传说,其雏形最早见于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

(2)到了明代,这个故事在讲唱文学、小说以及戏剧作品中逐渐丰满起来。

明末冯梦龙的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里就收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篇,其中白娘子与许宣(在后来的传奇剧里也称许仙)的爱情故事已基本定型。

(3)明人陈六龙也曾作传奇剧《雷峰记》,惜已佚失。

(4)蕉窗居士黄图的《雷峰塔传奇》写成于乾隆初,较之以往同类作品在思想境界与艺术成就诸方面均有所突破,以浓郁的神话色彩和强烈的悲剧性冲突,成功地塑造了多情善良的白娘子的艺术形象,热情讴歌了白娘子为争取理想的实现所进行的顽强不屈的斗争和表现出的献身精神。

浅析中国戏曲史上的“花雅之争”

浅析中国戏曲史上的“花雅之争”

2021-03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析中国戏曲史上的“花雅之争”林瑶(北华大学,吉林吉林132013)摘要:“花雅之争”指的是清朝时期花部地方戏和雅部即昆曲之间的竞争。

在中国戏曲史上,“花雅之争”是戏曲史研究中重要的不可回避的代表性事件。

本文以“花雅之争”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社会背景·产生及过程,所造成的结果及影响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戏曲;花雅之争;京剧;昆曲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9-0054-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9.026一、“花雅之争”产生之历史背景明中叶到清初昆曲以其唱腔优美典雅和剧目丰富等特点,在剧坛上处于霸主地位,具有几乎压倒一切剧种的优势。

在康熙末年至乾隆时朝,地方戏逐渐崛起,以其独具特色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因与昆曲一争长短,出现了“花雅之争”。

所谓“花雅之争”,是指雅部昆曲与花部乱弹类戏曲的竞争。

昆曲之所以兴盛收到观众的喜爱,与魏良辅等人对昆腔的改革有很大关系。

魏良辅等人吸收了当时很流行的海盐腔和余姚腔等,改变了原本平淡呆板的唱腔,从而形成了“细腻圆润,一字数转,清雅流畅”的“水磨腔”。

除此之外,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改革,原本伴奏乐器是以“箫、管”为主要乐器,后加入了“笛子、笙、三弦”等乐器使其更具感染力。

昆曲在明代中晚期逐渐奠定了全国性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官府及文人所喜爱。

官员也是文人的底子,这种声腔文雅,词曲优美,所以昆腔成为各地官戏之首选。

花部地方戏兴起于民间,有些戏剧早在昆曲还很兴盛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然而,由于雅部昆曲的唱腔比较委婉、曲牌丰富又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无论是宫廷官员还是文人雅士都更喜爱昆曲。

花部由于以方言入唱,在全国流传收到限制,很难通行四方。

所以,花部的地方戏只能处于陪衬和附庸的地位,未能成气候。

清代乾隆以前,花部地方戏主要流行于农村和一些小城镇,但最终一些腔调却在京城那样的大城市演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历代清帝对戏曲的喜爱和倡导,让戏曲有机会进京发展。

2023年高二9月开学历史试卷(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

2023年高二9月开学历史试卷(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

选择题据清代学者俞正燮考证:“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

上士、中士、下士、府、史、胥、徒,取诸乡贤与能,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血缘世袭是任官唯一途径C.宗法分封已经瓦解D.基层官僚制度已开始建立【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上士、中士、下士、府、史、胥、徒,取诸乡贤与能”信息可知,这说明这一时期大夫以下官员通过上古时代选贤举能的方式产生,基层官僚制度已开始建立,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中国早期最高执政集团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大夫以下官员通过上古时代选贤举能的方式产生,血缘世袭不是任官的唯一途径;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时大夫以上皆世族,宗法分封尚未瓦解。

故正确答案为D 选项。

选择题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

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

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

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

”这一现象A.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B.淡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D.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为了消弭农民的反抗,豪强地主有意识地利用宗亲关系,分化农民,强化了对庄园内农民的控制。

东汉豪强地主利用庄园不仅控制地方经济、军事,还控制地方政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土地租佃关系涉及的是土地经营方式,与材料信息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现象有利于强化豪强田庄内部人口的宗法宗族观念,而不是淡化了观念;D选项错误,地主土地私有制涉及的是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与材料信息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选择题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浩大、复杂且基本上是由从具体法规中提取出来的原则构成的系统。

以现代眼光审视“花雅之争”的美学价值

以现代眼光审视“花雅之争”的美学价值

以现代眼光审视“花雅之争”的美学价值作者:杨倔鳗来源:《剧作家》 2017年第2期“花雅之争”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花部诸腔乱弹兴起逐渐取代了雅部以昆曲为主的一家独大的局面,为后来兼容并蓄的京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花雅之争”起初被看作是花部与雅部的“争胜”,并以雅部的衰弱,花部的兴盛告终。

当代则有学者从史实入手,认为“花雅之争”的提法不符合客观事实故而应该弃之。

笔者认为,“花雅之争”表明的恰是花部与雅部相互交融又独立发展拓展大众审美维度的过程,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权力的交替,市民文化的觉醒。

因此,“花雅之争”的价值在于表述了审美的变迁,而非对历史的客观概括。

艺术既是永恒的也是时代的,它记录了我们行走的轨迹,即使花非花,雅非雅,争非争,看似狭隘的“花雅之争”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

在现代,电影的出现冲击了戏剧,看似“战争”却不会导致“你死我亡”的简单对立结果,相反,具有相似根性的两种艺术形式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时代位置。

“花雅之争”也正反映了艺术的发展规律,从而对我们的探索和研究有指导意义。

“花雅之争”的提法有超越历史事实的普遍美学意义“花雅之争”的时间是自乾隆时期起到徽班入京京剧盛行前这个时期。

几乎所有谈及“花雅之争”的著作及文章都会提到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的这样一话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雅部即昆山腔。

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

至于“花雅之争”这一术语的提出,最早见于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正是因为有这种分法,所以一般戏曲史家称‘乱弹’诸腔与昆曲争胜这段历史为‘花雅之争’。

”单从字面上解释,“花雅之争”会被理解为花部昆曲和雅部乱弹各剧中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简单关系。

但是纵观历史记载,史料研究,并没有哪一部著作如此简单地描述和概括那一阶段的历史。

的确,“花雅之争”描述的是一个时期的历史现象,既然是一个时期的状况,就不可能是单一事件的发生,所以“花雅之争”虽字面含义狭窄,但背后的内容远不止“两方争胜”那么简单。

戏曲文化的历史起源

戏曲文化的历史起源

戏曲文化的历史起源戏曲文化的历史起源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

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戏曲文化的历史起源介绍,一起来看一下吧。

话剧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

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

“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

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宋元南戏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元代杂剧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

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传奇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

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

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

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

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

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

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

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

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关汉卿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的领袖。

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六十余种杂剧,保存至今的有十八种。

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揭露社会的黑暗,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社会剧,有《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等;第二类是反映妇女悲惨命运并大力颂扬女性在抗争中的智慧和胆略的爱情风月剧,有《救风尘》、《望江亭》、《谢天香》等;第三类是采用历史题材,借以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认知的历史剧,有《单刀会》、《西蜀梦》等。

最新 以现代眼光审视“花雅之争”的美学价值-精品

最新 以现代眼光审视“花雅之争”的美学价值-精品

以现代眼光审视“花雅之争”的美学价值“花雅之争”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花部诸腔乱弹兴起逐渐取代了雅部以昆曲为主的一家独大的局面,为后来兼容并蓄的京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花雅之争”起初被看作是花部与雅部的“争胜”,并以雅部的衰弱,花部的兴盛告终。

当代则有学者从史实入手,认为“花雅之争”的提法不符合客观事实故而应该弃之。

笔者认为,“花雅之争”表明的恰是花部与雅部相互交融又独立发展拓展大众审美维度的过程,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权力的交替,市民的觉醒。

因此,“花雅之争”的价值在于表述了审美的变迁,而非对历史的客观概括。

既是永恒的也是时代的,它记录了我们行走的轨迹,即使花非花,雅非雅,争非争,看似狭隘的“花雅之争”具有高度的价值。

在现代,电影的出现冲击了戏剧,看似“战争”却不会导致“你死我亡”的简单对立结果,相反,具有相似根性的两种艺术形式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时代位置。

“花雅之争”也正反映了艺术的发展规律,从而对我们的探索和研究有指导意义。

“花雅之争”的提法有超越历史事实的普遍美学意义“花雅之争”的时间是自乾隆时期起到徽班入京京剧盛行前这个时期。

几乎所有谈及“花雅之争”的著作及文章都会提到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的这样一话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雅部即昆山腔。

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

至于“花雅之争”这一术语的提出,最早见于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正是因为有这种分法,所以一般戏曲史家称‘乱弹’诸腔与昆曲争胜这段历史为‘花雅之争’。

”单从字面上解释,“花雅之争”会被理解为花部昆曲和雅部乱弹各剧中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简单关系。

但是纵观历史记载,史料研究,并没有哪一部著作如此简单地描述和概括那一阶段的历史。

的确,“花雅之争”描述的是一个时期的历史现象,既然是一个时期的状况,就不可能是单一事件的发生,所以“花雅之争”虽字面含义狭窄,但背后的内容远不止“两方争胜”那么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张二奎:嗓音洪亮,行腔不喜曲折,而字字坚实,颠扑不
破,对徽汉融合及语音的京腔化上都有所开拓、创造。
(3)程长庚:虽出台在余、张之后,但舞台演出生活较长,既
是三庆班第一老生,又是长时间掌管三庆班的班主,艺品、 人品都令人钦佩。演唱字音清晰,行腔自如,高亢沉雄,韵 味无穷,既重气势,又重韵味。为京剧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本章要点
基本要求:了解各种地方戏曲的发展概况;
掌握秦腔、昆曲、川剧、京剧、话剧等剧曲 的艺术特点。
重 点: 花雅之争 四大徽班 京剧名伶、曲
牌、腔调
(二)清代地方戏的内容和艺术

题材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也有改编历史 演义、民间传说的,内容极为丰富,现实性 和生活气息强,有浓厚乡土色彩。 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多用喜剧和闹剧手 法,为大众喜闻乐见。 优秀剧目有《打面缸》《借靴》《张古董 借妻》等。


第二节 京剧的形成
花部和雅部的竞争,促成了各种声腔艺术的

2、一场斗争: “花、雅之争”

乾隆年间,地方戏深受群众欢迎,但封建 士大夫却视昆曲为“雅乐”,把地方戏斥为 “花部”、 “乱弹”加以禁止,因而出现了 长期的“花雅之争”

乾隆初昆、弋之争:由弋阳腔演变的京腔大
有压倒昆曲之势,乾隆44年,秦腔艺人魏长 生进京,昆曲不能与敌。由于清政府干涉, 魏长生被迫南下。乾隆55年,“三庆”“四 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相继进京, 以绝对优势压倒了昆曲。在“花、雅之争” 中,各种声腔剧种艺术得到交流,产生了京 剧的前身——北京皮簧戏。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徽班的优势
(1)以四大名班来说,都注重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各
有擅长,满足观众的要求。当时谚语:“四喜的曲子,三庆 的轴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
(2)北京观众有达官显贵和贩夫走卒两个层次。徽班演出,有
早轴子、中轴子、大轴子,剧目也不同,适应不同层次的观 众。早轴子名角儿不登场,中轴子是名角儿的拿手戏,大轴 子是本戏或连台戏。
第一节 “花雅之争”
一.地方戏的勃兴
清中叶后,随着传奇与杂剧衰微,地方 戏逐渐占据剧坛主位。 这一变化经历了“两个时期”和“一场 斗争”。
1.两个时期:兴起和繁荣时期

兴起时期:指康熙末年到乾隆中叶,各种 地方戏开始以小戏形式流行农村,逐渐发展 为大戏流入到城市。 繁荣时期:指乾隆末年到道光末年,地方 戏形成为几个主要的声腔系统和大型剧种, 压制了专擅剧坛的昆曲。
融合,京剧的形成正是在诸腔汇集的首都, 逐步融合而成的剧种。它是由江南入都的徽 班,以徽调吸收汉调,又接受昆腔、京腔、 梆子腔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其衍变过程大体 分为三个层次:徽班进京与称盛;徽汉合流; 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等代表人物的出现。
一.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 其中“三庆班”对京剧形成贡献最大。
二.地方戏的体制和内容
(一)清代地方戏的体制特点: 1、音乐属单曲体结构形式,突破了昆山 腔、弋阳腔的曲牌联套结构形式。 2、唱词以七言句、十言句为基本格式, 不象昆曲的曲牌唱词——长短句。 3、剧本组织结构主要依据冲突发展安排场 次,不受杂剧、传奇那种完全按音乐套曲来 分折、分出的局限。
(3)徽班在声腔上兼收并腔杂呈,后来以皮黄为主,兼及其他,在剧目和舞台 表演技艺上也集众所长。其多样性也就适应了观众多样化的 需求,比昆班、西班(梆子班)具有优势。
二.徽汉融合 嘉庆、道光年间,当徽班在京极盛时期,又
有汉调艺人搭徽班唱戏的事发生。最早见于 记载的名演员是米喜子。道光年间,有名的 汉调艺人有余三胜、王洪贵、李六。
所谓楚调就是用湖广音演唱的皮黄腔,也就
是汉调,它也称为徽班所唱声腔的组成部分。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开创了徽汉合流 的总趋势。
三.“三鼎甲”与京剧的确立
“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
京剧的开山鼻祖。
(1)余三胜:演唱抑扬婉转,流畅动听,擅长“花腔”,曾有
时曲巨擘之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