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

陕北窑洞的艺术赏析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直抵古长城

所分布的黄土。发育情况在世界上最为典型。它地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构成

极为广阔的黄土高原”。而窑洞即为河南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民居形式。

最早接触窑洞是我姥姥家在陕西的北部,过年回姥姥家就会住窑洞。所以对窑洞有着

特别的感情,因为窑洞里有我童年的影子。后来觉得窑洞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居形式,就询问过家里的老

人。他们告诉我最早以前窑洞不是

圆拱形的,是方形的。后来演化成

最合理的圆拱形。它的历史也是相

当悠久的,我觉得自己作为陕西

人,可以把有地方特色的这种民居

研究分析介绍给更多人。

通过对文献资料记载的查阅,总结了穴居文化的发展历程。黄土高原上原始穴居窑洞

的产生是黄河流域的先祖们为了抵御风寒雨雪,保护群落生民不受野兽毒虫侵害而建造的。到了青铜器时代,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的阶级社会,古人尝试着在向阳坡和沟

坎崖上利用黄土的松软粘结的特性向里挖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集中

到土地平坦肥沃、水源丰沛充足的平原地区,于是便诞生了“竖穴居”的形式;秦汉以后

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有了很大进

步,产生了大量的砖窑与窑院。

一.窑洞的建造设计之美

黄土地区地形复杂,有沟坡梁峁。窑洞多沿崖坡沟边带状分布,少占农田,以避风为阳。取水便利。他们顺应地势构造可分为三种类型:靠崖式窑,地坑院式窑,箍窑。体现

了劳动人民取之自然,融于自然,因地制宜的思想。

1.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两种。这是在天然的黄土崖壁

内开凿横洞, 常常是数洞相连, 成排并列, 或台阶层次, 上下相差。其中最简单的是在窑

洞口加一道门即成。较讲究的, 则在洞内衬砌砖券或石券, 或在洞外砌砖或砌石为护墙。

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

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这种类型的窑洞最常见,有层次感,层递性。

2.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作为内院。然后再向

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这种类型的窑洞安静集中,便于居住,保卫,而且很安全隐蔽。所谓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就是这样。

3.独立式窑洞(箍窑):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坯拱窑洞,也有砖

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

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

二.窑洞的建筑布局和谐之美

窑洞通常有一字型,L型和四合院型。最常见的是四合院式。即以院为中心,院的正

面挖三孔或五孔的奇数窑洞,中间最高处为主窑,两侧较低处为边窑。有的还在主窑之上

再挖小窑,称高窑。高窑与主窑相通。院的左侧为左膀,右侧为右膀,左右膀能挖窑洞的

则挖窑洞,不能挖窑洞的便建偏房。窑或偏房门脸均向院内。院的前面通常不建房,多用

黄土坯垒成高围墙,只留一道门供人和畜禽出入。在窑洞院落内,有菜园、果树等,一些

侧位或阴面的窑洞、偏房还可作为灶房、仓库、禽舍等。这种设计使所有集中在一个院落,安排合理,把起居杂物牲畜划分开来。我觉得这种设计思想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自给自足

的思想观念。隐蔽集中,一般一家人都居住的很临近。这也与陕北的居住区域文化有关,

大多住在一个村子,祖祖辈辈,也就形成了家族聚居,同一姓氏的聚居的格局。可以看出

窑洞院落内窑舍分工明确,各生活所需应有尽有,力求自身无所不能,又与外界无所求。

我分析这也与窑洞建在山间交通不便利有关。窑洞的建筑布局也讲究尊卑关系,在比较富

裕的大型院落比较明显。例如主窑往往较边窑高些,建筑上的装饰也多。主窑为一家之长

所居,也是接人待客之所,边窑由子媳晚辈所住。

三.窑洞内部构造之美

单孔窑洞的高3米到4米之间。进深有5米到9米。虽然其内部构造并不复杂,不如

我们城市的几室几厅的楼房,但是在山上有着恶劣的环境和险要的地势。以很短时间用落

后的工具及材料仅靠劳动人民几个

人完成,是非常困难辛苦的。像一些建筑材料,则完全要靠人力用笼筐一担一担的担

上来,非常辛苦。而且在修窑中不是单纯的挖洞,也

要讲究一些技巧。比如在挖

窑时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

中水分大,容易坍塌。建好

后还要等窑洞晾干,用黄土

和铡碎的麦草和泥来泥窑。

一般至少泥两层,最后立门

窗等一些细部。这样窑洞才算建成,非常的坚固耐用。从最早的矩形窑到后来不便

使用的拱形窑,就是随着生产力,工具的提高人民想出的更合理建造形式。窑洞拱顶式的

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更强的

稳固性。生活在窑洞中的人都知道,窑洞不仅有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的特点。

最神奇的地方还是它的冬暖夏凉。说它冬暖夏凉,是因为它保温性能好。窑洞挖在山坡上,因此它的

火所以会距离很近。所以一到烧菜做饭的时候,窑洞里烟气就特别大,弥漫整个窑洞。这一点在一些新窑里都有改进。

五.窑洞的装饰之美

南方有各大园林的亭台楼阁,尽显江南的小家碧玉。北方的窑洞体现黄土高原人民的

粗犷豪放,而在窗的实际上却体现着当地人民的细腻。我们看到的窑洞,都是一个拱形的门,俗称窑脸。从最简朴的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 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木雕装饰,

历代工匠也都将心血倾注于窑洞的这唯一立面上。我的感受就是窑洞的窗。门窗通常作成

木棂花格, 因此都使用窗纸,而窗纸也不是我们普通是用的纸,更加结实防水。印象最深

的是各种剪纸窗花,过年时窗格纸上贴大红剪纸,使门窗更

富有乡土情趣及美感。

窗的装饰文祥多种多

样。整体风格简单、粗

犷,纹样浑厚、大方、

简练。在装饰纹样以及

工匠技艺手法上都是以粗犷、浑圆的风格体现。且由于窑洞本身的特殊构造,在门窗

的装饰上独具特色。以窑洞门窗的装饰手法来看,它都是运用线的构成形式来体现,在门

窗的装饰上线的运用非常之多,并且手法精湛、纹样美观。从装饰纹样的题材内涵上来看,其着重体现在传统观念的表现上,如生育观、祈福观等。各有寓意,尽显陕北

人民淳朴的民俗观。陕北窑洞民居的形式因地域关系而呈现出独特

性,因此装饰图案也具有其特殊的美感,并且以细微之处体现出其独特的装饰风格,

足以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的享受,视觉的震撼。窑洞建筑与居民生活、民俗文化密切相关。不仅在窗上,窑洞的布局、锅台、炕的位置和高度都有所体现。比如,俗话说,“尺八的

锅台二尺的炕”,窑洞中的布局也是非常科学的,并且一直能够随着这孔窑洞继承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