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1
人教 部编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正显得美。
山色空蒙雨亦奇。
云雾迷茫 也。 的样子。
在晴日的阳光照 射下,西湖水波荡漾, 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 天气里,山峦在细雨 中迷蒙一片,别有一 种奇特的美。
晴天的西湖
雨天的西湖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 女之一,她是春秋末期越国 人,姓施,名夷光,世居苎 (zhù)萝山苎萝村。苎萝山 现属绍兴诸暨市城关镇。苎 萝有东、西两村,施夷光住 在西村,所以叫她“西施”。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中断:江水从中间割断两山。 开:劈开。 至此: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出:出现。 日边:天边。
•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 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
从中间断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状元成才路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 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 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 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作者介绍
作家名片: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主要作品:《蜀道难》《状元成才路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状元成才路
断开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 状元成才路 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突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单独、一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浪 ,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1-优质课件
“出”:拔地而起,形容山陡峭、险峻。
• 那么现在假设你坐在船上穿过天门 山,沿着楚江顺流而下,你看到沿 江的风景,你会说……
年上半年副一店的经营情况不是特别理想,1-6月份销售只实现啦xxx万元,毛利实现啦100万元,利润实现啦30万元;与200万元的销售计划相差甚远,销售完成计划的%,毛利完成计划的50%,(利润完成计划的215%)。上半年的销售计划没有完成好,下半年的任务又接踵而至,感觉压力甚大,面对困难和压力,我觉得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调整好自已的心态,多想办法,加倍付出,尽自已最大努力 做好销售。管理出效益,一切管理都是为销售服务。为保证副一店的正常运行,我们保证畅销商品的货源,不能使销量好的商品、季节性商品有缺豁、断货的现象发生。由于供货商送货不及时,我们每次的订货都得提前备好一个月的库存。考虑到本店大部分商品都是代销经营,按销量结算,可以不占用本店的流动资金,而直接利用厂家的资金达到存货的稳定。虽然这样保证啦库存量,但也是导致我们店库存量过大、商品周转缓慢的直接原因之一。 超市员工春节工作总结篇二伴随着平安夜的降临,20xx年的各项工作渐渐进入尾声。我作为xxx超市的一名员工很荣幸得到这次机会,把自己在 xxx超市工作的心得体会写出来同大家分享。 把自己在xxx超市所接触的所有事仔细归类,分为两种:一是“公”,二是“私”。先从“公”谈起,它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字“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第一, xxx超市公司对下属门店的日常工作都有严格的书面流程。不但收银员、保安员有严格的工作流程,理货、验货中的细节也有明确的规定 ; 第二,处理问题的态度很严肃,大到公司总部的老总经理违纪,小到顾客调换一件商品。针对此类问题,我们的态度都以严肃谨慎为准则。起初员工们认为没有这种必要,但在店长的带领下经过学习实施后,才发现这样做的重要性。它使我们 xxx超市在顾客眼中不仅是一个好的购物场所,还是一个经营规范的企业,同时也让供货商觉得xxx超市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再说一下“私”。 在店里那么多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相互间的言语冲撞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令人欣慰的是,同事之间不管当时有多大的误会,总在下班的一声“路上小心”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出来工作挣钱都不容易,在忙时互相帮忙自然就成啦一种默契。在这种默契中一团活气,团队精神自然体现的淋漓尽致。店里处于公私分界线上的便是我们的店长,她是我们的骄傲,因为店长从来都是公私分明。于公,她对属下员工要求严格,处理问题干净利索,决不拖泥带水,但却不会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到私下。于私,她关心员工的每一件事,每次下班总不忘问一下家远的员工是否有人结着伴回家。我们有如此好的店长真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 ! 或许我的体会不够深,看问题也不太全面,但在新的一年中定要广增阅历,希望自己在xxx超市做得越来越好。最后祝公司全体同事新年快乐,也希望公司业绩蒸蒸日上,一年胜过一年。我是xxx超市站街店一名普通的员工,从踏入xxx超市那天起,我就把自己融入其中。忙碌的工作,使我的生活变得格外的充实。 刚加入xxx超市的时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也是陌生的。许多东西都需要老员工教,我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啦。于是,他们做什么我都仔细的看,耐心的学,从商品的陈列到缺货的补报 ;从商品的促销到新品的开发一点一滴的学,一点一滴的记。两年的工作,使我得到啦锻炼,日常工作逐渐得心应手。我们的工作于细节处见真功,所以必须认真仔细。 因此,我认真啦解每种商品的功能、价格,随时检查商品的生产日期,及时啦解同类商品的市场信息,并向店内汇报我始终坚持:做什么事情,做啦就一定把它作好。对工作抱以热情,对同事抱以关心,用积极的行动来感染周围的人,带动周围的人这是我在 xxx超市感受到的,也是希望我能够切切实实做到的。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
课文解释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叶孤舟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孤帆 一片”以背景的形式显现“孤帆”高大 。 “日边”写出长江远景浩瀚迷茫,一个“来” 字,又给远景注入了活泼新鲜的色彩,使画 面马上活跃起来。
此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和壮丽的天门山,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 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 美好河山的歌颂。
在总结时,我重点强调了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和记忆情况,同时也注意发现和纠正学
2 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鼓励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课 后 小 结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不仅了解了《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也提 高了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我相信,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文 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课后作业
熟背并默写《望天门山》
1
课 后 小 结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望天门山》古诗,作者李白通过描绘天门 山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背景介绍:首先,我介绍了李白的生平和《望天门山》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 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 逐句讲解:我逐句讲解了古诗的内容,通过讲解每个字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联系,让学 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朗读训练:我进行了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一步理解 古诗的情感和艺术价值。 图像辅助: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了天门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 地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和氛围。 互动讨论:我组织了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一 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在课后,我布置了一些相关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同 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李白的诗歌作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课件
导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
断开
楚江将天门山分开
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
赏
江水因撞击到山而折回去
析
碧水东流至此回。
写出了江水浩浩荡荡、来势汹涌的气势。
诗
句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迎接李白
赏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奔向李白
析
一“出”一“来”写出了李白内心的激 动和惊喜。
诗
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句
山色空蒙雨亦奇
赏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析
朦朦胧胧 隐隐约约 若隐若现 ……
面对雨景,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抒发 心中赞叹?
诗
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赏
都非常合适
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写出了作者对西湖晴雨美景的赞叹之情。
课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
堂
有什么相似之处?
《望洞庭》作者从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 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2.通过读这三首古诗,你发现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
相
同之处?
关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祖国的山水景色,都透露出了作者
内
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感。
容
望天门山
诵 读
唐 李白
指
天门/中断/楚江/开,
释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优美。
潭面:指湖面。
多
mó(磨刀)
知道儿子今天回家,大爷早早就开始
磨
mò(磨盘)
准备了,自己去院里捉鸡,让老伴去 磨(mò)盘上磨(mó)刀,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楚江 清楚 楚国
至于 至多 至少 甚至
孤舟 孤帆 孤单 孤身
扬帆 帆船 一帆风顺
识字方法
我该如何记忆这些 生字呢?
换一换:“继”把“纟”成“斤”就是“断” 减一减:“到-刂=至” 加一加:“子+瓜=孤” 加一加:“巾+凡=帆”
望天门山
[ 唐 ]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中都画了 些什么呢?
天门
Hale Waihona Puke 楚江碧水 孤帆青山 红日
诗意讲解 从中间断开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即长江。古 代长江中游 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 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回旋,回转, 改变方向
精读领悟
第二句诗中的“回”字有什么作用?
望天门山
远望,往远处看
[ 唐 ] 李白
名字来历
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 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 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 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 成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朗读要求
自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诗词,注意读准字音。 2、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我会写
duàn
chŭ
zhì
gū
fān
中断 断开 诊断 源源不断
高兴、激动、自豪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课堂小结
本诗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写, 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山 的歌颂,以及乐观豪迈的情怀。
谢谢 观赏
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抛掷、变 化无穷的状态表现出来了,借水势衬 出山的奇险。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歌描绘了诗人望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诗歌结构:诗歌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
3. 诗歌意境:诗人通过对天门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
2.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门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天门山》,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3. 解读:教师逐句解读诗句,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背诵: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望天门山》,巩固学习成果。
5. 欣赏:教师通过图片或音乐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望天门山》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杜甫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4. 诗歌意境: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2. 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
3. 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写一篇关于《望天门山》的欣赏文章。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文介绍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文介绍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被选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位列教材第六课。
这首诗描写了天门山壮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豁达、豪放的情怀。
此诗前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绘了天门山和长江的雄伟景色。
楚江汹涌,冲断了天门山,使得江水向东流去,这里的水流回旋,波澜壮阔,景色十分壮观。
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则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壮志豪情。
两岸的青山仿佛在迎接出海的航船,孤帆从太阳那边驶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期待。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无限可能。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中《望天门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里的第一首。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是围绕“祖国山河”这一主题。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让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就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这首诗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让学生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学习《望天门山》这类写景古诗,可以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与深情,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更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等五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
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能够结合诗句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资源准备古诗相关插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以诗引诗,导出诗题(约3 分钟)1.课前才艺展示古诗《山行》的树叶贴画2.导出新诗,明确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了《山行》的树叶贴画,这首诗描写了秋日杜牧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美景,这节课老师将带大家欣赏一下大诗人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看到的雄奇景色,我们一起学习《望天门山》。
3.板书诗题,引出疑问,适时解题。
师:望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预设:看)什么样的看才是望呢?出示课件,看一下望的古字写法,一个人站在石头上,抬起头,踮起脚向远处看,这就是望。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望洞庭)》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断duàn(中断、断绝、一刀两断)楚chǔ(楚国、楚歌、楚楚动人)至zhì(至此、至今、自始至终)孤gū(孤单、孤雁、一意孤行)帆fān(帆船、孤帆、一帆风顺)饮yǐn(饮酒、畅饮、饮水思源)初chū(初晴、初升、大梦初醒)镜jìng(镜子、铜镜、眼镜)未wèi(未来、未知、素未谋面)磨mó(磨刀、磨难、不可磨灭)遥yáo(遥望、遥控、遥遥相对)银yín(白银、银两、银发)盘pán(盘子、棋盘、盘问)二、我会认亦yì(亦是、亦然、人云亦云)抹mǒ(涂抹、浓妆淡抹、搽油抹粉)宜yí(相宜、宜居、因地制宜)三、多音字抹mǒ(涂抹)mā(抹布)磨mó(磨难)mò(磨盘)四、古诗大意《望天门山》: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望洞庭》: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五、问题归纳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花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的。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 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 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 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 的湖水、山色相称。
想象: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 青螺,在诗人的想象中,洞庭山水成 了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 视觉享受。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潋滟 方好 水光潋滟晴方好,
正显得美。
空蒙 亦 山色空蒙雨亦奇。
云雾迷茫 的样子。 也。
第一、二句诗哪几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
诗人告诉我们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晴天:水光潋滟
雨天:山色空蒙
晴天的西湖
雨天的西湖
“好”和“奇”字有什么好处呢? “好”和“奇”分别写出了诗
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在善于领略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为什么李白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而说“两 岸青山相对出”? 本句诗写远望天门山所 见的雄姿,这里的“出”字 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 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 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 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 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 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白银盘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青螺
比喻洞庭湖。
比喻洞庭湖 中的君山。
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小小的青螺。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yì 山色空蒙雨亦奇。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上册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含义,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阅读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2. 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学习古诗的基本阅读方法。
4. 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含义。
2.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诗挂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入课题。
2.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4. 背诵古诗:学生齐声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句的含义,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古典文学的价值。
7. 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并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望天门山》2. 诗句解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理解诗意4.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2. 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使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 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 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 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 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 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我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蒲公英的变化
时间:早晨---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午---傍晚 ---
第二天太阳 升上来
我会读词语
判断 至少 帆船
清楚 孤独
注释
• 1.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和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 门山。
• 2.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 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高高的天门山中间断开成为东西两山,是被长江之水拦腰劈 开的,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辨析钓
( )的草地
金色 碧绿
( 可爱)的草地
无边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我们来看 下一张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 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 就变成了金色的了。
看看图中这两个娘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看情况读课文 下张
板书 玩耍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 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 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 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 绒毛朝我脸上吹。
热爱大自然 留心观察事物
下
我来演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 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我会说一句话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 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我”先发现了什么, 又发现了什么?两次发现有哪些 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部编三上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 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 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 是其中一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yì
mǒ
yí
人云亦云 淡妆浓抹总相宜
多音字
抹
mǒ
淡妆浓抹总相宜。
mā
我拿起抹布帮妈妈擦玻璃。
庭湖湖光秋月相互映 衬的画面。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起解诗题
望洞庭
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望洞庭湖看见的景象。
夜晚的洞庭湖是什么样的景色?
一起解诗意 相互
和谐,这里指水色与 月光融为一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夜晚的洞庭湖湖光 和秋月相互映照, 优美、平静。
指湖面。潭,
诗意: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
水很深的湖。 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朗读指导 这两句话在朗读的时候 语气要轻柔、读出湖光秋色 相映成趣的和谐画面。
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 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 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 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他可能会说:晴 天雨天都这么美, 我真舍不得离开呀!
诗人怎样表现西湖的美丽 绰约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即西施,春秋时代 越国的美女。
诗意:
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写出了 西湖景色的美不胜收。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 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适宜。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件(完美版)《望天门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疑飞遥日
是流看照 望
状元成才路
银直瀑香 状元成才路
河下布炉 落三挂生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 楚江开
长孤
望 天
碧水东流
山水相映 江 帆
至此回
灵乘
门 青山 山
孤帆
相对出 状元成才路 以动写静
日边来 状元成才路
秀风 浩破 荡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再见
突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单独、一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浪 ,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为什么李白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而说“两
岸青山相对出”?
本句诗写远望天门山所
见的雄姿,这里的“出”字
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
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
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 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 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描绘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 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结构梳理
高大雄伟,陡峭险峻
碧绿清澈
第一句诗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 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阻挡 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
状元成才路
涛的冲击,“天门”才中间
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创作背景
李白二十五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去洞 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 住了,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望 天 门 山
诗文导入
看见明月,我们想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看见庐山,我们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见黄河,我们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他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诗仙” 李白。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
天门 青山
楚江 孤帆
碧水 红日
诗文讲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阻挡着 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天门”才中间断开 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 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 所以叫楚江。
红日照临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边上扬帆而行,驶过 夹峙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图 景。诗人紧扣一个“望”字,借助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 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将宽阔的胸襟,奔放不 羁的情思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再读读诗句,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
作者从“望”字着眼,前两句先描写山川气势,乘舟 顺流而下,当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在阳光的 观看
诗的大意: 浩荡东流的长江在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境体验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望天门山》,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壮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领略大自然的壮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境体验等方式,深入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天门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望天门山》,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情境体验: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天门山的美景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望天门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2. 板书内容:诗句、作者、背景、意境、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2. 写一篇关于《望天门山》的感想,字数不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
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12周2节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
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yàn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
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
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李白(唐)苏轼(宋)天然美热爱大自然。