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庄子·秋水(课堂PPT)
合集下载
《秋水》PPT课件 (共13张PPT)
(二)探究性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 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 海后自叹不如。
• 见笑大方: 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 • (贻笑大方)
随堂检测
一、根据提示,回忆课文: 1、从正面描写黄河水势浩大的句子是: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2、运用侧面描写突显黄河水势的句子是: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表现河伯骄傲自满的心情的句子是: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引用野语,说明自己狂妄自大的句子是: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5、成语“贻笑大方”的出处是: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1、通篇设喻说理。用河神见海 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 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 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 “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 叹”。
《秋水》中的成语
• 望洋兴叹: 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 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 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一件事 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结构分析
前 后
——自大 认识
“不辩 黄河 牛马” 开阔
——自叹
“不见 水端” 北海 壮阔
神情
“欣然 自喜”
骄傲 自满
结果
对 比
“望洋 自叹 兴叹” 不如 “贻笑 狂妄 大方” 盲目
“美尽 踌躇 在己” 满志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 明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大小 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 闻见而骄傲自大。
大学语文_庄子秋水36页PPT
大学语文_庄子秋水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秋水》ppt课件
秋 水
《庄子》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 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和老 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世称“老庄”,因此,人们也 常把道家思想称之为“老庄哲 学”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 切都要顺应自然。在政治上反 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 化知识,主张“无为而治”。 他愤世嫉俗,鄙视功名富贵, 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kūn大鱼)化为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 庄子钓于濮(pú)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 持竿不顾,曰:“吾闻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 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 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 于涂中乎?”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庄 子曰:“往矣!吾将曳尾 于涂中。”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
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
别,否定客观真理,哲学
上表现为虚无主义和相对
主义。如:《秋水》
/9up /v9n0y/4126.h tml /9up /v9n0y/4125.h tml /9up /v9n0y/4124.h tml /9up /3o6ji/4123.ht ml /9up /tpvss/4122.h tml /9up /3o6ji/4121.ht ml /9up /v9n0y/4120.h tml /9up /w673o /4119.html /9up /rnct w/4118.h tml /9up /v9n0y/4117.h tml /9up /qtlue/4116.ht ml /9up /qtlue/4115.ht ml /9up /tpvss/4114.h tml /9up /v9n0y/4113.h tml /9up /egqv7/4112.h tml /9up /v9n0y/4111.h tml /9up /qtlue/4110.ht ml /9up /3o6ji/4109.ht ml /9up /v9n0y/4108.h tml /9up /3o6ji/4107.ht ml /9up /tpvss/4106.h tml /9up /v9n0y/4105.h tml /9up /tpvss/4104.h tml /9up /tpvss/4103.h tml /9up /tpvss/4102.h tml /9up /3o6ji/4101.ht ml /9up /3o6ji/4100.ht ml /y4t/4519.ht ml /y4t/4518.ht ml /y4t/4517.ht ml /y4t/4516.ht ml /y4t/4515.ht ml /y4t/4514.ht ml /y4t/4513.ht ml /y4t/4512.ht ml /y4t/4511.ht ml /y4t/4510.ht ml /y4t/4509.ht ml /y4t/4508.ht ml /y4t/4507.ht ml /y4t/4506.ht ml /y4t/4505.ht ml /y4t/4504.ht ml /y4t/4503.ht ml /y4t/4502.ht ml /y4t/4501.ht ml /y4t/4500.ht ml /y4t/4499.ht ml /y4t/4498.ht ml /y4t/4497.ht ml /y4t/4496.ht ml /y4t/4495.ht ml /y4t/4494.ht ml /y4t/4493.ht ml /y4t/4492.ht ml /y4t/4491.ht ml /y4t/4490.ht ml /y4t/4489.ht ml /y4t/4488.ht ml /y4t/4487.ht ml /y4t/4486.ht ml /y4t/4485.ht ml /y4t/4484.ht ml /y4t/4483.ht ml /y4t/4482.ht ml /y4t/4481.ht ml /y4t/4480.ht ml /y4t/4479.ht ml /y4t/4478.ht ml /y4t/4477.ht ml /y4t/4476.ht ml /y4t/4475.ht ml /y4t/4474.ht ml /y4t/4473.ht ml /y4t/4472.ht ml /y4t/4471.ht ml /y4t/4470.ht ml /y4t/4469.ht ml /y4t/4468.ht ml /y4t/4467.ht ml /y4t/4466.ht ml /y4t/4465.ht ml /y4t/4464.ht ml /y4t/4463.ht ml /y4t/4462.ht ml /y4t/4461.ht ml /y4t/4460.ht ml /y4t/4459.ht ml /y4t/4458.ht ml /y4t/4457.ht ml /y4t/4456.ht ml /y4t/4455.ht ml /y4t/4454.ht ml /y4t/4453.ht ml /y4t/4452.ht ml /y4t/4451.ht ml /y4t/4450.ht ml /y4t/4449.ht ml /y4t/4448.ht ml /y4t/4447.ht ml
《庄子》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 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和老 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世称“老庄”,因此,人们也 常把道家思想称之为“老庄哲 学”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 切都要顺应自然。在政治上反 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 化知识,主张“无为而治”。 他愤世嫉俗,鄙视功名富贵, 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kūn大鱼)化为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 庄子钓于濮(pú)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 持竿不顾,曰:“吾闻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 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 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 于涂中乎?”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庄 子曰:“往矣!吾将曳尾 于涂中。”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
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
别,否定客观真理,哲学
上表现为虚无主义和相对
主义。如:《秋水》
/9up /v9n0y/4126.h tml /9up /v9n0y/4125.h tml /9up /v9n0y/4124.h tml /9up /3o6ji/4123.ht ml /9up /tpvss/4122.h tml /9up /3o6ji/4121.ht ml /9up /v9n0y/4120.h tml /9up /w673o /4119.html /9up /rnct w/4118.h tml /9up /v9n0y/4117.h tml /9up /qtlue/4116.ht ml /9up /qtlue/4115.ht ml /9up /tpvss/4114.h tml /9up /v9n0y/4113.h tml /9up /egqv7/4112.h tml /9up /v9n0y/4111.h tml /9up /qtlue/4110.ht ml /9up /3o6ji/4109.ht ml /9up /v9n0y/4108.h tml /9up /3o6ji/4107.ht ml /9up /tpvss/4106.h tml /9up /v9n0y/4105.h tml /9up /tpvss/4104.h tml /9up /tpvss/4103.h tml /9up /tpvss/4102.h tml /9up /3o6ji/4101.ht ml /9up /3o6ji/4100.ht ml /y4t/4519.ht ml /y4t/4518.ht ml /y4t/4517.ht ml /y4t/4516.ht ml /y4t/4515.ht ml /y4t/4514.ht ml /y4t/4513.ht ml /y4t/4512.ht ml /y4t/4511.ht ml /y4t/4510.ht ml /y4t/4509.ht ml /y4t/4508.ht ml /y4t/4507.ht ml /y4t/4506.ht ml /y4t/4505.ht ml /y4t/4504.ht ml /y4t/4503.ht ml /y4t/4502.ht ml /y4t/4501.ht ml /y4t/4500.ht ml /y4t/4499.ht ml /y4t/4498.ht ml /y4t/4497.ht ml /y4t/4496.ht ml /y4t/4495.ht ml /y4t/4494.ht ml /y4t/4493.ht ml /y4t/4492.ht ml /y4t/4491.ht ml /y4t/4490.ht ml /y4t/4489.ht ml /y4t/4488.ht ml /y4t/4487.ht ml /y4t/4486.ht ml /y4t/4485.ht ml /y4t/4484.ht ml /y4t/4483.ht ml /y4t/4482.ht ml /y4t/4481.ht ml /y4t/4480.ht ml /y4t/4479.ht ml /y4t/4478.ht ml /y4t/4477.ht ml /y4t/4476.ht ml /y4t/4475.ht ml /y4t/4474.ht ml /y4t/4473.ht ml /y4t/4472.ht ml /y4t/4471.ht ml /y4t/4470.ht ml /y4t/4469.ht ml /y4t/4468.ht ml /y4t/4467.ht ml /y4t/4466.ht ml /y4t/4465.ht ml /y4t/4464.ht ml /y4t/4463.ht ml /y4t/4462.ht ml /y4t/4461.ht ml /y4t/4460.ht ml /y4t/4459.ht ml /y4t/4458.ht ml /y4t/4457.ht ml /y4t/4456.ht ml /y4t/4455.ht ml /y4t/4454.ht ml /y4t/4453.ht ml /y4t/4452.ht ml /y4t/4451.ht ml /y4t/4450.ht ml /y4t/4449.ht ml /y4t/4448.ht ml /y4t/4447.ht ml
庄子《秋水》ppt课件
29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 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 如。
30
结构分析
前 ——自大
对
认识
“不辩
黄河
比
牛马”
开阔
神情
“欣然 自喜”
骄傲 自满
扬 抑
结果
“美尽 在己”
4
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 主在上面, 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 也不能超过这了。”
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髑髅之言说明了此 点。
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 盆唱歌。
27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不辩牛马,天下之美尽在己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不见水端,深感自己的渺小
3、河伯为何自认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睹子之难穷,深感目光短浅
28
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45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
1
而
吾
知
生
也
也
无
有
涯
涯
。
,
2
走近庄子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 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 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 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 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 如。
30
结构分析
前 ——自大
对
认识
“不辩
黄河
比
牛马”
开阔
神情
“欣然 自喜”
骄傲 自满
扬 抑
结果
“美尽 在己”
4
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 主在上面, 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 也不能超过这了。”
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髑髅之言说明了此 点。
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 盆唱歌。
27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不辩牛马,天下之美尽在己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不见水端,深感自己的渺小
3、河伯为何自认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睹子之难穷,深感目光短浅
28
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45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
1
而
吾
知
生
也
也
无
有
涯
涯
。
,
2
走近庄子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 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 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 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秋水》讲解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4
庄子思想
庄子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 想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2020年9月28日
5
2020年9月28日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 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 的性质,用设喻或拟人 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 训。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 或非生物。常常采用拟 人和夸张的手法。
候,河伯才转过脸来,仰望着海神“若”感叹道: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很多道理,以为没有谁
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
(有)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道义轻的人,
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亲眼看到了您的广阔无边,如
果我不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必定会长久地被
修2养020年极9月高28日的人所耻笑。”
6
寓言:
• 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把一种较深 的道理寄托在简单的故事里。
• 特点:
• 1、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意味,让人们从中领 悟。
• 2、篇幅简短,文字有趣,主人公是人也 是物。
• 3、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常
采用比喻、象征和夸张手法,含义深刻, 引人思索。
2020年9月28日
7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长久; 表被动,无义; 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2020年9月28日
14
翻译彩色的句子。
秋 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 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 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 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 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 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ppt优秀课件完整版(32页)
庄子其人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 人。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 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 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 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 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 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 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 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 都是相对的。
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
《鲲(kūn大鱼)化为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
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 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 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庄子思想
庄子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 想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 庄子钓于濮(pú)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 持竿不顾,曰:“吾闻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 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 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 于涂中乎?”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庄 子曰:“往矣!吾将曳尾 于涂中。”
庄子 名周
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约
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 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和老 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世称“老庄”,因此,人们也 常把道家思想称之为“老庄哲 学”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 切都要顺应自然。在政治上反 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 化知识,主张“无为而治”。 他愤世嫉俗,鄙视功名富贵, 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的“仁义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 人。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 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 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 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 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 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 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 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 都是相对的。
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
《鲲(kūn大鱼)化为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
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 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 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庄子思想
庄子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 想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 庄子钓于濮(pú)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 持竿不顾,曰:“吾闻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 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 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 于涂中乎?”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庄 子曰:“往矣!吾将曳尾 于涂中。”
庄子 名周
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约
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 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和老 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世称“老庄”,因此,人们也 常把道家思想称之为“老庄哲 学”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 切都要顺应自然。在政治上反 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 化知识,主张“无为而治”。 他愤世嫉俗,鄙视功名富贵, 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的“仁义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秋水》.ppt.
秋 水
⑹不见水端
尽头
《庄子》
才 掉转 面部
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⑻野语有之曰 ⑼以为莫己若者
代词,这样的说法 没有谁/比得上
⑽我之谓也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况且、再说 曾经听过 见闻、学识
⑾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秋 水
⑿轻伯夷之义者 ⒀始吾弗信
开始
《庄子》
道义
⒁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穷尽,尽头 危险
前 ——自大 认识 神情 结果 “不辩 黄河 牛马” 开阔 “欣然 自喜” 骄傲 自满 后 ——自叹
“美尽 踌躇 在己” 满志
对 比 扬 抑
“不见 水端”
北海 壮阔
“望洋 自叹 兴叹” 不如 “贻笑 狂妄 大方” 盲目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1、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 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 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 “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 叹”。
《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 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 于一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 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 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书中的寓言很多。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 体裁。常带有讽刺或 劝戒的性质,用假托 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 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笑。大方:大方之家,见 多识广的人。被内行人讥 笑。又作见笑大方。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洋洋自得,欣然 自喜? 不辩牛马,天下之美尽在己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不见水端,深感自己的渺小
3、河伯为何自认会“长见笑于 大方之家”?
大学语文之秋水-PPT课件
教 学 目 的
教 学 重 点 作 者 简 介 内 容 述 评
背 景 简 介
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
艺 术 赏 析
思 考 练 习
朗 读 欣 赏
资 料 链 接
退出
教学目的
1.在理解文章内容 的基础上,了解庄子的哲 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使学 生能一分为二地评价庄子 的思想,培养其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2.学习本文形象化 说理的风格。培养学生的 审美想象能力和对文学的 审美鉴赏力。
返回
内容述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河景与海景的对比,让河伯自识其 丑,以便顺势展开对“大理”的阐说。 第二部分是通过海若的话,反复阐说宇宙无限、人 的认识有限的“大理”,并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 行嘲笑。 总括起来,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下列三点特别值得深 入思考: 一、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二、关于庄子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三、关于庄子的相对主义。
返回
译文
秋雨不停地下,河水上涨,千百条河流都灌注到黄河,使黄河干流大大加宽。两岸之间, 河中小洲之上,相互望去,连牛马都辨认不清。于是乎河神欢欣鼓舞自满自足起来,以为天下 之壮美尽在于此了。顺河流东行,到达渤海,往东面望去,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乎河神开始 改变自满自得的神态,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对海神感叹说:“俗语说,‘闻知许多道理后,就 自以为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我曾听说有以仲尼之闻见为少,以伯夷之 义为轻的人,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这等浩瀚无边,难于穷尽,假若不到你这里来,就 糟了,我将长久为深明大道的人所笑话。” 海神说:“井里的蛙不可以和它讲大海,因其拘束于所居土井;夏天的虫类不可以同它讲 冰,因其局限于季节;见识偏狭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同他讲说大道,因其束缚于所受的教育。 现在你走出河流两岸,看见无边的大海,则知道自己的鄙陋,就可以同你讲说大道理了。天下 的水,没有比海再大的了,千万条河都流归于它,没有休止之时,而不盈满;从尾闾往出宣泄, 没有停止之时,而不空虚;不因春秋季节流入水量多少不同而变化,对陆上的旱涝也没有感觉。 大海超过长江黄河,没有办法估量、计算。而我未曾以此自我夸耀,因为我从天地那里具足了 形体,从阴阳那里秉受了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如同小石块小树木在大山之中,正有自以为少 的想法,又哪里会自我夸耀呢?约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不也就象蚁冢在大湖泊中吗?约计中国 在四海之内,不也就象一粒稗米在大谷仓中吗?称谓物类数量叫作万,人只居其中之一;人住 满九州之地,凡谷物可以生长,舟车可以通行之处,皆有人居,个人只是众人中之一;人与万 物相比,不也就象一根绒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微小吗?五帝以禅让相传承的,三王以武力相争 夺的,仁人所担忧的,贤能之士所操劳的,完全都在这里了。伯夷辞让以博得好名声,仲尼谈 论以显示博学,这种自满自足,不就象你以前自夸黄河之水为多一样吗?”
教 学 重 点 作 者 简 介 内 容 述 评
背 景 简 介
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
艺 术 赏 析
思 考 练 习
朗 读 欣 赏
资 料 链 接
退出
教学目的
1.在理解文章内容 的基础上,了解庄子的哲 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使学 生能一分为二地评价庄子 的思想,培养其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2.学习本文形象化 说理的风格。培养学生的 审美想象能力和对文学的 审美鉴赏力。
返回
内容述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河景与海景的对比,让河伯自识其 丑,以便顺势展开对“大理”的阐说。 第二部分是通过海若的话,反复阐说宇宙无限、人 的认识有限的“大理”,并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 行嘲笑。 总括起来,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下列三点特别值得深 入思考: 一、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二、关于庄子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三、关于庄子的相对主义。
返回
译文
秋雨不停地下,河水上涨,千百条河流都灌注到黄河,使黄河干流大大加宽。两岸之间, 河中小洲之上,相互望去,连牛马都辨认不清。于是乎河神欢欣鼓舞自满自足起来,以为天下 之壮美尽在于此了。顺河流东行,到达渤海,往东面望去,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乎河神开始 改变自满自得的神态,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对海神感叹说:“俗语说,‘闻知许多道理后,就 自以为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我曾听说有以仲尼之闻见为少,以伯夷之 义为轻的人,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这等浩瀚无边,难于穷尽,假若不到你这里来,就 糟了,我将长久为深明大道的人所笑话。” 海神说:“井里的蛙不可以和它讲大海,因其拘束于所居土井;夏天的虫类不可以同它讲 冰,因其局限于季节;见识偏狭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同他讲说大道,因其束缚于所受的教育。 现在你走出河流两岸,看见无边的大海,则知道自己的鄙陋,就可以同你讲说大道理了。天下 的水,没有比海再大的了,千万条河都流归于它,没有休止之时,而不盈满;从尾闾往出宣泄, 没有停止之时,而不空虚;不因春秋季节流入水量多少不同而变化,对陆上的旱涝也没有感觉。 大海超过长江黄河,没有办法估量、计算。而我未曾以此自我夸耀,因为我从天地那里具足了 形体,从阴阳那里秉受了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如同小石块小树木在大山之中,正有自以为少 的想法,又哪里会自我夸耀呢?约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不也就象蚁冢在大湖泊中吗?约计中国 在四海之内,不也就象一粒稗米在大谷仓中吗?称谓物类数量叫作万,人只居其中之一;人住 满九州之地,凡谷物可以生长,舟车可以通行之处,皆有人居,个人只是众人中之一;人与万 物相比,不也就象一根绒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微小吗?五帝以禅让相传承的,三王以武力相争 夺的,仁人所担忧的,贤能之士所操劳的,完全都在这里了。伯夷辞让以博得好名声,仲尼谈 论以显示博学,这种自满自足,不就象你以前自夸黄河之水为多一样吗?”
《秋水》PPT课件
美为尽在己。顺 起来,觉得天下的美景
流而东行,至于 北海,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于是 河伯始旋其面目,
全在自己这里。他顺着 河流往东走,到了北海, 面对东面一看,看不到 水的尽头。这时候,河 神才转过脸来,
望洋向若而叹曰: 对着海神若迷茫地感叹
“野语有之曰, 说:“俗语有这种说法:
‘闻道百,以为 ‘听到的道理很多,就
莫己若’者,我 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
之谓也。且夫我 己。’说的就是我啊。
尝闻少仲尼之闻, 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
而轻伯夷之义者, 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
始吾弗信;今我 的义的人,开始我还不
睹子之难穷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吾长见 笑于大方之家。”
相信;现在我亲眼见到 您的广阔无边,我要不 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 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 方之家耻笑。”
解答:B。
背诵技巧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高兴什 么?
秋水灌河(雄壮)
不辨牛马(开阔)自喜-天下之美尽在己(妄自尊大)
2、河伯自叹什么?他有什么感想?
不见水端(宽广)
闻道百莫己若
对比
睹子难究(浩翰)自叹 少仲尼之闻 (自感浅陋)
轻伯夷之义
3、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大方之家”? 非至于子之门--自殆--贻笑大方--(深感惭愧)
D、意思是“在这个地 方,便……”;“焉” 是助词。
C、 “这就”, “这才”,或
“在这种情况 下”。
“焉”有以下用法:
①指示代词,相当于“在这里”。
②疑问代词,相当于“在哪里”、 “怎么”等。
③语气词,相当于“呢”“了”等。
根据以上分析,“于是”是“在这 种情况下”的意思;“焉”是指示 代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秋水》
《秋水》借两个虚构的神话人物河伯与北海若的对 话,形象地表达了庄子深邃的思想:人只有不断超 越自身存在与认知的局限,才能接近对世界的本真 即道的体认。
此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充分体现了庄子汪洋恣肆 的语言风格。
17
《秋水》
文章内容: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 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 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15
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破除河伯自以为是的成见 ,阐明了在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 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不值 得自我夸耀。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客观世界是 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 无止境的;在浩渺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不能故步 自封、自以为是,而应积极学习、不断进取。
作。
2
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 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哲学思想体系 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3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论,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 不过,在庄子哲学中,“道”的抽象哲学意义更加受 到重视。庄子赋予道最根本的规定,就是其终极意义 的根源性:道是第一性的,它不依赖其他任何存在, 具有普遍性与无限性、主宰性与规律性、形而上的超 越性的特点。
文章主旨:宇宙无限, 人的认识和作用因为受 客观限制是有限的, 因此,人不能自满自足, 要不断开拓进取。
18
《秋水》
文章写作特色: 第一,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使抽象的道理变的生
动形象; 第二,采用了对话形式,北海若的话代表了庄子
的思想,黄河伯的话代表了庄子要批判的思想!
19
9
《庄子·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流之大,两 涘(sì)渚(zhǔ)崖之间(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 )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10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
丑(深感惭愧)
12
第二段:
三个比喻 : “井蛙”、“夏虫”、“曲士” 说明了认知判断总是受到生存处境(空间、时间
、教养)局限的道理。 三个对比 :
“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 之在马体”
三个对比强烈的比喻,形象地阐发了小、大之分 别。
13
*北海若曰: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
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罍[léi ]空之在大泽 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米之在太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 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运,三王之所 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 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 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 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án )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
11
文本分析
第 一段:
河 ————— 对比——————海
↓
↓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不见水端, 子之难穷
喜(欣然自喜)——— 叹(望洋而叹)
闻道百莫己若(对比)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自感浅陋) 非至于子之门--自多--贻笑大方--乃知尔
4
《庄子》
《庄子》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 子》的中心,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 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 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 一切认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是违逆人的天性, 因而毫无价值。
5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奇特,汪洋恣肆,词藻 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极富浪漫色彩,对后代 的思想、文化、学术和文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庄子给后世留下很多成语典故寓言故事:庄周梦蝶 、井底之蛙、庖丁解牛、邯郸学步越俎代庖等等。 《中国成语大辞典》收入庄子成语148条,有 些成语至今被人们经常运用。
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 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 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 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 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 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6
《庄子》一书,共三十 三篇。一般认为,其中 的“内篇”七为庄子自 著,“外篇”十五、“ 杂篇”十一是他的门人 和后学所作。
本文节选自《庄子·外 篇·秋水》。
7
河伯
“河伯娶妇”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
宝,一是河图;二是开 山斧;三是避水剑。传 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 授给大禹。
8
《秋水》课文
《庄子·秋水篇》
庄子
(约前369年—前286 年)
1
庄子,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庄子名周,字子丘,是战国时期宋国蒙 地人,生卒年未能确定,大约生于公元 前369至前286年之间,与梁惠王、齐宣
王、孟子、惠施等差不多同时代的人 ,与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曾任蒙 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
《秋水》
《秋水》借两个虚构的神话人物河伯与北海若的对 话,形象地表达了庄子深邃的思想:人只有不断超 越自身存在与认知的局限,才能接近对世界的本真 即道的体认。
此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充分体现了庄子汪洋恣肆 的语言风格。
17
《秋水》
文章内容: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 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 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15
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破除河伯自以为是的成见 ,阐明了在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 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不值 得自我夸耀。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客观世界是 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 无止境的;在浩渺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不能故步 自封、自以为是,而应积极学习、不断进取。
作。
2
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 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哲学思想体系 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3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论,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 不过,在庄子哲学中,“道”的抽象哲学意义更加受 到重视。庄子赋予道最根本的规定,就是其终极意义 的根源性:道是第一性的,它不依赖其他任何存在, 具有普遍性与无限性、主宰性与规律性、形而上的超 越性的特点。
文章主旨:宇宙无限, 人的认识和作用因为受 客观限制是有限的, 因此,人不能自满自足, 要不断开拓进取。
18
《秋水》
文章写作特色: 第一,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使抽象的道理变的生
动形象; 第二,采用了对话形式,北海若的话代表了庄子
的思想,黄河伯的话代表了庄子要批判的思想!
19
9
《庄子·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流之大,两 涘(sì)渚(zhǔ)崖之间(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 )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10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
丑(深感惭愧)
12
第二段:
三个比喻 : “井蛙”、“夏虫”、“曲士” 说明了认知判断总是受到生存处境(空间、时间
、教养)局限的道理。 三个对比 :
“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 之在马体”
三个对比强烈的比喻,形象地阐发了小、大之分 别。
13
*北海若曰: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
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罍[léi ]空之在大泽 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米之在太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 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运,三王之所 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 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 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 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án )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
11
文本分析
第 一段:
河 ————— 对比——————海
↓
↓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不见水端, 子之难穷
喜(欣然自喜)——— 叹(望洋而叹)
闻道百莫己若(对比)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自感浅陋) 非至于子之门--自多--贻笑大方--乃知尔
4
《庄子》
《庄子》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 子》的中心,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 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 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 一切认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是违逆人的天性, 因而毫无价值。
5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奇特,汪洋恣肆,词藻 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极富浪漫色彩,对后代 的思想、文化、学术和文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庄子给后世留下很多成语典故寓言故事:庄周梦蝶 、井底之蛙、庖丁解牛、邯郸学步越俎代庖等等。 《中国成语大辞典》收入庄子成语148条,有 些成语至今被人们经常运用。
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 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 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 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 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 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6
《庄子》一书,共三十 三篇。一般认为,其中 的“内篇”七为庄子自 著,“外篇”十五、“ 杂篇”十一是他的门人 和后学所作。
本文节选自《庄子·外 篇·秋水》。
7
河伯
“河伯娶妇”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
宝,一是河图;二是开 山斧;三是避水剑。传 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 授给大禹。
8
《秋水》课文
《庄子·秋水篇》
庄子
(约前369年—前286 年)
1
庄子,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庄子名周,字子丘,是战国时期宋国蒙 地人,生卒年未能确定,大约生于公元 前369至前286年之间,与梁惠王、齐宣
王、孟子、惠施等差不多同时代的人 ,与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曾任蒙 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