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 糖尿病患不容忽视的伤害
血糖异常,祸起肝脏
血糖异常,祸起肝脏作者:王建华来源:《药物与人》2013年第10期除了胰腺之外,肝脏也是一个重要的糖调节器官。
当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病变时,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导致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我们把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
我国是肝病大国,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超过2000千万,其中大约20%的慢性肝病患者合并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
与普通2型糖尿病相比,“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此,我们临床医生应当有所了解。
前两天,消化科请笔者去给一位晚期肝硬化患者会诊。
据患者主管医生介绍: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本次入院以后,血糖一直不太稳定,空腹血糖正常,但多次查餐后血糖均高,最高达14.6mmol/L,而且经常在下半夜出现低血糖反应,为此,患者不得不每天半夜起来加餐,以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
综合上述情况,我考虑患者的糖代异常属于“肝源性糖尿病”。
提起糖尿病。
人们习惯于把它与胰腺病变联系在一起。
其实,除了胰腺以外,肝脏也是一个重要的糖代谢调节器官,在糖异生以及糖原的合成、贮存及释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一些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分泌后也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这些激素作用的靶器官。
因此,肝脏病变可以导致糖耐量受损,严重者可发展为糖尿病。
临床上,大约20%-4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肝源性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理1.肝组织广泛受损,肝细胞利用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的能力下降,导致血糖升高。
2.肝功能受损,胰高血糖素(体内一种升高血糖的激素)在肝内的灭活减弱,致使血糖升高。
3.由于大量肝细胞受损,致使肝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加重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
4.肝脏病变时,常继发“高醛固酮血症”,当机体失钾过多时,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影响糖代谢。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而主要表现为纳差、乏力、腹胀、脾大、黄疸、腹水等慢性肝病症状。
手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探讨
手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探讨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后有时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这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
要了解手术后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手术本身带来的创伤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手术过程中的切开、缝合、组织牵拉等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性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会引起肝细胞的破裂、炎症反应,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手术,如肝脏手术、心脏手术等,由于手术范围广泛、操作复杂,对肝脏的创伤相对较大,肝功能异常的风险也更高。
其次,手术中的失血和低血压状态也会对肝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大量失血会导致肝脏的血液灌注减少,肝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从而影响其代谢和解毒功能。
低血压状态持续时间过长,还可能造成肝细胞的缺血缺氧性损伤,进一步加重肝功能异常。
为了应对失血,术中可能会进行输血,但输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输入的血液制品可能含有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发感染,进而影响肝脏功能。
麻醉药物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许多麻醉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这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如果患者本身肝脏功能就不太好,或者麻醉药物使用不当、剂量过大,就可能导致肝脏代谢功能紊乱,出现肝功能异常。
此外,一些麻醉药物还可能对肝细胞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损害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手术后的感染也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手术切口的感染、腹腔内的感染、肺部感染等,都可能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影响肝脏的血液循环和肝细胞的功能,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
尤其是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
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也是影响手术后肝功能的重要因素。
例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肝脏微循环障碍,从而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代谢。
患有慢性肝病(如乙肝、丙肝、脂肪肝等)的患者,肝脏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功能障碍,手术的应激可能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在肝损伤患者中的危险性
·综述·2012年10月第9卷第30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糖尿病性肝损伤(diabetic liver disease ,DLD )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肝组织学和功能改变的病变[1]。
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肝损伤的发病率正逐年提高,据文献报道该病发生率为10%~30%。
糖尿病相关性肝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脂肪肝、高血脂,其他原因依次为胆囊炎、胆石症、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降糖药物、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肝硬化等[2]。
对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可引起糖原在肝脏堆积及肝脏微血管病变,损害肝功,严重者可以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变,另外降糖药物本身也可引起肝损害,而肝功损害又使糖、脂肪代谢紊乱,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3]。
这些都将影响到糖尿病的疗效和预后。
而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患者,糖尿病对其的影响往往不被重视,又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早期的肝脏损害常常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而当肝损害进展至后期,如肝硬化甚至肝癌,病情往往己经不可逆转。
由于临床上的相关重视不足,国内的既往研究多从糖尿病合并某单一肝病进行临床观察或致病机制探讨,而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糖尿病合并多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尚缺少综合论述,现从以下几种常见肝损伤病因入手,就糖尿病在合并肝损伤患者中的危险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的及时诊疗提供相关依据。
1脂肪肝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与其他慢性肝病相比,糖尿病与脂肪肝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在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并发率相当高,据报道约50%糖尿病患者可合并脂肪肝[4]。
在引起脂肪肝的所有病因中,糖尿病占第3位,仅次于肥胖与饮酒。
在我国糖尿病引起的脂肪肝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比例较大,这主要与糖尿病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IR )有关。
糖尿病合并肝功能损害
分析糖尿病合并肝功 能损害的临床特点、 诊断和治疗策略。
糖尿病与肝功能损害关系
糖尿病可导致肝脏脂肪变性、肝硬化等病变。
肝功能损害可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药物 代谢等。 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汇报内容概述
糖尿病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流行病学特点。 糖尿病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治疗策略和管理建议。
定期检查肝功能
在药物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肝损害。
非药物治疗方法介绍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的 饮食,以控制血糖并减轻肝脏负担。
戒烟限酒
戒除吸烟、限制饮酒等不良习惯,以 减少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
运动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 的运动方案,以增加能量消耗、改善 胰岛素抵抗并促进肝功能恢复。
06
预防措施及生活方式改进 建议
合理饮食结构调整建议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个人情况,合理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过度摄入导致血 糖波动。
均衡营养摄入
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以满足身 体需求。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改 善肠道功能。
规律运动锻炼对改善效果分析
01
02
03
促进葡萄糖利用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对葡萄 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规律运动可以增强胰岛素 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 抗。
改善心肺功能
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增加身体耐受力,有助于 控制病情。
戒除不良嗜好,保持良好心态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改善肝功能。
针对不同类型患者个性化方案制定
糖尿病对肝脏健康和肝功能的影响
糖尿病对肝脏健康和肝功能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与机体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相关的慢性代谢疾病。
除了对血糖控制和胰岛素代谢有直接影响外,糖尿病还可以对肝脏的健康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对肝脏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应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1. 糖尿病引起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是指肝脏细胞内脂肪含量过多,其中大部分是三酰甘油,少量是胆固醇和磷脂所造成的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抵抗的情况下,造成血糖升高,机体开始分解脂肪以供能源。
然而,过量的脂肪分解产物会涌入肝脏,由于胰岛素代谢的异常,肝脏无法有效地将这些脂肪酸合成和分解,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最终形成脂肪肝。
2. 糖尿病加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进程肝纤维化是指在肝脏受到各种刺激后,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的情况下,血糖会通过多种途径对肝脏产生损害,引起肝脏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
同时,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进一步加速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进程。
3. 糖尿病导致肝脏代谢紊乱正常情况下,肝脏是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和调节。
然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异常,使得肝脏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受到干扰。
糖尿病患者的肝脏更容易出现糖异生异常、脂负能力降低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等问题,这些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对肝脏健康和功能的影响。
4. 保护肝脏健康的措施为了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肝脏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4.1 控制血糖水平:通过正常饮食控制、运动和按时服用药物等方式,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对肝脏的损害。
4.2 管理体重:减轻体重和控制脂肪含量,有助于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4.3 健康饮食: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4.4 戒酒限酒:过量饮酒可引起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肝脏疾病,糖尿病患者应该戒酒或限制酒精摄入。
辽宁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部分答案(20学分)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目录(标题后序号是报名页面题的序号)1.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学习分享(2)2. 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4)3. 中药鉴定现代研究进展(6)4. 腹泻与便秘的治疗(8)5. 提升执业能力、打造规范药学服务(11)6. “药材好,药才好”药食两用药材的鉴定(15)7. 常见风湿病的诊断与治疗(16)8.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17)9. 补益类药材的鉴定(20)10. 冠心病及治疗用药(22)11. 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药物治疗进展(23)12. 睡眠障碍与眩晕(27)13.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28)14. 消化性溃疡(29)15. 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30)16. 糖尿病患者教育(33)17.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34)18. 中药不良反应的真真假假(45)19. 中药临床警戒与适当性(49)20. 儿童支气管哮喘(50)21. 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52)22. 中成药“顾名思义”行不行?(54)一、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学习分享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A.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中未提及的有(C.优先审评审批)3.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临床试验申请之日起(C.六十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并通知临床试验申办者,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同意。
其中,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支持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C.新品种、新剂型、新规格),对儿童用药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5.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是指取得药品注册证书的(B.企业或者药品研制机构)6.药品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
(C.生产、检验记录)应当完整准确,不得编造。
糖尿病对肝脏疾病和肝功能的影响
糖尿病对肝脏疾病和肝功能的影响疾病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而糖尿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糖尿病对人体各个器官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肝脏也是一个受到糖尿病影响较大的器官之一。
本文将从糖尿病对肝脏的影响以及肝功能的改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对肝脏的影响1. 脂肪肝的发生率增加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者胰岛素相对不足的情况,这样会导致血糖无法正常被代谢,从而加重脂肪在肝脏内的积聚。
长期以来,肝脏逐渐变得脂肪肝程度加重,这对于肝脏的正常功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2. 肝脏纤维化的风险增加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糖尿病患者的肝脏往往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中,这样容易导致肝脏纤维化的风险增加。
纤维化是肝脏组织损伤后修复过程的一种形式,过度的纤维化会导致肝功能的下降以及肝硬化的发生。
3. 肝癌的发生率升高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肝癌的风险也较一般人群更高。
这与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常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减少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促进肝细胞的增殖,从而增加了肝癌的风险。
二、糖尿病对肝功能的改变1. 肝酶的改变糖尿病患者肝脏酶的活性往往会发生变化。
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肝酶升高的情况,比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等。
这些肝酶的升高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关,也是肝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
2. 胆固醇代谢的紊乱胆固醇是肝细胞合成的重要物质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往往出现胆固醇代谢紊乱的情况。
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其中包括胆固醇的升高,这对于肝脏的功能和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 毒物代谢能力下降肝脏是我们体内代谢毒物的重要器官之一,它可以通过解毒酶的作用将有害物质变得无害并排出体外。
然而,糖尿病患者的肝脏往往受损,其肝细胞的解毒能力逐渐下降,这使得体内毒素积累,加重了肝脏的负担,进一步损害肝功能。
综上所述,糖尿病对肝脏疾病和肝功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糖尿病患者需要重视肝脏健康,通过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以及规律的运动来降低患上肝脏疾病的风险。
重视内分泌系统疾病造成的肝损伤
作者单位:310015杭州市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院第一作者:章思懿,女,24岁,硕士研究生㊂E-mail: zhangsiyi0919@通讯作者:施军平,E-mail:20131004@ ㊃述评㊃重视内分泌系统疾病造成的肝损伤章思懿,施军平㊀㊀ʌ关键词ɔ㊀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2型糖尿病;肝损伤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4.001㊀㊀Highlight of liver damage in endocrine system diseases㊀Zhang Siyi,Shi Junping.Affiliated Hospital,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Hangzhou310015,Zhejiang Province,China㊀㊀ʌKey wordsɔ㊀Endocrine diseases;Thyroid diseases;Type2diabetes;Liver damage㊀㊀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肝损伤,如自身免疫性疾病㊁内分泌系统疾病㊁严重感染㊁缺血缺氧等㊂相关脏器疾病也可以引起肝损伤,如胆道疾病㊁心脏病㊁血管性疾病等,其中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的肝损伤,起病较为隐匿,表现形式多样,临床医师常因过多地注意基础疾病而忽视了系统检查㊂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的肝损伤的临床表现㊁特点和处理原则,以期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㊂1㊀易致肝损伤的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肝脏关系密切,多种内分泌系统激素通过肝脏代谢,同时肝脏又是某些激素的效应器官㊂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㊁肝硬化等可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而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亦可导致肝功能异常㊂在所有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中,肝损伤最为严重且发生率高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者伴肝损伤的比例高达16.9%~39%[1,2]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肝损伤与年龄㊁病程和病情关系密切,多见于病程长㊁年龄大而病情较重又长期未得到合理治疗的患者㊂轻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厌油㊁纳差㊁腹泻㊁乏力㊁肝区不适或隐痛㊁肝肿大,以及肝区压痛或叩击痛,也可以无肝损伤症状㊂重症患者可出现黄疸㊁皮肤瘙痒㊁肝脾肿大和肝功能明显异常㊂合并心力衰竭者症状更为明显,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㊁腹水等㊂同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会导致肝损伤,甲状腺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出现肝损伤的比例高达27%[3]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肝损伤多见于重度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似而无法从症状方面区分,如纳差㊁乏力㊁水肿㊁神志淡漠等,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ALT和GGT水平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伴有肥胖㊁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因此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胆结石的发生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显著低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㊂随着游离TH水平的降低,脂肪肝患者进展为NASH的风险会随之增加,其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NAFLD导致的[4]㊂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上最多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常可累及心㊁脑㊁肾㊁眼和神经系统,但是近年来研究表明T2DM合并肝损伤的患者正在不断增加,合并肝功能异常者高达42.6%,新诊断患者肝损伤比例更高(25.9%对13.2%),以血清GGT和ALT水平升高为主[5]㊂65%T2DM患者肝酶升高应归因于NAFLD㊂T2DM患者发生各种严重肝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28倍㊂随着病毒性肝炎被控制, T2DM正成为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6]㊂同时, T2DM也是NAFLD㊁病毒性肝炎㊁酒精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重要的协同因素㊂糖尿病性肝硬化(DHS)最常发生于长期罹患DM患者,且以老年男性患者多见㊂T2DM患者肝硬化发生率似乎低于1型糖尿病(T1DM)患者,但其真正的患病率目前仍然未知㊂临床上,DHS大多数是隐匿性的,病情进展缓慢,在同一患者中常并存其他DM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㊁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等,尤其以糖尿病肾病多见㊂DHS常伴有胆汁淤积,实验室检查血清转氨酶水平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而ALP升高者常见㊂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患有T2DM的患者罹患HCC和胆管癌的风险增加㊂小于2年㊁2~10年和超过10年糖尿病病史患者发生肝癌风险分别是普通人群的2.96倍㊁6.08倍和7.52倍㊂因此,T2DM也被认为是肝癌的重要加成代谢危险因素[7]㊂另外,肝糖原堆积过多导致肝脏肿大和肝酶升高,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糖原含量明显升高,多见于1型糖尿病㊂糖尿病患者发生胆道感染或肝脓肿引起的肝损伤多有全身和局部感染的临床表现㊂糖尿病性急性肝衰竭(ALF)年发病率仅为0.0231%,但ALF死亡率高达60%㊂另外,内分泌系统疾病常常是原因不明肝病/隐源性肝病的主要病因,如生长激素缺乏㊁莫里亚克综合征㊁糖原累积病㊁胆固醇酯沉积症等㊂垂体功能减退,尤其是生长激素缺乏,与肝功能异常和肝硬化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常见于垂体瘤㊁成人颅咽管瘤术后㊁头部受伤和希恩综合征等,可能以NAFLD为首发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炎㊁肝硬化㊁甚至肝癌,临床表现为肥胖㊁腹部脂肪堆积㊁肌肉体积减少㊁乏力㊁记忆力下降㊁骨质疏松和情绪低落等,常伴有性激素㊁甲状腺功能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㊁皮质醇等各项激素水平明显减低㊂在育龄期肝损伤/肝功能异常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也是一个重要的病因,以肝脏脂肪过度沉积为多见,发病率高达34% ~70%[8],临床表现为卵巢多囊改变㊁雄激素过高㊁月经失调等㊂2㊀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药物所致的肝损伤肝损伤是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大部分口服治疗内分泌疾病药物经肝脏代谢,药物本身或代谢过程产生的一些毒性产物可引起肝细胞损伤,亦有部分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可作为半抗原诱导机体的肝脏免疫反应,从而引起肝损害㊂在治疗内分泌疾病药物中,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㊁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药物对肝脏影响最大㊂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ATDs)包括甲硫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两者均可导致肝损伤㊂亚洲人群ATDs致肝损伤发生率约为0.08%~1.2%㊂PTU较MMI更容易发生肝损伤㊂国外研究显示其肝损害发生率为16.3%~27.8%,国内研究显示其发生率高达51.6%㊂ATDs引起的肝损伤常发生在服药后3月内,最早可在1天内发生㊂有极少数服用PTU的病例出现了肝细胞坏死,甚至发展为急性肝衰竭,且进展极快,预后极差,此种情况大多需要肝移植,病死率高㊂MMI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门脉系统水肿㊁局部炎症反应和微血管脂肪变性,以胆汁淤积为主,主要表现为血清胆红素升高㊂尽管ATDs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肝损伤,但多数患者在停药后肝功能可以较快恢复正常㊂目前,常见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以下六类:胰岛素促泌剂㊁双胍类制剂㊁糖苷酶抑制剂㊁噻唑烷二酮类药物㊁DPP-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㊂虽然这些降糖药物相对安全,但均有致肝功能损伤的报道,相关肝损伤发生率约为0.05%,其中磺脲类药物为0.008%,二甲双胍为0.012%,曲格列酮为0.01%㊂多数报道是表现为肝酶升高或症状性肝损伤,也有发生肝功能衰竭事件的发生㊂T2DM 患者除口服降糖药外,常因合并有NAFLD㊁高血压㊁高血脂等疾病,亦同时口服降压㊁降脂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原因复杂㊂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稳定血管斑块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故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㊂肝损伤是他汀类药物的重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肝损伤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增高,可见于各种他汀类药物,且呈剂量依赖,肝衰竭发生率约为百万分之一㊂一过性血清转氨酶轻度增高在接受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方案患者的检出率高达20%,而接受常规推荐剂量的患者检出率通常小于1%㊂他汀类药物相关肝酶异常见于开始用药或增大剂量的12周内,绝大多数为孤立性无症状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减量或停药后肝酶往往可恢复正常且无其他不良事件,70%患者即使维持他汀类药物剂量不变血清转氨酶亦会自行下降㊂除剂量较大外,尚未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者发生无症状性肝酶异常的其他危险因素,尚无证据表明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更易导致临床明显的肝损害㊂同样,也尚无证据表明高龄㊁性别㊁并存疾病(包括肝病)或他汀类药物的类型和合并用药等因素与他汀类药物所致显著肝损伤有关㊂对于服药前已有肝酶升高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并不比未使用他汀类药物者更易导致肝酶异常㊂3㊀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肝损伤的机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多个途径参与肝脏的脂代谢和胆红素排泄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肝损害的发生主要是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本身具有直接的肝毒性作用,其次是甲状腺素毒症时全身氧需要和消耗增加,致肝脏相对缺氧,尤其中央静脉区肝小叶更敏感㊂同时,肝动脉血流加快,压力加大,肝内正常压力稳态被破坏,致肝血窦充血扩张,周围肝细胞受到压力排挤而萎缩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肝脏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减少,能量代谢减慢,ATP 减少,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无法维持其稳定性而造成肝脏组织学损伤㊂肝内脂质调节紊乱,致使肝脏脂质过度沉积,还可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自身组织进行攻击,导致肝细胞凋亡和坏死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心脏病时亦可引起肝淤血,造成肝细胞肿胀和缺氧㊂肝脏在葡萄糖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胰岛素作用及代谢的主要器官㊂因此,肝脏疾病与糖尿病关系密切㊂T2DM患者肝损伤的潜在机制涉及异常的葡萄糖和脂质㊁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㊂还可能有活化的血小板作用㊁氧化应激和脂质㊁炎症和信号传导途径㊁miRNA㊁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调节等㊂另外,患者长期高血糖可造成肝糖原在肝脏的沉积,使得肝细胞肿胀,引起肝组织损害㊂同时,糖尿病存在的微血管病变可引起肝组织缺氧,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此现象在糖尿病酮症和酮症酸中毒时将更为严重㊂此外,胰岛素参与细胞外铁的吸收,可引起肝铁负荷过重,造成肝脏铁沉积,可促进肝内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质过氧化,致使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㊂糖尿病患者ALF发生可能与糖尿病增加肝脏对药物㊁毒物或环境损伤易感性有关㊂另外,生长激素缺乏导致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脂血症㊁胰岛素抵抗㊁葡萄糖不耐受㊁腹型肥胖㊁内脏细胞脂肪增多等,导致NAFLD发生,可能因生长激素与肝脏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两面神激酶-2通路受阻有关㊂另外,垂体功能低下时胆汁在肝脏的代谢和排出受阻,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硬化㊂4 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肝损伤的治疗原则4.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㊀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肝损害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根据肝损害的原因进行病因治疗,即积极治疗原发疾病㊂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肝损伤应早诊断㊁早治疗,主要是低碘饮食㊁控制心室率㊁药物护肝㊁预防甲状腺危象等㊂指南推荐此类患者原则上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主,护肝治疗为辅,首选131I治疗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肝损伤患者应尽快选择激补充甲状腺激素,常规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往往不会引起肝损害,在甲状腺功能恢复后,肝功能也大多可达到正常水平㊂糖尿病所致肝损伤临床症状一般较轻,肝损害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常密切相关㊂此类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是对血糖的控制,长期血糖的控制对患者肝功能的改善十分重要㊂对于原因不明的肝损伤或者肝硬化,一定需要排除代谢-内分泌系统疾病,积极针对原发疾病或者病因治疗,如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等㊂4.2规范使用内分泌疾病的治疗药物㊀对于患者原发疾病及其并发症,应合理㊁规范地选择最佳的治疗药物㊂同时,应在用药前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存在的肝损伤㊂当血清转氨酶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ULN)时,应该禁用有肝损伤的药物㊂在应用各种治疗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脏功能,警惕肝损伤发生的早期信号,如发生肝功能损害,需鉴别肝损伤的原因,明确其是否与口服药物相关,必要时停药㊂4.3根据肝损伤的特点针对性地护肝治疗㊀护肝治疗不可以过早停用,停药过程需要结合肝功能情况进行,酶学恢复正常后才可缓慢减量,疗程通常需6 ~12个月㊂ʌ参考文献ɔ[1]Lin TY,Shekar AO,Li N,et al.Incidence of abnormal liver bio-chemical tests in hyperthvroidism.Clin Endocrinol,2017,86(5): 755-759.[2]贾晨雨,郭丹,林震宇,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与甲巯咪唑继发性肝损害的临床比较研究.临床内科杂志,2020,37(1): 23-26.[3]明慧,张桂芝,李玮,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肝功能损害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关系.天津医科大学学,2015,90(6):514-517.[4]Waring AC,Rodondi N,Harrison S,et al.Thyroid function andprevalent and incident metabolic syndrome in older adults:the Health,Ageing and Body Composition Study.Clin Endocrinol (Oxf),2012,76(6):911-918.[5]程艳冬,杨东辉,许碧云,等.2型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损害特征以及原因分析.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0):76-80,e83. [6]Björkström K,Franzén S,Eliasson B,et al.Risk factors for severe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17(13):2769-2775,e4.[7]Simon TG,King LY,Chong DQ,et al.Diabetes,metabolic comor-bidities,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esults from two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Hepatology,2018,67(5):1797-1806.[8]Paschou SA,Polyzos SA,Anagnostis P,et al.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Endocrine, 2020,67(1):1-8.(收稿:2022-04-26)(本文编辑:陈从新)。
糖尿病合并肝损害
对家属进行糖尿病和肝损害相关知识的 教育,提高其认知水平和照顾能力。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帮 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共同参与
鼓励家属与患者共同参与生活方式调 整和心理干预过程,形成良好的家庭 氛围。
协助监测病情
家属应协助患者监测血糖、肝功能等 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就医。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高,可能导致酮体 堆积,引发酸中毒。
肝硬化和肝癌
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肝损害可能逐渐发展为肝 硬化,甚至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肝脏脂肪变性,进 而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
感染风险增加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各种感染 ,如细菌性肝脓肿等。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及分型
糖尿病本身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 。
肝损害表现
轻度肝损害可无明显症状,重度肝损害可出现乏 力、纳差、腹胀、黄疸等。
分型
根据肝损害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实验室检查项目与意义
血糖检测
了解血糖控制情况,评估糖尿 病病情。
肝功能检查
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 蛋白等指标,反映肝脏合成、 代谢和排泄功能。
心理干预和支持重要性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 求。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和困惑,进行心理疏导 和解释,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
支持和鼓励
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增强其自我管 理和治疗的信心。
团体心理治疗
2021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部分答案(20学分)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目录(标题后序号是报名页面题的序号)欧阳光明(2021.03.07)1.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学习分享(2)2. 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4)3. 中药鉴定现代研究进展(6)4. 腹泻与便秘的治疗(8)5. 提升执业能力、打造规范药学服务(11)6. “药材好,药才好”药食两用药材的鉴定(15)7. 常见风湿病的诊断与治疗(16)8.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17)9. 补益类药材的鉴定(20)10. 冠心病及治疗用药(22)11. 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药物治疗进展(23)12. 睡眠障碍与眩晕(27)13.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28)14. 消化性溃疡(29)15. 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30)16. 糖尿病患者教育(33)17. 儿童用药特点和常用药的合理使用(34)18. 中药不良反应的真真假假(45)19. 中药临床警戒与适当性(49)20. 儿童支气管哮喘(50)21. 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52)22. 中成药“顾名思义”行不行?(54)一、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学习分享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A.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中未提及的有( C.优先审评审批)3.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临床试验申请之日起(C.六十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并通知临床试验申办者,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同意。
其中,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支持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 C.新品种、新剂型、新规格),对儿童用药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5.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是指取得药品注册证书的(B.企业或者药品研制机构)6.药品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危害
一、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危害二、糖尿病并发症的病因三、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危害1、引发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2、引发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
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
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为糖尿病性肾病。
3、引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
它函盖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
周围神经病变又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
4、引发眼部病变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会有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常见的病变有青光眼、虹膜炎、白内障等。
5、引发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未经治疗、治疗中。
肝脏疾病的防治策略——保护你的排毒工厂
肝脏疾病的防治策略——保护你的排毒工厂一、全球肝脏健康的现状与挑战在全球范围内,肝脏健康的议题日益凸显,因其作为人体的核心解毒器官,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活品质与全面健康。
肝脏疾病带来的影响深远,不仅对患者个体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构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负担。
1.1 全球肝脏疾病的广泛影响肝脏疾病的种类繁多,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这些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广泛健康困扰。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者估计高达3.25亿每年因此导致约140万人失去生命。
随着全球肥胖率的攀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率也在急剧增长,成为了一个日益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
特别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是全球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
1.2 个体与社会层面的肝脏疾病影响在个人层面上,肝脏疾病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并发症,如肝功能衰竭、肝硬化乃至肝癌,这些疾病通常需要长期医疗照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早退或丧失工作能力。
心理上,患者可能会遭受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并影响社交活动。
从社会角度看,高发的肝脏疾病和死亡率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沉重压力。
治疗和管理肝脏疾病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包括药物、手术及长期康复护理。
同时,由于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产力下降,肝脏疾病也对国家经济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因此,全球公共卫生政策已将预防和控制肝脏疾病列为关键目标,以减轻疾病负担,提升全球公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二、肝脏功能深度剖析肝脏,作为人体内体积最大且功能最为复杂的实质性器官,其在众多生理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2.1 精妙的解毒机制肝脏拥有卓越的解毒能力,能有效转化并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包括药物残留、酒精以及各种毒素。
这一过程得益于肝细胞内精密的酶系统,它们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或毒性较低的形式,随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护体内环境的和谐稳定。
2.2 生命之源:蛋白质合成肝脏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工场,负责生产多种关键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和凝血因子。
糖尿病更应小心“肝”
糖尿病更应小心“肝”作者:暂无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09年第11期对于糖尿病并发症,我们常常讨论的是高血糖引起的肾脏、心脏、视网膜、足部、神经损害,很少会提及糖尿病对肝脏的影响。
其实糖尿病亦可导致各种类型的肝脏损伤。
许多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吃大把的药片,一旦出现肝脏损伤时,许多药物非常不利于糖尿病的良好控制,就需要慎用或禁用了。
所以我们应充分认识糖尿病导致的肝损伤,做好预防和治疗,对于肝脏带来的问题多加小心。
常见的糖尿病性肝损伤r糖尿病引发的非特异性肝酶学异常。
因为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可累及机体各脏器缺血缺氧,肝脏也不例外,缺血可引起肝细胞内二氧化碳蓄积、酸中毒、氧供减少、氧消耗增加,使肝脏转氨酶活性增加,胆红素代谢紊乱,重者可引起肝细胞坏死,尤其是当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更易发生肝脏损害。
2糖尿病与脂肪肝关系密切。
糖尿病患者有21%- 78%伴有脂肪肝。
在引起脂肪肝的所有病因中,糖尿病占第三位,仅次于肥胖与饮酒。
常见临床表现有乏力、肝肿大,肝区不适和触痛,25%左右有脾肿大,但腹水罕见。
肝功能酶学指标可正常或轻度异常,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和球蛋白一般正常,除非发生明显的脂肪性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3,糖尿病患者易患病毒性肝炎。
患病率约为正常人的2-4倍。
其原因可能是:①糖尿病患者常需注射胰岛素和监测血糖,这大大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机会;②糖尿病患者对病毒的易感性增强:有研究显示,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的4倍,所以有人认为糖尿病是低发地区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4其他: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继发于胆管感染的肝脏损害等。
糖尿病合并肝损伤时的临床特点1有关肝损伤的临床症状轻微、不典型,最常见症状为糖尿病及肝损害共同存在的症状:消瘦、乏力,有部分患者由多食易饥,并发肝损害后转为厌食,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全血糖含量对二型糖尿病肝功能的影响研究
全血糖含量对二型糖尿病肝功能的影响研究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尤为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血糖含量对患者的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一、肝功能的重要性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不仅可以合成蛋白质、胆汁等物质,还参与到糖、脂肪等物质的代谢过程中。
肝脏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将存储在肝脏内部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中,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二、全血糖含量与肝功能的关系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这种高浓度的血糖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在糖代谢过程中,体内的葡萄糖经过肝脏将其转化为糖原,然后存储在肝细胞内。
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肝脏通过分解糖原来释放出葡萄糖。
但是,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过高时,肝脏就会合成过多的糖原,导致肝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失调,而这种失调就会影响到肝功能的健康。
不仅如此,过高的血糖浓度还会引起肝脏内线粒体的损害,进而影响到线粒体的呼吸作用、ATP的合成等过程,最终导致肝细胞凋亡或坏死。
因此,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对于肝脏健康十分重要。
三、研究方法在血糖管理不当的情况下,会导致血糖过高、肝脏受损等问题。
因此,探究全血糖含量对肝功能的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预防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相关研究中,一般采取的是动物模型或患者样本进行对比研究。
动物模型方面,研究者将动物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实验组不同程度的高糖膳食,观测动物的肝功能指标。
而在患者样本的研究中,研究者则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病例分析和对照研究。
四、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血糖水平过高可引起肝脏代谢的混乱,导致肝功能的下降。
全血糖含量过高会使肝脏负担增加,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引起肝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研究还发现,糖尿病的治疗对于肝功的恢复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现在,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血糖浓度,有助于缓解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总之,全血糖含量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肝脏健康非常重要。
糖尿病对于我们身体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对于我们身体有哪些危害对眼球的危害糖尿病患者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老年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
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对周围血管的危害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端坏死。
在这种情况下,截肢将是不可避免的,致使残废。
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和糖尿病心肌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率失常。
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并发率和病死率为非糖尿病人的3.5倍,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对神经的危害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表现为四肢末稍麻木、灼热感或冰冷刺痛,重者辗转反侧,彻夜不眠;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腹胀、便秘或腹泻,站立位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尿不尽或尿失禁。
对肾脏的危害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肾病发生和发展。
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各原因所致的晚期肾病中糖尿病占第一位。
在幼年型患者中,肾功能衰竭是主要致死原因。
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肾病多17 倍。
1、甜品基本不碰、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
禁止吃甜食和许多种水果,因为葡萄糖、蔗糖,消化吸收快,食用后将使血糖升高;也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白薯、土豆、藕等;最好也不要饮酒。
2、花生和瓜子是一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比如花生、瓜子和核桃,所含的热量比同等重量的猪肉还要高上几倍,大量食用肯定不利于体重的保持和血脂的控制,间接地影响血糖和血压的控制。
糖尿病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肝损伤的临床分析杨素兰【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2011年间的274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和发生率.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31例,2型糖尿病患者243例,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典型糖尿病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异常者82例,占29.93%,临床表现为:消瘦、肝区疼痛、腹胀、黄疸、厌食、厌油腻等,给予控制血糖、护肝以及对症支持等治疗,82例肝损伤患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可对患者的肝功能产生损伤,并且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检查肝功能,发生肝损伤的糖尿病患者大多临床症状较轻,经控制血糖及护肝等治疗,可较快得到治愈,治疗效果良好.【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18)020【总页数】1页(P95-95)【关键词】糖尿病;肝脏损伤;病因【作者】杨素兰【作者单位】471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患者肝功异常及损伤在临床中较常见,但可供参考治疗的文献较为少见,为了研究糖尿病与肝功能异常的关联性,探讨病因的形成,作者对本院2005年~2011年的27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2011年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了274例患者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31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14~35岁,平均年龄27.6岁。
2型糖尿病患者243例,男性109例,女性134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40岁。
患者病程为1天~23年。
其中除去长期服药史者,大量吸烟饮酒者,并排除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排除病毒性肝炎,B超检查排除胆囊结石、肝占位,经粪便检查寄生虫虫卵。
1.2 糖尿病肝损伤有关临床症状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临床表现消瘦的有19例、肝疼痛患者8例、腹胀5例、黄疸1例、18例表现为厌食、厌油腻。
肝脏损害: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又一大病症——糖尿病性肝脏损害不容忽视
肝脏损害: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又一大病症——糖尿病性肝脏
损害不容忽视
林兰;肖月星
【期刊名称】《糖尿病新世界》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糖尿病除可引起肾脏、心脏、视网膜、神经等组织器官损害外,亦可导致各种类型的肝脏损伤。
糖尿病患者出现肝脏损伤时,许多药物非常不利于糖尿病的良好控制,需慎用或禁用,所以,我们应充分认识糖尿病导致的肝损伤,并积极加以防治。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林兰;肖月星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2004级博士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严重肝脏损伤伴大失血的损害控制性复苏救治 [J], 艾涛;高劲谋;胡平
2.探讨青稞酒对肝脏的损害:19例藏族嗜酒者临床与肝脏组织学调查 [J], 陈铁男;贡布
3.丹参对原位肝脏隔离灌注区域性化疗所致细胞免疫抑制和肝脏损害的防护作用
(摘要) [J], 廖恒祥;徐泽
4.中药损害肝脏不容忽视 [J],
5.长期接触低浓度肝脏毒物对肝脏损害的研究 [J], 李恩惠;尹信;吴良才;陆新华;杨增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功能对血糖的影响
肝功能对血糖的影响文章目录*一、肝功能对血糖的影响*二、肝功能不好的症状*三、肝功能受损的原因肝功能对血糖的影响1、肝功能对血糖的影响很多朋友都知道糖尿病与胰腺有关,却少有人了解,原来肝脏不好也可能会出现血糖的问题。
肝不好为啥会得糖尿病?除了胰腺之外,肝脏也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血糖的器官。
正常人吃了东西以后,血糖浓度增高。
血里的糖,一部分提供能量,另有一部分通过肝脏转化为一种叫「糖原」的物质,贮存在肝脏中。
必要时,这些储存的糖原又会释放到血液中,防止血糖降得过低。
此外,肝脏还会通过参与各种代谢过程,参与人体的代谢运转。
所以,当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病变时,都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导致糖耐量异常,或者糖尿病。
2、肝功能的具体功能第一,解毒功能。
有毒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里被处理后变得无毒或低毒。
在严重肝病时,如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解毒功能减退,体内有毒物质就会蓄积, 这不仅对其他器官有损害,还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
对于这类病人,医生在用药时就会特别小心,即使使用保肝的药物也要慎重选择。
第二,代谢功能。
其中包括了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
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胃肠内初步消化吸收后被送到肝脏,在肝脏里被分解,“由大变小”,蛋白质变(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脂肪酸、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等等,分解后的“小物质”又会根据身体需要再在肝脏内被合成为蛋白质、脂肪和一些特殊的碳水化合物或能量物质等,这是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
3、血糖的测定方法测定前先取试纸盒内的密码胶带插入仪器左上方的方围内,抽拉,即会发出声响,表板上显示符号,然后取l条试纸条插入测试孔,按下蓝色键,表板上便会显示出的符号,接着显示出与试纸条和密码胶带相同的密码编号。
刺破指尖或耳垂,取血l滴,滴在试纸条测试区的正中,血滴要全部盖满测试区,按下蓝色时间健,仪器会自动计时,待60秒后发出声响时,用于搞花把血液从试纸条的测试区抹净。
[别让糖尿病伤了您的“心”] 糖尿病药伤肝肾.doc
糖尿病最善伤人“心”病例1 梁大爷患2型糖尿病13年,一直靠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但对偏高的血压、血脂从未重视,血压高时能达到150/110毫米汞柱。
这天,热心的梁大爷在帮邻居搬家时,突然感到胸骨后剧烈疼痛,疼痛呈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一会还是不能缓解,并且伴有大汗、恶心感。
见此情景,大家急忙把他送往最近的医院,梁大爷被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服用了硝酸甘油后症状得到缓解,保住了性命。
病例1马大婶患糖尿病也有十几年的历史,刚得病时很认真地遵照医生的嘱咐服药治疗,并严格控制饮食,血糖曾一度控制得比较好。
后来,看到病情不太严重,临床症状也比较轻,就忽略了按时服药,也放松了对饮食的控制,结果血糖不稳定了,血脂增高了,血压也增高了,后因胸闷、胸痛,被诊断为糖尿病性冠心病。
马大婶自从得了冠心病后,情绪变得更加不稳定,焦躁孤僻、爱发脾气。
在一次为家庭琐事争吵之后,突发大面积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没有明显疼痛感,起先被医院误诊,后确诊虽积极抢救治疗,终因回天乏术,不治身亡。
八成糖尿病死于冠心病对于前面两个故事,北京市博爱医院于棉荣主任告诉我们,在急诊及内科门诊常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
由于糖尿病患者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了解不多,从而导致的人间悲剧不在少数。
于教授指出,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心血管、脑血管及下肢血管)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其中近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至少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因此有专家学者这样认为:“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病!”于教授形象地说,由于长期持续性的高血糖会产生多种“毒性”作用,会慢慢地对血管进行“浸泡、渗透”,犹如“蚁蝼溃长堤”一般,将动脉血管等组织细胞侵蚀得“千疮百孔”,血管内皮被损害得伤痕累累。
这样,胆固醇等脂质极易沉积在受损伤的动脉内皮上,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向管腔内凸起,冠状动脉血管变硬狭窄,血流不畅,心肌缺血缺氧,就容易引发冠心病、心绞痛,血管一旦闭塞不通,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最佳的护肝要分4个不同时期
最佳的护肝要分4个不同时期在我国,平均每12个人中就有一位肝病患者。
保肝护肝把握时机是关键,可极大提高各类肝病的综合防治效果。
最佳的保肝护肝,要分为不同时期进行。
儿童时期,需阻断肝病发展研究显示,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80%。
儿童脂肪肝患者,不能仅依靠药物进行治疗,减重才是关键。
儿童脂肪肝患者如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病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代谢综合症随即产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接踵而至,所以儿童脂肪肝的治疗越早干预越好。
用药期间,需预防肝损伤发生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风湿骨病、肺结核、心脑血管病、肿瘤等,特别是合并多种慢性病的人群,长期服用多种治疗药物易致肝损伤,患者应定期做肝功等检查项目,如发生轻度肝损伤,可将葵花护肝片等保肝药与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如发生严重肝损伤,则应立即停用治疗药物并制定具体保肝方案。
而血糖控制不佳或年龄大于45岁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是脂肪肝的高危人群,更积极保肝更不容忽视。
发病期间,需及时治疗肝病发展较隐匿,出现症状说明疾病处于活动期,这时是治疗最好的时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就能使病情达到持久的稳定和控制。
当出现长期食欲下降,或舌体发红、舌苔发黄或精神萎靡不振、黄疸、转氨酶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服用含有五味子、柴胡、茵陈等保肝降酶,退黄��湿成分的中药葵花护肝片、水飞蓟素等治疗药物。
稳定时期,需定期复查过度疲劳、饮食不节、饮酒、误服或乱用药物、变更环境、季节变化等原因都会造成肝病复发。
因此,病情稳定的患者,每2―3月应复查一次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要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还必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全面地综合分析,如遇有病情变化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损伤糖尿病患者不容忽视的伤害
许多患糖尿病病友都知道,糖尿病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
可是对于糖尿病所导致的肝损伤却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今天我们特别来谈谈糖尿病所能导致的几种肝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做够重视。
一、尿病本身会对肝脏造成的直接伤害:
(一)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可累及机体各脏器缺血缺氧,肝脏也不例外,缺血可引起肝细胞内二氧化碳蓄积、酸中毒、氧供减少、氧消耗增加,使肝脏转氨酶活性增加,胆红素代谢紊乱,重者可引起肝细胞坏死,尤其是当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更易发生肝脏损害。
(二)肪肝的关系更为密切。
糖尿病患者有21%~78%伴有脂肪肝。
在引起脂肪肝的所有病因中,糖尿病占第三位,仅次于肥胖与饮酒。
常见临床表现有乏力、肝肿大,肝区不适和触痛,25%左右有脾肿大,但腹水罕见。
肝功能酶学指标可正常或轻度异常,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和球蛋白一般正常,除非发生明显的脂肪性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三)糖尿病患者对病毒的易感性增强;有研究显示,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的4倍,所以有人认为糖尿病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二、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也会对肝脏造成的间接伤害:
(一)糖尿病病患者易患病毒性肝炎。
患病率约为正常人的2~4倍。
其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常需注射胰岛素和监测血糖,这大大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机会。
(二)口服降糖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继发于胆管感染的肝脏损害等。
三、糖尿病合并肝损害时的临床特点:
(一)有关肝损伤的临床症状轻微、不典型,最常见症状为糖尿病及肝损害共同存在的症状,消瘦、乏力,有部分患者由多食易饥,并发肝损害后转为厌食,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二)体征少,一般无蜘蛛痣、肝掌、脾肿大、肝病容等,发生肝硬化时才有这些体征,而且肝质地较硬,可有或无触痛;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9%肝肿大,未控制者60%肝肿大,在酮症时为100%;
(三)肝损害表现为胆红素、肝酶升高及白蛋白下降,但大多数均为轻度异常,仅少数明显异常;
四、我们的建议是——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肝功能较快的恢复正常。
另外,我们还推荐大家服用产自台湾的“国宝”级养生品——红樟芝。
清朝乾隆38年(公元1773年)福建漳州名医吴沙来台开垦宜兰,发现山中原住民虽喜好饮酒却依然身强体健,大惑不解。
经过了解才发现早期原住民因喜饮酒,经常宿醉,某次机缘下食用野生樟芝,不仅改善了宿醉头痛,而且连肝病都不药而愈,于是,樟芝的妙用就在台湾广为流传。
民间百年经验:
樟芝可以祛风行气、化瘀活血、温中消积、解毒消肿、抗菌、镇静止痛、抗发炎、抗病毒、保肝脏,抗肿瘤。
樟芝只生长在分布于台湾山区海拔450~1500公尺间之牛樟树树干腐朽之心材内壁,或枯死倒伏之牛樟木材阴暗潮湿之表面,不会生长在一般的樟树、冇樟、阴阳木等类似之树种,因此非常稀有。
野生樟芝属于台湾珍贵稀有的保育类品种目前已禁止采摘。
1999年台湾成功研发了『固体栽培』红樟芝子实体,与野生樟芝经DNA定序比对证实相似度高达99.97%以上。
现代医学证明:
·红樟芝内的多糖体中含有与胰岛素相似的成分。
它不仅能补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而且能使胰脏恢复应有的功能。
·红樟芝具有修复受损肝细胞的能力,樟芝含丰富的三萜类及多糖体,能大幅度降低糖尿病对肝脏的伤害,并药物对肝的伤害。
·红樟芝可以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是肝脏机能异常辅助食品,对于B/C 型肝炎、肝硬化、肝肿瘤均具有较强的辅助治疗的效果。
·红樟芝具有抗肝癌的疗效,能成功实现癌症逆转(启动抑癌基因P53)、抑制癌细胞增生、转移及新生血管生成(MMPs)、诱导癌细胞凋亡。
因此能成功防治因糖尿病所引发的肝癌,实现对肝脏的保护。
经科学证实,樟芝最重要成分为三萜类。
而“恒寿堂”红樟芝子实体所含三萜类高居全球之冠,其种类高达两百多种,含量更远超过菌丝体樟芝、灵芝、冬虫夏草、巴西蘑菇等。
因此我们认为糖尿病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服用“恒寿堂”红樟芝,不仅能使糖尿病得到辅助治疗还可以确保肝脏的长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