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监督检查要点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监督检查要点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监督检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2c410e2af90242a895e543.png)
查看生产用水来源,查阅地下水水质检测报告
生产用水水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使用地下水不能提供水质合格检测报告。
5.生产加工过程控制
5.1关键工序控制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询问相关人员
1.是否按照工艺和配方进行生产;
2.是否对关键加工工序及质量控制点进行有效控制。
现场检查存放场所,了解处置措施,查阅相关记录
回收食品、变质食品等是否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处理,防止用于食品生产,并留有登记、处理记录。
1.回收食品、变质食品未及时处置或处置不符合要求;
2.没有登记、处置记录
8.3产品销售记录情况
查阅台账或票据
检查是否有销售台账,或者采取留存票据的形式,记录每批产品的销售去向。
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是否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
不了解有关原料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使用、回收食品处置等基本要求
6.3人员卫生防护情况
现场查看生产场所人员
1.操作人员是否保持个人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戴饰物、不喷洒香水,不在加工场所内吸烟和吐痰。
2.在食品加工操作时是否穿着洁净的工作衣、帽、鞋,头发置于帽内。
2.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供应商是否有相应资质。
1.未建立进货台账、建立台账未记录或记录不全;
2.未索取供应商相关资质,索取的检验报告与进货产品、批次不相符;
3.采购使用无证产品或未经登记的小作坊产品。
4.2原料肉进货查验情况
现场查看库房原料肉包装,查阅检验检疫证明核对
1.使用的原料肉是否有检验检疫证明;
1、部分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2、缺少部分设备,采用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方式替代。
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要点表
![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要点表](https://img.taocdn.com/s3/m/9254d32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d.png)
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要点表
1.生产场所卫生检查:检查生产场所的卫生状况,包括墙壁、地面、
天花板、设备、器具、容器、包装材料等是否干净整洁,是否存在污染、
异味等问题。
2.原材料检查:检查原材料的来源、质量、储存条件等是否
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变质、污染等问题。
3.生产工艺检查:检查生产工艺
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包括加工、制作、储存、运输等环节是否存在卫生问题。
4.产品质量检查:检查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包
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
5.包装标识检查:检查产品包装是否符
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包括包装材料、标识、说明书等是否清晰、准确、合法。
6.销售渠道检查:检查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否合法、规范,是否存在
假冒伪劣、过期等问题。
7.企业管理检查:检查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8.环境保护检查:检查企业的环境保护措
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污染环境的行为。
9.安全生产检查:检查企业的安
全生产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10.其他问题检查:根据实际
情况,对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
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f7311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d.png)
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食品加工小作坊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食品加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所需的重要补充,然而有限的生产经营场所、不规范的生产加工过程,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何保证食品加工小作坊规范化生产,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俨然成为市场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XX区食品加工小作坊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截止目前,XX区共有食品加工小作坊115家,其中白酒小作坊54家,粮食加工和肉制品加工小作坊各15家,菜籽油加工小作坊10家,其他豆制品、糖果、糕点等加工小作坊共计21家。
自2020年以来共注销白酒小作坊38家,3家食品小作坊被XX市市场监管局评为“名特优”小作坊。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硬件条件不容乐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分布广,流动性大,多数设施设备简陋、陈旧,卫生状况差。
从业人员多数以家庭形式组成,健康证过期状况较为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关食品生产知识,加工工艺落后,缺乏统一的标准,凭经验把握产品质量较为普遍。
二是质量管理相对薄弱: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抑或有制度却仅仅是应付检查。
基本不具备出厂检验设备、人员,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安全要求。
为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可能存在偷工减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假售假的风险。
二、监管中遇到的难题一是监管难。
目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较受欢迎,其具备的规模小、流动性大、季节性强、投入成本低等特点,无疑是目前疫情形势下创业者的首选。
然而其简陋的生产环境,粗劣的生产工艺,随性的人员结构,快餐式的作业方式等,必然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执法难。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在日常监管中发现风险隐患不能及时整改,或者无能力整改现象严重,特别是目前开展白酒小作坊专项整治后,被注销的小作坊自身的生产条件达不到办理生产企业的标准,可能会存在无证无照生产行为;因其利润低,立案查处后,执行难度大。
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督检查主要内容
![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督检查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b84dfc0a58da0116c1749c0.png)
被检查单位: 检查项目 乡镇 经营户 检查主要内容及要求
生产场所周围应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保 证不受污染源污染。 加工场所面积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放置设备、物 生产和加工 料和产品,加工场所布局应符合相应的生产加工流程要求,生食区与熟 场所要求 食区、原辅料和成品的存放场所应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生产场所与生活 (20分) 区应分离,生产场所不得设厕所。(原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
检查时间 : 评分标准
不符合要求,该小作坊不得分 生熟区不分,原辅料与成品存 放不分分别扣3分,生活区与生 产加工场所未隔离扣10分,生 产场所设厕所扣5分
检查问题记录
得分Βιβλιοθήκη 证照和 人员要求 (10分)
加工场所地面、墙面应平整,应采用水泥或瓷砖等硬质材料;墙壁应有高 墙面地面不符合要求扣5分,场 度不低于1.5m的墙裙,且平整,防止污垢积存,加工场所加工用具、设 所环境不整洁、物品摆放无序 扣5分 施、设备摆放整齐。 无营业执照扣3分,缺1个健康 有营业执照、小作坊登记证、健康证明、培训合格证 证明扣0.5分,培训合格证扣 0.5分 应取得健康体检证明后方可上岗,在食品加工操作时应穿戴洁净的工作 未穿戴工作衣扣2分 衣、帽,头应置于帽内。 加工场所及库房应有良好的防鼠、蚊、蝇、昆虫等设施,配备必要的冷 藏、冷冻设施。 应具备带盖、防渗漏的垃圾和污物暂存设施。 缺一处防鼠设施扣1分,冷藏设 施不能满足要求扣1分 未配带盖垃圾桶扣2分 未索证扣3分,未索票扣3分, 票据未装订扣1分,无进货查验 记录扣5分,食品未离墙离地存 放的扣5分
设施与 设备要求 (5分)
采购和 贮存要求 (15分)
应建立管理台账,包括原料进货来源(食品来源可追溯)、各类食品添 加剂使用详细记录,贮存食品的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有货架,食品离 墙离地10CM存放。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难点及对策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难点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4d97f1152d380eb62946db3.png)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难点及对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是我国长期形成的食品经营形式。
由于人文文化、消费习惯、体制机制上存在多头管理、无人愿管及交叉管理职责不清等原因,各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工作一直是个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一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从业人员少、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但生产条件及设备较为简单,一般都是从事炒货、糕饼、酿酒、豆制品和卤制品作坊等,其生产加工是主要环节,生产的食品是否卫生,质量是否合格是监管的关键。
二是小餐饮,在固定场所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和服务性劳动,向消费者提供现场餐饮和消费场所服务的经营户,多表现为早点店、小吃店、小餐馆等,提供现场餐饮和消费场所服务是显著特征,行业本质属餐饮。
三是食品摊贩。
一种是固定食品摊贩,指在当地政府允许或者临时指定的街巷或者其它公共场所有摊位(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经营者在相对固定的场所进行食品销售活动,以经营预包装为主、散装食品为次;另一种是流动食品摊贩,指以流动为主要经营形式,摆摊设点经营食品的经营户,没有固定场所,占用禁止摆摊设点的街巷和公共场所经营,不但食品的质量和卫生要求难以达到要求,而且影响交通、影响环境和城市秩序。
二、恩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难点(一)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呈现脏、乱、差特点。
食品生产小作坊大多都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区的背街小巷、居民住宅区,大部分经营规模小、分布散、卫生条件差、设施简陋,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和下岗职工,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以谋生为主要目的,流动性比较大。
消费人群主要是低收入者、学生及卫生意识差的群众。
(二)部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处于无证无照状态。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活动实施分段监管,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食品安全现场检查工作要点
![食品安全现场检查工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55ad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d.png)
食品安全现场检查工作要点
好的,以下是 6 条关于食品安全现场检查工作要点:
1. 检查食品来源渠道啊,这可太重要了!咱就说,你想想,要是食品源头都有问题,那后面还能好吗?就好比盖房子,根基要是不稳,那房子不就容易塌嘛。
比如咱去市场检查那些蔬菜水果,得瞅瞅它们是从哪儿来的,是不是正规渠道进的货。
2. 得仔细瞅瞅食品的包装啊!这包装要是有破损啥的,那食品安全能有保障吗?这就像人穿衣服一样,有破洞的衣服总是让人感觉不太对劲吧。
就像上次我检查到一包薯片,那包装都破了个小口,这能让人放心吃吗?
3. 别忽略了食品的储存条件哟!食品储存不对,那不是白瞎啦。
这就好像把鲜花放在冰天雪地里,能开得好吗?我们那次查一个超市的冷藏区,温度都不达标,里面的酸奶啥的,质量能好吗?
4. 注意查看食品的保质期哇!过期的食品那可真不能要,吃了搞不好会闹肚子。
这就跟火车要按轨道开一样,到点了就得注意啊。
记得有一回查出来好多过期的火腿肠,这要是卖到顾客手里,不就出问题啦!
5. 看看食品加工场所干净不干净呀!要是脏兮兮的,做出来的食品能卫生吗?这就类似于你的房间乱七八糟,你住着能舒服吗?那次去一个小作坊,那地面油乎乎的,真让人担心他们做出来的东西。
6. 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也得管管呐!他们要是操作不规范,那食品安全咋保障?就跟开车得遵守交通规则一样重要呀。
有一次看到一个工作人员不洗手就直接去碰食品,哎呀,这能行?
总之,食品安全现场检查可不是小事,每一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障大家都吃得放心!。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https://img.taocdn.com/s3/m/13127a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02.png)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一、生产环境1、厂区环境厂区周边无污染源,如垃圾场、化工厂等。
厂区内道路平整、干净,无积水和杂物。
排水系统畅通,无异味和污水外溢。
2、车间卫生车间地面、墙壁、天花板清洁,无灰尘、霉斑和蜘蛛网。
门窗完好,能有效防止蚊虫、飞鸟等进入。
生产设备和工具定期清洁、消毒,无污渍和残留物。
3、清洁消毒配备足够的清洁消毒设施和用品,如清洁剂、消毒剂等。
制定并执行清洁消毒计划,记录完整。
二、原材料采购与储存1、供应商管理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合法合规。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信誉。
2、采购验收采购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的质量要求。
严格执行验收程序,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数量、包装等。
3、储存条件原材料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仓库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有防潮、防虫、防鼠措施。
三、生产过程控制1、工艺流程按照批准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不得随意更改。
关键控制点设置合理,有相应的监控措施和记录。
2、人员操作生产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卫生要求,穿戴工作服、帽、手套等。
3、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规定,做到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专账记录。
严格按照配方和限量要求使用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
四、产品检验1、检验设备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如天平、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
检验设备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性。
2、检验项目按照产品标准和相关规定,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3、检验记录检验记录真实、完整、清晰,可追溯。
对不合格产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和记录。
五、包装与标识1、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毒、无害、无污染。
包装材料的储存和使用符合要求,防止破损和污染。
2、标签标识产品标签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编号、执行标准等信息,准确无误。
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核查要点(1)
![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核查要点(1)](https://img.taocdn.com/s3/m/e1ce321903d8ce2f00662367.png)
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核查要点一、生产加工场所要求1.1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与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25米以上的距离,保证不受污染源污染。
1.2 生产加工场所相对独立,与生活区、办公区有效隔离;生产加工场所不得饲养禽畜,不得设立厕所。
1.3 生产加工场所面积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放置设备、物料和产品,并满足操作和安全生产要求;按照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特点合理布局,应当设立原辅料仓储、生产加工、成品仓储等功能间。
1.4 生产加工场所应整洁、卫生、通风,无积水、泥泞、废弃物等易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
1.5 生产加工场所地面、墙面应平整,应采用水泥或瓷砖等硬质材料;墙面、地面应便于清洗、消毒;墙壁应有高度不低于1.5m的墙裙,且平整,防止污垢积存;窗户内窗台应便于清洁;顶部建造应防漏雨,防止灰尘积累、碎片脱落,并且容易清洁;门窗应严密、不变形,开闭自如。
二、设施与设备要求2.1 具备良好的供水和排水、排污设施,具备带盖、防渗漏的垃圾和污物暂存设施;排水终端口应设置防鼠格栅;与外界通风设施应装有纱网。
2.2 具备满足食品加工操作的照明、通风、排烟设施。
2.3 具备独立的食品添加剂的保存设施。
2.4 设置必要的洗手设施,并配备专用的消毒、干手用品;应具备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等物质的保存设施,并单独存放,且应明确标识。
2.5 根据实际需求配备必要的冷藏、冷冻、加热、消毒杀菌设施。
2.6 具备良好的防鼠、蝇、虫等设施;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加工场所和周围区域内害虫孳生。
2.7 应具备与加工食品相适应的加工设备和器具,设备和器具应保持清洁。
2.8 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和器具应采用无毒、无害、耐腐蚀、不易生锈、不易于微生物滋生和符合卫生要求的材料制造。
2.9 应选用食品用清洁剂清洗食品加工设备和器具,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2.10 包装、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器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必要时进行消毒。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及监督检查要点解析-百度.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及监督检查要点解析-百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29b33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4.png)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及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解析1、生产环境条件1。
1 厂区无扬尘、无积水,厂区、车间卫生整洁检查厂区、车间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规范1. 厂区内的道路一般应铺设混凝土、沥青、或者其他硬质材料;空地应采取必要措施, 如铺设水泥、地砖或铺设草坪等方式,保持环境清洁,正常天气下不得有扬尘和积水等现象;2。
生产车间地面应当无积水、无蛛网积灰、无破损等;需要经常冲洗的地面,应当有一定坡度,其最低处应设在排水沟或者地漏的位置;3. 查看车间的墙面及地面有无污垢、霉变,不得有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散落; 问题:1。
正常天气下厂区有扬尘和积水问题;2。
车间地面(或墙面有破损或有当场不能去除的污垢、霉变、积水等。
1.2厂区、车间与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检查厂区和车间附近是否有污染源1。
重点查看环境给食品生产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其降至最低水平;查看附近是否有有毒有害污染源,或者污染源是否对生产有影响;查看厂区内垃圾是否密闭存放,是否散发出异味 , 是否有各种杂物堆放。
2。
不得有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厂区垃圾应定期清理, 易腐败的废弃物应尽快清除,不得有苍蝇、老鼠等;垃圾一般应存放在垃圾房或者垃圾桶内,不得露天堆放;3。
车间外废弃物放置场所应与食品加工场所隔离防止污染;问题:厂区、车间内或附近有影响生产或可能污染食品的污染源,不能当场消除的。
1.3卫生间应保持清洁, 应设置洗手设施, 未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检查厂区卫生间设置和卫生情况是否符合要求问题:卫生间不清洁,可能对食品生产产生影响的。
1。
4 有更衣、洗手、干手、消毒设备、设施,满足正常使用.检查企业更衣室设施,是否按规定摆放,更衣室内空气是否进行杀菌消毒,查看是否有洗手设施、干手、消毒设施,并能正常使用。
1. 有与生产量或工作人员数量相匹配的更衣设施,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工作服、帽等有有效消毒措施;2. 更衣室是否消毒,一般可采用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等进行消毒(如使用紫外线灯, 检查是否及时更换,如果灯管发黑应当更换;紫外线灯能否打开正常使用3。
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程序与要点
![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程序与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2013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0.png)
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程序与要点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程序与要点则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程序和要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一、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程序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检查计划: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应该有明确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时间、地点、范围等内容。
制定检查计划的目的是保证监督检查的全面性和有针对性。
2.收集信息:在开始检查之前,需要对被检查单位或者被检查对象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
这包括了解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食品生产经营情况等。
收集信息可以帮助检查人员更好地了解被检查单位的情况,指导后续的检查工作。
3.现场检查:现场检查是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核心环节。
检查人员将进入被检查单位,对其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检查。
这包括对生产设备、原料购进、产品加工、存储条件、卫生状况等多个方面的检查。
现场检查需要检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与被检查单位的相关人员合作,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4.取证检查: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需要进行取证检查。
这包括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视频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并且要请有关人员签字确认。
取证检查的目的是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撰写检查报告:在完成检查工作之后,检查人员需要将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且撰写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应该包括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整改要求等内容,并且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送和归档。
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要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合法合规:检查人员要确保被检查单位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包括对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许可、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标识、是否存在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调查。
2.卫生安全:卫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检查人员要对被检查单位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操作人员卫生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https://img.taocdn.com/s3/m/af94c0796bec0975f565e2c6.png)
《食品安全法》对小作坊的相关规定
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含义
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和新的食品安全法(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表述。从各地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下简称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生产场所,从业人员较少 传统食品生产活动的单位或个人;食品摊贩(以下简称摊贩),是指不在固定 或者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者,包括流通类食品摊贩和餐饮类食品摊贩。
应该按照本法的规定,参照相关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小作坊 和摊贩的实际,制定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具体规定, 作为其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要求,以规范其作为,保证食品安全。 对一些具有特殊加工条件要求或经营条件要求的地方性特色食品, 还可以制定具体的生产经营条件要求。
《食品安全法》对小作坊的相关规定
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三)关于对小作坊管理的要求
2.综合治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 贩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改善其生 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进入集中交易市场 定场所经营,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
《食品安全法》对小作坊的相关规定
小作坊监管网格化体系,《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
小作坊现场监督检查要点
一、资质要求
(一)证照、登记表情况
检查方法: 查看证照、登记表原件
检查内容: 营业执照和登记证明(登记表)是否齐全; 登记证明有有效期的,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 仅有销售点的营业执照;
登记证明已经过期。
登记与实际不符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 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 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
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要点
![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2877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0.png)
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要点1.概述这份文档旨在提供食品加工卫生检查的要点,以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
2.加工场所- 检查加工场所的整洁程度,包括墙壁、地面和天花板的清洁情况。
- 检查加工区域与非加工区域之间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
- 检查储存区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否符合要求。
3.设备与工具- 检查加工设备的清洁情况,确保其无积存的食物残渣。
- 检查加工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潮湿或生锈的部分。
- 检查使用的工具和器具,确保其洁净可靠。
4.人员卫生- 检查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情况,包括洗手设备的可用性和使用情况。
- 检查工作人员是否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接受过食品安全和卫生培训。
5.原辅料- 检查原辅料的供应商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
- 检查原辅料的储存条件和温度控制。
- 检查原辅料是否存在变质或污染的迹象。
6.生产过程- 检查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以确保食品处于安全的加工状态。
- 检查生产线的卫生状况,包括清洁剂和消毒剂的使用情况。
- 检查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操作,如手工操作和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程度。
7.产品检测- 检查产品检测的频率和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 检查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和保存情况。
- 检查对于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措施和追踪调查的执行情况。
8.记录与追溯- 检查卫生检查的记录和报告是否完整和准确。
- 检查产品的追溯体系是否完备和可靠。
- 检查相关证书和许可证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以上是食品加工卫生检查的要点,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联系。
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表解读
![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9eab3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7.png)
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表解读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各国都设立了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检查制度。
在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中,有一份重要的文件被广泛应用,那就是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表。
本文将针对这份要点表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生产监督检查的要求和标准。
首先,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设施、生产管理、食品原料的选择与使用、食品加工与制造、食品储存和运输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检查,可以评估食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在生产设施方面,检查要点表强调了卫生条件、食品安全设施的设置和运行情况。
这些要求确保了生产环境的卫生和食品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减少食品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生产管理方面的要点主要关注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制定标准和规程、实施操作、监测和记录等。
这样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定,并能够对违规行为进行追溯和处理。
食品原料的选择与使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要点表明确了对原料的选择、采购和使用的要求。
企业应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相关要求,有合法来源,并且经过质量检验和审查,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食品加工与制造方面的要点主要包括工艺控制、生产操作和设备清洁卫生等。
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压力等关键因素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为了避免交叉污染,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卫生也是重点检查的对象。
食品储存和运输是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要点表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
包括对储存环境的要求、储存方式和周期、运输温度和条件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或损坏,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表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食品安全。
通过对检查要点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食品生产监督检查的内容和目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食品。
小餐饮、小作坊日常监督检查要点
![小餐饮、小作坊日常监督检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11d5aed0d233d4b14e69ae.png)
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应设置洗手设施,未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2.4
具有更衣、洗手、干手、消毒设备、设施,能够正常使用。
2.5
具有通风、防尘、照明、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等设备、设施,能够正常运行。暴露食品和原料的正上方照明设施应使用安全型照明设施或采取防护措施。
2.6
车间内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应与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
*4.5
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制度。记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日期等相关内容。未发现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4.6
生产或使用的新食品原料,限定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的新食品原料范围内。
*4.7
未发现使用药品、仅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生产食品。
*4.8
生产工艺与申请核准时提供的工艺流程一致。
小餐饮、小作坊日常监督检查要点
检查项目
项目序号
检查内容
1.企业资质
*1.1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具有在有效期内核准证和营业执照,并悬挂或者摆放在生产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核准证载明的小作坊名称、地址、负责人等项目应与营业执照一致。
*1.2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在其生产经营场所门前显著位置悬挂牌匾,实际生产食品的场所、生产食品的范围应与核准证书内容一致。
*8.1
未发现聘用禁止从事食品安全管理的人员。
*8.2
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直接接触食品人员有健康证明,符合相关规定。
8.3
有负责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并有相关培训记录。
9.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9.1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有汇报、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
干货,食品小作坊生产登记现场审查哪些方面
![干货,食品小作坊生产登记现场审查哪些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6fb4364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c.png)
干货,食品小作坊生产登记现场审查哪些方面生产场所要求1.保持生产场所环境整洁,周围无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与开放式厕所、化粪池、污水池、家禽家畜圈(舍)、垃圾场(站)等污染源直线距离应在二十五米以上,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场所和周围区域内害虫滋生。
2、有独立的生产加工场所,场所面积与生产加工能力相适应,具有食品原料处理、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经营等场所或区域,布局符合工艺流程要求;3.生产场所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划分明显。
生产区与生活区应当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加工场所不得饲养家畜、家禽。
4.生产场所内保持清洁,地面、墙壁和顶棚应当采用无毒、无味、防渗透、防霉、不易破损脱落的材料建造,易于清洁;加工区墙壁表面光洁,无脱落,并符合相关要求;地面应用无毒、防滑的硬质材料铺设,无裂缝,排水状况良好;顶棚在结构上不利于冷凝水垂直滴落,裸露食品上方的管路应当有防止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措施;门窗应采用防锈、易清洗的密封框架。
闭合严密,不透水、不变形,并有防止虫害侵入的措施。
设施设备要求1、生产场所内有给排水设施,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GB5749的规定,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符合相应规定。
2、应当配备适宜的通风、排气设施,并保持通畅,有相应的原料、容器、工具清洗设施(如专用清洗池)以及采光、照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和洗涤以及必要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设施,并能正常使用。
加工区的照明设施应安装防护罩。
3、生产场所或车间入口处应当设置更衣室(柜)、洗手、消毒等设施。
更衣柜应当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卫生间为水冲式,不得与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并有洗手、消毒设施。
4、具备与生产加工食品品种、工艺、数量相适应的生产加工、杀菌、包装等设施设备及工具(如原料切割粉碎、蒸煮烘烤设备、发酵池等)。
食品存贮销售要求1、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食品相关产品等物料应当依据性质的不同分设库房或分区存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是否有添加药物、非食用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行为;
3.是否使用过期、失效、变质、污秽不洁、回收及受到其他污染的原辅材料加工食品。
1.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2.实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与登记表不符;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监督检查要点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检查内容
主要问题
1.资质要求
1.1证照情况
查看证照原件
1.营业执照和登记证明是否齐全;
2.登记证明有有效期的,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
1.无营业执照,或仅有销售点的营业执照;
2.登记证明已经过期。
1.2生产条件变化情况
核对档案资料、查看生产现场、询问当事人
1.直接接触食品物料的各种设备、设施、工具、容器等是否由无毒、无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材料制成;
2.接触即食食品与非即食食品的设备、设施、工具、容器是否能够明显区分,避免混用、误用。
1.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工具、容器材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如使用非食品用塑料容器盛装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含油脂食品的塑料管道、容器含有塑化剂等;
1.门窗不能严密闭合;
2.窗户玻璃缺损,纱门纱窗纱面有破损。
3.生产加工设备设施
3.1设备配备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1.是否根据加工制作的需要,配置满足生产需要的设备;
2.必要设备能否正常使用。
1、部分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2、缺少部分设备,采用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方式替代。
3.2设施配备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3.使用了药物、非食用物质等;
4.使用过期、失效、变质、污秽不洁、回收及受到其他污染的原辅材料。
5.4食品添加剂及消毒清洁剂贮存、保管等情况
查看库房
食品添加剂、清洁剂、消毒剂等贮存、保管、领用是否专人负责,防止误用
1.没有做到专人负责;
2.贮存、保管方法不当。
6.人员要求
6.1人员健康情况
现场询问工作人员,查看健康证
2.5地面卫生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1.地面是否采用地砖、水泥等无毒无害的硬质材料铺设;
2.地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清洁卫生。
1.地面未硬化;
2.地面破损不平整;
3..地面不清洁,有污垢。
2.6墙面卫生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1.墙面是否采用瓷砖等无毒、无味的防渗透材料建造,对于环境较为潮湿(如水蒸气较大)的场所墙面是否采用瓷砖铺设到顶;
现场检查存放场所,了解处置措施,查阅相关记录
回收食品、变质食品等是否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处理,防止用于食品生产,并留有登记、处理记录。
1.回收食品、变质食品未及时处置或处置不符合要求;
2.没有登记、处置记录
8.3产品销售记录情况
查阅台账或票据
检查是否有销售台账,或者采取留存票据的形式,记录每批产品的销售去向。
不了解有关原料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使用、回收食品处置等基本要求
6.3人员卫生防护情况
现场查看生产场所人员
1.操作人员是否保持个人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戴饰物、不喷洒香水,不在加工场所内吸烟和吐痰。
2.在食品加工操作时是否穿着洁净的工作衣、帽、鞋,头发置于帽内。
1.未穿戴工作衣、帽、鞋,或工作服肮脏破旧,夏季赤裸上身。
1.周边有暴露垃圾场、坑式厕所、屠宰场等污染源,有异味及蚊蝇孳生;
2.周边有垃圾厂、化工厂、废旧物资处理焚烧等粉尘、有害气体产生的污染。
2.2区域分离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生产加工区域与生活区、办公区是否有效分离。
在生产加工区域食宿、存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2.3生产区域卫生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1.生产加工区域是否清洁、卫生;
4.生产现场积水不能正常排放,存积污水;
5.有鼠类、昆虫等侵入迹象。
2.4工艺布局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1.生产工艺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按照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特点,设置不同区域,是否存在原料、半成品、成品往返交叉;
2.加工区域是否生熟分开。
1.生产工艺布局不合理,存在往返交叉情况;
2.生熟加工区域未分开。
3.使用走私肉、病死猪、源不明的原料肉等加工食品。
4.3配料登记情况
查看配料登记表,随机抽取部分配料核对
所有配料如实登记,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书面报告。
1.使用的配料未登记、未全部登记或虽登记但未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书面报告;
2.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
4.4原辅料存放情况
1.没有台账或票据,产品去向不明
2.记录不完整、真实,无法有效溯源
2.生产现场无废弃物专门存放设施,或设施不及时清理,未密闭。
4.原辅
材料
4.1原辅料进货查验情况
查看进货台账、随机抽取部分原辅料核对
1.是否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建立进货台账,记录真实完整;
2.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供应商是否有相应资质。
1.未建立进货台账、建立台账未记录或记录不全;
2.未索取供应商相关资质,索取的检验报告与进货产品、批次不相符;
1.是否根据加工制作的需要,在适当位置配置满足要求的洗手、消毒、照明、更衣、通风、排水、温控、清洗等设施;
2.设施能否正常使用。
1.缺少必要的洗手、消毒、清洗等设施;
2.通风、排水、温控设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3.部分必要设施不能正常使用。
3.3设备设施材质及区分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查阅有关工具、容器的许可证明、检测报告等材料
2.生、熟工序所有设备、设施、工具、容器未区分。
3.4防鼠防虫等其他设施配备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仓库
1.是否设置必要的防鼠板、防蝇帘、灭蝇灯、纱门窗、格栅等防鼠防虫设施;
2.是否配备了垃圾桶等废弃物存放设施,无垃圾裸露存放。
1.原辅料库、成品库、生产现场无必要的防鼠、防蝇等设施或者设施不全、损坏;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1.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使原辅料、半成品与成品有效分离;
2.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等是否清洁,无微生物、异物、气味、碎屑等污染食品现象。
1.原料、半成品与成品未能有效分离
2.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不清洁,发霉、生锈。
5.3原辅料使用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随机抽取部分配料与配料登记表核对
生产用水水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使用地下水不能提供水质合格检测报告。
5.生产加工过程控制
5.1关键工序控制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询问相关人员
1.是否按照工艺和配方进行生产;
2.是否对关键加工工序及质量控制点进行有效控制。
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不符合要求
5.2生产过程卫生控制情况
2.在工作场所抽烟、吐痰、擤鼻涕
7.产品标识
7.1产品标识及信息情况
查看产品包装标识,查阅相关单据
1.有包装的食品是否有标签,是否标注了食品名称、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名称、生产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标签内容是否清晰、易于识别;
2.无包装的食品是否采取随货同行单、销售票据等适当方式对销售的食品提供基本信息。
1.食品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证明;
2.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是否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1.操作人员无健康证明;
2.健康证明已经过期。
6.2关键岗位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情况
现场询问业主、技术人员等
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是否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
生产销售的食品缺少基本信息
7.2虚假标识情况
查看包材库、成品库及生产现场
是否存在伪造、冒用QS标志及编号,虚假标注生产者名称、地址、配料表、生产日期等违法行为。
1.伪造、冒用QS标志;
2.虚假标注、篡改生产日期;
3.配料标注不全,产品名称不规范;
4.伪造厂名、厂址。
8.产品储运和销售
8.1贮存、运输场所及工具情况
2.生产加工区域光线、通风是否良好;
3.生产加工区域是否有积水、裸露废弃物或者其他与生产无关杂物;有鼠类、昆虫等侵入迹象
4.生产加工区域是否存在饲养畜禽等可能污染食品加工的行为。
1.生产现场有家禽家畜散养情况;
2.生产现场有香烟、洗衣粉、拖鞋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与生产无关杂物;
3.生产加工废弃物裸露堆放;
2.墙面是否光滑、无污垢。
1.潮湿环境墙面霉变,瓷砖未铺设到顶;
2.墙面污垢未及时清理。
2.7屋顶卫生情况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1.屋顶是否采用无毒、无异味材料建造;
2.屋顶表面清洁,无脱落、不漏雨。
1.屋顶霉变;
2.屋顶脱落异物、漏雨。
2.8门窗卫生情况பைடு நூலகம்
查看生产加工现场
1.门窗是否闭合严密、开闭正常;
2.门窗是否清洁卫生。
3.采购使用无证产品或未经登记的小作坊产品。
4.2原料肉进货查验情况
现场查看库房原料肉包装,查阅检验检疫证明核对
1.使用的原料肉是否有检验检疫证明;
2.猪肉是否来自于定点屠宰厂(场)。
1.原料肉不能提供检验检疫证明或提供的票据和原料肉不相符,进口的原料肉外包装无中文标签、无检疫证明;
2.原料猪肉无法提供来自于定点屠宰厂(场)的证明;
查看库房现场
1.贮存环境是否整洁卫生;
2.原辅料是否离地离墙存放,食品添加剂单独存放;
3.需冷冻、冷藏的原料存放是否符合要求;
1.贮存场所脏乱,堆放杂物;
2.原辅料未离墙离地存放,食品添加剂未单独存放,用于清洗消毒的物品与原辅料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