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苏武传》复习学案
《苏武传》复习课件一轮复习之古诗文阅读+默写专项(复习课件+知识梳理+复习测试+素材运用)(统编版)
2. ( 2021·全国·高二课前预习)对 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攀、招供)
B.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
C.恐前语发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露、暴露)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答案】D D.“阴谋”错误。应该译为暗地里。句意:(虞常等人) 私底下一起图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
A.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细节描写,北海牧羊中“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细节,突出体现了 苏武的坚贞顽强。细微之处的描写,使形象具体、充实,人物的性格、精神鲜明感人。
B.卫律劝降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一个场面。苏武指斥卫律的不忠、居心不良,显示了苏武的坚 贞与正义。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苏武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 五种爵位。
【答案】D D项,“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表述错误。周代五等爵位是 指“公、侯、伯、子、男”,没有“王”。
三、作文素材积累 1.“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观。
面对卫律和李陵等人的劝降,苏武宁死不屈,决 不变节投降,这体现了士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是不可折辱的正气与尊严。即使被驱赶到大漠中 放羊,他过着饮雪吞毡的生活,始终不改节操, 对汉朝忠贞不渝。这是士人坚守的人格精神的生 动写照。节操是封建士人的人格操守,现代人也 应继承这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塑造高尚而健全的 人格。
9.( 2021·全 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 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 志》合称为“前四史”。
《苏武传》学案
《苏武传》学案第一课时【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1—3段,在翻译的基础上重点解释文中重要的实虚词。
2、理解,充分体会文中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总结规律。
掌握古今异义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汉书》及本文历史背景;积累文言实虚词。
2、方法与过程:在语境中体会活用、古今异义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视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爱国节操。
【导学过程】《汉书》作者,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
《汉书》体例上全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本文背景:匈奴,是与秦朝几乎同时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
与汉族的矛盾一直不断。
汉初,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被围于白登。
从此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屈辱和亲。
至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至武帝末年,匈奴力量受到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
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
双方遂有互派使者的举动。
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者对方的虚实。
因此仍然保留着互相扣留使者为人质的做法。
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在这一严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一、自主学习【滴水石穿·夯实基础】1、熟读课文1-3段,做到词如己出2、指出文段中的加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工整地书写于该子下端。
(1)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2)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苏武传(一轮复习用)
苏武传(《必修四》一轮复习用)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同“”, )2.与旃毛并咽之(“”同“”,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同“”, )4.空自苦亡人之地 (“”同“”, )5.信义安所见乎 (“”同“”, )6.请毕今日之(“”通“”)7.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同“”, )(“”同“”, )(“”同“”, )二、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今义:①动词,两方面差不多;②形容词,适宜,合适;③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 今义:岳父3.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古义: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 今义:连词,因为这个,所以5.卧起操持..古义: 今义:料理、筹划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 今义:指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7.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 今义:①事业上的成绩;②完成(多指事业)8.兄弟亲近..古义: 今义:①形容词,关系密切;②动词,(一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9.武等实在..古义: 今义:①形容词,诚实,不虚假;②副词,的确;③副词,其实三、一词多义1. ⎧⎪ ⎪⎨ ⎪⎪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与民除害()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2.3. ⎧⎪ ⎪⎨ ⎪⎪ ⎩ 屈节辱命()手指不可屈伸(《送东阳马生序》)()屈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理屈词穷()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绿杨⎧⎪⎪⎪⎨⎪⎪ ⎪⎩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4. ⎧⎪ ⎪⎪⎪ ⎨⎪ ⎪ ⎪⎪ ⎩数通使相窥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乐毅之徒通其意(《过秦论》)()通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中通外直(《爱莲说》)()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并序》)()5. ⎧⎪ ⎪⎪ ⎪⎨ ⎪⎪ ⎪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窗理云鬓(《木兰诗》)()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当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6.⎧⎪ ⎪⎪⎨⎪ ⎪⎪⎩与武决去()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去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并序》)()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天雨.雪( )(2)羝乳.乃得归( )(3)杖.汉节牧羊(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2.名词作状语(1)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2)其一人夜.亡( )3.名词的使动用法空以身膏.草野( )(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 )(2)反欲斗.两主(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4)屈.节辱.命(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何久自苦.如此( )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单于壮.其节( )(2)诚甘乐.之(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苏武传》复习学案学生版(易)
《苏武传》复习学案一、挖空翻译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高中语文《苏武传》优质教案【优秀9篇】
高中语文《苏武传》优质教案【优秀9篇】篇一:《苏武传》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难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一、早自习预习:理解文意(结合课下注释及《创新设计》)二、导入:“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
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
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的人生。
三、作者作品及背景。
1、作者简介:课件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
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
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家庭——父亲:班彪(史学家,文学家)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注:班昭,博学高才,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作品——史书:《汉书》辞赋:《两都赋》诗:《咏史诗》注:《两都赋》:汉代京都大赋中的名篇,分《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
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
《咏史诗》则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2、简介《汉书》:课件《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
《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必修四《苏武传》 复习学案
必修四《苏武传》复习学案导读:一、自主复习梳理课文,加深理解,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边复习边做笔记。
二、自我检查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并翻译句子,以检查复习效果。
稍迁至栘中厩监数通使相窥观汉亦留之以相当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指出句式)因厚赂单于置币遗单于方欲发使送武等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私候胜曰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以状语武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何以复加?宜皆降之(指出句式)屈节辱命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当死当相坐复举剑拟之律前负汉归匈奴马畜弥山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君因我降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指出句式)何以汝为见?(指出句式)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白单于绝不饮食天雨雪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武复穷厄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指出句式)子卿尚复谁为乎?(指出句式)皆为陛下所成就(指出句式)诚甘乐之自分已死久矣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指出句式)陵见其至诚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匈奴诡言武死具自陈道如惠语以让单于武等实在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三、实词训练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永之氓永①之氓②咸③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④,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⑤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⑥,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⑦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⑧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文。
(节选自《柳河东集》)【注】①永:永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②氓:百姓。
③咸:都,全。
④中济:渡河渡到中途。
⑤侣:伴侣,伙伴。
文言文苏武传复习导学案
文言文苏武传复习导学案文言文苏武传复习导学案一、导入: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检查课前自主合作预习课文情况(一)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作者及《汉书》。
1.作者简介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
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
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
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
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
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
《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苏武传》学案
第十二课《苏武传》学案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
2. 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地朗读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 理解文本中重要文言实词的意义,大致疏通文意,读懂文章内容。
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 通过阅读,请你简述苏武的遭遇。
问题2 苏武在被囚禁流放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
这是否矛盾?问题3课文是怎样从环境和细节描写入手来挖掘人物性格特征的?问题4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问题5 通过以上学习,你认为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6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三、目标检测1.填空:(1)班固,东汉著名的,《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
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
(2)“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它的前四史是、、和。
(3)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的辞赋家,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校正字音①稍迁至栘中厩()监;②数()通使相窥()观;③以状语()武;④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⑤后随浞野侯没()胡中;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⑦置煴()火,覆武其上;⑧拥众数万,马畜()弥山;⑨故使陵来说()足下;⑩何以汝为()见;⑾子卿尚复谁为()乎。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①暴秦之欲无厌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④辞决而行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⑧同舍生皆被绮绣⑨独不怜公子姊邪⑩可得闻与配餐作业A、基础题1、古今异义①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古义:今义: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③我丈人行也。
④欲因此时降武。
⑤独有女弟二人⑥且陛下春秋高⑦武等实在⑧稍迁至栘中厩监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2、词类活用单于壮其节壮:屈节辱命屈、辱,诚甘乐之乐:欲因此时降武降:空以身膏草野膏:反欲斗两主斗:天雨雪雨:羝乳乃得归乳:杖汉节牧羊杖: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惠等哭,舆归营舆: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3、特殊句式:(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2)为降虏于蛮夷(3)何以汝为见(4)子卿尚复谁为乎(5)何以复加(6)信义安所见乎(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8)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苏武传》学案
《苏武传》学案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地朗读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理解文本中重要文言实词的意义,能够结合注释疏通文句,运用多种方式恰当地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3.领会蕴涵的精神,概括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文本导学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
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
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
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
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梳理整合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拼音,反复朗读。
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请写在后面的方框里,也注上拼音。
①数通使相窥观()②且鞮侯单于初立()③空以身膏草野()④稍迁至栘中厩监()⑤置煴火()2.选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制作文言词语卡片,在组内进行交流。
3.《汉书》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记述了229年间的事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探究与发展4.熟读文本内容,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并与同学们交流。
5.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请给课文分一下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6.走进文本,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苏武传》复习学案(学生版)
《苏武传》复习学案一、文学文化常识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
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4.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5.斥候:侦察兵。
6.阏氏:匈奴的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7.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
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也。
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8.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10.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2.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13.相坐:相连坐(治罪)。
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14.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二、课文挖空练习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私候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苏武传》语文复习教案:帮助学生回顾和强化语文知识。
本教案针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程,通过《苏武传》这一经典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回顾和强化语文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更加熟悉《苏武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介绍学习《苏武传》的背景和作者,以及《苏武传》的内容和主要人物。
2.词语学习通过《苏武传》中的一些常用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用法以及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3.句式分析通过《苏武传》中的一些典型句式,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作文训练让学生结合《苏武传》的情节和主题,写一篇短文,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1.文本阅读法通过学生独立阅读《苏武传》,理解文本内容和语言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课堂讲解法通过教师对《苏武传》中重要词语和典型句式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语言现象和文本意义。
3.示范演绎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和语言表达演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四、教学步骤1.导入教学让学生回顾《苏武传》中的情节和主题,引入本次教学的主题。
2.教学内容讲解通过词语学习和句式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语言现象,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作训练让学生结合《苏武传》的情节和主题,开展写作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4.教学总结让学生回顾本次教学的内容和收获,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作文训练和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评估,综合掌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六、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苏武传》的内容和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汉字的认识和理解也得到了加深,同时在词语和句式学习中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文训练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运用和表达《苏武传》中的情节和人物。
苏武传复习导学案
反欲斗两主
何久自苦若此
③
天雨雪
羝乳乃得归
杖汉节牧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二.指出特殊句式并翻译
①
何以汝为见
子卿尚复谁为乎
即某单于,何以复加
②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非汉所望也。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
见犯乃死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皆为陛下所成就
④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巩固案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自分已死久矣
17、匈奴诡言武死
18、如惠语以让单于。
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20、复举剑拟之
21、扶辇下除
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②与旃毛并咽之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⑤信义安所见乎
⑥请毕今日之驩
⑦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3.古今异义
①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古义: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苏武传》复习学案
姓名:班级:
科目
语文
制作人
时间
2014年月日
教师寄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学习目标:
1、复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习苏武的高尚品质,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预习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1、解释下列加点的重点实词虚词
《苏武牧羊》歌词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高三一轮文言文复习学案——《苏武传》
高三一轮文言文复习学案——《苏武传》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掌握文本大意。
2、识记重要的文言实词(如“延”“会”“引”等),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了解文本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课前案一、情境导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
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本节学习苏武“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格。
穿越到两千年前大汉王朝那个风云跌宕的年代,走进苏武和他19年的外交场景,认识苏武的忠贞守节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二、课内基础知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4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栘.(yí)中厩.(jiù)监廪. (lǐn) 食且.(jū)鞮.( dī)侯斧钺.(yuè)B.单.(chán)于丈人行.(xíng) 缑.(gōu)王昆.(hún)邪.(yé)王棫.(yù)阳宫C.浞.(zhuó)野侯阏.(yān)氏.(zhī) 左伊秩訾.(zī) 煴.(yūn)火节旄.(máo)D.北阙.(què) 啮.(niè)雪旃.(zhān)毛牧羝.(dī) 汤镬.(huò)1. B [丈人行.(háng)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空以身膏.野草膏:滋润②劾.大不敬劾:判决B.①会论.虞常论:商讨②幸.蒙其赏赐幸:希望C.①武复穷厄..穷厄:陷于困境②置币遗.单于遗:赠送D.①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栽培,提拔②天雨.雪雨:下2.B [B项,“论”应为“判罪”的意思。
]3.下列选项中词语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稍.迁至栘中厩监稍:稍微②数.通使相窥观数:多次,屡次③前后十余辈.辈:批④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⑤常果引.张胜引:牵扯⑥君因.我降因:因为⑦杖.汉节牧羊杖:执,拄⑧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谦让A. ①③⑧B. ④⑤⑥C. ①⑥⑧D. ②⑤⑦3.C [①稍:渐渐,⑥因:通过,⑧让:责备]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B.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见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连坐(治罪)4.A[阴:暗地里。
一轮复习《苏武传》复习学案
《苏武传》复习案【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jū)鞮侯旄(máo)节厚赂.(lù)丈人行.(háng)B、煴.(yūn)火阏.(yān)氏昆.(hún)邪王重.(zhòng)负国C、旃.(zhān)毛纺缴.(jiāo)檠.(qíng)弓弩天雨.(yù)雪D、斧钺.(yuâ)扶辇.(niǎn)更.(gēng)嫁棫.(yù)阳宫2、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B、信义安所见乎C、子卿壹听陵言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B、因厚赂.单于赂:贿赂C、自分.已死久矣分:料想D、恐前语发.发:揭露、暴露4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见犯乃死,重负国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加以老母系保宫D、送匈奴使留在汉者5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①因.厚赂单于②因.左手把秦王袖C、①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D、①其.冬,丁令盗武牛羊②其.孰能讥之乎6、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B、皆为陛下所成就..C、欲因此..时降武D、单于募降者赦罪..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运用多种文学手段,揭示人物的性格,将人物写的栩栩如生。
文中的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直到现在仍被广泛应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屈原列传》《苏武传》
学案32《屈原列传》《苏武传》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答案①同“罹”,遭受②同“返”,返回③同“现”,显现,显示④同“旨”,意图、宗旨⑤同“黜”,指被罢免官职⑥同“纵”,合纵,联合抗秦⑦同“佯”,假装⑧同“贽”,见面礼⑨同“纳”,接纳⑩同“披”,披散⑪同“搯”,叩击,拍打⑫同“叛”,背叛⑬同“毡”,毛织的毡毯⑭同“弆”,收藏⑮同“无”,没有⑯同“襟”,衣襟⑰同“诀”,辞别、告别⑱同“已”,已经2.古今异义词答案①第二年②脸色,面容③外貌,模样④委婉得体⑤相抵⑥财物⑦诚心⑧栽培,提拔⑨亲近之臣⑩对长辈的尊称⑪确实存在3.多义实词答案(1)①困窘,处境困难②陷入困境③用尽(2)①离间②不多时间③中间④空隙⑤秘密地⑥参与⑦偶尔,断断续续地⑧夹杂(3)①暗地里②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③昏暗④阴冷(4)①互相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根据情况译为“你”“我”“他”③丞相④古代主持礼仪的官⑤相貌⑥观察,察看⑦辅佐,帮助(5)①平素,一向②白色的绢4.词类活用答案①动词作名词,听觉②形容词作动词,阐明③形容词作名词,邪曲,品行不正的小人;方正,端方正直的人④名词作动词,效法、继承⑤形容词作动词,诋毁⑥名词作状语,蝉,像蝉那样;形容词作名词,浊秽,污秽的境地⑦形容词作名词,忠臣⑧名词作动词,雨,下;乳,生子;杖,执、拄;网,结网;檠,用檠矫正(弓弩);祠,祭祀;舆,用车载送;膏,滋润⑨名词作状语,夜,在夜里;剑,用剑⑩使动用法,归,使……回归;降,使……投降;斗,使……相斗⑪意动用法,认为……豪壮5.特殊句式答案①被动句,标志词:见、被②被动句,标志词:为③被动句,无标志词,“容”译为“为……所容”④被动句,标志词:于⑤宾语前置句,“自”分别是“为”和“佐”的宾语⑥省略句,“泽畔”前省略了介词“于”;状语后置句,“(于)泽畔”为后置状语⑦定语后置句,标志词:之⑧被动句,标志词:见⑨被动句,标志词:为……所⑩宾语前置句,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汝”是动词“见”的宾语⑪宾语前置句,介词“为”的宾语前置⑫定语后置句,标志词:者6.文化常识(1)左徒:战国时__________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
202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苏武传》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古义:_相__抵__押___
汉亦留之以 今义:动词,(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
①相当
相当
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形容词,适宜,合适;
副词,表示程度高
古义:_一__般__财__物___ ②货物 以货物与常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皆为陛下所 古义:_栽__培__,__提__拔___
5.对下列各句中加颜色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分析,有误的一组是
√A.①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作状语,用车
②剑斩虞常已
剑:名词作状语,用剑
B.①单于壮其节
壮:意动用法,认为……豪壮
②诚甘乐之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C.①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动用法,使……回归
D.①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名词作动词,结网
②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作动词,执、拄
名词作动词,抬,扛。
6.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降虏于蛮夷
②子卿尚复谁为乎
③皆为陛下所成就 ④非汉所望也
⑤何以汝为见
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⑦不拘于时
⑧见犯乃死,重负国
A.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B.①⑦/②④⑤/③⑥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汉亦留之以相当
A. 武等实在
√ 安危不可知
B.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皆为陛下所成就
C.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D. 单于视左右而惊
A项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动词,(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 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形容词,适宜、合适,副词,表示程度高。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不虚假。 C项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或完成(多指事业)。 丈人: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 D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左右:古义,身边侍 候的人;今义,左和右两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传》复习案【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jū)鞮侯旄(máo)节厚赂.(lù)丈人行.(háng)B、煴.(yūn)火阏.(yān)氏昆.(hún)邪王重.(zhòng)负国C、旃.(zhān)毛纺缴.(jiāo)檠.(qíng)弓弩天雨.(yù)雪D、斧钺.(yuâ)扶辇.(niǎn)更.(gēng)嫁棫.(yù)阳宫2、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B、信义安所见乎C、子卿壹听陵言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B、因厚赂.单于赂:贿赂C、自分.已死久矣分:料想D、恐前语发.发:揭露、暴露4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见犯乃死,重负国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加以老母系保宫D、送匈奴使留在汉者5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①因.厚赂单于②因.左手把秦王袖C、①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D、①其.冬,丁令盗武牛羊②其.孰能讥之乎6、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B、皆为陛下所成就..C、欲因此..时降武D、单于募降者赦罪..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运用多种文学手段,揭示人物的性格,将人物写的栩栩如生。
文中的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直到现在仍被广泛应用。
D.《鸿门宴》一文紧扣住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运用了对照的手法,使人物形象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语言运用精当,生动传神,其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一直沿用至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台阶。
B、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亡:死亡。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素:一向。
D、加以老母系保宫系:拘押。
9、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B、单于视左右而惊C、置币遗单于D、虚以欲相待10、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1)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2)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B、(1)武与李陵俱为侍中(2)皆为陛下所成就C、(1)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D、(1)赐钱二百万以葬(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1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和缓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选择,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因此赢得了敌国的敬意。
D.卫律使尽威吓、利诱等手段,但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拓展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
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
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
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
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
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
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
‛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
及光身死。
而宗族竟诛。
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
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汉书霍光传》)1、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霍氏秉权日久秉:执掌B、天下害之害:陷害C、客有过主人者过:拜访D、威震主者不畜畜:容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夫奢则不逊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B、①而又行以逆道②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C、①于更为曲突,远徙其薪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D、①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吗②凡四方之士未有不过而拜且泣者3下列各句中加点“之”字称代内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B、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C、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D、唯陛下察之.4.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身份,不正确的一项是()A、宜以时抑制,无使者(霍氏)至亡B、向使(您)听客之言,不费牛酒C、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霍氏)宜防绝之D、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徐福)居焦发灼烂之右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一个人地位在别人之上,大家一定忌恨他。
B、更为曲突,远徙其薪——再修一个弯曲的烟囱,把柴草移到远处。
C、灼烂者在于上行——被火烧得皮肉焦烂的人坐在上座。
D、向使福说得行——假如徐福的主张能够实行。
6、选出全为“霍氏诛灭”的原因的一项()①霍氏奢侈②在人之右,众必害之③霍氏秉权日久④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⑤大将军霍光从骖乘⑥福独不蒙其功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⑤⑥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徐生认为,人君倘若爱护臣子,就应该不让臣子生活奢侈,并且不让他们长时期秉权。
B、霍氏诛灭后,徐福上书朝廷,说明自己察微知著,建议皇上抑制霍氏,论功更应受赏。
C、在文中“焦头烂额为上客”一句喻指揭发霍氏变乱的人受到封赏。
D、“贵徙薪曲突之策”的喻意是应该重视那些带预见性的意见,防患于未然。
8、翻译下列句子。
(1)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
译文:(2)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译文:(3)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译文:素材积累名家点评(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苏武》)(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庙》)素材运用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材料加工: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
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材料加工: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
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
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
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
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
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
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
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