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业务工作细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图书馆业务工作细则
一、图书采编工作细则
(一)图书采访工作细则
采访工作应根据学校专业、学科设置及读者(用户)需要统筹规划,方向明确,重点突出,中外文图书比例恰当,并合理使用经费,建成具有本馆特色的藏书体系。

1.掌握出版发行信息,及时全面地收集各种新书目及与本校各专业、学科相关的出版目录,力求收集完整。

2.深入了解各专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及各门课程所需的主要参考书,了解本校教学、科研对图书资料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常与教学科研人员交流信息,及时掌握科研动态,对教学、科研人员的阅读需求做到心中有数。

3.同流通一线加强联系,熟悉馆藏,熟悉本校有关部门的专业、学科(含科研课题)的馆藏及其供求情况。

4.科学处理好中文与外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种类与复本的关系,图书的复本量应根据学校开设的专业、本专业读者人数、学科、图书的性质与质量及本馆购书经费等综合因素决定。

5.根据目录初步选定,必须查重,避免重订、漏订,征订目录经初步圈选查看后送馆长审定,审定后对数据进行录入并保存有关清单与征订目录以备查改。

6.发现误订、重订要及时纠正,减少损失;漏订、缺订、缺卷时要及时补订;多卷书应做到采集完整、配套。

7.根据需要,经馆长批准可赴外地采购图书,外出采购要目的明确,能解决实际问题。

8.我校教学、科研人员利用参加学术活动、出差等机会代为我馆购书,仅
限于购买与本人专业有关、工作确需、本馆又没有收藏的最新出版的专业书,采购人员负责把关。

9.利用计算机管理图书采购工作。

(二)图书验收工作细则
验收工作既是对采购工作把关,又是分编加工工作的基础。

因此,要求验收人员具有一定的水平和能力,具有很强的责任感。

1.新书到馆时要及时拆包核对。

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共同按购书清单逐种、逐册、逐金额进行核对验收。

2.从拆包验收开始即检查图书的装订、印刷质量,发现有倒装、错装、缺页、破损等情况时,应移交采购人员,由其与书商联系退换。

3. 为了提高馆藏质量,在验收中若发现专业不对口或质量不高、无收藏价值的图书,及时与采购人员联系,进行预剔除。

4.新书在手工验收完毕后,应及时进行计算机验收、查重,如发现新书非我馆所订,系错发、重发或多发时,应将此书退还发书单位。

5.在图书种、册、金额与发票完全一致时,验收人员在发票上签字。

6.负责总括登记工作,每批图书采购日期、种数、册数、金额、发票号等,均要准确地登录上总括登记簿。

7.每学期和年终都必须根据所验收图书的来源,统计出其种类、册数、金额。

(三)图书分类工作细则
图书分类工作是我馆业务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是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我馆中、外文普通图书,一律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最新版本进行分类。

1. 抽样本
图书验收后,分类人员从每一种书中抽取一册样本书,作分编之用。

2.查重
在“采编子系统”中“编目处理”的“查重”中,根据书名或ISBN号进行
查重,对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地、出版时间、版次、价格、页码等逐项查对是否复本书(标准附后)、不同版本书或新书。

3.标引方法
馆藏的复本书(复本书确立原则见附录1)不再分类,只需将原索书号抄在书名页上;是多卷书的不同卷册书,则将原索书号抄在书名页上,并加上该书的卷、册次;是不同版本书,则将原书号抄在书名页上,并加上该书的版次号。

新书要通过分析书名,参考内容提要,浏览内容、导言、总论、绪论,参考其他书目或请教专家等方式来全面综合分析,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选择最恰当的类目为该书的主要类目,必要时进行附加分类,确定该书的分类号,而后根据财产号(流水号),写在分类号下面或右边,用“/”分开,组成该书的索书号,并将其写在书名页。

遇上难于分清学科内容、类属时,应集体讨论或请教专门人员,切勿草率归类,造成死书。

(四)图书编目工作细则
中、外文图书的编目是我馆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编目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目录工作水平,从而影响我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因此,编目人员应熟悉我馆使用的分类法版本,熟练掌握中、外文图书的著录规则,严格执行著录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原则,提高我馆目录工作水平。

1.协助分类人员做好分批领书交接工作。

2.图书经过分类和主题标引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目。

3.中、外文图书均采用计算机著录,著录内容包括以下各项:国际标准书号、文献语种、书名与责任说明、出版发行、载体形态、丛编、附注、连接款目、相关提名、主题标引、中图号、知识责任项等。

著录以书名页为主,参考该书的版权页、封面、书脊、封底、序言及其它参考资料。

具体著录方法见《中文图书著录细则》(附录2)。

4.图书编目
在编图书已有基本书目信息贮存在采访库中,并且已做过验收的,编目时可利用“验收管理”的“到书验收处理”项的功能,获取采访书目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目。

采访库书目信息不准确或不详细时,编目必须逐项检查,予以纠正或补充。

在编图书在采访库中没有贮存信息,则直接进行编目,直接采购、赔书、换赠图书等在采访参数设置中的文献来源中注明即可。

在用“直接图书”、“换赠图书”进行联机编目之前需先通过“书名”或“ISBN”对“直购/换赠图书”进行查重、对索书号、书名、责任者、出版社、出版地、出版时间、版次、价格、页数、开本、ISBN等项项核对,如是复本则将图书的数量装帧录入并存盘即可,如不是复本,则对直购/换购图书进行直接编目。

如本书各项内容著录完毕,则将数据存入中央库,以备图书典藏用;如本书没著录完,则将数据存进编目库以待下次编目完。

5.如果发现著录有误,则可进入“编目管理”中的“编目处理”直接将中央库书目数据调出,修改需要修改的项,并将修改后的数据通过“审校”存入中央库。

6.将分编好的图书移送典藏。

7.在“采编子系统”中“编目管理”的“输出书标”中,打印好书标,每册书打印二份,移交典藏,完成典藏程序。

(五)图书典藏工作细则
1.负责接收和移送已分编并加工好的图书,做到手续健全,双方签字。

2.检查图书。

主要检查图书的种、册数是否正确,图书加工程序是否完整,有无破损、装订错误或散页的图书。

3.分配图书。

根据设定好的各室移送清单,抽出各室的书籍集中在一起。

藏址确定的原则是:各类工具书、A-Z类的专著、学术价值较高的图书送一册至样本图书阅览室,其他复本和新书送相关流通书库。

抽书时应注意附有磁盘、光盘或录音带、录像带的图书的处理。

图书所附的磁盘、光盘或录音带、录像带不再有单独的登录号,典藏移送
时只需按图书的索取号和条码号打印图书财产登记目录,即可作为移送清单一起放在信息咨询部,图书则按普通图书的处理方法送往各室。

4.验收图书。

典藏人员分配好各室的图书后,清点各室册数,并与移送单上的数据核对。

5.图书交接。

根据打印好的移送清单,找各室的人员验收图书并签名,签名后的移送清单保存于典藏室。

6.各室工作人员定期将有错误的图书交给典藏人员,典藏人员应每次记录各室需要修改图书的数量,并请有关人员修改。

7.定期作“典藏统计”。

每季度提供一次送书的种、册数;每学期提供一次馆藏的全面统计,可按学科、种数、册数、经费、典藏地点等项进行统计;根据需要提供其它有关馆藏的统计。

8.根据需要完成各室的图书调配工作,并对调配后的图书作“典藏更改”,要求接收人员在移送清单中签名,此清单存于典藏室,并在原移送清单中注明图书的去向。

9.及时做好剔旧、丢失、自然损耗图书的注销工作。

10.打印财产帐单,定期或不定期地装订成册,保存于典藏室。

(六)图书注销工作细则
文献注销是关系到我馆固定资产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凡淘汰正规入藏的文献资料,均须办理注销手续。

对非正式入藏的文献资料,可简化注销手续。

1.图书若严重破损或缺页达10页以上,可以提请注销。

贵重图书、多卷书、连续出版物、珍善本、线装本、古籍等不做注销。

2.赔偿、丢失或破损图书每月注销一次。

3.图书注销按规定填写注销单,由经手人、部主任签字,报馆长核准。

应在数据库和财务帐目中同时注销。

4.一种书全部注销后,空下的条码号不准用来重新增补新书。

新入库的图书,与注销的绝种图书完全相符时,须重新给予条码号进行整理。

5.凡调出、交换、捐赠的图书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

二、流通服务工作细则
(一)图书流通工作细则
1.验证入库:工作人员对入库读者进行验证,无本人证件的不得入库。

2.巡视整理:开馆期间工作人员应随时整架,巡视监督,协助读者找书,解答读者提出的咨询问题。

3.借书:读者利用代书板选择好自己所需的图书后,将校园卡和图书交给借书处工作人员办理借阅手续。

工作人员办理借阅手续时要认真检查是否为本人校园卡,非本人不得借书,并按代借处理。

检查核对无误后,完成借书。

4.检查:读者借到图书后,应认真检查图书有无破损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时声明,请工作人员处理。

否则还书时发现问题由读者自己负责。

5.还书:读者还书时,应当面检查有无污损、缺页或撕毁磁条、条码等现象,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6.整理上架:对还回的图书应及时分类上架,保持图书在架上排列有序,发现放错架位的图书要及时纠正,发现破损书要挑出单独存放,以备修补。

7.提取新书:对提取的新书,应核实总册数与交送单是否相符,无误时再在交送单上签字。

提取的新书要及时分类上架。

8.图书保护:注意书库通风,防潮防霉。

发现图书受潮、发霉要及时处理;定期开排风扇,保持空气流通。

发现鼠害迹象,要及时报告,设法解决。

9.修补图书:破损图书要及时下架,及时修补。

破损严重不能修复的图书,登记造册请示领导,经批准按剔除处理。

10.安全卫生:要注意搞好库房内外卫生。

保持地面、桌面、工作台、书架、窗台等干净整齐。

要爱护机器,经常擦拭,注意防尘。

注意防火、
防盗。

下班时要关闭门窗,关闭电源、水源、仪器等。

注意仔细清库,以防读者滞留其中。

11.按时开放:借书处应按规定时间对读者开放。

不经允许,不得无故拒绝读者借还图书。

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二)图书接收、清点工作细则
1.接到新书转接通知的当天及时到采编部转书。

2.新书转接时,要认真核对交验单与图书数量,无误后交验双方在交验单上签字并由接管人员验收。

3.保证新书及时分类上架。

4.每学期对库存图书择几类进行清点,做好图书借阅率、丢失率等统计工作。

5.写出书面报告材料,一式两份,由馆办公室和流通部分别留存。

三、期刊管理工作细则
期刊工作包括采访、验收登到、分编、入藏、装订、书目与咨询。

其工作流程则为:采访→验收登到→分编→入藏→装订→过刊加工验收→过刊入藏。

(一)期刊采访
期刊采访是期刊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遵循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经济性等原则,合理开展。

期刊采访工作包括馆藏建设规划、查访、采购三个部分。

1.馆藏建设规划
馆藏建设规划即制定期刊年度订购计划。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发展需求,在本馆年度经费预算的基础上,按期刊采购经费的比例,参照上年订购情况,制定期刊年度订购计划。

在制定期刊年度计划时,注重期刊的连续性、系统性,不随便增删。

对于需要增订或删减的刊物必须按如下程序展开:咨询本校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专家→部主任初审→馆长审批。

2.查访
查访即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收集期刊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馆藏查访
采访人员通过听取、征询期刊阅览部门的意见,了解本馆馆藏期刊的利用情况;定期进行馆藏现状分析,并对照采访原则和采购标准,结合本馆文献资源(包括传统型纸质文献资源、非书资料及电子资源)建设目标和现状,及时调整采购计划。

读者需求查访
2.2.1定期了解各学院专业课设置情况、教学计划、教学参考书目;了解本校教师科研情况,并以此作为订购参考依据。

定期开展书面问卷调查和各种类型的读者座谈会,直接了解教师、学生的文献需求。

网上调查和通报
文献查访
采访人员必须熟悉期刊的出版发行渠道,熟悉采购刊物的性质、内容、出版周期、读者对象、历史沿革等,通过书目校对法、引文核对研究法、使用研究法等诸多方法对刊物进行评价,以确定订购计划,保证与专业学科密切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收藏。

3、采购
期刊的采购主要包括了预订购、复制、索赠、交换、征集等诸多期刊收集方式,其中以订购为最主要和基本的收集方式。

专门负责期刊订购的人员必须负责:
圈选中外期刊征订目录:根据年度期刊订购计划在目录上标注相应的“续订”、“增订”、“删除”等记号;经馆长审批后及时订出,并将目录留底备查。

刊物订出后做好订购记录,要求登记以下各项:
3.2.1 增订刊物:新增书目条款、著录新刊数据包括刊名、责任者、出版地和发行地、版本情况、卷、期、年、月或其它情况。

3.2.2 续订刊物:在原有书目条款中标明年度订购情况。

3.2.3 停订刊物:保留原有书目条款,注明停订状态与原因。

3.2.4发生变更的刊物:
刊名变更:刊名发生变更作为增订刊物处理,著录新刊数据同原书目条款作互见指引。

特别强调变更的时间与卷期的著录。

责任者、出版地等变更:责任者、出版地、出版周期等发生变更,仍保留原有的书目条款,在相应的著录字段中作变更情况的补充与说明。

向验收员征询到刊情况,及时进行和完成缺刊催查工作。

每月打印缺刊表并进行二次催查。

正常情况下,中文期刊在次年暑假前补齐;外文和港台缺刊在次年年底前补齐。

力争将年缺刊数控制在3%以内,全年一册未到的刊须控制在5‰以内。

认真做好查重工作,避免订重情况发生。

已有全文电子版的非核心常用刊一般不再订印刷版。

外文期刊的原版与影印版原则上只订购影印版。

续订刊物不得漏订,若有漏订需及时补订。

每年三月打印本年度所新订和删减的期刊的刊名表和分类表分送业务馆长、期刊室及有关各阅览室备查。

(二)期刊验收登到
期刊验收登到是指对刚进馆的现刊进行查验与初步登记的工作。

1. 期刊验收
做到新刊随到随验收。

查验品种、查验份数、查验是否有缺页、破损、倒装等现象,若有不妥及时反馈给采访人员以变更换。

邮包中或期刊中有"单据"或期刊征订单,应及时交采访人员处理。

如有"勘误表"或其他附图、附表,应粘贴在当期期刊的相应位置上。

查看期刊封二、封三、封底等处,看是否有征订、停刊、改刊、合刊等通知,若有应及时通知采访人员,并作好记录。

2. 期刊登到
核对原刊物与数据库中的书目条款的诸多著录项如刊号、刊名、年卷、出版机构等是否相符,确定一致后,才可进行登记。

准确登记其年号、卷期号;没有卷期号只有出版日期者,登记出版日期;期刊出版一段时间后,期序号重排,按新的期序号方式记到。

发现新订刊物,暂不登记,移送编目人员分编后再重新登记。

对于更改刊名的期刊也将其作为新刊处理,移送采访人员做条目新增再交由编目人员进行分编处理。

增刊应随原刊登记,并标注增刊标识。

随刊出版的各类指南、年鉴、手册等,如有卷期号,即作为全卷的一期的,应作连续出版物处理并予以登到,若无卷期号,则应注明其类型。

随刊出版的索引,随原刊登到,并标注索引标识。

随刊附送的光盘,应作非书资料处理,送相关部门处理。

遇有期刊停刊、出版周期发生变化,应及时标注说明。

每三个月或半年应全面检查一次,进行催补,把缺期情况及时反馈给采访人员。

对所有到馆刊物加盖馆藏章,在封面左下面粘贴书标,给种次号、排架号等,将加工后的新刊与打印清单三日内移送有关阅览室。

登到工作中遇到的其他情况应视具体而处理。

(三)期刊入藏
这里的期刊入藏是指现刊移送到阅览部门进行陈列与阅览。

本馆对现刊实行现刊单册开架陈列(陈列过的现刊则归入过刊库)。

1. 将移送来的现刊与移送清单进行核对,若发现刊与清单不符,则及时找登到人员核对查证。

2. 对于复份刊,一份单独收藏,一份加盖复份标记后上架陈列。

3. 移送的现刊保证当天核对、整理、上架,按书标上的排架号将现刊放置在陈列架上,并换下前一期的现刊将其按索刊号归入过刊库相应的位置。

4. 每天定时巡视现刊陈列架,发现错架等情况及时调整,保证现刊陈列架上为最及时的新刊。

5. 对破损的期刊要及时加以修补。

6. 对于缺刊、丢刊等情况及时掌握并反馈给采访部门。

7. 注意收集读者对馆藏期刊的意见,了解读者需求及时反馈给采访部门。

8. 熟悉馆藏刊物的种类、名称、内容、历史沿革、出版频率、学科属性、分类情况,特别是发生变更的期刊要及时掌握其变更情况。

9. 热情、准确解答读者的咨询。

(四)期刊装订
1. 期刊装订细则
装订期刊前15天一律不再外借。

期刊每年到齐后,按文种、大类、字顺下架,按年、卷、期顺序排好,然后进行清理。

中文期刊以每年为主,外文期刊以卷为主,卷跨年度的也按卷整装。

有总目录和总索引的,一律放在合订本的最后面。

如页数过多,厚度达1寸以上的,可单独进行装订(如外文检索刊)。

但附件、附录、临时增刊等,则必须和正文装在一起;与正刊号连号的,应按卷号顺序与正刊一起装订;有分目录、分索引的一律单独进行装订。

合订本期刊根据版型、厚薄而定,通常按年合订;超过6公分厚度的可订分册,分册装订以季或半年为界,全年期刊册数较少的也可各年累计合订;有分目录、分索引的一律单独进行装订。

清理时如有缺期,应及时查核,设法补齐后再行装订。

在待装合订本的封面上,应核准并标明顺序号、年卷、起止期号、分类号、增刊、索引等。

装订厂应严格按送装期刊封页上注明的信息烫金,年、卷、期和分类号用阿拉伯数字,西、日、俄文用相应的文字表示,刊名在上,卷、期、增刊、索
引、年分类号在中,馆藏单位在下。

2.填写装订清单
期刊送装之前,按规定格式填写装订清单一式三份,一份随刊送厂,一份留存备,一份交财务报帐。

装订单上要注明顺序号、刊号、年、卷、起止期号、分类号等。

(五)过刊加工验收
装订好的合订本送回后,由采访加工人员根据装订总单进行数量验收、贴条形码和验磁。

质量验收由各相关阅览室负责。

1. 财产验收
查验数量是否准确。

查验质量是否合符要求,有无倒装.错装.烫错字等其他质量问题,若有则要退回装订部修改。

贴条形码:条码必须与装订数据单上所著录的条码号吻合,条码数据准确无误。

2. 移送
将合订本移送到阅览部门。

每批期刊装订周期为70天(从阅览室下架到装订好验收归架):其中,阅览部门下架整理20天,采访部门打印装订单、贴磁条10天,装订各工序30天,验收上架10天。

对不合格的期刊返工应在3天内完成。

(六)过刊入藏
过刊入藏实质为期刊合订本的典藏工作,是期刊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1.期刊(合订本)排架
本馆将中文期刊、西文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内部资料与港台期刊、检索期刊分别单列,划分为中文过刊库、西文过刊库、港台期刊库、资料库、检索期刊库,各自相对独立排架。

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对各种类型期刊文献进行分类排架。

然后按刊名首字母的汉语拼音及顺序号(中文),西文则按刊名首字母及顺序号来确定种次号。

2. 入藏工序
认真清点移送来的期刊合订本,保证数量准确无误。

及时上架,按索刊号细排架。

发现合订本存在烫错字、倒装、错装等情况则退还装订部修改。

每天定时整理过刊架,防止错架、乱架现象发生,保证架面整齐、准确。

3. 期刊剔旧
期刊的剔旧工作是指从馆藏中剔除一部分内容已经陈旧过时,使用失效和时间过久的复本以及破损严重无法修补的期刊。

剔旧工作的原则
期刊的剔旧参照本馆有关旧书剔旧的规定执行。

大致有以下各种情况:
3.1.1 凡残、破、污损严重而且无法修复再用的,原则上予以剔除。

有复本量的应予剔除。

凡上级有关部门明文规定必须剔除的,有政治错误或思想上不健康,不适合在相应的读者群中流通的,应按有关规定或精神处理。

3.1.4不再适合本馆馆藏方针且不再适应读者需要的,予以剔除。

经反复权衡,已决定不再续订,可酌情考虑将原有已订的部分剔除。

为了保持期刊的相对连续性,剔除时可分步骤,按年代,由远及近逐步剔除。

期刊剔除应立足于收藏,着眼于使用,收藏应服从利用,藏而不用,等于无用,既然无用就应剔除。

3.1.8 剔除范围,非专业的从宽,专业的从严;长期无人问津的从宽,偶尔有人利用的从严;一般性、娱乐性期刊从宽,学术性、工具性期刊从严。

剔旧的方法
3.2.1馆长从宏观上加以指导,根据本馆的任务,掌握剔除的范围和标准,审批被剔除的期刊,监督.检查剔除工作的全过程。

3.2.2成立专门的剔旧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阅览管理人员、参考咨询人员、期刊采访人员。

剔旧程序:剔旧小组根据剔旧原则,拟订剔旧目录(包括刊名、年卷期、现状描述和剔旧原因等)→报送馆长审批→剔旧→注销。

审批后的剔旧目录一式三份存阅览室、编目部门和馆长处。

编目部门应在期刊数据库中对剔旧期刊逐条注销。

已剔除期刊的处理
调拨、转赠他馆。

3.3.2 馆际互换。

3.3.3 折价出售。

四、信息咨询研究工作细则
(一)信息研究工作
信息研究工作是在文献工作的基础上,以信息检索和实际调查研究为前提所进行的一项高层次信息服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某一科研课题的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研究后提出决策性的信息研究成果,为用户提供决策服务,是信息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选题:选题是信息研究的第一程序,即确定恰当的题目,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目的。

其课题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课题,往往由决策、管理部门提出;
二是用户委托或横向联系的协作性课题;三是自选性课题。

选题必须注意:与国情、省情、校情相结合;与实际需要相结合;与信息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相结合;面向市场,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

2.制定研究方案
在进行广泛的实地调查和征询相关部门人员意见的基础上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的方法与路线,研究的步骤与完成时间,研究的内容与指标系统(包括计算机的应用、人员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