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公共管理基础重要考点-经典
MPA必读《公共管理基础课程》考试复习题
《公共管理基础课程》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C。
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2、1988年英国出版的《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D )A。
政府职能私有化 B.政府职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政府职能代理化3、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8年出版的( C )A.《追求卓越》B。
《公民宪章》C。
《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 D.《为质量而竞争》4、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A。
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D。
公共性5、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A。
《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6、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 A )A。
威尔逊 B.韦伯C。
杰弗逊 D.怀特7、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 A )A。
英国B。
美国C。
德国 D.新西兰8、组织为确保在适当时间,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工作人员,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促进组织实现总体目标的任务的过程,称为( A )A。
人力资源规划B。
人力资源招募C。
人力资源培训D。
人力资源考核9、"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此现象称为( D )A.科斯定律B。
墨菲法则C。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
彼德现象10、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 B )A.政府万能理论B.政府失败理论C。
市场万能理论 D.市场失败理论11、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 B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
行政职能13、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B )A。
教育 B.国防C。
社会基础设施 D.社会福利计划14、为了获取某些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或战略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或由于正外部性的存在,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来资助私人部门进行生产,此种方法称为( B )A.供应B。
公共管理硕士联考复习资料:公共管理知识点简述-MPA考试.doc
一、管理的两重属性1、自然属性:社会化大生产引起的社会属性:生产关系2、科学性:逻辑、常规性原理、体系化的知识艺术性:远离逻辑、随机性问题、灵活实践二、管理理论演进的四个阶段1、从经济人、机械人——社会人2、从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单个侧面——全面系统研究3、从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合。
4、学派分化——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
三、行政与政治(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1、政治与行政——同是社会历史现象,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联系、区别。
2、凡属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部门及其管理活动——行政政治——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国家政权行政——是以国家政权为后盾的、以维、巩国家政权为根本任务的。
政治主导行政;行政从属政治行政不可能不表现国家意志,其执行不可能不体现政治3、行政的目标、职能、行为、活动都有政治属性。
四、行政与立法、司法1、西方——三权分立实质: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
立法、司法、行政——议会、法院、政府。
2、我国——人代会政权组织形式。
立法、司法、行政——全国人大,审判、检察,国务院地方政府五、公共管理学科特征1、研究对象:政府、非营利性部门、第三部门2、跨学科、综合性特点3、内部取向——外部取向4、涉及大量公共行政不涉及的主题(公共物品)5、既实证又规范6、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五、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特点:1、公共事务往往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
2、政府成为“代理人政府”,许多政府工作通过合同委托给第三部门完成;3、政府不可能轻而易举的监督组织外的代理商4、行政组织不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往往与其它公共组织形成网络,互动实现目标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1、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A、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金字塔)优:权集、分工明、便于统一行动,上对下严控缺:信息传途径长,失真;阻下级主动、积极性发挥,不灵活B、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扁平)优:层少,信传快,不失真,决策执行快,下级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灵活缺:上对下控制不严,松散,集体行动难度大。
公共管理基础复习重点
《公共管理基础》复习要点一、简述题:1、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答:含义: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
2、行政与政治或立法司法的关系。
答:(1)政治与行政。
政治与行政同是历史的范畴,蕴涵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观点。
A、在西方,最早论述政治与行政的区别,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解释行政的是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和古德诺。
B、政治与行政同是社会历史现象,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
两者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C、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国家政权;而行政正是以国家政权为后盾、以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为根本任务的。
D、政治主导行政,行政从属于政治,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2)行政与立法、司法。
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结构形式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在尊重国家权力的统一性、不可分割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3、西方行政理论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西方行政学的产生是以威尔逊发表《公共行政研究》为标志的。
(1)第一阶段:形成时期(又称科学管理时期)特征:运用工商企业科学管理理论研究行政管理,探究了行政权力的配置、组织机构的健全、工作方法标准化、管理程序的制度化等问题。
但这种注重“人与机”关系的理论的根本缺陷是忽视人的因素,把人视为机器的附属物。
如:1887年——威尔逊——《公共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12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26年——怀特—《公共行政研究导论》、魏劳毕—《公共行政原理》。
(2)第二阶段:成长时期(又称行为科学时期)特征:把行为科学运用于行政管理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人的本身、人的行为、人的作用、组织的作用及人与组织、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MPA公共管理基础复习试题
MPA公共管理基础复习试题MPA公共管理基础复习试题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活动既是许多人协作进行的生产,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同时又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这表明和管理活动具有( ) A、专业化 B、社会性C、两重性D、目的性2、最早提出并划分管理职能的是( )CA、泰罗B、韦伯C、法约尔D、孔茨3、在管理职能中,作为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和首要职能的是( ) A、计划 B、组织C、控制D、领导、下列职能中,不属于法约尔提出的五职能论中的是( ) 4A、计划B、协调C、控制D、领导5、作为管理过程的控制器,对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保证作用的职能是( )CA、计划B、组织C、控制D、领导6、近代管理著作中,《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作者是( ) A、泰罗 B、韦伯C、梅奥D、法约尔7、标志着管理科学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B、《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C、《科学管理原理》D、《工作与人性》 8、在管理理论中,提出要实行计划和执行职能分离,使管理职能细化的学者是( )A、泰罗B、韦伯C、梅奥D、法约尔9、确立当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提出建立科层制、专业化、行政人员委任制等原则的是( )A、泰罗B、韦伯C、梅奥D、法约尔10、下列不属于现代管理理论的是( )A、社会系统学派B、权变理论C、人性行为学派D、X理论-Y理论 11、在下列理论中,主张管理者应当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的理论是( )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动态平衡理论D、不成熟-成熟理论 12、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同时组织又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受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影响,对组织的管理分析应当按照系统的原则进行的管理理论是( )A、管理科学学派B、管理过程学派C、社会系统学派D、系统管理学派 13、下列不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 )A、街道办事处B、司法部C、中国人民银行D、政治协商会议 14、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观点的是( )A、魏洛比B、怀特C、巴纳德D、威尔逊和古德诺 15、下列不属于行政管理的客体是( )A、国家事务B、管理事务C、行政机关内部事务D、社会公共事务 16、行政学发展历史上重视民主管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属于( ) A、传统管理时期 B、人际关系时期 C、现代化管理时期 D、新公共管理时期 17、在行政学发展的新公共行政时期,最有影响和最有成就的理论流派是( )A、西蒙的决策理论B、科斯的新制度经济学C、马斯罗的需要层次理论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18、下列属于行政管理事务的是( )A、某国有企业给员工解决住房问题B、媒体和公众要求政府对物价实行控制C、某企业员工举行示威活动,要求企业增加工资D、某政府机关与某公司发生经济合同纠纷19、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 )A、依法管理B、效率C、公平D、成本收益的最大化 20、标志着西方行政学诞生的著作是( )A、《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B、《行政管理学之研究》C、《公共行政原理》 D、《行政管理科学论文集》 21、第一本为公共管理确立基本学科框架的教科书是( ) A、马克斯的《新民主中的公共管理》B、奥特、海德、沙夫里茨的《公共管理精华读物》C、波兹曼、斯特拉斯曼的《公共管理战略》D、巴可夫、纳特的《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 22、(07试题)提出使管理职能细化并提出“职能工长制”的管理学家是(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德鲁克23、(09试题)根据社会系统学派的观点,组织协作系统由三个因素组成,即( )A、信息沟通、统一领导、协作意愿B、统一领导、协作意愿、共同目标C、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D、共同目标、信息沟通、统一领导 24、(10试题)从管理职能的角度看,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是( )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25、(10试题)提出指挥和领导统一性原则的是( ) A.法约尔B.韦伯C.巴纳德D.梅奥26、(10试题)提出“管理丛林”理论,把现代管理学派划分为十一个派别的是( )A.西蒙B.孔茨C.卢丹斯D.德鲁克27、(10试题)对工作的工时和动作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工作定额原理的管理学家是( )A.泰罗B.马斯洛C.沃尔多D.明茨伯格28、(10试题)从国家职能的角度将行政视为国家意志的执行、推行政府职能活动的早期行政学家是( )A.魏劳毕B.古德诺C.怀特D.戈德特纳29、(10试题)麦格雷戈对管理进行研究时发现,管理人员把工人的本性设定为不诚实、不负责、懒惰、愚蠢等,由此产生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麦格雷戈把它称为( )A.X理论B.Y理论C.不成熟理论D.成熟理论二、多选题1、管理的基本职能除了计划以外,还包括( )A、指挥B、组织C、领导D、控制2、组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CDA、泰罗B、马斯洛C、法约尔D、韦伯3、(09试题)法约尔的五职能理论除了计划、组织,还包括( ) A、指挥 B、协调C、领导D、控制4、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 A、责任B、升迁C、工资D、工作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管理问题的理论有( ) A、X理论-Y理论 B、双因素理论C、动态平衡理论D、不成熟-成熟理论 6、在管理理论中,重视人际关系,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的理论是( ) A、双因素理论 B、群体动力学理论 C、动态平衡理论 D、不成熟-成熟理论、下列理论中属于现代管理理论学派的是( ) 7A、麦格雷戈为代表的人性行为学派B、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C、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D、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 8、下列关于管理学发展历史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对管理中经济人、机械人的设定到社会人设定的过程 B、管理学的发展是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和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统研究的过程C、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定性分析为主到定量分析为主的过程D、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互相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 9、传统公共行政学建立在( )基础上的A、专业分工B、科层制C、政治-行政两分法D、行政组织10、下列管理主题中公共行政没有涉及到的是( A、公共物品 B、公共选择C、科层组织D、政府失败11、在美国的公共管理研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途径包括( ) A、政治学途径B、管理学途径C、法学途径D、经济学途径12、(07试题)行为科学阶段的管理理论的特点有( ) A、注重管理的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B、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C、重视非正式组织D、在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裁转向人性激发13、(09试题)行政作为特殊的社会管理活动,其特点是( ) A、权威性 B、执行性C、政治性D、被动性14、(10试题)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得出的结论包括( ) 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B(为工作挑选一流的人员C(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D(在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15、(10试题)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的是( )A(成就B(挑战性工作C(责任D(升迁三、简答题1、(10年试题)韦伯关于现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2、巴纳德的动态平衡理论的内容是什么,3、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简单回答行政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历年考题)。
MPA《公共管理基础》(基础理论和试题)
A. 部门间垂直领导关系与水平领导关系并存
B. 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 C. 有利于克服政出多门 D. 有助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第三章 公共决策
一、思考题 1,名词解释: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2,何谓决断子系统?简述其特点和作用。 3,简述行政决策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4,群体决策的优势何在? 5,多数规则有哪几种变异形式?
MPA辅导班 《公共管理基础》讲义
开篇叙述
A、关于MPA
MPA 是 公 共 管 理 硕 士 (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的英文缩写。 MPA 学位教育培养的是从 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为 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机关和非营利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 共政策、公共事务或公共管理理论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 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政 策分析者。 MPA属职业背景教育,学习方式以在职学习为 主,强调直接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实施专业学位教育,教学 方法采用课堂讲授、问题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及社 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教学目的在于公共管理实际能力的培 养和训练。
6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管理学应运而生,形成了独立 的科学学科。
7,最早系统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8,魏劳毕(魏洛比)(William F. Willoughby )、古德诺、 怀特、戈德特纳的“行政”观
9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人”假设引 入政府行为理论
10 ,泰罗 —— 科学管理原理; 法约尔 —— 管理五职能说和 14项一般原则; 梅奥——霍桑试验; 巴纳德——动态平衡 理论; 西蒙——决策理论; 麦格雷戈——X-Y理论; 马斯 洛——需要层次理论; 科斯——新制度经济学派; 韦伯— —科层制; 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 亚当.斯 密——经济人理论和分工理论;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研究生Mpa复试专业课—公共管理学重点
04
公共管理学的实践领域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
政策制定
01
公共管理学关注如何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包括政策问题的识
别、目标设定、方案制定和决策过程。
政策执行
02
研究如何有效地执行政策,包括政策宣传、资源配置、实施步
骤和效果评估等。
政策评估与调整
03
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
起源与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 国,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发展。
中国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开始引入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和研 究方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体系。
02
公共管理学的核心概念
公共政策
定义
特点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 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 、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政策,确保其符合实际需求。
公共服务提供与改进
服务质量提升
研究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满 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服务模式创新
探索新型公共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
资源配置优化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服务均等化,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
公共部门改革与优化
组织结构调整
研究如何优化公共部门 的组织结构,提高行政 效率和服务能力。
公共政策具有目标导向、权威性、价值相关 性、动态性、工具性等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定过程
类型
政策制定需要经过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制 定方案、分析评估、合法化等阶段。
公共政策包括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 策、文化政策等。
治理与善治
公共管理(MPA)核心课程培训考试知识点
公共管理(MPA)核心课程培训考试知识点第一部分(判断题)1.行政沟通就是开展行政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和了解的过程。
(√)2.公共产品的利益不可分割性以及社会全体成员利益共享性,决定公共产品同时具有的两个基本特性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采用放任型领导行为模式的领导者重感情交往,关心下级的需要,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某些要求,同下级维持着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公共经济学中的稳定是指宏观经济运行有秩序,经济处于可持续的发展之中。
衡量稳定的标准有社会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
(×)5.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
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级晋升职务。
(×)6.现代意义的行政程序法是以外部行政程序为核心的。
(√)7.现行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两级”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务院两个立法权等级。
(×)8.设定制度或公共政策时,立法不能规避责任。
(√)9.政治系统决策模式理论的最大特点是运用控制论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政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缺陷是没有很好地说明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10.所谓个性就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的态度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诱因系统。
(√)11.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就是把社会上各种利益要求输入政策制定系统之中并将其转化为政策输出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政策信息、政策资源、政策行为的输入、加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
这是从宏观的层面上来界定的。
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公共政策具体的制定过程是:诊断问题-确立目标-拟定方案-优选方案-采纳建议。
(√)12.制度伦理认为,人们总是首先选择用于个人的道德准则,然后才能选择用于制度的根本道德原则。
(×)13.美国政治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政党决策模式认为,公共政策决策实际上是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斗争达成的一种势力均衡。
MPA公共管理基础各章简答题
MPA公共管理基础各章简答与论述题简答第一章1.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
②教材P92.简述韦伯提出的现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
②教材P10 3.简述B途径与P途径的区别与联系。
③教材P214.简述行政的特点。
③教材P15第二章1.简述首长制与委员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①教材P372.简述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的特点。
②教材P343.简述按公共权力标准划分的公共组织的类型。
②教材P32 4.简述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
③教材P415.简述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
③教材P366.比较完整制与分离制各自的优缺点。
③教材P39第三章1.简述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的区别。
②教材P482.简述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及其利弊。
②教材P593.简述行政决策的基本步骤。
③教材P544.简述后果预测的主要方法。
③教材P585.简述行政决策方案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③教材P586.简述头脑风暴法。
③教材P57第四章1.简述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内容。
①教材P712.简述何为领导艺术。
②教材P663.简述公共组织领导者权力的构成。
③教材P674.简述领导构成的基本要素。
③教材P66第五章1.简述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③教材P782.简述如何完善沟通的刚性机制。
③教材P773.简述公共组织沟通的三种模式。
③教材P784.简述跟踪处理法的内容。
③教材P82第六章1.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优越性。
②教材P1012.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②教材P101 3.简述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③教材P984.简述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
③教材P96第七章1.简述行政管理程序法制化的含义及其要求。
①P1212.简述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内容。
②教材P1073.简述法治政府的含义。
②教材P1184.简述行政立法的含义及其特征。
③教材P1115.简述如何实现行政管理职权法制化。
③教材P1206.简述行政司法的原则(何为司法终局原则)③教材P116第八章1.简述绩效预算模式及其要点。
公共管理硕士(MPA)联考复习资料——公共管理基础笔记
公共管理基础笔记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基本含义:1、主体: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客体: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3、环境: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目标: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职能: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6、实践: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两种类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二、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普遍性)和社会属性(特殊性)1、管理是由于有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是,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的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而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2、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三、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1、计划职能:管理活动中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职能,是管理活动中首要职能,是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
特点:①预先性②预测性③评价性④选择性⑤调整性2、组织职能:管理者按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目标的活动,是管理的载体,是管理活动的必要环节。
特点:①合理性②有序性③规范性(3)领导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
是管理过程活的灵魂,是集中体现管理者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活动,是实现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是管理的核心环节。
特点:①权威性②主导性③决断性④公正性⑤协调性⑥规范性(4)控制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运行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
是管理过程的监视器和调节器,是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连接点。
步骤:实施标准的确定;实际状况与偏差的测定;纠偏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四、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1、管理科学是对管理活动的一种清晰的逻辑描述,管理艺术则是逻辑和数学领域的;2、管理科学描述的是常规性原理,而管理艺术面临的是随机性问题;3、管理科学是体系化知识,而管理艺术是灵活的实践。
在职硕士,MPA公共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在职硕士,MPA公共管理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管理和管理第一节管理一、管理的含义和特性(一)定义: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二)该定义具有如下基本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进行的活动。
(管理者多样性的特点)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内部环境:组织内部的状态。
另外有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之分)3、管理是为了特定的目标。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5、管理具有的基本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三)管理的特性1、管理具有两重性(1)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①一般性:管理是人类的社会属性,管理普遍存在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管理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可学习和借鉴性。
②特殊性:管理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进行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管理,也有其特殊属性和特有规律。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①科学性:管理必须按客观规律,按科学规范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的知识和行为具有标准规范性和可检验评估性。
②艺术性:管理活动中对“度”的把握;创造性的活动。
2、管理具有目标性(1)管理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
①管理目标一般是特定组织和群体的共同目标。
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性。
③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
(近期、中长期)④管理目标多种价值性。
(企业:营利;公共部门:效率、公平、秩序、民主)(2)管理目标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有可行性。
①先进性和现实可能性。
②弹性和余地。
(1)管理与组织的关系。
①组织是管理的基础。
②管理是组织的机能。
③二者密切相关,决定了管理天然具有组织性的特征。
(2)管理的组织性体现。
①管理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具有同一性。
②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运行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
③管理必须以组织的合理构建作为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
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
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一、公共管理理论1.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公共管理是指在公共机构和公共领域中进行组织和管理活动的过程,其特点包括公共性、政治性、目标性、规范性等。
2.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从传统行政管理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治理理论的发展,包括主流理论、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等。
3.公共管理的主要模型:包括行政管理模型、公共领导力模型、决策模型、政策执行模型等。
二、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1.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特点:公共政策是政府令行政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和权力范围制定、实施或推行的政府方案,公共政策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影响性等特点。
2.公共决策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五个基本阶段。
3.政策评估方法:包括影响评估、经济评估、效果评估、可行性评估等方法。
三、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的概念和作用:人力资源是指组织内部的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管理思想、原理、方法和手段,对人力资本进行计划、组织、调配、开发、绩效管理等的一种活动。
2.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流程:包括岗位需求分析、招聘计划制定、人才招聘和选择等环节。
3.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绩效激励等。
四、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的概念和作用:财务管理是指对财务资源进行规划、组织、调配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作用包括资源的合理配置、风险的管理、决策的支持等。
2.财务报表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指标。
3.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等环节,以及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等。
五、组织行为学1.组织的概念和特点:组织是指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各种资源活动的集合体,具有目的性、结构化、稳定性等特点。
2.领导与管理: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行为、领导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3.组织变革与创新:包括组织变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以及创新的推动和管理。
综上所述,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包括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等多个领域,并且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概念、特点、理论和方法。
MPA考前辅导公共管理基础讲义第三1
MPA考前辅导公共管理基础讲义第三章第三章公共决策第一节决策的基本问题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第三节行政决策程序第四节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第一节决策的基本问题一、决策的含义1、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决策”一词及其理论的形成,发韧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
2、公共组织的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或解决面临的问题制定行政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
3、决策的特性:预见性、选择性、主观性一般而言,决策的内容可以简化为目标选择和方案选择两个方面。
进行决策时,确定目标是首要的。
目标要具体、恰当、具有可检验性。
决策过程实质上就是选择的过程,选择性是决策的重要特性之一,选择性是决策的灵魂。
人们习惯上把只的一种方案可供选择,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选择称为“霍布森选择”,如韩信的“背水一战”就是一种霍布森选择。
二、决策类型1、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这是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进行的区分。
2、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这是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进行的区分。
3、确定性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这是根据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进行的区分。
4、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这是根据决策的权限安排来区分的。
5、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这是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进行的划分。
原始决策的实施会带来很大的沉积成本。
追踪决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障碍。
三、决策的前提决策的前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因素,即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
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决策的首要前提。
价值前提的本质含义,是指在决策前人们往往对问题及其处理会有先入为主的意见与想法。
每个人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这些东西在遇到问题之前都先天存在着,影响着问题的判断和方案选择。
价值判断常常表现为价值目标的选择,价值目标是对实践结果的意义评价,因此它与决策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决策目标称为“事”,价值目标称为“愿”。
事实前提是指问题客观所处的环境,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如同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
深圳大学MPA公共管理学历年考试重点
一、传统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1.一般而言,行政的职能比管理的职能更窄。
2.行政从本质上是执行指令和服务;管理既要实现结果,又要承担责任。
3.公共行政是一种为公共服务的活动,公务员执行他人制定的政策。
公共行政关注的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以及办公室管理。
而管理则包括行政,更强调为了以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实现目标而进行组织活动,以及对结果负责。
二、公共管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理论基础是什么?强调重点:1.无论称谓如何,公共管理更关注结果的实现与管理者的个人责任;2.存在脱离古典官僚制的明确意图,并欲使组织、人事、任期、条件更具灵活性;明确人事目标;3.资深人员的政治性色彩;4.将政府服务的购买者与政府服务的提供和分开;5.民营化。
理论基础:如果说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是官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理论;那么,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
三、政府职能: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每个政府的核心使命”包括五项最基本的责任:1、确定法律基础;2、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包括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3、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基础设施;4、保护弱势群体;5、保护环境这些角色并不是那些最小化政府的必然角色,而是保证市场运行的必然选择,它包含着对政府的积极作用的肯定。
安德森提出了另一组相对较为实用的政府角色,他探寻七项被称为一般角色的政府的基本职能,这些职能具体如下:1、提供经济基础,政府为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所必需的制度、规则和安排。
包括对财产权的确认和保护,合同的执行,为货币、度量衡、公司章程、破产、专利、版权提供标准,以及维护法律秩序和关税体制。
2、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
有些有益于社会整体的公共商品对个人而言却很难根据其使用的数量而付费。
一旦将它提供给某个人,就等于是向整个社会提供。
这些商品包括国防、道路和桥梁、航行救援、防洪、清理下水道、交通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基础设施。
MPA公共管理基础笔记
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行政与行政理论的发展公共理论的兴起公共组织的结构公共组织概述行政决策体制公共组织环境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行政决策程序决策的基本问题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
传统公共行政扩展,核心是政府管理活动。
管理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从而过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项活动的总和。
二、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基本职能:计划(首要,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组织(管理的载体);领导(管理的核心);控制(监测性、修正性)。
三、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探索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为了有效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1)管理学是科学知识体系,2)用富于创造性的灵活方式将管理知识运用于实践,则是一种艺术3)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四、管理理论的演进英国重商主义-斯图亚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斯密(经济人和分工),空想、欧文,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政治本质) 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管理理论演进的四个特点。
来源:考试大—MPA考试第三节公共理论的兴起一、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研究方向:威尔逊《公共行政研究》,其相对独立学术框架建立,怀特《公共行政研究导论》魏劳毕《公共行政原理》,其三次重大理论转换: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
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评;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公共政策学院-政策途径“P-途径”和商学院-商业途径“B-途径”)。
(简)P-途径和B-途径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行政机构以外的东西),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尤其是偏爱案例分析方法。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公共治理第一章公共治理导论公共治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治理的、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效劳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1、皮瑞和克莱姆的瞧点:它是传统公共行政的标准取向以及一段治理之工具取向的结合体。
2、卡尔森和欧尔曼的瞧点:公共治理是对行政的一段方面科技整合的研宪。
3、奥托.海蒂和沙弗里茨的瞧点:公共治理是公共事务宽广领域的一局部。
4、波兹曼与陶斯曼的瞧点:公共治理确实是根基对政治权威的治理。
5、休斯的瞧点:从公共行政到公共治理的变化意味着理论和功能的变化。
学科背景〔公共行政学的变迁〕:第一时期: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第二时期:行政原那么第三时期:公共行政学即行政学第四时期:公共行政学即治理学。
时代背景:1、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
2、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3、社会咨询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加。
4、新右派学讲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和巨大碍事。
特质1、公共治理全然上是一个整合性概念2、。
是将私人部门的治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3、。
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治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4、。
不完全等于“政府治理〞,意味着一种新治理5、。
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6。
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
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公共治理与私部门治理的区不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公共治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力,私部门或组织那么没有。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治理只有有限的治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或组织治理那么由相对充分的治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关于政府而言,但凡未准许的便是非法的。
而关于私领域的治理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
5、政府与市场。
与企业组不同,政提供的产品以及效劳往往面对的不是自由的、竞争性的市场。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从而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项活动的总和。
2、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管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探索管理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动员和运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行政: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物,社会公共事物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
4、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学科,是系统地研究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5、公共管理: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二、简述题1、管理的基本含义答:(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行为科学阶段(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主要内容答: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管理的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是机器的附属物,而较少注意人的全面特性及其对管理的影响,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是以科学管理学派和组织管理学派为主干形成的。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八项主要内容答:(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为工作挑选一流的人员。
(3)实行标准化管理(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合作(6)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7)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资制”(8)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MPA公共管理基础重要考点-经典
MPA公共管理基础重要考点-经典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
管理的定义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的动员和配臵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三、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中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同时研究管理理论的发展史、管理环境和管理效率等问题。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学是科学知识体系,而科学知识体系创造性的运用就是艺术。
四、管理理论的演进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科学管理学派:美国、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2、组织管理学派:法国、亨利〃法约尔和德国、马克思〃韦伯行为科学阶段;霍桑实验。
乔治〃埃尔顿〃梅奥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2、在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从而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1)关于人口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与个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保健和激励《工作的推力》《工作与人性》2)管理中的人性问题: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企业的人事方面》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个性与组织》注重自我管理3)人际关系问题:巴纳德、动态平衡理论;卢因、群体动力学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
管理的定义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的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三、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中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同时研究管理理论的发展史、管理环境和管理效率等问题。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学是科学知识体系,而科学知识体系创造性的运用就是艺术。
四、管理理论的演进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科学管理学派:美国、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2、组织管理学派:法国、亨利·法约尔和德国、马克思·韦伯行为科学阶段;霍桑实验。
乔治·埃尔顿·梅奥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2、在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从而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1)关于人口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与个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保健和激励《工作的推力》《工作与人性》2)管理中的人性问题: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企业的人事方面》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个性与组织》注重自我管理3)人际关系问题:巴纳德、动态平衡理论;卢因、群体动力学理论。
非正式组织群体对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孔茨—管理过程;麦格雷戈—人性行为;巴纳德—社会系统;马克兰—管理科学;西蒙—决策理论;卡斯特—系统管理;德鲁克—经验;明茨伯格—经理角色;特里斯特—技术;布里奇—经验管理;卢丹斯—权变理论。
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
把管理的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是机器的附属物,较少注意人的全面特性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行为科学阶段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重视非正式组织,在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转向人性激发,由专断转向民主。
管理理论演进的四个特点:1、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对管理中经济人、机械人的设定到对管理中社会人设定的过程。
2、管理学的发展是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和单个侧面地研究到全面系统研究的过程。
3、管理学的发展是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过程。
4、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
第二节行政与行政理论的发展一、行政的含义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简言之,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
行政的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
二、相关概念辨析政治与行政。
威尔逊和古德诺的观点。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开创了西方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先河,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原则是现代公共行政的逻辑起点,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中对政治—行政二分法加以系统的发挥。
行政与立法、司法。
这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三、行政学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学科。
简言之,行政学是系统地研究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从四个方面把握行政学的定义。
1、行政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即国家行政机关2、行政的客体是国家事务、机关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3、行政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4、行政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探索和发现行政活动的规律性,形成科学理论,使行政管理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四、行政理论的发展行政学兴起的原因和著名代表人物。
1、“行政国家”的出现。
2、“文官制度”改革运动的发展。
3、多科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4、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威尔逊《行政管理学之研究》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泰罗《科学管理原理》怀特《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魏劳毕《公共行政管理》行政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形成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
各个时期的理论特征和代表人物第三节公共理论的兴起一、公共管理理论三次重大理论转换: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
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评;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
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将“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行政”;将“公共管理”当做“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将“公共管理”看做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的一个新的学科框架。
三、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几种定义。
四、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公共管理的六个学科特征。
这也是其与传统公共行政的区别。
1、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扩展2、跨学科的综合研究3、研究重点从“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4、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并重5、管理过程的民主化6、公共性和管理性的有机统一。
五、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和方法研究途径有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经济学途径等多种途径。
基本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验分析;案例分析。
第二章公共组织第一节公共组织概述一、组织的含义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观点。
组织的共性。
1、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定行为关系的集合2、有着某种特定的目标3、有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4、有其内在的精神意识5、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而有机发展。
组织的定义: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公共组织的含义。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构成包括12个要素:人员、目标、职能、机构、职位、职权、权责、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三种主要分类:按财务一会计标准分类;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
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
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结构一、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或—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例关系。
二、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多种组织结构形式。
主要有: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一职能结构;矩阵结构。
三、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纵向结构。
宏观上的纵向结构和微观上的纵向结构,即各级行政组织间的层级关系和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
横向结构。
反映同级行政组织之间和各行政组织构成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来往关系。
四、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首长制与委员制;层级制与职能制;集权制与分权制;完整制与分离制。
第三节公共组织环境一、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对公共组织生态环境的不同区分。
现代组织理论划分的一般环境(包括文化、技术、教育、政治、法制、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和具体环境。
公共组织环境结构的子系统环境。
二、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舆论环境。
第三章公共决策第一节决策的基本问题一、决策的含义理查德·施奈德的决策定义:决策是一个过程,它是指决策者为达到想象中未来事务的状态,从社会所限制的各种途径中,选择一个行动计划的过程。
决策的一般特征或属性(预见性、选择性、主观性)。
二、决策类型多种类型。
主要有: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三、决策的前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价值因素(决策者的个人好恶)和事实因素(决策中所依据的客观事实)。
二者各自的内容与特点。
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的区别。
1、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2、认识形成的依据不同3、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
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一、行政决策的含义行政决策是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是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作出的决定。
行政决策的特点:决策主体的特定性;决策内容的广泛性;决策的权威性。
二、行政决策系统四个系统: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监控子系统。
各子系统的作用。
1、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传递2、1)协助决断子系统界定政策问题,确立政策目标2)为决断子系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和方法3)对公共决策的实施进行跟踪、反馈、分析。
3、1)界定政策问题2)设计政策方案3)确立政策目标4)选择政策方案4、1)防止决策者滥用决策权2)促使决策内容切合实际3)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以确立执行政策。
三、行政决策体制主要有独裁制(宗教领袖、君主亲政、军人独裁)、议会制(议会—总统制、议会—内阁、议会—委员)和人民代表大会制三种类型。
三种类型的具体类型和表现形态。
第三节行政决策程序一、问题界定问题是预期、需要与实际满足状态之间的差距。
任何决策都从发现问题开始。
问题界定的三个基本环节(症结分析、原因分析、确切表达)和四个主要方法(类别、类比、假设、层次分析)。
二、目标确立行政决策的目标是决策者希望通过决策实施所达到的状态。
目标有层次性、多样性、从属性的特征。
目标确立必须遵循的原则(针对性、可行性、系统性、规范性、具体性)和环节(依据确定和体系建立)。
目标确立的主要方法(综合指标、主要目标列举、目标排序、综合平分、逐步淘汰)。
三、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就是在明确决策目标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方法,设计或者规划诸种实现决策目标的行政备选方案的行为或过程。
决策方案设计的两个具体步骤(轮廓设想和细部设计)和基本方法(头脑风暴、对演、综摄)。
四、后果预测后果预测是为了行政方案进行评价和完善,而对决策方案实施的客观条件的变化和方案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预期效果的预测。
后果预测的基本步骤(收集资料、确定方法、计算和分析、评审结果)和主要方法(德尔斐法—函询调查、会议、时间序列、回归分析、趋势外推)。
五、方案抉择方案抉择是指行政决策中枢系统中享有行政决策权的行政领导,依据其权力、经验和科学知识,在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权衡的基础上,选择或综合出一个最优或满意的决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