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练习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 细胞核内含有什么物质?答: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包含遗传物质DNA。

3. 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是进行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

【练习二: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哪里?答: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2. 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答:光合作用需要光、水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答: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氧气。

【练习三:遗传和变异】1.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个部分?答: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2. 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答: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 什么是基因突变?答: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变化的现象。

【练习四:生态系统】1.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整体。

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答: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是什么?答: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

【练习五:人体生理】1.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答: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组成。

2.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答:人体的呼吸系统通过呼吸运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完成气体交换。

3. 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哪些部分?答: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结束语:通过以上练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的主要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知识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的答案内容预览:《生物入侵者》同步训练1.本文是一篇________说明文,是按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的。

2.名词解释。

生物入侵者: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说明方法不同于其他各项的一项是()A.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B.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C.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D.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一)语段点将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

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1.解释词语。

①归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藩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啸聚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作诠释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文意。

八年级上生物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生物练习册答案

第二节常见病及其预防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一道又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炎症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细胞和抗体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二)单项选择题1、病原体是指( B )。

A.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能够传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C.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D.垃圾、废物和污水等2、李明每天锻炼身体,还接种各种疫苗,请你判断其目的是( C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D.上述三个选项都正确3、医生让患肺结核的病人在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目的是( A )。

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D.研究结核杆菌4、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A )。

握手,共进午餐B.无保护性接触C.共用针筒注射毒品D.患病母亲分娩胎儿5、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C )。

A.为婴幼儿注射百白破B.给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6、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细胞相当于(A )。

B.抗体C.一种酶D.生长激素7、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能产生针对麻疹病原体的(C)。

A.抗原B.吞噬细胞抗体D.溶菌酶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B )。

A.皮肤的保护作用抗体的杀菌作用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黏膜的屏障9、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D )。

A.扁桃体B.淋巴结C.脾胰腺10、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C )。

A.乙型肝炎B.狂犬病心肌炎D.肺结核11、下列不良生活方式中,与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是( C )A.常吃油炸食品B.喜喝烈性酒吸烟D.喜吃高脂肪食品(三)问答题1、下面是一组关于免疫的日常生活问题,请分析回答。

2020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恒温动物B.都有羽毛C.都有汗腺D.都有翅膀1.同学们在秋游中发现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的特征是()A.用肺呼吸B.头部后面有颈C.产大型的硬壳卵D.能在陆地上爬行1.小明将六种生物依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下,他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Ⅰ组水螅、蜈蚣、蚯蚓Ⅱ组燕子、蟾蜍、乌龟A.脊椎骨的有无B.体温是否恒定C.受精方式的不同D.生殖方式的不同1.有的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海带、地钱和肾蕨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A.有根或无根B.有种子或无种子初中生物资源C.水生或陆生D.有果实或无果实1.下列植物中,能产生种子,但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的是()A.向日葵B.玉米C.油松D.水绵1.生物种类繁多,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D.分类等级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1.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界B.门C.属D.种1.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①体表有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生,卵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④⑤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表被毛,有于吸引异性和求偶B.胎生可以提高产仔数量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D.所有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1.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高和最低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门、界B.界、科C.纲、种D.界、种1.下列分类单位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种、科、属、目、纲、门、界B.种、属、目、科、纲、门、界C.种、属、科、目、纲、门、界D.属、种、科、目、纲、门、界二、填空题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另一类是动物.1.乌贼俗称墨鱼(因能释放墨汁和类似鱼的游泳方式),但不是鱼,而是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参考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参考答案[1]〕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基础练习1.C2.D3.B4.A5.D6.D7.B8.B9.C 10.C能力提高11.D 12.B13.口口腔肠口肛门14.人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15(1)口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2)触手捕食(3)刺细胞射出刺丝,注射毒液(4)芽体新的水螅拓展练习16.(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基础练习1.B2.A3.C4.A5.D6.C7.A8.B9.D 10.D能力提高11.B 12.B13.肌肉刚毛体壁 14.(1)雄虫雌虫(2)人体小肠内(3)受精卵(4)受精卵蛔虫卵感染性(5)饮食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和管理好粪便15.(1)口体节环带刚毛(2)前此端有口和环带(3)不灵敏灵敏拓展练习16.(1)使蚯蚓能正常呼吸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2)粗糙的纸板上在粗糙表面,刚毛能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A6.B7.C8.D9.A 10.C能力提高11.B 12.A13.A—e B—c C—d D—a E—b14.(1)翅上有网状翅脉,加强了翅的坚固性;此外还有翅斑,增加了翅的强度(2)肌肉(3)神经系统15.B 贝壳钝圆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前端 A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拓展练习16.(1)B试管中的蝗虫窒息而死,A试管中的不会死(2)蝗虫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气体进入体内的门户,位于胸腹部第四节鱼基础练习1.C2.B3.A4.D5.C6.A7.A8.B9.C 10.C能力提高11.C 12.A13.鳃鳃丝红毛细血管14.氧气二氧化碳动脉静脉15.(1)水的阻力(2)上深下浅(3)侧线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4)②拓展练习16.(1)活体(2)直接观察模拟(3)缺少对照(4)控制前进方向,产生前进动力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D6.C7.C8.B9.D 10.C能力提高11.B 12.C13.肺皮肤干燥14.白绿(或草绿)环境敌害保护拓展练习16.(1)人类对青蛙的捕杀;杀虫剂或生产生活污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活环境的改变等。

八上生物配套练习册人教答案

八上生物配套练习册人教答案

八上生物配套练习册人教答案八年级上册生物配套练习册人教版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C. 细胞质、线粒体、核糖体D.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2.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C)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 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C.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生态系统D. 细胞→植物体→组织→器官3.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D)A.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的基础B.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复制加倍C. 细胞分裂后,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D. 细胞分裂后,两个新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二、填空题4.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____和____。

细胞壁,液泡5.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发育过程中,____逐渐出现差异,最终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细胞的形态、结构三、判断题6. 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7.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也随之加倍。

(√)四、简答题8. 简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五、实验题9.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步骤是什么?(1)取洋葱表皮,用镊子撕取一小块。

(2)将撕取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3)用碘液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晰。

(4)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练习,同学们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以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入探索生物学的奥秘,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注意:以上内容为虚构,仅供练习使用。

实际的练习册答案请参考官方教材或教师指导。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基础练习1.C2.D3.B4.A5.D6.D7.B8.B9.C 10.C水平提升11.D 12.B13.口口腔肠口肛门14.人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15(1)口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2)触手捕食(3)刺细胞射出刺丝,注射毒液(4)芽体新的水螅拓展练习16.(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实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基础练习1.B2.A3.C4.A5.D6.C7.A8.B9.D 10.D水平提升11.B 12.B13.肌肉刚毛体壁 14.(1)雄虫雌虫(2)人体小肠内(3)受精卵(4)受精卵蛔虫卵感染性(5)饮食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和管理好粪便15.(1)口体节环带刚毛(2)前此端有口和环带(3)不灵敏灵敏拓展练习16.(1)使蚯蚓能正常呼吸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2)粗糙的纸板上在粗糙表面,刚毛能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A6.B7.C8.D9.A 10.C水平提升11.B 12.A13.A—e B—c C—d D—a E—b14.(1)翅上有网状翅脉,增强了翅的坚固性;此外还有翅斑,增加了翅的强度(2)肌肉(3)神经系统15.B 贝壳钝圆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前端 A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拓展练习16.(1)B试管中的蝗虫窒息而死,A试管中的不会死(2)蝗虫靠气管实行气体交换,气门是气体进入体内的门户,位于胸腹部第四节鱼基础练习1.C2.B3.A4.D5.C6.A7.A8.B9.C 10.C水平提升11.C 12.A13.鳃鳃丝红毛细血管14.氧气二氧化碳动脉静脉15.(1)水的阻力(2)上深下浅(3)侧线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4)② 拓展练习16.(1)活体(2)直接观察模拟(3)缺少对照(4)控制前进方向,产生前进动力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D6.C7.C8.B9.D 10.C水平提升11.B 12.C13.肺皮肤干燥14.白绿(或草绿)环境敌害保护拓展练习16.(1)人类对青蛙的捕杀;杀虫剂或生产生活污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活环境的改变等。

(整理)人教版生物八上练习册答案.

(整理)人教版生物八上练习册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基础练习1.C2.D3.B4.A5.D6.D7.B8.B9.C 10.C能力提高11.D 12.B13.口口腔肠口肛门14.人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15(1)口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2)触手捕食(3)刺细胞射出刺丝,注射毒液(4)芽体新的水螅拓展练习16.(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基础练习1.B2.A3.C4.A5.D6.C7.A8.B9.D 10.D能力提高11.B 12.B13.肌肉刚毛体壁14.(1)雄虫雌虫(2)人体小肠内(3)受精卵(4)受精卵蛔虫卵感染性(5)饮食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和管理好粪便15.(1)口体节环带刚毛(2)前此端有口和环带(3)不灵敏灵敏拓展练习16.(1)使蚯蚓能正常呼吸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2)粗糙的纸板上在粗糙表面,刚毛能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A6.B7.C8.D9.A 10.C能力提高11.B 12.A13.A—e B—c C—d D—a E—b14.(1)翅上有网状翅脉,加强了翅的坚固性;此外还有翅斑,增加了翅的强度(2)肌肉(3)神经系统15.B 贝壳钝圆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前端 A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拓展练习16.(1)B试管中的蝗虫窒息而死,A试管中的不会死(2)蝗虫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气体进入体内的门户,位于胸腹部第四节鱼基础练习1.C2.B3.A4.D5.C6.A7.A8.B9.C 10.C能力提高11.C 12.A13.鳃鳃丝红毛细血管14.氧气二氧化碳动脉静脉15.(1)水的阻力(2)上深下浅(3)侧线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4)②拓展练习16.(1)活体(2)直接观察模拟(3)缺少对照(4)控制前进方向,产生前进动力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D6.C7.C8.B9.D 10.C能力提高11.B 12.C13.肺皮肤干燥14.白绿(或草绿)环境敌害保护拓展练习16.(1)人类对青蛙的捕杀;杀虫剂或生产生活污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活环境的改变等。

生物上册初二练习册答案

生物上册初二练习册答案

生物上册初二练习册答案第二节常见病及其预防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一道又一道防线。

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炎症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细胞和抗体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和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二)单项选择题1、病原体是指( B )。

A.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能够传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C.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 D.垃圾、废物和污水等2、李明每天锻炼身体,还接种各种疫苗,请你判断其目的是( C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D.上述三个选项都准确3、医生让患肺结核的病人在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目的是( A )。

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研究结核杆菌4、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A )。

握手,共进午餐 B.无保护性接触C.共用针筒注射毒品 D.患病母亲分娩胎儿5、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C )。

A.为婴幼儿注射百白破 B.给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6、在实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水准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细胞相当于( A)。

B.抗体 C.一种酶 D.生长激素7、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能产生针对麻疹病原体的( C )。

传染病名称感染病原体的名称2、在下列传染病和传播途径之间联线。

传染病名称传播途径二、拓展与思考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你应该如何与他相处呢?为什么?关心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患者实行正常的社交性往来,让艾滋病患者也融入社会之中。

因为科学研究已证实与艾滋病患者的社交性接触不会感染HIV病毒。

第三节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以下是三种药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人教版生物八上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上练习册答案

《知识与水平训练•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基础练习1.C2.D3.B4.A5.D6.D7.B8.B9.C 10.C11.D 12.B13.口口腔肠口肛门14.人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15(1)口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2)触手捕食(3)刺细胞射出刺丝,注射毒液(4)芽体新的水螅拓展练习16.(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实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基础练习1.B2.A3.C4.A5.D6.C7.A8.B9.D 10.D水平提升11.B 12.B13.肌肉刚毛体壁14.(1)雄虫雌虫(2)人体小肠内(3)受精卵(4)受精卵蛔虫卵感染性(5)饮食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和管理好粪便15.(1)口体节环带刚毛(2)前此端有口和环带(3)不灵敏灵敏拓展练习16.(1)使蚯蚓能正常呼吸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2)粗糙的纸板上在粗糙表面,刚毛能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A6.B7.C8.D9.A 10.C水平提升11.B 12.A13.A—e B—c C—d D—a E—b14.(1)翅上有网状翅脉,增强了翅的坚固性;此外还有翅斑,增加了翅的强度(2)肌肉(3)神经系统15.B 贝壳钝圆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前端 A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拓展练习16.(1)B试管中的蝗虫窒息而死,A试管中的不会死(2)蝗虫靠气管实行气体交换,气门是气体进入体内的门户,位于胸腹部第四节鱼基础练习1.C2.B3.A4.D5.C6.A7.A8.B9.C 10.C水平提升11.C 12.A13.鳃鳃丝红毛细血管14.氧气二氧化碳动脉静脉15.(1)水的阻力(2)上深下浅(3)侧线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4)②拓展练习16.(1)活体(2)直接观察模拟(3)缺少对照(4)控制前进方向,产生前进动力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D6.C7.C8.B9.D 10.C水平提升11.B 12.C13.肺皮肤干燥14.白绿(或草绿)环境敌害保护拓展练习16.(1)人类对青蛙的捕杀;杀虫剂或生产生活污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活环境的改变等。

2020年全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后练习(4)(含答案解析)230201

2020年全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后练习(4)(含答案解析)230201

2020年全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后练习(4)试卷考试总分:42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 下列关于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呼吸一次发生两次气体交换B.长骨轻而中空,有利于减轻飞行时的体重C.体温高而恒定D.气囊能进行气体交换2. 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变化分别是()A.都减少B.增加、减少C.都增加D.减少、增加3. 下列关于胎生、哺乳能提高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B.绝大多数胚胎在雌性体内的发育C.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D.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4. 如图是家鸽消化系统图,看图回答:(1)图中的3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2)图中的1内没有牙齿,这个特点有利于________。

(3)图中的8很长,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主要器官。

5. 海豚、鲸、海豹用________呼吸,胎生、哺乳,属于________动物,不属于鱼类;海龟也用________呼吸,卵生,是________动物.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23分)6. (5分)如图为几种鸟类的足,根据形态推测它们的栖息环境和食物。

7.(5分) 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行于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

下面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①身体呈________,可________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②前肢变成________,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________,可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腔肠动物ABE 扁形动物 ACDA .没有肛门;B .有刺细胞;C .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D .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E .身体呈辐射对称.2.如果一条小溪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淡水中,若水体受到污染,水螅无法存活,则采集不到水螅.3.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全为什么答:不安全.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枝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有可能会感染华枝睾吸虫病.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2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2.以下动物中, BEF 属于环节动物, ACD 属于线形动物.A.蛔虫;B.蚯蚓;C.小麦线虫;D.丝虫;E.蛭;F.沙蚕.3.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答:根据动物的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作出判断.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为什么答: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如果农田中没有了蚯蚓,农作物的生长有可能受影响.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2.下列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B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C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D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3.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腔肠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线形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节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4.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的相同点:均能保护动物内部柔软的器官.不同之处在于:软体动物的贝壳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限制了动物的运动能力;昆虫身体和附肢的外骨骼分节,可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外骨骼还可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5.在所有的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呢答:繁殖能力强;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感觉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应陆地生活;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的需求较小,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个体;等等.第四节鱼1.完成下面的图解.体形:流线型;体表特点:体表常有鳞片覆盖;呼吸器官:鳃;运动方式: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2.有些动物如“章鱼”“带鱼”“墨鱼”“鱿鱼”,名称里都有“鱼”字,它们都是鱼吗答:“章鱼" “带鱼”“墨鱼”“鱿鱼”等动物虽然名称里都有“鱼”字,但只有带鱼是鱼,章鱼、墨鱼、鱿鱼等都是软体动物,它们虽然也用鳃呼吸,但体内没有脊柱,体表没有鳞片覆盖,不是鱼.3.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尤1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 ,鱼便停止了浮头.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答: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鱼和藻类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小.这时,鱼因为缺氧,便出现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试图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天亮以后尤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 ,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的氧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得足够的氧,便停止了浮头现象.4.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请根据以下提示设计实验进行证明.提示: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 ,遇二氧化碳后,BTB 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 对鱼没有影响.答:当水流经鱼鳃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则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与流人鱼体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氧气量减少,二氧化碳量增加.实验设计方案:将鱼放在BTB 溶液中,由于BTB 溶液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 溶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到了溶液中.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1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 2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2.请将下列与青蛙、蜥蜴有关的叙述分别用线连起来.体表覆盖鳞片青蛙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蜥蜴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终生生活在陆地上3.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答: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较大,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4.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答:蛇虽然四肢退化,但身体表面覆有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符合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所以蛇是爬行动物.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句古诗对青蛙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为什么现在许多稻田里听不到蛙声了呢答:现在,许多稻田里都施用农药以防治害虫,保证水稻的产量,但却造成了环境污染,不利于青蛙的生存.另外,乱捕滥杀及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水域面积缩减,也使得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我们应当加大保护两栖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力度,禁止乱捕滥杀,重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的美景.第六节鸟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前肢变为翼是鸟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2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C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覆羽成翼⑥善于飞行 A .①③⑥; B .②③④; C .①②⑤;D .②⑤⑥.3.如果你注意观察家鸽或麻雀,会发现它们总在不停地找食吃.它们吃进去这么多东西,难道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吗答:不会.家鸽、麻雀等鸟似乎总是在不停地找食吃,这是因为鸟类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吃进大量食物才能保证能量供应.虽然吃进去很多食物,但是由于鸟的消化能力强,代谢快,吃进去的食物经消化后能很快吸收,残渣形成的粪便可通过短短的直肠迅速排出,因此不会因取食增加体重而影响飞行.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流线型 ,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这句话,较形象地描述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翼上有大型的羽毛,使鸟能振翅高飞;骨骼轻、薄、坚固,可减轻体重;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消化能力强、排泄快,可减轻体重;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可快速产能以补充飞行时的能量消耗,等等.第七节哺乳动物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BA 猎豹:B 响尾蛇;c 企鹅;D 大猩猩2下列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 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c 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 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3“鲸”.人们俗称“鲸鱼”.为什幺说“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答:虽然鲸生活在水中,形态上也与鱼有些相似,但是鲸是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因此属于哺乳动物.4我国洞庭湖区曾爆发过一场触目惊心的“人鼠大战” 想一想,鼠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人类应该怎样将有害动物的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答:鼠类的繁殖能力很强,若适宜鼠类生存的空间扩大,鼠类的天敌如猫头鹰、鼬、蛇的数量锐减,鼠类会大量繁殖,不注意防治的话,就有可能造成鼠害.控制有害动物的基本原则就是控制数量,降低它们的种群密度.就鼠害防治而言,一方面可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减少鼠类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保护好鼠类的天敌,维持生态平衡,从而控制鼠类数量.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2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2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②①②3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C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4.根据本节所学哺乳动物的运动的内容,推测鸟的胸肌的两端是否都附着在胸骨上为什么答:不是.如果鸟的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就无法使骨通过关节产生运动..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并与同学交流,看谁的概括更准确、更精练.答:提示: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学生说的话完全一样.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3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2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答: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婴儿的生存非常重要,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3从树丛到草间,从屋檐到墙角,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蛛网.这是蜘蛛的住所、通讯线路、交通要道、捕食陷阱、“餐厅”、“婚房”和育幼室.有人观察到,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答: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4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吗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答: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多.学习行为越多,适应性也越强,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意义.让学生举出自己观察到动物的各种生动有趣的实例,并在课堂上交流.第三节社会行为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利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可以诱捕相应的农业害虫.√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2某些动物群体有最占优势者,你能举出例子吗答:马、羊、鸡、狮等动物的群体中都有最占优势者.3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行为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答:虎是强壮的捕食者,它有能力孤军奋战获得食物.它的感官敏锐、行动敏捷,有足够的耐心和爆发力,取食时用的是伏击战术.虽然单独作战胜算的可能性小一些,可一旦胜利就能独自享用食物.狼的耐力好,但单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于虎.因此集群捕食是狼的优势,因为这要比孤军奋战取胜的概率大得多,但得到的食物需要大家分享.4除课文中介绍的动物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通讯请你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与同学交流.答:除蚂蚁外,许多动物都有通讯行为,如蜜蜂、猕猴、黑猩猩等.通讯行为在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单独生活的动物,在生殖期间也会进行信息交流,进行交配繁衍后代.5你能说出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有什么异同吗答:提示:相似之处是,社会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个体之间有信息交流;社会群体中有等级之分;等等.区别:人类社会要比动物群体复杂得多,如人类社会的行为受道德约束,由法律来规范;成员之间需通过复杂的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等.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2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2.有人说:如果地球上的蜜蜂消失了,地球上便不再有繁茂的植物,不再有众多的动物,也就可能不再有人的存在.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一定的道理呢为什么答: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些植物与蜜蜂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桃、李、苹果等植物就是靠蜜蜂来传粉繁衍后代的.如果没有蜜蜂,这些植物的传粉过程将会受阻,从而影响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他动物,人的生活也必定受到影响.3虫害给农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控制害虫,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如使用农药,或引入害虫的天敌.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好呢为什么答: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引入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是见效慢,适于在害虫未造成严重危害时使用.使用农药控制害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见效快,若害虫突然暴发时用这种方法比较有效.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高温灭菌的培养皿中一般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2由于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形成茵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2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CA干燥的皮鞋;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c潮湿的粮食堆;D.潮湿的沙土地.3.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你对这个实验结果怎样解释答:这个实验结果表明A、B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A细菌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而B细菌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说明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是不同的.4.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既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答: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泡菜发酵所需的乳酸菌能够在缺少氧的环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变为乳酸.第二节细菌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2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 × 2.下列细菌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C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B.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有直接的关系: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D.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3细菌分布广泛与它们的哪些特点有关答:细菌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分裂生殖有关;二是与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有关.在环境干燥、温度较低时,细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当芽孢落在适宜环境中,又能萌发为细菌,这样细菌就可以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了.细菌繁殖快,又能适应不良环境,因此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4.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如果在感冒时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答:我们每时每刻进行着呼吸,鼻腔黏膜上的黏液会将空气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粘住,口腔黏液内也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们咳嗽或打喷嚏时,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的水分很快蒸发,细菌等微小生物随着气流四处散布.如果这些细菌或其他微小生物有可能引起疾病,就会威胁到其他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每个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都要使用手帕或纸巾阻挡液滴扩散,而且避免冲人咳嗽或打喷嚏.第三节真菌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2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3蘑菇和霉菌一样,也是由大量菌丝构成的.√4霉菌、蘑菇等真菌属于原核生物.×2.下面描述的是细菌和真菌的一些特征,请将属于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区分开,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①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⑧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3.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为什么霉菌容易在这些物品上生长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答: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提供了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霉菌容易生长.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 3一些细菌生活在牛、羊胃肠内,不但不引起牛、羊患病,还对牛、羊有好处.√ 2.细茵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B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3.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为什么答:豆科植物的根上长有根瘤,根瘤中生活着固氮菌,它们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高.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元素,当植物得到大量氮元素时一般生长得就好.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使土壤中氮元素增多,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4.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呢答: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之间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有利,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不利,但是细菌和真菌或寄生生活或与动植物共生,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真菌或细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 2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2下列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B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C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D 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3有些化学物质能把食物中的细菌杀死,防止食物腐败,这些物质称为防腐剂.近年来,科学家证实食用过多的防腐剂对健康有害,因此,要少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注意查看所买食品包装上的说明,看看使用了哪些防腐剂.答: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从而延长保存期.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为了保存较长时间,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国家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亚硝酸盐、二氧化硫、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第五章病毒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2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2.完成下面的图解.3.有哪些病毒会使人或动植物患病略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1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生理功能.√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请你试着分析一下科学家这么做的原因.答:因为与根、茎、叶相比,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比较稳定,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植物之间的进化和亲缘关系.3.试就下表中每一项特征,写出相应的植物或动物类群名称,并分别举例写出1~3种植物或动物的名称.第二节从种到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基础练习1.C2.D3.B4.A5.D6.D7.B8.B9.C 10.C能力提高11.D 12.B13.口口腔肠口肛门14.人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15(1)口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2)触手捕食(3)刺细胞射出刺丝,注射毒液(4)芽体新的水螅拓展练习16.(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基础练习1.B2.A3.C4.A5.D6.C7.A8.B9.D 10.D能力提高11.B 12.B13.肌肉刚毛体壁 14.(1)雄虫雌虫(2)人体小肠内(3)受精卵(4)受精卵蛔虫卵感染性(5)饮食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和管理好粪便15.(1)口体节环带刚毛(2)前此端有口和环带(3)不灵敏灵敏拓展练习16.(1)使蚯蚓能正常呼吸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2)粗糙的纸板上在粗糙表面,刚毛能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基础练习1.A2.C3.C4.B5.A6.B7.C8.D9.A 10.C能力提高11.B 12.A13.A—e B—c C—d D—a E—b14.(1)翅上有网状翅脉,加强了翅的坚固性;此外还有翅斑,增加了翅的强度(2)肌肉(3)神经系统15.B 贝壳钝圆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前端 A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020年人教版生物八上《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生物八上《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的特征是()A.细菌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无细胞结构C.细胞内没有叶绿体D.通过孢子生殖繁殖后代2.下列关于生物体细胞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内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B.植物根的成熟区细胞内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C.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叶绿体D.酵母菌的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没有叶绿体3.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配制培养基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③将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④高温灭菌冷却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4.下列对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配制培养基B.配制好的培养基不进行高温灭菌就可以直接接种C.琼脂是制作培养基的常用材料之一D.接种后要将培养基放在恒温的培养箱中或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5.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要完成步骤③,需要在何种条件下进行( )A.高温高压B.冰箱保存C.适宜温度D.以上选项都正确6.蘑菇和细菌的生殖方式分别是()A.孢子生殖、出芽生殖B.营养生殖、分裂生殖C.孢子生殖、分裂生殖D.出芽生殖、分裂生殖7.小明在检测教室内的细菌和真菌时,所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你帮他指出哪是细菌的菌落( )A.菌落大,呈青绿色B.菌落大,呈黄褐色C.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D.菌落大,呈绒毛状8.下列有关细菌与真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B.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都是用来繁殖后代的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物膜中充当分解者,促进物质循环D.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是共生体,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9.噬菌体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遗传物质10.下列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的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D.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11.最先发现细菌的人和发现青霉素的人分别是()①荷兰的列文·虎克②法国的巴斯德③英国的弗莱明④英国的珍尼·古多尔⑤瑞典的林奈A.②③B.①②C.①③D.⑤④12.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氧二、填空题13.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例如能引发扁桃体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大肠杆菌呈,小螺菌呈。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共28套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共28套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共28套新人教版)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B.运动器官发达 C.有吸附在肠壁上的结构 D.生殖器官发达 2.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3.下列动物中,经加工可食用的是( ) A.海蜇 B.珊瑚虫 C.涡虫 D.水螅4.在捕捉海蜇时,不小心就会被海蜇蜇伤,这是因为 ( ) A.海蜇的触手上分布着很多刺细胞 B.海蜇的外胚层含有毒素 C.海蜇的伞部有许多刺丝 D.海蜇的口能将人咬伤 5.日本血吸虫的成虫交配、产卵的场所是( ) A.人体内 B.水中 C.钉螺内 D.无法确定 6.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 ) A.沼螺 B.钉螺 C.蜗牛 D.鱼 7.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腔肠动物 B.身体呈两侧对称 C.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D.体表有刺细胞探究创新★8.下图为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捕食作用的是[ ] 。

(2)刺细胞是由[ ] 细胞分化形成的,其内大多藏着和。

(3)在营养条件好,水温适宜时,体壁向外突起,形成[ ] ,其逐渐长大后与母体脱离,独立生活。

(4)消化腔是由[ ] 围成的空腔,吃进去的食物在腔内被[ ] 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 ] 排出。

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 1.B 2.C 3.A 4.A 5.A 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在人体内完成交配、产卵后,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钉螺体内,并进一步发育,之后从钉螺体内逸出,进入水中,钻入人体皮肤,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

6.B 7.B 8.答案(1)①触手(2)③外胚层刺丝毒液(3)⑥芽体(4)④内胚层④内胚层②口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 1.蛔虫区别于绦虫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 A.寄生 B.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C.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 D.繁殖能力强 2.下列动物不是营寄生生活的是( ) A.蛔虫 B.绦虫 C.血吸虫 D.涡虫3.下列动物对人类有益的是( ) A.蛔虫 B.血吸虫 C.绦虫 D.蚯蚓 4.蚯蚓的刚毛可以协助( ) A.运动 B.呼吸 C.御敌 D.生殖 5.蚯蚓的身体分节,它的体节的作用是( ) A.传递营养 B.使运动灵活,转向方便 C.排泄方便 D.保持体温恒定 6.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条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根据动物类群的特征填写选项,腔肠动物的特征为有刺细胞、身体呈辐射对称、没有肛门;扁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扁平、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2.若一条小溪不能采集到水螅,可能是因为水体受到污染,水螅无法存活。

3.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不安全,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枝睾吸虫的幼虫,有可能会感染华枝睾吸虫病。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判断说法是否正确,线形动物不都是寄生的,蚯蚓的运动不仅仅靠刚毛完成。

2.环节动物包括沙蚕、蛭和沙蚕;线形动物包括蛔虫和丝虫。

3.区分动物是否为环节动物或线形动物,可根据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判断。

4.下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因为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

如果农田中没有蚯蚓,农作物的生长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判断说法是否正确,软体动物不都生有贝壳,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也分节。

2.正确的叙述是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3.连接动物类群与对应特征的线为:腔肠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线形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节肢动物的身体不分节,但体表有角质层。

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都能保护动物的内部器官,但不同之处在于软体动物的贝壳限制了动物的运动能力,而昆虫的外骨骼分节,使得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同时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

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这与它们繁殖能力强、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感觉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体形较小等特征有关。

鱼的体形呈流线型,体表常有鳞片覆盖,呼吸器官为鳃,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虽然“章鱼”“带鱼”“墨鱼”“鱿鱼”等动物名称里都有“鱼”字,但只有带鱼是鱼,其他都是软体动物,它们虽然也用鳃呼吸,但没有脊柱和鳞片覆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基础练习
1.C
2.D
3.B
4.A
5.D
6.D
7.B
8.B
9.C 10.C
水平提升
11.D 12.B
13.口口腔肠口肛门
14.人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
15(1)口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2)触手捕食
(3)刺细胞射出刺丝,注射毒液(4)芽体新的水螅
拓展练习
16.(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
慢慢形成的
(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
(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
(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实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基础练习
1.B
2.A
3.C
4.A
5.D
6.C
7.A
8.B
9.D 10.D
水平提升
11.B 12.B
13.肌肉刚毛体壁 14.(1)雄虫雌虫(2)人体小肠内(3)受精卵(4)受精卵蛔虫卵感染性(5)饮食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和管理好粪便
15.(1)口体节环带刚毛(2)前此端有口和环带(3)不灵敏灵敏拓展练习
16.(1)使蚯蚓能正常呼吸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
(2)粗糙的纸板上在粗糙表面,刚毛能起到支撑作用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基础练习
1.A
2.C
3.C
4.B
5.A
6.B
7.C
8.D
9.A 10.C
水平提升
11.B 12.A
13.A—e B—c C—d D—a E—b
14.(1)翅上有网状翅脉,增强了翅的坚固性;此外还有翅斑,增加了翅的强度
(2)肌肉(3)神经系统
15.B 贝壳钝圆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前端 A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