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审美诠释
文本解读与文学鉴赏
(二)步骤:
层面 实质 含义
具体内容
1 解读 写什 理解作品的 如故事与细节、人物 内容 么 基本内容 与形象、背景与环境等
2 鉴赏 怎么 欣赏作品的 如词语选用、叙述角 艺术 写 艺术形式 度、意象与意境、隐喻与 象征、结构与技巧等
3 探究 表达 评价作品的 如思想情感、文化意 主旨 什么 思想意义 蕴、审美情趣等
所谓“境与心会”,就是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 正与陶公纯静超脱的心境相融,自然与诗人的 情感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这种“境与心会” 的感触微妙复杂难以言传,连诗人自己也一时 说不清,所以他最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忘言。”
3.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理想的阅读和理解 诗歌作品的方法。始见于《孟子·万章上》 :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 志,是为得之。”
寄喻说
清张采田在《玉溪生年谱会笺》中认 为此诗抒发了诗人对李德裕的怀念。 而柳文英则认为此诗“通篇的意思则 是因对令狐淘居启陈情不省,感叹身 世沦落不遇。”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 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 住了妇道;在深层意蕴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 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2.诗无达诂
原作“《诗》无达诂”,是汉代提出《诗经》 学习的“接受—阐释”理论。
何谓 “诗无达诂”?“达”意为明白、晓畅; “诂”则是指以今言释古语。“达诂”的意思 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
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情意” 的一种研究、鉴赏方法。
阅读文学作品,要注意把握其语言, 根据语言捕捉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意向。
刘勰的《文心雕龙》:“夫缀文者情动而 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 幽必显。”
视角、融合与创造——试论文本解读中对中西文艺理论的审美化用
定要 以审美解 读 为 主 , 并 最 终 指 向 实 需 要 理 论 的 指 引 、 启悟 , 不 论 是 《 我 的叔 叔于 勒 》 , 王 富 仁 选 择 的 是 审美 。 否则 , 让 文 学 作 品 乱 了 体 性 谁 ,任 凭 他 的 智 慧 能 量 有 多 强 悍 , 人 物形 象 ” 视 角—— 于 勒 , 透 过 于 “ 不说 , 解读 文 本悦 神悦 志的 美学 目 都 必须 吸 纳 别 人 的 智 慧 , 所谓 “ 一 勒 的 两 次 写 信 , 还 有 破 产 后 无 颜 回
钱 理群 在 解 读 文 本 的 过 程 腐 、 浅薄 , 甚 至 出 现 跑 偏 或 谬 误 的 / J \ 说 开 头 一 位 又 穷 又 老 的 乞 丐 向
中 ,充 分 调 动 自我 的 生 命 体 验 , 激 倾 向 , 更 是 理 论 家 底 不 厚 实 的 写 行 人 乞 讨 , 若瑟夫( 文 本 的 第 二 叙
l 关注l 理 论 探 索 本 版 主 持 / 佩 兰
视 角 融 合 与创 造
试论文本解读中对中西文艺理论的审美化用
⑩ 汲安 庆
摘要 文 学作 品 的 解 读 要 以 审 美 解 读 为 终 极 目标 。审 美 解 读 的 过 程 中 , 选 择 合 适 的 解 读
视 角 非 常 重 要 。解 读 者 的 不 同 眼 光 、 实力 、 个性 , 决 定 不 同 的 解 读 视 角 。但 视 角 的 选 择 必 须 遵
获 得 解 读 灵 感 后 的 更 高 层 级 的 创
文本解读的审美诠释
质 , 文 释 道 , 展 学 生 的想 象 , 因 拓 演 绎 丰 富 的 画 面 ,文 本 的 视 界 也 将 随
笑 , : 正 是 这 样 !” 这 淡 然 一 笑 说 “ 在
师 读 : 曾 问过 女 房 东 : 这 样 之 开 阔 和 丰 富 起 来 。 在 《 原 》 人 我 你 如 草 ( 生 看 到 一 碧 千 里 的 草 原 不 由得 感
小城 去 看 一 看 吧 !
来 。 发 学生 于平 静 中见波 澜 , 平 启 在
师 : 的 , 许 那是 一 首 恬静 、 是 也
师 :课 文 中 的 哪 一 节 是 描 述 这 淡 处 悟 深 意 ,这 就 是 语 文 教 师 的 功 秀 丽 的 小 诗 : 草 一 碧 到 云 边 , 花 芳 鲜 幅 图 片 的 ? ( 后 , 生 指 出 课 文 的 力 所 在 。 在 文 本 的 层 层 解 读 中我 们 簇 簇 缀 绿 毯 。 牛 羊 点 点 悠 然 去 , 读 学 隐 第2 。 ) 节
升 华 的愉 悦 历 程 。
一
、
在 字 词 间体 昧 情 感
文本解读的审羹诠释
@许佩君
笑真诚 地说— —
生读 : 是 这样 ! 正
一
南朝 ・ ・ 文帝在 《 新 渝侯 梁 简 答 和 诗 书 》 道 : 垂 示 三 首 , 云 吐 于 中 “ 风 材 中 不 少 名 家 之 作 文 字 清 新 自然 , 浅 显 易 懂 。然 而 , 细 品 味 , 回味 细 却 无 穷 。 季 羡 林 先 生 在 《自己 的 花 是 如
既 可 以从 句 、 间 的“ 弦 嘈 嘈 ” 段 大 中 隐 牧 歌 远 处 来 。 ( 导 学 生 体 会 诗 引
文本解读与文学鉴赏的方式方法
①文体模式为写作提供编码程序;
②文体模式为阅读暗示解码方式;
③文体论阅读是信息解码的预设与向导
④文体论阅读就是演绎思维在解读中的运用(文体结构模式→文本携带信息)。
(2)文体类型:
文章因结构形式、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体。
二分法:“韵文”如诗、词、曲、谣等;“散文”,可分“非文学性散文”和“文学性散文”。另有多种“边缘文体”,如骈文、赋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胜、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①从字词句含义的解读入手。
A.赏语音。如双声叠韵、对仗押韵,可得铿锵悦耳、回环荡漾之美。
B.析词汇。词的准确、色彩、语体、修辞、言外之意等皆为分析切入点。
C.辨句法,包括长句、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的不同效果。
D.看语境。看语言使用的环境,即上下文(语)。
E.理篇章,包括结构的巧妙、整体感的强弱、文气的特点、短小段(如一句就一段)的好处等。
(7)文化学批评(从民族文化形态入手,揭示其地域文化特征);
(8)心理批评(无意识的作用、文学补偿人类欲望、阅读时的分享);
(9)新批评的细读法(中国式的细读,如穷源溯流、比较品鉴、精细评点)。
(一)文本解读与文学鉴赏的基本方式:
主要有语义学解读、文体论解读、社会学解读、文化学解读、接受美学解读等五种。
《故乡》的审美解读
《故乡》的审美解读
《故乡》的审美解读
《故乡》是中国现代诗批判主义新派代表作家李清照的诗作,它深刻地表达了她对亲情及故乡的思念之情。
结合文本内容,对本诗的审美解读如下:
首先,这首诗不仅于艺术上具有美的审美性,更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至情至真的情调。
从前四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别如斯五万年]可以看出,诗人在抒发对久别故乡、久别亲人的无限想念之情,也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本诗也传达出一种回家的向往之情,可以体现在诗中的“回望(空)故国”一句。
诗人似乎用自己的生活比喻这种思念来叙述,形成一种审美性的述说。
由此可见,诗中蕴涵的审美内容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色彩,从而使读者联想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及对亲情的珍惜之情。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故乡》在文学审美上是一首凄美悲怆的诗作。
整体语言婉转、古老,但情感流露得犹如直白,使得诗中的亲情及家园之梦更有触动力。
而诗中关于“走千里”“回望(空)故国”的景象,把人们的思念之情又增添了一番新意,令人惊叹!。
情感与形式熔铸成的经典——《背影》文本形式的审美解读
夫海 纳在 《 美经验 现象 学 》中指 出 :形式 与意义 、形 式与 感 顾 性 追 忆 中具 有 双 重功 能 。 一 为 “ 说 ”者 “ ”追 忆 往 事 审 言 我 性 、形式 与情感 都是 合一 的 ,形式 使对 象获得 意义 。 “ 形式 是 的眼 光 , 另一 为 被追 忆 者 “ ”在 经 历事 件 时 的 眼光 。这 两 我 作 品的灵魂 ,就 像灵 魂是 肉体 的形 式一样 。 ”以情 感人 , 以情 种 眼 光 体现 出 “ ”在 不 同 时期 对 同一 事 件 的 不 同看 法 和认 我 动人 是文 学 的本 质所在 ,而优秀 的 作品 总能通 过美 的形 式将读 识 程 度 。
弦 。 有人 说 《 背影 》 之所 以感 人至 深 在 于 它是 一 篇 以情 为 经 那 种 略带幼 稚和 天真 的眼 光来 看待 父亲 的行 为 。这 种认 识与 感 纬 、情 感 真 实 的 文 章 ,这 种 说 法 并 没 有 错 ,但 未 道 出 《 背 受 上 的差异 ,真 实地 反映 了作 者对父 爱 新的 、深层 次 的理解 和 影 》成 功 的 奥秘 。笔 者认 为 , 《 影 》 的 艺术 奥 秘 从根 本 说 背 在 于其 艺 术 形 式 的独 创 性 。
国 现 当代 文 学研 究
情 与彩 式熔钨 威的 典
背影 文本形式 的审美解读
。 吕选 新
文 学 作 品 的形 式是 作 品产 生 意 义 的基础 ,文 学 的情 感 、 内容 、思 想无 不存在 于 形式之 中 。现象 学美 学的 重要代 表人 杜
说 ”建 构 了作 品 的丰 富 内 蕴 , 引发 读 者 的共 鸣 。 《 背影 》是 一篇 追忆 性 散 文 ,其 所运 用 的 第 一人 称 在 回
从审美的角度解读文本
B 言之有理
(意旨倾向 ) (思想观念 ) (情感情绪 ) (信息知识 )
理之涵义
言之有理之‚理‛亦即我们作文经常提到 的‚意‛,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取舍、 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择、 语言的运用等等都要依据写作意图而定,为 意图的实现而服务。 尽可能做到‚言之未成,意在笔先;言之 既成,意在言外;言近旨远,意味盎然。‛
周严缜密
结构安排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承接 转换必须安排周密,令人无懈可击。 文本解读中,要考虑作者是采用怎 样缜密的逻辑线索(情绪线索,哲 理线索,行动线索……)将文章层 次及段落或隐或显地缝合起来的。
错综变化
凡是美的事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其 结构形态具有错综变化的特色;那些形态呆板、结 构滞涩的东西,是不可能带给人美感的。文本结构 自然不能例外。文本解读中,要从作者文本结构的 个性安排中,解读其独特的构思之美。解读其结构 文本的艺术手法:文势的发展是否曲折变幻之美, 内容的表现是否具有虚实变幻之美,行文的结构是 否具有张弛变幻之美?这里单说张弛变化,行文中 时而金戈铁马、雷霆震击,时而凤管鹍弦、光风霁 月。从金戈铁马之中能听到抒情短曲,从电闪雷鸣 中能看到光风霁月;残漏之滴,更能烘托惊马乱驰, 于无声处更能透视惊雷霹雳。静看废墟上的一朵绝 美的小花,于无声处听惊雷,气定神闲,心如止水。
C 言之有序
(结构安排 )
它处于使写作者实现由‚隐‛(写作者的 内在思考)到‚显‛(书面化的阅读文本)的 中介转化的关键地位。它上承写作者对文本思 想内容的内在思考,经过一系列的结构化处理, 使其与书面语言表达的本质要求‚接轨‛,从 而下启书面语言表达意义上的‚写‛的过程, 李渔《闲情偶寄》称之为‚袖手于前,始能疾 书于后。‛Fra bibliotek
丁玲文本的审美解读与文化阐释
心地哭起来。为此她矛盾痛苦 , 难以摆脱 。 但她 终究还是 和这种“ 卑的 浅薄 ” 可 决裂
了 。这 篇 小 说 震 撼 人 心 的 力 量 , 在 于 赤 就
多年 来,对于丁玲笔下 的女性形 象, 有赞美也有非议 。不管赞美也好 , 非议也 罢, 双方都感到在这些女性身上存在着某
弟 的爱 感 到 不 满 足 , 恐 怕 不 能 说 是 莎 菲 这 的轻 浮 吧 。 菲 在 追 求 爱 、 望 爱 的 时候 , 莎 渴
丁玲 文 本 的审 美解 读 与 文化 阐释
口徐 继 英
( 州师范学院, 南 郑 河 郑州 404) 5 0 4
遇上 了风姿翩翩的凌吉士, 却曾为他的 她
观 丁 玲 的小 说 贯 穿 着 一 个 共 同的 主 题 , 那 就 是 爱 — —对 人 民 的 爱 , 其 是 对 我 国 不 尤
她忍辱 负重 ,下定决心 “ 再重新 做一 个 ’ ” 作者 并没 有 把 贞 贞 写 成 英雄 , 品几 人 。 作 影演 员的痛苦 生涯 中忍受着那“ 更无礼 的 侮辱 ” ,而 封 建 主 义 则毫 不怜 惜 地 一 天 天 乎 用 了一半篇幅来 描写 贞贞 出场 前的周 呢? 她逃出了狼 窝, 有进入 了虎 口。 她在 电 地吞噬着她。 这种丑 的现实与美 的梦想的 对 立 , 她焦 躁着 、 使 痛苦 着 , 她不 甘于 沉
恋 爱 理想 破 灭 了 。 为此 , 不 能不 伤 心 , 她 不 得 不 出走 。 而 , 重 重 的封 建 罗 网之 下 , 然 在
一
来 。后来 , 为了以特 殊身份给 游击队搞情 报 ,咬着牙 在 日本兵 营里倍 受摧残和 煎
试论文学文本的审美解读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u h u Un v r i o r a fS z o ie st y
Vo . 5, o 7 12 N .
J 12 1 uΒιβλιοθήκη 0 0d i1 . 9 9 j i n 1 7 o :0 3 6 / . s . 6 3—2 0 .0 0 0 .1 s 062 1.704
关键词 : 文学文本 ; 主体 间性 ; 审美解读
中图分类号 : o I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3—20 (0 0 0 0 4 0 17 0 6 2 1 )7— 0 4— 4
文 学文本 是作 家通 过语 言保存历 史和传 统 的作 品, 读者 和作 者也 是 通 过作 品语 言 的交 流去 解 读 文 学 文本 的 。但 由于语 言保存 的历史 和传统具 有不 可 穷 尽 的模 糊性 和解 读 的历史性 、 超越性 , 因此人们 永 远 处于对 其解 读 之 中。有 史 以来 , 于 文学 文 本 的 对 解 读方 式千差 万 别 , 先 人 为主 的 , 被动 接 受 的 , 有 有
践 主体 , 的是 人 在实践 过程 中 , 指 与实 践对象 建立 主
客体 的关 系 , 作为 主体 而存在 , 人 按照 自己的方 式去
正的自由。同时这个主体性是以集体意识形态出现 的 , 有时 也 以个 体性 的面 目出现 , 虽 但是 又总带有 集 体意识 的个 体弱 意识 , 就是 说 以集 体意识 为 主 , 体 个
而足, 而真正能够进行审美解读的不多; 同时在理论
上, 也还没 有很 恰 切 的 理论 能 准确 地 把握 和 阐释 这
样一种审美现象 , 为这种审美现象提供一个符合 并
文学研究:如何探究文本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
文学研究:如何探究文本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文学作品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宝藏,它通过语言来表达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同时有着高度的审美价值。
文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究文本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从中发掘出人类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历史演变。
本文将从文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探究文本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
一、文学研究的目的文学研究的目的是探寻文本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分析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从而加深对人类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发掘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
首先,文学研究旨在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深层思想。
文学作品是人类的心灵之声,是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晶,它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人类内心的世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人生观和情感体验。
因此,文学研究需要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从中发掘出深层的思想。
其次,文学研究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文学研究需要从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等艺术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揭示作品的审美特点和文化风格。
二、文学研究的方法文学研究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来分析文本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
主要的方法包括文本阐释、历史比较、文化批评等。
文本阐释是文学研究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
文本阐释是通过对文本中的语言、形式、结构、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进而揭示出文本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
文本阐释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方法,在分析时需要细心、耐心地发掘和解读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符号。
历史比较是文学研究中涉及到历史的一种方法。
历史比较是通过将文学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分析,揭示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从而深入了解文化演变和历史背景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文化批评是文学研究中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方法。
文化批评是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分析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文化内在,深度挖掘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内容。
三、文学研究的意义文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深度挖掘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小学语文文学性文本的审美解读策略——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
小学语文文学性文本的审美解读策略——以统编教材五年
级上册为例
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性
文本的审美解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
册中的文学性文本为例,介绍一些审美解读的策略。
1.注重文本的情感色彩
文学性文本通常包含丰富的情感色彩,可以通过读者的情感共
鸣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作品。
在阅读文本时,学生可以注意到文本
中所表现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惊奇等,然后反思自己的经历和
情感,与文本中的情感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2.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运用
文学性文本通常包含一定的艺术化表达形式和语言运用技巧,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都是作者用来表现情感和主题的手段。
学生应该仔细观察文本中的这些形式和技巧,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从而全面理解并欣赏作品。
3.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
文学性文本常常与某种文化有关联,反映了人类生活和文化传
承的某些方面。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需要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创作背景。
这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文
化知识和阅读经验,通过多方面的阅读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文学性文本的审美解读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实
际经验和文化背景,认真观察文本的情感、表现形式和语言运用,
以及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优秀文学作品,积累阅读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小学语文文学性文本的审美解读策略——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
小学语文文学性文本的审美解读策略——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一、引言语文是中国学生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而文学性文本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阅读和欣赏的愉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对小学语文文学性文本的审美解读策略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探讨小学语文文学性文本的审美解读策略,并重点分析统编教材中的文学性文本,为小学语文文学性文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小学语文文学性文本的审美解读策略1. 知识积累与批判思维相结合小学生在阅读文学性文本的同时,需要注重积累各类知识和信息,例如文学常识、历史文化背景、生物地理知识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但是仅依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激发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2. 集中注意力和情感参与小学生在阅读文学性文本的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阅读,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帮助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充分参与自己的感性情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和美感,并从中获得启发和启示。
3. 多角度比较和评价小学生在阅读文学性文本时,需要通过多角度比较和评价,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
例如,可以对比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差异,并评价其优缺点和价值。
三、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文学性文本1.《北风》《北风》是一篇很有启示性的故事,它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和困难,要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而战胜困难。
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的坚强和勇气,还通过对小女孩的描写,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例如,文中描绘的“迎面而来的北风,吹得她的面孔红润有光彩,她的鼻子、耳朵、小脚尖都红得发亮”等形象描写,让人不禁回想起在寒冬中御风赏雪的美好时光。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解读的过程 中,要学会透过现象看 本质 ,深刻把握 文本 的内在逻辑 ,
把存在于文本字里行间的隐含意思 表达 出来 ,对文本 的内涵和结构进
行 更深 层 次 的 思考 和诠 释 。 第二 重 境 界 :宇 里 行 间 表现 一 种 生 活 的意 蕴
意 ,还 需要 对文本 进行 深 入 的解
读 。同时,这样的解读也涉及到西 方 现代接 受美 学 中的一 个重 要 概
念 — —解 释学 美 学 。
解释学美学是在胡塞尔现象学 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 的一个美学流派 ,其创 立者是德 国的伽达默尔。伽达默尔 认 为 ,理解 的历 史性 包括 三个 方
面 : ( ) 在 理 解 之 前 就 已 存 在 的 1
有修养 的人。 在学生掌握了这几个 关键词 的意思后 ,把前后文联 系贯 通起来 ,可 以把这一则论语的内容 翻译 如下 :孔子说 : “ 习了 ( 学 知 识) ,然 后 按 一 定 的时 间去 实 习
我们知道 : 来的 “ 朋友 ” 志 同道合 是 的人 ;那么 ,朋友来 的目的是什 么
这就启示我们 :完全按照文 本
字面意思去翻译 ,往往会造成辞不 达义 的后 果 ,有时 甚至 是牵 强 附 会。因此 ,我们在 日常对文本进行
有朋 自远方来 . 亦乐乎? 不 人不知而 不愠 , 亦君子乎?( 学而》 不 ”《 ) 第一重境界 :直接呈现出来的
文 本 字 面 意义 按 照 人 民教 育 出版 社 出 版 的义 务 教 育课 程 标 准七 年 级 上 册语 文教 材 和 教学 参 考 书 中 的提 示 ,要 理 解
。
所 谓 “ ,指的是译文 与原 信”
果用更直接 的话来 表述 ,则是文学
视角、融合与创造——试论文本解读中对中西文艺理论的审美化用
“ 两 张 皮 ”, 不属此列 。
姆 在其名 著 《 西 方正典 》 中指 出 : “ 文 化研究 ” 名 义 之下 众 多 时髦 的学派 正在 放弃 审美 欢悦 。 而 仅 仅 关 注 阶级 、 性别 、 民 族 以 及 国 家 利 益 这 些 远
广东技术 师范 学 院学 报 ( 社会 科学 ) 2 0 1 4年第 2期
J o u na r l o f Gu a n g d o n g P o l y t e c h n i c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o . 2, 2 01 4
离 文学 的 外 围 问题 。 有 鉴于此 , 在解 读 文 本 的过 程 中 。 充 分 调 动
自我 的 生 命 体 验 , 激 活 自我 的 美 学 素 养 。 灵 活 化 用 中西 文 艺 理 论 的 思 想 精 髓 . 去探求文 本“ 美 感
在此基础上 , 还要讲 究“ 审美 ” 。这 突 出 的 是
一
文本解读 中, 视 角 的选 择 极 为 关 键 。
有 人说 , “ 一种理论 , 就是 一种 视角” 。 比 如
同 一 个 文 本 .你 用 精 神 分 析 批 评 的 理 论 解 读 是
种 样 子 . 用 结 构 主 义 理 论 或 女 权 主 义 批 评 理
论解读 , 又会 是 另 外 的 风景 。 这 种 思 想 对 我 们 颇 有 启 发 性 。 文 本 解 读 着 实需要 理 论 的指引 、 启悟 , 不论 是谁 。 任 凭 他 的
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与鉴赏
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与鉴赏一、引言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可以给人以启迪和享受。
然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一部文学作品,需要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和鉴赏。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系统学习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与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1.把握作品的背景与题材通过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题材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为后续的解读提供基础。
2.分析作品的结构与形式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形式,如章节划分、叙述手法、语言运用等,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研究作品的情节与人物对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研究,探究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并思考社会人生问题。
三、文本鉴赏的技巧与方法1.细读文本,观察细节通过仔细阅读作品,观察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和象征意义,探究作者运用细节表达意图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鉴赏。
2.品味语言,感受美感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要注重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感受作者的文字艺术,从而增强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
3.比较鉴赏,广泛联系将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鉴赏,发现不同作品的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拓展视野,形成独特的审美眼界。
四、实践与应用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文本解读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同时,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文本解读和鉴赏的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并分享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通过课堂活动、作业、考试等形式,巩固和检验学生对文本解读与鉴赏的掌握程度。
五、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与评价,鼓励并认可学生的不同见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六、延伸与拓展文本解读与鉴赏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作品,扩大阅读范围,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参加文学论坛、阅读俱乐部等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拓宽视野,提升鉴赏水平。
文学文本解读
文学文本解读文学作品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美感。
本篇文章将以文学文本解读为主题,探讨如何解读文学作品与理解文本中的内涵。
一、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解读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本身,还能够引发我们对生活、人性以及社会现象的思考。
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也是文化和社会的一种反映。
通过解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情感、价值观以及社会历史背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文学文本解读的步骤及方法1. 细读文本,把握情节与结构文学作品通过情节和结构来呈现故事,因此,细读文本是解读作品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分析作品的叙述方式、故事结构以及人物角色的设置,从而理解作家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2. 关注语言运用和意象作家的语言运用和意象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我们可以注意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比喻和隐喻等语言特点,分析意象的出现和象征意义,进一步探究作品的深层含义。
3. 分析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代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代。
通过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4. 探究作品的主题和思想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是作家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中细节和情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作者希望读者了解和思考的主题和思想,并深入探讨其内涵。
三、案例解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及寓意《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解读,可以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例,探讨其人物形象和寓意。
1.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男主角,他是荣府的少爷,也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形象。
贾宝玉形象的解读可以从他的性格特点和经历入手。
他善良、聪明但情感颇为敏感,通过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情感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无常。
贾宝玉的形象寓意了现实社会中人的追求与遗憾,引发了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思考。
论文: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
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家尧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关系着学生精神发育的进度,思维发展的程度,课堂对话的效度。
”i文本解读与教师个人的文化积淀、生活经历、阅读经验都有着紧密的关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一生的修炼。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解读就无法可依,掌握合理的的解读路径和解读策略能够帮助老师有效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力。
文本解读有两个概念,一是作为一般读者的文本解读,二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后者我们称之为文本的教学解读。
作为教学解读,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文本自身的教学价值。
如何来进行文本的教学解读呢?本文力求从实践操作层面来提出一些策略,将之归纳为三个“三”: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走近—走进—走出;问题—规律—运用。
姑且号之“三三理论”。
一、三重境界: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工具性解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学习语文,其核心就是要掌握语文这门工具,用之于学习与生活。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其作为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的作用而言的。
中国古代文论指出,文学作品包括言、象、意三个层面;西方文论称之为语言层(形式层)、形象层(再现层)、意蕴层(表现层)。
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实意义相同,即中西方都把言语形式放在第一层面。
作为工具性的解读,就是要立足言语形式,就是要对语言“慢慢走啊,欣赏”(朱光潜语),“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吕叔湘语),“徜徉在语言之旅”(海德格尔语)。
通过言语形式与内容的关联与契合,来品咂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对言语的感觉。
其中包括对作者遣词造句、语序排列、标点段落、语法修辞、表现手法、篇章布局等多方面的揣摩与研习。
“同构”意识下的语文文本审美性解读
钱晨新课程理念下,同课异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此起彼伏,语文教材更具开放性,教法更具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具有创造性思维,形成个性阅读、多元化解读的观念。
在此背景下,同构意识下的文本解读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
起源于美学思想中的同构,笔者将其做了一个概念延伸,语文文本解读中的同构,可以理解为:不同内容形式的文本之间,存在某种相同或相类似的系统结构,也就是对象的同构性,利用这种同构性,能激起相同的审美经验。
一、对话心灵,同构文本思想情感文字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所以我们解读文本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人,是人的情感,人的心灵,人的精神。
借助同构意识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认知异中之同,抓住不同文本背后作家内心情愫的相似点,有助于我们更近距离的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曾先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两位作者分别属于五四散文流
钱晨新课程理念下,同课异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此起彼伏,语文教材更具开放性,教法更具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具有创造性思维,形成个性阅读、多元化解读的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之文本解读
(一)文本解读之进去
1.走近文本,把握面 感知文本写了什么,大概要表达什么,表现什么 2.走进文本,梳理线 梳理文本的序,探寻作者写作思路 3.深入文本,抓住点 解释作者是怎样、为什么这样遣词造句 4.读透文本,贯通点线面 回环解释 5.围绕文本,丰富资料 自我释疑和自我厚实
语文素养归根结底是语文知能
(二)文本解读热,原因何在?
2.从研究“怎么教”向研究“教什么” 转变
教什么是看病;怎么教是下药
教什么是方向;怎么教是动力
教什么是内容;怎么教是形式 ……
(二)文本解读热,原因何在?
3.当前的文本解读存在误区
文本解读的标本化。 文本解读的一元化 文本解读的表面化 文本解读的概念化 文本解读的曲解化
四、教师文本解读的身份
一是普通读者的身份来解读文本,读懂文本所 表达的意思,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读懂文本 的价值取向。这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读懂文本 的语言文字,并去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表层和 深层的意思;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 景,思考作者写作文本的具体用意,思考他的 情感世界;要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来思考 评判文本透露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本细读能更充分地进行教学预设。预设是预测与 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 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预设应该是 教师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 对策的准备。
文本细读能更智慧地应对课堂生成。设计弹性教案, 预留“生成”空间。课堂上面对生成需要教师的机 智,注重教学机智是通过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进 行经常性的反思,以及与同事之间共同的课例研究 形成的。没有生成的课堂,就是没有灵魂的课堂。
(三)理文路——文本线的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文本解读的审美诠释文本解读的审美诠释许佩君文本解读是集知识能力,鉴赏水准,逻辑思辨及人文精神于一体的一种阅读方式。
笔者始终认为,这既是语文教师的使命,也是语文教师的一种独特享受。
你能够通过文本解读带领学生在咀嚼文字中,赞叹名家遣词造句的精到;在涵咏诵读中,欣赏名作文字间自然流淌出的旋律,在分析思考中,领略伟人不同的思辨风格;在与文中各种人物的对话中,洗涤心灵的尘埃,那是一次次精神升华的愉悦历程。
一、在字词间体味情感南朝梁简文帝在《答新渝侯和诗书》中道: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名家之作文字清新自然,浅显易懂。
然而,细细品味却回味无穷。
如季羡林先生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写道: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在这淡然一笑中,你看到了一位情感朴实,胸怀博大的妇女;在这朴素的语言中,你能感受到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1 / 9人的民风民俗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传统融入进了这个小城的文化中。
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案:师:是的,小城不但美得艳丽,而且美得奇特;这种奇特来源于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再一次走进小城去看一看吧!师:课文中的哪一节,是描述这幅图片的?(读后,学生指出课文的第二节。
)师:是的,这是一张多么宁静、多么温馨的图片,也许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一个窗台,这样的一扇门,就让我们轻轻地推开这扇门,去认识这里的女主人吧!谁来读读第 2 节,你见到了一位怎样的女主人?师:莞尔一笑就是(生:微微一笑),你懂得了女主人这莞尔一笑中含着的意思吗?教师读: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真.诚地..说:学生读:正是这样!教师读:我曾问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平静..地.说:---------------------------------------------------------------最新资料推荐------------------------------------------------------ 学生读:正是这样!教师读:我曾问过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热情慷...慨.地说:学生读:正是这样!师:是的,同学们,这莞尔一笑中蕴含着这个小城的人怎样的情怀呀!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静态文本,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师生对文本的解读使静态的文本灵动起来。
启发学生于平静中见波澜,在平淡处悟深意,这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力所在。
在文本的层层解读中我们既可以从句、段间的大弦嘈嘈中领略到黄钟大吕般的恢宏气势;也可以从字、词的小弦切切中品味到余音袅袅的柔美之情。
这就是王尚文先生所说的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而且,由于师生、生生间不同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鉴赏水准,各自所听到的声响将会汇成丰富的乐章,这就是我们所理解,所追求的语文课堂。
二、在空白点演绎画面作为文学作品的文本,其结构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新的空间。
3 / 9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因为它始终处于读者对其理解意义的生成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循文思质,因文释道,拓展学生的想象,演绎丰富的画面,文本的视界也将随之开阔和丰富起来。
如在《草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中,当老舍先生看到一碧千里的草原不由得感叹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初读文本感到在这里作者的情感和学生之间还是会有距离的,如何演绎奇丽的画面,打开作品的视界,执教教师作了这样的拓展:师:是的,也许那是一首恬静、秀丽的小诗:芳草一碧到云边,鲜花簇簇缀绿毯。
牛羊点点悠然去,隐隐牧歌远处来。
(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想象画面,再读课文。
)在这种境界里你怎能不心旷神怡,如醉如痴然而我们认为这样的画面还是不够丰富。
于是,读完课文后,教师再加点拨:师:也许,它还会是这样一首苍茫、雄浑的小诗:刺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最新资料推荐------------------------------------------------------ (引导学生体会诗句,再一次想象画面,朗读课文。
)在这种境界里你又怎能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潘纪平先生在《语文审美教育概论》中提到: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填充、想象,通过对文本创造性的鉴赏、评价实现解读过程中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创造性,从而实现文本的价值意义。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蕴含着隐蔽性的生命意义,往往需要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示出来。
小学语文中的解读文本就应该通过恰当的吸纳、补充、扩展将作品中那种飘忽、朦胧的美逐渐清晰起来,成为学生可接受、可理解、可感悟的画面,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所包蕴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得到美的陶冶和情感的升华。
三、在回旋处咀嚼韵味一篇好的课文不仅用词准确,结构严谨,而且语言生动形象,时而奔放,时而委婉,亦喜亦忧,扣人心弦。
文学作品的这种美也常常隐藏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我们只要反复咀嚼,深入品味就能够得到审美享受。
正如宋代陆九渊所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如《穷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中,当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在忐忑不安中终于等到了丈夫回来,可是她却没5 / 9有直接告诉丈夫这个事实。
作者在此处设计了一个情节的回旋桑娜和丈夫的对话。
这一回旋,使读者更进一步体味到了这个家庭的困境,更深切地理解了桑娜面对在暴风雨的夜晚,为了生计而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出海捕鱼,又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无所获地回到家中的丈夫,难于启齿之苦衷,更为这个家庭将来的命运而担忧。
当丈夫作出了和桑娜同样的决定时,读者原本再一次悬起的心终将有了着落。
同时内心深处也滋生出一份深深的感动。
这段看似简单的对话,却折射出一对贫贱夫妇十分善良的心,他们以勤劳、坚韧、博爱的高尚品德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
文本解读就应该深潜到文本构筑的内部世界,发现文本的审美光点,领悟文本所营造的美学意境,使学生对美的印象更清晰,更具体、更深刻,从而把培养学生美好情感、建构崇高人格的审美教育使命落到实处。
四、在疑问中生发思想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姚斯认为文学作品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地获得读者的心的反响,使文本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文本解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阅读个体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而且,学生本身是生活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的,随着生活的流动,环境的变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会不断地赋予新的含义,提---------------------------------------------------------------最新资料推荐------------------------------------------------------ 出新的问题。
这种在解读文本过程中产生疑问所碰擦出来的火花,是阅读质量的体现,是人的精神的回归。
如初读《珍珠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时,我也曾产生过这样的疑惑,人和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和谐相处,是不是最美好的境界?教学中居然也有学生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应和。
无疑问题的提出和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偏差。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面临着一个抉择,是否定学生的问题,还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笔者作了这样的处理:1、先展示出介绍珍珠鸟的资料。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观赏鸟。
2、作为得到珍珠鸟的人,他可以有两种选择,放鸟或养鸟。
我选择了后者是因为他爱鸟。
由此引导学生先从这个层面来解读文本,欣赏文本中描述人和鸟和谐相处的生动的语句。
3、作为鸟每当我打开窗子时,它应该也可以有两种选择,飞走或留下。
要求学生能不能揣摩一下小鸟的心理,和小鸟对对话。
解读文本应该鼓励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这种多元解7 / 9读中学生自由、独立的思想得到发展,实现了和文本、作者间的心智交流,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五、在主题上涵养精神西方文学解读理论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从作者中心论到文本中心论,之后发展到读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提倡的是把读者对文本的意义创造性的诠释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荀子说: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也就是说阅读是为了自我完善,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在阅读的鉴赏活动中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材是以一组一组的主题形式呈现的,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就是一组以讴歌生命为题材的感人文章。
我们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去想像,去思考解读文本。
课文《触摸春天》用细腻的笔触记叙了一个热爱生命,渴望心灵自由的盲童的心路历程。
我们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小姑娘安静流畅地穿梭在花丛中间,是因为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她虽然看不见,但是却热爱花繁叶茂的春天,她用手极其准确地拢住了一只会飞的蝴蝶,让她稚嫩的心灵感受到了手指间扑---------------------------------------------------------------最新资料推荐------------------------------------------------------ 腾着的生命的律动。
蝴蝶从安静手中飞走了,她放飞的仅仅是蝴蝶么?不,她放飞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对崇高生命的追求。
在这样的审美经历中,我们将产生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之感,这就是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而我们正需要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中涵养精神,繁衍文明。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学语文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鉴赏,体味。
我们总是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升华,精神的享受,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泗洲路小学)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