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摘绕学技术的明珠“两弹一星”精神素材川教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案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案 川教版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在世界领先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了解“863”计划提出的背景涉及的领域。

(2)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1)通过让学生讨论网络技术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规X自己的网络行为,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片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播放视频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通过学习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领先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突出事迹,进一步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决心和信念。

【教学重点】1.我国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及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成就。

2.“863”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教学难点】1.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我国航天技术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领域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摘取了一颗又一颗科学技术的明珠,它是怎样创造的呢?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四个篇章:两弹研制世界瞩目航天技术跻身世界杂交水稻震惊世人高新计划缩短差距师: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发展国防实力,我国的国防科研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连续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在科技方面有哪些成就呢?让我们进入第一篇章。

第一篇章:两弹研制震惊世人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使用原子弹?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的使用是什么时候?生:美国最早使用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1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12

1964年6月,我国设 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 北地区试验成功 .
1966年10月27日,装有 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 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 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 用于实战的导弹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 “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 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 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 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 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 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 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 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 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 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 了功勋。
中国两弹元勋 间,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惟 “邓稼先” 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时间。
邓稼先(1924—1986年)出生在军阀混战时期。
新中国成立时,他正好在美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博 士学位,很快回到了祖国。1958年,邓稼先受命研 制原子弹。从此,他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 核基地。1964年,他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 炸成功。“文革”初期,基地实验人员分成两派, 邓稼先力促两派联合,并于1967年成功地进行了第 一颗氢弹的实验。此后他又领导了地下核实验。邓 稼先结婚30年,但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3年, 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的核实验工作,被誉为 “两弹元勋”。1986年,邓稼先患癌症逝世。直到 这时,为中国核武器默默耕耘近30年的邓稼先才为 世人所知。
2008年9月28日 “神舟”七号飞船 返回舱成功着陆。 翟志刚、刘伯明、 景海鹏三名航天员 成功出舱。中国 “神舟”七号载人 航天飞行任务圆满 成功。
神舟九号飞船点火升空
中国首张航天员全家福
2012 、6、16,“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 耘者。当他还是一 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 权威的胆识;当他名 满天下的时候,却仍 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 让所有的人远离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导学案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导学案 川教版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了解863计划;2、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3、通过收集本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讨论网络技术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4、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爱国的情感,增强学生为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我国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农业科学、医疗技术方面的成就【学习难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预习自测】自主学习一、“两弹”的成功研制1.目的:2.主要人物:邓稼先——“两弹元勋”3.进程:(1)1964年10月,第一颗成功爆炸。

(2)1967年6月,第一颗成功爆炸。

二、航天技术1.1970年,第一颗发射成功。

2.2003年,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空。

三、杂交水稻技术和医疗技术1.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

2.医疗技术成就四、“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1.“863”计划:重点等领域。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我国先后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和“上网工程。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我国航天事业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2、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假设有什么重大意义?【质疑探究】探究问题一:(1))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要研究原子弹?问题探究二: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有青少年在电脑中获取大量有益信息,也有青少年沉溺于网吧中,打游戏、闲聊、浏览不健康内容,因此人们发出了“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很无奈”的感慨。

(1)你是如何看待青少年上网的,你认为是利大还是弊大?请说明理由。

(2)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人们褒贬不一,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邓稼先 C.袁隆平D.王大珩2.下列科技成就是在“文革”期间取得的是()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C.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D.发射“神舟号”飞船3.某班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下列探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A.许海峰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 B.“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C.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水稻 D.“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课后反思】【课后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986年4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给中共中央写信,指出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人物素材—袁隆平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人物素材—袁隆平

袁隆平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在他的领衔研究下,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遥遥领先。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毕业后长期在偏远的基层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

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正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饱尝饥饿滋味的袁隆平,决心投身祖国农业研究,让更多人吃饱饭。

他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提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成为最早开创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科学家,被同行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64年,袁隆平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

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此后几年,袁隆平等完成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

这一成果在1976年后得以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

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

即育种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宣告成功,第二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1997年,袁隆平又进行超级杂交稻研究,目前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和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已经实现,目前正在冲刺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

杂交水稻的育成与应用,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和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1

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
贡献。
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
大学 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
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
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
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
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
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 出科学家的事迹 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1、原子弹:_1_9_6_4__年__1_0_月_1_6__日,第一颗___原__子_弹___爆炸成功。影响:原子 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__我__国_的__国__防__力__量______,也打破__帝__国_主__义__的__和_垄__断________, 对__维__护__世__界_和__平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导弹:___1_9_6_4年__6__月,我国设计的 _中__近_程__地__地_____导弹试验成功;__1_9_6_6_ 年__1_0_月,中近程地地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爆炸,标志着我国有 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3、人造卫星:_1_9_7_0__年,我国用___长__征_号__运__载______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 人造卫星--------“__东__方__红_一__号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__五__个能独立发射人 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一箭多星”技术和发射返回式卫星。) 4、_1_9_9_9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神__舟__一_号______”;_2_0_0_3__年,我 国第一艘载人飞船“__神__舟__五_号_____”往返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 _袁__隆__平__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_1_9_7_3__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籼_型__杂__交__水_,稻 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__东__方__魔_稻______”;他又在实践中提出了 水__稻__杂__交_新理论 实现了__水_稻__育__种__历__史_性__的_ 突破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学设计5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学设计5 川教版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杂交水稻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了解“863”计划提出的时间,涉及的领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领先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班级为初二7班,该班孩子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爱问、好问、乐学、善思,且已掌握初步学习历史方法,且喜爱历史,见多识广,热情度非常高。

而本课就是在他们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再次深刻认识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孩子们的国家荣誉感和自信心。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农业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成就;2.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技术、863计划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图集《沧桑巨变》,学生欣赏。

提问:欣赏图片之余,同学们有何感受?(或用一次词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

)过渡:当今中国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成就与中国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中国科技馆,去感受科技的魅力。

活动2【活动】第二篇:探索科技之光第二篇:探索科技之光学生可任意选择展厅一一参观,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一)核科技展厅学生活动1:“我是小导游”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模型(原子弹、氢弹图片)介绍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发展历程。

学生活动2:“论从史出”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各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历时比较),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3:游客畅谈——我国在核科学技术领域还有哪些成就?(二)航天技术展厅学生活动1:合力冲关1.我国有哪些卫星发射中心?2.你知道哪些登上太空的航天员?学生活动2:视频欣赏——神一至神八历程学生活动3:知识竞赛1.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的名称?2.我国第一位出征太空的航天员?3.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载其升空的火箭名称?学生活动4:小组比拼——说一说你还知道航天领域的哪些成就?(三)农业科技馆学生活动1:解读铜像——他是谁?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袁隆平的荣誉称号学生活动2:想一想:他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名人话语: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知识点素材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知识点素材川教版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内容标准】(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基础知识】一、“两弹”的成功研制研制成功:年10月16日,我国研制的第一颗试验爆炸成功;年6月,我国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我国研制和掌握核武器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

中国在、下,都不会首先使用。

导弹核武器的研制:1964年5月,我国自行设计的导弹飞行试验;1966年10月,我国在本土成功进行了试验;1980年5月,我国第一枚试验成功。

二、航天技术1、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成功发射.2、年10月15日,乘坐“ "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三、杂交水稻技术和医疗技术年,著名水稻专家培育成功水稻;他新培育的经小面积试验,获得亩产1100多千克的世界最高产量。

他被国内外誉为“”。

在医学领域,我国的,、,等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年月,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发展高科技的。

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有、、、、自动化技术、、和等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顺应世界信息化的潮流,先后启动了、企业上网工程和,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八年级历史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2

八年级历史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2
12/9/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你知道吗?
2000年我国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奖金500万元人民币。你知道已经(yǐ 有 jing) 哪几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吗?
从2000年度(niándù)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开始,吴文 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王永志、刘东 升、叶笃正、吴孟超先后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
练习 : (liànxí)
科研成就 原子弹 氢弹
人造地球卫星 神舟五号 杂交水稻 “863”计划
12/9/2021
完成时间 1964、10 1967、6 1970、4 2003、10
1973、10
1986、3
主要人物 邓稼先、王淦昌、等
钱三强、邓稼先等 钱学森、赵九章等 王应睐、邹承鲁等
袁隆平
王大珩
材料二:863计划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缩 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 域共资助项目5200余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 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
12/9/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863计划”?
2、“863计划”是由谁提出(tí chū)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2/9/2021
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返回(fǎnhuí
二、航天技术
你知道吗?
1、你知道我国有哪三个卫星发射中心?
2、你知道我国最近发射的系列(xìliè)飞船叫什么?
12/9/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wèixīng)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航天技术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弹一星”精神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

而“两弹一星的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与“科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域。

在政治语汇上,类似台湾的“发展绿色硅岛”、“新竹科学园区奇迹”、“两兆双星”等。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当成政治语汇可以用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例如:“用两弹一星精神创建一流大学”、“用两弹一星精神开发资讯产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