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一、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感觉分析器的组成部分

A.感受器B.神经传入通路

C.大脑皮层特定区域D.神经传出通路

2.关于感受性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感觉阈值越大,感受性越高

B.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值

C.随岁年龄的增长,感受性先上升后下降

D.老年期痛觉阈值上升

3.以下哪种感觉属于慢适应

A.温度觉B.触压觉C.听觉D.嗅觉4.关于感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感觉与刺激共存亡B.人的认知可以超越时空C.是认知的初级阶段D.感觉是真,眼见为实5.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的现象属于感受性的

A.适应B.对比C.联觉D.代偿

6.知觉是指

A.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B.对直接作用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C.多种感觉的综合D.思维的结果

7.关于想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B.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征C.可以超越时空D.主要以概念形式的语言信息为中介8.运动知觉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感觉是

A.听觉B.视觉C.平衡觉D.位置觉

9.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无意回忆

A.总结汇报B.触景生情C.参加考试D.背诵课文10.人们从查询电话号码到拨号的间隔时间,大致相当于

A.瞬间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11.“全神贯注”是指

A.记忆的随意性B.思维的严谨性

C.注意的集中性D.想象的有意识性

12.注意的基本功能是

A.对信息的选择B.对信息的加工

C.对信息的贮存D.对信息的保持

13.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称为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

14.短时记忆的时间是

A.5s~1min B.5 min~1h C.0.5~1h D.1h ~5h 15.知觉的基础是A

A.感觉B.想象C.思维D.注意

16.空间知觉不包括

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运动知觉D.深度知觉

17.有经验的护士让骨折病人睡硬板床属于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18.护士用多种方法给病人降体温属于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形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19.把植物分为根、茎、叶等是思维活动中的

A.分析过程B.综合过程C.分类过程D.比较过程20.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达到满足时,通过想象得到满足是想象的C

A.替代作用B.预见作用C.补充作用D.概括作用21.鲁迅先生创造“阿Q”形象的过程属于

A.无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22.下列哪项不属于形象思维

A.服装师设计服装B.儿童游戏中的角色扮演

C.雕塑家创作作品D.医生诊断疾病

23.护士通过体温计能测知病人是否发热是思维的

A.创造性B.间接性C.概括性D.综合性

24.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是

A.感觉方式B.知觉方式C.注意方式D.思维方式25.关于想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B.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征C.可以超越时空D.主要以概念形式的语言信息为中介26.关于思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B.抽象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

C.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D.特征只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27.关于认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

B.记忆是头脑对表象的加工

C.想象是头脑对表象的再现

D.感觉和知觉对事物的反映也可具有间接性

28.正在配药的护士听到病人的呼救,能马上投入到抢救病人的工作中属于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9.外科医生能连续几小时全神贯注地做手术属于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30.“杯弓蛇影”是一种什么现象

A.错觉B.幻觉C.幻想D.空想

二、填空题

1.心理过程是包括、、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的反映。

3.知觉的特征包括知觉的、、和。

4.按知觉对象的性质,可将知觉分为、和三种。

5.记忆的基本过程有、和三个阶段,其中心环节是。

6.记忆保持内容的最大变化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

7.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和。

8.思维过程有、和三个过程,其中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9.思维根据根据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分为、和三种。

10.注意本身不是,而是伴随着各个心理过程始终的一种特殊的。

11.根据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可分为、、和。

12.注意的基本品质有、、和。

三、是非题

1.感受器感觉阈值感觉越小,说明其感受性越低,感受能力越弱。

2.不同个体对同一刺激的感受性不同,同一个体不同生理心理状态时,对同一刺激的感受性也不相同。

3.老年人感受性普遍降低,视、听、嗅、味觉越来越迟钝,对痛刺激也不敏感。

4.相同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但不一定引起相同的知觉。

5.感受性的适应既可表现感受性的提高也可表现感受性的降低。

6.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在短时内可仍不消失。

7.病人和健康人都可能出现错觉和幻觉。

8.人们对时间的估计与计时工具测出的时间往往是不相符合的。

9.一般说来,再认的都能回忆,但能回忆的不一定都能再认。

10.人们对印象深刻的识记材料可一次形成长时记忆。

11.由于遗忘使人们学习需要花一定功夫,所以遗忘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有极作用。

12.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会越来越快。

13.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以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语义编码占主导地位。

14.机械识记是人们掌握学习材料的有效的基本方法之一。

15.聚合思维的功能是求异,发散思维的功能是求同。

16.动物也是有思维的。

17.空想和理想都属于想象。

18.想象具有预见作用,所以可不依赖于感觉而产生。

19.当问题情境比较明确,解决问题的条件比较成熟时,人们常通过思维解决问题。

20.注意与其他认知过程一样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

21.刺激如果异常微弱,即便对个体有意义,也不能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22.注意时人的心理范围缩小,以保证人对事物反映的清晰、深刻和完整。

四、名词解释

1.感觉2.感受性3.感觉阈值4.感受性的适应5.知觉6.知觉的整体性7.记忆8.遗忘

9.思维10.想象11.幻想12.注意

13.有意后注意14.过度学习

五、问答题

1.感受性的特性有哪些?

2.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3.吃完糖果后再吃苹果,为什么会觉得苹果很酸?

4.试比较错觉与幻觉。

5.试说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联系和区别。

6.遗忘曲线规律是什么?

7.试比较思维和想象异同。

8.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什么是良好的注意品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C4.C5.B6.B7.C8.B 9.B10.B11.C12.A13.D14.A15.A16.C 17.C18.B19.A20.C21.B22.D23.B24.D 25.D26.D27.A28.D29.B30.A

二、填空题

1.认知情绪情感意志

2.个别属性整体属性

3.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4.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5.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保持

6.遗忘复述

7.间接性概括性

8.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

9.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0.心理过程意识状态

11.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三、是非题

1.F2.T3.F4.T5.T6.T7.T8.T

9.F10.T11.F12.F13.F14.F15.F16.T 17.T18.F19.T20.F21.F22.T

四、名词解释

1.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3.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值

4.感受性的适应是指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改变的现象

5.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

6.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当事物的部分属性作用于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从而保持认识的完整性。

7.记忆是指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8.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再认和回忆有错误。

9.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10.想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幻想是指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

1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3.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14.对学习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

五、问答题

1.感受性的特性有①适应:是指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改变的现象。②对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③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联觉有多种表现,最明显的是色觉与其他感觉的联系。④后象:是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在短暂的时间内仍不消失的现象。⑤发展与代偿:人的感受性不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暂时性的变化,而且能在个体实践活动和训练中获得提高与发展。

2.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都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对事物的反映都具有形象生动性和直接性。不同点在于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升华。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但知觉不仅取决于刺激物的特性,而且取决于人本身的特点如知觉经验,人格、情绪状态,需要和态度等。

3.因为感觉具有对比的特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故吃完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

4.错觉与幻觉都属于感知障碍,二者均可见于健康人,但幻觉大多数是病理性的。错觉是在外界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是主观歪曲了的对刺激的知觉;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是虚幻的知觉。

5.感觉记忆是当外界刺激通过感觉器官时,按输入信息的原样,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人脑中被暂时保留的现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后,在头脑中保持1min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

它们的联系是:感觉记忆起着感觉登记的作用,那些受到注意选择的信息才转入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信息通过复述得以保持和转入长时记忆。它们的区别是:感觉记忆的信息存储容量大,形象鲜明,但保持时间短,大约为0.25~2s;信息编码方式以视觉图像编码为主,以感觉形式保持。短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大约为5s~1min,信息编码方式以听觉编码为主,以知觉形式保持;其信息储存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为7~9个记忆单位。长时记忆既可由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加工形成,也可以因识记材料印象深刻而一次形成。长时记忆中语义编码占主导地位,以存储形式保持。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了遗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最初遗忘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时间规律。

7.想象和思维都是高级的、复杂的认识心理过程。二者都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二者的区别在于:①思维主要以概念形式的语言信息或符号信息为中介,而想象则主要凭借事物具体形象或图形信息为中介。②想象和思维因所处的问题情境不同,解决问题的程序也不同。当问题情境比较明确,解决问题的条件比较成熟时,人们常通过思维的逻辑进程去解决问题;而想象常发生于问题情境不明,或个体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因此,想象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同时具有对现实超前反映的特点。

8.注意的品质有①注意的广度:指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能注意的对象的数量;②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集中某一事物所持续的时间;③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

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分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发生条件:客观条件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和变化、新异性);主观条件是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绪、兴趣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条件: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兴趣的依从性;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特殊形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个体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有关;主要取决于个人已有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三)注意的分配:在人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已经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影响注意的转移快慢难易的条件:(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教师应该注意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2)注意教室内的环境(干净、整齐、装饰简洁朴素);(3)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4)在教学过程中要迅速妥善的处理偶发事件。 2. 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重难点加强语气,配合手势表情;(2)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要运用有度,重点突出,必要时运用彩色笔、图和表格加以强调;(3)借助教具吸引学生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4.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三)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2. 激发学习动机;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四)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

最新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 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 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 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 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 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Vygotsky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1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深思型 1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15.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数学B.历史学C.教育学D.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真题整理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含复习资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10年5月 1.(单选)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 2.(单选)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不清 B 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3.(单选)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哲学思辨阶段B学派阶段C实证分析阶段D经验描述阶段 4.(单选)“性别”表示()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社会方面的方面 5.(单选)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A近因效应 B收银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6.(单选)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论 7.(单选)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8.(单选)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的行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A光环效应 B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期待效应 9.(单选)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A控制点 B三维 C可控制 D平衡 10.(多选)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 A算法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启发式策略 11.(多选)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 C良好的社会规范 D社会角色的引导 12.(多选)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行为表现的反馈 C活动的性质 D参照群体 13.(多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A情绪 B兴趣 C动机 D经验 14.(多选)态度的特点包括() A完整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第二章 认知发展

第二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能动性的表现,它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二)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仸何意志 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 变化时产生的。又称为消极注意、情绪注意。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人本身的状态。 2、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 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或称为积极注意、意志注意。 它受人的知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和方法:(1)加强对活动目的和仸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意志的努力(4)智力活动与实际动作相结合 3、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

意。它是心理活动对于个人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是人类迚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注意的特性 1、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注意的持久性,指在一定的事物或活 动上注意持续的时间 2、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所持有的聚精 会神的程度。 3、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知觉客体 的数量 4、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知觉指向不同的对象上 5、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仸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 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二、注意的培养 良好的注意品质是中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仸务的保证 (一)教学中要应用注意的规律 1、课堂教学中,教室的布置应当简单、朴素、大方,教室的 光线要明亮,周围环境要安静,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分心。 教师和学生的着装要淡雅朴素。教师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过分夸张的身体动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维持学生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人际关系九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 媛媛 13034026

人际关系的九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媛媛13034026 上两节课,我们通过分组,以讲课的方式,将影响人际关系的九论详细的讲出来,并由老师把每部分的重点知识更深层的结合实际为我们更细致的讲解了一遍。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对这九个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九个理论的理解程度。我将这九论分成了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评述。 (一)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建立在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这方面的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场合交往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社会交换论。 1.象征性交往理论 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目的是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其主要理论容包括以下几点: (1)强调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的自然符号,一种是抽象的人为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工具。 (3)米德从人的心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这个公式情调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 言对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一个人在产生某一行为时,作为行为的中介过程必须估计到他人对此的反应。通过担当潜在的角色来评估他人的应答,然后 产生对他人的行动,同时也产生他人对自己施予刺激的反应, 通过评价预期反应与实际反应的一致程度,再对自己的行为进 行调节。 从这个理论中我知道如何更好的了解自我,如何更好的与别人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技巧。这个理论虽然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把整个社会关系归结为符号,就夸大了许多,忽视了人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个理论。 2.场合交往理论 交往中的个体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交往情景,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场合交往轮强调在交往中应重视情景、场合,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它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景简单化,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过分夸大了情境、场合的作用。 3.自我呈现论 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暴露问题。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理解: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结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解释: 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包含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 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即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分支。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 研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变化加剧对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1、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例如,一个人对于他人在许多场合下的行为做出了相同的判断以后,就有可能把一些相对稳定的印象归结到那个人的身上,推测他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将会产生类似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在许多场合下都很兴奋、激动,就可以推测他在类似的情境中也会产生兴奋、激动的行为。人们就是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的。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认识他人当时潜在的心理状态,即所谓“以己度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往往认为他人的心胸也是宽广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会发生偏差,特别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与行为动机更加容易发生错误。 2、社会认知的依据:即认知者凭什么来推测判断他人的心里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 一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 二是依赖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 因此要正确地认知他人就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例:因为你经常与某人打交道,非常了解他,知道了他在某种情形下或在某种态度上的行为后经常会产生某种相应的行为态度。 如:某女孩一挨批评就抹眼泪,当他又犯错被老师叫去时,同学 们就会推断,她肯定又会哭鼻子,或看见她红着眼睛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就会推断,她肯定又被老师批评了。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是自身的经验与体会来认识他人当时的潜在的心理状态,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即所谓的以己度人,因此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容易发生偏差,尤其在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例:说别人推测错误时,常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固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社会刺激,由于各人的认知结构不同,其社会认知也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的特征。 1.认知的选择性即人们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的进行社会认知。 人们对于社会刺激的态度不同,在认知上也不同,可能认知也可能不予认知。这固然与社会刺激物本身的强度有关系,但所谓强度,主要不是社会客体本身的物理强度,而是其本身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对认知者来说价值的大小。也就是说,它给人们带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如果估计某种社会刺激将给自己带来奖励,有益于自己,就会选择它作为认知对象。相反,如果它将给自己带来惩罚,或者对自己不利,就会采取置之不理或逃避行为,不以他为认知对象。 可见,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简单地说,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是否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有用及有用的程度大小来决定取舍的。 例:人们知道够买福利彩票,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益于自己,一方面有可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甚至巨额的回报,另一方面可得到社会赞许,获得精神汇报,因此人们会争相购买。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讲解学习

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 展与教育

心理学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分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发生条件:客观条件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和变化、新异性);主观条件是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绪、兴趣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条件: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兴趣的依从性;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特殊形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个体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有关;主要取决于个人已有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三)注意的分配:在人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已经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影响注意的转移快慢难易的条件:(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教师应该注意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2)注意教室内的环境(干净、整齐、装饰简洁朴素);(3)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4)在教学过程中要迅速妥善的处理偶发事件。 2. 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重难点加强语气,配合手势表情;(2)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要运用有度,重点突出,必要时运用彩色笔、图和表格加以强调;(3)借助教具吸引学生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4.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三)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二章自我认知

《生涯规划与管理》 第二章我适合什么职业——自我认知 在古希腊德尔斐的一个古神庙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阿波罗神谕”: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把“认识自己”看作是最高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人过高估计自己,自以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口若悬河、目空一切,仿佛能叱咤风云;有的人过分贬低自己,做事缩手缩脚,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失去许多发展的机遇……。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寻找至自己的最佳位置,才不会把“想做的”与“能做的”以及“能做得最好的”混淆起来,才能在短暂的大学阶段,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做最重要、最有效率的事情,避免“青春时光”这一最宝贵的资源的浪费。大学校园里常见一些同学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却并不清楚这些活动对自己究竟有何益处;有些忙着这个获取证那个证,毕业时又充满迷惑和后悔。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并不清楚,只是盲目地随波逐流。 为了使大学生阶段的生涯发展与规划“补修课”收到亡羊补牢的效果,首先得帮助大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觉察。认识了自己,理清了自我,才能够有一个理性的、全面的自我认识,清晰的自我定位,从而合理规划人生,能够利用高校丰富的学习资源,打造自我,缩短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距,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职匹配理论 1909年,“职业指导之父”帕金森在其《选择一个职业》中阐述了其职业--人匹配理论,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 1、应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 2、应清楚的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 3、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帕金森的理论内涵即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 下面将分四节内容来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从气质、性格、兴趣、人格、价值观、能力倾向等方面了解我们自身,为实现良好的人——职匹配提供依据。 第一节气质、性格与职业选择 一、认识自己的气质 (结合学生一年级上学期《心理素质训练》课完成的气质测试结果讲授)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表现为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程度、情绪发生的快慢等心理过程的速度。心理活动的强度指情绪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指向外部现实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气质,是不以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它往往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之中。 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受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气质的稳定性是指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内容的活动中都显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大纲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自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是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从微观的、心理层面去研究的两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边缘学科。在自学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应掌握一些促进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完整、准确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主要内 容。 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充分了解本教材各节之间的联系。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一般的人际关系心理现象, 正确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 三、本课程指定教材的参考用书 指定教材:《人际关系心理学》,郑全全、俞国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9 月第1 版。 参考用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 版。《人际交往心理学》,高玉祥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第二部分课程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自学要求 1、能正确陈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发展过程。 2、能解释下列术语: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 3、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5、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了解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对象。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的概念。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后者包括处理、调整、改善、发展人际关系。 4、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5、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注意、接触和融合。 6、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自学要求 1、理解和表述莱维特和戴维斯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2、评价霍桑实验。 3、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理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人际关系九大理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 李媛媛 13034026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李媛媛13034026 上两节课,我们通过分组,以讲课的方式,将影响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详细的讲出来,并由老师把每部分的重点知识更深层的结合实际为我们更细致的讲解了一遍。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对这九个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九个理论的理解程度。我将这九大理论分成了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评述。 (一)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建立在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这方面的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场合交往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社会交换论。 1.象征性交往理论 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目的是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强调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的自然符号,一种是抽象的人为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工具。 (3)米德从人的心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这个公式情调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 言对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一个人在产生某一行为时,作为行为的中介过程必须估计到他人对此的反应。通过担当潜在的角色来评估他人的应答,然后 产生对他人的行动,同时也产生他人对自己施予刺激的反应, 通过评价预期反应与实际反应的一致程度,再对自己的行为进 行调节。 从这个理论中我知道如何更好的了解自我,如何更好的与别人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技巧。这个理论虽然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把整个社会关系归结为符号,就夸大了许多,忽视了人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个理论。 2.场合交往理论 交往中的个体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交往情景,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场合交往轮强调在交往中应重视情景、场合,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它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景简单化,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过分夸大了情境、场合的作用。 3.自我呈现论 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暴露问题。

第二章 社会认知

第二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 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对其内 在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 程。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三、社会认知的范畴 * 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 2.对他人(群体)性格特点的认知 * 3.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四、影响认知的因素 * 1. 认知者的因素 * 认知者的认知图式:个体用以认识周围世界的基本模式。认知者的人性观、经历和经验(先入为主)影响认知。 * 2. 被认知者的因素 * 3. 背景(环境) 第二节 印象的形成与管理 * 一、印象形成 * 我们对别人、别人对我们的总体看法。人并不是在了解对方全部特征后形成总体印象的。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 1.评价中心性 * 2. 评价一致性 * 3. 核心特质的作用 练习: * 你评价人看什么核心特质? * 被你判断为不好的人,搜集他好的信息,一周时间可不可

以改变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 1. 首因效应 * 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阿希(S. Asch,1946)的实验 * 对象:大学生 * 内容:让两组大学生评定对一个人的印象 * 方法:对第一组,告诉这个人的特点是“聪慧、勤奋、冲动、爱批评人、固执、妒忌”; * 对第二组告诉这个人的特点是“妒忌、固执、爱批评人、冲动、勤奋、聪慧” * 结果:先接受肯定信息的第一组对被评价者的印象远远优于先接受否定信息的第二组。* 2. 近因效应 * 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 3.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某些品质有了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觉得他一切都好,反之亦然。 * 4. 投射效应(假定相似性效应) *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倾向认为别人想的与自己一样。 5.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概括、固定的看法。 * 6. 仁慈效应(宽大效应) * 一般人对他人的评价中,好的评价长多于不好的评价。* 7. 组内偏爱效应 * 把自己所在的组看成是最好的组,并把奖励分给自己组的倾向。 * 8. 稀释效应 * 中性、非相关信息容易减弱判断或印象。信息太多导致难

第二章 认知发展

Chapter Two: Cognitive Development Dr. Qing W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2014.09

本章纲要 ?何谓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发展的概念 ?发展特指那些按一定顺序发生,并持续一段时间的变化。?生理发展(physical development):个体身体上发生的变化 ?个性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个体人格上的变化?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间关系的变化 ?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个体思维能力渐进有序的变化,心智在此过程中变得更加复杂和熟练 Q:发展和成熟有什么区别?

发展理论争议问题 ?发展的源泉:先天因素VS. 后天因素(nature VS. nurture)现今观点强调先天和后天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合作 关系(coactions)。 ?发展的轨迹:连续式增长过程OR 飞跃式阶段性过程?发展的时机:关键期OR 敏感期 在一段时间内个体已经准备好经历特定时间或对特定时间作出反应。

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展速度因人而异。 ?发展是相对有序的:并不意味着发展是线性的或者可预测的——个体可以超前发展,也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稳定不变,或是倒退。 ?发展是逐步发生的。

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 如何逐渐发展的。 ?对精神分析(人的非理性)和行为主义 (刺激-强化)的反驳。 ?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积极理性的学 习者,主动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 ?认识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即来自于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J. Piaget (1896-1980),瑞士

第二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第二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及其功能 1、注意的概念和特点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2)注意的特点 ①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②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2、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 (二)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人和动物都存在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形成条件: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二、注意的规律 (一)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如“侧耳倾听” 2、屏息现象 (二)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 1、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客观条件(刺激本身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①当时的需要 ②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 ③当时的直接兴趣 ④个体的知识经验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三)注意的品质(基本特征) 1、注意的稳定性 (1)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2)注意的起伏是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 (3)注意的分散(注意的不稳定,即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4)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 ①注意对象的特点 ②有无坚定目的 ③个人的主观状态 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1)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对象的数目。 (2)注意的紧张度与注意的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注意的范围越小;注意的范围越大,要保持高度紧张的注意就越困难。 (3)影响注意广度的条件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 ②当时的知觉任务 ③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

第二章 自我认知

第2章自我认知 教学目标:通过对自我认识的基本方法、价值观、兴趣和能力的了解把握,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自我,形成与社会需要相匹配的合理目标,并能为实现目标积极努力。教学内容:第一节自我认识的维度及作用 第二节兴趣自我认识 第三节性格自我认知 第四节能力自我认识 第五节价值观自我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兴趣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的自我认识 教学方法:课堂教授、讨论与互动 主要内容: 引入: 从生涯规划的模式(生涯探索—>生涯抉择—>生涯行动)带入对目前大学生关于“自我认知”的困惑的分析——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周围的人怎么评价你? 你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 你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 你知道…… 继而引出“自我认知”的概念:自我认知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评价,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前提和根基。 “自我认知”作用:自我认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目标,影响大学生的求职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第一节自我认识的维度及作用 一、自我 躯体我(生理我):由自己的外在条件构成 精神我(心理我):指自我认知及自我概念。 社会我:人对自己的看法 突出强调:心理我。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观、性格、兴趣、情感、能力等心理特征的认识。是职业自我的核心内容,也是自我探索的重点内容,他对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自我认知的维度 职业兴趣:最喜欢做什么(选我所爱)。是指个体为了兴趣或享受而做的事情,为个体所

从事的职业活动提供持久的动力。 职业性格:适合做什么(探我所适)。性格也称为人格特质,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寻我所需)。是对个体很重要或很想要的东西,决定了个体在面临选择时对事物取舍的优先次序。 职业能力:最擅长做什么(做我所能)。是个体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帮助个体发现自身能力,找到自身胜任工作同时有针对性的自身个人能力。 三、自我认知的方法 1、自我的橱窗分析技术 将对个人的了解比作橱窗,放入直角坐标系中。横轴正向代表“别人知道”,负向代表“别人不知道”;纵轴正向代表“自己知道”,负向代表“自己不知道”。如此形成四个小橱窗,分别代表: 公开我(即自己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展现在外,无所隐藏的部分。 隐私我(即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内在的私有秘密部分。 潜在我(即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有待开发的部分。 背脊我(即自己不知道,别人却知道的部分):犹如背部,存在,个人却无法看到。 潜在我与背脊我是进行自我探索时需要重点探索的部分。 2、认识自我的其它方法 经验法:自我反省——回顾过去、发现自我 他人评价——旁观者清,指出盲点 实践感悟——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测评法:正式评估(人格、智力、职业能力、职业兴趣测试等) 非正式评估(360度评估、生涯彩虹图、生涯生命线等) 第二节兴趣自我认识 一、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与情绪。 职业兴趣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与心理倾向。 二、兴趣对职业的影响 1、兴趣是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依据。 2、兴趣可以增强你的职业生涯适应性。 3、大量研究表明:兴趣与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 Kohlberg,1927-1987)。他继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 该理论源自本世纪初杜威的进步主义德育研究。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并提出道德能力发展阶段的思想。尔后,皮亚杰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儿童道德判断力进行了专门研究,以公正观念发展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但由于太过于理论化而被人忽视。直到50年代,科尔伯格面对战后的学校道德问题,深入进行系统实证研究,并实施不同的德育实验,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科氏出生于美国,早年是一所私立中学的优秀生,战前在一艘运送犹太人难民的船上当副机械师。1952年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后又攻读博士学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皮亚杰20多年前的著作《儿童道德判断》,激起了他致力探讨当时出现的极其尖锐的德育问题的强烈愿望,并立即进行研究。经过5年工作,他以充分的材料再证和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完成了博士论文。但很意外的是,论文评价虽高但外界反映冷淡,这反而激发了他进一步研究的决心。经过约16年的研究,考察比较了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对美国75名儿童进行的近16年的跟踪道德发展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实证材料,同时他又从理论上对以往的学校德育理论进行认真的重新研究和评比,批判了美德袋的文化传递理论只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的方法,肯定了以发展道德认知能力为主体的杜威进步主义德育思想,提出了他的完整理论体系。在尔后的近20年中他继续研究探讨,不断修改完善,直到1981年他把近30年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编辑为《道德发展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时,仍对道德判断力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定义进行修订,反映了他治学严谨和理论体系的深化。在科尔伯格的献身下,道德认知发展论极大促进了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发展,在改革传统德育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世界上各种主要文字出版,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学校的德育研究和教学,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二、主要的理论观点 (一)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他说,我这种理论“之所以称为认知的,是由于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它之所以称为发展的,是因为它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经过各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可以说,认知和发展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其观点可归结为:(1)德性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与成熟有关,但不等同;(2)德性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德性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但两者并不等同,智力发展不等于道德认知发展,后者不可能从前者中自发产生;(3)德性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是在社会激发下原有认知力发展的结果;(4)德性发展在本质上不受文化的限制而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德性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5)德性发展是受其现实文化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并与儿童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科尔伯格认为,由道德困境而激发的道德冲突从而达到一定的道德行为选择是发展道德判断水平的重要条件,儿童不参与社会活动,不参与道德行动,就不可能

最新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