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俗世奇人》主要内容及故事介绍
俗世奇人的故事600字
![俗世奇人的故事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2abe3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4.png)
俗世奇人的故事600字《俗世奇人》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
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俗世奇人的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俗世奇人的故事1蕲川市副市长甄友仁被检察机关隔离审查了。
在隔离审查期间,他不是静思己过,而是一味思念起在位时的风光。
在位时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围着他转,只要他点点头,就有人给他送钱送物。
而现在每天被人看着,还要交代问题。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感到憋屈,于是,趁着看守人员不注意,一纵身从六楼的阳台上跳了下去。
他这一跳可把看守他的两个人吓傻了,他们以为这下甄友仁变成了肉酱,没想到甄友仁稳稳地站在了地上,像没事人一般。
待到甄友仁被重新带上楼来,惊魂未定的两个看守围着甄友仁看了一遍又一遍。
见他毫发无损,好奇地问:“你咋、咋还好好的呢?”甄友仁自己也感到奇怪,他说他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儿,只感到落地时好像有人把他托住了。
两个看守说,这不是大白天说鬼话吗,他们看得一清二楚,甄友仁跳楼时,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哪来人托住他?两个看守不敢怠慢,立即将这一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
市长得知这一情况后,慌忙赶到关押甄友仁的地方,单独召见了甄友仁。
市长问甄友仁是不是曾拜过高人,练了轻功。
甄友仁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哪有什么轻功?”市长笑了,说他知道真人是不肯轻易露相的,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露这么一手还是很及时的。
市长站起身,在他肩头轻轻拍了拍:“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甄友仁是个老官油子,察言观色是他的看家本领,一听市长这话,就知道市长是在向他敲警钟,因为市长担心扯出萝卜带出泥。
甄友仁也想过,那样的话对谁都没有好处,留着市长在台上,对他还有个照应。
为免去市长的担心,他说:“我一切听市长的。
”市长轻轻笑了笑:“我知道,你是个明白人,又有一身绝技,这个我放心。
”见市长把话说到这个分上,甄友仁“扑通”跪在了市长面前,说:“市长,您一定要救我呀。
”市长上前扶起他:“你放心,只要你听组织的,一切都好办。
《俗世奇人》有关资料
![《俗世奇人》有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f504d73767f5acfa1c7cd81.png)
《俗世奇人》有关资料一、关于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这样的“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
对冯骥才触动最大的是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他发现很多城市都破坏掉了自己以往的文化特色而都变成了一个样子。
冯骥才认为,工业文明正在逐渐代替农耕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原有农耕文明建构下的非常庞大的民间文化就即将散失,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进的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自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但目前,我们整个知识界的自觉还不够,加之我国民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人关心,不抢救就真的会消失。
冯骥才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要对包括汉族在内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一次性地做10年。
冯骥才一再强调,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与精神,对于世界文化来说,东方成果也是一个尚未被开发的矿藏,所以也是未来需要我们重点去探寻的。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300字(通用3篇)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300字(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3df53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a.png)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300字(通用3篇)俗世奇人读书笔记1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很好看的书,它叫做《俗世奇人》。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这本书,不过就算没看过也没有关系。
我来帮你们介绍一下主要内容。
《俗世奇人》主要讲了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不同。
然燕赵故地,血气方刚;水咸土碱,风习强悍。
近百余年来,举凡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生出各种怪异人物。
当我看到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是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出七块银元放在桌子上,他才肯治病,否则绝不搭理。
这叫嘛规矩?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
我就觉得虽然他的医术高明可是这钱也太贵了吧!真是认钱不认人。
可看到后来我才觉得他其实也是很善良的,他还免费给人看病呢。
又当我看到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了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子直淌汗,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
这句话使我充分地体会到了三轮车夫张四的痛苦,还将他的表情写的很传神。
这句话让我觉得作者写的很好。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古代的许多人物的故事如泥人张,刷子李,背头杨,蓝眼,张大力,苏七块等人的故事。
让我知道了许多民间故事。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2读完了《俗世奇人》后,我的心里感触很深。
《俗世奇人》这本书是作家冯骥才的代表作。
这本书里讲述的是水陆码头天津卫里的人和事。
这里的人都有一手绝活。
这里的人,不强活不成,因此出了许多绝人绝活。
如:泥人张、刷子李、苏七块、张大力……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泥人张了。
他捏的泥人惟妙惟肖,我仿佛都能从作者写的文字中看到他捏出来的泥人。
这都是作者的描写好啊!不单单是泥人张,这整本书都是这样的,让我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
作者这种细致的描写方法真值得我学习!通过《俗世奇人》这本书,我还想到了许多。
在天津卫码头出的这么多“奇人”他们都是靠什么炼成的?都是靠勤奋地练习,不懈地努力!就像泥人张,他每天都去观院和饭馆观察各样的人,为的是捏各样的人。
就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捏出各种惟妙惟肖的人。
俗世奇人主要内容
![俗世奇人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3b100fcbed5b9f3f80f1cad.png)
俗世奇人主要内容(一)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
全书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俗世奇人主要内容(二)
天津卫是天津的古称,当年,它既是水陆交通要道,也是世人瞩目的开放城市。
所以,在天津生活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
他们有的现身于上流社会,有的混迹在市井民间,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
(他们中间既有凭着一把钓竿把鱼钓绝的大回,也有只认七个银元不认人的骨科医生苏大夫;既有专会溜须拍马的“死鸟”贺道台,也有抠团鞋泥就能捏出人像的“泥人张”。
这些“俗世奇人”,在作家冯骥才独到的眼里、幽默的笔下,个个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1。
俗世奇人的故事200字概括
![俗世奇人的故事200字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820e32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d.png)
俗世奇人的故事200字概括摘要:1.介绍俗世奇人的含义和特点2.阐述俗世奇人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设定3.分析俗世奇人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4.总结俗世奇人故事的价值和启示正文:俗世奇人,顾名思义,是指在平凡世界中独具特色、出类拔萃的人物。
这类人物的故事,往往充满传奇色彩,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里,我们要讲述的是一则关于俗世奇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年代,地点是我国的一个小镇。
这里,生活着一个名叫阿龙的年轻人。
他长得五大三粗,力大无比,但性格却十分谦逊,乐于助人。
在小镇上,阿龙的善良和勇敢闻名遐迩,人们都把他当作俗世奇人。
故事的开头,小镇上发生了一起火灾。
阿龙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救出了被困的居民。
他身上的伤痕,见证了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而在火灾之后,阿龙又将自己的土地贡献出来,为失去家园的灾民修建临时住所。
他的善举,让小镇的居民深感敬佩。
然而,阿龙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
在他奉献自己的土地后,生活陷入了一段时间的困境。
但他并未因此懊悔,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在他的努力下,小镇的灾民逐渐重建了家园,生活重归美好。
而阿龙也因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被人们誉为俗世奇人。
这个故事传达了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念,告诉我们,即使是平凡人,也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力量。
阿龙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让我们明白,俗世奇人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心怀善念,勇敢面对困境,乐于助人,我们也能成为俗世奇人。
总之,这个俗世奇人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冯骥才《俗世奇人》(足本)
![冯骥才《俗世奇人》(足本)](https://img.taocdn.com/s3/m/c4d5e29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0.png)
冯骥才《俗世奇人》(足本)三岔河口那边那块地,各种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无奇不有。
码头上的东西,一半是本地的特产,一半是南来北往的船儿捎来的新鲜货;外来的玩意儿招引当地人,本地的土产招引外来客。
于是,走江湖卖艺的都跑到这儿来赚钱吃饭,吃饭赚钱。
可是,要想在这儿立足就不易了。
谁知道嘛时候忽然站出一位能人高人奇人?把你一脚踢一个跟斗。
民国元年,一位打山东来的跤手无敌手。
个子大赛面墙,肩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
这小子拿手的本事是摔跤时,两手往对手肩上一搭,就紧紧抓住,腰一给劲,就把对手端起来。
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
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
等你折腾够了,他把你往地上一扔,就赛给他玩够的小猫小狗,扔在一边。
据说他这手是从小练的一个怪招:端缸。
他爹是烧瓦缸的,开头叫他端小缸,天天端着缸在院里转;等他端缸赛端鸡笼子,便换大一号的缸,愈换愈大,直到端起荷花缸赛端木桶,再往里边加水,每十天加一瓢水,等到他端着一缸水在院里如闲逛,这门天下罕见的功夫就练成了。
天津的好跤手挺多,可是没人想出能治他的法儿来。
别以为这端缸的山东小子能在三岔河口站住脚。
一天,打河北沧州来一位凶悍的汉子,这汉子是练铁沙掌的。
人挺黑,穿一件夏布褂子,更显黑;乱糟糟连鬓大胡子,目光凶狠,一看就知不是善茬儿。
这人过去谁也没见过,他在山东小子面前一站嘛话没说,把夏布褂子脱下往后一扔,露出一身肉赛紫铜,黑红黑红,亮得出奇,肉怎么能这么亮?可是,端缸的山东小子没把他当回事,出手往他肩上一搭,跟手一抓,怪事出来了,居然没抓住;再一抓,还是没抓住,这黑汉子肩上的肉滑不哧溜,赛琉璃瓦,山东小子没遇到过这种肩膀这种肉,唰唰唰连抓三下,竟赛抓鱼,他忽觉不好——原来这黑汉子半个身子涂了挺厚的一层油,怪不得这么亮这么滑!可是抓不住对方的肩,端不起来,他的功夫就用不上了。
冯骥才《俗世奇人》主要内容及故事介绍
![冯骥才《俗世奇人》主要内容及故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ada0d9e6edb6f1afe001f71.png)
《俗世奇人》介绍《俗世奇人》这本书中既有作家想要肯定的人物,比如刷子李、泥人张、张大力、狗不理等,他们具有时代的工匠精神,是每个行当里的能耐人,他们对手艺的讲究,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认真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
《俗世奇人》里还有一部分是褒贬都有的,比如苏七块,妙手回春的同时,缺少点医者仁心;蓝眼,火眼金睛的同时,缺少点自信。
还有一部分则是作家讽刺批判的对象,比如死鸟贺道台、酒里掺水的酒店老板、靠卖嘴皮子的杨巴等,在他们身上读者看到了良知和道德的欠缺。
作家用看似轻松的笔调,写出了对民族前途的忧思。
全书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
《刷子李》讲述了一个粉刷匠的传奇故事。
此人手艺极高,外号刷子李‘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
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一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这么一个自信能干的人,在一次刷墙时一,被徒弟曹小三看到了“破绽”—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小说极力写徒弟的恐慌,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而师傅呢,却神情镇定地喊徒弟过来看“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原来是刚才抽烟时一不小心烧的一个小洞。
《泥人张》写了天庆馆里的一场小冲突:财大气粗的盐贩子海张五,拿泥人张找乐子,说他在裤档里捏泥人,泥人张没有回击,而是左手伸到桌子下边,从鞋底抠下一块泥巴,飞快捏弄,随后手一停,原来是把海张五的脑袋捏了丢在桌上,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全是海张五的泥像,旁边贴着白纸条—贱卖海张五。
海张五只得花大价钱连模子带泥人全买走,才算平息了这场笑话。
俗世奇人的 主要内容
![俗世奇人的 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958178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9.png)
俗世奇人的主要内容
《俗世奇人》主要内容是讲述清末民初天津卫的手艺人的故事。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创作了大量的奇人奇事,这种情节的描写也借鉴了相声表演的模式,这在书中主要表现为“捧哏”、“逗哏”的情节模式。
《俗世奇人》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的笔意。
作者描写了各式各样的小人物,他们或者狡猾,或者善良,或者贪财,或者孤傲,他们的故事精彩纷呈。
例如,刷子李如何把一张银元擦得雪亮,死鸟用计骗吃了张五爷的面条,张大力士能够一脚把头骨踢碎,酒婆的酒量……《俗世奇人》通过生动的小人物故事、精彩的情节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底层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此之外,小说还通过对天津卫地域文化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例如,天津卫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等。
总之,《俗世奇人》是一部描写清末民初天津卫手艺人生活的小说,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魅力。
俗世奇人第四章主要内容50字
![俗世奇人第四章主要内容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c94434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5.png)
俗世奇人第四章主要内容50字
第四章:《蓝眼》
《蓝眼》讲述了古玩行的故事,蓝眼是江棠的外号,在锅店街裕成公古玩铺做事,令看画,善十识别假画。
蓝眼的外号来源十他的近视镜,镜片厚得赛瓶底,颜色发蓝,关键是“他看假画,双眼无神,看真画,一道蓝光”。
扩展资料: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于2018年8月11日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俗世奇人》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
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津门的民间传说、奇人异事。
全书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3]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
俗世奇人全四册
![俗世奇人全四册](https://img.taocdn.com/s3/m/9fbf70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1.png)
精彩摘录
《俗世奇人全四册》是冯骥才的一部经典作品,以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深刻 的社会洞见而著称。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天津卫的奇人异事, 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多样性。以下是一些精彩的摘录,让我们一起来欣 赏这些文字的魅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的身怀绝技,有的 性格独特,有的命运多舛。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 于那个时代,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而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泥人张的行为和心态。无论是在面对权 势的威胁还是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泥人张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用自己的智慧 和手艺解决问题。这种冷静和理性,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 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和生存下去。
《俗世奇人全四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复杂,也让我看到了人 性的多样和丰富。冯骥才先生的文笔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也 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好书,更是一部值得我 们深思的作品。
他医术高超,但有个规矩:只认牙不认人。这个规矩让他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冷酷无情”的印象。 然而,当一个孩子因为掉了牙齿而痛苦不堪时,华大夫却破例为他免费治疗,展现了他内心的善 良和医者仁心。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医生的刻板印象和误解。
《俗世奇人全四册》是一部以中国北方为背景的小说集,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 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多样性。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写,反映了清末至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的 各种问题和矛盾。这部小说集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提 供了重要的参考。
《俗世奇人全四册》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多样性。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 色,有的善良、有的贪婪、有的勇敢、有的懦弱。他们在这个时代变革中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困难, 但最终都以不同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冯骥才《俗世奇人》通篇解读
![冯骥才《俗世奇人》通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d4a2cd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f.png)
冯骥才《俗世奇人》通篇解读《俗世奇人》解读<苏七块><刷子李>立规矩的目的在哪?规矩的存在是对人性的尊重、敬畏和解读,亦是维持环境和谐、自我和谐的手段。
自立门规:1、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2、为了保证自己的自由和权益;3、是告诉人你要自尊,你要对自己负责;4、是告诉别人自己价值的存在;5、是给相互信任、自我信任树块牌匾;6、是对投机倒把的杜绝;7、是良性秩序的维持和发展;8、是让人变成自我约束的高贵的人;立规矩又要讲人情味儿,两者冲突时该如何抉择?——扬弃纳新的过程——不破不立——规矩是用来打破的——用发展的眼光、良善的人性眼光维持好规矩。
规矩存在的意义在于要遵守其内在的一种精神去实现其价值;既然有规矩,就要去遵守,让其有意义。
讲规矩又兼顾人情的做法充满智慧。
有本事的人掌握话语权立规矩,没本事的人看戏遵守规矩。
哪一行的行规不是由行业龙头立出来的?<酒婆>“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世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了。
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到毁了?”从酒来说:“假到真时真亦假”这个世界之于每个人都如雾里看花,谁又能道得清说得明?骗人者清者自清。
当一个人用许多的假忽悠过大家,且足以以假乱真时,再拿出真的,却没人信了。
说假话者言而不实往往弄巧成拙骗自己,行假事者以为是灵运善巧,实则机关算尽的小聪明需饱受良知折磨,反害了卿卿性命。
从人的趋利性和道德命题来说,经商者诚信与否,是商业行为发展和可持续的的前提。
弄虚作假的短见行为必自食其果。
——多行不义必自毙;酒婆最后一次喝酒变为:真到假时假亦真,真是无巧不成书。
辩证关系:真正假假难分辨,假者自假真自真。
真假互因互缘,相对而成立。
常行假事者行其真事来不舒坦——自以假才是真——无错;常行真事者行起假事来也不舒坦——自居为真不做假事——无错;世上之事,多为非真非假非善非恶之事,哪有真哪有假哪有善哪有恶。
俗世奇人每个故事概括
![俗世奇人每个故事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2e105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3.png)
俗世奇人每个故事概括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俗世奇人,他们或许是普通人中的不平凡,或许是与众不同的特立独行者,他们的故事或许平凡,或许离奇,但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他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看似平淡无奇。
然而,他却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每当夜幕降临,他会变身成为一名街头艺人,为路人表演各种绝技,给人们带来快乐。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他从小就梦想着改变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家世界知名的企业的创始人。
然而,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更多的人改善生活。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意味着止步不前,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成功来影响和改变世界。
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普通家庭主妇,她默默地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照顾家人,料理家务。
然而,她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经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做一些志愿者工作,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用自己的善举去温暖他人的心。
第四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退休的老教授,他在教书育人的一生中,培养了无数的学子。
退休之后,他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利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到偏远的山区去支教,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年过古稀,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
这些俗世奇人的故事或许在我们身边就有,他们或许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家人,或者是我们自己。
他们的故事或许平凡,或许不平凡,但每个故事都在诉说着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让我们向这些俗世奇人学习,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俗世奇人内容概括50字
![俗世奇人内容概括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325990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f.png)
《俗世奇人内容概括》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俗世奇人》这本书。
这本书里呀,有好多特别厉害的人。
比如说有个叫刷子李的,他刷墙的本事可大了。
他刷完墙,身上居然一点白浆都没有。
有一次,一个徒弟不相信,一直盯着他看,结果发现真的一滴白浆都没沾到他身上。
还有个叫泥人张的,他捏泥人的手艺那叫一个绝。
他眼睛一瞅,手一捏,一个活灵活现的泥人就出来了。
小朋友们,是不是很神奇?
《俗世奇人内容概括》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
书里还有个叫苏七块的,他是个医生。
他看病有个规矩,必须先拿七块银元才给看病。
有个人摔断了胳膊,疼得不行,可又没带够钱。
苏七块就是不给看,大家都觉得他太绝情。
可最后,他还是把那人的胳膊给治好了。
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俗世奇人内容概括》
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讲讲。
《俗世奇人》里还有个叫好嘴杨巴的。
他凭着一张巧嘴,解决了大麻烦。
有一次,李鸿章来喝茶,杨巴做的茶汤里不小心有碎芝麻。
李鸿章以为是脏东西,就生气了。
杨巴赶紧解释,说这是怕大人喝着不香甜,特意加的碎芝麻。
李鸿章一听,就不生气了。
小朋友们,这些奇人的故事是不是很精彩呀?。
一本书《俗世奇人》
![一本书《俗世奇人》](https://img.taocdn.com/s3/m/11c74b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d.png)
一本书《俗世奇人》顾语宸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益友,在茫茫人生中,为你指引方向。
《俗世奇人》正是这样一本好书,带你穿越“俗世”,认识“奇人”。
《俗世奇人》中著作不计其数,我最喜爱《苏七块》。
此书描述了一位奇医是如何治病以及为为何得“七块”之名的趣事。
全文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值得珍藏。
独行书海,细品语言魅力。
冯骥才的文章很少使用华丽的词藻,但文字之美丝毫未减。
首先动作之精令人回味。
冯骥才先生是一位画家,其文也极有画面,似王维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看,“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绝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一连串的动词,令人身临其境。
次之,叙述之趣使人发笑。
冯骥才先生不喜欢怪异的书画语,用天津方言写故事,充满了乡土气息。
如:苏七块有个有个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洋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多么有趣的语言!让读者浮想联翩。
穿越俗世,感受奇人风采。
正是有了如此动人的文字,才能让我们穿越回民国年代,感受他们别具一格的魅力,也许这本书的好处就是如此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俗世奇人》这本优秀的书籍值得人人品读。
怎么样?你心动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阅读的海洋吧!第二篇:推荐一本书《俗世奇人》天津卫是天津市的古名称,本是水陆码头,这里的居民来自燕赵各地、五方杂处,他们性格习俗迥然相异。
书中所讲的一个一个小故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
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天津卫的民间传说、手艺高人的奇人异事。
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很多手艺高人。
书中传奇人物的每一项手艺,都有绝活,要想做的出类拔萃,就必须把这项手艺琢磨透,必须不厌其烦、勤学苦练。
如刷子李、泥人张、张大力、狗不理等,他们都是各自行当里的能耐人。
他们对手艺的研究,对手艺的讲究,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认知,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
故事之一《泥人张》,捏泥人的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天津人,著名民间艺术家,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创作,经年累月练就了一手绝技。
俗世奇人---冯骥才(共五则范文)
![俗世奇人---冯骥才(共五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f565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5.png)
俗世奇人---冯骥才(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俗世奇人---冯骥才冯骥才先生作品《俗世奇人》读后感“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
”书中正骨医苏七块看病前必先收取七块银洋;粉刷匠刷子李干完活全身不粘一个白点;泥人张从鞋底上取下一块泥巴便单手捏出活人嘴脸;造假画的黄三爷以假乱真耍得行家丢了饭碗,等等,皆是些听起来神乎其神,实际上存在过的人物。
冯骥才先生的书,写了天津卫的十九个奇人,说是奇人,就是身怀一技,且艺高到了入神的地步的意思。
我爱听故事,也看热闹。
这书又薄,前前后后不超过一百五十页,而且一人一故事,干脆,爽快,就象到土埝上摘了一把儿青红酸枣,闲了,在那里消磨时间时慢慢的吃了。
它不象那些大部头的书,象方砖一样。
大部头书看上去瓷实读上去吃力,没时间没闲心没耐性的人还是不看的好。
这书写的好,看上去爽。
虽然短,有的一篇三页,有的一篇五六页,长的不过十页,但耐读,好比吃酸枣,很有味道。
这些短文,都是写手艺人的,有的说手高,有的说眼高,有的是说文高,冯先生用笔如神,用字精到,寥寥几笔,就把笔下人的神气给抻出来了。
读罢余兴不尽,思想中还闪动着文中的艺人。
让人看了觉得活生生就在眼下,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当无过誉。
短文都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说来的,所以听上去惬意,故事不冗长不繁杂,听罢也能让人有所思考。
只是细细想来,这本书里面十九个人,十九种行当,十九种技艺,作家拿捏的恰到好处,对这些技艺如数家珍,博学多识,让人钦慕不已。
若不是扎根在乡井人堆里,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
周日下午才买来的书,大概十六元,一不小心,周一晚上就通读了一遍。
读罢不尽兴,想看看作家还写这类书无,待到看完跋语,心里怅然半天。
冯先生说,此类文章,就此打住,以后封笔不写了。
但要写,算自家没本事没水平。
我想,这一语,真个让我想起,书里该加一个奇人加牛人,那就是作家冯先生了。
没法子啊,他不写了,我还想看,只能找他的本家,冯梦龙了。
俗世奇人每个故事概括
![俗世奇人每个故事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e3f7d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3.png)
俗世奇人每个故事概括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或许平凡,或许不平凡,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或许是悲伤的,或许是欢乐的,或许是激动人心的。
他们就像是俗世奇人,每个人都有着令人惊叹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
他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因为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他勤奋学习,努力奋斗,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成为了一名医生。
他在医院里,用自己的双手,拯救了无数生命,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英雄。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普通职员的奋斗史。
他出身平凡,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但他有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从一个小职员做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了公司的总经理。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勇气,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
他从小就对音乐充满了热爱,他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音乐家。
尽管家境贫困,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最终成为了一名知名的音乐家,为世人带来了美妙的音乐。
第四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普通人的感人故事。
他曾经遭遇了一次意外,失去了双腿,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他学会了用义肢行走,重新振作起来,最终成为了一名残疾人运动员,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每个人都是一个俗世奇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或许平凡,或许不平凡,但它们都在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让我们珍惜每个人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成为自己故事中的主角。
俗世奇人中的故事简短
![俗世奇人中的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a92a00cfbcd126fff6050b97.png)
俗世奇人中的故事简短1. 俗世奇人的故事要短认牙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
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晓得。
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美丽,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
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华大夫人善、正派、法规,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洁净净。
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
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
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
华大夫摇摇头说:“说不得了。
”侦探问:“您一上午看几号?”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号。
”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样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
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莫非跟他有瓜葛?”华大夫平常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
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反良心的事。
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知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花,不像装假。
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
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慌慌跑到巡捕房来。
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
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立刻赶去,竟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侦探说:“华大夫,您怎样认出他来的?”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观察这家伙正跟人喝酒。
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知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要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显露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抓紧报信来了!”侦探说:“我还是不明白,怎样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熟悉人,可熟悉牙呀!”侦探听罢,惊异不已。
冯骥才《俗世奇人》: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冯骥才《俗世奇人》: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https://img.taocdn.com/s3/m/b668045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6.png)
冯骥才《俗世奇⼈》:⼩杨⽉楼义结李⾦鏊民国⼆⼗⼋年,龙王爷闯进天津卫,⼤⼩楼房全赛站在⽔⾥。
三层楼房⽔过腿,两层楼房⽔齐腰,⼩平房便都落得“没顶之灾”了。
街上⾏船,窗户当门,买卖停业,车辆不通,⼩杨⽉楼和他的⼀班⼈马,被困在南市的庆云戏院。
那时候,⼈都泡在⽔⾥,哪有⼼思看戏?这班⼦⼆⼗来号⼈便睡在戏台上。
龙王爷赖在天津⼀连⼏个⽉,戏班照样⼈吃马喂,把钱使净,便将⼗多箱⾏头道具押在河北⼤街的“万成当”。
等到⽔退了,⽕车通车,⼩杨⽉楼急着返回上海,凑钱买了车票,就没钱赎当了,急得他闹⽛疼,腮帮⼦肿得⽼⾼。
戏院⼀位热⼼肠的⼩伙计对他说:“您不如去求李⾦鏊帮忙,那⼈仗义,拿义⽓当命。
凭您的名⽓,有求必应。
”李⾦鏊是天津卫出名的⼀位⼤锅伙,混混头⼉。
上⼑⼭、下⽕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个。
虽然⿊⽩道上,也讲规矩讲脸⾯讲义⽓,拔⼑相助的事,李⾦鏊⼲过不少,⼩杨⽉楼却从来不沾这号⼈。
可是今⼉事情逼到这地步,不去也得去了。
他跟随这⼩伙计到了西头,过街穿巷,抬眼⼀瞧,怔住了。
篱笆墙,栅栏门,⼏间爬爬屋,⼤名⿍⿍的李⾦鏊就住在这破⽡寒窑⾥?⼩伙计却截门⼀声呼:“李⼆爷!”应声打屋⾥猫腰⾛出⼀个⼈来,出屋直起⾝,吓了⼩杨⽉楼⼀跳。
这⼈⾜有六尺⾼,肩膀赛门宽,⽼脸⽼⽪,胡⼦拉碴;那件灰布⼤褂,⾜够改成个⼤床单,上边还油了⼏块。
⼩杨⽉楼以为找错了⼈家,没想到这⼈说话嘴上赛扣个罐⼦,瓮声瓮⽓问道:“找我⼲吗?”⼝⽓挺硬,眼神极横,错不了,李⾦鏊!进了屋,屋⾥赛破庙,地上是⼟,条案上也是⼟,东西全是东倒西歪;迎⾯那⼋仙桌⼦,四条腿缺了⼀条,拿砖顶上;桌上的茶壶,破嘴缺把,磕底裂肚,盖上没疙瘩。
⼩杨⽉楼⼼想,李⾦鏊是真穷还是装穷?若是真穷,拿嘛帮助⾃⼰?于是⼼⾥不抱什么希望了。
李⾦鏊打量来客,⼀⾝春绸裤褂,⽩丝袜⼦,⿊礼服呢!鞋,头戴⼀顶细辫巴拿马草帽,⼿拿⼀柄有字有画的斑⽵折扇。
他瞄着⼩杨⽉楼说:“我在哪⼉见过你?”眼神还挺横,不赛对客⼈,赛对仇⼈。
俗世奇人故事简介400字
![俗世奇人故事简介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441741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2.png)
俗世奇人故事简介400字㈠俗世奇人中每个人故事简介及人物性格,急求1、苏七块,本名苏金散,是一个医术精湛,行医规矩奇特,性格倔强但不失善良的人。
苏大夫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
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2、刷子李,刷子李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的故事。
他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3、《酒婆》是出自《俗世奇人》的一篇短篇小说,为该书19篇文章之一,作者是冯骥才。
讲述的是一个老女人一直喝酒馆的假酒,乐在其中,可是有一天喝了良心发现的老板卖的真酒后却丢掉了性命,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4、贺道台:贺道台叫仆人们用杆子打,用砖头砍,爬上树抓,八哥在树顶上来回蹦了一会儿,还不住地叫:“死鸟!死鸟!死鸟!”最后才挥翅飞去,很快就无影无踪了。
自此,贺道台就得了“死鸟”的外号。
而且人们传这外号的时候,还总附带着这个故事。
5、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
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
6、冯五爷:冯五爷这一辈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几位兄长远在上海天津开厂经商,早早地成家立业,站住脚跟。
惟独冯五爷在家啃书本。
他人长得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
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
至于他出口成章,落笔生花,无人不服。
都说这一辈冯家的出息都在这五爷身上了。
7、蓝眼:这看假画的名叫蓝眼。
在锅店街裕成公古玩铺做事,专看画。
蓝眼不姓蓝,他姓江,原名在棠,蓝眼是他的外号。
天津人好起外号,一为好叫,二为好记。
这蓝眼来源于他的近视镜,镜片厚得赛瓶底,颜色发蓝,看上去真赛一双蓝眼。
而这蓝眼的关键还是在他的人鸟上。
据说他关灯看画,也能看出真假;话虽有点玄,能耐不掺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世奇人》介绍
《俗世奇人》这本书中既有作家想要肯定的人物,比如刷子李、泥人张、张大力、狗不理等,他们具有时代的工匠精神,是每个行当里的能耐人,他们对手艺的讲究,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认真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
《俗世奇人》里还有一部分是褒贬都有的,比如苏七块,妙手回春的同时,缺少点医者仁心;蓝眼,火眼金睛的同时,缺少点自信。
还有一部分则是作家讽刺批判的对象,比如死鸟贺道台、酒里掺水的酒店老板、靠卖嘴皮子的杨巴等,在他们身上读者看到了良知和道德的欠缺。
作家用看似轻松的笔调,写出了对民族前途的忧思。
全书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
《刷子李》讲述了一个粉刷匠的传奇故事。
此人手艺极高,外号刷子李‘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
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一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这么一个自信能干的人,在一次刷墙时一,被徒弟曹小三看到了“破绽”—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小说极力写徒弟的恐慌,怕师
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而师傅呢,却神情镇定地喊徒弟过来看“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原来是刚才抽烟时一不小心烧的一个小洞。
《泥人张》写了天庆馆里的一场小冲突:财大气粗的盐贩子海张五,拿泥人张找乐子,说他在裤档里捏泥人,泥人张没有回击,而是左手伸到桌子下边,从鞋底抠下一块泥巴,飞快捏弄,随后手一停,原来是把海张五的脑袋捏了丢在桌上,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全是海张五的泥像,旁边贴着白纸条—贱卖海张五。
海张五只得花大价钱连模子带泥人全买走,才算平息了这场笑话。
《苏七块》中,讲述了一个传奇的正骨医生,他的正骨手法,不像治病,倒更像变魔术“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一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医术高明的人,在天津卫挂头牌,但是这个苏医生有个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儿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苏七块的外号也正从这来。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牙医华大夫,面对摔坏胳膊的三轮车夫张四,苏七块对他的疼痛叫声无动于衷,因为车夫拿不出七块,而华大夫从后门绕出,悄悄把七块银儿给了张四。
张四的胳膊捏了几下就接好了,苏大夫送了药,而后又把七块钱还给华大夫,并
告诉华大夫,不是自己心不善,而是规矩不能改。
《蓝眼》讲述了古玩行的故事,蓝眼是江棠的外号,在锅店街裕成公古玩铺做事,令看画,善长识别假画。
蓝眼的外号来源于他的近视镜,镜片厚得赛瓶底,颜色发蓝,关键是“他看假画,双眼无神,看真画,一道蓝光”。
蓝眼鉴定了一幅名为“大涤子湖天春色图”为真画,花了十八两黄金买下。
正得意时一,外面出来流言,说裕成公的这幅画是假的,而针市街一个姓崔的人家里有真画。
裕成公的老板咚五爷也心里发毛,请蓝眼去崔家看看。
蓝眼去崔家发现自己这次看走了眼,和咚老板商量花了七十两黄金买下崔家的真画,回家一比,却发现,原先那幅是真的,刚买下的反倒是假的。
自此,他得了一场大病,从此躺下,再没起来。
《死鸟》中,死鸟是贺道台的雅号,他有两样能耐,伺候头儿,伺候鸟。
伺候头儿就是拍马屁,当撒气篓子;伺候鸟,是因为他对鸟儿们的事全懂,经他那双小胖手一摆弄,毛儿鲜亮,活蹦乱跳。
但是贺道台最后却栽在了一只八哥身上。
这只八哥是林先生送他的,极难驯服,但模仿性又很强,能熟记人们平时一随意说的种种话,比如贺道台跟夫人说的“太太起痒子了吧”。
贺道台得意这鸟,一日把裕禄大人请到家做客,八哥听到“裕禄”二字,“忽然翅膀一抖,跟着全身黑毛全爹起来,声音又高又亮地叫道‘裕禄那王八蛋!”’至此给贺道台惹了祸,等贺道台去抓扯它笼子时一,它飞出来,落在树上,学
着贺道台骂道‘死鸟,死鸟。
”自此,贺道台得了这个外号。
《酒婆》里,写了一个孤苦无助的老婆子,每天花两角钱来买醉。
酒婆没有名字,衣衫破烂,头发乱、脸色黯,赛个叫花子。
她生活的辛苦不用多说。
喝酒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技能,可是冯骥才却写出了这个酒婆喝酒后的醉态,极为有仙气,‘土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毒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赛一张慢慢旋转的大伞”。
小说的重点其实不在酒婆,她的醉酒之美和卖酒人的丑形成鲜明对比,“老板人奸”,只四个字就概括了这个首善街上酒店老板的特点。
他往酒里掺水,大家明知这一点,却谁也不捅破这一层。
等到老板娘怀孕,老板良心发现,不再掺水时,悲剧就发生了,酒婆不明状况,在本该酒醒的十字路口,遭遇惨事。
老板却开始怀疑自己想做好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