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复习(二)
![《种树郭橐驼传》复习(二)](https://img.taocdn.com/s3/m/17ba1f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7.png)
《种树郭橐驼传》复习(二)《种树郭橐驼传》课后自测(二)一.翻译1.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2.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3.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4.“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二.一词多义卒①而卒.以祸:②旦日飨士卒.:③庶刘侥幸,保卒.余年:④卒.然临之而不惊:⑤年七十四,卒.于官:⑥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⑦全卒.为上,破卒次之:三.理解性默写1.郭橐驼看到的做官者频发政令的结果是:,。
2.当地官员频发政令,聚集百姓的句子是:,。
3.写出百姓忙于慰劳官吏,无法劳作生产的句子是:,,?4.点明文章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四.课内理解试概括文章中郭橐驼的形象特点,并分析柳宗元借这一形象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恩,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种树郭橐驼传》课后自测(二)答案一.翻译1.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遭受祸害。
2.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早地织布纺线,养育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家禽牲畜!3.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晚饭、早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增加我们的生产,使我们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既疲惫了也怠惰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41e1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6.png)
官员:重视政绩,忽视民生, 不重视生态平衡
人物形象对比
郭橐驼:形象特点 其他人物:形象特点 对比分析:郭橐驼与其他人物的区别与联系 意义: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
Part Four
语言特色
语言风格
简洁明快,言简意赅 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写作技巧总结
对比手法:通过 郭橐驼与其他种 树者的对比,突 显其种树技艺之 高超。
人物描写:通过 对郭橐驼的外貌、 性格、言行的刻 画,展现其形象 特点。
语言特色:文章 语言简练、质朴, 表达了作者对种 树技艺的独到见 解。
结构安排:文章 结构紧凑,逻辑 严密,从种树技 艺引申到为官治 民的道理。
添加标题
文章通过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对比,突出了“能顺 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的正确态度,强调了“养树需 顺木之天,养民需顺民之性”的道理。
添加标题
文章通过郭橐驼种树的经验,强调了“顺木之天以致 其性”的重要性,即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使事物得到 充分的发展。
添加标题
文章通过郭橐驼种树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无为而 治”思想的认同,即政府应该让百姓自由发展,不要 过度干预和压制。
顺叙:按照时间顺序, 从郭橐驼的出生、成长、 种树技艺的掌握到种树 方法的推广,依次展开 叙述。
补叙:在叙述过程中, 补充介绍了郭橐驼的其 他方面,如家庭背景、 种树技艺的传承等。
夹叙夹议:在叙述过 程中穿插了作者对郭 橐驼的评价和议论, 使叙事更加生动有力。
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示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场景和事物 心理描写: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主题和人物特点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归纳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e757a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7.png)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节奏划分及重点字词注释郭/橐驼①,不知/始②何名。
病/偻③,隆然④/伏行⑤,有类/橐驼者,故⑥/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⑦我/固⑧当。
”因⑨/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①橐驼:即骆驼。
②始:起初,最初。
③病偻(lǚ):患了脊背弯曲的病。
④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
隆,高高隆起。
⑤伏行:弯着腰走。
⑥故:所以。
⑦名:命名,称呼。
名作动。
⑧固:确实。
⑨因:因此,于是。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⑩,凡/长安豪富人/为⑪观游⑫及卖果⑬者,皆/争迎取养⑭。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⑮,无不活;且硕茂⑯,早实⑰/以蕃⑱。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⑲,莫能如也。
⑩业种树:以种树为业。
业,以……为业,意动用法。
⑪为:做。
⑫观游:观赏游览。
这里指观赏游览的花圃园林。
⑬卖果:指种树卖果。
⑭争迎取养:争着迎接和雇用郭橐驼。
取养,聘用供养。
⑮移徙:移植。
⑯硕茂:高大茂盛。
⑰实:结果实,名作动。
⑱蕃,多。
⑲窥伺效慕:暗中观察仿效。
效慕,仿效。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⑳且孳○21也,能/顺木之天○22,以致/其性○23焉尔。
凡/植木之性○24,其本○25/欲○26舒,其培○27/欲平,其土/欲故○28,其筑○29/欲密。
既○30然已○31,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32/也若子○33,其置○34/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35之也;不抑耗○36/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37/而土易○38,其培之也,若○39不过焉/则不及。
苟○40/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41,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42其肤○43/以验其生枯○44,摇其本/以观其疏密○45,而○46/木之性/日以离○47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48也。
吾/又何能为哉!”⑳寿:长寿,活得长。
高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之——《种树郭橐驼传》练习
![高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之——《种树郭橐驼传》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24f9722b0717fd5370cdc30.png)
高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之——《种树郭橐驼传》练习班级:姓名:学号:《种树郭橐驼传》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
2.《种树郭橐驼传》中,“其本欲舒,,,其筑欲密”,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
3.《种树郭橐驼传》中,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4.《种树郭橐驼传》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
5.《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6.《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
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8.文章最后一句“”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9.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
10、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11、在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13土”与“培土”方面存在不足,其具体表现在:二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种树郭橐驼传 (全面详细重点突出)
![种树郭橐驼传 (全面详细重点突出)](https://img.taocdn.com/s3/m/95d4d72b87c24028915fc366.png)
爪其肤以验 摇其本以观
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繁 政 扰 民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 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 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 道,但文章却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 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通过驼 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 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 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 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 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 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柳宗元简介
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 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 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 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 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 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 展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等 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 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童 区寄传》、《捕蛇者说》、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等)《三戒》(《黔之驴》等)
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 ‚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长寿而且滋长茂盛啊, (而是)能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以使它 的本性发展而已。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 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 要旧的,(它的)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 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就不 再去看。
其莳shì 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 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 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1、判断句: 2、倒装句
理,非吾业也。 “……也”表判断
宾语前置
① 不知始何名。 名何——叫什么 ② 故不我若也。 若我——如我 ③ 吾又何能为哉! 能为何——能够做什么 ④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以何——用什么
种树郭橐驼传 复习
![种树郭橐驼传 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cbf1915de80d4d8d05a4f03.png)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驼”。
驼闻之曰:“
当。
“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视驼所种树,或
“
性得矣。
复顾。
虽曰忧之,
”
问者曰: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
…官命
吾小
性耶?”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
1.驼闻之曰:“甚善,
郭橐驼听闻这个称呼说:
”
2.(定语后置),皆争迎取养(之)。
3.
其他种树的人即使偷偷观察效仿羡慕,也没有人能比得上郭橐驼。
4.
(之)。
,离。
6.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担忧它太多了。
8.
离了。
9.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他
(宾语前置)。
吾又何能为哉!(宾语前置)
又能做什么呢!
而(百
11.
(宾语前置)
呢?
吧?。
《种树郭橐驼传》字词知识点及全文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字词知识点及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1235bcdad51f01dc281f15f.png)
《种树郭橐驼传》字词知识点及全文翻译课内文言文复习:重点词句(包括课下注释和特殊文言现象整理)、文学常识、思想内容、写作手法一、通假字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二、古今异义其实1.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结果实)2.其实害之(其实,它实际上)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我固当(名,称呼)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2.名词作状语①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3.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4.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蕃,使……多结果)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四、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译: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生产增加,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吾又何能为哉?(“何能为”即“能为何”,意为“能做什么”)译:我又能做什么呢?2.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3.固定句式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五、一词多义1.而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表承接,连词)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转折,连词,但是)③旦视而暮抚(表并列,连词)④字而幼孩(通“尔”,你们的)2.以①早实以蕃(相当于“而”,而且,连词,表并列)②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把,介词)③以致其性焉尔(来,连词,表目的)六、全文翻译郭橐驼,不知道他开始叫什么名字。
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走路。
好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称呼他“骆驼”。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b6881f2e3f5727a5e962d6.png)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1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③既然已(已,通“矣”,了)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我固当(名,称呼)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④移之官理可乎/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译: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子孙兴旺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三)省略句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3.然吾居(于)乡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
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四)固定句式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译:不也很好吗?《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2一通假:①病瘘。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fbb2a95a8102d277a22f32.png)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1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③既然已(已,通“矣”,了)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我固当(名,称呼)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④移之官理可乎 /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译: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子兴旺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三)省略句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3.然吾居(于)乡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
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四)固定句式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译:不也很好吗?《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2一通假:①病瘘。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a7a94b33687e21af45a9f1.png)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病瘘.。
[瘘,通“偻”,lǚ,脊背弯曲。
“伛偻”(yǔlǚ),腰背弯曲,驼背。
]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你们]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故乡..人号之"驼"。
[故,所以;乡,乡里]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我固当(名,称呼)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④移之官理可乎 /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硕大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蕃,使……多)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荣。
安,使……安乐。
]6.为动用法①其培.之也。
[为……培土]②忧.之太勤。
[为……担忧]③虽日忧.之。
[为……担忧]④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二)宾语前置故不我若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不知始何名。
[名何——叫什么]定语后置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五)一词多义:虽虽.窥伺效慕。
(即使)虽.曰爱之。
(虽然)实早实.以蕃。
(结果实)不抑耗其实.而已。
(结果实,名作动)其实.害之。
(实际)若其置也若.弃。
(像)若.不过焉则不及。
(如果)故不我若.也。
(如,及,比得上)然隆然.伏行。
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梳理《种树郭橐驼传》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梳理《种树郭橐驼传》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53a8dbeff9aef8951e0644.png)
5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一、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名词作动词,患……病)偻,隆然(突起的样子)伏行,有类(像)橐驼者,故(所以)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名词作动词,称呼)我固(本来)当。
”因(于是)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意动,以……为业)种树,凡(凡是)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有的)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名词作动词,结实)以蕃(多)。
他植者虽窥伺(暗中偷看)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活得久)且孳(繁殖)也,能顺木之天(天性),以致(实现)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方法),其本(根)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名词作动词,捣土)欲密。
既然已(通矣,了),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回头看)。
其莳(栽种)也若子,其置(放在一边)也若弃,则其天者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妨碍)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使动,使……长得硕大茂盛)之也;不抑耗其实(名作动,结实)而已,非有能早(使动,使……早结果实)而蕃(使动,使之多)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蜷曲)而土易,其培之也,若(如果)不过焉则不及。
苟(如果)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深),忧之太勤。
旦(名状,在早上)视而暮(名状,在晚上)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名词作动词,用指甲)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名状,一天天地)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比得上)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为官之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当官的人)好烦(使动,使……繁多)其令,若甚怜(爱)焉,而卒以祸(名词用作动词,招致祸患)。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鼓励)尔植,督尔获,早缫而(通尔,你们的)绪,早织而缕,字(养育)而幼孩,遂(成)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精)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精)](https://img.taocdn.com/s3/m/ea74bc72910ef12d2bf9e786.png)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①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而,同“尔”,你们的)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结果实)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病.瘘,隆然伏行(病,患……病)②名.我固当(名,称呼)③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④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用指甲划破)⑤移之官.理可乎/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⑥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⑦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互文,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四、一词多义1.名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名字,名词)②名.我固当(称呼,动词)2.病①病.瘘,隆然伏行(患……病,名作动)②故病.且怠(困苦)3.传①种树郭橐驼传.(传记,名词)②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传,名作动)4.业①驼业.种树(以……为业,名词作意动用法)②官理,非吾业.也/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职业,名词)5.故①故.乡人号之“驼”(所以,连词)②其土欲故.(旧,形容词)6.而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表承接,连词)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转折,连词,但是)③旦视而.暮抚(表并列,连词)④字而.幼孩(通“尔”,你们的)7.以①早实以.蕃(相当于“而”,连词,表并列,而且)②以.致其性焉尔(连词,表目的,来)③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介词,把)④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地)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介词,靠、凭)8.然①隆然.伏行(……的样子,形容词词尾)②既然.已,勿动勿虑/ 他植者则不然(这样,指示代词)③然.吾居乡(然而,连词,表转折)9.虽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即使)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虽然)10.若①其置也若.弃(好像)②故不我若.也(如,赶得上,比得上)③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④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像)11.焉①以致其性焉.尔 / 若不过焉.则不及(语气词,无实义)②若甚怜焉.(代词,代指百姓)12.且①无不活,且.硕茂 /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 / 故病且.怠(而且、并且、又,连词,表并列)②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其吏者,且.不得暇(尚且)13.已①既然已.,勿动勿虑(同“矣”,了)②已.去而复顾(已经)14.其①因舍其.名(代词,他的)②故吾不害其.长而已(代词,它)③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副词,大概)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
种树郭橐驼传理解性默写
![种树郭橐驼传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b4175d80f5335a8103d2201b.png)
种树郭橐驼传理解性默写(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种树郭橐驼传》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种树郭橐驼传》中,“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
3.《种树郭橐驼传》中,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4.《种树郭橐驼传》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
5.《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6.《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
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8.文章最后一句“传其事以为官戒”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9.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10、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1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到,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1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13、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自己种树经验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在种树的“易土”与“培土”方面存在不足,其具体表现在: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ba97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b.png)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本以郭橐驼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他的一生中对种植树
木和保护环境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主要知识点整理:
1. 树木的重要性:小说中强调了树木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树木可以固定土壤、保持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树木也为许多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2. 环境保护:郭橐驼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致力于种植树木来恢复退化的土地,并号召他人关注环境保护。
小说中也提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例如过度砍伐森林、滥挖矿藏等。
3. 种植树木的技巧:小说中描述了郭橐驼种植树木的技巧和经验,例如选择合适的树种、合理的种植方式、科学的栽培管理等。
他还尝试了一些新的种植方法,如控制植
株密度、改良土壤等。
4. 执着和勇气:郭橐驼在种植树木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
执着和勇气,坚持不懈地努力。
他不畏艰辛,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有意义的,为此付出
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
5. 社会影响力:郭橐驼的种树事业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许多人受到了他的
启发,并纷纷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社会上也形成了一股种植树木的热潮,推动
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6. 个人成长:郭橐驼通过种植树木的过程,不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也在个人层面上
有了成长和改变。
他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挫折,在不断奋斗中逐渐成熟和坚强,同时也
学到了很多关于树木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以上是《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整理,这本书以郭橐驼的故事向读者传
递了种植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也反映了个人成长和社会影响力的力量。
种树郭橐驼传 知识点复习及答案解析
![种树郭橐驼传 知识点复习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494055102de2bd97058830.png)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复习及答案解析一、内容梳理1、在阐述种树道理时,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比。
•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等方面都构成了对比: •原理:顺不顺木之天性•态度:害不害其长•方法:在根、土、顾等方面的做法•结果:是否硕茂2、在阐述养树和治民时,采用了什么手法?•类比•养树类比治民•过于殷勤的他植者类比好烦其令的长人者•他植者扰树类比官吏扰民•扰树的结果类比扰民的结果•(木之性日以离矣)(而卒以祸•故病且怠)二、一词多义:1.病①病瘘,隆然伏行②故病且怠2.传①种树郭橐驼传②传其事以为官戒3.业①驼业种树②官理,非吾业也③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4.故①故乡人号之“驼”②其土欲故5.然①隆然伏行②既然已,勿动勿虑 / 他植者则不然③然吾居乡6.虽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7.若①其置也若弃②故不我若也③若不过焉则不及④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三、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译: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译:四、固定句式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译: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译:五、名句默写(1)《种树郭橐驼传》中,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
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扣,说理透彻。
(2)《种树郭橐驼传》中,“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可乎?”的建议,即建议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
(3)《种树郭橐驼传》中,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话加以概括:“好烦其令,,。
”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92fc823169a4517623a372.png)
病
病偻。(患病)
故病且怠。(困苦)
害
不害其长。(妨碍)
其实害之。(伤害)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上)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传,作动词用,读chu印,作传递”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
戏弄臣。 ”引申为 “传授”,如《师说》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再引申为 “流传、传布 ”, 如《师说》: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本文: “传其事以为官戒。 ”
(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结得早,使 ……多]
(4) 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聚,使 ……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荣。安,使•-
4.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5.
传其事以为官戒为作传
6.
早缫而绪("而 ”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孳 ”同“滋”,繁殖、滋生)
长,还有多余的”意思,成语身无长物”另别无长物”,形容穷困或俭朴。这个 长”,旧读zhang,今读chOng。
若
若,作动词用,有 像、似”的意思,如本文: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又如《师 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引申为及,赶得上”,常用于否定句,如本文: 故不 我若也。”不我若,就是不及我,赶不上我。
2而卒以(之,指代 好烦其令” 以之”因此。)祸。
3传其事以(之,它,指代 本传”为官戒。
4移之(于,至U)官理可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之——《种树郭橐驼传》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1.下列各组词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病偻(lóu)橐驼(tuó)长人者(zhǎnɡ)
B.硕茂(shuò)窥伺(kuī)寿且孳(niè)
C.抑耗(yì)鸡豚(tún)不得暇(xiá)
D.效慕(mù)飨饔(cān)勖尔植(xù)
2、下面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寿,长寿,活得长
B.实,果实
C.若,如果
D.爱,吝啬
3、下列句式包含倒装的一项是()
A.已去而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
C.故不我若也
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4、对本文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驼业种树。
“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
焉: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5、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活用形式不同的一项是( )
A.甚善,名.我固当
B.且硕茂,早实.以蕃
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D.非有能茂硕
..之也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B.早缫而丝,早织而缕。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7、下列句子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B.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故乡人号.之“驼”
②乃号.令于三军曰
B.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②不抑耗其.实而已C.①他植者则不然.
②填然.鼓之
D.①其.乡曰丰乐乡
②其.真无马邪
9、与例句加点部分文言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故不我若
...也
A.微斯人,吾谁与归
.... B.钩党之捕
....,遍于天下
C.今子是之不察
....,而以察吾柑 D.哀南夷之莫吾知
...兮,旦吾济乎江湘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操虽托名汉相,其实
..汉贼也
虽曰爱之,其实
..害之
B、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C、他植者.则不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既然.已,勿动无虑,去不复顾
11、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抑耗其实
..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虽曰爱之,其实
..害之
B、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C、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D、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12、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作者“以德治国”的进步思想。
B.本文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对比,用种树类比治民,设比精巧。
C.本文通过叙述郭橐驼善于种树之事,借题发挥出以其法治民的道理。
D.本文在阐明“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意义,反对政令烦苛,吏胥扰民。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C.《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真实的传记,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
D.《种树郭橐驼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阐发了顺应民心,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抨击了当朝统治阶级繁政扰民的做法,表现了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译文: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C解析:A项应读偻(lǚ);B项应读孳(zī);D项应读飨(sūn)。
2、D(应为喜爱。
)
3、C
4、C(前两句中的“以”字,都是目的连词。
“验其生枯”是“爪其肤”的目的,同样“观其疏密”是“摇其本”的目的。
第三句是的“以”是修饰连词,“日”是“离”的状语。
)
5、答案:D 解析:A、B、C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D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解析:B.而:通“尔”,你的;C.受:通“授”,传授;D.不:通“否”,没有,不。
答案:A
7、解析:A.定语后置;B.宾语前置;C.状语后置。
答案:D
8、答案:B解析:A项“号”:称呼/号召。
B项“其”:代词,相当于“它的”。
C项“然”:代词,相当于“这样”/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D项“其”:代词,相当于“他的”/副词,相当于“难道”。
9、解析:惟D项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
答案:D
10、解析:A项中“其实”都是“(他)实际上”。
B项中上句“也”是句中舒缓语气词;下句“也”是判断句句尾判断语气词。
C项中上句“者”是代词,代“的人”;下句“者”是语气舒缓词,用在“者……也”判断句主语后。
D项中上句“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下句“然”是“这样”,代词。
答案:A
11、解析:A项,它的果实;实际上。
B项,本性;方法。
C项,生长;治理。
D项,类似。
答案:D
12、答案:A 解析:A项应为“养民治国”而不是“以德治国”。
13、答案:C解析:是寓言体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