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注释及注释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愚公移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愚公移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愚公移山体裁:文言文题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作者:名字:列御寇年代:先秦描述: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

翻译: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原文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文: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译文: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原文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译文: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原文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原文杂然相许。

译文: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原文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译文: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原文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知识点,原文,教参翻译,重点注释,核心问答,理解性默写,知识点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知识点,原文,教参翻译,重点注释,核心问答,理解性默写,知识点全

《愚公移山》【原文】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重点注释】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sè)]阻塞。

4.[迂(yū)]曲折,绕远。

5.[室]家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尽、全。

8.[指]直。

9.[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纷纷地。

11.[许]赞同。

12.[献疑]提出疑问。

13.[曾(zēng)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4.[且]且,况且。

15.[置]放置、安放16.[荷(hè)]肩负、扛。

17.[叩]敲、打。

18.[箕畚(jiběn)]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19.[孀(shuāng)妻]寡妇。

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详细读读《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吧,下面作者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浏览,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大家纷纭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众人说: 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禁止他干这件事,说: 你简直太笨拙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 你的心真固执,固执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

天帝被愚公的恳切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译文太行山和王屋山,宽七百里,高七八千米,原位于冀州南部和黄河北部。

北山下有个叫愚公的人。

他快90岁了,住在山对面。

他在山区北部受阻,不得不绕道而行。

于是,他召集全家人说: 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革除险峻的高山,让这条路一直延伸到禹州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好吗? 每个人都同意了。

《愚公移山》补充注释

《愚公移山》补充注释

《愚公移山》补充注释
北山愚公者:的人。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向着。

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叩(kòu)石垦壤:凿石挖土
焉:①哪里。

②语气助词,不译。

词类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一词多义:
且:①年且九十(将近)②且焉置土石(况且)
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如……何:把……怎么样
曾不(能、若)……:连……都不(能、若)……
荷担者三夫:三夫荷担者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何苦:苦何
以河荷易毛其虽。

愚公移山 注释

愚公移山 注释

愚公移山注释《愚公移山》嗨,大家好!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那个超级有名的故事——愚公移山。

你们听说过愚公吗?他可真是个了不起的老人家!他家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一座叫王屋,这两座大山就像两个巨大的怪兽,把愚公他们村跟外面的世界隔开了。

村里的人要出去,就得绕好远好远的路,多不方便呀!愚公就想,这两座山挡在这儿,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那干脆把它们搬走得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家里人,他老婆一听就瞪大了眼睛说:“老头子,你疯啦?这山这么大,你能搬得走?”愚公摸摸胡子,坚定地说:“咋搬不走?我搬不完还有儿子,儿子搬不完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总有一天能搬完!”嘿,你们说愚公这决心大不大?这就好比一只小蚂蚁想要搬走一块大面包,别人都觉得不可能,可小蚂蚁就是不放弃,坚信自己能做到!愚公带着全家人就开始干啦!每天早早起来挖山、运石头,邻居家的小孩子也跑过来帮忙。

有一天,一个叫智叟的老头路过,看到他们干得满头大汗,就嘲笑愚公说:“你这老头子,真是傻到家啦!凭你这点力气,能把山搬走?别做梦啦!”愚公抬起头,擦擦汗说:“你才傻呢!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一直搬下去,山不会增高,总有一天能挖平!”智叟被说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

这愚公移山的事儿传到了天上,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啦,就派了两个神仙把山背走了。

哇塞,这下可好啦,村子跟外面的世界连通啦,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你们想想,要是愚公当初听了别人的话,放弃了移山,那他们村还得被大山挡着,永远过着不方便的日子。

这就像我们学习一样,遇到难题要是轻易放弃,那永远也学不会,只有像愚公那样,坚持到底,才有成功的可能,不是吗?所以呀,我觉得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困难,一直努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儿!你们觉得呢?。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注释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注释

愚公移⼭原⽂及翻译注释愚公移⼭原⽂及翻译注释 《愚公移⼭》是中国古代寓⾔故事,选⾃《列⼦·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下⾯是⼩编收集的愚公移⼭原⽂及翻译注释,希望⼤家认真阅读! 愚公移⼭ 太⾏、王屋⼆⼭,⽅七百⾥,⾼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愚公者,年且九⼗,⾯⼭⽽居。

惩⼭北之塞,出⼊之迂也。

聚室⽽谋⽈:“吾与汝毕⼒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以君之⼒,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王屋何?且焉置⼟⽯?”杂⽈:“投诸渤海之尾,隐⼟之北。

”遂率⼦孙荷担者三夫,叩⽯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京城⽒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反焉。

河曲智叟笑⽽⽌之⽈:“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曾不能毁⼭之⼀⽑,其如⼟⽯何?”北⼭愚公长息⽈:“汝⼼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

虽我之死,有⼦存焉;⼦⼜⽣孙,孙⼜⽣⼦;⼦⼜有⼦,⼦⼜有孙;⼦⼦孙孙⽆穷匮也,⽽⼭不加增,何苦⽽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负⼆⼭,⼀厝朔东,⼀厝雍南。

⾃此,冀之南,汉之阴,⽆陇断焉。

译⽂ 太⾏、王屋两座⼭,⽅圆七百⾥,⾼七⼋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下⾯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快到90岁了,在⼭的正对⾯居住。

他苦于⼭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商量说:“我跟你们尽⼒挖平险峻的⼤⼭,(使道路)⼀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南岸,好吗?”⼤家纷纷表⽰赞同。

他的妻⼦提出疑问说:“凭你的⼒⽓,连魁⽗这座⼩⼭都不能削平,能把太⾏、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搁挖下来的⼟和⽯头?”众⼈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孙中能挑担⼦的三个⼈(上了⼭),凿⽯头,挖⼟,⽤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刚七⼋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他⼲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剩下的⼒⽓连⼭上的⼀棵草都动不了,⼜能把泥⼟⽯头怎么样呢?”北⼭愚公长叹说:“你的⼼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寡妇都⽐不上。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如下: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愚公移山》注释及注释

《愚公移山》注释及注释
穷匮
穷尽
而山不加增

然而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
操蛇之神闻之

持,拿
操蛇之神闻之

助词,的
操蛇之神闻之

听说
操蛇之神闻之

代词,这件事
惧其不已也

害怕
惧其不已也

代词,代指愚公
惧其不已也

停止
告之于帝

代词,这件事
告之于帝


负二山


一厝朔东

通“措”,放置
《愚公移山》注释
方七百里

原文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文
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通事理的程度,竟然不如寡妇、小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不会增高加大,何愁挖不平呢?”河曲那个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

况且
且焉置土石

哪里
且焉置土石

安放
投诸渤海之尾

投放
投诸渤海之尾

之于
遂率子孙

于是,就
遂率子孙

率领
荷担者三夫

负荷,挑
叩石垦壤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用箕畚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课文注释

愚公移山课文注释

愚公移山课文注释一、重点字词注释。

1. 方。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表示纵横。

这里指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

)2. 仞。

- 高万仞。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3. 且。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将近。

)4. 面山而居。

- 面山而居。

(“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面”,面对。

)5. 惩。

- 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6. 塞。

- 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7. 迂。

- 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8. 聚室而谋。

- 聚室而谋曰。

(“聚室而谋”:召集全家人来商量。

“室”,家。

)9. 汝。

- 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这里是愚公对家人的称呼。

)10. 毕力平险。

- 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险”,险峻的大山。

)11. 指通豫南。

- 指通豫南。

(“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12. 达于汉阴。

- 达于汉阴。

(“达于汉阴”:到达汉水南岸。

“汉阴”,汉水南岸,“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做阴。

)13. 杂然相许。

- 杂然相许。

(“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许”,赞同。

)14. 献疑。

- 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15. 以君之力。

- 以君之力。

(“以”:凭借。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16.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损”,削减。

“魁父”,小山名。

“丘”,土堆。

)17. 如太行、王屋何。

- 且焉置土石?(“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

)18. 焉置土石。

- 且焉置土石?(“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焉”,哪里。

“置”,放置。

)19. 荷担者三夫。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翻译及注释

愚公移山翻译及注释

愚公移山翻译及注释(三段式)(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丈。

它们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将要,快要。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chéng)——苦于、为......所苦塞(sè)——阻塞。

迂(yū)——曲折、绕远。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室,家。

汝——你。

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毕力——尽全力平-铲平指,直。

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献疑——提出疑问。

以——凭借。

杂然,纷纷的样子。

许,赞同。

曾(cēng)——竟,却。

副词,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与“不”连用时,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损:——削减。

丘——土堆。

置——安放。

且——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大家纷纷的表示赞成。

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文言文注释

愚公移山文言文注释

愚公移山文言文注释愚公者,山东之翁也,家在渤海之滨,西南有乔山,高七八里,山形如斗,双峰插云,又名“嵩山”。

愚公恨其妨耗人事,力不能胜,欲挖平之。

其妻谏曰:“夫子何不图其险而遂居乎?”愚公曰:“千载一时,奇功也。

”乃筐石于渤海之渚,载以途中,倾倒而成,遂以通道。

又欲削平乔山,其妻又谏曰:“古之人有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子欲平之,无易其志也。

且夫子试石穴以为室,奈何?”愚公听从其言,因止。

注释:愚公:指故事中的主人公,即愚公移山的发起人。

山东之翁:指愚公所在的地方,即山东。

渤海之滨:指山东半岛东部的海岸线。

乔山:即嵩山,位于山东滕县西南。

高七八里:指嵩山的海拔高度。

山形如斗:形容嵩山的形状。

双峰插云:形容嵩山的景象。

嵩山:即乔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有“华夏第一山”之称。

妨耗人事:指嵩山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欲挖平之:指愚公想要把嵩山挖平。

其妻谏曰:指愚公的妻子对他的劝告。

夫子何不图其险而遂居乎:指愚公的妻子建议他选择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千载一时,奇功也:指愚公想要创造千载难逢的奇迹。

筐石于渤海之渚:指愚公从渤海的海滩上搬运石头。

载以途中:指愚公把石头装在车子里,运到了嵩山。

倾倒而成:指愚公把石头倒在嵩山上,填平山谷,使人们可以通行。

遂以通道:指愚公用石头填平山谷,使人们可以通过。

削平乔山:指愚公想要把嵩山削平。

古之人有言:指中国古代的智慧和谚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指土地和水的积累会导致山和水患的产生。

无易其志也:指愚公的妻子认为愚公的志向是不可改变的。

试石穴以为室:指愚公想要在嵩山上开凿石穴,建造房屋。

奈何:表示无奈之情。

因止:指愚公听从妻子的劝告,放弃了削平嵩山的想法。

结论:《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愚公的妻子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通过自己的劝告,让愚公放弃了削平嵩山的想法,转而选择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愚公移山作者:列御寇出处:《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文言文注释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副词,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详细读读《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注释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愚公移山》的原文、注释及翻译

《愚公移山》的原文、注释及翻译

《愚公移山》的原文、注释及翻译题记: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

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

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原文:愚公移山先秦-列御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聚室而谋曰:“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愚公移山》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愚公移山》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太行①、王屋(2二)山,方(3七百)里,高万仞④。

本在冀州⑤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⑦,年且(8九十),面⑨山而⑩居。

惩(11)山北之(12)塞,出入之(13)迂(14)也,聚室而谋(15)曰:“吾与汝(16)毕力平险(17),指通豫(18)南,达乎(19)汉阴(20),可乎?”杂然(21)相许。

其妻献疑(23)曰:“以(24)君(25)之力,曾(26)不能损(27)魁父之丘(28),如太行、王屋何(29)?且(30)焉(31)置土石?”杂曰:“投诸(32)渤海之尾(33),隐土(34)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35)者三夫(36),叩(37)石垦(38)壤,箕畚(39)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40)氏(41)之孀妻(42)有遗男(43),始龀(44),跳(45)往助之。

寒暑易节(46),始一反焉(47)。

河曲(48)智叟(49)笑而止之(50)曰:“甚矣,汝之不惠(51)。

以(51)残年(53)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54),其(55)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56)曰:“汝心之(57)固(58),固不可彻(59),曾不若(60)孀妻弱子(61)。

虽(62)我之(63)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64)也,而(65)山不加(66)增,何苦(67)而(68)不平?河曲智叟亡以(69)应(70)。

操蛇之神(71)闻之,惧其不已(72)也,告之(73)于(74)帝(75)。

帝感其诚(76),命夸娥氏(77二)子负(78二)山,一厝(79)朔东(80),一厝雍(81)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82)断(83)焉(84)。

[注释]①太行(háng):山名,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

②王屋:山名,在今山西省阳城县西南。

③方:古代表示面积的用语,指纵横见方。

(4万)仞(rèn):形容极高。

仞,古七尺或八尺。

《愚公移山》课下注释【部编版八上第23课】

《愚公移山》课下注释【部编版八上第23课】

《愚公移山》课下注释【部编版八上第23课】【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bai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课下注释】1、选自《列子·汤问》(《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2、【太行、王屋】山名。

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

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4、【冀州】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5、【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6、【且】将近。

7、【惩】苦于。

8、【塞】阻塞。

9、【迂】曲折,绕远。

10、【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11、【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12、【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13、【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豫,豫州,古地名,今河南黄河以南一带。

14、【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5、【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
且焉置土石

且焉置土石

且焉置土石

投诸渤海之尾

投诸渤海之尾

遂率子孙

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始龀

始龀

跳往助之

跳往助之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寒暑易节

《愚公移山》注释
方七百里

方圆
本在冀州之南

本来
本在冀州之南

助词,的
河阳之北

山南水北
河阳之北

助词,的
北山愚公者

……的人
年且九十

将近
面山而居

向着
惩山北之塞

苦于
惩山北之塞

助词,的
惩山北之塞

阻塞
出入之迂也

曲折,绕道
聚室而谋曰

聚集
聚室而谋曰


聚室而谋曰

谋划,商量
吾与汝毕力平险

你们

况且
且焉置土石

哪里
且焉置土石

安放
投诸渤海之尾

投放
投诸渤海之尾

之于
遂率子孙

于是,就
遂率子孙

率领
荷担者三夫

负荷,挑
叩石垦壤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用箕畚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始龀


始龀

换牙
跳往助之

前往
跳往助之

帮助
跳往助之

代词,他
寒暑易节

变换
寒暑易节

季节
始一反焉


本在冀州之南

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惩山北之塞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聚室而谋曰

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

吾与汝毕力平险

吾与汝毕力平险
平险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达于汉阴

杂然相许
杂然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吾与汝毕力平险


吾与汝毕力平险
平险
铲平险阻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到达
达于汉阴

山北水南
杂然相许
杂然
纷纷的
杂然相许

赞同
其妻献疑曰

代词,他的
其妻献疑曰

提出
以君之力

凭借
以君之力

助词,的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甚至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削减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助词,的
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
把…怎么样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始一反焉

始一反焉

笑而止之曰

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以残年余力
残年
以残年余力
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北山愚公长息曰
长息
汝心之固固固不可彻彻来自曾不若孀妻弱子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

操蛇之神闻之

操蛇之神闻之
译文
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甚至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原文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译文
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投放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原文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文
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始一反焉

通“返”
始一反焉

语气助词
笑而止之曰

制止
笑而止之曰

代词,指愚公
甚矣


汝之不惠

通“慧”,聪明
以残年余力

凭借
以残年余力
残年
衰残的年纪
以残年余力
余力
剩余的力量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甚至
北山愚公长息曰
长息
长叹
汝心之固

顽固
固不可彻

通达
曾不若孀妻弱子

竟然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即使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原文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译文
愚公苦于山北面的阻塞,进进出出的曲折。愚公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原文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原文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译文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原文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译文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两座山。一座放在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
原文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高大的山阻隔了。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惧其不已也

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告之于帝

负二山

一厝朔东

《愚公移山》翻译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丈。本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原文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译文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原文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文
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通事理的程度,竟然不如寡妇、小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不会增高加大,何愁挖不平呢?”河曲那个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
穷匮
穷尽
而山不加增

然而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
操蛇之神闻之

持,拿
操蛇之神闻之

助词,的
操蛇之神闻之

听说
操蛇之神闻之

代词,这件事
惧其不已也

害怕
惧其不已也

代词,代指愚公
惧其不已也

停止
告之于帝

代词,这件事
告之于帝


负二山


一厝朔东

通“措”,放置
《愚公移山》注释
方七百里

原文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换牙,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原文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
河曲有一个聪明的老头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衰残的年纪,剩余的力量,甚至不能损毁山上的一根草木,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