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养生浅谈(论文)
浅论心理健康论文
浅论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自身的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的适应程度之间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视,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出现“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因此,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性的关注点和热点问题。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个人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长期的心理压力和过度的情感波动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
例如,常见的抑郁症状是压抑心情导致的食欲减弱、失眠、萎靡不振等生理现象,容易导致身体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出现异常,这样的长期摧残会对身体产生无法逆转的伤害。
同时,心理健康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无忧无虑地投入到各种生产活动之中并获取有效回报。
心理健康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社会各种复杂的环境,并开发潜能提升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如何维持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正常的睡眠、饮食、锻炼等基本需求。
乐观积极的心态也对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要学会接纳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并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以此维持良好的生活心态。
除此之外,及时寻求心理健康医护专业人员的支持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经常面对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可以独立解决的,也有可能受到心理影响和精神因素的影响。
这时候,及时咨询心理或者精神科医生,接受其他专业的治疗就可以缓解问题并且避免问题恶化。
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发现一些大型的社会事件和长期的心理压力可以奠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陨落”。
例如,身处大城市中任何一个个体的内心都会感到内向和恐惧,“爱情自由和机会平等”这些诉求都在个人的内心中建立了某些基本的屏障。
当然,在某些公开事件中,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事件被大型社交媒体广泛转发,这时的个体可能会感到种种的顾虑和恐惧,从而各种心理问题便随之滋生。
例如,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间,“新型肺炎”这个患者疾病突出的关键词被大量转发,许多人产生种种的心理问题和困扰,恐惧、担忧和绝望感是其中常见的问题,这时帮助他们稳定内心和发泄对话是不可缺少的。
心理健康对养生的重要性与保持方法
心理健康对养生的重要性与保持方法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养生。
然而,除了关注身体健康外,我们也应该重视心理健康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情绪稳定,更关乎身心平衡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对养生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
一、心理健康对养生的重要性1.影响身体健康:心理和身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当我们感到忧虑、紧张或压力时,身体会分泌出大量的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肠胃、呼吸、循环等多个器官系统功能。
2.提高生活质量: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让人拥有更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精神状态,增加幸福感和满足感。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并从中得到成长和启发。
3.促进积极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体自身,还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
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有助于减少孤独感和忧虑情绪。
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1.培养积极心态:学会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正向思考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使我们更加具备应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
多看一些激励性文章或书籍,结交乐观向上的朋友,均可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
2.定期放松自己:在工作之余设定一些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十分重要。
可以选择进行一些舒适且有趣味性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或参加运动。
短暂的悠闲时间有助于我们恢复心理平衡,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3.与他人交流:保持良好的社交网络,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困扰。
沟通和倾诉是释放情绪、减轻压力的有效方式。
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让他人理解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4.注意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生活状态,调整自身能量平衡。
养成一些健康习惯,如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饮食结构,这些都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并有利于维持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5篇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5篇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公民健康和健康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为帮助居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环境,降低危险因素,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1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的塑造和国家的强盛。
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
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
这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
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一)环境巨变引起心理不适应现在大学生多出身于独身子女群体,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旦脱离原来由家长进行全方位照顾的环境进入到大学,一切生活起居皆要开始自行处理。
养生心理调节,关注内心健康
养生心理调节,关注内心健康前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加之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关注内心健康,进行养生心理调节已经成为当代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积极心态、心理护理、压力管理、社交情感等方面,探讨如何关注内心健康,进行养生心理调节,帮助读者更好地实现内心健康与平衡。
培养积极心态积极的心态是维护内心健康的关键。
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培养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化解负面情绪,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让我们更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进行心理护理定期进行心理护理同样重要。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心理放松,如音乐欣赏、阅读、瑜伽、冥想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舒缓心灵压力。
此外,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护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内心的困扰和疑惑,寻求专业的心理指导和支持。
有效管理压力科学有效地管理压力对于维护内心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要学会分解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
其次,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调节身心状态。
另外,学会沟通表达,及时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压力和困扰,寻求支持和帮助,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
建立良好社交情感建立良好的社交情感对于内心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我们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感,增加生活的快乐和满足感。
同时,建立积极的情感互动,能够促进内心的平衡和稳定,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同样有助于关注内心健康。
投入兴趣爱好的同时,能够让我们暂时脱离烦恼和焦虑,享受身心愉悦的时光。
兴趣爱好也是一种心理放松的方式,有助于调整情绪,增加内心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总结内心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内心健康,进行养生心理调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通过培养积极心态、进行心理护理、有效管理压力、建立良好社交情感以及培养兴趣爱好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内心健康,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养生心理调整心态塑造健康人生
养生心理调整心态塑造健康人生健康是现代社会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养生心理调整心态是塑造健康人生的关键。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身心健康的养生方法不仅仅包括科学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还需要正确的心理调整和积极的心态来达到全面健康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养生心理调整心态,从而塑造健康人生。
一、认识心理对养生的重要性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和挑战常常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长期的压力和消极的情绪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如失眠、内分泌失调等。
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心理对养生的重要性,及时调整心态,以实现身心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培养良好的心理习惯1. 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塑造健康人生的基石。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激发内心的力量,将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信号传递到全身。
2. 学会释放压力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不管是来自工作、学习还是人际关系,都可能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学会适当地释放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适当的放松方式,如读书、听音乐、运动等,来舒缓紧张的情绪,消除压力对身心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1. 学会调节情绪情绪调节是养生心理调整的关键。
在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过度消极的情绪,及时寻找积极的事物来调节情绪,如与亲友交流、参加兴趣班等。
2. 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需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并投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心灵得到满足,还可以在兴趣中找到宣泄负面情绪的途径,保持心情愉悦和身心健康。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养生心理调整至关重要。
与亲友、同事和伴侣之间的良好沟通、合作和理解,能够缓解紧张情绪,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压力。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
五、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自己无法调节心态,无法摆脱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可以积极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3篇
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3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伴随一些消极的或者是颓废的事物的发展。
网络,影视等各种传播媒体不断发展,中学生所接受的事物也是日新月异,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又恰恰是一个“危险时期”。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
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
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
养生养生从心理调节开始
养生养生从心理调节开始养生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养生的核心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包括心理的平衡和调节。
心理调节是养生的基础,只有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才能真正实现身心的健康。
本文将从心理调节的角度探讨养生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认识心理调节的重要性心理调节是指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使其达到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压力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调节,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调节对于养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身心健康:心理调节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焦虑,减少身体上的紧张和疲劳,从而保持身心的健康。
2. 提高免疫力:心理调节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使人更加抵抗疾病和病毒的侵袭。
3. 提升工作效率:心理调节可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使人更加专注和有动力地完成工作任务。
4. 增强人际关系:心理调节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亲情、友情和爱情,使人更加快乐和满足。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建议1. 积极面对问题: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不要抱怨和消极,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和休息,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3. 学会放松和休息:在工作和学习之余,要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来放松和休息。
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散步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的身心。
4.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过于激动或消沉。
可以通过冥想、呼吸法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6. 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自己无法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获得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保持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精选
保持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精选(2)保持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篇三:《心理健康及其维护》摘要:本论文主要注重介绍心里健康标准的基本定义,心理健康的基本认识,什么是异常心理,对于出现异常心理时该进行何种治疗,以及对于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相关意见。
通过相关的基本介绍让大家对心理健康有所了解,以及引起大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关键字: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认识,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离现实环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心理健康的基本认识: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智力正常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
浅谈心理养生
浅谈心理养生所谓心理养生,就是指心理平衡和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完善都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
换句话说,也就是以积极心态的力量,促使精神保持良好的状态,借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追求健康,但有些人却缺少精神健康知识和新的精神健康观念。
有些处于人生最成熟,事业最辉煌时期的中年人,在充满各种矛盾和斗争的复杂环境中,往往会由于遭受工作困难,生活波折,疾病缠身等种种不幸而失去心理平衡,也失去了社会适应能力,使沮丧,阴郁的心情弥漫整个心理活动,不能应付生活的压力,亦不能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长期的抑郁给他们带来身心摧残,并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
生活中当我们感叹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们时,也应该多关注我们自己的精神健康。
有不少老年人退休时,经济上有足够的储蓄,身体也并无大恙,但希望减少,欢乐也随之减少,自己让自己陷入了失落,自己给自己制造了麻烦,自己给自己酿造了苦酒,以至于迅速衰老,到头来只能是失望的唉声叹气:“生活怎么会这样冷酷无情呢?”如此心理,长久下去,不折腾出病来才怪哩!从它们的感叹中,难道我们不应该百倍注重心理养生吗?下面,我们来谈谈心理养生的一些方法。
第一,我们应该把我心里的平衡。
在充满各种矛盾和斗争的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富贫福祸贵贱各不相同,众多社会资源分配上也存在着差异。
此时,总期待人生的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人生之旅不是平坦大道,随时会遇到沼泽,丛林和沙漠,甚至坎坷的山路和滔滔的江河,然而,不管是多大的挫折,我们都应该维持心理平衡,开开心心地走完一生的旅程。
在人生旅途中,不能因为自己的时来转运而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也不能因为别人的春风得意而在意或嫉妒别人,“无妒者寿”是知道人们注意维持心理平衡的金玉良言喔,也不可有与别人盲目攀比的心理,切莫悔恨与昨日之非,过虑于明日之是。
一个人多么辉煌,也无力阻止衰老的到来。
到老年,千万不要生“失落感”否则会导致郁郁而终。
养生心理调节
养生心理调节是一种综合运用养生理念与心理学原理的方法,旨在促进身心健康和平衡。
通过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情绪管理以及心理行为的改变,个体能够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将详细探讨养生心理调节的重要性、基本原理、主要方法以及效益。
一、养生心理调节的重要性养生心理调节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身心健康的平衡对于个体的生活至关重要。
以下是养生心理调节的几个重要方面:1. 管理情绪:积极调节情绪是养生心理调节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情绪,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养生心理调节,个体可以学会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提升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养生心理调节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增强免疫力,并且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和心理的健康。
3. 改善自我认知:养生心理调节也包括改善自我认知,即了解自己的优点、弱点和需求。
通过正确认识自己,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外界的挑战,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个体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期望和目标,避免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二、养生心理调节的基本原理养生心理调节的基本原理是将养生理念与心理学原理相结合,注重身心统一和平衡。
以下是养生心理调节的几个基本原理:1. 阴阳平衡: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在养生心理调节中,个体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作息时间、运动方式等,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促进身心的健康。
2. 情志调节:情志对于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养生心理调节通过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提高情感稳定性和幸福感。
这包括积极应对压力、学会放松、培养乐观的心态等。
3. 自我调节能力:养生心理调节注重培养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困扰和挑战。
以心理学谈养生
心理学院:马小伟(2010210716)从心理学角度谈养生关键词:心理学养生心理健康摘要:心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结,它包括人的思想、情趣、信念、欲望、个性、道德观念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些形形色色的压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其中在处理这些压力方面心态最重要,所以我们就从心理学方面来研究养身,以及对人们在压力情境下处理问题的帮助。
正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上的满足后,就逐渐地开始关注起了,自己的身新健康,所以在这儿,我们就提出了养生。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有运动养生法,营养养生法,还有心理养生法。
而我接下来要重点写的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养生。
首先我们先来初步探讨一下,中国养生的历史。
在中国关于养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的养生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人类诞生起就伴随着养生的开始。
在原始社会,人们起初是饮毛茹血。
但是随着火的发明,人们开始吃起了熟食,这也许就是人类养生的鼻祖。
渐渐的人们开始对服装,等也进行了发展。
但是最早有记录的是殷商的甲骨文。
甲骨文上,已有一些生理,疾病的记载;也有一些个人卫生与集体卫生的记载。
其中所载动植物中,提到,有的可以用来做药[1]。
因此在这个时期,就有了养生的思想。
.后汉时期:秦皇、汉武,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求者。
因而,社会上出现了一批自称持有长生术的方士和得到的神仙,道家也得到很大发展,以后更益以佛家,有许多文献记载,一些和尚和道士都活得很长寿。
这个时候伴随着养生出现的有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之类养生之书。
在《汉书·艺文志》就有关于这些记载。
在南北朝时,有个著名的医学大家,张仲景,他对中国传统的养生做了很大的贡献。
张仲景不但是个临床专家,而且也很重视养生,他曾抨击那些平时不注意摄养身体的人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救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2]。
健康养生心理
健康养生心理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除了保持身体健康外,更多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养生心理,旨在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心理调节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健康养生心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重视健康养生心理的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如工作压力、个人关系压力等。
这些压力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疲劳,还会给人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健康养生心理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人建立积极的心态,调节情绪,增加抵抗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二、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1.保持乐观态度:乐观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强和勇敢。
培养乐观态度的方法可以包括自我激励、正向思考等。
2.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每个人的放松方式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如读书、听音乐、瑜伽等。
通过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
3.保持积极社交:与他人的互动可以增加人际关系的美好感受,有助于积极的情感体验。
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参加社交活动,都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
三、调节情绪的方法1.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情绪反应,对于调节情绪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和记录来帮助了解自己的情绪。
2.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情绪管理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情绪得到有效的调节。
3.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遇到较严重的情绪问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们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恢复心理平衡。
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均衡营养:合理饮食对于身心健康的维护至关重要。
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限制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提升心理健康。
2.良好作息: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浅谈现代人的心理养生
总之 , 是心存 真诚 善 良的人 , 和他人 牢 骚满 腹 , 比嫉 妒 。可 有 不顺 就抱怨 , 凡 就 攀 怨天忧 人 , 少获 很 会 始 终 保 持 泰 然 自若 的 心 理 状 见 , 泊 名利 的心 态 会 使人 始 终 得 满足感 ; 常 怀 疑别 人 的所 作 淡 经
口梁 蕊 英
,、 L 神上始终保持健康良 状 少 的高级 营养素 。 好的
态, 以保 障 自身 机 体 功 能 的 正 常
I. 、 理养 生是指人 们要学 会从精 是 心理养 生之 本 , 是 其 不 可 缺 调 节 阀 也 在 日常工作和社 会交往 中, 吃
被人误 解 、 蒙冤 受 委屈 的 2 、积 极 乐 观 是 心 理养 生 的 亏上 当、 事, 总是不可避免地会 发生 。当我 发挥 , 进而 达到防病 健身 、 延年益 不 老丹 最 乐观是 一种积 极 向上 的性格 们不得不面对这些情况 时, 明智 寿 的 目的。心 理 养 生 是 2 1世 纪
人, 其心理往往处于 紧张不安 的状 态 , 导致 其 神经 兴奋 、 从而 血管 收
缩 、 升高 , 其 心理 和 生理 进 血压 使
入恶性循环 , 以 自拔。只要 学会 难
生的关键
3 、淡 泊 名 利 是 心 理 养 生 的 淡泊 即恬淡 寡 欲 , 追 求 任 不
1 、真 诚 善 良是 心理 养 生 的 免 疫剂 营养素 人 之 初 , 本 善 。只 要 我 们 何 名利 。清 末 名 人 、 务 派 代 表 性 洋 以诚 为本 、 心存善 良, 就会 以他人 张之洞 先 生 的养 生 名 联 就是 “ 无 之乐 为乐 , 于扶 贫帮 困 , 乐 广结 善 求 便是安 心法 ” 当代著 名作家 冰 ; 缘 , 中就 常有欣 慰之感 ; 心 只要 我 心也认 为“ 人到无 求 品 自高 ” 。这 们始终 怀着 真诚 、 着善 良, 们 说 明 , 泊 名利 是 一 种 崇 高 的 境 抱 我 淡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3篇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第一篇: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没有异常表现,即个体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是人的整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不仅与个人的幸福感、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更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承担、能力发挥、事业和财富的创造密切相关。
失去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幸福、社会交往和晋升,同时还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障碍甚至严重疾病,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心理健康的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心理健康的社会水平是评价一个社会文明建设水平和社会心态的重要标志。
一个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社会,通常具有较良好的社会秩序、较高的社会道德水平和较低的社会矛盾,是一个具有和谐与稳定的社会。
因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每个人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通过积极的心理保健与干预,更好地维护和提高个人和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今社会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第二篇: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人们通常将其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个体因素方面,包括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基本素质如遗传、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性格、认知风格、自尊心、社交能力和情感状态等。
因为这些因素是与个体本身的生理或心理素质相关的,它们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基础性的影响,也是更为稳定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方面,包括家庭、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如家庭关系、工作环境、生活压力、社会支持、文化传统等。
这些因素相对于个体因素来说较为灵活和可变化,它们能通过合适的干预和改变而具有更明显的调整和影响作用。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都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的内在素质决定了能否应对压力的能力和程度。
而环境因素则是压力发生时的“触发器”,可以对个体产生较大的影响。
谈心理养生
谈心理养生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
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
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
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
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
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
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
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心理养生 - 八戒一戒疑。
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都得提防,因此坐立不安,经常失眠。
二戒妒。
妒忌别人的成就,不考虑怎样奋起猛追,却希望别人栽跟头。
三戒卑。
觉得自己处处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
不喜欢和人共事,愈来愈孤僻脾,越来越古怪。
四戒傲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有关于2019论心理健康议论文范文精选五篇
有关于2019论心理健康议论文范文精选五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2019论心理健康议论文范文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有关于2019论心理健康议论文范文精选五篇(一)所谓青春期就是泛指10-20岁的青少年,这一段时期都是人的发育第二高峰期,我们的身高会不断增加,并且在身体上也会有一些变化。
但这些都是身体上的变化,而家长则恰恰忽略了孩子心理的变化。
心理变化是什么?其实,心理变化是一个非常隐秘的变化,因此家长也不易察觉,但是只要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孩子在青春期的变化,比较常见的有:焦躁、抑郁、喜欢和异性接触、内向、易怒……笔者今天主要围绕三点来描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一、早恋问题早恋问题恐怕是青春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些家长在孩子一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就开始如临大敌,开始不断关注孩子的社交,有没有和女生有过激的行为……家长的担心其实并非没有道理,毕竟他们也是从这个年龄过来的人,都知道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但是如果过分干预就会导致适得其反。
青春期早恋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内的雄性激素(荷尔蒙)就开始飞快的增加,从而导致对女生有一种本能的青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笔者所处的班级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比如一个女的和一个男的只要稍稍靠近一点,全班就会开始沸腾起来,然后流言蜚语就开始四起。
而一些男生却是也对一些女生有好感,而班级同学的这些呼叫声,就会导致正常的同学交涉都无法进行下去。
班级同学的流言蜚语是一方面,更大的压力来源于家长,一旦步入青春期,家长都会教育孩子:“不要早恋!学习重要!”但是,这样反而会引发孩子在青春期的“禁果效应”就是和你对着干,因此,家长教育也要适当。
孩子在青春期产生心理上的变化,非常正常,但是早恋事情就严重了,为此,笔者总结了早恋会带来的几个坏处:(一)因为孩子在青春期对于男欢女爱的了解非常的肤浅,如果爱上了一个异性内心就会进入纠结状态,不知道是和她表白好还是不表白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三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一)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特别是当今社会处于多变革、快节奏、高信息、强竞争的情况下,重视心理健康,提升全民族的心理素质,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学会更好地理解自己、了解他人,开发自身的潜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优化心理健康途径,预防心理疾病,纠正不良心理,促动身心健康与人格完善,都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为最后形成,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困惑。
所以,增强心理品质锻炼,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不但能够有效地化解心理困惑和消除心理障碍,而且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学习和工作,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基本条件。
一、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处于人的心理现象的更高层次,是个体主导心理活动和行为选择的灵魂和准则。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趋向定型时期,准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南和保证,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丧失信心和追求,不会在身处逆境、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或导致心理困惑;树立准确的人生观,才能科学地对待社会、人生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才能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环境有适度的心理反应,防止心理反应失常,促动心理健康,使自己处于一种乐观奋发的精神状态之中,乐观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有利于提升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承受水平,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
总之,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保持心理健康,战胜一切心理动荡和不安的最基本条件。
二、增强心理品质锻炼1.善于理解自我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准确理解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确立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系,找准自我评价的标准,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陷,不以自己之长而骄傲,也不因自己之短而自卑;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而不自卑,乐观而不盲目,克己而不过度;勇于承认错误,善于自我批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准,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
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整个民族文明、卫生、健康素质的根本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1前言我现在已经是大二下学期快进入大三了,以前选选修课的时候,总是挑自己感兴趣的,第一是因为自己的爱好,第二就是因为自己学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选修课想去就去,上课也随便听听,期末考试比其他课简单多了,交篇论文就可以了。
不知是怎么的,我选的课总没选上过,被调到其他课去了,这学期也是这样,我本来选的是日本文化与交流,结果就变成了大学生身心健康。
第一节课是另一个老师带的课,她说第二节课开始时个美女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当时我心里莫名了小小激动了一下,有一点点的期望。
果然,第二节课不仅见到了美女老师,还改变了我对选修课的看法:选修课时在众多学科中缓解压力带给我们快乐的,在快乐中我们能够学到的更多!大学生的现状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文明健康问题,它影响着我们生活学习的质量,也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的发展,一方面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有着不文明的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像晚睡晚起,不规律的饮食,抽烟酗酒,不讲究卫生,长时间上网游戏,极少进行体育锻炼等,这些问题既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也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业,致使很多同学在身体素质日益下降的同时,也荒废了学业,频频挂科,甚至面临着退学的难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令人担忧。
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
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养生的心理调整与情感护理
养生的心理调整与情感护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于养生的重视越来越多。
然而,养生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调整和保养,心理调整和情感护理同样不可忽视。
本文将探讨养生过程中的心理调整和情感护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理解心理调整的重要性养生并非只是身体上的调整,心理调整同样重要。
心理调整是指通过调整自身的心态和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在养生过程中,合理的心理调整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心理调整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养生的过程中,人们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如改变生活习惯、面临疾病等,通过适当的心理调整,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并积极面对。
二、情感护理的重要性情感护理是指通过积极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提高自身情感健康水平的行为。
在养生过程中,情感护理同样不可忽视。
情感护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心理韧力,提高生活幸福感。
情感护理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积极的情感护理,可以增进与他人的沟通和理解,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心理调整与情感护理的实用方法1. 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能够增强自身的心理韧力和抵抗力。
可以通过积极思考、正面情绪表达等方式培养积极的心态。
2. 学会放松自己: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适时放松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冥想、呼吸练习、放松音乐等方式,缓解身心压力,提高自身的放松能力。
3. 倾诉情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可以减轻压力和负面情绪。
可以选择与亲友或专业人士进行倾诉,寻求支持和理解。
4. 培养爱好和兴趣:通过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可以增加个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可以选择阅读、运动、绘画等活动,让自己更加快乐和满足。
5. 培养适应性和灵活性:在养生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变化和挑战。
培养自己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并快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养心灵健康,造就身体健康------浅谈现代养生新概念之心理养生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注重心理养生。
本文从实际出发,就心理养生这一健康养生新概念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健康现代养生心理养生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健康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人追求的共同目标。
什么是健康呢?健康(health)一词源于1000年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族,其词义为:安全,完美,结实。
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是:“无病、无残、无伤”。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综合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健康是:“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完美状态。
”也就是说,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没有不舒服,也不是仅仅指体格健壮,它分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人际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这么四个层次。
现代健康是这四个层次的良好和完满状态,这就好比一层层向上的金字塔,是全方位的概念。
可以看到,从躯体到心理的健康,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一个人心灵高尚,心理就平衡;心理一平衡,生理就稳定;生理稳定了,病理就不发生,即使发生也好得快。
可以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而社会适应性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以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蚀,还应具有健全的精神状态心理平衡和调节能力,以应付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维持身心功能的协调、稳定、和谐地发展。
才能随时驱除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
可以说,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
60%~80%的现代疾病,都是由各种压力、烦恼等心灵问题造成的。
有学者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人们的生理疾病。
身体再好,心态不好,还是病人。
健康不是医生的恩赐,不能单纯依靠运动和保健品来获得,而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必须具有身心合一的健康观,通过调养心灵的健康,来造就身体的健康。
养生的核心是“养心”,养身是术,养心是道,因此,心理养生必将成为现代人追求的健康新方式。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提高健康水平,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人类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人的心理活动,中医学将其统称为情志,或叫做情绪,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
情志养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理卫生保健,却深刻得多。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七情)。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说明这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忧)、(惊)恐为代表,称为“五志”。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情绪体验,都和内脏反应紧密相连,当情绪发生变化时,会直接损伤内脏,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大,严重危害人的身体。
而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也表明,情绪的变化能直接影响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不良的情绪状态,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
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早就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过度的、强烈的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会使情绪失控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烦闷、懊悔、愤恨、焦虑、忧伤等等不良情绪是产生疾患的内在因素。
持久或过度地沉浸在这些不良情绪中,就会使机体能量耗竭,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机体衰老进程加快,从而各种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使肿瘤的发生率上升。
《养性延命录》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
所谓“喜怒不节则伤脏”,中医理论《黄帝内经〃素问》里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
在临床医学上,过度的情绪反应并非是一情只伤一固定脏腑,既可一情伤几脏,又可几情伤一脏。
1、喜则气缓。
包括缓和紧张情绪与心气涣散两个方面。
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
心主神,人如果过分激动,不能控制好情绪等就会伤到心,具体表现为心神不宁、心慌、睡眠不安、消瘦、毛发枯悸、憔悴无精神等。
许多心脏病人,往往就是过分激动,导致心肌梗死发作。
如小说《隋唐演义》里说了一位唐朝大将程咬金,就是因战争胜利而过分高兴笑死的。
2、怒则气上。
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并走于上。
临床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至于昏厥卒倒。
肝主魂,人生气发怒、抑郁、悲哀会伤及肝脏,引起肝郁气滞,魂不内守,失眠、心烦、头痛、造成胁肋区疼痛,筋骨失养。
常见的病征表现为肝炎,关节炎,抑郁症、精神病、失眠等。
如《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就是被诸葛亮激怒,怒气伤肝而亡。
3、忧、思则气结。
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
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胃,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差、脘腹胀满,便溏等。
过度忧愁会引起脾运化水湿障碍,胃的消化功能不好,人就会食欲差,胃胀、浮肿、面色差、糖尿病等。
关于这一点老百姓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见到,人一忧愁了就不想吃饭。
4、悲、思则气消。
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悲伤肺,长期悲伤、思虑过度,性格过于内向,就会伤及肺引起咳嗽、气喘、面部长痘等。
如小说《红楼梦》里所写的林黛玉就是悲思过度使肺经阴阳平衡失调而伤了肺,抑郁咳血而早逝。
5、恐则气下。
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
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痠痿厥,遗精等症。
肾藏精,惊恐伤肾,人受惊吓恐惧后,肾不能藏精,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就下降,就会发生早衰、骨关节酸疼、腿脚软冷,夜尿多,生育能力下降等。
6、惊则气乱。
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情绪直接伤人引起各种疾病,同时当内脏因情绪伤害而劳损虚弱,人更容易受外界六淫的侵犯。
所以中医认为一个人的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摄取营养,适当运动是养生,而情志养生才是更高境界的养生。
正如老百姓所说的,治病救人,治心才是最高境界的医生。
能达到治心水平的医生,能治国也。
所以古人有“不为良医,便为良相”之说。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养生关键在于养心(理),有很多疾病都是由心理引起的,一个人的情绪好坏对生命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控制情绪的能力不同,对于人们的养生结果也会不同,因此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拥有健康的生命!由此看来,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心理状态,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评价人体健康的几大指标之一,有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
这里的养心贵在一颗平常心,也就是好的心态,平衡的心理状态。
所以,我们说心理养生的关键在于心理平衡。
只要做到心理平衡,就是掌握了健康养生的金钥匙。
一个成熟的人会把握住自己快乐的金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
而正确对待和处理外界刺激,是保持心理平衡、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轻松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在我国长寿保健谚语中有很多是与心理保健有关的,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口常开、青春常在;遇事不恼、长生不老等。
都是让我们放松心态,开怀欢笑。
面对生活中的浮沉和起落,尽量调节自己的情绪,平和自己的心态。
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养生”呢?心理养生,最主要是做到“八戒”和“四要”心理养生“八戒”:一戒疑。
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都得提防,因此坐立不安,经常失眠。
二戒妒。
妒忌别人的成就,不考虑怎样奋起猛追,却希望别人栽跟头。
三戒卑。
觉得自己处处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
不喜欢和人共事,愈来愈孤僻脾,越来越古怪。
四戒傲。
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他却自鸣得意。
生活空虚,无所寄托,缺少乐趣。
五戒躁。
容易发脾气,脸红脖子粗或吵或闹,甚至骂人、打人、毁坏物件,然后心理上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
六戒愁。
整天生活在忧虑之中,愁容满面,心事重重。
七戒慎。
时时提心吊胆,怕说错活,怕做错事,怕得罪人。
八戒悲。
一生当中,一些不幸的事常常浮现在眼前,不觉悲从中来。
心理养生四要素:一要善:即善良。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
助人的过程可以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助人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你帮助了别人,你的心灵得到愉悦,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
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若心存恶念,必将引起身体不良的变化。
所以,心存善良,不仅能使我们的精神愉悦,更能使我们的身心健康。
只有心地正直而善良的人才能因常养心养德而长寿;那些为了一己的功名利禄,不惜昧良心、使毒计妄图算计无辜者的恶人,因为其居心叵测,设阴谋、放暗箭、唯恐天下不乱,身心惶惶不可终日,无一刻安宁,这又怎能谈到养心、养德而延寿,因此《增广贤文》中曾总结了一句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助人之心不可无”,这是我们养心养德的至理名言。
由此可见,善良是人的基本素质和美德。
一个善念如万两黄金难求;一句善言如滋润心灵的甘露;一项善举如永恒的春天。
善良是做人的成本,是生命的原色,是人生的本能,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
所以,我们说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二要乐:即快乐。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举世皆从愁里老,乐观才是长寿药。
在磕磕绊绊的人生旅途中,也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坎坷。
境遇是改变不了的,唯一可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是我们自己的心情!人对社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永远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世界,另一种是用用悲观的消极的态度看世界,你若用积极的、乐观的态度看世界,这世界很美好,你如果用悲观消极的态度看世界,这世界很可怕。
快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有了乐观的心境,就能得到快乐的因子。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尽可能的去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去寻找能让自己快乐的理由。
“笑一笑,十年少”,笑是最优美、最自然、最良好的自我保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