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合集下载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

主要病变是结肠粘膜出现溃疡及化脓性炎症.以急起的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夏秋季节发病率有明显升高.在环境卫生差及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易于流行.早在汉以前的中医著作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由于当时科学检测手段的限制.对病原体的认识尚停留在早期阶段.因此,当时痢疾的概念包括一切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脓血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

在这些疾病过程中,如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中医都诊断为痢疾并按痢疾辨证施治。

因此,在事实上,中医痢疾的概念大于西医痢疾的概念。

[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大多数为1—3天。

临床表现因正气强弱及感邪多少而不同。

轻者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呈粘液便。

多数患者表现为急起的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严重者壮热烦渴、神昏、抽搐或惊厥、痢下鲜紫脓血等。

细菌性痢疾按照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两大类。

临床统计,急性菌痢约占75.~9095以上,根据感邪种类及病情轻重不同.又可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和寒湿痢三种。

其中最常见的是湿热痢.主要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并伴有典型的湿热征象,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脘腹痞闷、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若热重于湿,可以出现身体烦渴、痢下赤多白少.甚至痢下鲜红;若湿重于热.则口不渴或渴不欲饮,痢下白多赤少,或纯下白冻.疫毒痢除了强调痢疾的传染性强并有流行趋势外,在菌痢的证候类别中,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所感邪气的毒力强,临床症状严重。

表现为急起的畏寒、壮热、烦渴、头痛,甚至抽搐、惊厥、昏迷、腹痛.里急后重严重,痢下鲜紫脓血,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或疾。

若救不及时,则出现闭脱二证,以致最后阴阳离绝。

这是痢疾最为危急的证候。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鉴别诊断
2.中毒型菌痢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 1 ) 其他细菌所致感染性休克 血及 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致病菌。 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致病菌。 (2)乙脑 脑脊液检查符合中枢神经 系统病毒性感染的改变,而粪便检查无异 常。
鉴别诊断
3.慢性菌痢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结肠癌及直肠癌 此类病人继发肠道 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但常伴进 行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 行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等 有助于鉴别。 有助于鉴别。 (2)慢性血吸虫病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 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大便孵化 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3)克罗恩病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 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脆弱 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病原学
痢疾杆菌 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无鞭毛杆菌。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将本菌分为4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将本菌分为4群47 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有12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有12个血清型; B群-福氏志贺菌有16个血清型; 福氏志贺菌有16个血清型; C群-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D群-宋内志贺菌只有1个血清型。 宋内志贺菌只有1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群以B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群以B群福氏为主,痢疾杆 菌各群、型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 菌各群、型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 主要因素。A 主要因素。A群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志贺毒 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起严 重的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学】第十八章 传染病

【病理生理学】第十八章 传染病
起始病灶
病变性质 播散方式 病程
原发性肺结核病 初次 儿童 原发综合征
上叶下部, 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渗出和坏死为主 淋巴道或血道 短,大多自愈
继发性肺结核病 再次 成人 病变多样,新旧并 存较局限 肺尖部
肉芽肿形成和坏死 支气管 长,需治疗
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
肺内原发病灶 再感染灶 肺门干酪样坏死灶 肺外结核病灶
干酪性肺炎
浸润型肺结核 急慢性空洞
干酪性肺炎
干酪样坏死 大叶性 小叶性
左图显示肺内有多个 干酪性坏死病灶,部 分坏死物质溶解,形 成空洞
结核球
• 定义: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 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 又称结核瘤
• 部位:位于肺上叶,多个或单 个,直径2-5cm
• 成因: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 坏死灶纤维包裹;空洞引流支 气管阻塞致空洞被干酪样坏死 物质充填;多个结核病灶融合
大小不一
肺外器官结核病
• 肠结核病 • 结核性腹膜炎 • 结核性脑膜炎 •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 • 骨与关节结核病 • 淋巴结结核病
肠结核病
原发性肠结核病
• 小儿多见 • 饮用含结核杆菌的牛奶或乳制品 • 形成肠原发综合征(肠的原发性结核性溃疡、结核性淋巴
管炎、肠系膜淋巴结炎)
继发性肠结核病
• 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反复咽下含菌痰液 • 病变部位:回盲部 • 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
死及渗出性病变 • 病程长,成人多见
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 肺门、纵膈、支气管旁淋巴 结干酪样坏死破溃,结核杆 菌由胸导管回流,经静脉入 右心,沿肺动脉播散到两肺
• 肉眼:肺表面和切面可见灰 黄或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
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 多见于成人 • 肺外结核杆菌间歇性入血 • 病变以增生性改变为主 • 病程较长,病变新旧交替,

【学习】第二节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学习】第二节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 现。 混合型:休克型与脑型两种表现。
急性发作型 半年内有菌痢病史,由于某种诱因引起急性菌痢样症状。
慢性菌痢
慢性迁延型 慢性隐匿型
急性菌痢发作后,迁延不愈,常有腹痛、腹泻,或与便秘交替 出现。
1年内有急性菌整理痢课件史,现无症状,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以上两种表现同时出现,病情凶险。
整理课件
(二)慢性期: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 发生机制: 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②耐药菌株感染,福氏菌感染易导致慢性; ③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低下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
状态 ④原有慢性病如慢性肠道疾病、慢性胆囊炎、肠
寄生虫病等。
整理课件
慢性菌痢分型: ○慢性迁延型:最常见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痢疾史
整理课件
④粪便: ◆量多,暗红色果酱样血便,有腥臭, ◆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雷-结晶体,
有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⑤乙状结肠镜检:
肠粘膜大多正常 有散在溃疡 边缘深切 周围有红晕
整理课件
2.慢性菌痢:要鉴别的疾病有: ◆结肠癌及直肠癌 ◆慢性血吸虫病
整理课件
3.中毒型菌痢: (1)休克型:◆应与败血症、休克型流脑鉴别
内毒素
肾上腺髓质、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
网状内皮系统
结肠黏膜炎症、 坏死、溃疡
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 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
腹痛、腹泻、 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整理课件
畏寒、发热 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二、护 理 评 估
1
流行病学资料
2
身体状况
3
心理-社会状况
4
辅助检查
5
治疗要点
整理课件

细菌性痢疾概述

细菌性痢疾概述
• 细菌性痢疾主要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根据肠道炎症的特征和临床经过可分为三种类型。 • 1.急性细菌性痢疾 病变初期为肠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表现为粘液腺分泌亢进,粘膜充血、水肿、嗜中性
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病变进一步发展成假膜性炎症。 • 大体观察:假膜(图10-6)呈糠皮样,灰白色。假膜溶解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溃疡,很少累
及粘膜肌,严重者可融合成较大溃疡,可深达肌层。 • 组织学观察: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并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图10-7)。坏死组织与纤维素、红细胞、炎细
胞及细菌凝集呈灰白色假膜。大约发病一周左右,粘膜上皮再生修复,不形成明显瘢痕,少数大而深的溃 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但很少引起肠狭窄。
二、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 2.慢性细菌性痢疾 多由急性痢疾转变而来,肠道病变为有些粘膜溃疡愈合,有些则继续扩大或发生新的 溃疡,新旧病变常交替出现。慢性溃疡较急性溃疡深,可达肌层,其边缘的粘膜常过度增生并形成息肉。 肉芽组织和纤维瘢痕形成,使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甚至引起肠狭窄。
• 患者表现腹痛、腹泻或便秘,常带有粘液或少量脓血。在急性发病期,则可出现急性痢疾的症状。少数病 人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成为痢疾的传染源。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简称菌莉。以夏、秋季最为多见, 多为散发性,有时也可引起流行。儿童发病率较高。患者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样血便、 头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菌,依据其抗原结构不同分为四种, 即福氏菌、鲍氏菌、宋氏菌 • 和志贺菌。我国主要是福氏和宋氏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随

病理学丨细菌性痢疾

病理学丨细菌性痢疾

病理学丨细菌性痢疾
多发于儿童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引起,累及结肠为主,夏秋季多见。

痢疾杆菌主要有四种类型:福氏菌、鲍氏菌及宋内氏菌、志贺氏菌,均产生内毒素。

其中以志贺氏菌毒性最强,还可产生外毒素,但我国常见的是福氏菌。

1病理变化病变部位主要发生于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严重病例,回肠下段以后的肠段均受累。

2类型
(1)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发生在肠道,过程可以总结如下:起初呈急性卡他性炎→假膜性炎→溃疡形成→愈合形成浅表瘢痕。

卡他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粘液分泌亢进,粘膜充血及炎性细胞的浸润。

假膜性炎粘膜表层坏死,以及大量纤维素渗出,渗出的纤维素与炎性细胞、细菌一起形成假膜。

此为本病特征性病变,假膜首先出现于粘膜皱襞顶部,呈糠皮状,后期可融合成片。

愈合期形成的浅表瘢痕一般不引起梗阻。

(2)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

多从急性菌痢转变而来。

其中福氏菌感染的患者转为慢性者较多。

病变反复发作,溃疡底部可有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可造成肠腔狭窄。

慢性患者常为传染源。

(3)中毒性菌痢:是细菌性痢疾最严重的类型。

可引起中毒性休克。

特点:①多见于2~7岁儿童;②由毒力低的痢疾杆菌引起;③肠道病变轻;④起病急骤,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3临床表现
毒血症可引起发热、头痛和乏力、白细胞增多。

肠痉挛可有腹痛、腹泻症状。

炎症刺激直肠壁,可有里急后重和排便频繁,大便初为粘液便,然后可转为粘液脓血便,偶尔排出假膜。

严重者可有电解质紊乱或休克。

细菌性痢疾讲课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讲课PPT课件
遵医嘱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建议多食用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食物。 休息与运动:适当休息,逐渐增加运动量,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06 细菌性痢疾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洁和消毒。
疫苗接种:根 据当地疫情和 卫生部门建议, 及时接种相关
疫苗。
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饮用不洁水源,加强饮食卫生监管等。
控制手段: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加强疫情报告和监测 等。
治疗方法:根据病情采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包括腹 痛、腹泻、发热和排粘液脓血便等。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如粪便培养阳性或粪便镜检发现白细胞 和红细胞等,可确诊细菌性痢疾。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腹泻病相鉴别,如 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
病情严重度:细菌性痢疾的病情严重度与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治疗情况等因素 有关。
03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老年人更为易感 流行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更为常见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粪口 传播,通过食用 被细菌污染的食 物或水传播
易感人群:无特 异性,所有人群 均易感,但儿童、 老年人、身体虚 弱者和免疫功能 低下者更容易感 染
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定期 记录患者体温、 脉搏等指标,评 估病情状况。
饮食护理:给予 患者易消化、高 营养的食物,避 免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

病理学-细菌性痢疾

病理学-细菌性痢疾
失鹽,血漿丟失
預後:
1-2周內大多痊癒,少數轉為慢 性。
2.中毒性菌痢:
特點:
① 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狀嚴重, 而腸道病變不明顯。
② 多見於2-7歲體質較好的兒童。 ③ 腸道病變輕,僅表現為卡他性
炎或濾泡性炎。 ④ 臨床上無明顯腹痛、腹瀉及膿血
便。
3.慢性菌痢
定義:菌痢病程超過兩個月以上 者稱為慢性菌痢。
潰瘍 癒合可有淺表疤痕。
菌痢 假膜 性炎 (假膜)
假膜 被膽 汁染 成黃 綠色
假膜
淺表 潰瘍
臨床上:
① 發熱、頭痛、無力、食欲↓、WPC↑—— 毒血症
② 腹痛、腹瀉——腸管蠕動亢進、痙攣。 ③ 粘液、膿血便: ④ 裏急後重、排便次數多——炎症刺激神
經末梢及肛門括約肌 ⑤ 電解質紊亂、休克——排便多,失水、
三、病理變化及臨床病理聯繫:
主要病變部位:大腸,尤其是乙狀 結腸及直腸。
以腸道病變、全身變化、及臨床經 過不同分三種:
1.急性菌痢:
早期:大腸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 病變進一步發展:
成為本病特徵性的假膜性炎。来自病變進一步發展: 腸粘膜表層壞死,大量纖維素滲
出→假膜性炎→假膜可脫落形成大 小不一、形態不規則的地圖狀淺表
福氏菌感染轉為慢性者為多。
細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一、概述:
①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大腸粘膜纖 維素性炎的腸道傳染病。
②全年均可發病, 以夏秋季多見。
③臨床表現為:發熱、腹痛、腹瀉、
粘液膿血便、裏急後重。
二、病因及傳染途徑
病原菌: 痢疾桿菌 傳染原: 病人及帶菌者 傳播途徑: 糞口傳染。 發病機理:見下頁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53
鉴别诊断
3.其他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非志贺菌如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邻单 胞菌、气单胞菌等也可引起痢疾样症状,鉴别有 赖于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病原菌。
4.病毒性肠炎 多见于婴幼儿,以稀便或水样便 为主,无里急后重,大便常规(一)。
54
鉴别诊断
4、鼠伤寒 大便奇臭性状多变,大便培养鼠 伤沙门氏菌阳性。 5、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急性起病,全身 中毒症状重,有发热、剧烈腹痛、腹胀、 呕吐、鲜血或暗红色血水便,易休克。腹 部X线可见液平、肠壁增厚、肠壁积气。
24
病理表现

乙状结肠病理损害
乙状结肠菌痢病理表现
25
细菌性痢疾:肠镜
26
病理表现
结肠粘膜表层坏死并有白细胞 结肠粘膜表面有 和纤维
素性渗出物
溃疡
27
细菌性痢疾--肠粘膜
28
细菌性痢疾之溃疡
29
病理
慢性型肠粘膜苍白、肿胀、增厚, 溃疡深或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引起粘 膜萎缩或肠狭窄。
中毒型菌痢肠道病变轻微,主要 病理改变以脑、心、、肺、肝、肾等 脏器的弥漫充血水肿为 主,有细胞变 性、点状出血。
57
鉴别诊断 (2)、乙脑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 常在发病后1-2天后出现:惊厥、昏迷、 呼吸衰蝎 体检:脑膜刺激症(+); 辅助检查:大便常规(-)csf-RT异常
58
鉴别诊断
慢性菌痢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结肠癌及直肠癌 此类病人继发肠道感 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但常伴进行 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等有 助于鉴别。 (2)慢性血吸虫病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大便孵化 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3)克罗恩病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 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乙状 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脆弱易出 血,有散在溃疡。

关于细菌性痢疾教学PPT课件

关于细菌性痢疾教学PPT课件

七、实验室检查
1.血象 急性期WBC(10~20)×109/L,N↑,慢性期 可贫血。
2.大便常规 黏液脓血便,无粪质,有大量脓细胞和 红细胞,少许吞噬细胞。
3.病原学检查 痢疾杆菌培养阳性,有助于菌痢确诊 。
4.免疫学及志贺菌核酸检查。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急性菌痢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 血便或黏液便,左下腹部压痛;慢性菌痢有急性菌痢 史,病程超过2个月;中毒性菌痢以儿童多见,有高热 、惊厥、意识障碍及呼吸、循环衰竭。
六、临床表现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
(1)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寒战、 头痛、头昏。 (2)肠道症状:腹痛、腹泻。大便每日十多次至 数十次,初为稀便,1-2日后转为黏液脓血便,伴有 里急后重。体检可有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3)其他: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2.轻型(非典型) 常无发热和脓血便。腹痛、腹泻轻,无 里急后重。
3.中毒型 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 体温可达40℃以上,全身毒血症状。根据中毒症状的主要 表现,又将中毒型菌痢分为三型:
(1)休克型:以中毒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2)脑型: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3)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的表现,最凶险,病死率很高。
(二)慢性菌痢 病程超过两个月称为慢性菌痢。 1.慢性迁延型 长期反复出现腹痛、腹泻。 2.急性发作型 慢性菌痢因进食生冷、受凉 而突然发病 。 3.慢性隐匿型 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Medrol® Family
甲泼尼龙
临床表现
高效安全
良好耐受
潜伏期1-2天。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起病急,高热伴畏寒, 继之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大便每日十次至 数十次,量少,初为稀便,可迅速转变为粘液 脓血便。体检有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2.轻型(非典型):全身症状轻,无明显 发热,肠道症状轻,排便次数较少, 粘液稀便, 常无脓血,腹痛轻,3-7天可愈。
Medrol® Family
甲泼尼龙
高效安全
良好耐受
3.中毒型(儿童多见): 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
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突然高热,高达40度以上,精神萎靡,频 发惊厥,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可无腹泻和 脓血便。 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休克型、脑型、混合型3型。 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此型较多见。 脑型(呼吸衰竭型):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表现为脑膜脑 炎,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混合型:最凶险的一型,死亡率很高。
Medrol® Family
甲泼尼龙


高效安全
良好耐受


以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 与溃疡为主要病变 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Medrol® Family
甲泼尼龙
病 原 学
高效安全
良好耐受
病原菌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无 鞭毛杆菌. ●痢疾杆菌分4群47个血清型 。 即 A群 志贺氏菌 B群 福氏菌 C群 鲍氏菌 D群 宋内氏菌 ●内毒素是主要致病因子,也可产生外毒素. ●本菌外界环境生存力强,温度越低存活时间越长,可生存1-2周 ;但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各种化学消毒剂也很敏感。 日光直接照射30分,56~60℃10min,煮沸2min即被杀灭.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换尿布之后。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这 些部位容易感染细菌,因此要避
免用手触摸。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用完的纸巾应立即丢弃,并洗
手。
饮食卫生
喝开水和吃熟食:喝开水和吃完全煮 熟的肉类、禽类和鱼类可以杀死细菌 。
保持餐具清洁:使用过的餐具应彻底 清洗干净,并定期消毒。
避免生食和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 这些食物可能含有有害细菌。
全球每年约有1.6亿病例,导致 约100万死亡。
在我国,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较 高,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更
容易流行。
流行因素
不良的卫生习惯:如 不洗手、不洁饮食等 。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如儿童、老人和身 体虚弱的人更容易感 染。
拥挤和不良居住条件 :这有助于细菌的传 播。
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摄入 。
详细描述
某地区突然爆发细菌性痢疾,短时间内病例数量激增,疫情迅速传播至周边地区。当地卫生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 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但控制效果不佳,疫情持续时间较长。
案例二:某患者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过程
总结词
及时治疗、症状缓解、预防复发
详细描述
某患者感染细菌性痢疾后,及时就医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给予抗菌药物和补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医嘱,按时服药和休息。经过 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顺利康复出院。为预防复发,医生建议患者保持
病原治疗
抗生素治疗
针对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 类、头孢菌素类等。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 高疗效。
并发症治疗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随病人粪便排除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经口 感染。如食物或饮用水被污染,则可引起食物型或水型爆发 流行。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 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 短,不同菌群及血清型间无交叉 保护性免疫,易反复感染。
流行特征 :终年散发,有明 显季节性,一般从5月开始 上升,8-9月达高峰,10月 以后逐渐减少。
b、脑型(呼吸衰竭型):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 型,病死率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其主要临 床表现。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 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甚至脑疝。早期可有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伴嗜睡或烦躁等不同程 度意识障碍,为颅内压增高、脑水肿早期临床 表现。晚期表现为反复惊厥、血压下降、呼吸 节律不齐等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不等大不等 圆,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明显加深, 直至昏迷。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 2.轻型 3.重型 4.中毒型
1、普通型
A、起病急,高热伴发冷寒战 B、明显肠道症状 C、大便量少,迅速变为粘液脓血便 D、多于1周左右痊愈,少数转为慢性
2、轻型
A、全身毒血症状轻 B、肠道症状轻 C、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 D、病程短3-7日痊愈,可转为慢性
3、重型
A、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者 B、急起发热,腹泻每天30次以上, 稀水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 C、后期可中毒性肠麻痹,严重者周 围循环衰竭,部分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4、中毒型
(1)、儿童多见 (2)、临床表现: a、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势凶险 b、高热达40。C以上 c、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 d、可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 e、肠道症状较轻
(3)分型
a、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较常见,以感 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①面色苍白,口唇或甲 紫绀;四肢湿冷,②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 20mmHg。③脉搏细数,心率快,心音弱。④ 尿少或无尿。⑤出现心肾功能不全及意识障碍。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 霍乱: 先泻后吐,无腹痛、里急后重

米泔水样便,培养见霍乱弧菌
42
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确诊需病原学证据 沙门氏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病毒性肠炎 产肠毒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副溶血性弧菌肠炎
43
•2.中毒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一)高热惊厥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中毒性肺炎 (四)重度中暑 (五)脱水性休克 (六)脑型疟疾
3
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 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 改变。因各型细菌毒力不同,临 床表现轻重各异。
4
病原学
病原菌:痢疾杆菌,属志贺菌属 革兰氏染色:阴性 无鞭毛 有菌毛,可粘附于肠粘膜上皮细胞 根据生化反应及抗原组成,可分成A、B、C、
D四群,47个血清型 各群、型之间无交叉反应
5
群 痢疾 福氏 鲍氏 宋内氏
症状
抵抗力 我国流行菌群
A 重,产生神 经毒素
B 易转慢性
弱 局部地区流行
较强
最多见
C
较少见
D 轻,呈不典 强 型发作
多见
6
群、型的划分对流行病学的意义: 调查传染源 判定复发与再感染 了解流行菌群菌型的变迁 菌苗制备 临床上以特异性血清作凝集反应加以定型
7
抵抗力: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 定抵抗力,其中以D群最强,B群次之, A群最弱。日光照射30分钟、加热至 60℃10分钟或100℃1分钟即可杀灭。

* 治疗及时恰当与否,影响预后
48
治疗

49
•(一)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营养。
2.病原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腹痛,里急后重感,腹泻每日 十数次至数十次,为左下腹压痛 量少,粘液脓血便,镜检有白细 胞及红细胞,可见吞噬细胞,便 培养有痢疾杆菌
腹痛轻,无里急后重, 腹泻每日数次,为右下 腹压痛 量多,果酱样便,有腥 臭,镜检白细胞少,红 细胞多,有夏-雷晶体, 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肠粘膜多正常,散在溃 疡,边缘深切,周围有 红晕
(一)急性菌痢
普通型:起病急,高热伴畏寒、寒战,腹痛、
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转为慢性。
轻型:全身毒血症状及肠道症状均较轻,亦可 转为慢性。
—中毒型: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
险,高热,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以严重
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 脑型(呼吸衰竭型):以脑实质损害表现为主。 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之表现,病死率很高。
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脱水、改善脑血管痉挛、应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 – 防治呼吸衰竭
(三)慢性菌痢
对症和支持疗法 - 病原治疗:根据细菌药敏试验,选择
联合应用2种不同类型抗菌药物,须1~3 个疗程。
- 局部灌肠疗法:应用药物保留灌肠 疗法,10~14d为一疗程。如效果好, 可重复应用。
预 防
腹痛、腹泻和脓血便
营养状况极差,尤其老年人或儿童 偶发生败血症
急性典型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
志贺菌释放内毒素 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机体对之敏感
产生强烈过敏反应
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 全身小血管痉挛导 致急性微循环障碍 内毒素损伤血管壁 引起DIC及血栓形成 加重微循环障碍
感染性休克和重要脏器衰竭 脑组织病变严重者引 起脑水肿甚至脑疝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又称 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
及里急后重为特征。
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渗出性炎症。
本病发病率高,多见于夏秋季。
病原学
痢疾杆菌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
菌,无鞭毛、荚膜。
粪便检查
乙状结肠镜 检查
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浅表 溃疡
中毒型菌痢
休克型:与败血症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等感染性休克鉴别 脑型: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
慢性菌痢
结肠癌及直肠癌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血吸虫病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
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病原治疗:根据菌株药物敏感情况选择用药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急性菌痢白细胞数增加,中性 粒细胞亦增加,中毒型菌痢可达(15~ 30)×109/L以上,慢性菌痢可有贫血。 --便常规:粘液脓血便,可见脓细胞或白 细胞、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 --便培养:检出志贺菌即可确诊。
--乙状结肠镜检查:可直接发现肠腔病变, 一般仅适用于慢性菌痢病人。
(二)慢性菌痢: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
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菌痢病史,出现急性菌痢 表现。 慢性迁延型:长期反复出现肠道症状及营养不良 表现。 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菌痢病史,无症状,但排 菌,有结肠病变。
诊 断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夏秋季节,有不洁饮食 史或接触史。 临床表现发热伴腹痛、腹泻、粘液脓血 便、里急后重等;中毒型菌痢病情进展 迅猛,高热、惊厥,于数小时内发生循 环和/或呼吸衰竭;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 个月而病情未愈。
依据抗原结构和生化特点,分为A(痢疾志贺
菌)、B(福氏志贺菌)、C(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4群,以及47个血清型。 我国目前以B群为主,D群有不断上升趋势, 近年局部地区A群有流行。
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 力,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各型志贺菌死亡裂解均释放内毒 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毒 素。 A群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 素、细胞毒素与肠毒素的作用。
流 行 病 学
• 传染源
— —
痢疾患者 带菌者
•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 亦可通过苍蝇或蟑螂污染食物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无巩 固免疫力,加之不同菌群以及不同血 清型间无交叉免疫,故易造成再感染
而反复多次发病。
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
发,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发病机制与 病理变化
(一)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 •细菌数量
•致病力
•人体抵抗力
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 大部分被胃酸杀死 少量细菌进入肠道 正常菌群+肠粘膜分泌型IgA拮抗 免疫力低下,细菌侵入肠粘 志贺菌释放外毒素 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繁殖 粘膜炎症反应+ 小血 病初的水样腹泻和神经系统症状 管循环障碍 肠粘膜炎症、坏死和溃疡 细菌被吞噬,很少侵入粘膜下层,亦不 侵入血流,极少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

氟喹诺酮类 复方磺胺甲噁唑(SMZco) 其它
(二)中毒型菌痢:本病凶险,应采取综
合抢救措施
一般治疗:同急性菌痢 病原治疗: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静脉 给予
对症治疗:控制高热与惊厥
循环衰竭的治疗:
--积极抗休克治疗:扩容,纠酸,血管活 性药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应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
鉴别诊断
急性菌痢
急性阿米巴痢疾:见表格。 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有流行病学特点。 其它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及肠套叠等。
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点 鉴别要点 病原及 流行病学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 急性菌痢 痢疾杆菌,流行性 有发热及毒血症状 急性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原虫,散发性 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状
应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管理传染源Hale Waihona Puke 彻底治疗和隔离病人及带菌者
切断传染源:做好“三管一灭” 保护易感人群
中毒型菌痢的发病机制
(二)病理解剖
• 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
最显著。
• 基本病理变化
急性期: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粘膜溃疡。 慢性期:肠粘膜水肿及肠壁增厚,息肉样增生及疤痕 形成。 中毒型菌痢:结肠病变轻,全身病变重。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1~2天(数小时 至7天) 临床上依据病程分急性与慢 性两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