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作业)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3-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示范教案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
通过对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过程内容的理解以及运动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重点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
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重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激趣导学: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一些先进的爱国人士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一条救国救民之路,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历程: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
主题: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式、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新课探究:自主学习:1、林则徐之所以能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原因有哪些?他开眼看世界的成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2、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3、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运用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分析历史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实证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通过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原因、过程及影响。
(二)讲授新知
1.运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场景,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事件,如通过视频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2.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如介绍垄断组织出现背景下的企业家事迹。
3.通过时间轴或流程图,展示历史事件的进程,如以图解形式展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完善过程。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如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主要内容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垄断组织的出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完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等。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认识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5. 教学内容与过程:本节课的讲授新知环节运用了多媒体展示、讲故事、时间轴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历史事件。同时,本节课还注重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种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时空观念和应用能力。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3说课稿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基本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障碍:
1.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停留在表面;
2.缺乏对历史事件背后原因和影响的思考;
3.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
4.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国际视野。
4.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历史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电子白板:方便教师在课堂上实时批注、展示学生作品,提高课堂互动性;
4.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课堂小测:设计一些选择题、简答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故事,下节课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1.布局:板书将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时间线索,中间为主要历史事件,右侧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这样的布局有助于学生从时间、事件、评价三个维度理解知识结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7)
教师
姓名
授课
年级
高二年级
课例
名称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节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教学设计理念
本专题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线索:“一个主题、一个方向、三个阶段”。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课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读书指导法,问题探究教学法,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在互动的学习中获得规律性认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采用我校实际情况所推行的高校课堂改革模式——“1+5教学模式”(1为明确教学目标;5分别为读一读、想一想、讲一讲、议一议、练一练)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4)思想基础: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发展
(5)实践基础:洋务运动的破产
3、主张:
(1)政治: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2)经济: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3)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
思想主张
特点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以下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一行浊泪!
悲哀?!抑或是感动?!
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问题:
1、“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
2、文中“几个读书人”指的是谁?代表了哪个阶层的利益?为什么他们提出要“变”?
3、“几个读书人”为实现“变”,进行了哪些“呼号”?
必修三专题三1“顺乎世界之潮流”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报刊 革命团体
3、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
(1)孙中山
“医术救 人,所济 有限”, 而“医国” 比“医人” 更重要。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国”的 主张。
(2)章太炎
(3)邹容
命 世于我不界我不我 不 者 界二中可列中可中 革 ! 上十国不强国不国 命 革 ,世欲革并欲革欲 。 命 不纪长命雄与命独 哉革可新存。,世。立 ! ,
(1)含义: 在坚持中国君主专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 纲常名教的基础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 科学技术、生产工艺,以求富国强兵。 (2)目的: 维护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维护清 王朝的统治 (3)实践:洋务运动(军、民、学、海)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4)评价:积极:进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 的传播,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迈出了中国 近代化的第一步。局限: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建制度。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 动的失败。
《海国图志》被誉为近代中国学习
西方的“启蒙书”,以下材料反映
了作者“向西方学习”的哪些思考? “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
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方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 夷。”
必要性 内容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异:(方式、政体)
①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 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四)革命的实践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合影
袁世凯
先驱者探索呈现怎样的趋势?
高中历史人民必修3同步练测:专题三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含答案解析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
”下列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2.(广东高考)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A.君主B.科学C.西学D.民权3.(上海高考)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4.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曾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
这一建议遭到朝廷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派胡言”。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D.“中体西用”的思想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5.“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是哪一派的观点()A.顽固派B.洋务派C.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6.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根本目的的共同点是()A.武力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非选择题(共40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材料二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魏源材料三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顺乎世界之潮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 经济生产和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通讯工具发展
从书信、电报到电话、互联网等现代 通讯工具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 迅速和便捷。
07 总结与反思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回顾
01
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标志
06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与 特点
物质生活变迁及原因分析
服饰变化
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再到中山 装、旗袍等,服饰的变迁反映了时
代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原因分析
随着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中国 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如西餐、
面包等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饮食结构变化
近代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 逐渐改善,出现了新式里弄、公 寓、花园洋房等住宅类型。
居住条件改善
物质生活变迁的原因主要包括西方 文化的传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政 治制度的变革等多方面因素。
社会习俗变化及原因分析
婚姻习俗变化
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 逐渐受到挑战,自由恋爱、文明婚礼等
新型婚姻习俗开始流行。
节日习俗变化
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逐渐传 入中国,与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顺乎世界之 潮流“
目录
• 引言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影响 •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 •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与特点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专题背景与意义
专题背景
介绍“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思想的 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包括中国近代 以来的社会变革、西方文明的冲击以 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等。
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2012年《考试说明》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本专题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前期的先进思想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和发展的,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中国向西方学习,争取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器物技艺——社会制度——文化心理三个层次的依次递进;或者说,经历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渐递进。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深化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抵抗派【知识梳理】一、地主阶级抵抗派——“ 睁眼看世界” (向西方学习思想的萌发 ---学习器物阶段1. 背景:(1清国势衰落,矛盾尖锐,天朝上国自居——统治危机(2外资义冲击加剧——民族危机(3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4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2、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巩固封建统治3.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1“ 睁眼看世界” 第一人 ----林则徐:①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②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2魏源与《海国图志》内容: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 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
★对”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认识1、涵义 ----2、出现的原因 ----中国人看到了西方的长处;民族危机后探寻救国之路。
3、评价进步性 ----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 激发了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以” 制夷“ 为直接目的, 具有爱国心。
局限性 ----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最终不能实现救国的愿望;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有阶级的局限性。
新课标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1“顺乎世界之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潮流”某某省仪征中学王玉兵(211900)[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向西方学习”的主要著作、主X;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影响;3.归纳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以及每一历史阶段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特征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搜集相关人物资料,介绍,开展集体讨论。
2.教师充分创设材料与问题情景开展课堂教学。
3.教学中教师有机渗透相关的史学理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近代中国人民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
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难点] 分析各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课堂设计]导入新课:《导语》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向现代化过渡三个阶段:①学器物(林则徐、魏源;洋务派)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③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新的救国理论《一“顺乎世界潮流”》引导学生回顾高中历史必修一中有关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状况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背景。
交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器物到制度、由立宪到某某的递进过程,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睁眼看世界”(学西方先进技术)1.背景(1)国内: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势日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练习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但从称西方国家为“夷”这一角度看,其思想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A.藐视西方科学技术B.藐视西方思想成就C.主张全盘西化D.未放弃天朝大国的观念答案:D2.观察如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②该漫画反映的派别是抵抗派思想主张的继承者和实践者③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④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C3.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宣扬革新答案:D4.“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C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海国图志》魏源(1794-1857年),湖南邯南人材料二19世纪末的梁启超及其《变法通议》。
梁启超(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请回答:(1)以上材料和图片分别属于哪些派别?其主张是什么?(2)根据上述材料及图片,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
答案:(1)材料一是开眼看世界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学习西方长处,“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是维新派。
主张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兴民权,行宪政。
(2)学习西方由学“器物”到学“制度”不断地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基础达标]
1.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
“他们”应是指()
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信息“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师夷”“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启发人们冲破闭关锁国的牢笼,拓宽视野去认识世界,故选A。
2.“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下列政治派别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早期维新派
B.洋务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答案 A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商”“速立宪法”等,由此判断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故选A项。
3.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
“它”是()
A.托古改制
B.中体西用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答案 B
解析托古改制中头脑已经是西方思想,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器物,指导思想还是传统思想,故B项正确;三民主义从内容到形式均属于西方,故C项错误;民主科学内容和形式均是来自西方,故D项错误。
4.近代中国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证明孔子是一位维新派,并用孔子来支持自己的变法主张。
这位思想家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谭嗣同
答案 B
解析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并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因此B项正确。
5.(2018·洛阳高二质检)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
在此,梁启超主张() A.“师夷长技” B.“中体西用”
C.因循守旧
D.变法革新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中梁启超“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的主张及对顽固派的驳斥,体现了变法革新的思想,故选D项。
6.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没有受到过他的思想的影响。
这句话表明梁启超的思想()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是近代唯一进步的思想
C.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D.促进了无产阶级思想的觉醒
答案 C
解析把握关键信息:“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所以材料主要叙述的是梁启超的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7.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答案 B
解析“主保中国,次保大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主保大清,次保中国”是地主阶级顽固派的主张;“只保中国,不保大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选B。
8.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严复被称作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他们都()
A.重视通过书籍报刊了解和介绍西方
B.认识到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答案 A
解析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严复翻译出版了《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故A项符合要求。
林则徐没有认识到专制制度的腐朽性,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严复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能力提升]
9.(2018·太原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载:“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
材料三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革命为唯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清朝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魏源对“夷”有何认识?“制夷”的本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什么?比起魏源,康有为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什么进步性?
(3)从材料三看,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答案(1)认识: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军队的训练、管理方面优于中国。
本质:抵御外国的侵略。
(2)实行君主立宪制。
进步性: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方法上主张革命;目的上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