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二章 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认知(ppt)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
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的 反映,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对象和背景是相互依存、 互相转化的。
你看到了一对情侣或是一個骷顱头?
(2)、知觉的整体性(组织性)
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 不同的属性组成,但我们总是把 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 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
时尚 性感
憨厚 老实
自然特征 社会特征
心理特征
非语言线索
• 面部表情 • 目光
接 触-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诚实直率; 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敌意、爱慕的信号 • 姿势
面部表情--什么样的情绪 ?
a) 快乐, d) 悲伤,
b) 惊讶, e) 生气,
c) 害怕 f) 厌恶
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 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大 小 恒 常 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考考你的观察力
考 考 你 的 观 察 力
三、错 觉(illusion)
---由大脑对环境讯息所作的 推测,称为知觉性假设。
---错误的知觉性假设就是错 觉。
触觉
绝对阈限
夜晚晴朗时可以看见50公里处的一只烛光 安静环境中可以于6米外听见手表秒针走 动声 可尝出7.5升水中加入的1 茶匙糖的甜味
可闻到在三居室中洒一滴香水的气味
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出落在面颊上即有感 觉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在美 国麦吉利大学募集 了大学生志愿者作 为参加实验的人。
观察窗
志愿者每天躺 在床上睡觉,并有 每天20美元的酬劳。 他们可以自己决定 何时退出实验。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一、什么是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的定义1、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
例如,一个人对于他人在许多场合下的行为做出了相同的判断以后,就有可能把一些相对稳定的印象归结到那个人的身上,推测他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将会产生类似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在许多场合下都很兴奋、激动,就可以推测他在类似的情境中也会产生兴奋、激动的行为。
人们就是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的。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认识他人当时潜在的心理状态,即所谓“以己度人”。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往往认为他人的心胸也是宽广的。
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会发生偏差,特别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与行为动机更加容易发生错误。
2、社会认知的依据:即认知者凭什么来推测判断他人的心里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一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二是依赖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因此要正确地认知他人就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例:因为你经常与某人打交道,非常了解他,知道了他在某种情形下或在某种态度上的行为后经常会产生某种相应的行为态度。
如:某女孩一挨批评就抹眼泪,当他又犯错被老师叫去时,同学们就会推断,她肯定又会哭鼻子,或看见她红着眼睛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就会推断,她肯定又被老师批评了。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是自身的经验与体会来认识他人当时的潜在的心理状态,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即所谓的以己度人,因此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容易发生偏差,尤其在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例:说别人推测错误时,常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二)社会认知的特征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固有的认知结构。
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社会刺激,由于各人的认知结构不同,其社会认知也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的特征。
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概述
-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包括对他⼈表情的认知、对他⼈性格的认知、对⼈与⼈之间关系的认知。
对他⼈表情的认知 ⼈是⼀种富有表情的社会⼈,⼈的表情是反映其⾝⼼状态的⼀种客观指标。
在社会⽣活中,⼈们往往根据他⼈的表情来判断其⼼理,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对他⼈表情的认知与解释。
⼈的表情以⾯部表情为最重要,此外⾝体的动作与姿态、说话的语调等也是属于⼈们表情范围之内的种种形式。
对他⼈性格的认知 对他⼈性格的真正认识,必须通过长期的观察才有可能。
但对他⼈性格的某些⽅⾯,在较短时期内也是可以认识到的。
了解⼀个⼈的过去⽣活道路,甚⾄是了解⼀个⼈在家⾥兄弟姐妹中的排⾏,都会有助于了解其性格特征。
对性格认知的研究,因其缺乏科学的、客观的标准⽽相当困难。
对⼈际关系的认知 对⼈际关系的认知包括两层意思:⼀为对⾃⼰与他⼈关系的认知;⼆为对他⼈与他⼈之间的认知。
在社会⽣活中,个体往往根据他⼈经常表达的意见、表露的态度和情绪,来推测⼈与⼈彼此之间的关系。
它使得对⼈际关系认知有⼀个明显特点,就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
对⼈际关系的认知是否正确⼗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能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特征 社会认知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认知的选择性 ⼈们是根据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有选择地进⾏社会认知的。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这主要是指在⼀定的社会刺激下,个⼈⼼理状态、情感、动机所发⽣的某些变化,这种变化随着个⼈对社会刺激的意义所理解的程度⽽转移。
认知⾏为的⾃我控制 这是⾃我意识发挥作⽤的结果,它使个⼈的认知体验不被他⼈所觉察,从⽽使个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
⽅式 认知⽅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式。
它是⼀种⽐较稳定的⼼理特征,个体之间存在很⼤的差异。
认知⽅式有场依赖型(field dependence)和场独⽴型(field independence)、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三类。
《社会心理学概论》课件
在这个《社会心理学概论》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索心理学的定义和意 义,了解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探讨社会认知与社会感知,探究社会影 响力和人际关系,并研究群体行为和合作。我们还将介绍社会心理学实验研 究方法以及该学科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
心理学的定义和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心理学帮助我们了解人类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模式和心理过程。它是一门 综合性的学科,为我们解开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学,旨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 境中的思维、感知和行为。从那时起,社会心理学不断发展,并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领域。
社会认知与社会感知
社会认知是指我们对社会世界的理解和感知的过程。通过研究社会认知,我们可以了解人们是如何形成 观点和判断他人的。而社会感知则研究了我们是如何察觉、解释和评估社会情境中的信息与刺激。
社会影响力和人际关系
社会影响力是指他人和社会环境对我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社 会影响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以及人际关 系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
群体行为和合作
群体行为是指在群体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决策过程。通过研究群体行为和合作,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在集 体活动中是如何互动、合作和影响会心理学实验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精心设计的实 验,我们可以控制变量并观察不同条件下人们的反应,从而得出对社会心理 学问题的有力结论。
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
社会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和社会政策等领域。未来,我们可以 期待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持续贡献。
社会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研究
随着社会对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社会心理 学将更加注重这方面的研究。 它将探讨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 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 的和谐发展。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发展
从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到实证研 究的历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个体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群体心理、人际互动和沟通等。
任务
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社会心理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心理学的关系
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而社 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门 研究社会情境中的心理现象。
指个体对某一社会客体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成分。
社会态度的结构
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组成。其中,认知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和理解 ;情感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行为意向成分是指对态度对象所采取的行动倾向。
社会态度的类型
根据态度的强度和稳定性,可分为强烈态度和微弱态度;根据态度的指向性,可分为内隐 态度和外显态度。
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跨文化研究
网络社会心理学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 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 心理学将更加注重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心理和行为研究,为跨 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 ,网络社会心理学将成为一个 新兴的研究领域。它将探讨网 络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如网络成瘾、网络暴力、虚拟 社交等。
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培养个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能 够理性分析群体意见和观点,不盲目跟从他人。
《社会心理学》课件
《社会心理学》课件一、概要《社会心理学》课件是一篇深入探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综合性课件文章。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思想、情感、行为以及群体互动过程的学科。
本课件旨在全面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帮助学习者对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课件的开头部分将介绍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社会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接着将重点介绍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等。
此外还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如社会认知、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等。
本课件还将强调社会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展示社会心理学理论如何解释和预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将总结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将对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背景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认知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如何在社会环境中思考、感受、行动,以及这些行为与认知过程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更侧重于揭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关联。
在这一框架内,它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冲突和和解机制,以及群体决策、社会影响等复杂的社会现象。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以及早期社会学家的研究。
然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形成的。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复杂,社会心理学的崛起便顺应了这样的历史背景。
其理论与方法也不断创新和完善,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指导人类的社会行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社会问题如人际冲突、群体冲突等日益凸显,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社会心理学PPT:社会认知与归因
Jane更有可能是,1,一名护士,2,一名具有强烈女权 主义者精神的护士。
15
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 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 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16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8 =?
22
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给你 一张北京大学学生的照片,让你推断是哪个系的?你 会怎样推断?
23
24
3 社会认知与健康
社会认知与寂寞:只看到生活消极方面的人,更容易感 到寂寞,把他人看成难于相处的。 社会认知与焦虑: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避免焦虑 (Zimbardo,1981)。 社会认知与疾病:对事件的乐观解释可以避免疾病 (Seligman,1987)。
Kelley (1950)的研究
10
2 认知法则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作出判断。医生们在 诊断病情时会使用便利法则。不同疾病进入其脑海的容 易程度,会影响他们的诊断。
Markus (1977)的研究
11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17
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
18
实验材料
你认为一学期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 面花费多少钱? 人民币
根据已有调查,北大本科生认为一学期 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面花费是500元。 请问,你自己认为应该花多少? 人民币
19
《社会心理学概论》课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0息,包括社会知觉、刻板 印象、归因理论等。
社会影响
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的 影响,包括从众、服从、 群体压力等。
社会行为
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 行为反应,包括人际互动 、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 等。
详细描述
心理咨询中,社会心理学原理如人际关系理论、自我概念理 论等被用来分析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同时,咨询 师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技巧和方法,如角色扮演、行为疗法等 ,帮助来访者改变不良行为和思维模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认知过程
探讨个体如何加工、解释 和理解社会信息,以及如 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和判 断。
社会影响过程
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的 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他人 ,包括从众、服从、权威 等。
社会行为反应
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 行为反应,包括人际互动 、群体行为、传播行为等 。
CHAPTER 02
个人特质
个体性格、价值观和自我认知 等因素也会影响社会情感的表
达和体验。
社会情感的作用机制
心理调适
社会情感能够调节个体的心理 状态,帮助个体应对压力和情
绪波动。
社会互动
社会情感是促进个体间互动和 交流的重要纽带,有助于建立 和维护人际关系。
行为驱动
社会情感能够激发个体的行为 动机,推动个体采取行动以实 现目标。
归属感
指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 ,表现为对集体、组织 或团体的认同和忠诚。
社会情感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文化背景
心理学基础课件:社会心理
− 将成功归功于己(通过内部归因),将失败归咎于他人或情境(通过 外部归因)的倾向
一、归因
◇ (二)归因偏差
• 公正世界信念
− 人们相信正义必胜,好人会得到上天的馈赠,坏人终究会受到应有惩罚 − 修复公正世界信念的一种常见方法是被称为“谴责受害者”的个人特质归因
一、归因
◇ (二)归因偏差
政府和文化制度必须为双方提供道义、 法律和经济上的支持
1999年2月4日清晨,纽约布鲁克斯街区一条街道上,4名白人警察正慢慢接近阿默多·迪阿 诺,他们认为这名来自西非的黑人移民很像一名罪犯。而迪阿诺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他 是一个小贩,每天工作很长时间,业余还刻苦学习,已经达到上大学的标准。当迪阿诺 进入公寓走廊时,警察命令他不许动。他伸手去拿钱包,可能是想出示证件。4名警察对 黑人伸手进口袋的动作非常警觉,毫不犹豫地开枪,迪阿诺当场身亡,中弹41枪。
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在哪种文
化背景中,美貌都是一种财富,
都令人向往。
一、人际吸引的条件
◇ (三)相似与互补
• 相似性吸引 − 类似性 − 被具有类似态度的人吸引
• 性别差异:女性更看重态度相似性,男性更看重外表魅力 • 我们倾向于假定哪些我们发现有魅力的人与我们有相同的态度 • 包容性似乎是维持一段亲密关系的更有利预测因素
一、人际吸引的条件
◇ (三)相似与互补
• 互补性吸引 − 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喜爱程度 会增加 − 补偿作用
• 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
二、爱情
◇ (一)什么是爱情
爱情的内涵
• 人爱际情吸(引 lov(ei)nt是er一pe种rs强on烈a的l a积ttr极ac的tio情n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二)归因资料
基本规律错误:观察者往往过高估计他人行为的内在 个人特征,而忽视情境因素。
行为者——观察者偏差:行为者对自己归因时常常做 外归因,而对别人则做内归因
时间因素:随时间迁移情境因素会更重要
❖ 动机性偏差(利益事件)——自利偏差
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内在因素,失败归因为外在因素将别人 的成功归因为外在因素,失败归因为内在因素。
稳定性
内在性
可控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 不可控
+
+
+
+
++Fra bibliotek+
+
+
+
+
+
+
+
+
+
+
+
凯利归因理论图解
条件
一致性 一贯性 区别性
归因
1
高:全班 高:小红 高:小红 刺激物:
语文分数 一向语文 其他课程 语文是难
都低
分数低 分数都高 学的科目
2
低:全班 高:小红 低:小红 人:小红
语文分数 一向语文 其他课程 是个不会
都高
分数低 分数也低 学习的人
3
低:全班 低:小红 高:小红 情境:小
语文分数 一向语文 其他课程 红这次是
都高
分数高 分数也高 偶然失手
归因的原则
❖ 扩大原则:一个人的行为越是非角色行为、不利于自己的行 为,我们越是将它归因为内在因素。
❖ 折扣原则:一种特殊原因导致的结果会因为有其他可能的原 因的存在而使得这一原因的重要程度被打折扣。
❖ 非共同效果原则:入选方案中与未入选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 中不同的部分会成为归因时考虑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12
社会图式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 影响信息选择 ❖ 影响信息加工 ❖ 影响信息提取 ❖ 自我实现的预言 ❖ 社会图式的改变
2021/6/7
13
社会认知策略
❖ 认知吝啬鬼——启发式判断 可得性启发 代表性启发 定点调整启发 确认偏差 ❖ 目标明确的策略家
2021/6/7
14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Leabharlann ,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2021/6/7
2
老太太眼中——甜凤姐
2021/6/7
3
刑夫人面前——苦凤姐
2021/6/7
4
尤二姐眼中——酸凤姐
2021/6/7
5
丫头们面前——辣凤姐
2021/6/7
6
任你才高八斗,难称百人之心!
2021/6/7
7
社会认知的含义
❖ 社会认知: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 认知。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 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心理状态、行为动机、 以及其行为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也 称社会知觉、人际知觉。
社会认知(一)
社会认知的概念 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图式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的策略
2021/6/7
1
世故人情中的社会认知:
❖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无醋不酸,无商不奸 ❖ 不看人对己,只看人对人 ❖ 路谣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得容颜便可知
❖ 二、被认知者因素
1、谈吐、服饰、表情、姿势、行为方式中突出的线索 2、熟悉程度:远重衣衫近重人品
【精品】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PPT课件
(二)、国内
1、20S --1949 评介阶段
陆志韦《社心新论》(1924) 1948年社会学者孙本文著《社会心理学》上下册,全书六编、30章,内 容自成一较完整体系,理论与实用并重,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的社心著 作
二、社会化的内容--文化
文化(culture):人类群体或社会共享的成果,是人类在社会历史 实践中创造的社会遗产。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知识、技能与经验 价值观(value)人生追求的目标是否有价值 规范(norm)在具体情境下如何思考、体验、行动的期望
法律、道德、风俗等
社会化内容的另一种分类
态度 Attitudes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四、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 1、孕育阶段(1908年以前)
古希腊哲学中孕育着社会心理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环境塑造(理想国) 本能
2、诞生(1908年)
2、解放后到1980年 停顿阶段 3、1981--重建与复兴阶段
1981年夏,在北大召开了第一次社心座谈会
82年10月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后改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第二章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一、什么是社会化
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合格 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对每一角色规定了一系列责任与 义务
医生:救死扶伤
教师:教书育人
职业道德
3、个人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就要学习并符合相应的角色期望
现代社会心理学课件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推动社会问题解决
社会心理学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心理学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03
02
01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
02
社会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总结词: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它探讨了个体在面对不一致的认知时如何进行调整。
爱情的定义
亲密关系和爱情是相互关联的,但并不完全相同。亲密关系可以包括亲情、友情和浪漫爱情等不同类型的关系;而爱情则更侧重于浪漫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亲密关系与爱情的关系
亲密关系与爱情
合作是指两个或多个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的行为。
合作的概念
竞争是指个体或团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相互争夺资源或地位的行为。
特点
定义与特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社会认知、态度、刻板印象、从众行为、群体行为、人际互动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以及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范围与对象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的社会认知发展,如自我概念、自尊和友谊关系的发展。
学生发展
通过了解课堂环境和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环境
社会心理学研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促进更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
教师与学生关系
在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对社会世界的感知、认知、理解和解释。
社会认知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意愿,因此对自我概念的认知和建立是必要的。
社会心理学认为,自我概念由自我知觉、自我评价和自我印象组成。
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特征和行为的感知。
例如,我有一个高鼻梁,我能够感知出来这一特征。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性格的评价,这些评价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还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自我印象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特征和行为对自己的总体评价,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稳定的自我概念。
二、他人概念他人概念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了解。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需要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以便更好地与他们交往。
社会心理学认为,他人概念包括对他人的态度、印象和情感。
态度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好恶、赞成和反对等方面的评价。
例如,某人可能会觉得某个人非常令人讨厌,或者非常慷慨大方。
印象是指个体对他人总体特征的认知和理解,这些特征不一定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主观上对他人的感受。
例如,某个人可能会觉得某个人非常有礼貌、温和、好相处,但这些特征并不一定是被其他人所认可的。
情感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体验,这包括爱、恨、喜、悲等情感。
三、群体概念群体概念指个体对群体的认知和了解。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群体的文化、习惯和信仰,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图。
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概念包括对群体的刻板印象、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
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对某个群体的固定和片面的印象。
例如,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黑人是暴力和犯罪的代表,而亚洲人则是勤奋、善良和聪明的代表。
归属感是指个体对某个群体的归属意识和情感认同,这种认同常常是基于身份、文化和价值观的相似性。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而社会认知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对社会世界的感知、理解和解释。
社会认知涉及到个体对他人的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对社会事件的解释等方面,对于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社会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认知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过程,包括对他人的外貌、行为和语言等方面的观察和评价。
社会知觉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体的经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
在社会认知中,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貌和行为来判断他们的特质和性格。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整洁、举止得体时,往往会认为他是一个有素质的人。
这种社会知觉对于我们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社会认知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是指个体在对他人进行认知和评价时,由于认知加工的特点和心理机制的限制,往往会出现一些系统性的错误或偏差。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第一印象效应”,即个体在初次接触他人时,往往会根据第一印象对对方进行评价,并且这种评价会对后续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社会认知偏差还包括“归因错误”、“确认偏差”、“群体归属偏差”等。
这些偏差的存在使得我们在对他人进行认知和判断时容易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不公正的对待和评价。
此外,社会认知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认知的发展。
社会认知的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能力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社会认知的发展与个体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社会认知能力。
例如,儿童在早期的社会认知中往往会表现出自我中心和单一观点的特点,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逐渐发展,表现出更为复杂和全面的认知特点。
社会认知的发展对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社会认知还与社会行为密切相关。
个体的社会认知对于其社会行为的选择和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学》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人们对社会环境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它包括人们对自己、他人和周围事物的认知态度、价值观、信念和偏见等。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验都会对其认知进行影响。
如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女性身份容易被贬低,即使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表现得十分出色也许也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
所以,社会认知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一。
二、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在一个群体中,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观点和行为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例如,一个新员工加入了一个由老员工组成的小组,他本来是一个外向、开朗的人,但是在和老员工相处一段时间后,他的性格开始变得内向、沉默。
这是因为他感受到了老员工对他的期待和观念,为了融入群体,他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这个小组。
因此,社会影响是群体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之一。
三、群体心理学群体心理学是研究群体在心理上产生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的学科。
在人员众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往往会被群体所纳入,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群体。
群体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包括群体形成、群体互动、群体满意度和群体效率等方面。
如,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个体会为了求得工作上的成功而走向竞争。
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之后,个体会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竞争群体,群体内的成员会根据群体规则和行为影响逐渐发生改变。
在群体心理学中,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它对于解释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群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的学科,它主要涉及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学三个方面。
在解释和预测社会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面,社会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理论体系。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中个体及其互动关系,还可以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的过程。
即人们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的方式,包括他们如何选 择、解释、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二)社会认知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 个体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 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刺激进行选择与简化; • 对刺激的解释依赖于认知者本身的特点、先前期
– 情商是一非科学概念。
• 对503位成年人和229位青少年的情绪智 力进行测定,发现:
– 情绪智力与传统智商相关不高 – 成年人有更高情绪智力 – 女性情绪智力高于男性
三、对他人性格的认识
• 内隐人格理论:
– 每个人无意识之中存在的识别他人性格的图式 (方式)。由我们关于哪些人格特质会组合在 一起的观点所组成。
– 控制性思维:需要意志努力,长时间仔细地进行
• 内容:
–他人的情绪、情感 –他人的性格 –人际关系
二、有关他人情绪、情感的认识 (一)情绪表达—非言语信息 • 面部表情 • 姿态表情 • 语调表情
面部表情
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 现各种情绪状态。
• 面部表情几乎是先天的
• 跨文化的一致性
眼睛:忧伤 口部:表达快乐与厌恶 前额:惊奇 眼睛、嘴、前额:愤怒
姿态表情:身体表情+手势表情 身体表情 手势表情:存在民族或团体差异
语调表情:真心地笑
拍手 捶胸 挥拳 手相握 摊开手 手挠后脑勺 双手叉腰
高兴 悲痛 愤怒 急躁 真诚、坦然无可奈何 尴尬、为难、不好意思 挑战、示威、自豪
– A: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非常热心、勤 奋、严格、实际和行事果断的人。
– B: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相当冷漠、勤 奋、严格、实际和行事果断的人。
• 因变量:学生对教授进行评分 • 结果:A>B
• Louchins, 1957 • “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两个朋友一起走在洒满阳
光的马路上,他们边走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 店里挤满了人。他一面等待店员来招呼他,一面和熟人聊 天。他买好文具在向外走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熟人,便停下 来和他打招呼,然后他告别了朋友向学校走去。在路上他 又遇到前天晚上刚结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句话就分手 了。”
EQ? • 认知者与情绪者的关系。 • 认知者本身的情绪体验。
•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与情商 (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 情绪智力是管理、控制、理解情绪的能力,确 定存在;
– 情商是情绪智力商数,目前没有测查情绪智力 的工具,实质上不存在情商;
第二章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概念和分析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偏见 •归因及归因理论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Social cognition (一)基本概念: 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
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 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 同一文化之下具有共性。 – 内隐人格理论存在文化差异。
东方:世故、会做、爱面子 西方:艺术人格(artistic temperament)
1.5 1.4 1.3 1.2 1.1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母语英文读英文
母语中文读英文
母语中文读中文
(三)个人好恶估价--晕轮效应
The Halo Effect
•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 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 他品质的现象。
• Asch,1947
• 根据形容词来描写一个人
• 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坚决、实干、谨慎 • 聪明、熟练、勤奋、冷淡、坚决、实干、谨慎
• 聪明、熟练、勤奋、礼貌、坚决、实干、谨慎 • 聪明、熟练、勤奋、粗鲁、坚决、实干、谨慎
• 晕轮效应的心理学基础: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 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 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
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
– 格式塔心理学
– 内隐人格理论
(四)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 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
• /p/news/w/v /2011-11-25/103561570693.html
• /v/b/127290 78-1258396987.html
(二)影响情绪认知的因素 • 对各种情绪表现模式与规则的了解。
Hoffman,1986 请不同的被试读一段材料,请判断这个人的特点。 社会认知受到线索的引导。
艺术型 世故型
第二节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的定义:
• 印象:个人对他人产生的概括化的整体认识。
• 个体依据有限的信息资料产生对他人的概括化的整体认识的 过程。
• 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望和比较标准。
• 社会认知是个体行为的基础 • 个体行为是社会认知的结果(三)社会源自知过程的分类• 意志投入程度:
– 自动化思维:无需意志努力,迅速自动地进行
• 图式(schemas):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 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 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
• “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了学校,走在回家的马路上,路 上阳光非常耀眼,他走在阴凉的一边。他看到路上迎面而 来的是前天晚上遇到过的那个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 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其中有几个熟 人。吉姆安静地等着。柜台上的服务员过来招呼他,他买 了饮料,坐在一把靠墙的椅子上喝着饮料。喝完饮料他就 回家去了。”
–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 个人好恶估价 – 近因效应 – 消极信息
(二)第一印象—首次接触时所获得的印象 • 第一印象的特征:
– 表面性 – 片面性 – 类化
• 第一印象又称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在印象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两个实验
• Harold, 1950 • 自变量:对教授的不同介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