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魅力的小学美术教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位魅力的小学美术教师

长清区石麟小学孙晓红 2014年8月美术是门有魅力的学科,优秀的美术教师也总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其实个人魅力包括很多方面的素养,教学能力素养则是一个美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一个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知识、管理、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等,只有具备了这些素养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美术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享受到美术教学的幸福。

一、有智慧的美术老师要有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精神

在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学科自身限制,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差距,仍然没有摆脱“落后”的位置。镜头一:已打过上课铃数分钟,孩子们各忙各的,有的在写数学作业,有的在忙学习用品,有的在忙着寻找美术书,似乎还顾及着美术老师残存的“面子”,有的举着手,皱着眉冲刺状,估计下课还没上厕所……等学生都安定下来一堂课已过去了十分钟。

镜头二:新课讲完了,学生正在安静地做美术作业,进来了一位主课老师问,我来找两个学生订正下作业可以吗?不容分说便把孩子叫到身边,给孩子讲解作业要点。

这些场景我想大多数美术老师会有些“似曾相识”吧!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还会有怎样的教学激情呢?有的美术老师面对这样的现

实,顺其自然,不可置否;有的逆来顺受,习以为常;有的“反抗”过,可又沉默了……美术老师主观上的不重视,行为上的不作为,也造成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有句话说得好:如果自己都不把美术当回事,还有谁还会在乎。为什么我们不能打起精神,重新审视我们的的教学态度,教学理念。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满怀斗志,就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我想作为美术老师自己要有一种信念,我的课堂我做主,自己要把自己的学科当回事。

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总是提早到课堂,用行动给予学生我很重视的心理暗示。不需要说什么,讲什么,课前提前五分钟到教室,在班上走一走,摸摸孩子的脑袋,帮孩子整理整理美术用品,通过一系列的肢体语言,告诉孩子:“快上课了,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的吗?”其他老师看你这种架势,就知道你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八成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了,多半会给你个面子,赶快收尾吧。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老师们都知道了你的“固执”,自然不会占用美术课的时间。你的“重视”让孩子感受到了,别的老师也认同了你的“重视”,谁还会不重视呢?我认为一名美术教师要真正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人的教学智慧。

二、有追求的美术老师会把美术课堂当成自己成长的训练场

长期以来,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规矩和模式,无非就是讲授一操作一交流三段式。所谓公开课和“榜样”也就离不开这三段模式。这种“三段式”其实是传统美术教学过于注重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的主导作用所致,如果教学过程设计为此“三段式”所困,即使在某一段中有所改革,也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大的创新作为。如果每天的课堂,我们认真思考,认真准备,我想我们总会给自己留下点儿什么。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自己成长的训练场,就是自己成功的加油站,就是自己快乐人生的催化剂。

一堂小学低年级美术课我捧出一个小玻璃水缸放在投影仪上。投影仪一开,大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群游动着的小蝌蚪。小蝌蚪的身体通过投影,反射到屏幕上的影子或清晰,或模糊。它们扭动着小尾巴,或聚或散,犹如一幅变动着的水墨画。孩子们先是一愣,接着完全被屏幕上活生生的画面吸引了。有的小朋友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此时在黑板上用工整的楷体字写上了本课的课题──成群结队的小动物。这种使孩子们眼前一亮的、活的、生动的教具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以后课程的进行就始终洋溢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气氛,屏幕上不断变换着的“活”的画面,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成群结队的小动物们聚散疏密的自然美。很直观、很容易地理解了点的疏密、对比所体现的节奏和形式美感。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题为《中国画──梅雀图》,中国画是传统艺术,但对于孩子来说,虽然见过,但到底如何画,还是非常陌生的。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如何画,还要使学生了解梅花的枝干组织,疏密穿插关系,即“出枝”方法等深一层次的形式美法则。在此之前,不少美术教师也上过这堂课,但难免会使学生陷入机械临摹,一知半解的

境地,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与操作积极性。我在上课时从容地拿出一把枯枝,挑出一根较粗的在投影仪上一放,屏幕上立刻出现了“梅”的主干,再加上几根较细的,于是“梅”的枝条也形成了……我边讲边拨弄着那些小枝条,把梅的出枝规律分析得清清楚楚。接着,又让学生上讲台摆弄树枝,并引发各组学生讨论:怎样“摆”枝干,梅树才是最美的?中国画梅花出枝的疏密、长短、穿插、曲直等形式美法则的学习就在这种愉快而热烈的树枝游戏中进行着。当学生在画梅时,那种大胆和自信,俨然已成了熟练的中国花鸟画家了。

这两堂美术课学生均能自主学习、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而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源于我创造性地运用教具。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一堂生动的美术课就是美术教师的艺术作品。一个活的教具,一种生动的教学手段的发明使用,往往是一位教师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结晶。课堂是老师的战场,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新鲜的滋味,是一位老师对教材、生活、学生咀嚼玩味后的行为艺术和转变为学生所得的方式。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让学生听到花开的声音,让自己也听到成长得声音。这样的课堂,才会越上越好,越上越新,才是属于自己真正的课堂,才是学生最需要的课堂。

三、有思想的美术老师要有爱读书的好习惯

一个不爱读书的老师很难带出一帮爱读书的学生,一个没有书香底蕴的老师,专业成长将会乏力,自身发展后劲将会严重不足,课堂

教学也会缺少灵气与智慧。我认为,小学美术老师也应该是一个博古通今的“杂家”,上课也要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大将风度,要能撒得开,收得住。那如何才能达到这样境界?我想,只有读书。

在教学之余我经常读一些教育理论著作、专业刊物,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杜威教育名篇》、《叶圣陶教育文集》、《小学新课程教学论》等。书中最新的教育理论,像源头的活水一样,不断地丰富我的知识,开阔我的眼界,改变着我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读着这些鲜活的理论,我常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理论知识的“内存”逐步升级的同时,我越来越自觉地在教育教学中践行这些理论。我渐渐成为一个有心人,大至教材设置,小至某个环节,都会让我联想到所学所思所想的一些理论,都会让我的心有所动、有所感。记得教二年级《感觉肌理》一课时,我突然想到《小学新课程教学论》中提出的观点:作为老师可以对教育环境的各种要素进行选择、组合、控制和改善,实现教学的最佳状态。受到书中教学理念的启示我决定把孩子带出教室。孩子们快乐地飞出了教室,在学校花圃的小道上,新奇地用小脚感觉鹅卵石的清凉和多姿。在绿树下,孩子们一个个俨然成了鉴赏家,像在欣赏一件件稀世珍宝一样,有的还伸出小手,细细地抚摸树皮。原本抽象的概念在孩子们头脑中渐渐清晰起来,形象起来。他们纷纷动手,争着用纸对着树皮、地面磨印,把物体的肌理表现出来。看到孩子们脸上天使般的笑容,我不由感慨书的力量,是它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课堂焕发出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